初三语文第一学期质量测试题
九年级初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考试试卷

九年级初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考试试卷一、积累与运用(2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A.咀嚼/矩形缜密/嗔目而视佯攻/徜徉花海B.笨拙/茁壮栋梁/黄粱美梦发横财/飞来横祸C.收讫/迄今攫取/一蹶不振炽热/叱咤风云D.停泊/湖泊倔强/强聒不舍累赘/危如累卵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黏膜脚踝红装素裹吹毛求庇B.箫索拮据锲而不舍恪尽职守C.锦幛震撼舐犊深情断章取义D.慰藉亵渎奄奄一息精血成聚3.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当西方世界还在经济危机的迷雾中彷徨,生机勃勃的华夏大地,首先传导出经济复苏妙手回春的强烈信号。
B.毕业前夕,同学们欢聚一堂,载歌载舞各展风采,尽情地享受天伦之乐。
C.入九年级初三以来,我们班的好多同学都比以前更加苦心孤诣地学习,很多同学的成绩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D.做学问是一项艰苦的劳动,应踏踏实实,不能好高骛远。
4.将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填入横线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
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这就不但在情调上,而且在语言上把雅趣和俗趣统一起来了。
①但是,郁达夫却在这里构成了和谐的统一情调。
②前面就有茅房、耗子,这里又有稀饭、馍馍、黄犬、大蟹等等。
③这是因为他的情感特点,本身就是把大雅和大俗融为一体的。
④这些话语本来就是缺乏诗意的,用在这充满古典的、高雅趣味的文章中,是要冒不和谐的风险的。
⑤郁达夫把秋天写得这么有诗意,赋予它一系列诗意的高雅的话语,然而不时又穿插一些平民的俗语进去。
A.②①⑤④③B.⑤②④①③C.②⑤①④③D.③⑤②④①5.古诗文默写。
(8分)(1)过尽千帆皆不是,。
(温庭筠《望江南》)(2),对影成三人。
(李白《月下独酌(其一)》)(3)同是饮酒,在不同的诗人笔下却有着不同的感受。
初三语文第一学期质量测试题

初三语文第一学期质量测试题考试时间100分钟,总分150分学校: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第一部分阅读(87分)一、文言文(共38分)(一)默写(15分)1、(1),长使英雄泪满襟。
(2),病树前头万木春。
(3)纸上得来终觉浅,。
(4)《小石潭记》中作者以游鱼来体现“水尤清冽”的文字是,。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2、为一说,使.与书俱3、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三)阅读下面课内文段,完成4—6题(7分)岳阳楼记(节选)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噫!微斯人,吾谁与归?4、《岳阳楼记》的作者是(朝代)的文学家(人名)。
(2分)5、用现代汉语解释选段中划线的句子。
(2分)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6、写出你对“后天下之乐而乐.”中后一个(加点的)“乐.”字的理解。
(3分)(四)阅读下文,完成7—10题(12分)陆绩怀橘陆绩,三国时吴人也。
其父康,曾为庐江太守,与袁术交好。
绩年六,于九江见袁术。
术令人出橘食之。
绩怀三枚,临行拜辞术,而橘坠地。
术笑曰:“陆郎作客而怀橘,何为.耶?”绩跪下对曰:“是橘甘,欲怀而遗母。
”术曰:“陆郎幼而知孝,大必成才。
”术奇之,后常称说。
情到真处,小节亦关至行,况六岁之儿,一橘不忘母乎,真千古美谈也。
今人席间怀果,欲娱其儿。
夫一样怀归,盍易爱子之心以爱亲。
怀物与儿,识者贱之,怀物奉亲,人皆敬之。
奇哉陆郎,可以为法矣。
7、下列与“陆郎作客而怀橘,何为.耶”中的“为.”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向吾不为.斯役B.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C.为坻、为.屿、为嵁、为岩D.不足为.外人道也8、对第一段划线句“术奇之,后常称说”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A.袁术认为陆绩这个人的这件事是奇人奇事,后来常常向别人称道B.袁术感到陆绩是个非常稀奇的人,后来经常称道此人C.袁术认为陆绩的这件事是稀奇的事,后来经常说起此事时很喜悦D.袁术感到陆绩这个人的这件事是奇人奇事,后来常常向别人述说9、陆绩“知孝”表现在(用文中语句回答)(3分)10、从第二段可以看出,作者告诉人们的道理是(用自己的话回答)。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查(附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查(附答案)一、积累与运用(22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5分)一把黄土塑造成千万个你我,静脉是长城,动脉是黄河。
可以说,只有是中国人,就没有不知道黄河的。
这奔腾不息的河流,用它甘甜的乳汁①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孕育出灿烂的华夏文明。
黄河儿女几千年奋斗的峥rǒng 岁月,如同一幅逶迤.而又气势磅礴,雄浑而又绚丽多彩的画卷,展现在世人面前。
今天就让我们作一次黄河文化的巡礼,去捡拾那些积淀..着文明印记的语言文化珍宝。
⑴下列词语中,填入文中空格①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1分)A 、培育 B、哺育 C、养育 D、抚育⑵根据拼音写汉字及给加点字注音。
(2分)峥rǒng 逶迤.⑶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分)积淀..:⑷“只有是中国人,就没有不知道黄河的。
”这一句是病句,改正后的句子是:。
(1分)2、中国乒乓球运动员王皓在雅典奥运会男单决赛中,虽然努力拼搏,但仍以1:3败给韩国选手。
请你写一句话鼓励他(25个字观众)。
(2分)3、生活在闽西这块绿色大地上的你,请设计一则公益广告,突出森林的价值,呼吁大家都来保护森林。
(必须用上一种修辞手法)(3分)4、请给下面一则消息拟个标题。
(15字以内)(2分)赣龙铁路西起京九线赣州东站,东到漳龙铁路龙岩站,全长290。
1公里,项目总投资63。
3亿元,其中龙岩段158公里,投资39。
171亿元。
目前,赣龙铁路(龙岩段)建设已经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
据悉,2005年4月1日赣龙铁路建成通车后,货车将在通车当日实施分流,福建开往湖北、广东方向的货物列车,将改道赣龙线进入京九线。
5、你一定读过许多名著,请写出一部名著的书名、主要人物及简要情节。
例:《水浒传》中,鲁提辖(或鲁智深)拳打镇关西。
6、用课文原句填空。
(任选4题)(8分)⑴八月湖水平,。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⑵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范仲淹《岳阳楼记》)⑶,化作春泥更护花。
九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含答案)

九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含答案)(时间:120分钟分值:100分)一、积累和运用(共6小题,共17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2分)A.牡蛎.(lì)阔绰.(chuò)濡.养(rú)孜孜..不倦(zī)B.豢.养(quàn)拮据.(jù)摇曳.(yè)抽丝剥.茧(bāo)C.矗.立(zhù)撅.断(juē)坍.塌(tān)不省.人事(xǐnɡ)D.恪.守(ɡè)岔.气(chà)譬.如(pì)前仆.后继(pū)2.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2分)A.遣责阴晦与日具增郑重其事B.端详嬉闹怀古伤今行之有效C.星宿鲁钝试目以待走头无路D.桑梓拜谒眼花瞭乱根深地固3.请从所给的三个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横线上。
(2分)(1)我们要提高对网络信息的判断能力,做到在辨明是非以前不______(坚信轻信深信)、不跟风,唯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抵制网络谣言的传播。
(2)历史文化是一种环境,是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活环境,也是子孙后代的成长环境,其重要性______(不可理喻不言而喻不由分说)。
4.经典诗文默写。
(每空1分,共6分)(1)鸡声茅店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庭筠《商山早行》)(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行路难(其一)》)(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夜吟应觉月光寒。
(李商隐《无题》)(4)树绕村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秦观《行香子》)(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张岱《湖心亭看雪》)(6)后来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杨浦区初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抽查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瞒天过海(mái tiān guò hǎi)B. 遥想公瑾(yáo xiǎng gōng jǐn)C. 惟妙惟肖(wéi miào wéi xiào)D. 耳闻目睹(ěr wén mù dǔ)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的成绩一直在班级名列前茅,深受老师和同学们的喜爱。
B. 通过这次活动,使同学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C. 在这次比赛中,我们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这离不开大家的共同努力。
D. 他虽然年纪小,但是懂得的事情很多,让人刮目相看。
3. 下列诗句中,运用了对偶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B.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C.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D.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4. 下列成语中,形容事物发展迅速,犹如猛兽一样凶猛的一项是:A. 风驰电掣B. 疾风骤雨C. 风卷残云D. 风和日丽5. 下列关于名著《骆驼祥子》的描述,正确的一项是:A. 主人公祥子是一个勤劳、善良、诚实的人。
B. 故事发生在20世纪初的北京,描绘了当时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
C. 祥子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不惜一切代价。
D. 祥子最终成为了一个有地位、有财富的人。
6. 下列关于《论语》的描述,错误的一项是:A. 《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B. 《论语》中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体现了孔子的学习观。
C. 《论语》中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表达了孔子的交友观。
D. 《论语》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孔子的道德观。
7. 下列关于《三国演义》的描述,正确的一项是:A. 《三国演义》是明代小说家罗贯中创作的长篇小说。
B. 故事以三国时期的历史为背景,讲述了曹操、刘备、孙权三个势力争夺天下的故事。
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试题

2019-2020年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试题一、积累与运用(35分)1. 名句默写。
(10分)(1),春风不度玉门关。
(《凉州词》)(2)竹外桃花三两枝,。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3)晓战随金鼓,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4),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吴均《与朱元思书》)(5)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司马迁《陈涉世家》)(6)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鲁迅《故乡》)(7)操千曲而知音,。
(《文心雕龙》)(8)请写出反映气象物候的两句古诗句: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中涉及的除外)2. 阅读下面一段话,按要求答题。
(5分)母爱是灿烂的阳光,炽烈而chōng pèi。
母爱是生命的l ián yī,温柔而美好。
母爱是盎然的绿地,芬芳而宜人。
她以博大的襟怀哺育生命、呵护万物。
她使空气清新、百花缤纷、彩蝶飞舞,她是唯一没被名利污染的一方净土。
母爱是谆谆教导,语重心长;母爱是默默奉献,含辛茹苦。
当你啼哭于襁褓时,母爱是wēn xīn的怀抱;当你熬夜备考时,母爱是暖暖的热茶;,;当你取得成绩时,母爱是激动的泪花。
(1).根据拼音在横线上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
(3分)(2).结合语境,在文中横线上仿写恰当的句子。
(2分),。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A. 一般人看到琳琅..的商品,不是叹惜自己挣钱太少就是羡慕别人赚钱太..满目多,可苏格拉底在逛完市场之后,却说:“原来我不需要的东西这么多啊!”B. 在农村中不乏“家电盲”,一旦使用电器,胆小的束手无策....,胆大的就盲目操作造成用电事故。
C. 盐城因其四通八达的交通、开明开放的城市定位,吸引着八方游客和海内外投资商纷至沓来。
年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考试卷(有答案)

年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试卷(有答案)一、积累与运用(2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A.咀嚼/矩形缜密/嗔目而视佯攻/徜徉花海B.笨拙/茁壮栋梁/黄粱美梦发横财/飞来横祸C.收讫/迄今攫取/一蹶不振炽热/叱咤风云D.停泊/湖泊倔强/强聒不舍累赘/危如累卵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黏膜脚踝红装素裹吹毛求庇B.箫索拮据锲而不舍恪尽职守C.锦幛震撼舐犊深情断章取义D.慰藉亵渎奄奄一息精血成聚3.l2题。
(14分)一株赶考的麦子洛水①六月麦香,父亲像个将军,一把镰刀,几根烟,就把麦子连根拔起。
②曾经,我是父亲的影子,像个散兵游勇,跟在他身后无所事事。
父亲从不责怪我,直到那年高考,我才明白,他对我有着别样的期待,在他人生的麦田里,我是一株赶考的麦子。
③高考前两天,学校让我们自己调整。
我掉转方向,打道回家。
半年的闭关苦读,我和时节完全脱钩。
回到家才发现,满地金黄,漫天麦香,已到收麦季节。
时间过得真快,更让我措手不及的是,在我面前巍峨多年的父亲,已经没有我高了!④对于我的火线回归,父亲很欣慰。
“上阵父子兵”,麦收是父亲最重要的战役,多年来,我们一直并肩作战,把时光打得颗粒归仓。
父亲拿起一把镰刀,试试锋刃,递给我:今年麦倒伏,要用手割了。
我心生忐忑——过去割麦,是跟在收割机后,零打碎敲,对抗性为零,现在回到冷兵器时代,和麦子打“阵地战”,我还真有些力不从心的感觉。
⑤我接过镰刀,掂了掂,我明白,我再怎么做也做不到像父亲那样游刃有余。
⑥六月,阳光如织,我是条落网的鱼。
⑦我不时直起腰,沿着脊梁沟,汗水一泻而下,酸痛逆流而上。
我低估了弱不禁风的小麦,那把镰刀也临阵倒戈,把我的掌心磨满水泡。
我暴露在麦芒般刺眼的阳光里,孤立无援。
父亲却像个无坚不摧的坦克,所向披靡。
在这里,父亲总是火力十足。
我不得不承认,这片麦田是父亲的主场,我则是他一个人的拉拉队。
⑧这是场父亲的“战争”,我无法提供“火力”支持,但可供奉茶水。
昌平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初三年级期末质量抽测语文试题答案

昌平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初三年级期末质量抽测语文试卷答案及评分参考2024.1一、基础·运用(共12分)1.答案:略(共2分。
书写正确,1分;书写规范,1分)2.答案:C(2分)3.答案:诗经(2分)4.答案示例:艾不仅与中国人的生活息息相关,还与文学创作有不解之缘。
(2分)5.答案:A(2分)6.答案示例:体验了艾条制作的过程,感受到了制作工艺的独特。
(2分。
有其他答法,视其合理程度给分)二、古诗文阅读(共18分)(一)(共5分)7.答案:今夕是何年(1分。
有错该空不得分)8.答案:山岳潜形;虎啸猿啼(2分。
每空1分,有错该空不得分)9.答案: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共2分。
共2空,每空1分,有错该空不得分)(二)(共6分)10.答案示例:①被贬谪②世事变迁(被贬时间之长,怀念老友,物是人非)③重新投入生活的意愿及坚韧不拔的意志(乐观豁达,积极向上)(共3分。
共3空,每空1分。
有其他答法,视其合理程度给分)11.答案示例:沉舟”对“病树”,“千帆过”对“万木春”。
前两种事物是破败、病态的,后两种景象则是欣欣向荣,充满力量的。
两两相对,前后形成反差,展现出诗人对未来满怀希望,新旧事物的交替也引发人的思考。
这两句对偶的运用,增强了语言的节奏。
(共3分。
列举对仗之处1分;分析2分)(三)(共7分)12.答案:D(2分)13.答案:C(2分)14.答案: ①与民同乐②修长堤③安民(共3分。
共3空,每空1分,有其他答法,视其合理程度给分)三、名著阅读(5分)15.答案示例:朱赫来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一个次要人物。
他和保尔一起生活的时间里给他讲了许多革命道理,传授了许多革命知识,培养了保尔朴素的革命热情。
保尔在朱赫来的影响下参加了红军。
他对保尔思想的成长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共5分。
选对次要人物1分;结合内容2分;分析作用合理2分。
)四、现代文阅读(共25分)(一)(共7分)16.答案:B17.答案示例:2018至2022年,北京市公园总数及人均公园绿地面积逐年增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三语文第一学期质量测试题考试时间100分钟,总分150分注意:本试卷共20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要直接写在试题卷上。
第一部分阅读(87分)一、文言文(共38分)考生注意:1.请从下列A、B、C三组中选择一组,完成1-6题。
A组:供使用H版教材的考生完成。
B组:供使用S版教材的考生完成。
C供使用二期课改教材(试验本)的考生完成。
请将选定的组号..填入答题纸的指定处。
2.7—10题为考生共做试题。
A组:供使用H版教材的考生完成(一)默写(15分)1、(1),暗香浮动月黄昏。
(2),铁马冰河入梦来。
(3)散入珠帘湿罗幕,。
(4)《少年中国说》中有关“干将莫邪”典故的文字是,。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2、然试易.地以处3、儿闻之,亡.去,入山行歌(三)阅读下面课内文段,完成4—6题(7分)出师表(节选)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4、《出师表》的作者是(人名),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作品名)成功塑造了他“智慧第一,忠心无二”的形象。
(2分)5、用现代汉语解释选段中划线的句子。
(2分)先帝不以臣卑鄙6、请在选段中找出与武侯祠对联“三顾频烦天下计,一番晤对古今情”相对应的文字,(3分)B组:供使用S版教材的考生完成(一)默写(15分)1、(1)?为有源头活水来。
(2),恨别鸟惊心。
(3),远近高低各不同。
(4)《少年中国说》中有关“干将莫邪”典故的文字是,。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2、布襄其口,去.逾四十里3、使举.国之少年而果为少年也(三)阅读下面课内文段,完成4—6题(7分)出师表(节选)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4、《出师表》的作者是(人名),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作品名)成功塑造了他“智慧第一,忠心无二”的形象。
(2分)5、用现代汉语解释选段中划线的句子。
(2分)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6、“先帝叹息痛恨桓、灵”的原因是(3分)C组:供使用二期课改教材(试验本)的考生完成。
(一)默写(15分)1、(1),长使英雄泪满襟。
(2),病树前头万木春。
(3)纸上得来终觉浅,。
(4)《小石潭记》中作者以游鱼来体现“水尤清冽”的文字是,。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2、为一说,使.与书俱3、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三)阅读下面课内文段,完成4—6题(7分)岳阳楼记(节选)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噫!微斯人,吾谁与归?4、《岳阳楼记》的作者是(朝代)的文学家(人名)。
(2分)5、用现代汉语解释选段中划线的句子。
(2分)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6、写出你对“后天下之乐而乐.”中后一个(加点的)“乐.”字的理解。
(3分)(四)阅读下文,完成7—10题(12分)陆绩怀橘陆绩,三国时吴人也。
其父康,曾为庐江太守,与袁术交好。
绩年六,于九江见袁术。
术令人出橘食之。
绩怀三枚,临行拜辞术,而橘坠地。
术笑曰:“陆郎作客而怀橘,何为.耶?”绩跪下对曰:“是橘甘,欲怀而遗母。
”术曰:“陆郎幼而知孝,大必成才。
”术奇之,后常称说。
情到真处,小节亦关至行,况六岁之儿,一橘不忘母乎,真千古美谈也。
今人席间怀果,欲娱其儿。
夫一样怀归,盍易爱子之心以爱亲。
怀物与儿,识者贱之,怀物奉亲,人皆敬之。
奇哉陆郎,可以为法矣。
7、下列与“陆郎作客而怀橘,何为.耶”中的“为.”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向吾不为.斯役B.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C.为坻、为.屿、为嵁、为岩D.不足为.外人道也8、对第一段划线句“术奇之,后常称说”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A.袁术认为陆绩这个人的这件事是奇人奇事,后来常常向别人称道B.袁术感到陆绩是个非常稀奇的人,后来经常称道此人C.袁术认为陆绩的这件事是稀奇的事,后来经常说起此事时很喜悦D.袁术感到陆绩这个人的这件事是奇人奇事,后来常常向别人述说9、陆绩“知孝”表现在(用文中语句回答)(3分)10、从第二段可以看出,作者告诉人们的道理是(用自己的话回答)。
(4分)二、现代文(共49分)(一)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19分)苦的感悟侯军①在人类品尝过的诸多滋味中,“苦”大概是最复杂、内涵最丰富的,因而最具哲学意义的一种味道了。
人的味觉器官对苦的排斥恐怕是先天的,譬如给一个婴儿吃苦药,往往会遇到最顽强、最原始的抵抗。
而在人们的日常语言中,凡是沾上苦字的词儿,大都是灰暗而低沉的:经受艰辛叫“吃苦”;生活困难叫“穷苦”;无依无靠叫“孤苦”;身体或心灵不好受叫“痛苦”……佛家语中有“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儒家语中有“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苦是漫漫之长夜,人们对苦的东西往往避之惟恐不及。
②然而,苦的复杂性却正在于此:在某些时候,苦确实如影随形,挥之不去;更有些时候,人们竟然视苦如命——君不见人类从古至今最嗜好、最痴迷的三大饮料,就全都是“苦水”:咖啡是苦的,可可是苦的,位居世界饮料之冠的茶,同样是苦的。
这.实在是一个难解之谜。
③与苦相对的是甜。
人们对甜的接近也近乎是天生的。
哪个孩子不喜欢吃糖?哪个婴儿吃药时不送之以甜水?人们语言中的甜字也总是作为苦的对应物而出现的,如“苦尽甘来”“不吃苦中苦,难得甜上甜”,等等。
可是同样令人不解的是,当人们走向成熟之后,①,不是很值得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探究对甜的东西却会逐渐疏远。
这种苦与甜的二律悖反....一番吗?④倘若扩及人类的精神活动,这种甜与苦在认知上的二律悖反则更加明显。
美术家们一向把那些格调不高、浅薄媚俗的画作贬之为“甜”。
记得一位艺术理论家曾发表过这样高论:“一个欣赏者,当其刚刚入门,还不具备够水准的审美眼光时,他往往喜欢甜俗的东西,就像一个婴儿偏爱加糖的牛奶;一旦他的鉴赏力提高了,审美口味也会随之改变,对那些看上去有些丑、有些怪、又苦又辣的作品,他会因其耐人寻味而产生共鸣和好感,这就像成年人舍去糖水、牛奶,转而喜欢咖啡和苦茶一样。
”⑤甜能给人带来瞬间的愉悦,但来得快去得也快,不易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而苦中的滋味却要慢慢咀嚼才能品出真味,仿佛青橄榄的苦涩。
其实我们的人生之旅又何尝不是如此?当你在人生路上跋涉了一段之后,回眸望去,是否一如曹孟德诗中所谓“去日苦多”呢?同样的,当你在人生的深秋黄叶中漫步遐想,凡是昔日品味过的具有审美价值的痛苦,如今都已变成了久酿的陈酒,于苦涩之中充溢着人生的甜蜜和醇厚。
你会觉得,倘若当年未曾体验那些痛苦,你的人生将是何其苍白,何其平淡!⑥如此说来,苦之况味其实并非人的天敌,因为有了痛苦,我们的人生才变得多姿多彩,我们的精神才变得坚韧敏锐。
有鉴于此,我们也才会有勇气承受痛苦,甚至享受痛苦!注解:①二律悖反:例如,正题:世界在时间上是有开端的,在空间上是有限的;反题:世界在时间上没有开端,空间上是无限的。
论证了这两个论点的正确性,而它们又是截然对立的,这就形成了二律悖反。
11、第①段中划线的“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出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作者是(人名);第⑤段中划线的“曹孟德”是《观沧海》的作者(人名)。
(2分)12、(1)第②段加点的“这”指的是(3分);(2)第③段加点的“二律悖反”在文中指的是(3分);(3)第④段引用一位艺术理论家的高论的目的是(3分)13、作者对苦的感悟是(3分)14、作者还认为“苦更多的时候乃是人类相伴相随、须臾不可分离的诤友(“诤友”是能直言规劝的朋友)”,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结合你的生活实际,试举一例。
(5分)是否同意;(二)阅读下文,完成15-19题(30分)坐在最后一排乔小叶①上小学时,我一直是个非常自卑的女孩子。
因为丑,因为笨,因为脾气倔强性格孤僻,每次调座位,老师都把我安排到最后两排。
坐在最后一排的几乎都是调皮的男同学,我和他们无话可说。
想要听课却又看不清黑板上的板书。
所以每次上课,只是用眼睛呆滞地盯着黑板,做一些毫无意义的遐想——我从小就是个脑袋里充满怪念头的人。
比如说:梅花为什么叫梅花?梅花为什么开在冬天?我能不能变成一朵梅花?我若是梅花会是白梅还是红梅?②这样滥竽充数地混了半个学期。
班主任调走了。
接任的是个年轻的女教师。
她红衬衣白裙子,齐耳短发,模样甜甜的。
③“我叫白明,倒着读就是…明白‟,也就是说对每个同学的情况我都能知道得明明白白。
”她微笑着自我介绍。
④我不屑.地瞧着她。
她真有那么大神通?她会知道我是近视眼吗?她会知道……⑤没想到过了几天,她竟真的注意到了我。
那天语文自习课上,同学们都在做练习册,我也打开练习册假装做起来。
其实除了做些造句,看图作文之类适合我胡乱发挥的题目外,其它的根本懒得做。
正擒着笔胡思乱想,一只手伸过来抽走了我的练习册,我一惊,这才发现白老师已经站在了我身后。
⑥“小脑瓜想什么呢?”她亲切地弹了弹我的脑壳。
从未享受过如此“礼遇”的我禁不住心头一暖,但还是老老实实地趴在桌上,胆怯.地听着她翻阅练习册的声音。
过了世界上最漫长也最短暂的几分钟。
我却惊奇地听见她轻柔的笑声。
⑦“这句子是你自己造的吗?”⑧“嗯。
”⑨“非常好,很有想象力。
…花骨朵儿们在树枝上聚精会神地倾听春天‟,多有灵性啊!可你为什么不说…倾听春天的脚步‟呢?”○10“有时候春天来是没有脚步的,是披着绿纱乘着风来的。
”第一次受到如此嘉奖,我顿时大胆起来。
○11她轻轻地拍了拍我的头,走上了讲台,以我的练习册为范本讲起了造句。
那半个小时是我上学以来第一次感觉快乐和幸福的时刻。
我有些晕眩和迷醉了。
直到下课后同学们纷纷向我借练习册时,我才如梦初醒,惊慌失措....地把练习册塞进书包里。
○12这天夜里,我把没做的题全部认认真真地补上了,通宵未眠。
○13以后的日子里,白老师特别注意查阅我的练习册和作业本,关切地询问我其它课的成绩,还抽空给我讲一些浅显的文学知识。
每当她带着清香的气息在我身后停下,又带着那清香的气息悠悠离去时,每当她弯下腰挨近我低低地和我说这说那时,我都感到从未有过的紧张、激动、惭愧和快乐。
○14在我笨拙勤恳的努力下,我的各科成绩竟然很快进步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