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爸爸的花儿落了

合集下载

爸爸的花儿落了课文主要内容

爸爸的花儿落了课文主要内容

爸爸的花儿落了课文主要内容《爸爸的花儿落了》出自新课程标准七年级下第二单元最后一篇文章。

下面,为大家分享爸爸的花儿落了课文主要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爸爸的花儿落了课文主要内容前一天去医院探望爸爸 ,忆述探病时爸爸说的一番话,特别是嘱咐她不要迟到,引出六年前因赖床不起受爸爸惩罚以及自己以后上学从不迟到的情形;这时,礼堂的钟声响了,想到爸爸不会来了,她思潮起伏,想到爸爸的病和因病而不能料理花儿,于是又忆起爸爸爱花的情形;还没有想完,韩主任已经讲话了,我们也唱起了骊歌,由此想到很多人盼望自己长大,进而回忆起爸爸要她闯练,让她到东交民巷正金银行汇款给在日本的陈叔叔的经过;最后写毕业典礼回来,看着满院零落的花儿,听到老高的话,她清醒地意识到爸爸的花儿落了,自己已经长大了。

总的来说,爸爸的花儿落了课文主要是通过写爸爸对“我”严中有爱的教育和爸爸去世时“我”的人生体验,表现了“我”从中感悟到爸爸去世后自己虽然还小,但也应承但起许多原属于爸爸的责任。

爸爸的花儿落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文章的内容。

2、理清文章的思路,研读课文,学会质疑。

3、理解作者思想感情,体味人与人之间的真情。

【教学重点】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文章的内容。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思想感情,体味人与人之间的真情。

【教学设想】2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人生在世,人们夸赞的最多的是母爱,人们最不能忘怀的也是母爱。

可是今天我们要为我们的父辈唱一首颂歌,他们同样让我们难以忘怀,他们同样值得我们夸赞。

现在我们就一同去认识一位可敬又可爱的父亲吧!二、整体感悟1、检查预习情况。

2、快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在朗读中思考问题:从全文看,爸爸是一个怎么样的人?“花”在全文结构中起着怎样的作用?3、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学生速读课文后,四人小组讨论回答,学生间互相评论补充:⑴爸爸表面上很严厉,实际上却充满爱心:鼓励孩子要坚强,无论什么困难的事,只要硬着头皮去做,就闯过去了。

爸爸的花儿落了阅读答案10篇

爸爸的花儿落了阅读答案10篇

爸爸的花儿落了阅读答案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我们经常接触到阅读答案,通过对照阅读答案可以有效检验我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你所了解的阅读答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爸爸的花儿落了阅读答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爸爸的花儿落了阅读答案1(一)阅读“快回家去!快回家去!······我已不再是小孩子。

”答题。

1、找出文段中暗示爸爸即将去世的句子。

2、选文末尾说,“我已不再是小孩子了”,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3、虽然“爸爸的花儿落了”,但却结出了丰硕的果实。

根据你对文章的理解,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4、成长中的你,对于长大怀有的是向往之情还是惧怕之心呢?并说说理由。

答案:1、催着自己,我好像怕赶不上什么事情似的。

旁边的夹竹桃不知什么时候垂下了好几枝子,散散落落的,很不像样。

2、“我”得知爸爸不行了,首先意识到“这里就数我大了,我是小小的大人”,然后就对老高说话,而且是“从来没有过这样的镇定.这样的安静”。

3、对。

在爸爸爱的浇灌和孕育下,虽“花落”但“果熟”,“我”的成长,“我”的坚强,是对他最好的报答。

4、略(二)阅读“当我在一年级的时候,就有早晨赖在床上不起的毛病。

……他递给我,看着我穿上,又拿出两个铜板来给我。

”答题1.选文中父亲对我管教严体现在哪些方面?2.用一句话概括选文内容。

3.选文表明了爸爸怎样的态度和情感?对“我”成长有什么影响?4.“爸爸气急了,竟用鸡毛掸子打了我,爸爸的这种教育方法你是怎么看的?5.迟到事件后,“每天早晨我都是等待着校工开大铁栅栏校门的学生之一”。

是什么使“我”的变化这么大?如果你是作者此时你最想对“爸爸”说的话是什么?6.课文题目取名为“爸爸的花儿落了”有什么丰富含义?7.文中写爸爸给我穿夹袄的一连串动作,这些动词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表达了爸爸什么样的感情?8.联系全文说说爸爸是个怎样的人?爸爸在“我”的生活中起了怎样的作用?答案:1、①不许我乘车上学;②不许“我”逃学、打“我”。

爸爸的花儿落了练习题

爸爸的花儿落了练习题

《爸爸的花儿落了》练习题1.《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中,“我”挨打前流泪的原因是()A.成绩考砸了B.挨打前,“我”因爸爸严厉得不近人情而流泪C.我想吃驴打滚儿2.《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中,“我”挨打时哭号的原因是()A.爸爸生病了B.爸爸不让我吃八珍梅C.挨打时,“我”因疼痛而哭号3.《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中,“我”在课堂上差点儿流出泪来,原因分别是什么?( )A.我想马上要毕业了,心理难受。

B.我想到父亲偏爱弟弟。

C.在课堂上,“我”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懂得了爸爸深深的爱,差点儿又流下泪来。

4.秀贞口中的“小桂子”是()A.小英子B.妞儿C.小桂子5.“我们去看海”中的把皮球踢掉的是()A.妞儿B.小英子6.德先叔是()A.国民党B.大学生C.贼7.秀贞的“小桂子”脖子后头中间有一块()A.青记B.肉瘤C.伤疤8.下面一段话描写的人物是【】圆圆扁扁的脸,一排整整齐齐的白牙,我最喜欢她左边那颗镶金的牙,笑时左嘴角向上一斜,金牙就很合适地露出来,左嘴巴还有一处酒窝,随着笑声打旋儿。

A.兰姨娘B.宋妈C.秀贞9.下面不是英子和兰姨娘、德先叔一起时发生的故事是【】A.提西瓜灯逛莲花灯B.去看电影C.到三贝子花园玩D.吃驴打滚儿10.英子小学毕业时参加毕业典礼时衣襟上别的花是【】A.石榴花C.栀子花D.夹竹桃11.下面不是发生在新帘子胡同时的故事是【】A.我们看海去B.兰姨娘C.惠安馆D.驴打滚儿12.宋妈一双儿女的最终结局是【】A.双双送人B.双双走失C.儿子溺水,女儿被送人D.双双溺水而死13.(附加题)《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中,我的爸爸是个()的人。

【多选题】A.很重感情,为弟弟被日本人害死而吐血B.特别有爱心,下班回来第一件事就是浇花C.爸爸表面很严厉,实际上却充满爱心。

D.鼓励孩子要坚持,战胜困难。

《爸爸的花儿落了》完整练习题阅读理解及答案

《爸爸的花儿落了》完整练习题阅读理解及答案

文章结构⑴第一部分:毕业典礼前(1—34段):由夹竹桃花——(想起)病床叮嘱;由迟到——(想起)赖床被打;由钟声响了——(想起)爸爸爱花⑵第二部分:毕业典礼时(35—53段):韩主任讲话、唱骊歌、哭别——(想起)闯练做事⑶第三部分:毕业典礼后(54—68段):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不再是小孩子。

文章主旨本文通过写主人公的爸爸对她严中有爱的教育和爸爸在去世时她的人生体验,表现了主人公对爸爸的崇敬和怀念,她也从中感悟到爸爸去世后自己虽然小,但应该承担起许多原属于爸爸的责任。

中心思想作者以参加小学毕业典礼为副线(明线),以夹竹桃花为主线(暗线),双线穿插,表现了父爱的伟大,抒发了对父亲的深切感激和怀念明线是:毕业典礼暗线是:爸爸的花和死亡全文的基调是:哀而不伤TASK1.阅读全文,找出文中哪些写的是现在发生的事情?哪些写的是回忆?眼前事:1-12, 31-32,35-37,54-68回忆:13-30,33-34, 38-532.阅读全文,找出文中暗示爸爸已经病得很重,可能将不久于人世的内容。

文中多次使用伏笔,暗示爸爸已经病得很重,可能将不久于人世。

(1)比如文章开头“我”回忆去医院看望爸爸时,爸爸曾说:“没有爸爸,你更要自己管自己,并且管弟弟和妹妹,你已经大了,是不是?”这是一处伏笔。

(2)又如当毕业典礼的钟声响起后,我突然又想到妈妈爸爸,疑惑“妈妈今早的眼睛为什么红肿着”,是在暗示妈妈对爸爸的病情很了解,知道他将去世很悲痛。

(3)而毕业典礼结束后,“催着自己,我好像怕赶不上什么事情似的”,急急忙忙赶回家去,这恐怕是一种预感,在文中也成为爸爸即将离开人世的伏笔。

(4)至于写她进家门以后看到“旁边的夹竹桃不知什么时候垂下了好几枝子,散散落落的,很不像样”,更是以花喻人,把即将丧父的伤痛推到极致。

3.阅读第30段,找出描写师生情的句子。

夏天的早晨站在校门前,手里举着从花池里摘下的玉簪花,送给亲爱的韩老师,是她教我跳舞的。

《爸爸的花儿落了》原文、教案及阅读答案

《爸爸的花儿落了》原文、教案及阅读答案

《爸爸的花儿落了》原文、教案及阅读答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阅读《爸爸的花儿落了》,了解文章的背景,理解文章的主题和寓意。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文章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家庭、亲情的珍视,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担当意识。

二、教学重点:1. 理解文章的主题和寓意。

2. 分析文章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三、教学难点:1. 文章中一些生僻词汇的理解。

2. 对文章深层含义的解读。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爸爸的花儿落了》的原文。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用于记录重点内容和感悟。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文章的背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阅读理解:学生自主阅读原文,理解文章的大意。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文章中的细节,解答学生的疑问。

3. 内容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主题和寓意,讨论文章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4. 感悟分享: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感悟,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5. 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学生的学习重点。

教案示例:《爸爸的花儿落了》原文:爸爸的花儿落了,我站在窗前,看着那片凋零的花瓣,心情无比沉重。

这是爸爸最爱的花儿,是他亲手培育的,如今却已经凋谢。

爸爸总是说,花儿就像人一样,有生有死,有盛有衰。

他希望通过培育花儿,让它们茁壮成长,绽放出美丽的花朵。

每次看到花儿盛开的时候,爸爸的脸上总会露出满意的笑容。

现在花儿却落了。

我看着那些凋谢的花瓣,心里感到一阵疼痛。

我想起爸爸辛苦培育花儿的过程,想起他为了花儿付出的努力和汗水。

花儿落了,就像是爸爸的付出也随之消逝。

我感到一阵失落和悲伤。

但是,我也明白,花儿凋谢并不意味着结束,而是为了新的开始。

爸爸的花儿虽然落了,但它们的种子还在,它们会生根发芽,绽放出美丽的花朵。

我相信,爸爸的努力和付出不会白费,他的花儿会继续茁壮成长。

我也应该像爸爸一样,勇敢面对生活的起起落落,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

《爸爸的花儿落了》原文、教案及阅读答案

《爸爸的花儿落了》原文、教案及阅读答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爸爸的花儿落了》原文、教案及阅读答案教学科目:语文年级:五年级课时:2课时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父爱的伟大,学会珍惜亲情。

(2)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懂得承担家庭责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

难点: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作者及作品背景。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爸爸的花儿吗?为什么它会落下来呢?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课文大意。

(2)学生结合注释,学习生字词。

3. 合作探讨(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内容。

(2)每组选代表回答问题,分享讨论成果。

4. 课堂讲解(1)教师针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解答学生疑问。

(2)讲解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5. 情感教育(1)教师引导学生体会父爱的伟大,珍惜亲情。

(2)学生分享自己的家庭故事,感受亲情的温暖。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五、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写一篇关于亲情的短文,可以是自己的亲身经历,也可以是想象的故事。

3. 预习下节课内容。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课后作业评估: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3. 情感态度评估:通过学生写的亲情短文,了解学生对亲情的理解和感受,评估情感教育的效果。

七、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爸爸的花儿落了》原文、教案及阅读答案

《爸爸的花儿落了》原文、教案及阅读答案

《爸爸的花儿落了》原文、教案及阅读答案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原文,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

2. 培养学生对家庭、亲情的关注和珍惜。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

2. 体会作者对家庭的情感表达。

教学难点:1. 理解文中深层次的含义。

2. 培养学生对家庭、亲情的关注和珍惜。

教学准备:1. 准备原文《爸爸的花儿落了》的文本。

2. 准备相关的问题和讨论题目。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教案《爸爸的花儿落了》。

2. 引导学生关注家庭和亲情的重要性。

二、阅读原文(15分钟)1. 让学生阅读原文《爸爸的花儿落了》。

2.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注意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三、讨论和分析(15分钟)a. 故事的主要情节是什么?b. 主人公对家庭和亲情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c. 爸爸的花儿落了,象征着什么?2. 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四、情感体验(10分钟)1. 让学生分享自己家庭的亲情故事。

2. 引导学生珍惜家庭和亲情,表达自己对家人的爱和感激之情。

五、总结和反思(5分钟)1. 教师总结学生的讨论和分享,强调家庭和亲情的重要性。

2. 学生反思自己对家庭的态度和行为,制定珍惜家庭的计划。

教学延伸:1. 让学生写一篇关于家庭和亲情的作文。

2. 组织学生参观家庭博物馆,了解家庭的历史和文化。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家庭和亲情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在讨论和分析环节,学生积极参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在情感体验环节,学生分享了家庭的亲情故事,增进了彼此之间的了解和感情。

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对家庭和亲情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珍惜。

六、深入分析文本主题(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原文中对于“爸爸的花儿”这一元素的描写,探讨其在文本中的象征意义。

2. 学生思考并讨论:爸爸的花儿落了,象征着家庭的何种变迁?作者是如何通过这一象征表达自己的情感的?3. 教师总结学生讨论的结果,进一步阐述文本主题:家庭的变迁、亲情的珍贵以及成长的代价。

爸爸的花儿落了课文句子赏析

爸爸的花儿落了课文句子赏析

爸爸的花儿落了课文句子赏析《爸爸的花儿落了》是一篇描写抗日战争时期一个普通士兵的故事的优秀作品,其中有很多感人肺腑的句子,下面就让我们来一起赏析一下这些经典语句。

句子欣赏1.“燕子偏巢,柳弯斜。

花有清香月有阴,惟有人生最相思。

”这是文章开头所引用的唐代诗人温庭筠的诗句。

这句话用唐诗经典的文学形式烘托出战争时期的无奈情感,诗意盎然。

同时,这句话还通过暗示表达了主人公父爱的浓厚,深深打动了读者。

2.“一声炮响,他诧异地问:‘父亲,是你吗?’”这是在主人公回家后,父亲却已经因抗日牺牲的场景。

炮响的声音深深刻画出了时间的流逝,时间的不留情之残酷。

而父亲突然出现,又猝不及防地消失,表现出主人公父亲希望和未完成的牵念。

此时,主人公的思念之情得以发泄,在父亲的墓旁哭泣,落泪,抒发出深刻而复杂的情感,使人感同身受。

3.“小时候,总是把爸爸看成头顶一片晴空安全祥和的象征。

”这是主人公对父亲的怀念。

在主人公的心目中,父亲是一个充满力量、保护自己的英雄,是自己信仰和依赖的象征。

但是现实却残酷,父亲为了国家和民族而牺牲了。

这种巨大的冲击和质变,自然让主人公迟疑,难以理解。

这也是主人公对父亲有着依恋和渴望的情感原因。

4.“田野的麦穗已经是金黄色。

窗前,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朵一朵的萎谢,散落着,像任何的花儿一样,它们都美好过,定要倾倒着自己,为父亲以及为于那个时代的逝去。

”这是文章末尾的句子,展现出了主人公对父亲的无限怀念。

花儿和父亲一样,都是消逝而逝去的。

主人公的父亲之于战争也是同样的献身。

因此,每一次看到父亲的花落下,主人公的思绪也会被唤醒、感伤、回顾以往的岁月。

总结《爸爸的花儿落了》虽然只有短短的几页,然而却有着深刻、细腻和真挚的情感表达。

这篇文章主要通过对一个普通士兵的生命经历和对他父亲的怀念来表达作者对这片土地和这个国家的热爱与关切。

从一个小人物的故事,引发出了深层次的社会思考,是一篇值得读者深入品味、细细体味的佳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林 海 音
爸 爸 的 花 儿 落 了
林海音(1918——
2001),原名林含英, 小名英子,原籍台湾。 父母曾东渡日本经商。 生于日本大阪,不久即 返台,因父亲不甘在日 寇铁蹄下生活,举家迁 居北京,林海音即在北 京长大,1948年回到故 乡台湾。
曾任記者、編辑、后 从事文艺创作。她的 创作丰富,代表作有 散文集《两地》《芸 窗夜读》;短篇小说 集《城南旧事》《烛 心》;长篇小说《春 风》《晓云》;广播 剧集《薇薇的周记》 等。
表达了作者失去父亲后痛楚,无 奈,同时又深深的眷恋感情。小 说以此为题,含而不露,哀而不 伤。
体裁:自传体短篇小说
写法归纳:插叙;语言动作描写;题目一语双关
主旨:本文记叙“我”的童年往事:父 亲对“我”的期望与教诲,以及父亲的 去世令“我”成长起來,抒发“我”对 父亲的无限怀念。
51
学了本文你又有怎样的感受,你应该如 何为你的家庭做些什么?
将课文分为下面三部分
1. 毕业典礼前
开头到“最后一天在这学校里啦”
2. 毕业典礼中
当当当,钟声响了……种满了蒲公英
3. 毕业典礼后
“快回家去”到结尾
英子参加毕业典礼,回忆父亲教育 自己的往事。毕业典礼后,父亲已 经去世,此时英子已经体会到自己 已经长大了
2.文章写了一些事情,
①其中哪些事眼前发生的,哪 些是回忆的事? ②回忆的事是怎样引出的?
这一点暗示了妈妈知道了爸爸的病情,并知道爸爸不久于人世。
③毕业典礼后,“催着自己,我好像怕赶不上什么事情似 的” 急忙赶回家,是有一种不幸的预感。 ④最终回家,看到夹竹桃不知什么时候垂落下好几枝子,很 不像样 以花喻人,丧父的伤痛到了极点。
7.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① “我”得知爸爸不行了,首先意识到 “这里就数我大了,我是小小的大人”。 ②其次吩咐老高做事从没有的镇静。 ③文章末尾的默念,说明作者体会到自己 已经长大,不再是小孩子了。
3.文章的标题《爸爸的花儿落了》有 什么含义?
表层含义: 爸爸种的花凋谢了 深层含义:象征爱花的爸爸离开了人世
一语双关 含而不露 哀而不伤
什么事、什么物贯穿于故事的始终?
毕业典礼 本文有两条线索:

明线——“我”参加毕业典礼 暗线——花
双线并行的结构
4.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①花:本文多次提到花,开头由衣襟上 的夹竹桃引出爸爸生病住院,结尾用垂 落的夹竹桃照应前文 ②毕业典礼
麻渣 zhā 骊歌 lí gē 玉簪花 zān 徘徊 pá i huá i 咻咻 xiū
叮嘱 dīng zhŭ 懒惰 lăn duò 花圃 huā pŭ 抽屉 chōu tì 鸡毛掸子dǎn 栅栏 zhà
初读感知:阅读文章两遍 要求:1.第一遍出声朗读 2.第二遍默读,并思考问 题 用简洁的话概括课文内容
①其中哪些事眼前发生的,哪些是回忆 的事?
眼前的事 毕业典礼前 回忆的事
爸爸在病床上的嘱咐 爸爸因为“我”赖床而惩罚 “我”
毕业典礼要开始了
韩主任发言、唱骊歌
爸爸爱花
爸爸让“我”给陈叔叔 寄钱
毕业典礼后回家,爸爸去世,我长大了
②回忆的事是怎样引出的?
(1)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胸前戴的爸爸种的夹竹桃 引出 爸爸生病,“我”去探望爸爸 (2)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病重的爸爸叮嘱我不要再迟到 引出一年级“我”赖床受罚 (3)由____________________ 爸爸病了对花的照料少了 引出爸爸爱花 (4)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爸爸要我做大人 引出 爸爸让“我”给在日本的陈叔叔寄钱
阅读“毕业典礼中”
毕业典礼中
1.“我”想起爸爸平时最喜爱花。 2.毕业典礼上“我”认识到自己已经长大了, 想起过去爸爸让单独去汇钱的事。
这部分,为什么插叙“爸爸喜欢 花”的情况?
呼应前文的戴花,突出“戴 着它,就像爸爸看见你上台 一样” 。 也为后文“爸爸的花儿落了” 埋下伏笔,使作品浑然天成。
③眼前的事和回忆的事各是用 什么记叙顺序写的?有什么好 处?
速读课文,概括提炼:
其中哪些事眼前发生的,哪些是回忆的事 ?
学法提示:
①区别出写“眼前事”和“对往事的回忆”的段 落,从写“眼前事”的段落中概括“以英子为角 度”的内容;从写“对往事的回忆”的段落中概 括“以爸爸为角度”的内容。 ②回忆的事用“人物+事件”的思路逐一完成。
课文有这样两句: 瘦鸡妹妹还在抢燕燕的小玩意儿,弟弟把 沙土灌进玻璃瓶里”, 你认为作者这样写意图何在?
反衬手法:用弟弟妹妹的幼 稚不懂事反衬自己已经“长 大”,不再是小孩子。
我从来没有过这样的镇定,这样 的安静。 英子意识到爸爸的辞世,没有号 啕大哭,却表现出从来没有过的镇定 和安静 ,为什么?
这一部分哪几段是写眼前?哪几段 是忆往事?从记叙的顺序说,忆往事部 分属于哪一种顺序?
前两自然段是写眼前; 其余是忆往事。 忆往事部分属于插叙。
毕业典礼前
1.爸爸没有参加“我”的毕业典礼,“我”想起 昨天在医院看望爸爸的情景。
2.“我”想起爸爸逼“我”上学的事。
英子想逃学,爸爸打她,是不是 说明爸爸脾气粗暴,不懂得爱自己的 女儿?
送别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问君此去几时还,来时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长亭外,古道边”这首歌, 主题是什么?
表达离别的悲伤。 淡淡的依念和美好的 期许。
③眼前的事和回忆的事各是用什么记叙顺 序写的?有什么好处?
(补充:记叙顺序有五种:顺序、倒叙、插叙、补 叙、分叙) (插叙:在记叙过程中,由于表达需要,暂时中 断叙述的线索,插入另一个或几个与中心事件有 关的情节和时间的叙述方式。) 眼前的事用的顺序,回忆的事用的插叙
插叙的好处:插叙使文章波澜起伏,跌宕有致。 不仅丰富了文章内容,增强可读性,还使人物形 象更丰满。
表达了作者失去父亲后痛楚、无 奈,同时又深深的眷恋感情。小 说以此为题,含而不露,哀而不 伤。
体裁:自传体短篇小说
写法归纳:插叙;语言动作描写;题目一语双关
主旨:本文记叙“我”的童年往事:父 亲对“我”的期望与教诲,以及父亲的 去世令“我”成长起來,抒发“我”对 父亲的无限怀念。
28
阅读“毕业典礼前”
不。爸爸表面很严厉,实 际上却充满爱心。 严在其外,爱在其中。
哪句话表明英子理解了爸爸的用心, 明白这是一种“严厉的爱”,并把理 解变成了自己的行动?
自从六年前的那一次,我何 曾再迟到过? 从那以后,到今天,每天早 晨我都是等待着校工开大铁 栅栏校门的学生之一。
• 小结:
爸爸对“我”要求很严格,希望 “我”从小就能养成好的习惯,但 是他表面是严厉中又有无限的关爱, 关心“我”的冷暖和苦乐。 爸爸的爱使“我”意识到不能懒 惰,要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为“我” 以后的成长上了很好的一课。
爸爸让英子去给在日本读书的陈叔 叔寄钱,意图是什么?
是让她“闯练闯练”, 尽快“长大”,敢于面对 和克服困难。 这也是一种教育。
阅读“毕业典礼后”
但是英子回家时见到什么情景?这情 景预示着什么?对此英子是怎样应对的?
(环境描写)弟弟妹妹们只是自顾自 地玩着;爸爸种的夹竹桃垂下好几枝, 很不像样子;小青石榴从树上掉了下 来…… 这些预示着爸爸去世。 她意识到:“这里就数我大了,我是 小小的大人”,因而她马上去医院, “从来没有过这样的镇定,这样的安 静”。
8.爸爸病床上的一席话中,有三句话照应后文 提挈全文,想一想这三句话和文中的哪几件事相 照应? ①英子,不要怕,无论什么困难的事,只要硬着 头皮去做,就闯过去了。→ 爸爸叫英子闯练而让 她到东交民巷正金银行汇款给在日本的陈叔叔;
②明天要早起,收拾好就到学校去,这是你在小 学的最后一天了,可不能迟到!→ 爸爸在六年前 因英子赖床不起而惩罚她; ③没有爸爸,你更要自己管自己,并且管弟弟和 妹妹,你已经大了,是不是?→ 爸爸去世。
韩主任说“做了中学生就不是小孩子了…… 长大了”之后,作者写道: 我哭了,我们毕业生都哭了。我们是多么喜 欢长高了变成大人,我们又是多么怕呢! 英子为什么怕“长大”呢?
“长大”之后,再不能像小孩子那样 无忧无虑,要担当起“大人”的责任 和义务。 做为一个12岁的小孩子,英子对此还 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 但是从后文看,她确实“长大”了。
英子说 当为我送别的歌声响 起时,我长大了! 当爸爸的花儿落了时, 我长大了!
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 又来了,但是童年却一去不还。冬阳底下学骆 驼咀嚼的傻事,我也不会再做了。 可是,是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场面的那 些景色和人物啊!我对自己说,把它们写下来 吧,让实际的童年过去,心灵的童年永存下 来。 就这样,我写了一本《城南旧事》。 我默默地想,慢慢地写。看见冬阳下的骆 驼队走过来,听见缓慢悦耳的铃声,童年重临 于我的心头。
主人公英子带着悲哀告别了童年,但此时的她 已经长大了,敢于面对一切苦难和挫折。而当 我们告别童年时,你将会发现,终将有一天, “爸爸的花儿落了,而‘你’已不再是小孩 子”,你也会不得不告别一些人、一些事、一 些关怀、一些爱,你也将会去独自面对很多挑 战和挫折,而此时你们应当如何去做呢? 镇定、安静,用自己的勇气和信心去面对未来。 要懂得父母的艰辛 对家庭要有责任感 为家庭分忧
1. 毕业典Leabharlann 前开头到“最后一天在这学校里啦”
2. 毕业典礼中
当当当,钟声响了……种满了蒲公英
3. 毕业典礼后
“快回家去”到结尾
6.文中是如何暗示爸爸已经病得很重,可能将 不久于人世的?(根据毕业前-毕业时-毕业后三部分进行查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