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第五单元测试题(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检测卷(含答案)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
(10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6分)①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曹操《观沧海》)②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③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④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杜甫《春望》)⑤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⑥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赵师秀《约客》)(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
(4分)①《饮酒(其五)》一诗中,陶渊明借鸟儿结伴而归寄托了自己归返自然的人生理想的句子是“飞鸟相与还”。
②《岳阳楼记》中,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月亮的句子是“静影沉璧”。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9分)质朴而圆润的徽剧带着泥土与流水的芬芳,以它独特的民间艺术与民俗风情,唱遍了江南的山水楼台,也唱遍了徽州的街闾巷陌。
在悄.然流逝的光阴里,不知是谁打翻了砚台的古墨,,令锦秀山河jìn润在潮湿的水墨中。
沿着河流追sù古徽州苍郁的历史,还有那些铺卷而来的徽州民风,在旷达的人生中获得一种坚实与淡定的快乐。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3分)悄.(qiǎo)然追sù(溯) jìn(浸)润(2)文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锦秀”,正确写法是“锦绣”。
(2分)(3)“旷达”中“旷”的意思是(A)(2分)A.心境阔大B.空阔C.荒废,耽搁(4)结合语境,填入文中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C)(2分)A.渲染了整个徽州大地B.沾染了整个徽州大地C.泼染了整个徽州大地D.点染了整个徽州大地3.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
(4分)(1)《安徒生童话》中,《踩着面包走的女孩》的主人公叫英格儿。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达标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达标测试卷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1.默写。
(10分)古诗文中酣畅淋漓、慷慨激昂的英雄气概,感染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忽如一夜春风来,____________________”,景由心生,胡天飞雪中寄寓了诗人戍守边疆时的乐观心态;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
鬓微霜,又何妨”,借酒抒怀,表达自己的豪壮胆气;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中的“__________________”,咏月抒志,表明要扫除北伐阻碍的壮志豪情;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的“________________”,借用曹操之语,发出了奋发图强的时代呼声;《鱼我所欲也》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主张,以铿锵之言,激励仁人志士追求大义;诸葛亮《出师表》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追忆往事,尽显作者临危受命的责任与担当;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的“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以死明志的赤胆忠心。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练习。
(13分)我心灵的回答——“立即离开桑菲尔德”——是那么及时,又那么可怕,我立即捂住了耳朵。
我说,这些话我现在可受不了。
“我不当爱德华·罗切斯特先生的新娘,是我痛苦中最小的一部分,”我断言,“我从一场美梦中醒来,发现全是竹篮打水一场空,这种恐惧我既能忍受,也能克服。
不过要我__________地马上离他而去却让我受不了,我不能这么做。
”但是,我内心的另一个声音却认为我能这样做,__________预言我应当这么做。
我斟酌着这个决定,希望自己软弱些,以躲避已经为我铺下的可怕的痛苦道路。
人教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题

人教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题一、基础知识13分1.给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注音。
2分1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2舜发于畎亩之中3蹴尔而与之4鯈出游从容2.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
4分1惠子相梁:2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3贤者能勿丧耳:4空乏其身:3.默写。
3分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空乏其身,行弗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 , ;蹴尔而与之,。
4.文学常识填空。
4分1《》一书现在一般认为是墨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对墨子言行的辑录。
墨子,名是之际墨家学派的创始人。
2《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选自《》。
孟子,名,邹人,是孔子之孙孔仅的再传弟子。
3《庄子》是及其后学的著作集,为家经典之一。
4公输盘,鲁国人,姓,也写做“公输班”或“公输般”。
能造奇巧的器械,民间称他。
二、阅读47分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12分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带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是:4分郭:环:委:畔:2.文章论证天时不如地利时,指出城小易攻的句子是,表明攻势之大的短语是。
均用原文填空2分3.第三段开头的“故曰”二字在文章结构上起作用。
2分4.文章中心论点侧重强调的是。
2分5.翻译“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2分二阅渎下文,回答问题。
11分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①;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②。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人教版九年级下语文第五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下语文第五单元测试题附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1、加点字注音都正确的是(A.对称.(chènɡ)绽.放(zhàn)潜.滋暗长(qián怫.然(fǘ)B.袭.击(xí)斟酌(zhēn)深恶.痛疾(wù)骈.进(pián)C.教诲.(huì)模.样(mó)不屑.置辩(xiāo襁.褓(qiǎng)D.赔偿.(shǎnɡ)提.防(tí)人迹罕.至(hǎn)枘.凿(ruì)2、指出下列加点词的释义相同的一组()A.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也人也非独贤者有是.心也B.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C.人恒过.然后能改鵷鶵过.之D.已.持臣守圉之器是亦不可以已.乎3、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故患有所不辟也B、寡助之至,亲戚畔之C、乡为身死而不受D、子非鱼,安知鱼之乐4、下列各句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B、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C、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D、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5、搭配有误的一项是()A、宋何罪之有——《公输》——《墨子》——墨家B、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儒家C、舍生而取义者也——《鱼我所欲也》——《论语》——儒家D、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惠子相梁》——《庄子》——道家6、指出下列各句的通假字并释义。
①公输盘诎②寡助之至,亲戚畔之③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④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7、文学常识填空、默写。
①墨子是时期家学派的创始人。
②《孟子》是家经典之一,孟子,名,战国时期邹人。
③庄周,时宋国人,是家哲学的代表人物。
④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孟子认为造就人才的客观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有这样,才能“__________,___________”;造就人才的主观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检测题(附参考答案)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检测题班级:姓名:学号:(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26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幌.子(huǎng) 睥.睨(pì) 馋.鬼(chán) 镗镗鞳.鞳(tà)B.侦.缉(zhēng) 污秽.(huì) 凝.视(níng) 赫.赫扬扬(hè)C.忌讳.(huì) 鞠.躬(jū) 囫囵.(nún) 脚镣.手铐(liào)D.怵.人(shù) 国殇.(shāng) 诡谲.(juě) 喃.喃自语(nán)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2分)A.瘦削鼎盛威严无可奈何B.收览怯懦雕塑骂骂咧咧C.犀利拾掇麻利另请高明D.景仰凄惨雷霆咬牙跺脚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A.某景区用“纣王妲己”做宣传,真是哗众取宠....,自毁长城。
B.雕梁画栋....的古戏台,演绎着人生的悲欢离合。
C.小明写完作业,关了灯,蹑手蹑脚....地上床睡觉。
D.一场暴雨把我困在了公交站台,正在我无可奈何时,朋友齐鑫拖泥带水....地出现在我面前。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经过表决、推举和讨论等程序,学生会的人选顺利产生。
B.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C.世界卫生组织发布报告称,结核病仍是全球头号传染病杀手。
D.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学校积极开展了“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
5.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①核心素养反映了党和国家对于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的期望,是对经历教育之后学生所能拥有的品格和能力的要求。
②这种期望和要求反映了国家的教育目标。
③在这一目的指引下,制定学业质量标准必须依据核心素养,以此为研制依据和根本遵循。
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部编版九年级下第五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部编版初中语文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单选题(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3分共计6分)1.下列有关文学与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我国古代山的南面和水的北面叫作阳比如“河阳” 指的就是黄河的北岸B. 《诗经》“六义” 风、雅、颂指的是诗的内容赋、比、兴指的是诗的表现手法C. 榜眼、探花是科举时代的称号明清两代称殿试考取一甲(第一等)第二名的人为探花第三名的人为榜眼D. 我国历史上曾用干支纪年与皇帝年号纪年“崇祯五年”为皇帝年号纪年“丙辰中秋”中的“丙辰”为干支纪年“丙”属天干“辰”属地支【答案】C【解析】C.明清两代称殿试考取一甲(第一等)第二名的人为榜眼第三名的人为探花故选C.2.下列句子中画线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他在公交车上高谈阔论旁若无人满车的乘客都向他投去厌恶的目光B. 这部小说内容情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深深地吸引着每一个读者C. 虽是富贵人家的女儿但她很谦虚一点儿也不盛气凌人D. 他始终改不了油嘴滑舌的坏毛病因此愿意跟他交往的人越来越少【答案】B【解析】A项高谈阔论漫无边际地大发议论(多含贬义)符合语境B项抑扬顿挫声音高低曲折十分和谐多用于形容悦耳的声音不符合语境C项盛气凌人以傲慢的气势逼人符合语境D项油嘴滑舌形容人说话油滑轻浮爱耍嘴皮子符合语境故选B二、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3.(1)下列画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2)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3.(3)下列选项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例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3.(4)对诗文内容或情感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5)下列诗文赏析有误的一项是()3.(6)将文中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①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②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3.(7)试展开想象体味“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中“穷”“起”的表达效果A. 杂然而前陈者(杂然杂乱的样子)B.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乐以……为乐)C. 胜事空自知(空没有)D. 偶然值林叟(值遇到)【答案】C【解析】(1)C项“空”是“只有”的意思【答案】B【解析】(2)文言语句的节奏划分一般以句意和语法结构为划分依据A项“至于负者歌于途”的意思是至于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欢唱故断句为至于/负者/歌于途C项“颓然乎其间者”的意思是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故断句为颓然/乎其间者D项“晚家南山陲”的意思是直到晚年才安家于终南山边陲故断句为晚家/南山陲故选B【答案】A【解析】(3)例句是判断句A项属于判断句B项属于省略句C项属于倒装句D项属于被动句故选A【答案】B【解析】(4)B项乙文点明中心的应该是“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答案】C【解析】(5)C项这句话写出了醉翁的醉态并不是一个萎靡不振的醉汉形象【答案】(6)①老老小小的人们来来往往络绎不绝的是滁州人在出游②到溪边来钓鱼溪水深鱼儿肥【解析】(6)①“伛偻”指老人“提携”指小孩“绝”指断②“临”指面对“渔”是词类活用钓鱼【答案】(7)“穷” 指尽头“起” 升起的意思一“穷”一“起” 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自然之景的变幻无穷艺术地再现了诗人在水尽云生之时的那种闲适之情画面鲜活【解析】(7)阅读全诗了解内容“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意思是间或走到水的尽头去寻求源流间或坐看上升的云雾千变万化因此“穷”指尽头“起”是升起的意思结合内容来分析表达效果即可要抓住“表现了自然之景的变幻无穷”和“诗人在水尽云生之时的那种闲适之情”来回答三、古诗词鉴赏(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4.(1)分析最后两句诗中的“破”“挂”妙在何处4.(2)本诗抒写了作者的________人生感慨和________的精神追求【答案】【解析】【答案】【解析】四、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5.(1)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③段画线的句子我突然有些愤怒我是个没有父亲的孩子怎么还能欣赏这么欢快的雪人的笑?5.(2)试分析第②段中画线句“母亲静静望着我的脸出神”的原因5.(3)文中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5.(4)本文标题“雪人的悲伤你看不见”有什么含义?结合文章主题和下面的“链接材料”谈谈你对母爱的理解和感悟【链接材料】一个年轻的母亲因患白血病久卧病榻她明白自己的日子不多了拼命为女儿编织了一件毛衣藏在枕头下然后就进入半昏迷状态当她在迷迷糊糊中听到两天后就是“六一”儿童节了年轻的母亲咬咬牙说“我必须要活过儿童节我不能死在6月1号不然每到儿童节女儿想起这天失去母亲她能高兴吗?”果然这个年轻的母亲在半昏迷状态下与死神周旋最后坚持到6月2日指指枕头下含笑而去【答案】(1)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强烈地表达出“我”失去父亲后内心的忧伤和看到母亲堆的欢笑的雪人后的愤怒【解析】(1)解答此题需明确题干要求从修辞角度赏析“怎么还能欣赏这么欢快的雪人的笑?”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更加强烈地体现出“我”在看到母亲堆的雪人带着欢快的笑时的愤怒程度表达出了“我”失去父亲后内心的忧伤【答案】(2)是因为母亲对“我”的关爱同时也是在“我”身上发现了父亲的影子引发了母亲对父亲的思念因此母亲望着“我”的脸出了神【解析】(2)解答此题需结合文章内容分析人物情感“母亲静静望着我的脸出神”不仅表现了母亲对“我”的关爱还因为母亲在“我”身上发现了父亲的影子体现了母亲对父亲的想念却因为“我”而不能大方表现出来【答案】(3)母亲是一个勤劳、勇敢、坚强、乐观、关心爱护孩子的人面对失去丈夫的重创虽然内心无比悲痛却从不愿在孩子面前流露勇敢地承担家庭重担并用行动教育孩子勇敢、坚强、乐观地面对人生的风雨【解析】(3)人物形象的分析要从文章的情节入手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或其它的侧面描写进行分析总结本文中从“母亲仿佛并不悲伤镇定自若地料理完父亲的后事她便和以前父亲在时那许多个日日夜夜一样每天早晨天不亮起来烧热气腾腾的饭菜然后下地干农活、喂猪和鸡一直忙到晚上才有时间坐下来喘一口气”可以看出母亲是一个勤劳的人从“看看妈给你堆的雪人”可以看出母亲是一个关心爱护孩子的人面对失去丈夫的重创虽然内心无比悲痛却从不愿在孩子面前流露勇敢地承担家庭重担可以看出母亲是一个坚强、勇敢、乐观的人【答案】(4)题目一语双关既指“我”不理解母亲为“我”堆雪人的心意也暗示了我们因遭遇挫折、不幸而悲伤时不被理解的情境感悟母亲不论多么艰苦总是想把最美好的事物留给子女让他们过得幸福快乐不管自己是疾病还是悲伤她们总是自己默默承受她们不辞辛劳、默默为子女付出不求回报【解析】(4)题目一语双关通读全文“雪人的悲伤你看不见”可以说是“我”不理解母亲的悲伤也可以结合文章最后一段解释为我们在遇到挫折时内心的忧伤也是别人所不能理解的对母爱的理解和感悟可结合材料从“母亲的艰辛”“母爱的无私”等方面进行阐述言之有理即可6.(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全文采用了哪种论证方式?6.(2)简要说说文章第①段以新闻素材开头的作用6.(3)第④段画线句子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何作用?6.(4)材料链接请根据下面的材料说说你的探究结果并谈谈我们该如何采取措施捍卫母语的尊严材料一调查显示 80.8%的人认为当前存在汉语应用能力危机书写格式、行文语气、语法逻辑、词语储备、语言美感等诸方面问题多多材料二《咬文嚼字》主编黄安靖撰文《“语言癌”正侵入华语圈》指出一种啰嗦、累赘、不合常规的病态表达现象——“语言癌” 到理发店里“洗头” 理发师会详细地跟你介绍“在理发的程序里先为您做一个洗头的部分” 不把“饿”说成“饿” 而说“肚子里有一种想进食的生理反应”……【答案】(1)中心论点让优雅汉语成为网络风尚论证方式立论【解析】(1)这篇文章首先由《报告》中2014年网络低俗词语排行榜引出论题接着阐述了汉语是世界上最美丽、最古老的语言之一然后阐述了让优雅汉语成为网络风尚是一种对文化的传承是一种心灵与心灵的沟通是一种正能量与正能量的对碰本文直接提出论点阐明其理由表明自己的态度是立论【答案】(2)引出论题作为论据间接证明“让优雅汉语成为网络风尚”的观点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解析】(2)解答此类题需要从内容和结构两个角度分析首段写2014年网络低俗词语排行榜相关内容引出论题让优雅汉语成为网络风尚同时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还可以充当论证论点的论据【答案】(3)对比论证、比喻论证、举例论证对比列举人们从众心理的行为表现并以此为喻生动形象地证明了负能量或低俗的词语更容易被网络传播的观点从而突出强调了“让优雅汉语成为网络风尚”的中心论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解析】(3)“比如说”是举例论证把优美的句子比作美景是比喻论证将肮脏的环境和优美的环境人的行为进行对比是对比论证生动形象地证明了负能量或低俗的词语更容易被网络传播的观点从而突出强调了“让优雅汉语成为网络风尚”的中心论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答案】(4)探究结果大多数人认为当前存在汉语应用能力危机“语言癌”在侵蚀母语肌体措施示例①加强媒体宣传、采取竞赛等形式提高公众规范使用汉语的意识②加强学生识字写字、规范用语等汉语教育③制定法规、措施规范使用汉语【解析】(4)细读材料材料一说的是很多人认为目前存在汉语应用能力危机材料二具体介绍了“语言癌”入侵汉语的现象结合实际谈谈应该如何尊重汉语如何正确地使用汉语言之成理即可五、综合读写(本大题共计3小题每题15分共计45分)7.(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7.(2)在文中AB处选出合适的词语7.(3)仿照文中画线的句子续写两个句子7.(4)在某中学门前执勤的交警张凯爱岗敬业 10年来从未发生交通事故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学生们亲切地称他为“学校门口一棵会微笑的大树”①炎炎烈日下你要为执勤交警张凯送一瓶矿泉水你会对他说些什么?②在放学回家的路上你发现某校校车超载如果要把这种情况报告给执勤交警张凯你应该怎样说?【答案】(1)荼, 泓, 帧【解析】(1)解答此题注意同音字的辨析“荼”不要写成“涂”等同音字“泓”不要写成“宏”等同音字“帧”不要写成“贞”等同音字【答案】(2)A 启动, B 活灵活现【解析】(2)“启动”可理解为一件的事件的开始符合语境“起动”指开启开动不符合语境“绘声绘色”指以可见或可理解的形式来描绘或概括形容叙述、描写得极其逼真不符合语境“活灵活现”形容神情逼真使人有亲眼所见的感觉符合语境【答案】(3)文明是夏日里的凉风, 文明是大海上的灯塔【解析】(3)解答本题要结合描述的中心事物“文明” 用上比喻的修辞根据“文明是……”的句式进行仿写【答案】(4)①示例张叔叔您好您每天在烈日下为我们站岗值勤维持秩序疏导交通真是太辛苦了请您喝口水吧!②示例张叔叔您好我是某中学的一名学生在放学回家的路上我发现某校校车超载了这会很危险的请您处理一下好吗?【解析】(4)①首先要确定说话的对象要有称呼感情真挚表达出对交警张凯的感谢之情注意语言得体言之有理即可②转述一件事时要注意转述的对象注意称呼称谓要将事件内容叙述准确、有条理注意语言得体8.(1)给语段中画线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肇()始缤纷多cǎi()8.(2)从文中A、B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横线8.(3)文中画线句有一处语病请修改【答案】(1)zhào, 彩【解析】(1)“肇”应读作“zhào” “缤纷多cǎi”应写作“缤纷多彩”【答案】(2)垂涎欲滴, 彰显【解析】(2)“脍炙人口”指美味人人爱吃比喻好的诗文受到人们的称赞和传诵“垂涎欲滴”指馋得连口水都要滴下来了形容十分贪婪的样子根据语境中的“农家美食”可知 A 处应该用“垂涎欲滴”“彰显”指昭著的事实显赫“突显”指突出地显示根据语境中的“人民情怀的好事”可知 B处应该用“彰显”【答案】(3)必将进一步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重农尊农爱农的时代氛围!【解析】(3)“进一步”与“必将”语序不当应改为“必将进一步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重农尊农爱农的时代氛围”9.(1)下列字形和画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9.(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9.(3)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词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 劲(jìn)旅坐标强敌当之无愧(kuì)B. 坚(jiān)定竟技凝聚愈(yù)挫愈勇C. 范畴(chóu)旗帜暴发竭(jié)尽全力D. 倾(qīng)力协作激励坚忍(rěn)不拔【答案】D【解析】(1)A项“劲旅”中“劲”应读作“jìng”B项“竟技”应写作“竞技”C项“暴发”应写作“爆发”故选D【答案】D【解析】(2)摇摇晃晃左右摇摆不稳定战战兢兢形容恐惧得发抖或小心谨慎的样子结合语境分析应选用“摇摇晃晃”引导带领指引诱导引领引导带领结合语境分析此处用“引领”更合适故选D【答案】B【解析】(3)第①空由前面的“虽然”可知此处表示转折据此排除C、D两项第②空用“更高”形容含金量和社会感染力更合适排除A项故选B六、名著阅读(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10.(1)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往往是丰满的优缺点并存请从下面人物中任选一个结合名著内容简要分析该人物的优点和缺点①鲁智深②武松③宋江10.(2)从《红岩》中的人物许云峰身上你获得了怎样的阅读感悟?就一个方面联系作品相关内容谈一谈【答案】略【解析】【答案】略【解析】。
人教版九年级初三下册语文第五单元测试题有答案.doc

人教版九年级初三下册语文第五单元测试题有答案人教版九年级初三下册语文第五单元测试题有答案、基础知识及运用1、下列加点字注音、解释全正确的一项是A、胡不见我于王。
B、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C、惠子相梁。
D、宋无长木。
2、对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恰当的一项是A、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B、公输盘\为我\为云梯C、是天时\不如\地利也D、子\非我。
安知\我不知鱼之乐3、下列说法有错的一项是A、《墨子》一书,是墨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对墨子言行的辑录。
墨子,名翟,是春秋战国时期墨家学派的创始人。
B、《孟子》是孟子及其门人所作,是儒家经典之一。
与《大学》《中庸》《论语》合称“四书”。
C、《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选自〈孟子•公孙丑下〉,这一章着重阐述了孟子关于统治者要施仁政,行王道的思想。
D、〈庄子〉是道家经典之一,庄子,名庄周,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4、下列句子翻译有错的一项是A、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翻译:所以君子不战则己,战就一定能胜利。
B、虽杀臣,不能绝也。
翻译:虽然杀了我,也不能杀尽。
C、乡为身死而不受。
翻译:从前,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
D、子非我。
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翻译:你又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欢乐。
5.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A.通过看地图上等高线的分布和疏密情况,可以知晓大致的地形:等高线越密集,这一带的地势越陡;等高线越稀疏,这一带的坡度越缓。
B.谁不承认春天是美好的?诗人自居易曾这样说:“遇物尽欢欣,爱春非独我。
”c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特殊资源。
由于一些国家正面临水资源危机,这些国家的农业、工业、人民的生活、健康都受到威胁。
D.如果以花为喻,玫瑰象征春天,石榴象征夏天,争奇斗艳的菊花象征秋天,水仙则是冬天的使者了。
6、下列句子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4BA、李老师读起课文来,声音抑扬顿挫,十分动听。
B、加入世贸组织后汽车价格变化备受关注,但作为市场主力的几家汽车大厂,三四个月以来却一直偃旗息鼓,没有太大动作。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综合检测卷(含答案)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检测卷(含答案)班级姓名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
(10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6分)①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曹操《观沧海》)②与君离别意, 同是宦游人。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③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④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杜甫《春望》)⑤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⑥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赵师秀《约客》)(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
(4分)①《饮酒(其五)》一诗中,陶渊明借鸟儿结伴而归寄托了自己归返自然的人生理想的句子是“飞鸟相与还”。
②《岳阳楼记》中,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月亮的句子是“静影沉璧”。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9分)质朴而圆润的徽剧带着泥土与流水的芬芳,以它独特的民间艺术与民俗风情,唱遍了江南的山水楼台,也唱遍了徽州的街闾巷陌。
在悄.然流逝的光阴里,不知是谁打翻了砚台的古墨, ,令锦秀山河jìn润在潮湿的水墨中。
沿着河流追sù古徽州苍郁的历史,还有那些铺卷而来的徽州民风,在旷达的人生中获得一种坚实与淡定的快乐。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3分)悄.(qiǎo)然追sù(溯) jìn(浸)润(2)文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锦秀”,正确写法是“锦绣”。
(2分)(3)“旷达”中“旷”的意思是(A)(2分)A.心境阔大B.空阔C.荒废,耽搁(4)结合语境,填入文中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C)(2分)A.渲染了整个徽州大地B.沾染了整个徽州大地C.泼染了整个徽州大地D.点染了整个徽州大地3.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
(4分)(1)《安徒生童话》中,《踩着面包走的女孩》的主人公叫英格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单元测试题一、积累·运用1. 按照原文依次填空,完全正确的是()(2020年北京市中考题)(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哀转久绝。
A、空乏其身饿其体肤空谷传响属引凄异B、空乏其身饿其体肤属引凄异空谷传响C、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属引凄异空谷传响D、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空谷传响屑引凄异2. 选出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A.所识穷乏者得我与?B.故患有所不辟也。
C.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D.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
3. 根据原作内容,完成下列默写。
(2020年北京市中考题)(1)秋风萧瑟,口口口口。
(曹操《观沧海》)(2)口口口口口,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3)何当共剪西窗烛,口口口口口口口。
(李商隐《夜雨寄北》)(4)口口口口口口口,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登飞来峰》(5)人有悲欢离合,口口口口口口,此事古难全。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6)枯藤老树昏鸦,口口口口口口,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4. 文学常识填空。
(1)《》一书现在一般认为是墨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对墨子言行的辑录。
墨子,名是之际墨家学派的创始人。
(2)《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选自《》。
孟子,名,邹人,是孔子之孙孔仅的再传弟子。
(3)《庄子》是及其后学的著作集,为家经典之一。
(4)公输盘,鲁国人,姓,也写做“公输班”或“公输般”。
能造奇巧的器械,民间称他。
5.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1)诗中的“闻折柳”是什么意思?(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二、阅读理解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8-21题。
(2020年河南省中考题))(一)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节选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二)越王句践①反国,乃苦身焦思②,置胆③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曰:“女忘稽之耻邪?”(终灭吴)(节选自《史记》)注:①句践:即勾践。
春秋时越国国君,于公元前494年被吴王夫差大败于会稽,被俘,释放回国后,卧薪尝胆,发愤图强,于公元前473年灭掉吴国。
②焦思:焦虑思考。
③胆:即胆囊,胆汁极苦。
6.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作:________________人恒过然后能改恒:________________7.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注意加点词。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8.孟子认为,一个国家要想避免“亡”的命运,必须具备哪些条件?9.勾践灭吴的故事,印证了孟子的哪些说法?现在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说法是否还有现实意义?请简要谈谈你的认识。
(二)请仔细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按要求答题。
(2020年北京市中考题)(甲)晋王羲之,字逸少,旷(王旷,王羲之之父)子也,七岁善书。
十二见前代笔说(论书法的书)于父枕中,窃而读之。
父曰:“尔何来窃吾所秘?”羲之笑而不答。
母曰:“尔看用笔法?”父见其小,恐不能秘之,曰:“待尔成人,吾授也。
”羲之拜请:“今而用之使待成人恐蔽儿幼令(幼年时的美好才华)也。
”父喜,遂与之。
不盈期月,书便大进。
卫夫人(东晋书法家。
王羲之少时,曾经跟她学习书法)见,语太常王策曰:“此儿必见用笔诀,近见其书,便有老成之智。
”留涕曰:“此子必蔽吾名!”(乙)临川之城东,有地隐然而高,以临于溪,曰新城。
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曰王羲之之墨池者,荀伯子《临川记》云也。
羲之尝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此为其故迹,岂信然邪?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而尝极东方,出沧海,以娱其意于山水之间,岂有徜徉肆恣,而又尝自休于此邪?羲之之书,晚乃善;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
然后世未有能及者,岂其学不如彼邪?则学固岂可以少哉,况欲深造道德者邪?10.请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a)不(b)盈.期月盈:________________(b)尝极东方极.:________________11.请用自己的话说明乙文中墨池的位置和形态。
12.请结合(甲)、(乙)两文谈谈王羲之取得成功的原因。
(用原文回答,不少于四句)(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甲)、(乙)两文都是介绍大书法家王羲之的,你知道后人对他的尊称是什么吗?后人用一个四字成语来评价他的字,你能把这个成语写出来吗?尊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作文(中考作文题)14.请以“感谢___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2)文中不出现与本人有关的人名和校名。
参考答案:1.C.2.C得,通“德”,与,通“欤”,辟,通“避”,乡通“向”。
3.(1)洪波涌起(2)会当凌绝顶(3)却话巴山夜雨时(4)不畏浮云遮望眼(5)月有阴晴圆缺(6)小桥流水人家4.(1)墨子翟春秋战国(2)孟子公孙丑下轲(3)庄周道(4)公输鲁班5.(1)听到《折杨柳》笛曲(意思对即可)(2)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意思对即可)6.(1)奋起,指有所作为(2)经常7.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筋骨劳累(写出句子大意,“苦”字解释正确)8.(1)内有法家拂士(2)外有敌国外患9.(1)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2)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用自己的话解说也可)(答出是否有现实意义,观点明确,言之成理即可。
)10.a盈:满或到b极:穷尽11.能够用自己的话清楚、准确地把墨池的位置和形态表述出来即可。
例:临川城东,临着溪水,有一个缓缓隆起的高坡,称作新城,新城之上有一个很深的长方形水池,就是荀伯子在《临川记》中所说的王羲之的墨池。
12.可从天资聪颖,喜好书法,勤奋努力,教导得法等方面去找。
参考句子:A 七岁善书。
B十二见前代笔说于父枕中,窃而读之。
C今而用之使待成人恐蔽儿幼令也。
D临池学书,池水尽黑。
E盖亦以精力自致者。
13.尊称:书圣成语:入木三分作文写作提示:这是一道没有太多提示的半命题作文,文题非常简洁明了,题眼是“感谢”两字,是个动词,补充的是一个动宾短语中的“宾语”,这个“宾语”可以是名词、形容词、动词,也可以是一个短语或一句完整的句子。
它是作为写作的主要材料出现的。
“感谢”(或者“感恩”)在中考试题中曾以话题作文或命题作文的形式多次出现过,它需要考生有一颗知道感恩的心,有一种捕捉生活细节的敏感,一个人感谢的不一定是大恩大德,我们只要带着感激的心情看待这个世界,黎明的日出、傍晚的夕阳、关切的言语、善意的举动、无声的付出、微小的收获、人世间的真善美、社会上的假恶丑……这些都将成为我们感激的对象。
此外,在感激对象的选择上尽量避免过于的笼统抽象和普通,一定记住要以“内容熟,取材易”、“口子小、角度新”、“立得住、站得稳”为原则,反复认真筛选,留下自己最有把握写好的内容。
例文:感谢贫穷的经历妈妈说,穷没根,富没苗,贫穷不是咱们的错。
咱不怕人说咱穷,不是咱家人好吃懒做,咱是天灾人祸啊——8岁时,一场大病夺去了咱爹的命。
妈守着咱姐弟过日子,家里缺少了顶梁的柱子,在一个落后的小山村,咱家的日子能好到哪里去啊?妈妈说,咱人穷,志不穷。
过年走亲戚时候,尽管外公外婆对我们不错,可咱总有寄人篱下的感觉,不但行为规规矩矩,讲话也不敢大声。
自己喜欢的玩具,如果表弟也喜欢,就要让给他。
表弟有许多玩具,咱却只能一旁看他玩。
有一次,舅舅家里请客,饭菜很丰盛。
因位子不够,等大家吃完,桌子上满是倾倒的酒杯,咱和妈收拾了一下桌面,捡着盘边的剩菜吃。
吃完后,我对妈妈说,我好想吃那红烧狮子头。
妈妈忍不住转过头去,泪水潸然落下。
回家路过一家饭店,妈妈拉着我坦然走了进去。
咱娘两很兴奋地点了几个菜,妈妈特地要了红烧狮子头,好象这些都不要钱似的。
咱娘两还破天荒地叫了两瓶牛奶,学着人家举杯庆贺。
咱深深体会到咱们在精神上并不贫穷,再也没有任何一餐比这次还要奢侈了。
妈妈说,有钱难买少年穷。
从懂事咱就明白,上帝在天上不会伸出一劳永逸的橄榄枝,上帝所给的只是一种充满希望的暗示——贫穷的人啊,你们谁都不能依靠,靠的只是自己的不断努力。
贫穷的环境中,咱形成了自己朴素的世界观:面对现实,你不可能象别人一样优越,也不可能象别人一样有指望,咱就是一个穷人家的孩子。
咱不仅要活下去,而且要活得体面,活得幸福。
咱在读小学时,就会在田畈里捉泥鳅和黄鳝挣自己的学费;咱在放假时候会帮做老板的姨妈看店获得微薄的报酬;咱把家务做得井井有条不让咱妈操一丁点儿心。
你见过石缝中的小草吗?它的生命力格外顽强!咱的这些贫穷经历也许值几个钱,这就是我自信的源泉。
感谢贫穷的经历,它让咱懂得了做人当自强;感谢贫穷的经历,它使咱懂得了物质上穷一点不要紧,精神上千万不能贫。
姐姐和咱的学业都很优秀。
去年姐姐考取了省重点高中,每年她都能获得奖学金,咱娘笑得合不笼嘴。
咱自己呢,获得的荣誉也不好意思在这里吹了,就请阅卷老师从这篇文章中看看咱的志气吧!妈妈说,要不是你爹早死,只怕你们姐弟还不会这么有出息呢!是啊,贫穷的经历是一方磨刀石,磨练了咱性格中直面现实的承受力。
贫穷的经历带给咱的不是阴影,而是太阳的更强烈的生命力,拥有明天会更好的强烈的信心。
[点评]这篇文章是为数不多的满分作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