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中性色判断数码照片是否偏色及校正方法
肉眼识别照片偏色的方法

肉眼识别照片偏色的方法
照片识别偏色的五种方法
日常生活摄影消费者多为一次性扩印照片,一般不太重视照片的轻度偏色,而摄影爱好者则对照片色彩的还原程度有较高的要求,并积累了一些经验、方法来识别偏色,以便向冲扩店提出较为具体的校色要求。
以下是用肉眼判断照片轻度偏色的一些小窍门,是否准确,还在于个人对色彩的主观认识和理解。
1、观察影像的灰色部分
灰色常作为测光和辩色的主要依据。
在色彩表现中,灰色的色彩还原是最为困难的,同时也最能说明色彩的平衡程度。
如果把景物的灰色部分校正好,则其它颜色就能得到较真实的表现。
2、以中间密度为准
一张彩色照片,颜色表现最充分、最丰富的地方是中间密度部分,而且它在画面中所占的比例也最大,通常是主体所在部位,在观察时应参考低密度部位和高密度部位进行,比如底片过薄,照片的高密度会轻度偏绿,如果与中间密度的偏色不一致,则无法校正。
3、观察肤色
人像摄影均以识辨人的皮肤颜色为依据,因为皮肤的颜色人人都熟悉。
只要是在平衡的色温条件下拍摄的照片,人的肤色能够得到真实还原,则整体画面就会得到较好的色彩效果。
4、看景物颜色的相互联系
分析两种以上景物的颜色和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能够找出照片所偏的颜色。
例如,画面上的红色物体和绿色物体有些偏黄,而蓝色又显得比较灰暗,则可肯定照片整体偏黄。
5、利用第一眼印象
利用第一眼来识别偏色程度是较为准确的。
特别是对于一些偏色程度不太明显的照片,第一眼尤为重要。
但人眼的适应力较强,反复观察会逐渐减弱识别能力,所以应学会利用第一眼。
用中性灰解决照片色差真的很方便!附寻找中性灰的简单方法!

用中性灰解决照片色差真的很方便!附寻找中性灰的简单方
法!
一张照片如果偏色明显,你用肉眼就能分辨出来,并通过白平衡去还原真实。
由于人对色彩的感知有个体差异,仅凭肉眼去调整无法精准还原。
所以找到图片中性灰或者最接近中性灰的地方去校色能保证色彩的真实还原!
这里需要用到一个工具ps,我们打开一张图片,如果你ps不熟练也没问题,按照步骤来。
第一,建立一个背景图层,选择编辑-填充,注意箭头所指,用50%灰色填充,混合模式为差值。
你会得到一张底片。
第二,点图层-新建调整图层-阀值,确定。
会出现下面的图。
然后移动右侧的阀值色阶三角形到最左侧,这时图都变白了,然后你持续向右滑动,会出现黑点,那么这个黑点就是你要找的中性灰。
第三,找到后,我们就要使用它,打开左侧工具栏里的颜色取样工具。
选中黑点点击就可以了。
然后我们把副本图层和阀值图层通通删掉。
打开图像-调整-曲线。
点击灰场的那个吸管移到你取样的点上就好啦!
这是找到中性灰后调整的最终图,色彩得到了校正再来看下原图。
基于图像分析的偏色检测及颜色校正方法

基于图像分析的偏色检测及颜色校正方法近年来,随着电子产品和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图像处理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检测偏色和颜色校正等应用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偏色检测和颜色校正是图像处理中一个重要方面。
本文将介绍一种基于图像分析的偏色检测及颜色校正方法,以便更好地检测和校正图像中存在的偏色。
为了实现基于图像分析的偏色检测及颜色校正,首先需要完成图像分析操作。
图像分析可以将图像分割成许多像素点,并计算每个像素点的颜色值,这是检测偏色的基础。
图像分析还提供了一些其他操作,比如形态学操作,可以分析图像中物体的形状,细节,大小和结构等信息,有助于对偏色进行更精确的检测。
检测图像中的偏色一般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图像中某一像素值超出预定义最大范围,此时可以直接把该像素点判定为偏色;另外一种是图像中像素值之间的差异大于预定参数,此时也可以判断为偏色。
偏色检测完成后,可以根据偏色的数量和位置来确定偏色是由单一颜色产生还是由多种颜色混合而成,以便更有效地进行下一步的颜色校正。
偏色检测完成后,接下来就可以进行颜色校正。
颜色校正是一种把偏色处理为标准颜色的操作,它的原理是把图像的颜色变换表映射到标准颜色空间,最终实现偏色的处理。
为了更好地进行颜色校正,可以使用图像处理技术,包括彩色空间的变换、颜色均衡及图像增强等,以便更准确地将偏色处理为标准颜色。
此外,为了更有效地完成偏色检测及颜色校正,还可以采用算法优化技术,例如元胞自动机算法、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改进K-means 聚类算法等,通过改进图像处理算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图像处理的性能和效率。
综上所述,基于图像分析的偏色检测及颜色校正是一种有效的图像处理方式,可以有效地检测和校正图像中存在的偏色,从而实现良好的图像处理质量。
通过图像分析操作,对偏色的检测和颜色校正将更加准确,并且还可以利用算法优化技术,提高图像处理的性能和效率。
浅谈图像偏色的校正

5 结 束 语
通过 实践证 明,本 文介 绍校 正 图像 偏色 的方法 操作 简单 、容易 实现 ,校 正 图像 偏色效 果好 ,为美 工人 员提供 了 图像 校正 偏色 的有
效方 法。
2 )环 境色对主体 的影响 ; 3 )相机 色温与 照明光线的色温 不相符合 。
理 论 研 究
山 泉工案捉术
2 1 6
浅谈图像偏色的校正
郑秀娥
( 山东省水利技师学院 , 山东 淄博 2 5 0 0 2 7)
摘 要 :在拍摄过程 中,由于拍摄现场 的色温 变化 ,或相机 的白平衡调整发 生偏差 ,图像就会偏 色 本文介绍 了几种快速校正 图像偏 色的方法。
关键词 :中性灰; 图像 ;校正 偏 色
1 颜 色基础知 识与 中性灰 基本原理
1 . 1 颜 色基础知识 1 . 1 . 1 颜色 的基本属性
分 布 有的 地 方 相对 集 中 , 有 的 地 方缺 失 , 则 此 通 道 色彩 不 正 常 ,
图 像 偏色 。
4 校正 图像 偏色 的方法
2 偏 色的概念及 图像偏 色的原 因
( 1 )图像 偏色概念 :偏色是指 图像的颜色 跟原有的色 调不 同 。 ( 2 ) 图像偏 色的原 因主要表现在 以下几方面 :
I )亮度表 测光 曝光不 当 ;
对于 偏色不 重 的图 片可 采 用方 法 1 和方 法 2 方便 的校 正偏 色 ,
分 明就 可以了。
按 照 中性 灰 的 原 理 ,如 果 图像 不 偏色 ,那 么黑 白灰 的地 方其
R GB是等 值 的 ;如 果 黑 白灰 的地 方 R G B值不 相等 ,图像 就 偏色 , 哪个值 高 图像就偏 哪个 颜色 。调整 高的 值 ,把 它修 正就可 以纠 正照 片的偏色了 。
PS利用18度中性灰点调整照片偏色方法(4)

PS利用18度中性灰点调整照片偏色方法(4)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一是需要掌握的知识点;二是调整偏色的思路;三是ps操作步骤。
一、需要掌握的几个知识点。
学软件,做后期处理,要想达到一种艺术境界,必须要掌握与软件相联系或者有关的知识。
这里介绍几个概念,对寻找18度灰,调整照片的偏色的理解很有帮助。
1】像素:是组成数码图像的一种最小单位,形状:有长方形、正方形,ps里的像素是正方形的。
一个像素只有一种颜色,像素有大有小,无法来确定它的具体尺寸。
一张照片像素越多,色彩越丰富,清晰度越高。
2】白场、黑场:ps里有三种吸管白、灰、黑。
用来吸取数码图像的颜色。
这里说的白场、黑场不是指的数码图像本身白色和黑色的像素,而是照片所反映的现实景象中的白色和黑色的地方。
3】阈值:说白了就是临界点!例如过了这个临界点是白色,不过这个临界点就是黑色。
这个临界点可以自己定义。
在PS中的阈值,实际上是基于图片亮度的一个黑白分界值,默认值是50%中性灰,既(RGB都是128,亮度高于128(<50%的灰)的既会变白,低于128(>50%的灰)的既会变黑。
4】色阶:就是色谱的阶梯变化。
在ps里的RGB从黑到白,也就是由0到255有256级色阶数值。
5】差值:也以这样理解,在离散数据之间补充一些数据。
在ps 里的图像中,像素与像素之间添加的像素。
)6】18度灰:相机给你推荐的曝光组合下,拍出来后,你测光的那一点处的灰度值(红绿蓝三色值的算术平均值)一定是128(256为纯白,0为纯黑)。
这样的灰度,就是反射率18%的灰,也叫中灰。
18%怎么算出来的,俺也不知道,估计科学家也解释不了,这样理解就是了。
二、调整偏色的思路。
大家都有感受,任何一台照相机拍出来的照片都存在不同的偏色,任何一台显示屏显示的色彩都不相同,甚至一个品牌型号的显示器出来的色彩也有差异。
为此,调整偏色不能用肉眼去判断是否准确,唯一的一种办法就是用数字来确定,这是硬道理。
利用中性色判断数码照片是否偏色及校正方法

利用中性色判断数码照片是否偏色及校正方法一、前言现场勘查中由于要快速完成对原始现场的拍照固定,一般影像人员都将数码相机曝光模式调成P档(程序曝光模式),白平衡调成AWB(自动白平衡模式),在此模式下,相机会根据内置测光系统给出一组合理的光圈快门组合,你只需要用拨盘从中间选出一个合适的组合,同时省去了调节相机白平衡的繁琐,在大部分情况下,这种设置都能够获得正确的曝光,但由于时间、地域的不确定性,现场光线环境比较复杂,相机本身的自动测光系统一些时候会无法正确判断该用何种白平衡设定,这样就容易出现照片偏离自然客观的颜色,由此造成偏色现象。
二、方法1、运用PHOTOSHOP软件分析现场照片是否偏色。
数码照片的颜色都被转换为数据存储,因此通过了解这些数据所代表的颜色,就可以客观的判断这张照片是否存在偏色,以及偏什么颜色。
1.1 操作步骤将一张数码照片用PHOTOSHOP软件打开。
用左侧工具面板上的“吸管工具”,分别从照片中颜色倾向不明显(即该色彩点不明显倾向于红黄蓝绿等颜色)的亮部(照片中光线较亮的部分,指右侧颜色面板下RGB三个数值一般在235以上的部分。
某些照片曝光不足时会找不到适合的亮部,这时需先在photoshop软件上部菜单栏中选择图像——调整——亮度/对比度选项,将照片亮度值和对比度值调高。
)、暗部(照片中光线暗淡的部分,指右侧颜色面板下RGB三个数值一般在15以下的部分)、灰部(照片中白色的阴影或画面的灰点,指右侧颜色面板下RGB三个数值一般在100-200之间的部分)取三点颜色数值(数值在右侧颜色面板上,以R、G、B三个数字表示,分别代表红色、绿色、蓝色范围在0-255之间,如图2)。
1.2 分析判断记录下R、G、B三个数值相比较,如果R、G、B其中某一个数值明显高于其他两个,同时取得这三点都是这个数值高,这就表明照片在此颜色上产生了偏色。
2、偏色照片的校正2.1 新建阀值图层寻找中性色点打开需要校正的照片,通过上述检测方法检测出这张数码照片偏红色。
巧妙找到灰色后期技巧让你的照片不偏色

巧妙找到灰色后期技巧让你的照片不偏色在拍照时相机对环境光源出现误判,出现偏色怎么办?我们在后期当中要如何还原真实的颜色?其中找到画面中的灰色是关键。
然而在拍摄时经常因为时间匆忙找不准灰色,这时靠后期来校正颜色也是可以的,小编这次分享三个后期校正偏色的数码技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什么是18%灰?18%灰是在拍照中是一个重要的概念,相机的测光就是以这个值作为参考。
为什么是18%灰?这个数字是怎么得来的呢?它根据我们生活中最黑的物质,如锅底灰的反射率是3%,最亮的物质如雪的反射率是96%,以亮度二倍的关系,从最黑的3%、6%、12%、24%、48%、96%。
18%正好处于12%和24%的中间。
也就是从最黑的3%到最亮96%,18%正好处于中间位置。
相机的曝光就是根据这个中间值作为参考。
背景中有大量18%灰的参考,曝光是非常准确的灰色在后期校色中的作用灰色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相机的拍摄上,在后期的校色中同样很重要。
以Photoshop软件为例,纠正偏色照片,依靠中性色(就是18%灰)来校准颜色是非常方便快捷的。
我们可以在Photoshop中找到很多这样的应用。
技巧一:自动颜色在Photoshop中有一个自动颜色功能,适合新手,校色非常方便,以下图为例:在室内受灯光的影响,偏色严重点菜单:“图像→自动颜色”,点了之后,偏色的照片瞬间就回复正常色调了。
画面中的黑白灰很正常了。
这是不是很神奇呢?其实这就是软件利用还原画面中的“黑白灰”来回复偏色的照片,而且这种调整只适合画面中有明显的黑白灰的照片。
有时你会感觉个功能不灵了,那是因为画面中的黑白灰的元素缺乏,没有参考的标准。
技巧二:自己找灰调如果你觉得通过自动颜色功能校正的照片不是很准,你也可以自己设定画面的中灰色。
比如你在拍摄的照片中,你心里非常清楚,在画面中的某个位置的颜色就很接近灰色,那么你就可以设置这个点为灰色。
还是以上一张照片为例,我们可以设定墙壁的某一个位置是灰色。
中性灰校色

把严重偏色的照片调整回正常颜色来的,而且还很自然没噪点,但她就调不好,要么颜色不对,要么调完模糊有噪点。
在拍摄照片的时候,经常会出现色偏的现象,尤其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数码相机后,会发现用数码相机拍的照片冲洗出来后,色偏的现象要比普通传统相机严重,这是因为数码相机的白平衡技术不如传统相机完善。
其实,可以说所有的数码照片都存在色偏,只不过严重程度不同,有些我们的眼睛感知不到罢了。
调整照片严重色偏的教程。
PS:这次的教程,只写处理色偏问题,至于照片其他的问题,如曝光啊,构图啊,锐度啊,磨皮啊暂时不在此教程讨论之列。
当然,处理色偏的方法多种多样,大多数人都偏爱用“色彩平衡”的方法,因为“图像/调整”菜单下的那些工具用起来方便简单,但是那也是有局限的,用那些工具处理轻度色偏还可以,一旦遇到严重色偏,那些方法用起来大概就有些力不从心了吧,要么和BoJ一样颜色总调不好,要么调完了画面颗粒感很大,噪点超严重。
这次介绍的方法是属于Photoshop中高进阶程度的一种教程,即:利用“黑白场及18%中度灰”的方法处理色偏,这种方法是国外很多PS高级专家校正偏色图片的秘诀之一,出于商业竞争的考虑而长期保密,国内出版的PS书籍鲜有介绍,如果此种方法运用成熟了,就能精准校正严重色偏问题,以后无论遇到色偏多么严重的照片,调整起来也不在话下了。
01拍婚纱外景,用自己的家用数码相机拍了些照片,当时朋友使用的是数码相机自带的自动白平衡功能,却得到了这样一张色偏严重的照片,像上图这样严重色偏的照片,相信大家都遇见过。
02先仔细观察照片,分别找出图像中最白和最黑的区域,把它们确定为白场和黑场的区域。
正确的找出白场/黑场,是后面一系列工作的基础,一定要找好哦。
注:确定白场和黑场,不是找偏色照片的最白/最黑部分,而是找原本被拍摄物体未偏色时客观的最白/最黑部分。
以此照片为例,就应该找白色婚纱和黑色头发做白场/黑场,如果你把后边那堆黑呼呼的石头设定为黑场,那就错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利用中性色判断数码照片是否偏色及校正方法
作者:杨帆
来源:《E动时尚·科学工程技术》2019年第06期
一、前言
现场勘查中由于要快速完成对原始现场的拍照固定,一般影像人员都将数码相机曝光模式调成P档(程序曝光模式),白平衡调成AWB(自动白平衡模式),在此模式下,相机会根据内置测光系统给出一组合理的光圈快门组合,你只需要用拨盘从中间选出一个合适的组合,同时省去了调节相机白平衡的繁琐,在大部分情况下,这种设置都能够获得正确的曝光,但由于时间、地域的不确定性,现场光线环境比较复杂,相机本身的自动测光系统一些时候会无法正确判断该用何种白平衡设定,这样就容易出现照片偏离自然客观的颜色,由此造成偏色现象。
二、方法
1、运用PHOTOSHOP软件分析现场照片是否偏色。
数码照片的颜色都被转换为数据存储,因此通过了解这些数据所代表的颜色,就可以客观的判断这张照片是否存在偏色,以及偏什么颜色。
1.1 操作步骤
将一张数码照片用PHOTOSHOP软件打开。
用左侧工具面板上的“吸管工具”,分别从照片中颜色倾向不明显(即该色彩点不明显倾向于红黄蓝绿等颜色)的亮部(照片中光线较亮的部分,指右侧颜色面板下RGB三个数值一般在235以上的部分。
某些照片曝光不足时会找不到适合的亮部,这时需先在photoshop软件上部菜单栏中选择图像——调整——亮度/对比度选项,将照片亮度值和对比度值调高。
)、暗部(照片中光线暗淡的部分,指右侧颜色面板下RGB三个数值一般在15以下的部分)、灰部(照片中白色的阴影或画面的灰点,指右侧颜色面板下RGB三个数值一般在100-200之间的部分)取三点颜色数值(数值在右侧颜色面板上,以R、G、B三个数字表示,分别代表红色、绿色、蓝色范围在0-255之间,如图2)。
1.2 分析判断
记录下R、G、B三个数值相比较,如果R、G、B其中某一个数值明显高于其他两个,同时取得这三点都是这个数值高,这就表明照片在此颜色上产生了偏色。
2、偏色照片的校正
2.1 新建阀值图层寻找中性色点
打开需要校正的照片,通过上述检测方法检测出这张数码照片偏红色。
打开面板底部“创建新的图层”按钮,从弹出菜单中选择“阀值”,同时将“阀值”对话框的滑杆拖动至最左边,图像这时变成全白色。
然后再将滑杆向右拖,黑色像素将不断出现。
最先出现的黑色像素区域即是“黑场”(图像最暗的部分)。
点击“确定”按钮,PS即新增一个图层。
2.1.1找出图像中的黑场:
在工具面板选项中选择“色点取样工具”,选择点击调出的黑色素区域,标记图像的黑场。
2.1.2找出图像中的白场:
将阀值图层的“图层缩略图”双击鼠标,打开图层调整对话框,滑杆向最右方移,图像变成全黑色。
然后再慢慢的将滑杆向左移动,将会有白色像素出现。
最先出现的那些白色像素区域就是图像的光线最强的部分,即白场。
点击“确定”按钮。
选择色点取样工具,标记出图像的白场。
2.1.3找出图像中的灰场:
点击右侧图层面板最下方的背景图层,将其激活。
再点击图层面板底部菜单栏,选择“创建新的填充或调整图层”按键,在下拉菜单中选择“纯色”按钮,弹出对话框,这时将RGB颜色数据调整为“R=80、R=80、R=80”,即所谓的中性灰色。
填充调整图层应该设置在背景图层和阀值调整图层的中间。
最后再在图层面板中,改变图层的混合模式改为“差值”模式(鼠标右键单击图层,选择“混合选项”,再选择“混合模式”下的“差值”)。
选择“阀值”图层,然后选择“调整图层”选择项,再将下方箭头滑动至最左边,这时图像将变成全白色。
将下方箭头缓慢向右边移动,会有黑色的色点不断显现。
最早显现的黑色点部分就是图片的中性灰部分,也就是灰场,选择“确定”按键。
点击“色点取样工具”,记录上图片的灰场所在位置。
三、效果
在圖片中创建“曲线”图层校正偏色的三种中性色点
图层面板下左键单击各个图层左侧的“眼睛”图标,隐藏掉图层。
然后点击图层面板下的按钮创建一个新的“曲线”调整图层,分别选择曲线对话框右下角的三个“滴管状”图标,他们分别代表黑场、白场和灰场,然后按照上面几步已标记好的各中性色场的位置,重新设定。
四、讨论
在现场勘查拍摄及物证摄影中,只要白色(即R=255,G=255,B=255)颜色的数码值正确,一般就不会发生偏色。
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造光源,它们发出光的色温和色调都是不一样,客体反射颜色根据照射到其表面的光线颜色的不同而显示出不同的色彩。
我们的眼睛具有辨别各种色彩的能力,而数码相机的“眼睛”(CCD、CMOS等)却不能对色彩进行辨别,数码相机只有设置好各种不同的“白平衡”,才能在不同的光线下拍摄出与我们所看到的世界色彩基本相同的照片。
好在数码相机对于各种不同光线已经预设好了很多白平衡模式,在大部分情况下,可以简单地使用自动白平衡,让数码相机自行判断使用何种白平衡,相机会根据当前画面,找出画面中的最亮点(白场点)和最暗点(黑场点),以此两点算出色温的数值,并自动计算出白平衡。
自动白平衡能应付许多通常的拍摄任务,拍出照片的效果也不错[2]。
使用外接闪光灯拍摄时各种痕迹物证时,因电子闪光灯发出光线的色温与日光基本相同(都是5400k),因此应把白平衡设置为日光模式;在夜间户外拍摄现场方位或概览照片时,应把白平衡设置为白炽灯模式。
室内通常使用的节能灯看上去发出的是白色的光线,但由于灯管发出的光谱并不是连续光谱,因此其色温只有4000K左右,应将白平衡设置为日光灯模式[3]。
参考文献
[1]古版;胡建;刘杰.数码照片偏色的判断与校正《人像摄影》,2007.
[2]毛龙州.用好白平衡《电脑报》2004
[3]老白.摄影知识扫盲系列民生社区(网址)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