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园规划分析
大学校园规划案例实例分析

教育和研究设施得到 了更新和扩展,满足 了学术发展的需求。
05 案例四:清华大学校园规划
历史与发展
1
清华大学成立于1911年,是中国著名的综合性大 学之一,其校园规划经历了多个阶段的发展。
2
在20世纪50年代,清华大学进行了大规模的校园 扩建,重点建设了教学楼、实验室和图书馆等基 础设施。
3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和高等教育的发展, 清华大学再次进行了校园规划,以适应新的发展 需求。
背景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普及,大学校 园规划面临着诸多挑战,如空间需求 的增长、环境保护意识的提升以及校 园文化传承与创新等。
案例选择标准
A
典型性
选择的案例应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能够反映当 前大学校园规划的普遍问题与趋势。
多样性
案例应涵盖不同类型的大学,如综合性大 学、理工科大学、文科大学等,以便更全 面地了解校园规划的特点。
功能分区与交通组织
明确校园功能分区,优化交通组织, 提高校园运行效率。
地域特色与文化传承
在规划中融入地域特色和文化传承, 打造具有特色的校园文化。
08
结论与建议
主要结论
规划理念先进
大学校园规划应注重生态、人文 、科技等方面的融合,营造开放
、包容、创新的校园环境。
功能分区明确
校园内各功能区域应明确划分 ,便于教学、科研、生活等不 同活动的开展。
与周边社区的互动与融合,推动了地区经济 的发展和科技创新的进步。
D
案例三:麻省理工学院校园规
04
划
历史与发展
01
1865年建校,是美国最古老的高科技研究型大学之一。
02
校园经历了多次扩建和改造,以适应科技和学术发展的需求 。
校园布局分析报告

校园布局分析报告1. 引言校园布局是指学校内各个建筑物和场所的相对位置和布置方式。
良好的校园布局可以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促进学生的学术发展和整体成长。
本报告旨在对校园布局进行分析,探讨如何优化校园布局以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
2. 校园布局概述2.1 校园规模本校位于城市的中心地带,占地面积为XX平方米,拥有X个校区。
每个校区都有各自的特色和功能,如学术楼、教学楼、图书馆、体育场等。
2.2 校园布局特点校园布局以开放式景观为主,注重绿化和环境美化。
主要建筑物之间的道路宽敞,便于学生和教职员工的交通流动。
教学区和生活区相互分开,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休息。
2.3 校园规划和建设历史本校的校园规划和建设历史可以追溯到XX年。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学校逐步扩大了校园规模,并加强了校园布局的优化。
目前,学校拥有了一套较为完善的校园规划和建设标准,保障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需求。
3. 校园布局分析3.1 教学区分析教学区是学校的核心区域,主要包括教学楼、实验室和图书馆等。
教学区的布局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有着重要影响。
首先,教学楼的布局应合理安排各个学科的教室,并便于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教室应具备良好的采光和通风条件,保证学生的学习舒适度。
其次,实验室的位置应靠近相关教学楼,方便学生进行实验和科研活动。
实验室设施要齐全,符合现代教学需求,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环境。
最后,图书馆是学习和自习的重要场所,应位于教学区的中心位置,便于学生在课后和自习时使用。
图书馆的设计应注重空间的利用和舒适度,提供宽敞的阅读区和现代化的资源。
3.2 生活区分析生活区是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宿舍楼、餐厅、体育场等。
合理的生活区布局对学生的居住和生活质量有着直接影响。
首先,宿舍楼应按照不同年级和学院进行划分,便于管理和服务。
宿舍楼的设计要关注学生的舒适度和安全性,提供宽敞明亮的房间、洗浴设施和公共休闲区。
其次,餐厅应位于生活区的中心位置,便于学生就餐。
浅谈大学校园规划的整体设计

浅谈大学校园规划的整体设计浅谈大学校园规划的整体设计大学校园建设不同于普通的单体建筑设计,不同于一般的城市规划,有其特殊性,第一,它不是单栋的建筑或建筑综合体,而是数万栋数十万平方米多种功能非单一用地的大量建筑单体的集合,第二,它不涉及复杂的社会政治,经济因因素,几千至几万平方公里的城市资源配置,而是功能线索相对单纯,用地规模在几十至几百万公顷的综合设计。
校园建设也不是单纯的平面规划,更不是单纯的建筑空间设计,而是二者加上景观和外部空间形态,情感空间的综合体。
一、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理念1. 功能分区:随着高等教育理念的变化,学校严格强调高校内各大功能分区,事实上已不能满足对学生、老师的使用要求。
而要使各功能区域之间相互交融、渗透,就必须运用“以人为本”的理念。
2. 校园特色:在新校区规划中传承大学文化、地域特色,反映各自学校人文精神和特色的校园环境。
3. 生态环境:随着校园的大规模建设,规划设计中应结合自然和充分利用自然条件,保护和构建校园的生态系统。
创造生态化、园林化的校园环境。
4. 可持续发展:校园规划应充分考虑到未来的发展,使规划结构多样、协调、富有弹性,适应未来变化,满足可持续发展。
在校园整体设计中还应:1)建筑单体之间应相互协调、相互对话和有机关联,以形成道路立面和外部空间的整体连续性2)从校园整体风格出发,建筑物或景观应该具有有机秩序并成为系统整体中的一个单元。
3)外部空间和建筑空间的设计是不可分的,规划建筑景观设计,应成为校园建设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二、校园整体设计观的普遍性原则普遍性原则就是把大学校园抽象为一个多功能相当规模的人居环境研究。
(一)宏观层次――以整体空间环境营造为对象设计师要以整体用地空间环境营造为设计对象和最终目标,他应关注校园区的整个生活空间,人文环境。
1、明晰整体设计的重要出发点每一个园区的整体设计中,要分析基地,教学理念等,拨出设计的切入点。
明晰整体设计的重要出发点有利于在设计中把握重要矛盾,突出主体特点明确主从关系,并提出各个要素联系的内在逻辑和方式,从而明确各个设计要素应遵循和突出的重点规则保证整体统一的方向。
(完整版)厦门大学校园规划案例分析

厦门大学襟山面海,校本部 漳州 翔安 三个校区, 环抱大海,背倚青山形成山海交融之势,校在海中,湖在 校中,描绘出山水互抱的学府秀丽风光。现代与传统,中 国与西方的合壁,雄浑与幽美,自强与至善的统一,构建 起这座南方学府规划与建设的美学风格。
厦门大学区位分析:
• 厦大依山傍海,本部位于风光秀丽、气候宜人的厦门岛南端,全校总 区9000多亩,学校一边是南普陀寺,一边是海滨与胡里山炮台,1、尊重原有山 脉的自然形态,建 筑以一种低密度的、 散开的、不规则的 有机生长的形态, 轻轻地散落山间。 2、放大中心的水 面,并将基地环境 中的三个水库连成 一体,兼顾东面临 海的优越地理条件, 创造山海之间、溪 水环绕生动的校园 环境。
3、保持原基地 良好的植被、果 林,将校园空间 的组织与原基地 上的植被、果林 有机融为一体。 在建筑和校园道 路之间,利用建 筑临街退界空间, 形成浓郁的街道 园林景观 。以 满足校园绿化的 覆盖率。
4.在校园与邻里边界增加绿化、小品和活动设 施,以便更好地满足交通和其他功能需求。
个人启示
通过对厦门大学校园规划案例分析,我了解到只有 合理的校园定位、空间布局、功能分区,才能建造出 一所优秀的大学校园。以下几点是大学校园规划设计 的重要要素。
• 1.功能区划 适宜的地方功能叠置,强化各片区 之间的联系
厦门大学功能分区图
厦门大学各功能区混合布局,错落有序,成为一个有机整体。能相互联系、相互渗透, 基本上符合学习型校园、生态校园 、绿色校园 、和谐校园的构建原则。
厦门大学鸟瞰图
厦门大学校园特色:
风景:厦门大学校园风光秀 丽,秀色可餐,建筑散落云 雾之中,若蓬莱仙境;最妙 海塘堤岸,红花绿影,仿佛 珍珠翡翠,镶嵌于鹭岛之西, 这是对厦门大学最美的概括。 厦大校园依山伴海,背靠五 老峰,与闽南古刹南普陀寺 为邻,出了白城校门就是海 滨浴场。校园建筑独特,风 景秀丽,被誉为“中国最美 的大学校园”。
中国当代大学校园规划设计分析

上海交通大学校园规划设计
国际视野与现代化
上海交通大学作为一所国际知名 高校,其校园规划设计具有国际 视野和现代化特点。校园内建筑 风格多元,融合了中西文化元素 ,同时校园内设施完善、现代化 程度高。
研究与教学并重
上海交通大学校园规划设计充分 体现了研究与教学的结合。校园 内设有多个科研机构和实验室, 为师生提供了良好的科研条件。 同时,校园内的教学设施也十分 完善,如图书馆、体育馆等。
校园规划设计问题
1 2
缺乏个性与特色
一些校园规划设计过于追求现代化和规模化,导 致校园缺乏个性和特色,无法体现自身的文化底 蕴和历史背景。
缺乏长远规划
一些校园规划设计未考虑到校园的长远发展,导 致后期扩建或改建时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
3
缺乏学生参与
一些校园规划设计未充分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 ,导致学生在校园生活中的体验不佳。
适应未来发展需求
考虑到未来教育模式和人才培养需求的变化,校园规划设 计需具备前瞻性和灵活性,以适应未来教育改革和发展的 需要。
智能化与数字化发展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未来大学校园规划设计将更加注重 智能化与数字化发展,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高管理效率、 优化资源配置。
跨学科合作与交流
加强跨学科的合作与交流,引进国际先进的规划设计理念 和技术,提高我国大学校园规划设计水平,推动高等教育 的国际化发展。
清华大学校园内设有许多人文 和艺术设施,如艺术博物馆、 音乐厅等,丰富了师生的精神 文化生活。同时,校园内的建 筑和景观也体现了浓厚的人文 气息。
可持续性与绿色发 展
清华大学校园规划设计注重可 持续性和绿色发展,校园内建 设有多个绿色能源设施,如太 阳能发电站、水循环利用系统 等,实现了能源的可持续利用 。
大学校园规划设计案例

• 引言 • 校园规划设计理念 • 校园规划设计案例分析 • 案例对比与启示 • 结论与建议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目的
分析并探讨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的成功 案例,为未来的校园建设提供参考和 启示。
背景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普及,大学校 园的规划设计越来越受到关注。一个 好的校园规划能够提高教学质量,促 进学术交流,提升学生的生活品质。
案例选择理由
01
02
03
典型性
选择的案例在校园规划设 计方面具有典型性和代表 性,能够充分展现优秀校 园规划的特点和要素。
多样性
案例来自不同地区、不同 类型的大学,具有多样性, 以便更全面地了解不同背 景下的校园规划设计。
实际应用价值
案例在实际建设中取得了 成功,具有较高的实际应 用价值,能够为其他校园 建设提供借鉴。
斯坦福大学校园规划设计
总结词
自然与建筑的和谐
VS
详细描述
斯坦福大学校园规划设计充分体现了与自 然的和谐共处。校园内绿草如茵,树木葱 郁,流水潺潺。建筑采用现代简约风格, 与自然环境相得益彰。开放式的空间布局 ,使得学生在校园内可以自由地交流与学 习,同时也为学术研究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
麻省理工学院校园规划设计
突出特色创新,结合学校办学特色和地域文化, 打造独具特色的校园风貌,提升校园品牌形象。 同时,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师生的文化素养 和审美水平。
THANKS
感谢观看
05
结论与建议
结论
大学校园规划设计应注重整体性,将 校园视为一个有机整体,协调各个功 能区域之间的关系,实现整体效益最 大化。
大学校园规划设计应注重可持续发展, 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为校 园的长期发展奠定基础。
大学校园规划案例与分析

厦门大学
案例三、武汉大学
• 1.区位分析 武汉大学环绕东湖水,坐拥珞珈山,学校占 地面积5166亩,建筑面积256万平方米。校 园内中西合璧的宫殿式早期建筑群古朴典雅 ,巍峨壮观,堪称“近代中国大学校园建筑 的佳作与典范”,一批武汉大学早期建筑群 被国务院列为“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 如送卿体育馆,樱园老斋舍,老图书馆,半 山庐,十八栋。武汉大学法学大楼、经管大 楼、外语大楼等标志性建筑群气势雄伟,新 老建筑交相辉映,相得益彰。
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
• 大礼堂和体育馆在运动场东西轴线上下端正。运动场 西向山起箕(东西长500米,南北宽200多米)地势 骤降,为校区下沉式中心园林地。体育馆在其下方。 于是形成贯穿工学院、理学院的南北轴线,及由大礼 堂延伸至体育场以西的体育馆的东西轴线,空间呼应 ,地形错落,章法井然却又十分生动而切合地形。中 心区西北侧的狮子山从东、北两个方向可远眺东湖, 从东湖亦可见狮子山山顶轮廓,形成以图书馆为主体 的另一组建筑群,在北山丘陵地带的狮子山,坐南朝 北。图书馆居山顶中央突出;东、西两翼为文学院、 法学院,相对矗立;南面学生宿舍抱坡而建。飞檐碧 瓦掩映在绿树丛中,使山体显得更加郁郁葱葱、错落 有致。
厦门大学
建筑设计特色 • 1.建筑设计整体性 • 2.建筑生态化 • 3.地域化、人文化建筑设计风格 • 4.组团化,网络化
建南楼群矗立在临海的上弘场上,一样的一主四从一样 的中西合璧,主楼建南大堂雍容大气,礼堂的四楼设置 外廊,登斯楼,可将厦门 港湾的豪气美景尽收眼底。 建南楼群的四大从楼以礼堂 为中心,分东西两侧弧线堆 成摆开。利用建南群楼与上 弘场的落差,砌造出足以容 纳2万人的砌石看台,在砌 石看台棕榈与建南楼群的环保下构建出厦门大学最大的 运动场和大集会广场,开阔的广场的雄伟的建筑汇合, 奏响出一曲天人合一的凝固交响乐。
关于校园规划的调查报告三篇

关于校园规划的调查报告三篇篇一:校园环境调查报告调查地点:校园调查时间:××年××月××日根据老师的要求,我对校园的环境进行了调查。
调查情况如下:1、几个大垃圾桶内经常有废液流出。
2、花草不经常修剪、浇水,显得杂乱无章。
3、池水太脏,水不流动,造成很多脏物浮在水面。
4、有些地方杂草丛生,废物堆积,无人打扫。
5、校园内出入的车辆较多,造成噪音、废气污染等问题。
6、厕所卫生打扫的不及时,没有专门的洁厕工具。
7、窗台太脏,同学们往往什么东西都往上面撞。
8、黑板上乱涂乱画的严重。
我的建议:1、几个大垃圾桶换成分类垃圾桶。
2、请专门的人定期修剪花草。
3、定期换池塘里的水。
4、让扫地的同学定期清扫杂草。
5、禁止与学校我关的车进入校园。
6、定期打扫厕所。
7、购买专门的洁厕工具。
8、让各班请同学定期清扫窗台。
9、定点擦黑板。
我的结论:1、为了美化校园,首先要对工具进行处理。
2、最后,对教室进行每周大扫除。
3、然后,对学习氛围做好篇二:校园场地设计调研报告目录一、场地概况1、总体区位2、历史变迁3、周边环境4、人流分析5、路径分析二、场地内部因素分析1、场地入口2、场地用地构成3、空间序列4、阴影关系三、尺度与人群行为分析1、视线与人群行为分析2、高宽比、围合感与人群行为分析四、场地人群及活动分析1、主要人群分析2、不同人群在不同时间活动频率分析五、综合分析六、问题总结写在前面的话:一个所之所以精彩,是场因为她有这样那样的性格,容纳了不同的行为和精神。
时间一点一点流逝,这块场地逐渐失去活力,虽然场地中处处仍可以看出设计师当初的深思熟虑和良苦用心,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场地当年的风姿已不复存在,正一步步走向风烛残年。
其实,该场地地处校园中心地区,一综性质虽变,但它仍紧邻图书馆,面向运动场,人流量大,并且已拥有良好的植被景观资源,那么,如何让该场地重新焕发生机,充满活力,为老师和同学们提供一个晨读休憩的好去处,同时又能丰富校园内部景观呢?我们小组的调研,将就此相关问题一步步展开调研,并找出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
• 在校园规划建设中,着力打破旧有思想的束缚,充分发挥 公共设施的作用。
• 在尊重历史,注重校园文化沉淀的基础上,着力营造富于 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校园文化,特别是突出湖湘文化、 伟人故里的独特优势。
大学校园规划分析
——以湘潭大学新规划为例
制作人: 学号: 班级:
精品
目录
湘潭大学新规划
学校概况 区位分析 校园规划理念 总平面布局 新规划重点 功能结构和道路交通分析 景观绿化
精品
学校概况
湘潭大学校园环境优雅、山水 交融、花木繁茂、碧草如茵、 设施齐备,是一所园林化、人 性化、现代化、信息化的大学。 校园占地面积3200亩,建筑面 积约100万平方米。
湘潭大学校区集中一片,主要包 括南苑、琴湖、金瀚林、北苑、 北青,囊括泉山、慧山、秀山、 画眉潭、雅园、沁园、泽园等。
校区简 介
精品
区位分析
湘潭大学距离湘 潭新火车站仅15 分钟的车程。随 着长株潭(即长 沙、株洲、湘潭) 一体化的迅速推 进,处于长株潭 “金三角”中心 交汇核心地带的 湘潭大学,具有 了非常便利的交 通条件。
南校门设置在靠近北二环路处,保留现有校门,
设计校史广场,保留修整现校门西侧山体形成
文化山,拓展校门东侧水塘形成延伸至新校门
的带状水系,并将第一田径场改造为文化广场,
北侧建综合办公楼。
精品
新规划重点之兴湘学院
兴湘学院规划用地位
于南校门西侧,包括
兴湘学院现有教学生
活用地与新征的蓄电
池厂用地,新建建筑
以教学用房为主。将
精品
校园规划理念
湘潭大学是 由上海同济 城市规划设 计研究院设 计的。新校 园规划以“山 水校园”为规 划理念,其 结构可概括 为“二环一带 ,一核多组 ,校城相融” 。
精品
总平面布局
•
总体体布局为“显山露 水,突出核心”三山” (秀山、泉山、慧山)、 “二湖”(画眉潭、琴
新规划重点对南校门、 东校门及琴湖、兴湘 学院三个区域进行了精品 详细规划
新规划重点之东校门
东校门及琴湖地区环境设计以音乐为主题 ,利用其类似小提琴的形状设计水面, 将水体引至东校门入口处。东校门主干道以东坡村的道路为基础东延而成,道路 南侧利用地形营造阶梯状的草坡看台,曲线型的台阶如同音乐的五线谱。草坡南
精品
侧设湖心岛,布置亲水表演广场
新规划重点之南校门
南校门地区环境设计以山水与人文为主题。将
湘大内环线西侧道路
向南延伸,沟通兴湘
学院各主要功能区,
形成兴湘学院的主干
道。规划兴湘学院远
期主入口位于二环线
上,近期入口布置于
北侧。
精品
功能结构分析
学生公寓
精品
学校食堂
功能结构分析
分区型布局。生 活区与教学区各 自独立,避免了 相互间的干扰。 尽量缩短生活区 与教学区的流线
加强对外交通联
系、打造校园生
态绿带、一个公
共核心、多个教
研组团、后勤社
会化发展
精品
道路交通分析
道路交通实现双 环五射,人车分 行 。保证地面行 人的绝对安全, 同时也减少了噪 音和空气的污染 。让校园变成一 个绿地公园步行 街。校园交通以 外环路和内环道 为主要通道。
精品
绿化景观结构
以校园中心文化广 场为核心,“三山” (秀山、泉山、慧 山)、“三园” (静园、泽园、沁 园)、“三泉” (图书馆前坪的七 彩喷泉、泽园的涌 泉、沁园的叠泉) 等景点为主体, “二湖”(画眉潭、 琴岛生态公园)等 水体为纽带的校园
• 充分挖掘学校历史的文化内涵与时代特征,将其融入到校 园规划设计的主题与立意中,通过景观要素的搭配与组合, 塑造湘大特有的自然与人文完美结合的校园景观。
精品
校园风光
精品
The end分析
优美的园林景观不仅主要教学区,更深入 了学生们的生活区。从总平面中可以明显 看出,主要水体周围的景观渗透到了校园 各个角落。景观深入组团内部,景观小品 渗透进宿舍组团,又在教学区的院景加入 精品 休息设施,使校园的园林生态景观真正和 人产生互动,形成真正的场所精神。
精品
湘潭大学规划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