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力》章末思维导图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十章.浮力 思维导图

浮力
阿基米德原理
定义:一切浸在液体(气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对它竖直向上的托的力,称为浮力。
浮力的施力物体是液体或气体,受力物体是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
方向:竖直向上
产生原因:物体上下表面受到液体或气体的压力不同,F浮=F下-F上
实验:探究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
内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
公式:F浮=G排=ρ液gV排
物体浮沉条件及应用浮沉条件
浮力应用
浮力的计算
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与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与液体密度有关。
浸在液体中的体积越大,液体密度越大,物体所受浮力就越大。
1.G排是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
2.ρ液指的是液体密度
3.V排是排开液体的体积
受力判据
密度判据
密度计:漂浮状态,1.从上到下示数越来越大2.刻度不均匀。
轮船:空心
潜水艇:增减重力
气球和飞艇:增减排开的体积
称重法:只能测下沉的物体F浮=G-F拉
压力差法:浮力产生的原因F浮=F下-F上
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
平衡法:漂浮或悬浮状态,F浮=G物。
第十章浮力思维导图

第十章 《浮力》思维导图
一 思维导图
定义:一切浸入液体(气体)的物体都受到 叫做浮力 方向:
决定因素: 和
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他的质量、体积、重力、形状 、浸没的深度等均无关
内容:浸入液(气)体里的物体 ,
阿基 浮力的大小等于 米德 公式:
原理
应用 求液(气)体的密度
求排开的液(气)体的体积
原因法(压力差法)
计算 称重法(读数差法)
原理法(阿基米德)
浮 平衡法(漂浮或悬浮)
力 浮沉条件:物体浸没在液体中,且只受浮力和重力。
F 浮
G F 浮 G F 浮 G F 浮 G ρ液 ρ物 ρ液 ρ物 ρ液 ρ物 ρ液 ρ物
轮船:做成 的,使它能够排开更多的水。
排水量: ,单位是
m 排 =
应用 潜水艇:潜水艇的下潜和上浮是靠改变 来实现的
气球和飞艇:是利用 的浮力升空的。
里面充的是密度 空气的气体,如:氢气、氦气或热空气。
浮力复习思维导图

4)小明还想探究
浮力大小与物体形 状是否有关,请你 简述实验方法.
•
•
受
F浮
力
F拉
分
析
G物
F浮= G物-F拉
由公式F浮=G排=ρ液gV排可知, 物体受到的浮力只与ρ液和V排有关
物体受到的浮力与物体体积、物体形状、物
体密度、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
计算浮力的方法
一、压力差法:F浮= F向上-F向下 .
杯(分别装有一定量的水和煤油),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
力进行了探究.如图表示探究过程及有关数据. 1)分析图B、C、D,说明浮力大小跟__物__体__排__开___液__体__的__体___积_____有关.
2)分析图____D_、___E__,说明浮力大小跟液体密度有关.
3)物体完全浸没在煤油中所受的浮力是_____2_.__4__N.
时示数是5N,则此时物块受到水的浮力为___1_0___N,物块的密度为 _1__.5_×___1_0_3_kg/m3。(水的密度为1.0×103kg/m3)
7、鱼缸中装满水,在水中轻轻放入一只小船,小船漂浮在水面上, 从鱼缸中溢出5×10-4 m3 的水,则小船受到的浮力是____5_____ N, 小船所受的重力与浮力的关系是__平__衡_力_________。(g=10 N/kg)
5.有一根表面涂蜡的细木棍,在它的一 端绕有适量的铁丝,把它们放 入甲、 乙两种液体中,如图1所示,比较这两 种液体的密度关系是( )
A.ρ甲>ρ乙 B. ρ甲<ρ乙 C. ρ甲=ρ乙 D. 无法确定
• 把一个外观体积为17.8cm3的空心铜球放 入水中,它恰好处于悬浮状态,已知铜 的密度是8.9g/cm3,g=10N/kg,求:
第09讲浮力(思维导图考点精讲例题精析)2023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原卷版)

第09讲—浮力2023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讲练测一、思维导图二、考点精讲考点1—物体的沉浮条件及应用1.浮力1.定义:液体和气体对浸在其中的物体都有竖直向上的力,这个力叫做浮力.2.产生原因:如图所示,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其上、下表面受到液体(或气体)对它的压力不同,且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这个压力差就是物体受到的浮力,公式为F浮=F向上-F向下,当物体漂浮时,F向下=0N.3.影响因素:物体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体积越大,液体(或气体)的密度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 2.阿基米德原理1. 内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
2. 公式:F 浮=G 排=m 排g =排液gV ρ.ρ液表示液体密度,单位为kg/m 3;V 排表示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单位为m 3(注:当物体部分浸入液体时V 排<V 物,当物体完全浸没时V 排=V 物) 3. 变形式:求液体密度:ρ液=排浮gV F ;求排开液体的体积:V 排= gF液浮ρ . 4. 适用范围:阿基米德原理不仅适用于液体,也适用于气体.考点2—物体的沉浮条件1.物体的浮沉条件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浮沉情况由重力和浮力的大小关系共同决定。
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物体在悬浮时,重力和浮力是一对平衡力,若是上浮,则浮力大于重力,若是下沉,则浮力小于重力;漂浮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重力等于浮力。
浮力表达式:F 浮=ρ液gV 排,重力表达式:G=mg=ρ物gV 物①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有上浮、下沉以及悬浮三种情况,都满足V 排=V 物。
上浮:F 浮>G ,ρ液gV 排>ρ物gV 物,ρ液>ρ物 下沉:F 浮<G ,ρ液gV 排<ρ物gV 物,ρ液<ρ物悬浮:F 浮=G ,ρ液gV 排=ρ物gV 物,ρ液=ρ物 ②物体漂浮时,物体部分浸入液体中,V 排<V 物。
漂浮:F 浮=G ,ρ液gV 排=ρ物gV 物,V 排<V 物,ρ液>ρ物F 向上F 向下F 向上③判断物体浮沉条件,有两种方法:比较F 浮与G 大小关系或比较ρ液与ρ物的大小关系。
浮力复习思维导图24页PPT

1、最灵繁的人也看不见自己的背脊。——非洲 2、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希腊 3、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黑塞 4、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5、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得的成功越大,就越令人高兴 。野心 是使人 勤奋的 原因, 节制使 人枯萎 。 12、不问收获,只问耕耘。如同种树 ,先有 根茎, 再有枝 叶,尔 后花实 ,好好 劳动, 不要想 太多, 那样只 会使人 胆孝懒 惰,因 为不实 践,甚 至不接 触社会 ,难道 你是野 人。(名 言网) 13、不怕,不悔(虽然只有四个字,但 常看常 新。 14、我在心里默默地为每一个人祝福 。我爱 自己, 我用清 洁与节 制来珍 惜我的 身体, 我用智 慧和知 识充实 我的头 脑。 15、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 农夫不 会播下 一粒玉 米,如 果他不 曾希望 它长成 种籽; 单身汉 不会娶 妻,如 果他不 曾希望 有小孩 ;商人 或手艺 人不会 工作, 如果他 不曾希 望因此 而有收 益。-- 马钉路 德。
初中物理 第十章 浮力 思维导图 A3打印

第十章 浮力 浮力 阿基米德原理 定义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向上的力 方向 竖直向上 产生原因
液体对物体下表面和上表面的压力差 大小浮下上
浮力的测量
浮力等于浮弹
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液体密度大,浮力大 浸在液体里的体积大,浮力大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 等于排开液体所受到的重力 公式浮排浮ρ液
排 适用范围 液体和气体 物体沉浮条件应用 沉浮条件 上浮 浮力>重力
液体密度大于物体密度 漂浮
浮力=重力 液体密度大于物体密度 悬浮
浮力=重力 液体密度等于物体密度 联想到二力平衡的知识点 下沉
浮力<重力 液体密度小于物体密度
沉底 浮力<重力 液体密度小于物体密度 应用 轮船 空心,排水体积大,浮力大 潜水艇
增大或减少自身重力
潜艇加水,下沉
潜艇排水,上浮 热气球飞艇 改变气体密度 上浮的最终结果 下沉的最终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