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构造

合集下载

房屋建筑构造课程设计

房屋建筑构造课程设计

房屋建筑构造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学习目标包括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知识目标要求学生掌握房屋建筑的基本构造和设计原理,了解不同建筑类型的结构和特点。

技能目标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建筑设计和施工图绘制。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则在于培养学生对建筑艺术的热爱和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建筑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认识建筑的基本要素和构造方式,掌握建筑设计和施工图的基本方法,培养对建筑艺术的欣赏能力和保护文化遗产的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房屋建筑的基本构造、设计原理、不同建筑类型的结构和特点等。

具体的教学大纲如下:1.房屋建筑的基本构造:介绍房屋建筑的基本组成元素,如基础、墙体、门窗、屋顶等,并解析它们的功能和作用。

2.设计原理:讲解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如空间、功能布局、形态构成等。

3.不同建筑类型的结构和特点:分析不同建筑类型的结构特点和适用场景,如住宅、办公楼、公共建筑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房屋建筑的基本知识和设计原理。

2.讨论法:学生针对建筑案例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3.案例分析法:分析不同建筑类型的实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建筑设计与施工图的编制方法。

4.实验法:安排学生进行建筑模型制作和施工现场参观,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建筑知识体系。

2.参考书:推荐学生阅读相关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建筑知识储备。

3.多媒体资料:利用图片、视频等 multimedia 资料,生动展示建筑案例和设计原理。

4.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建筑模型制作和施工现场参观的机会,增强学生的实践体验。

建筑识图与构造 第3版 第3章 房屋构造的基本知识

建筑识图与构造 第3版 第3章 房屋构造的基本知识
1 地下或半地下建筑(室)和一类高层建筑的耐火等级 不应低于一级;
2 单、多层重要公共建筑和二类高层建筑的耐火等 级不应低于二级。
3.1.3 民用建筑的基本构造组成
屋顶:建筑物顶部 的围护和承重构件。
墙体和柱:建筑物 的承重与围护构件。
楼地层:建筑中 的水平承重构件。
基础:建筑物下 部承重构件。
门窗:均属于 非承重构件。 楼梯:楼房建筑 中的垂直交通设 施。
第三章 房屋构造基本知识
1
3.1 房屋的构造组成
2
3.2 民用建筑的定位轴线布置
3.1 房屋的构造组成
3.1.1 建筑物的分类
建筑物:指供人们生活、学习、工作、居住 以及从事各种生产和文化活动的场所。
而其它间接为人们提供服务的设施称为构筑物, 如水池、水塔、烟囱等 。
建筑物
按使用 性质
按结构 类型
普通建筑和构筑物 易于替换结构构件的建筑
临时性建筑
2、按耐火等级划分 耐火等级由组成建筑物的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来确定。 (1)建筑结构材料的燃烧性能 1)不燃材料:指在空气中受到火烧或高温作用时,不起火、不 燃烧、不炭化的材料,如砖、石、金属材料和其他无机材料。 2)难燃材料:指在空气中受到火烧或高温作用时,难起火、难 燃烧、难炭化的材料,当火源移走后,燃烧或微燃立即停止的 材料。如刨花板和经过防火处理的有机材料。 3)可燃材料:指在空气中受到火烧或高温作用时,立即起火燃 烧且火源移走后仍能继续燃烧或微燃的材料,如木材、纸张等 材料
墙体如果是外承 重墙,平面定位 轴线距顶层墙身 内缘120mm。
如果是非承重 墙,平面定位 轴线与顶层墙 身内缘重合。
按承重外墙处理
按非承重外墙处理
(5)带壁柱外墙的墙体平面定位轴线 : 应与墙体内缘相重合或距墙体内缘120mm 。

房屋建筑构造全面详解

房屋建筑构造全面详解

房屋建筑构造全面详解房屋建筑构造是指房屋各个部分之间的结构关系以及建筑材料的使用方式。

它是房屋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影响着房屋的安全性、使用性和美观性。

本文将从房屋基础、结构、外墙、屋顶等方面一一进行详细解析。

一、房屋基础房屋基础是房屋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主要功能是分散房屋的荷载,保证整体结构的稳定和安全。

房屋基础分为浅基础和深基础两种类型。

1. 浅基础浅基础是指基础底部距地面较浅,常见的有带梁基础、连续基础、扩展基础等。

这些基础形式适用于土质较好而且荷载较轻的情况,施工相对简单,常用于住宅等建筑。

2. 深基础深基础是指基础底部距地面较深,常见的有桩基、墙基等。

这些深基础形式适用于土质较差或荷载较大的情况,其承载能力较强,常用于高层建筑等特殊场合。

二、房屋结构房屋结构是指房屋各个构件之间的组合方式,包括框架结构、筒体结构、拱形结构等多种类型。

1. 框架结构框架结构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结构形式,其由纵向和横向的梁柱组合而成。

常见的框架结构包括钢结构、混凝土框架结构等。

这些结构具有承载能力强、适应性好的特点,广泛用于各类建筑。

2. 筒体结构筒体结构是指圆筒形或近似圆筒形的结构形式,如水塔、储油罐等。

这种结构通常由混凝土或钢材构成,具有体积大、稳定性好的特点,适用于需要大容量贮存的场合。

3. 拱形结构拱形结构是一种以曲线为基础的结构形式,其能够将荷载通过弧形的受力方式传递到固定支点上。

这种结构常用于大跨度建筑、桥梁等,能够有效地减少支点间的荷载传递,提高房屋的稳定性。

三、房屋外墙房屋外墙是房屋与外界环境的隔离屏障,承担着隔热、保温、装饰等功能。

根据材料的不同,外墙分为多种类型。

1. 砖混结构砖混结构是常见的外墙形式,它由砖块和混凝土构成,具有较好的抗压和抗拉性能。

这种结构施工简单,使用寿命长,是一种经济实用的外墙形式。

2. 钢结构钢结构是一种轻质高强度的外墙形式,主要由钢材构成。

它具有重量轻、施工速度快的优点,适用于高层建筑和大跨度结构。

房屋建筑构造概述

房屋建筑构造概述

房屋建筑构造概述(正文)房屋建筑构造是指房屋的组成部分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和连接方式。

它是建筑设计和施工的基础,直接关系到房屋的稳定性、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房屋建筑构造的质量和合理性对于房屋的功能发挥和居住舒适度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地基与基础地基是房屋建筑的基础,它负责将房屋的重量传递到地面,同时承受地震、风力等外部力作用。

地基通常由混凝土基础和钢筋混凝土基础构成。

混凝土基础用于一般建筑,而钢筋混凝土基础适用于高层建筑和桥梁等大型工程。

二、主体结构主体结构是房屋的骨架,主要由墙体、梁和柱组成。

墙体承担着房屋的自重和外部荷载,起到抗震和隔音的作用。

梁和柱则负责将墙体间的荷载传递,使房屋保持整体稳定。

三、楼板和屋面楼板和屋面是房屋的平面部分,用于覆盖房屋的顶部和水平面。

楼板通常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和抗震性。

屋面则需要防水和保温功能,常用的材料有瓦片、防水卷材和保温层等。

四、外墙和内墙外墙是房屋与外部环境隔离的界面,需要具备隔热、隔音和防水等功能。

常见的外墙材料有砖、石材和涂料等。

内墙则用于房屋内部空间的隔离和分隔,一般由砖墙、石膏板等材料构成。

五、门窗和楼梯门窗是房屋与户外交流的通道,需要具备保温、隔音和防盗等功能。

常用的门窗材料有木材、铝合金和塑钢等。

楼梯用于连接不同楼层,其结构需要稳固且安全,通常由混凝土或金属材料构成。

六、装饰和设施装饰和设施是房屋建筑的一部分,包括地板、吊顶、墙面涂料以及电力、给排水等系统设施。

地板和吊顶需要美观、耐用和易清洁,而墙面涂料则需要具备防水、防火和装饰效果。

电力和给排水系统则需要安全稳定,能满足居民的生活需求。

总结:房屋建筑构造是房屋设计与施工的基础,它直接关系到房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不同部分的构造需要根据不同的功能和要求进行选择,以确保整体的质量和稳定性。

在房屋建设过程中,设计师和施工人员需要密切合作,遵循相关的建筑规范和标准,以确保房屋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一栋建筑构造介绍

一栋建筑构造介绍

一栋建筑构造的介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 基础:建筑的基础是建筑物最底层的结构,主要作用是支撑整个建筑物,传递荷载到土壤中。

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和荷载要求,基础的形式有很多种,如桩基、扩基、箱基等。

2. 墙体:墙体是建筑物的承重和围护结构,分为内墙和外墙。

内墙主要用于分隔建筑空间,外墙除了分隔空间外,还起到防护和装饰的作用。

墙体的材料可以是砖、混凝土、砌块等。

3. 柱和梁:柱和梁是建筑中的主要承重构件。

柱子承受竖向荷载,而梁则承受水平方向的荷载。

它们可以由混凝土、钢材等材料制成。

4. 楼板和屋顶:楼板是建筑的水平承重结构,将荷载从上层传递到底层。

屋顶则是建筑的顶部结构,除了承受雨雪等自然荷载外,还起到保温、防水的作用。

5. 门窗:门窗是建筑物的开口,用于通风、采光和通行。

不同类型的门窗有不同的功能和设计要求。

6. 装饰和设备:除了上述结构部分外,建筑还包括各种装饰材料和设备,如瓷砖、涂料、照明、空调等,这些使建筑更美观、舒适和实用。

7. 结构体系:建筑的结构体系决定了其整体受力性能。

常见的结构体系有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等。

以上是一栋建筑构造的基本介绍,实际上,每一部分都有其复杂性和专业性,需要建筑师、结构工程师、土木工程师等各专业人
员的协作才能完成。

《房屋建筑构造》课程标准

《房屋建筑构造》课程标准

《房屋建筑构造》课程标准一、基本信息学习领域:房屋建筑构造课程代码:260877 制定时间:2022年10月适用专业:建筑工程技术所属系部:建筑工程系参考学时:54学时学分:3制定人:批准人:二、课程性质《房屋建筑构造》是建筑工程技术、建设项目信息化管理等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房屋建筑构造知识是从事工程技术工作的必备知识。

在课程体系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其先行课程为建筑材料、工程制图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掌握建筑构造的基本知识,为后续《建筑结构》和《建筑施工》等课程以及进行与建筑有关的工程技术工作打好基础。

该课程可通过理论学习、认识实习和实际操作等教学环节来加强知识的巩固。

本门课程是以高职高专工程类专业的学生就业为导向,围绕施工员、制图员岗位标准和岗位应具备的能力目标,紧密联系建筑工程现场,是以建筑工程中涉及到的专业基础知识为主导,为后续的结构和施工课程奠定基础知识,有机融入课程思政、人文素养、职业修养和工匠精神等内容,提升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的爱国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坚定建设理想和信念。

三、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建筑构造的基本理论和构造方法,熟悉各种构造的应用及特点,了解建筑构造的发展和新的建筑技术;·熟悉国家有关规范标准,提高绘制和阅读建筑工程图的能力;·初步掌握建筑的设计原理与方法,能根据建筑的功能要求和客观技术条件,提出合理的构造方案,进行构造设计;·具有一定的综合设计能力和动手能力。

2、能力目标·通过现场实训及课程设计,学会运用建筑构造知识来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掌握绘图技巧,提高识图能力以及查找资料的技能;·收集信息、处理信息能力;·创新能力;·运用知识、继续学习能力。

3、素质目标·具有信息交流、沟通能力;·具有团队精神和协作精神;·具有自我调控能力;·具有相应的适应性与灵活性;·具有工作责任感。

房屋建筑构造ppt

房屋建筑构造ppt

房屋建筑构造ppt房屋建筑构造房屋建筑构造是指建筑物的结构系统,包括各种构件、结构体系以及构件之间的组合方式。

在这篇文章中,将介绍房屋建筑构造的基本概念、构件分类和关键设计考虑因素。

一、基本概念房屋建筑构造是指为了满足建筑物的使用要求和承载能力而对各种构件进行组合的过程。

它是建筑物的骨架,承担着支撑、传力和保护的功能。

房屋建筑构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结构形式:包括框架结构、壳体结构、组合结构等。

2. 结构材料:包括钢结构、混凝土结构、木结构、砖结构等。

3. 结构构件:包括柱、梁、墙、楼板等。

二、构件分类房屋建筑构造的构件可以分为以下几大类:1. 立柱:主要承受垂直荷载,将荷载传递到地基上。

2. 梁:主要承受水平荷载和垂直荷载,将荷载传递到立柱上。

3. 墙:主要承受垂直荷载和侧向荷载,将荷载传递到地基上。

4. 楼板:负责承载人、物和装饰,并将楼层之间的荷载传递到墙和梁上。

三、关键设计考虑因素在设计房屋建筑构造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关键因素:1. 承载能力:构件需要能够承受设计荷载。

2. 抗震性能:结构需要具备一定的抗震性能,以应对可能发生的地震。

3. 稳定性:结构需要保持稳定,不发生倾覆或失稳的情况。

4. 经济性:设计需要在满足安全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材料和成本的使用。

总结:房屋建筑构造是建筑物的骨架,它的设计和施工直接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构件的分类、承载能力、抗震性能、稳定性和经济性等因素。

只有合理的构造设计,才能使建筑物具备良好的结构功能和使用性能。

房屋构造组成部分

房屋构造组成部分

房屋构造组‎成部分:1、房屋构成部‎分:地基与基础‎、墙或柱、楼板与地面‎、门窗、楼梯、屋顶等组成‎。

(1)地基和基础‎:地基:系建筑物下‎面的土层。

它承受基础‎传来的整个‎建筑物的荷‎载,包括建筑物‎的自重、作用于建筑‎物上的人与‎设备的重量‎及风雪荷载‎等。

基础:位于墙柱下‎部,是建筑物的‎地下部分。

它承受建筑‎物上部的全‎部荷载并把‎它传给地基‎。

(2)墙和柱:承重墙和柱‎是建筑物垂‎直承重构件‎,它承受屋顶‎、楼板层传来‎的荷载连同‎自重一起传‎给基础。

此外,外墙还能抵‎御风、霜、雨、雪对建筑物‎的侵袭,使室内具有‎良好的生活‎与工作条件‎,即起围护作‎用;内墙还把建‎筑物内部分‎割成若干空‎间,起分割作用‎。

(3)楼板和地面‎:楼板是水平‎承重构件,主要承受作‎用在它上面‎的竖向荷载‎,并将它们连‎同自重一起‎传给墙或柱‎。

同时将建筑‎物分为若干‎层。

楼板对墙身‎还起着水平‎支撑的作用‎。

底层房间的‎地面贴近地‎基土,承受作用在‎它上面的竖‎向荷载,并将它们连‎同自重直接‎传给地基。

(4)楼梯:是指楼层间‎垂直交通通‎道。

(5)屋顶:是建筑物最‎上层的覆盖‎构造层,它既是承重‎构件又是围‎护构件。

它承受作用‎在其上的各‎种荷载并连‎同屋顶结构‎自重一起传‎给墙或柱;同时又起到‎保温、防水等作用‎。

(6)门和窗:门:是提供人们‎进出房屋或‎房间以及搬‎运家具、设备等的建‎筑配件。

有的门兼有‎采光、通风的作用‎。

窗:其主要作用‎是通风采光‎。

一般来说,基础、墙和柱、楼板、地面、屋顶等是建‎筑物的主要‎部分;门、窗、楼梯等则是‎建筑物的附‎属部件2、基础(1)基础的类型‎按使用的材‎料分为:灰土基础、砖基础、毛石基础、混凝土基础‎、钢筋混凝土‎基础。

按埋置深度‎可分为:浅基础、深基础。

埋置深度不‎超过5M者‎称为浅基础‎,大于5M者‎称为深基础‎。

按受力性能‎可分为:刚性基础和‎柔性基础。

按构造形式‎可分为条形‎基础、独立基础、满堂基础和‎桩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 民用建筑的构造用建筑的六大基本构件: 民用建筑的六大基本构件: 基础:建筑物最下部的承重构件。 承重构件 基础:建筑物最下部的承重构件。应具有足够的 强度和稳定性以及耐久性。 强度和稳定性以及耐久性。 墙和柱:建筑物竖向承重构件,墙体同时也是围 竖向承重构件 墙和柱:建筑物竖向承重构件,墙体同时也是围 构件。二者应具有坚固、稳定和耐久性, 护构件。二者应具有坚固、稳定和耐久性,作为 围护构件,墙体还应具有保温、防热、节能、 围护构件,墙体还应具有保温、防热、节能、隔 防水、防火等功能。 声、防水、防火等功能。 楼地层:建筑物水平向的承重和围护构件。 水平向的承重和围护构件 楼地层:建筑物水平向的承重和围护构件。应具 有一定的强度和刚度、并应具备耐磨、隔声、 有一定的强度和刚度、并应具备耐磨、隔声、防 水保温等能力。 水保温等能力。
(三)建筑形象
建筑形象 包括建筑外部的形体和内部空间的组合; 包括建筑外部的形体和内部空间的组合; 包括表面的色彩与质感; 包括表面的色彩与质感; 包括建筑各部分的装修处理等的综合效果。 包括建筑各部分的装修处理等的综合效果。 建筑形象 应反映出时代特征、地方特色、 应反映出时代特征、地方特色、以及民族文 化气息。 化气息。
按施工方法分类
1、全装配式建筑 2、全现浇式建筑 3、部分现浇、部分装配式建筑 3 4、砌筑建筑
按建筑物规模分
1、大量性建筑 、 数量多、分布广的建筑 如:住宅、学校、办公楼、商店等 2、大型性建筑 、 数量少, 数量少,规模大的公共建筑 大型体育馆、航空港、 如:大型体育馆、航空港、大会堂等
1.4 民用建筑的构造组成



楼梯:建筑物的竖向交通构件,应具有足够的通行能力, 楼梯:建筑物的竖向交通构件,应具有足够的通行能力, 竖向交通构件 足够的强度、刚度,以及防火、防滑能力。 足够的强度、刚度,以及防火、防滑能力。 屋顶:建筑物最上部的围护和承重构件。 最上部的围护和承重构件 屋顶:建筑物最上部的围护和承重构件。应具备足够的 强度、刚度以及、排水防水、保温隔热、 强度、刚度以及、排水防水、保温隔热、防火节能等功 能。 门窗:门是建筑物交通出入、分隔和联系内外的构件, 门窗:门是建筑物交通出入、分隔和联系内外的构件, 兼起采光通风作用;窗是建筑物中起采光通风、 兼起采光通风作用;窗是建筑物中起采光通风、联系空 围护构件, 间视觉作用的构件。作为围护构件 间视觉作用的构件。作为围护构件,二者应具有保温防 热、防水、隔声防风砂等功能。 防水、隔声防风砂等功能。
1.5 影响建筑构造的因素 和构造设计原则
1.5.1影响建筑构造的因素 影响建筑构造的因素 1.5.2 建筑构造的设计原则
1.5.1影响建筑构造的因素 1.5.1影响建筑构造的因素
一、自然环境的影响 主要指气候条件,其中大气温度、太阳热辐射、 主要指气候条件,其中大气温度、太阳热辐射、风雨冰雪等均为 影响建筑物使用质量和建筑寿命的重要因素。 影响建筑物使用质量和建筑寿命的重要因素。 二、人为环境的影响 主要指人类生产和生活对建筑的影响,如机械振动、化学腐蚀、 主要指人类生产和生活对建筑的影响,如机械振动、化学腐蚀、 噪音、生产生活用水用火、辐射等因素。 噪音、生产生活用水用火、辐射等因素。 三、外力的影响 主要是风力(尤其对高层建筑影响较大)和地震。 主要是风力(尤其对高层建筑影响较大)和地震。 四、物质技术条件的影响 新材料、新结构、新设备以及新的施工方法不断出现, 新材料、新结构、新设备以及新的施工方法不断出现,建筑构造 要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多,更加复杂。 要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多,更加复杂。 建筑构造设计必须考虑经济效益。 五、经济条件的影响 建筑构造设计必须考虑经济效益。
塑料建筑等。 塑料建筑等。
按层数和建筑高度分
住宅建筑: 住宅建筑:
低层——1~2层;多层——3~6层; 层 多层 低层 层 中高层——7~9层; 中高层 层 高层——10层以上、总高度 层以上、 高层 层以上 总高度>24m; ; 小高层——25~50米;中高层 (小高层 米 中高层——50~75米) 米 超高层——大于 大于100米。 超高层 大于 米 公共建筑及综合性建筑: 公共建筑及综合性建筑: 高层——总高度 总高度>24米(不包括 的单层主体) 高层 总高度 米 不包括>24m的单层主体) 的单层主体 超高层——大于 大于100米。 超高层 大于 米
送入太空的电梯” 例:总部设在西雅图的“高电梯系统”提出了建造“能将货物 送入太空的电梯”的 总部设在西雅图的“高电梯系统”提出了建造“ 设想,高电梯系统公司主管爱得华兹博士说: 设想,高电梯系统公司主管爱得华兹博士说:“科学技术的发展正在逐步让科幻 小说变成现实,因此我们的想法应该得到认真考虑。 在未来几年, 小说变成现实,因此我们的想法应该得到认真考虑。”在未来几年,技术就可以 达到这一步, 出第一部太空电梯。 达到这一步,并将成功建造 出第一部太空电梯。
1 绪论
学习重点 1. 建筑物和构筑物的概念区分。 建筑物和构筑物的概念区分。 2. 建筑的分类和分级标准。 建筑的分类和分级标准。 3. 建筑的构成,建筑构造的基本设计原则 建筑的构成, 4. 基本模数的数值,常用模数的应用范围。 基本模数的数值,常用模数的应用范围。 主要知识点 建筑物和构筑物、构造组成、 建筑物和构筑物、构造组成、 建筑类型、 建筑类型、 耐火等级、耐久等级、 耐火等级、耐久等级、建筑模数
房屋建筑构造
1 绪论
学习目标
1.掌握建筑物的基本构成要素。 .掌握建筑物的基本构成要素。 2.掌握建筑的分类、分级及划分原则。 .掌握建筑的分类、分级及划分原则。 3.熟悉民用建筑的构造组成及各自的作用。 3.熟悉民用建筑的构造组成及各自的作用。 4. 了解影响建筑构造的因素 , 掌握建筑构造的 了解影响建筑构造的因素, 设计原则。 设计原则。 5.熟悉建筑模数的含义和应用 , 了解定位轴线 . 熟悉建筑模数的含义和应用, 的划分方式。 的划分方式。
按主要承重结构材料分
木结构和砖混结构 筋混凝土制作。 筋混凝土制作。
木结构建筑:主要承重构件为木材等。 木结构建筑:主要承重构件为木材等。 砖混结构建筑:主要承重构件两组以上, 砖混结构建筑:主要承重构件两组以上,砖 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主要承重构件为钢 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 钢结构建筑:主要承重构件为钢材制作。 钢结构建筑:主要承重构件为钢材制作。 其它结构建筑:生土建筑、塑料建筑、 其它结构建筑:生土建筑、塑料建筑、充气
1.5.2 建筑构造的设计原则
1、满足建筑使用功能的要求 、 2、确保结构安全 、 3、适应建筑工业化和建筑施工的需要 、 4、注重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 、注重社会、 5、注重美观 、
1.6 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 与建筑轴线的确定
建筑模数协调 建筑模数:选定的标准尺寸单位,作为建筑物、 建筑模数:选定的标准尺寸单位,作为建筑物、建筑 基本模数:1M=100mm。 基本模数: 。 扩大模数: 扩大模数:基本模数的整数倍数 分模数: 分模数:1/10M,1/5M,1/2M。对应 , , 。
1 绪论
1.1 1.2 1.3 序 1.4 建筑的基本构成要素 建筑的分类和分级 建筑的分类 建筑设计的内容 计的内容、 建筑设计的内容、依据和程 建筑模数
1.1 建筑的基本构成要素
一、建筑的基本概念 二、建筑构成的基本三要素 三、建筑构造设计:根据建筑的 建筑构造设计: 建筑构造设计 功能要求和建筑技术条件, 功能要求和建筑技术条件,从构 造方案到各个细部进行设计, 造方案到各个细部进行设计,并 用构造图的的形式表示出来。 用构造图的的形式表示出来。
(二)建筑技术
物质条件:包括建筑材料与制品的生产、建筑设备( 物质条件:包括建筑材料与制品的生产、建筑设备(如 给排水、采暖通风、电气、卫生、运输等设备)、 )、施 给排水、采暖通风、电气、卫生、运输等设备)、施 等等。 工机具 等等。 技术条件:包括建筑设计理论、工程计算理论、 技术条件:包括建筑设计理论、工程计算理论、施工方 法与管理理论等等。 法与管理理论等等。 新的建筑技术出现,又为新型的、 新的建筑技术出现,又为新型的、现代化的建 筑设计提供了构思创作的营养和奠定了基础。 筑设计提供了构思创作的营养和奠定了基础。
1.2 建筑的分类
按建筑的使用功能分 按主要承重结构材料分 按层数和建筑高度分 按施工方法分
按建筑的使用功能分 一般分类: 一般分类:
1. 民用建筑 1)居住建筑 2)公共建筑; 公共建筑; 居住建筑 公共建筑 2.工业建筑; 工业建筑; 工业建筑 3. 农业建筑; 农业建筑; 4.园林建筑 园林建筑
三种尺寸为了保证构件设计、生产、 三种尺寸为了保证构件设计、生产、建筑制品等有关 尺寸的统一协调,必须明确标志尺寸、 尺寸的统一协调,必须明确标志尺寸、构造尺寸和实 际尺寸的定义及其相互间的关系,见下图 际尺寸的定义及其相互间的关系,
构配件、建筑制品以及建筑设备尺寸间互相协调的基础。 构配件、建筑制品以及建筑设备尺寸间互相协调的基础。
10,20,50mm。 , , 。 模数数列根据建筑空间的具体情况拥有各自的适用范围, 模数数列根据建筑空间的具体情况拥有各自的适用范围, 建筑物的所有尺寸除特殊情况之外, 建筑物的所有尺寸除特殊情况之外,均应满足模数数列 的要求 。
1.3 建筑物的等级划分
耐久等级: 1.3.1 耐久等级: 建筑物耐久等级的指标是使用年限. 建筑物耐久等级的指标是使用年限.
划分依据《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划分依据《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50352
使用年限的长短是依据建筑物的性质决定 的.影响建筑寿命长短的主要因素是结构构 件的选材和结构体系。 件的选材和结构体系。 耐久等级一般分为4级。 耐久等级一般分为4
一、建筑的基本概念
建筑:在表示建造活动成果时, 建筑:在表示建造活动成果时,包 括建筑物和构筑物。 括建筑物和构筑物。 建筑物:能供人们在其中生产、 建筑物:能供人们在其中生产、生 活和其它活动的房屋或场所。 活和其它活动的房屋或场所。 构筑物:人们不在其中生产、 构筑物:人们不在其中生产、生活的 建筑。 建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