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天玉标准
松鹤寿延年 通天玉如意

寻宝之旅文 董玉文松鹤寿延年 通天玉如意当“通天玉”还籍籍无名的时候,郭亮军先生就以他敏锐的市场感知力,储备了大量通天玉原石。
今天,这些优质原石仿佛一块块磁铁,把能工巧匠吸引到郭亮军先生身边,于是,一件件美轮美奂的玉雕诞生了。
“通天玉”因盛产于湖南省临武县通天山地区而得名,其色泽之丰富,玉质之细润,均为一时冠冕,并且晶莹剔透、光彩夺目,极具观赏和收藏价值。
郭亮军先生从小濡染于中国古典文化,通过自己的努力赋予这些宝玉以深厚的文化内涵。
“梅花”在中国一向是傲霜斗雪、卓然不群的典型,从《诗经》开始,赞咏梅花的诗词历代不绝。
而“竹子”,枝杆挺拔修长,四季青翠,与梅、松并称为岁寒三友,更有“湘妃竹”等诸多著名典故,备受历代文人墨客喜爱。
作品《喜上眉梢》,把梅花和竹子的特点与玉石的颜色变化完美结合,运76寻宝之旅刀灵动、老辣,生动表达出梅花敢为天下先和竹子节节高升而虚怀若谷的品格,生动摇曳、活泼多姿,透过表面,似乎可以看到雕玉者卓然不群的精神境界,可以看到其一生的诸多经历、人生感悟。
“松树”一向被用来比喻长寿:寿如南山不老松。
在道教中,松是长生不老的重要原型,更有一种说法,服食松叶、松根便能飞升成仙、长生不死。
说到“鹤”,那就更了不得了,从魏晋时期开始,就和“名士”一样被视为高洁、清雅的象征。
古有仙人赤松子和王乔的故事,传说得道之士能够骑鹤往返,李白有“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之句。
鹤为长寿之鸟,传说晋时,辽东的丁令威,学道后化成鹤仙。
《神境记》记载:相传汉时,曾有一对慕道夫妇,在石室中修道隐居,后化白鹤仙去,这对松枝上的白鹤则是他们所化。
“松龄鹤寿”和“松鹤长春”的吉祥寓意,衍生出许多吉祥祝寿的图画来,成为中国纹饰中的吉祥题材。
“松”“鹤”两种仙物合在一起,有祝愿人们高洁长寿的寓意。
作品《松鹤延年》,通过流畅而富于变化的刀工,把寓意完美地表达出来,使人一见即生爱慕之心。
中国的玉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玉执行标准

玉执行标准
玉执行标准主要是指在我国针对玉石产品质量、加工工艺等方面的规定和要求。
玉石产品国家标准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天然玉石,包括翡翠、和田玉、蓝田玉等;二是人工宝石,如人工翡翠、人工白玉等。
以下是一些主要玉石产品的执行标准:
1. 翡翠:GB/T 16553-2017《翡翠分级》
2. 和田玉:GB/T 16552-2017《和田玉》
3. 蓝田玉:GB/T 23833-2009《蓝田玉》
4. 玉器加工工艺:GB/T 23834-2009《玉器加工工艺规范》
此外,还有其他相关标准涉及玉石产品的质量、检验、包装等方面。
在选购玉石产品时,可以关注这些执行标准,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同时,了解这些标准也有助于玉石爱好者在学习、收藏和鉴赏玉石时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标准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市场需求而不断更新,因此在购买玉石产品时,请关注最新的执行标准。
同时,在购买时,还可以参照相关行业协会、质检部门发布的玉石产品质量等级标准,以确保选购到优质的玉石产品。
定级和田玉的标准

和田玉是中国传统的名贵矿物之一,以其细腻、润泽、色彩优美、坚韧不易破裂等特点而备受喜爱。
对于和田玉的定级,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量:
一、颜色
和田玉的颜色非常丰富,可以有白色、浅黄色、淡绿色、淡紫色、青色、红色、棕色等多种颜色。
其中,以纯白色和带有翠绿色调的浅黄色最为稀有珍贵。
一般来说,颜色越纯正、越鲜艳,玉石的价值就越高。
此外,还需要注意颜色的分布是否均匀,是否出现了斑驳、条纹等影响美观的情况。
二、透明度
和田玉的透明度也是影响其价值的一个重要因素。
一般来说,玉石越透明,越具有光泽感,价值就越高。
但是,过于透明的玉石会显得繁琐、缺乏层次感,因此也不一定是好的选择。
在实际购买中,需要根据个人喜好和使用场景综合考虑。
三、纹理
和田玉的纹理非常独特,可以有细密均匀的“细腻若脂”纹理,也可以有粗糙深刻的“山水墨意”纹理。
一般来说,纹理越细腻、越清晰,代表着玉石的品质越高。
但是,纹理过于简单单调的玉石也显得不够美观,因此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四、形状
和田玉的形状也会影响其价值。
一般来说,玉石越大、越复杂的雕刻工艺,代表着其价值越高。
此外,还需要考虑形状是否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是否易于佩戴和使用。
总之,和田玉的定级是一个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的过程,需要
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在购买和田玉时,需要注意选择正规渠道,避免购买假冒伪劣产品。
通天玉玉通天

艺苑论坛文 毛彦东王谦 莫 南通天玉 玉通天通天玉,是一种石英质玉,盛产于南岭山脉东段北麓的临武县通天山地区。
临武产玉,历史悠久。
翻开中国最古老的文化典籍《山海经》,开篇卷写道:“招摇之山,临于西海之上,多桂、多金玉……”招摇山即今天的通天山地区。
一直以来,当地百姓俗称通天山为“白玉岭”,可见通天山产玉历史悠久。
据《县志》记载:“东山,古因多桂、多金玉,亦称桂岭或玉岭。
”“东山,其首曰通天山之山,以山高通天而得名。
”相传古时有位公主久病不愈,欣闻通天山有座通天庙十分灵验,便于每年七月初七上山跪拜,祈求神灵庇护,神灵感其虔诚,遂赐予其健康体魄,并以玉当石,铺以田字头而至通天庙顶,便于百姓登山礼拜,故铺山之玉即为通天玉。
除了古籍里零星的记载和当地群众的口耳相传,尽管开采历史悠久,但是临武通天山、通天玉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并不为外人所熟知。
近几年,在省、市、县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扶持下,通天玉石产业发展迅速,临武“通天玉”异军突起,以其玉质好、品位高、体量大的特点,在玉石市场掀起一阵阵“通天玉”的波澜。
湖南省对临武县玉石产业发展特别关注,鼓励临武县先行先试,将玉石行业作为“调结构、促发展”的一个新兴产业来重点打造,同时将通天玉产业列为湖南省高值玉石产业重点开发项目和郴州市新兴产业发展之首。
一、通天玉产地简介通天玉主要产于临武通天山地区及东山河等周边流域内,境内西山、香花岭等区域亦有所发现,分布面积达200多平方公里。
通天玉形成于1~2亿年前的燕山期地质运动,是国内继黄龙玉和台山玉之后又一新发现的优质石英质玉资源,同时也是湖南省首个玉石资源。
经过湖南省地质科学研究院一年多的调查,初步确定了通天玉地表可确定的山料矿脉在通天山和西山地区,其中通天山地区的矿脉最具代表性,玉石矿呈脉状产于燕山期花岗岩体内,脉体具有明显的围岩和构造控矿特性,岩体之外脉体不玉化,矿脉呈透镜体状,沿走向质地具有一定变化,平均脉宽超过20公分。
临武县通天玉相关特征及成因初探

图1 纯白色通天玉原石及雕刻成品Fig.1 The pure white raw gemstone and the carved crafts
2 黄色和红色通天玉雕刻成品
Fig.2 The yellow and red carved crafts of Tongtian Jade
图4 含“草花”通天玉摆件(规格15×7×20 cm)
Fig.4 The ornament of Tongtian Jade containing dendrite
且常沿节理面转折,与化石的保存情况也不相同,是一种树枝状的薄膜,很像苔藓和藻类的
如何形成的呢?皱隆起带与耒阳—临武南北向(印支)褶皱带
交汇、复合部位。
区内构造复杂、岩浆活动强烈,为玉石矿脉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在侏罗纪—早白垩世(距今208~135 Ma),花岗质岩浆侵位至寒武系地层中,在岩浆侵位的后期,地壳运动异常剧烈,在花岗岩岩体中形成节理通天玉主要产于燕山期花岗岩体裂隙之中,初步推断为岩浆后期高酸性热液沉淀的产物。
通天玉石质地细腻,色泽丰富,部分含有“草花”雕刻后的工艺成品美轮美奂,极具观赏和收藏价值。
图5 通天山玉石矿脉全景Fig.5 The full view of the load of Tongtian Jade。
定级和田玉的标准

定级和田玉的标准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考虑,包括颜色、纹理、透明度、硬度等等。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这些方面的标准,以及对应的等级划分。
一、颜色:1. 青白:颜色纯净,没有杂质,是最高级别的和田玉。
2. 豆青:颜色稍微带有一些豆绿色,属于上等品质的和田玉。
3. 豆黄:颜色带有一些黄色,属于中等品质的和田玉。
4. 豆灰:颜色带有一些灰色,属于低等品质的和田玉。
二、纹理:1. 浓密纹理:纹理清晰,细腻而有层次感,是最高级别的和田玉。
2. 疏松纹理:纹理较为稀疏,但仍然清晰可见,属于上等品质的和田玉。
3. 不清晰纹理:纹理模糊不清,属于中等品质的和田玉。
4. 无纹理:没有纹理可见,属于低等品质的和田玉。
三、透明度:1. 玻璃透明:透明度非常高,能够清晰地透视内部结构,是最高级别的和田玉。
2. 半透明:透明度较高,但不能完全透视内部结构,属于上等品质的和田玉。
3. 半浑浊:透明度一般,内部结构不太清晰可见,属于中等品质的和田玉。
4. 浑浊:透明度较低,内部结构几乎无法看清,属于低等品质的和田玉。
四、硬度:1. 高硬度:表面光滑,手感冷冽,是最高级别的和田玉。
2. 中硬度:表面平滑,手感温润,属于上等品质的和田玉。
3. 低硬度:表面稍微粗糙,手感略显粗糙,属于中等品质的和田玉。
4. 极低硬度:表面粗糙,手感非常粗糙,属于低等品质的和田玉。
根据以上的标准,可以将和田玉划分为四个等级:1. 一级和田玉:颜色为青白,纹理浓密,透明度玻璃透明,硬度高;2. 二级和田玉:颜色为豆青,纹理疏松,透明度半透明,硬度中等;3. 三级和田玉:颜色为豆黄,纹理不清晰,透明度半浑浊,硬度低;4. 四级和田玉:颜色为豆灰,纹理无可见,透明度浑浊,硬度极低。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划分只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标准,具体定级还需要结合整体外观、雕刻工艺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
此外,市场上存在着大量的仿制和田玉,购买时需要注意鉴别真伪,选择信誉好的商家或专业人士的指导。
通天玉“有色金属之乡”的新晋瑰玉

[自然瑰宝“有色金属之乡”的vzr*VTT7~rrta■、■<K/r曰瑰玉文、图/段卫国湖南省湘南地区素有“有色金属之乡”的美誉,还岀产大量的矿晶、宝石和玉石等,在我国著名的历史典籍和民间著述中均有详载'而产自于湖南湘南地区的石英质玉即通天玉.不愧为“有色金属之乡”的新晋瑰宝.它为悠久的湖湘文化增添了一抹靓丽的风景。
通天玉及地质成因通天山绵延长约二十公里,为骑田岭西支。
峰峦叠嶂,谷壑深峻,1()00米以上山峰有二十多个。
东山主峰,海拔1594米,为湘江支流舂陵水和北江支流武水的分水岭。
山上有座山神庙叫通天庙,附近的山谷中埋藏着一种精美温润的白色玉脉,因此该峰自古以来被当地人称为白玉岭,即今天的通天山。
这里岀产的优质石英岩质玉石称为通天玉。
50地球Earth▲通天山风光通天山属于是南岭成矿带与钦杭成矿带的交汇部位。
通天玉质地细腻,晶莹剔透,色泽丰富.以石英为主,含少量高岭土、蒙脱石。
常见有白色、黄色、红色、蓝色等几十种。
摩氏硬度为6~7度,密度为2.60~ 2.70g/m3,折射率为1.535~ 1.553,属于硬玉,可塑性强,极具观赏和收藏价值,远景资源量8()0万吨以上,开发潜力巨大。
通天玉是我国继黄龙玉和台山玉之后,发现的又一重要石英质玉资源。
2015年12月,通天玉湖南省地方标准正式实施,填补了湖南无玉标准的空白,改写了湖南无玉的历史,并成功进入了国家宝玉石名录,拥有了国家身份。
通天玉形成机理较为简单,成矿类型为石英脉型。
它主要赋存于燕山期花岗岩岩体的裂隙之中.矿物成分主要为微晶质一隐晶质的二氧化硅,块状构造。
地质史上共经历了加里东、海西、印支及燕山期等多个发展阶段。
通天玉的形成有许多重要的地质条件,首先是复杂的地质构造、频繁且强烈的岩浆活动,当燕山期的花岗岩浆侵入寒武系地层的浅变质石英砂岩和长石石英砂岩中,由于地壳运动异常剧烈,在花岗岩岩体中会形成诸多节理、裂隙和断裂带,而炙热的岩浆会沿着断裂构造和裂隙进行填充、沉淀,在岩浆冷凝的晚期,岩浆会分异形成二氧化硅为主的高酸性热液,封闭条件下的花岗岩对于石英结晶没有太多的生长空间,所以随着后期热液的冷却,就形成了微晶质一隐晶质的石英集合体。
玉石鉴别38种国家标准图文详解

玉石鉴别38种国家标准图文详解根据GB/T16552 – 2010 国家珠宝玉石名称标准定义:由自然界产出的,具有美观、耐久、稀少性和工艺价值的矿物集合体,少数为非晶质体。
GB/T16553 – 2010 国家珠宝玉石鉴定标准,修改并完善了2003版的鉴定标准,将32种玉石增加至38种。
下面以图文的形式,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这38种玉石。
翡翠矿物(岩石)名称:主要矿物为硬玉,可含角闪石、钠长石、铬铁矿、钠铬辉石、透辉石、绿辉石、沸石等。
内部结构为晶质集合体,常呈纤维状、粒状或局部为柱状的集合体。
玻璃光泽至油脂光泽。
摩氏硬度:6.5~7。
密度:3.34(+0.06,-0.09)g/cm3。
折射率:点测法常为1.66。
两组完全解理,集合体可见微小的解理面闪光,称为“翠性”。
软玉矿物(岩石)名称:透闪石和阳起石组成,以透闪石为主。
内部结构为晶质集合体,常呈纤维状集合体。
玻璃光泽至油脂光泽。
摩氏硬度:6~6.5。
密度:2.95(+0.15,-0.05)g/cm3。
折射率:点测法为1.60~1.61。
最具代表性的软玉为和田玉。
欧泊矿物(岩石)名称:蛋白石。
内部结构为非晶质体。
玻璃光泽至树脂光泽。
摩氏硬度:5~6。
密度:2.15(+0.08,-0.90)g/cm3。
折射率:通常1.42~1.43。
特殊光学效应为变彩效应。
玉髓(玛瑙)矿物(岩石)名称:玉髓。
内部结构为隐晶质集合体,呈致密块状,也可呈球粒状、放射状或细微纤维状集合体。
油脂光泽至玻璃光泽。
摩氏硬度:6.5~7。
密度:2.60(+0.10,-0.05)g/cm3。
折射率:点测法1.53或1.54。
呈同心层状和规则的条带状现象被称为玛瑙。
木变石(虎睛石,鹰眼石)矿物(岩石)名称:主要矿物为石英。
内部结构为晶质集合体,常呈纤维状结构,虎睛石可具波状纤维结构,鹰眼石纤维清晰。
抛光面:蜡状光泽;断口:玻璃至丝绢光泽。
摩氏硬度:7。
密度:2.64g/cm3~2.71g/cm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省地方标准
DB43
通天玉Tongtian Jade DB43/T 1133—2015
ICS 39.060
Y 88
2015-12-23实施2015-10-23 发布
目次
前言 (Ⅱ)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特征 (1)
5 鉴定方法 (2)
6 定名规则 (2)
7 鉴定证书 (3)
8 加工安全规则 (3)
9 标识 (3)
10 包装 (4)
附录A(资料性附录)通天玉与其它相似石英质玉石红外谱图 (5)
前言
本标准按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临武县通天玉开发管理办公室、湖南省黄金宝玉石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授权站提出。
本标准由湖南省国土资源厅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湖南省黄金宝玉石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授权站、临武县通天玉开发管理办公室、临武县质量技术监督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曾少乾、侯治华、王干珍、易晓明、陈昊、秦毅、朱丽琴、朱桂军、肖凌寒、范儒平、刘达祥、陈秀雨、胡郴、陈甫良、成军才。
通天玉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通天玉的术语和定义、特征、鉴定方法、定名规则、鉴定证书、加工安全规则、标识和包装。
本标准适用于通天玉原料及成品。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6552 珠宝玉石名称
GB/T 16553 珠宝玉石鉴定
QB/T 4182 饰品标识
DB53/T 440 黄龙玉
DB45/T 1066 贺州玉
DZ/T 0275.1~0275.5 岩矿鉴定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GB/T 16552、GB/T 16553 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通天玉
产于湖南省临武县通天山及周边区域,以石英为主,含少量高岭石、蒙脱石等矿物的石英质玉。
3.2
通天玉饰品
经过打磨、雕刻、抛光后作为佩带、把玩、摆设的通天玉产品。
4 特征
4.1英文名称:Tongtian Jade。
4.2 材料性质
4.2.1矿物成分:以石英为主,少量高岭石和蒙脱石,微量绢云母和褐铁矿等矿物。
4.2.2 化学成份:以SiO2为主,SiO2≥80%, Al2O3≥2%,少量MgO、CaO 、Fe2O3及Se、Sr、Mn、Zn、Nb、Ta、Ge等微量元素。
4.2.3结构类型:隐晶质结构~显晶质结构。
4.2.4颜色:常见白色及黄色、红色、褐色、灰色、蓝色等。
4.2.7断口:参差状断口。
4.2.8放大检查:隐晶质结构,粒状结构。
可见矿物包体。
4.2.9折射率:1.535~1.553,点测法常为1.53或1.54。
4.2.10紫外荧光:一般惰性。
4.2.11光性特征:非均质集合体。
4.2.12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不特征。
4.2.13红外光谱:通天玉的反射谱图中,1300~1000cm-1之间特征峰一般在1177cm-1和1120cm-1,少部分在1219 cm-1和1085 cm-1;600~400 cm-1之间一般有475 cm-1较强峰、536 cm-1较弱峰;798 cm-1峰一般比536 cm-1峰强;在913 cm-1、1005 cm-1附近见与粘土矿物有关的特征小峰,913 cm-1附近最常见。
4.2.14 密度:2.60~2.70g/cm3。
4.2.15摩氏硬度:6~7。
5 鉴定方法
5.1 鉴定方法选择
5.1.1常规鉴定方法参照GB/T 16553标准的鉴定方法执行,综合测定4.2中的全部或部分鉴定特征得出鉴定结论。
5.1.2实测过程中,依据样品条件选择最为适宜的方法,以获得准确的鉴定结论。
5.1.3用常规鉴定方法无法获得足够的鉴定结论依据时,须采用必要的特殊鉴定方法确定。
5.2 鉴定项目
5.2.1目测观察项目(包括光泽、颜色等表面特征)。
5.2.2 质量或总质量。
5.2.3放大检查。
5.2.4折射率(样品有抛光面,样品状态允许时)。
5.2.5紫外荧光(必要时)。
5.2.6光性特征(样品状态允许时)。
5.2.7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必要时)。
5.2.8红外光谱分析。
5.2.9 密度(样品状态允许时)。
5.2.10摩氏硬度(原石,必要时)。
5.2.11X衍射分析(必要时)。
5.2.12矿物成分(必要时,可采用薄片鉴定等)。
5.2.13 化学成分(必要时,可采用化学成分分析法等其他特殊鉴定方法检验)。
6 定名规则
6.1 产品定名
基本名称:石英质玉,商品名称“通天玉”;或“石英质玉(通天玉)”,如:石英质玉(通天玉)
6.2 玉石原料定名
当鉴定结果符合本标准第4章要求时定名为“石英质玉(通天玉)原石”。
6.3优化处理产品的命名参照GB/T 16552的要求执行。
6.3.1 处理
6.3.1.1染色处理:可染成各种颜色,放大检测可见染料沿粒间或裂隙分布。
命名:在一般名称前注明具体处理方法,如:染色石英质玉(通天玉);或石英质玉(通天玉)(处理),在备注栏注明为“染色石英质玉”。
6.3.1.2 漂白充填处理
6.3.1.2.1 光泽:抛光面显示树脂光泽或蜡状光泽。
6.3.1.2.2 折射率:常为1.53或1.54(点测法)。
6.3.1.2.3紫外荧光:通常无,或蓝白色、白色。
6.3.1.2.4 放大检查:粒状结构,结构松散,见充填物。
6.3.1.2.5 红外光谱:(2400~2600)cm-1和(2800~3200)cm-1有强吸收峰。
6.3.1.2.6命名:在一般名称前注明具体处理方法,如:充填处理石英质玉(通天玉);或石英质玉(通天玉)(处理),在备注栏注明为“充填处理”。
6.3.2在目前一般鉴定技术条件下不能确定是否经处理时,可以采用下述描述方式,如:“未能确定是否经××处理”或“表层颜色成因未确定”等。
7 鉴定证书
通天玉鉴定证书应包含以下基本内容:
a)证书编号。
b)质量或规格。
c)照片。
d)材料性质,如折射率、红外光谱、放大检查等内容。
e)检验结果,包括材料名称和样品名称,如:“石英质玉(通天玉)摆件”。
f)检验依据。
g)检验单位信息。
h)签章和日期。
8 加工安全规则
使用具备合格证的加工设备。
设备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并配备有安全防护设施。
加工过程必须有安全保障装置。
9 标识
每一件用于销售的通天玉产品都必须附有标识,标识内容应符合QB/T 4182 《饰品标识》的
10 包装
包装物应确保产品在运输与贮存过程中避免受到压损。
必要时有安全性警示标识。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通天玉与其他相似石英质玉石红外谱图
A.1 测试条件
测试仪器:红外光谱仪 测试方法:反射法 分 辨 率:4 cm-1 A.2
典型红外光谱图
A.2.1 通天玉典型红外谱图(图A 、图B 、图C)
图A 通天玉典型红外谱图
图B 图B 是图A 的放大
图C 通天玉典型红外谱图
A.2.2 黄龙玉典型红外谱图
图D 黄龙玉典型红外谱图
图E 台山玉典型红外谱图
图F 图F是图E的放大
8
图G 金丝玉典型红外谱图A.2.5 大别山玉典型红外谱图
图H 大别山玉典型红外谱图
图I 贺州玉典型红外谱图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