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网络应用第三章作业

合集下载

计算机网络与应用习题答案

计算机网络与应用习题答案

第一章网络概述一、填空题:1.独立的计算机系统、通信介质、网络协议、交换数据2. ARPANET、分组交换网3.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1981年4.微型计算机、微型计算机、微型计算机5.TCP/IP6.万维网7.CHINAPAC、CHINAPAC、3、88.钱天白、cn、cn9.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10.星型、总线型、环型11.资源共享、数据通信、均衡负载相互协作、分布处理、提高计算机系统的可靠性12.地理范围有限、几百到十几千M、建筑物13.交换信息14.数字信道、模拟信道15.连续变化、连接变化的、不同、离散的脉冲16.分组交换、电路交换、报文交换17.单工通信、双工通信、全双工通信18.短距离、长距离二、选择题1、B2、C3、D4、B5、B6、A7、D8、B9、B 10、B 11、B 12、B13、B 14、D 15、A 16、A 17、A 18、B 19、A 20、C三、简答题1.什么是计算机网络将地理位置不同但具有独立功能的多个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设备和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在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网络协议、网络操作系统、网络应用软件等)的协调下实现网络资源共享的计算机系统的集合。

2.ARPANET网的特点是什么?<1)实现了计算机之间的相互通信,称这样的系统为计算机互连网络。

<2)将网络系统分为通信子网与资源于网两部分,网络以通信子网为中心。

通信子网处在网络内层,子网中的计算机只负责全网的通信控制,称为通信控制处理机。

资源子网处在网络外围,由主计算机、终端组成,负责信息处理,向网络提供可以共享的资源。

<3)使用主机的用户,通过通信子网共享资源子网的资源。

<4)采用了分组交换技术。

<5)使用了分层的网络协议。

3.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具有通信功能的多机系统阶段第二阶段以通信子网为中心的计算机网络第三阶段网络体系结构标准化阶段第四阶段网络互连阶段4. 简述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资源共享、数据通信、均衡负载相互协作、分布处理、提高计算机系统的可靠性5. 计算机网络的主要拓扑结构有哪些?星型拓扑、环型拓扑、总线型拓扑6. 串行通信与并行通信的区别是什么?并行<Parallel)通信:数据以成组的方式在多个并行信道上同时传输。

网络信息技术应用与网络安全作业答案

网络信息技术应用与网络安全作业答案

网络信息技术应用与网络安全作业答案你的成绩低于作业及格要求,请重做!错误情况:单选题1.黑客为了发现某个计算机是否存在漏洞,一般会采用端口扫描的的方式来进行。

一般端口扫描有三种,以下不是正确扫描的方式的有:正确答案:单选题2.()指各单位建设的电子政务外网、国际互联网及其它公共信息网络。

按禁止处理、存储、传输涉密信息的原则进行管理。

正确答案:C.非涉密信息系统单选题3.主流信息安全产品和服务包括:( )该类产品能够不断监视各个设备和网络的运行情况,通过比较已知的恶意行为和当前的网络行为,找到恶意的破坏行为,并对恶意行为作出反应,以实现对网络风险的监控和对重要资产入侵的精确阻断.正确答案:B.入侵检测与入侵防御系统(IDS/IPS)单选题4.()依靠对事件记录的分析,定义网络故障并生成故障卡片,记录排除故障的步骤和与故障相关的值班员日志,构造排错行动记录,将事件-故障-日志构成逻辑上相互关联的整体,以反映故障产生、变化、消除的整个过程的各个方面。

正确答案:C.故障信息管理单选题6.下列关于电子邮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D.通过网络发送电子邮件不需要知道对方的邮件地址也可以发送单选题7.iPhone上的第三方软件MyWi用于()。

正确答案:D.无线共享单选题8.人人网是一种()。

正确答案:C.社交网站单选题9.谷歌公司的首页网址为()。

正确答案:单选题10.阿里旺旺中若想查看某好友之前发送的消息,则需要()。

正确答案:B.点击消息记录按钮在消息记录窗口中查看多选题1.危害计算机网络安全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危害后果也不尽相同,常见的几种危害形式有:正确答案:A.自然灾害 B.系统漏洞 C.病毒侵袭 D.违法违纪多选题2.计算机网络技术集中了当代计算机()发展的成果,它的产生和发展引起了信息技术的大发展。

正确答案:A.软件 B.硬件 C.系统结构 D.通信技术多选题3.以下属于角色扮演类大型网上游戏的是()。

第三章测验及答案

第三章测验及答案

第三章测验及答案第三章测验一、判断1. 文档不属于软件,所以不重要。

()2. 软件学是专门研究软件开发的学科。

()3. 通常把计算机软件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4. 所谓系统软件就是购置计算机时,计算机供应厂商所提供的软件。

()5. 当前流行的操作系统是Windows系列及Office系列。

()6. Word属于系统软件,因为它在多个行业、部门中得到广泛的使用。

()7. Oracle是一数据库软件,属于系统软件。

()8. “软件工程”的概念出现在计算机软件发展的第三阶段。

()9. 一般只有硬件、没有软件的计算机被称为“裸机”。

()10. 计算机操作系统自举完成后,操作系统的所有程序常驻内存。

()11. Windows操作系统可以在任意的计算机上安装。

()12. Linux操作系统是Unix简化后的新版本。

()13. 机器语言程序是直接运行在裸机上的最基本的系统软件。

()14. 汇编语言是面向机器指令系统的机器语言。

()15. 计算机硬件就是组成计算机的各种物理设备的总称。

()16. 同一个程序在解释方式下的运行效率比在编译方式下的运行效率低。

()17. 编译程序仅是指从高级语言到机器语言的翻译程序。

()18. 在设计程序时一定要选择一个时间代价和空间代价都是最小的算法,而不用考虑其它问题。

()19. 离散数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连续的数据结构。

()20. 数据结构的内容包括数据的逻辑结构、存储结构以及在这些数据上定义的运算的集合。

()21.链接表是以指针方式表示的“线性表结构”。

()22. 程序与算法不同,程序是问题求解规则的一种过程描述。

()23. 软件产品的设计报告、维护手册和用户使用指南等不属于计算机软件。

()24. 支持多用户、多任务处理和图形用户界面是Windows的特点。

()25. 程序设计语言按其级别可以分为硬件描述语言、汇编语言和高级语言三大类。

()26.源程序通过编译处理可以一次性地产生高效运行的目标程序,并把它保存在外存储器上,可供多次执行。

计算机网络作业综合

计算机网络作业综合

计算机网络作业第一章(P39)1-15,假定网络的利用率达到了90%。

试估算一下现在的网络时延是它的最小值的多少倍?解:设网络利用率为U,网络时延为D,网络时延最小值为D = D0 / (1 - U) D / D0 = 101-17,收发两端之间的传输距离为1000 km,信号在媒体上的传播速率为2 × 10^8 m/s。

试计算以下两种情况的发送时延和传播时延:1)数据长度为10^7 bit,数据发送速率为100 kbit/s。

2)数据长度为10^3 bit,数据发送速率为1 Gbit/s。

从以上计算结果可得出什么结论?解:发送时延Ts = 数据帧长度(bit)/ 发送速率(bit/s)传播时延Tp = 信道长度(m)/ 电磁波在信道上的传播速度(m/s)1)Ts = 10^7 bit / 100 kbit/s = 100 s,Tp = 10^6 m / (2 ×10^8) m/s = 0.005 s2)Ts = 10^3 bit / 1 Gbit/s = 1 μs,Tp = 10^6 m / (2 × 10^8) m/s = 0.005 s结论:若数据长度大而发送速率低,则在总的时延中,发送时延往往大于传播时延。

但若数据长度短而发送速率高,则传播时延就可能是总时延中的主要成分1-19,1)长度为100字节的应用层数据交给传输层传送,需加上20字节的TCP首部。

再交给网络层传送,需加上20字节的IP首部。

最后交给数据链路层的以太网传送,加上首部和尾部共18字节。

试求数据的传输效率。

数据的传输效率是指发送的应用层数据除以所发送的总数据(即应用数据加上各种首部和尾部的额外开销)。

2)若应用层数据长度为1000字节,数据的传输效率是多少?解:1)100 / (100+20+20+18) = 63.3%2)1000 / (1000+20+20+18) = 94.5%1-29,有一个点对点链路,长度为50 km。

《计算机网络》教案(第三章)

《计算机网络》教案(第三章)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
数据通信的定义
数据通信的方式
数据通信是指在不同的计算机或设备 之间传输数据和信息的过程。
根据数据传输的方向和方式,数据通 信可分为单工、半双工和全双工三种 方式。
数据通信系统的组成
数据通信系统通常由数据源、发送设 备、传输介质、接收设备和数据宿五 个部分组成。
传输介质与通信设备
传输介质的分类
传输介质可分为有线介质和无线 介质两大类,其中有线介质包括 双绞线、同轴电缆和光纤等,无 线介质包括无线电波、微波和红
外线等。
通信设备的作用
通信设备是实现数据通信的重要 工具,包括调制解调器、网卡、
集线器、交换机和路由器等。
通信设备的选型
在选择通信设备时,需要考虑传 输速率、传输距离、网络拓扑结
特点
覆盖范围广、传输速率相对较低、网络结构复杂、通信成本 高。
常见广域网接入方式
电话线拨号接入
利用普通电话线,通过拨号方式连接 到ISP,速度较慢,已逐渐被淘汰。
DSL接入
数字用户线路(Digital Subscriber Line),利用普通电话线提供高速数 据传输服务,包括ADSL、VDSL等。
调制技术的选择
在选择调制技术时,需要考虑信道的特性、传输距离、传 输速率和误码率等因素。
04 局域网技术
局域网的特点与分类
特点
覆盖地理范围小、数据传输速率高、 通信延迟时间短、误码率低、通常属 于一个单位所有。
分类
按拓扑结构可分为星型、环型、总线 型和树型等;按传输介质可分为有线 局域网和无线局域网。
FTP协议
用于文件传输,支持 上传和下载功能,可 实现不同操作系统之 间的文件交换。
DNS协议

第三 章计算机网络基础与Internet应用

第三 章计算机网络基础与Internet应用

⑶ 程序端口号
TCP/IP协议使用端口号(范围:1~1024)来区 分网络程序的进程号,以达到多路复用的目的。 1至254号端口被系统资源保留,作为常用服务进 程的端口号。
例如: POP3服务占用110号端口,SMTP服务占 用25号端口,WWW服务占用80号端口
小结:
• OSI参考模型 • 局域网技术 • 网络拓扑结构 • 网络连接设备 • 网络协议
⒉ 传输层协议
⑴ TCP(传输控制协议)
TCP协议是面向连接的服务协议,进行数据传递 之前必须先建立“连接”。TCP建立连接要经过 所谓的“三次握手”,所以TCP不是最快的传输 协议。 TCP协议是点到点的可靠性传输层协议, 经常与IP协议联系。
⑵ UDP(用户数据报协议)
UDP属于组播协议,可以把数据包一次发送 给多个节点,传输速度快,是面向无连接的不 可靠传输协议。实际网络应用时,经常将TCP 和UDP混合使用,既有较快速度,也有较高的 可靠度。
3. 环线形结构
• 特点:
传输时延的确定 性、网络组网容易。 • 缺点: 灵活性差、可靠性 差。
6.2.3 网络连接设备
网络连接设备是网络通信的中介设备。 连接设备的作用是把传输介质中的信号 从一个链路转送到下一个链路。网络连 接设备一般都配置两个以上的连接器插 口。 常用连接设备有:中继器 ,集线器, 网桥,交换机和路由器等等。
第六章 计算机网络基础 与Internet应用
6.1 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 6.2 计算机网络模型 6.3 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 6.4 6.5 6.6 6.7 国际互联网(Internet) Windows 2000网络应用 IE(Internet Explorer)浏览器 Outlook Express(电子邮件浏览器)

林子雨大数据技术原理及应用第三章课后作业答案

林子雨大数据技术原理及应用第三章课后作业答案

大数据第三章课后作业201708 2017152418 张明旭2.分布式文件系统是如何实现较高水平的扩展的?分布式文件系统把文件分布存储到多个计算机节点上,成千上万的计算机节点构成计算机集群。

3.试述HDFS中的块和普通文件系统中的块的区别。

HDFS中的块比普通文件系统中的块大很多。

且在HDFS中如果一个文件小于数据块的大小,它并不占用整个数据存储块的空间。

4.试述HDFS中的名称节点和数据节点的具体功能。

名称节点:负责文件和目录的创建删除和重命名等,管理数据节点和文件块的映射关系。

数据节点:负责数据的存储和读取。

5.在分布式文件系统中,中心节点的设计至关重要,请阐述HDFS是如何减轻中心节点的负担的。

名称节点不参与数据的传输。

6.HDFS只设置唯一一个名称节点,在简化系统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明显的局限性,请阐述局限性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1)命名空间的限制:名称节点是保存在内存中,因此名称节点能够容纳对象(文件,块)的个数受到内存空间大小的限制2)性能的瓶颈整个分布式文件系统的吞吐量受限于单个名称节点的吞吐量3)隔离问题由于集群中只有一个名称节点,只有一个命名空间,因此无法为不同应用程序进行隔离4)集群的可用性一旦唯一的名称节点发生故障,会导致整个集群不可用7.试述HDFS的冗余数据保存策略。

HDFS采用多副本方式对数据进行冗余存储,通常一个数据块的多个副本会被分不到不同的数据节点上。

8.数据复制主要是在数据写入和数据恢复的时候发生,HDFS数据复制是使用流水线复制的策略,请阐述该策略的细节。

这个文件首先被写入本地,被切分成若干个块,每个块向HDFS集群中名称节点发起写请求,名称节点会将各个数据节点的使用情况,选择一个数据节点列表返回给客户端,当第一个数据节点接收块的时候,写入本地,并且向第二数据节点发起连接请求,把自己的接收的块传给第二个数据节点,依次类推,列表中的对个数据节点形成一条数据复制的流水线。

陕师大版八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

陕师大版八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

陕师大版八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陕师大版八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材第三章《网络应用》的3.1至3.3节,详细内容为:网络信息搜索技巧、网络信息安全以及电子邮件的使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网络信息搜索的技巧,提高信息检索效率。

2. 培养学生的网络信息安全意识,了解网络安全的基本知识。

3. 使学生熟练使用电子邮件进行沟通和交流。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网络信息安全知识、电子邮件的设置与使用。

教学重点:网络信息搜索技巧、网络信息安全意识、电子邮件的发送与接收。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

2. 学具:学生每人一台电脑,安装有电子邮件客户端。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个实际情景,如寻找某部电影的资源,引出网络信息搜索的重要性。

2. 讲解网络信息搜索技巧,结合教材3.1节,介绍关键词选择、搜索引擎使用等方法。

3.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搜索练习,比一比哪组找到的信息更准确、更全面。

4. 讲解网络信息安全知识,结合教材3.2节,让学生了解病毒、木马等网络安全威胁,并提出防范措施。

5. 案例分析:讨论网络信息安全事件,引导学生提高安全意识。

6. 讲解电子邮件的使用,结合教材3.3节,让学生学会注册邮箱、发送邮件、接收邮件等基本操作。

7. 例题讲解:以发送一封求职邮件为例,讲解邮件格式和注意事项。

8. 随堂练习:让学生互相发送邮件,练习邮件的发送和接收。

六、板书设计1. 网络信息搜索技巧关键词选择搜索引擎使用2. 网络信息安全常见安全威胁防范措施3. 电子邮件使用注册邮箱发送邮件接收邮件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电子邮件形式,向同学分享一则在网络上看到的有趣新闻,并注明新闻来源。

2. 答案:新闻分享:邮件格式正确,内容有趣,注明新闻来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网络信息搜索技巧掌握较好,但对网络信息安全知识了解不足,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网络应用基础》第3章课后作业
专业光信息科学与技术姓名班级2012211209 学号2012211084
班内序号25
作业提交说明:
1、第3章作业提交截止日期定为11月30日,过期补交的不回批改意见,可能会影响平时成绩;
2、不要改变表格模板,保留作业题目,仅在空白部分作答,批注栏勿填,可以增加每格的长度;
3、作答时不得百度、不得完全抄书,鼓励查找经典文献书籍,尽可能写出自己的理解和想法,引用资料
的作答需给出参考文献;
4、雷同答案or 百度答案or 没有想法的答案“约等于”没交作业;
5、提交的作业文档使用word文件,文件命名格式严格按照模板提供的方式补齐,邮件标题和文件名一致。

答:不是。

OSI 模型中发生通信是在最底层的物理层,而在这个例子中,发生通信的双方是在工程师质检和总裁之间,所有不满足OSI模型。

4.IP地址的概念是什么?一个IP 地址为142.
5.0.1 的主机需要测试其内部软件,在分组中的目的地址是什么?
答:IP地址是计算机的逻辑地址,是我们进行TCP/IP的基础。

每个连接到网络的计算机都需要一个特定的逻辑地址去标识和区分不同的电脑。

我们目前使用的IP地址是32位,可以用来唯一标识Internet上的每一个主机。

在分组中的目的地址是127。

5.假设主机想知道主机的IP地址,请按图描述查询过程,并说明用到的域名查询方式。

(其中TLD域名服务器是指顶级域名服务器)。

①主机向其本地域名服务器发送查询请求,为递归查询;
②本地域名将该报文转发到根域名服务器,为迭代查询;
③根域名服务器向本地域名服务器返回顶级域名服务器(TLD)的IP地址,为迭代查询;
④本地域名服务器向顶级域名服务器进行查询,为迭代查询;=
⑤顶级域名服务器注意到前缀,用权限域名服务器的IP 地址进行响应,告诉本地域名服务器,为迭代查询;
⑥本地域名名服务器向权限域名服务器发送查询报文,为迭代查询;
⑦权限域名服务器告诉本地域名服务器所要查询的主机IP地址,为迭代查询;
⑧本地域名服务器将查询结果告诉主机。

6. 尝试使用Windows中的nslookup,这个指令可以用来干嘛?
在Windows的cmd中输入nslookup
Nslookup 是一个监测网络中DNS是否能正确实现的命令行工具。

可以正向解析域名也可以反向解析域名,nslookup最简单
针对上面的地址,匿名访问时,输入ftp://./
下图为显示界面:
9、假定Alice使用一个基于Web的电子邮件账户向Bob发报文,而Bob 使用outlook访问他的邮件服务器来获取自己的邮件。

给出报文是怎样从Alice主机到达Bob主机的过程,列出在两台主机间移动该报文时所使用的各种应用层协议。

答:
Alice 发送端服务器Internet
接收端服务器
Bob
HTTP
SMTP
SMTP
HTTP。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