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析高考电学实验题,归纳电学实验创新点
高考物理电学实验题

高考物理电学实验题
实验一:串联电阻的等效电阻测量
实验内容:
在直流电路中,测量多个串联电阻的等效电阻。
实验步骤:
1. 首先将多个电阻依次串联连接起来,形成一个电路。
2. 将电路连接至直流电源,并将电源电压调至适当数值。
3. 利用万用表测量电路两端的电压。
4. 利用欧姆定律,计算出每个电阻的电阻值。
5. 将所有电阻的电阻值相加,得到串联电阻的等效电阻。
实验结果:
实验中,通过测量电路两端的电压,可以得到各个电阻的电阻值。
将这些电阻值相加,得到的结果即为串联电阻的等效电阻。
实验二:并联电阻的等效电阻测量
实验内容:
在直流电路中,测量多个并联电阻的等效电阻。
实验步骤:
1. 首先将多个电阻并联连接起来,形成一个电路。
2. 将电路连接至直流电源,并将电源电压调至适当数值。
3. 利用万用表测量电路的总电流。
4. 利用欧姆定律,测量每个电阻的电压。
5. 利用欧姆定律,计算出每个电阻的电阻值。
6. 将所有电阻的倒数相加,再取倒数,得到并联电阻的等效电阻。
实验结果:
实验中,通过测量电路的总电流和每个电阻的电压,可以计算出各个电阻的电阻值。
将这些电阻值的倒数相加,并取倒数,得到的结果即为并联电阻的等效电阻。
高中物理-电学创新实验

教师备用习题
(1)按原理图(a)将图(b)中的实物连线.
(2)完成下列填空:
①R1的最大阻值为 20 (填“20”或“2000”)Ω. ②为了保护微安表,开始时将R1的滑片C滑到接近图(a)中的滑动变阻器的
左 (填“左”或“右”)端对应的位置;将R2的滑片D置于中间位置附近. ③将电阻箱Rz的阻值置于2500.0 Ω,接通S1.将R1的滑片置于适当位置,再反复调
电表粗测水样电阻约为2750 Ω.
(1)为精确地测量所取水样的电阻,该小组从实验室中找到如下实验器材:
A.电流表(量程0~5 mA,电阻RA为50 Ω) C.滑动变阻器(0~20 Ω,额定电流为1 A)) D.电源(电动势为12 V,内阻约为10 Ω)
高考题型突破
2.某兴趣小组欲通过测定工业污水(含多种重金属离子)的电阻率来判断某工厂废水是
否达到排放标准(一般工业废水电阻率的达标值ρ≥200 Ω·m).如图甲所示为该同学所用
盛水容器,其左、右两侧面为金属薄板(电阻极小),其余四面由绝缘材料制成,左、右两
侧带有接线柱,容器内表面长a=40 cm,宽b=20 cm,高c=10 cm,将水样注满容器后,用多用
高考题型突破
(2)在室温下对系统进行调节,已知U约为18 V,Ic约为10 mA;流过报警器的电流超 过20 mA时,报警器可能损坏,可知外电阻的取值范围是20×1180−3Ω=900 Ω≤R≤10×1180−3Ω=1800 Ω. 报警器的电阻是650.0 Ω,所以滑动变阻器阻值的取值范围在250 Ω到1150 Ω之间, 所以滑动变阻器应该选R2. (3)电阻箱代替报警器工作时的热敏电阻,阻值应为650.0 Ω,滑动变阻器刚开始应 置于b端,若置于另一端,接通电源后,流过报警器的电流会超过20 mA,报警器可能 损坏;实验调试时,将开关置于c端,缓慢调节滑动变阻器,直至报警器开始报警.
近年高考电学实验题分析

的
内阻 的内阻 r表示 R 的公式为 z 这类题 目属创新题 , 课本 上是没 有 的 , 要学 生能 需 灵活运用 知识 , 把实验方 法进行迁 移 , 一般不 会出 会 但 现完全 的设 计 电路 , 因为设计 能力要 求很 高 , 一旦 出现
定 电阻 ,两个单 刀开关 s、: s 及若干线 。
意电表 的特殊 用途 , 习中抓住 这些规律会让你事半功倍。 复
关键词 : 高考 ; 学 实验 ; 律 电 规
1 . 电路类实验几乎 全是学生实验 , 设计 如伏安法 测 电阻、 电源 电动势和 内阻 的测量 、 半偏法测 电流表 电阻 、 电表 的改装和校对等 。 2 . 创新实验通常为部分设计或 已知 电路的实验。例
例 1 (0 8 :20 年高 考全 国卷 ) 直流 电压表 , 一 量程 为
1 内阻为 I0 D , v, O 0  ̄现将 一阻值 为 5 0 ~ 00 之 间的 00 7 0 n 固定 电阻 R 与此 电压表 串联 , 以扩 大 电压表 的量程 , 为
( 不计 电压表 内阻的影 响 , U、 R 表示 , Ⅱ) 用 U 和 0 。
hm: 师 的 角 色定 位 . t 教 [ ht: w 2 t / ww. ah rncm/ g / l / 0 6 1 2 2 0 0 9 6 ] p / t c ec . e o Kc g Lt 2 0 — / / 0 6 1 1 5 t
同学们的进展 已超越 了 自己的认识 。说实话 , 三尺讲 这 台本身就 是 同学们 给的 , 旦离开 这一讲 台 , 一 教师 真 的 就 比学 生高吗? 同学们前进的过程 中我们教师一定要 在 扮演好 自己的角色 。
( ) 虑电压 表 内阻 的影 响 , u 、 R 、 Ⅲ 考 且 u 、 0
高中物理电学实验创新实验题

考查点(一)研究灯丝泡在水中时的伏安特性曲线[例1]某实验小组为了研究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先按照图甲所示的电路图连接电路,实验过程中操作规范,测量准确,得到一系列数据,如图乙中的散点。
该实验小组对实验进行了改进,如图丙所示,将小灯泡L的玻璃罩敲碎,灯丝保存完好,仍然置于灯座上,取一个大小合适的玻璃杯,将灯座倒扣在杯沿上,在玻璃杯里慢慢加水,使得突出的灯丝刚好完全没入水中,电路的其余部分均不接触水,再将该灯座依然接入图甲中小灯泡L处,这样接通电路以后,灯丝不至于热到发光,温度可以基本控制在25 ℃。
实验过程中操作规范,测量准确,得到一组数据,如图丁中的一组散点。
已知水的电阻远大于灯丝的电阻。
(1)请在图乙上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K1;曲线K1表明,随着电压升高,小灯泡的电阻____________(填“越来越小”“基本不变”或“越来越大”)。
(2)请在图丁上描绘小灯泡灯丝的伏安特性曲线K2;曲线K2表明,随着电压升高,水中灯丝电阻____________(填“越来越小”“基本不变”或“越来越大”)。
(3)对比两次实验表明,在同样的电压值下,曲线K1的电流值基本都远远小于曲线K2的电流值,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用平滑的曲线将各点相连,如图1所示;因I-U图像中图像的斜率表示电阻的倒数,故由图1可知,电阻越来越大。
(2)同理作出图像如图2所示,由图2可知,电阻基本保持不变。
(3)由两I-U图像可知,在同样的电压下,曲线K1的电流值基本都远小于曲线K2的电流值,即曲线K1的电阻值明显大于曲线K2对应的电阻值,原因是描绘曲线K2时灯丝保持恒温,而描绘曲线K1时灯丝的温度高于描绘曲线K2时灯丝的温度,而金属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答案](1)如解析图1所示越来越大(2)如解析图2所示基本不变(3)描绘曲线K2时灯丝保持恒温,而描绘曲线K1时灯丝的温度发生变化,且一直高于描绘曲线K2时灯丝的温度考查点(二)测量LED灯正常工作时的电阻[例2](2017·邯郸模拟)某实验小组要精确测定一个额定电压为3 V的LED灯正常工作时的电阻,已知该灯正常工作时电阻大约为300 Ω,电学符号与小灯泡电学符号相同。
高中物理高考 第二讲 电学实验及创新

1
2
3
4
5
U1/V
0.25
0.30
0.36
0.40
0.44
U2/V
0.86
1.03
1.22
1.36
1.49
U2 U1
3.44
3.43
3.39
3.40
3.39
(6)利用上述 5 次测量所得UU21的平均值,求得 Rx=________ 根据原理图,沿电流的流向依次连接。 ①先将 E、R、S1 连接起来,组成闭合回路。 ②将 R0、Rx 与 R 连接起来。 ③将 、S2 与 Rx 连接起来。 实物连线如图所示。
电流表内接法
电流表外接法
电路
误差来源
电流表的分压
电压表的分流
测量结果
R 测=Rx+RA,偏大
R 测=RRx+xRRVV,偏小
适用条件
Rx≫RA(测大电阻)或 RA 已知
RV≫Rx(测小电阻)或 已知
RV
如果知道电表的内阻,电流表、电压表就既可以测电 “3 用电
流,也可以测电压,还要以作为定值电阻来用,即“一 表”
(3)AC
99 (4)79
命题角度二 以测电阻为核心的实验 [核心知识]
1.电学仪器和电路的选择原则——安全、准确、方便 (1)电源的选择:一般可以根据待测元件的额定电流或额定 电压选择符合需要的电源。 (2)电表的选择:一般根据电源电动势或待测元件的额定电 压选择电压表,再估算待测电流的最大值选择电流表。注意测量 时要使电表的指针偏转角度较大。
1.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规则
量程 电流表 0~3 A 电压表 0~3 V
电流表 0~0.6 A
电压表 0~15 V
高考物理电学实验题

高考物理电学实验题高考物理电学实验题众所周知,物理是高中必修科目之一,而电学则是物理中的一个重要分支。
在高考物理科目中,电学实验题通常占有相当比重,因此对于考生而言,熟练掌握电学实验题的解题方法以及注意事项,尤为关键。
在本文中,我们将针对高考物理电学实验题,进行具体分析和讲解,帮助考生更好地应对相关考题。
一、实验名称:电学基本测量电学基本测量题是高考物理电学实验题中的常见题型之一。
这类考题主要考察考生对电阻、电流等电学概念的理解程度,以及使用万用表等测量工具的能力。
在解此类题目时,考生需要牢记以下注意点:1. 万用表的选择和使用万用表通常分为数字式和指针式两种,考生需要根据实验题目的需求进行选择。
在使用时,考生应注意保持稳定的测量状态,避免出现误差。
2. 连接电路的正确性连接电路的正确性也是解决电学基本测量实验题的关键之一。
考生应根据实验题目中的电路图,正确接线,并注意避免接错线、插反极性等问题。
二、实验名称:欧姆定律的验证欧姆定律是电学中的基本定律之一,其表达式为U=IR。
在高考物理考试中,欧姆定律验证题经常出现,考察考生对欧姆定律的理解情况。
在解此类题目时,考生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1. 电路的选择和设计欧姆定律验证通常需要考生根据电路图进行电路设计。
在设计时,考生应着重注意电路中电阻的选择和电流的控制等问题。
2. 数据的准确性欧姆定律验证需要考生进行实验测量,因此考生必须准确测量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等参数。
此外,考生还需注意数据的记录和计算过程中的错误排除。
三、实验名称:电桥平衡测量电桥平衡测量是一种常见的电学实验方法,适用于电阻、电容等参数的测量。
在高考物理电学实验中,电桥平衡测量题也常常出现。
在解此类题目时,考生主要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电桥电路的设计和选择电桥电路的选择和设计是电桥平衡测量的重点。
在设计时,考生需要确定电桥的桥臂阻值和所需的基准电阻等参数。
在此过程中,考生还需考虑如何调节电阻以达到电桥平衡。
高考物理-电学创新实验

【答案】(1)a
(2)U2=U1+I(R+RA)
(3)6.0 5.0
(4)0.58(0.53~0.62 均可)
【解析】 (1)利用伏安法测电阻,由图像可 知热敏电阻的阻值远小于电压表内阻, 所以 采用电流表外接法,故导线 c 应接在 a 点. (2)根据串联电路规律可知,外电路电压 U2 =U1+I(R+RA). (3)电源两端的电压利用欧姆定律可知, 利用 电源的伏安特性曲线可知电动势和内电 阻.电源的电动势为 6.0 V ,内阻为 r = 6.0-4.0 Ω = 5.0 Ω . 0.4
第13讲
电学创新实验
· 高频考点探究 · 教师备用习题
怎么考?
全国高考卷的实验题经常出现电学创新实验,该类实验的特点是题目来源于教材, 但又高于教材,需要考生学会迁移应用,准确理解实验创新点. 一般电学创新实验有两个大方向:1.实验原理的拓展与创新,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思想 方法是考查的核心,要解决此类实验问题,应摒弃简单地背诵实验而向分析理解实验转 变.2. 实验器材的创新与使用,试题的创新点有时是改变实验器材,或者选用一个“全新” 的元件引入实验中进行应用或研究,注重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 力.
3.某兴趣小组欲通过测定工业污水(含多种重金属离子)的电阻率来判断某工厂废水是否 达到排放标准(一般工业废水电阻率的达标值 ρ≥200 Ω·m).图 133 为该同学所用盛水 容器,其左、右两侧面为金属薄板(电阻极小),其余四面由绝缘材料制成,左、右两侧 带有接线柱,容器内表面长 a=40 cm,宽 b=20 cm,高 c=10 cm,将水样注满容器后, 用多用电表测出水样电阻约为 2750 Ω.
功能,因此在测电压表内阻时无需另并联电压表,测电流表内阻时无需再串联电流
高考电学实验总结与解析

高考电学实验总结归类电学实验是高考试题中必考实验,电学实验出题灵活,内容丰富,在高考试卷中所占比重大,是高考试题中的重要得分点。
以下是电学实验各种常见实验原理和做题技巧的总结,基本涵盖了电学实验中的所有题型,对学习电学实验有很大的帮助。
一、电表的双重作用1(电表的替代).有以下可供选用的器材及导线若干条,要求尽可能精确地测量出待测电流表的满偏电流.A .待测电流表A 0:满偏电流约为700~800μA 、内阻约100Ω,已知表盘刻度均匀、总格数为N .B .电流表A :量程0.6A 、内阻0.1Ω.C .电压表V :量程3V 、内阻3kΩ.D .滑动变阻器R :最大阻值200Ω.E .电源E :电动势约3V 、内阻约1.5Ω.F .开关S 一个.(1)根据你的测量需要,在B (电流表A )和C (电压表V )中应选择 .(只需填写序号即可)(2)在虚线框内画出你设计的实验电路图.(3)测量过程中,测出多组数据,其中一组数据中待测电流表A 0的指针偏转了n 格,可算出满偏电流I Amax = ,式中除N 、n 外,其他字母符号代表的物理量是 . 答案 ① C ② 电路如图所示 ③vR U n N ⋅(或3000U n N ⋅)U 为电压表读数,R v 为电压表内阻 解析 (1)由于电流表的满偏电流太小,所以要想进行多次测量,不能使用。
而对于电压表,1000gg V U I A R μ==,大于待测电流表的满偏电流,因此,可把电压表当电流表用。
故选C.(2)题中要求测多组数据,故测量电路应选用分压电路,电路图如右所示。
(3)电路中的电流V U I R =,又电流表刻度均匀,故有:m I I n N= 联立可解得:max V N U I n R =⋅ 或max 3000N U I n =⋅ 2.某同学要测量一电压表V 1的内阻。
提供的器材有:A .电压表V 1:量程3V ,内阻约为2k ΩB .电压表V 2:量程10V ,内阻为5k ΩC .电源E :电动势约为10V ,内阻不计D .滑动变阻器R :最大阻值为20ΩE .定值电阻R 1:阻值5k ΩF .定值电阻R 2:阻值30k ΩG .电键S 及导线若干该同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电路图,通过改变滑动变阻器R 的阻值,测量多组电压表V 1的读数U 1和电压表V 2的读 数U 2,最终求出了电压表V l 的内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析高考电学实验题,归纳电学实验创新点作者:张立泰
来源:《教师·下》2019年第09期
摘要:近几年高考对电学实验的考查有了较高的要求,实验考查注重从知识到能力的迁移,试题在原有的五个基本实验基础上,在研究对象、实验原理和实验数据统计处理等方面进
行了创新,试题创新点频频出现,这对考查学生的能力和推进新课程的改革很有帮助。
只要考生认真分析,找出试题的创新点,应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解答,定能“满分”而归,文章根据两道电学实验试题,归纳电学实验的创新点,对创新点进行思考、分析、迁移和拓展,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关键词:创新点;研究对象;实验原理;电学实验
一、引言
笔者通过对近几年电学实验高考试题的分析,发现电学试题难点形成的原因主要是学生对解答创新实验缺乏平时对实验思想方法(如模拟法、控制变量法、半偏法、转换法、放大法、比较法、替代法等)进行归纳和总结,面对电学实验创新题,找不到切入点,找不到实验设计原理和可行的解决问题办法。
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其对基本实验理解得不透彻,应用不灵活,缺乏对掌握知识的迁移能力和创新意识。
下面通过笔者对例题的分析,归纳出创新实验的创新点,通过分析,领悟解决创新电学实验的精髓,总结解决电学实验的方法,达到解决电学实验问题的目的。
例题1:某多用电表内欧姆挡“×1”的内部电路图(如图甲的虚线框所示)。
一学习小组将电阻箱和电压表并联后接到多用电表两表笔A、B上,采用图甲的电路测量多用电表欧姆挡“×1”正常工作时的内阻RΩ和其内部电池的电动势E(电压表的内阻很大,它在该电路中的分流作用可以忽略),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1)先调整“指针定位螺丝”,再将选择开关转至欧姆挡“×1”,红黑表笔短接,调节“欧姆调零旋钮”使指针指在表盘___(填“左”或“右”)侧零刻度处。
(2)电阻箱和电压表并联后的两端分别接在表笔A和B上,正确的接法是:电压表的正接线柱要接在多用电表的表笔___(填“A”或“B”)上。
(3)改变电阻箱的阻值,得出多组电压表和电阻箱的示数U、R,并将对应的和的值计算出来并记录在表格中,再画出-(图像如图乙所示),若图乙中图线的斜率为k1、与纵轴的截距为b1,则所测内部电池的电动势E=____,欧姆挡“×1”正常工作时的内阻RΩ=____。
(用
k1、b1表示)
(4)一位同学提出了数据处理的另一种思路:先计算出,然后画U-(图像如图丙所示)。
由图丙得到图线斜率为k2、与纵轴的截距为b2,则电池的电动势E=; ; ; ;,欧姆挡“×1”正常工作时的内阻RΩ=; ; ; ; 。
(用k2、b2表示)
【答案】右;B; ;; b2; -k2
【解析】(1)欧姆表的0刻度线在表盘最右侧,因此进行欧姆调零时应将红黑表笔短接调解欧姆调零电阻,使指针调到右侧零刻度线处;(2)根据电压表的接法,电流应该从电压表的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由图甲可知,表笔B接的是电源的正极,因此电压表的正极应该接表笔B处;(3)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有E=U+IRΩ=U+RΩ,得=+·,由图乙可知,图线截距b1=,斜率k1=,即E=,RΩ=;(4)根据E=U+IRΩ=U+RΩ等效变换U=E-RΩ,图丙中图线截距b2=E,斜率k1=-RΩ,故RΩ=-k2。
【考查目的】考查用伏阻法测电源电动势和欧姆表内阻、欧姆调零、电压表连接、实验数据分析处理。
【实验创新】此实验对测电池电动势和内阻实验进行了三方面的创新:一是实验研究对象发生了变化,测电池和其他原件连接等效电源电动势和内阻;二是实验原理发生了变化,由常规的伏安法测电动势和内阻改换成伏阻法;三是实验数据处理用两种方法,在实验数据处理上进行了创新。
例题2:(2016·天津卷)某同学想要描绘标有“3.8 V,0.3 A”字样小灯泡L的伏安特性曲线,要求测量数据尽量精确,绘制曲线完整,可供该同学选用的器材除了开关、导线外,还有:电压表V1(量程0~3 V,内阻等于3 kΩ);电压表V2(量程0~15 V,内阻等于15
kΩ);电流表A1(量程0~200 mA,内阻等于10 Ω);电流表A2(量程0~3 A,内阻等于0.1 Ω);滑动变阻器R1(0~10 Ω,额定电流2 A);滑动变阻器R2(0~1 kΩ,额定电流0.5 A);定值电阻R3(阻值等于1 Ω);定值电阻R4(阻值等于10 Ω);定值电阻R5(阻值等于1 kΩ);电源E(E=6 V,内阻不计)
①请画出实验电路图,并将各元件字母代码标在该元件的符号旁。
②该同学描绘出的I–U 图像应是下图(如图3)中的______。
【答案】①电路如图2; ②B
【解析】①电压表V2和电流表A2量程太大,电压表V1和电流表A1量程偏小,根据题中所给条件和要求,可以对电压表V1和电流表A1进行改装,电压表V1与定值电阻R5串联,改装成量程为4V的电压表;电流表A1与定值电阻R4并联改装为量程为0.4A的电流表;因为小灯泡的阻值较小,故电流表采用外接法;要绘制完整的曲线,滑动变阻器应采用分压接法,要选择总阻值小的R1电阻,电路如图2。
②因为小灯泡灯丝的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所以该同学描绘出的I-U图线应该是B.
【考查目的】探究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电表改装、器材选取、电路设计。
【实验创新】例题考查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的实验;题中难点是所给的电表量程都不适合,题中的创新点是对电流表和电压表按需要进行改装,还考查了电表的改装方法;其他部分基本和课本的基本实验一样。
通过对近几年高考电学题的分析和上面例题的分析,实验创新题主要在以下四方面進行创新:
二、对实验研究对象进行创新
在高中电学实验中测量的物理量基本上就书中的几种,但可以测不同的研究对象的物理量。
解决办法可以模拟书中基本实验测量方法,达到实验目的。
常见创新问题归纳如下:
一是对课本中基本实验描绘小灯泡伏安特性曲线进行创新:把研究对象改换成二极管、热敏电阻、电动机、光电池、电池等电学原件的伏安特性曲线。
二是对课本基本实验测电池电动势和内阻进行创新:把研究对象改换成水果电池、光电池、含其他原件等效电源(如例题中欧姆表内电池电动势和欧姆表内阻)电动势和内阻。
三是对课本中基本实验伏安法测金属电阻率进行创新:把研究对象改换成多匝线圈的长度、金属板的厚度、圆管内径等物理量。
三、对实验原理进行创新
在给定实验目的的情况下,实验创新题体现在电路的结构和实验原理上变化,不论哪种解决办法,都依据欧姆定律进行解答,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一方面,对课本中基本实验测电池电动势和内阻实验进行创新:可以用多用电表、伏阻法、安阻法、伏伏法、安安法等方法进行测量。
另一方面,對课本中基本实验伏安法测电阻进行创新:测各种原件的电阻可以用安安法、伏伏法、比较法、替代法、转换法、半偏法等方法进行。
四、对实验测量数据统计处理进行创新
实验中测量得到的数据,处理方法不同虽然能得出测量结果,但精度可能不同,所以实验经常考查实验数据的处理。
解决办法是应用所学的知识寻找待测量之间的函数关系,明确各物理量间的变化规律,进而求出待测量。
例如,在用伏阻法和安阻法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实验中,可用解析法,也可用图像法(图像法横坐标和纵坐标可以用不同量)。
再如,用半偏法测电流计内阻、测电压表内阻时,处理数据可以用半偏法,可以用比较法,也可以用图像法。
五、对提高测量结果精确性、保证测量安全性进行创新
在电学实验中,经常考查设计实验的“安全性原则”和“精确性原则”,这类题离不开仪器的选择、电路连接和设计。
根据题中已知仪器的参量和要求进行创新,解决办法是注重基本实验技能的训练,分析细节,优化实验设计,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
例如,根据题中的已知条件和实验具体要求,对题中给的电表进行改装,达到测量要求再接入电路进行测量;在电路中串联或并联一个电阻对电路中的电源、电表等电学器件进行保护;为了提高测量精度,要对测量数据进行放大或缩小,要在电路中串联或并联一个电阻。
六、结语
从上面两个例题的分析、解答、归纳和总结提升来看,电学实验创新题都是设置了新的情境,在实验原理、方法理解、分析过程、仪器使用、数据处理、误差分析等方面进行考查,考查内容在原有的基础实验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目的是考查学生运用已学的知识处理新情境问题的迁移能力。
只有找出实验试题的创新点,才能找到正确结题的切入点,抓住解题规律,才会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蒲永松.电学设计性实验思路分析与研究[J].数理化学习(高中版),2017(7):42-43.
[2]崔瑶.2007—2016年高考全国卷物理电学实验试题研究[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