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MPLS的光网络保护和恢复机制
基于GMPLS的多层网络故障恢复框架设计

基于GMPLS的多层网络故障恢复框架设计
张宏瑞;吕光宏
【期刊名称】《光通信技术》
【年(卷),期】2009(033)010
【摘要】针对GMPLS控制平面的生存性提出了一种故障恢复机制,以实现多层网络生存性机制之间的迅速协调,通过对方案的分析能减少故障恢复时间的总和,优化网络效率.%A new fault recovery mechanism was proposed based on GMPLS control palne.Control effectively to the coordination control to the survivability of each layer by the scheme. The whole time of restored failure can be reduced and optimized the network efficiency after analysis.【总页数】3页(P13-15)
【作者】张宏瑞;吕光宏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计算机学院,成都,610064;四川大学计算机学院,成
都,61006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393;TN929.11
【相关文献】
1.基于GMPLS集成动态多层网络故障恢复技术 [J], 王苏建;赵继军
2.GMPLS多层网络的分布式路由计算 [J], 邹苏;徐家品
3.改进的基于GMPLS的故障恢复及时间性能分析 [J], 韦艳霞;周田华
4.IP/GMPLS/Optical多层网络生存性机制的协调 [J], 赵继军;纪越峰;徐大雄
5.基于多层网络的人工智能领域跨界技术融合 [J], 刘晓燕;孙丽娜;裘靖文;单晓红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PTN关键技术 mpls与光传输网的结合.

GMPLS出现的背景
WDM、全光网的发展,使传输容量每12~18个月 翻番。然而,光网络的管理与控制当前仍然采用 传统模式,光网络只作为传输介质,支持通信业 务的发展。这种传统的传输业务与通信业务分别 控制与管理的模式,使当前宽带通道的提供仍然 采用静态配置方式,不能及时提供各类业务所需 要的带宽。另外,它也不能动态利用包括PDH、 SDH/SONET、 DWDM等多种网络资源,影响了 网络组织的灵活性、网络的有效性及新业务的拓 展。
两个模型图片
GMPLS的标签和标签交换路径
GMPLS的标签 GMPLS的层次化标签交换路径 层次化LSP的建立
GMPLS的标签和标签交换路径
GMPLS为了能控制光网络,它不仅要支持传统的分组交换, 而且还要支持时分交换、波长交换和光纤交换,这就决定 了GMPLS与MPLS有很大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 面: ·MPLS的标签空间非常大,而波长和时分信道非常有 限。 ·MPLS的LSP能够被分配连续值的带宽,而光信道和 时分信道只能被分配有限个离散值的带宽。 ·如果两节点之间有多条并行光纤,GMPLS还必须支 持光纤交换。
集成模型
集成模型又称对等模型或混合模型,它的 基本特点是光传送层的控制智能被转移到IP 层,由IP层来实施端到端的控制。此时,光 传送网和IP网形成一个集成的网络,统一的 控制平面维护单一的拓扑,光交换机和IP路 由器可以自由地交换所有信息并运行同样 的选路和信令协议,实现一体化的管理和 流量工程。但它的缺点也是明显的,就是 必须在光层和IP层交互大量的状态和控制信 息。
GMPLS出现的背景
随着光交换技术的出现,人们终于发现了 改造传输网络的契机,ITU-T、OIF、ODSI 等组织纷纷推出智能光 交换的体系结构和 相应的接口标准。他们的基本思想是将光 传送网智能化,并保证对上层交换网络良 好的承载能力,与OSI的传统模型保持一致, 业界将其统称为 Overlay Model。与之相对 应,IETF推出了一个称为Peer Model的网络 模型,这就是GMPLS(通用多协议标记交换)。
基于GMPLS的波长交换光网络的路由方案

基于GMPLS的波长交换光网络的路由方案刘洁【摘要】波长交换光网络(WSONs)被认为是目前最有前途的下一代核心和城域网络技术,基于通用多协议标签交换(GMPLS)的分布式控制的WSONs,可以在光网络发生故障后尽快地将受故障影响的业务恢复,GMPLS协议提供路由,信令和链路管理职能,因此,基于GMPLS的WSONs端到端光路可以动态建立,维持和释放.为减少功率平坦度对网络的影响,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大型网络的基于GMPLS的WSONs的感知式路由方案,称为功率平坦度感知的路由方案(POSR),在该方案中,每个网络节点处引入本地矩阵,该矩阵包括路由中所有现有光路的功率平坦度信息,并通过RSVP-TE和OSPF-TE协议存储和动态更新矩阵.利用该矩阵得出功率平坦度最小的路径,使单个波分复用链路在突发故障时功率平坦度对整个网络的影响达到最小.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可以减少功率平坦度对整个网络的影响.【期刊名称】《西安科技大学学报》【年(卷),期】2014(034)004【总页数】4页(P490-493)【关键词】波长交换光网络;路由;GMPLS;RSVP-TE;OSPF-TE【作者】刘洁【作者单位】西安科技大学期刊中心,陕西西安71005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N929.10 引言波长交换光网络(Wavelength Switched Optical Networks,WSONs)是随着光器件和光节点技术的飞速发展提出的,它由WDM 光互连透明节点(例如光交叉互联,OXCs;光分叉复用器,OADM)组成。
由于WSONs 架构可以避免使用昂贵的光电收发器做中间节点,它被认为是目前最有前途的下一代核心和城域网络技术。
基于通用多协议标签交换(GMPLS)的分布式控制的WSONs,可以在光网络发生故障后尽快地将受故障影响的业务恢复。
GMPLS 协议提供路由,信令和链路管理职能,因此基于GMPLS 的WSONs 端到端光路可以动态建立,维持和释放。
GMPLS保护恢复接口研究的开题报告

光子网格体系架构和OBS/GMPLS保护恢复接口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用户数量的快速增长,传输网络的网络容量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为了满足这一需求,光网络技术已成为下一代传输网络的重要发展方向。
在光网络领域,光子网格体系架构是一种新的网络架构模式,它可以提供高质量的网络服务,并保证数据传输的快速、可靠和高效。
然而,在现实生产中,由于各种因素导致网络中可能出现故障或瓶颈,因此必须具备保护恢复的能力。
OBS/GMPLS保护恢复接口是一种保护机制,通过切换和重定向数据流来实现故障处理和网络恢复。
因此,本文旨在研究光子网格体系架构和OBS/GMPLS保护恢复接口,探索如何使光子网格体系架构更加稳定可靠,以及如何通过合理的保护机制来提高网络的可用性和鲁棒性。
二、研究内容及方法1. 光子网格体系架构的研究:(1)详细介绍光子网格体系架构的概念和特点,包括网格节点、虚拟拓扑环路等;(2)通过分析网络中可能出现的故障模式和失效原因,探究如何构建稳定可靠的光子网格体系架构;(3)研究不同的网络路由算法,并选择最优的算法以保证网络业务质量。
2. OBS/GMPLS保护恢复接口研究:(1)介绍OBS/GMPLS保护恢复接口的原理和流程,以及不同的保护模式;(2)研究如何实现保护恢复接口的快速响应和可靠性;(3)通过实验验证保护机制的效果,分析机制的性能指标和优化策略。
3. 研究方法:(1)通过文献阅读和实验测试,深入探究光子网格体系架构和OBS/GMPLS保护恢复接口的相关理论和技术;(2)运用MATLAB、OPNET等工具,进行仿真实验,对比不同算法和机制的性能,评估网络的稳定性和可用性;(3)综合以上研究结果,提出相应的优化方案,以提高光子网格体系架构和保护恢复机制的性能和可靠性。
三、预期成果本文的预期成果包括:1. 对光子网格体系架构及路由算法等相关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并设计实现可靠的光子网格体系架构;2. 对OBS/GMPLS保护恢复接口进行研究,探索实现在光子网格体系架构中可靠保护机制的方法;3. 进行仿真实验,评估网络的性能及优化方案的实施效果,提高光子网格体系架构和保护恢复机制的性能和可靠性。
基于GMPLS的智能光网络路由技术研究

( oeeo o p t c ne& Tcnl y C lg Cm u r i c l f eS e eh o g ,Wu a nvrt o eh l y,W h nHue4 0 6 ,C ia o hn U i sy fTcno e i o g u a bi 3 0 3 hn )
趋势 。其 中, 于通 用 多协 议 标 签 交 换 ( eeai d MP S 基 G nrle L , z
G L ) 自动 交换 光 网 络 ( u ma dS i hn pi lN t MP S 的 A t t wt igO ta e o e c c -
wr,S N , o A O )将重叠模型与对等模型结合起来, k 同时考虑了两 量工程 机制应用于光 网络之 中。 种模型 的优缺点 , 既易于在短期 内实 现 , 可 以增强 网络 的可 还
Ab t a t T i p p rf s l t t e df r n e e w e h ON a d t d t n ewo k ,t e u sf r a d t e r ui g a - sr c : hs a e i t i s h i e e c sb t e n te AS n r i o a n t r s h n p t o w r h o t r r s f a i l n c i cu e o h t tr fGMP S b s d AS e L - a e ON,a d a ay e h o sri tb s d r u ig mo u e h e d l i h r h tc u e m- n n ls st e c n t n - a e o t d l ,t e k ymo ue n te ac i t r ,e a n e p a e n t e p i cp e fC P g r h h s s o h r i lso S F a o i m.F n l i lt st e ag r h t e v i i n AS n l t ial smua e h o i m ob a d t i ON. y l t l y Ke r s G n r i d MP 5; Auo td S th n t a Newok; C n t itb s d Ro t g C n tan d S o t s y wo d : e e a z I l e tma e wi i g Opi l c c t r o sr n - a e ui ; o sr ie h re t a n
浅谈T—mpls的保护及恢复技术

浅谈T—mpls的保护及恢复技术作者:张爱萍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5年第05期[摘要]本文是以网络生存性基础详细的介绍了简单光网络中的通道保护机制和GMPLS链路保护/链路恢复。
重点研究并讨论用MPLS支持网络生存性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可以综合网络的平均故障时间,延时,和误码率多项性能的最大可用性路由算法,然后利用基本的1:1保护机制,实现一种适合T-MPLS的保护机制。
[关键词]T-MPLS;生存性;路由算法;保护恢复中图分类号:TN915.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5-0083-01第一章绪论T-MPLS(Transport MPLS)是ITU-T SG15定义的基于MPLS技术的一个面向连接的包传送技术,是MPLS的一个子集。
它是基于传统ip机制的传送技术基础上发展而来,采用了面向连接的组网方式并结合了传送网络提供的丰富功能,支持与IP/MPLsV=面的高度技术协同配合及互操作。
T-MPLS层可以独立于客户层业务和相关控制平面进行工作,可以透明承载不同的客户业务类型。
未来业务全IP化的趋势已经不可避免,完善的OAM功能是部署高质量、高可靠性的PTN网络的关键。
因此,只有拥有强大的OAM能力,作为PTN主流技术的TMPLS才会在未来的市场上具备更强的竞争力。
当然,TMPLS还存在着一些问题,现希望可以通过自己的学习来提出一些改进T-MPLS的一些保护和恢复的方法,为将来的通信的发展能够提供帮助。
第二章网络生存性的相关技术网络的生存性定义为:在网络意外失效或故障的情况下应用各种恢复技术,使网络仍能维持或恢复到可接受性能指标的能力。
网络的生存性技术中通常采用的两种方案是:保护和恢复。
在保护方案中,网络在进行工作通路分配的同时,对备用通路进行配置。
当网络设备检测到工作通路发生故障时,便将业务从工作通路到换到备用通路,实现对受损业务的恢复。
在恢复方案中备用通道并未预先配置好网络设备在检测到故障后,动态的在网络中寻找可用资源,来建立恢复通道。
基于GMPLS协议的光传送网研究

基于G L协议的光传送网研究 MPS
黄 骥
f 南京邮 电大学 光 电工程 学院 ,江 苏 南京 200 ) 10 3
摘 要 : 以IU TG7 9 E F G L 最 新建 议 为基 础 ,研 究 了如何 将 G L 协议 适 配进 T — .  ̄IT MP S 0 MP S
1 G L 的 基本 概 念 MP S
I T 首先 提 出了针 对光 网络 的 、以I 为 中心 EF P
C — D 两个 信 令协 议 被扩 展 后 ,可用 于 光 网络 R LP 的连接 指配 ,并可 添加用 于支 持S N TS H网络 O E /D
的专用 扩展 :
的控 制 平 面 概 念 ,从 而 将 M L 里 的控 制 概 念 引 PS 入到光 网络 中。该方 法首先 通过 在数 据包 中插 入 所 谓 的标 签来 实 现 “ 一次路 由,多次 交换 ”或 者 “ 边缘路 由 ,核心 交换 ” ,即只在 网络 的边 缘分 析 I包 头 ,在 网络 内部 不 分析 I包 头 ,而 只是依 据 P P 分 组 的标 签进行 交换 。从 而实 现数据 流 的高速 转
(1链 路 管 理 :I T 提 出 L 协 议 ,可 用 作 1 EF MP 链 路 连接性 验证 、控 制通 道管 理 、链 路 属性 一致 性 校 验和错误 隔离 : ()拓 扑发 现 :将I路 由协 议 (I S F S 2 P  ̄ O P 和I— I
保 护 机 制 :WD M层 提 供 大容 量 的传 输 带 宽 。这
点之 间建立 标签 交换 路径 ,这样 ,原 本 面 向无 连
收稿 日期 :0 7 1 — 4 20—20
控制 。此 时 ,光 网络和 I 网可 以看作 一个 集成 的 P 网络 ,I层 与 光层使 用共 同的控 制 面 、共 同的地 P
基于GMPLS的光突发交换网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基于GMPLS的光突发交换网的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和意义:近年来,随着宽带网络的不断发展,对于数据通信的带宽需求越来越大。
而光通信作为一种高速、高容量、低延迟、安全性高的通信方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建立一种高效可靠的光通信网络变得越来越重要。
而光突发交换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交换技术,可以满足高带宽、低延迟、大容量等要求,被认为是下一代高速光通信网络的重要技术之一。
为了提高光突发交换技术的效率和可靠性,GMPLS(Generalized 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被引入到光突发交换技术中。
GMPLS的引入可以提供灵活的资源调度和路由选择机制,从而提高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因此,基于GMPLS的光突发交换网络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意义。
二、研究内容:本文主要研究了基于GMPLS的光突发交换网络的关键技术和算法,并且进行了性能分析和实验验证。
重点包括以下内容:1、GMPLS的基本概念、架构与标准。
2、光突发交换网络的基本原理与关键技术。
3、基于GMPLS的光突发交换网络的路由选择与资源调度算法。
4、基于GMPLS的光突发交换网络的性能分析与实验。
三、预期结果:通过对基于GMPLS的光突发交换网络的研究,我们将会得到以下结果:1、深入理解GMPLS和光突发交换技术的原理和关键技术,掌握其应用场景和实现方法。
2、研究和设计基于GMPLS的光突发交换网络的路由选择和资源调度算法,提高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3、进行基于GMPLS的光突发交换网络的性能分析和实验,验证其优越性。
四、研究难点:本文研究的难点主要包括:1、GMPLS的复杂性和可扩展性,需要对其进行深入的分析。
2、光突发交换技术的架构和工作原理相对较为新颖,需要对其理解透彻。
3、如何设计并优化基于GMPLS的光突发交换网络的路由选择和资源调度算法,需要进行仔细的分析和设计。
五、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本文将采用以下方法和技术进行研究:1、文献调研:对GMPLS和光突发交换技术的文献进行深入的研究,并进行总结和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种选择, 其中链路包括链路类型、 流量工程权值 ) <、 (= ) 、 最大带宽、 最大预留带宽等子 * ( 4 > ? @ A / ; B : C " ) 。,扩展了以下 D 个子 * / ; B . / 0 在此基础上, * / ;: ( ) 链路) 类型E , 长度F ; E <, E C > 4 G ( ) 链路远端) 类型E , 长度F ; # <, # C > 4 G ( ) 链路保护类型, 类型E , 长度F ; % F C > 4 G ( ) 共享风险链 路 组 0 (0 F H / , I 8 ? 4 JH @ B K/ @ L K ) , 类型 , 长度可变; , ? 6 : E D 7 ( ) 接口交换能力描述符, 类型E , 长度可变。 D M 当光网络节点控制平面使用这种拓展的、 适用 于光路计算的 1 在光网络节点初始化 0 . 2 协议时, 和链路状态发生变化的情况下, 通过扩展后的 * ’ 就可更新全网的链路状态信息, 同时也可做到 / 0 &, 和标准 1 0 . 2 路由协议域互通。 上述D个子 * / ; 中的风险链路组 0 H / , 指的 是, 当网络发生故障时, 位于相邻光网络节点之间的 失效风险概率相等的一组光链路或光通道。通常一 根光纤中的所有波分复用通道就是一个风险链路 组, 因为一旦光纤发生断裂, 将影响其中的所有光通 道。定义0 H / , 的目的就是为了在光网络中实现灵 活多样的选路机制, 实际上这也增加了选路的限制 条件。例如, 如果两条光路径上不存在任何公共的 则它们的路由将互不相关, 这样就可以 0 H / , 部分, 保证任何工作路由的失效都可被恢复。 通过扩展 1 光网络中的每个节点都 0 . 2 协议, 维护了一张本地资源表。表E是一个本地资源表的 实例, 此节点具有 ! 个端口, 同时每根光纤中有 " 个波长。表中的节点) < 表示与此端口相连的对端 节点的) ! # 条波长的状 < 值; # 状态表示链路中第 态, 有F种状态: 使用状态、 未分配状态、 故障状态和 保护预留状态; 0 H / , 组表示与 ! # 相关的风险通道 组。
" 网络节点运行状态
在由 *& 客 ’ ( )协议所实现的光网络节点中, 户层的设备 (如, 通过 ’ 路由器) . ,接口与此节点 上的控制平面相连。控制平面完成网络以及接点资 源处理过程, 在有业务请求时完成 呼叫建立连接过程, 在网络发生故 障时则完成故障恢复处理过程, 而 其中的故障检测由传送来完成。具 体地讲, 网络各个节点其运行状态 由以下!个任务构成:
# 基于 ,. / 0的故障恢复
,. / 0对网络生存性的支持主要体现在相关 信令方面, 而相关的过程目前并未被标准化。本部 分对基于 ,. / 0的网络故障恢复过程以及相应的 信令消息格式进行说明, 分为故障发生前的处理和 故障发生后的处理两个过程来描述, 同时也对双向 / 0 . 的保护过程进行了说明。 ! $ " 网络故障发生前 此阶段光网络节点控制平面主要完成链路状态 信息收集的功能, 从而得到网络的逻辑拓扑结构。 相邻节点之间的状态信息通过 ,. / 0 协议族中的 链路管理协议 / 并通过相应的路由协 . 来收集, 议向全网络散布, 这里我们通过 1 0 . 2 协议来进行 描述。,. / 0对开放最短路径优先 1 0 . 2 协议进 行 了 扩 展, 光网络节点的控制平面利用扩展的 主动和其 1 0 . 2 协议通过向相邻节点发送 3 4 5 5 6包, 他网元交换链路和容量信息, 从而掌握全网状态。 当链路发生中断或新增加链路时, 网元节点向所有 其他网络节点发出事件广播 / 0 &。各个节点收到 信息后, 更新链路状态表, 并重新计算各个节点可达 性的最佳路由。 ,. / 0对 1 0 . 2 的扩展是通过扩展不透明 (1 来实现的, 具体地讲, 是扩展了 / 0 & 8 : 4/ 0 &) 7 9 流量工程 / (* 。原 1 0 & ’/ 0 &) 0 . 2 协议 * ’/ 0 & 的* / ; 对象中的值域 ; 包含路由器地址和链路两
/0在全网络内定期发布本节点的链路状态信 息, 包括通道的可用性等。通道的状态信息包括 1 种: 使用状态、 未分配状态和保护预留状态。 (连接允许控制) 步 2 0对新业务请求执行 3 / 3 骤, 并完成呼叫连接建立过程。 30检测网络故障并对失效的业务连接执行恢 复过程。 40定期执行资源规划过程以确定是否需要增 加新的通道以满足预定的业务和网络故障恢复目 标。 50使用集中式或分布式算法定期地重新优化 恢复路径。 上述 ! 个任务均由网络节点的控制平面完成。 其中, 任务 2 可分解如下: 光网络节点 (如 6 通过 2 + " 0 7 3) . ,接口接收 到客户层设备的业务连接请求, 这种请求包括业务 的一些属性, 如带宽、 故障恢复需求等; 如果新的来务请求不包含故障恢复需求, 2 + 8 0 则在有足够资源的情况下确定业务路径, 否则拒绝 连接请求; 如果新的业务请求包含故障恢复需求, 对 2 + 1 0 于" 则建立保护连接; 对于其他保护 9 "保护请求, 机制的请求, 则预留相应的网络资源。如果没有足 够的网络资源, 则拒绝业务请求。 而任务 3 (检测网络故障并恢复失效连接) 可分 解如下: 将检测到的故障信息发送 3 + " 0检测网络故障, 到相关节点, 通过一定的故障恢复机智 恢复失效连 接。故障检测过程由接点传送平面来完成;
0 *" M F
由上表可以看出, 当网络的节点数比较多, 同时 万方数据
每条链路中的波长数也很多时, 在链路状态发生变 — E E —
高技术通讯 ’ P P < Q R
化的情况下, 利用 ! "# $ % 广播这样一张表将很耗 时, 容易造成网络收敛速度慢。为解决这个问题, 可 采用如下方法来解决: ( ) 仅广播变化了的链路状态信息; & ( ) 由于 ! 广播 # ’ $ ( # ) 组是固定的, $ % 中可 ! 不包含此信息。 光网络节点通过发送 * + , , -包周期地与相邻节 点交换链路状态信息。根据不同的算法需求, 每个 网络节点可以仅仅维护本地资源表, 也可维护一张 全网的资源表。 ! . ! 网络故障发生后 此阶段为网络节点故障恢复过程。光网络生存 性技术包括保护和恢复技术, 而 )/ 0 # $ 通过扩展 对这两类生存性技 ( $ 1 0 2 ! " 协议和 3 ( 2 # 4 0 协议, 术提供了信令的支持。这两种协议不兼容, 具有排 他性, 所以一个网络只能选用其中之一。这里通过 ( $ 1 0 2 ! " 协议和 # / 0 协议来描述网络故障恢复 中的信令过程。 ’ . ’ . & 故障保护 光网络层的保护分为复用段层 (5/ ) 保护和 $ ) 保护。复用段层的保护一般是在相邻 通道层 (5 3 6 两个节点之间的链路上提供, 而通道层保护则在一 条光路径 ( ) 上提供, 光路径可由若干网络 , 7 6 9 ; 9 6 8 : 节点构成。 ( )复用段保护 & 复用段保护机制涉及到四类信令消息: 故障通 知消息、 故障确认消息、 请求倒换消息和倒换响应消 息, 可带内通道, 也可走带外通道。本方案中, 故障 通知消息和故障确认消息通过 # / 0 协议来实现, 而请求倒换消息和倒换消息利用 ( $ 1 0 2 ! " 消息来 实现。 复用段保护的执行过程如下: 步骤& 则向上 .如果下游节点检测到链路故障, 游节点发送故障通知消息。 步骤’ .上游节点收到上报的故障通知消息后, 向下游节点周期性地发送请求倒换消息, 并等待响 应。 步骤< 根据资 .下游节点收到请求倒换消息后, 源情况向上游节点发送倒换响应消息, 消息内容包 含拒绝和接受倒换请求, 如果接受倒换请求, 则将工 作通道倒换到保护通道上。 步骤= 确 .上游节点根据收到的倒换响应消息, 定是否进行倒换操作。 如果是上游节点检测到的故障, 则无需故障通 万 方数据 — & ’ —
表" 本地资源表 端口) < E 节点) < ) . E
! E
状态 0 / H ,组 业务类型 0 *" E M
… 状态 …
! "
0 / H ,组 业务类型 额外业务
使用 ( ! ! E! $)
预留 ( ! ! E! $)
!
% & !
故障 ( ! ! E! $)
0 *" M F
…
故障 ( ! ! E! $)
( ) 资助项目。 " # < 1计划 8 $ $ " / / " 8 8 $ " "
!
男, 博士, 高级工程师; 研究方向: 智能光网络, 光通信, 网络管理; 联系人。 " ; < #年生, (收稿日期: ) 8 $ $ 8 + " $ + " #
万方数据 — " $ —
司
昕等: 基于 ,. / 0的光网络保护和恢复机制
高技术通讯 8 $ $ 1 : ;
! 基于 !"# $ % 的光网络保护和恢复机制
" # $ ! %
(深圳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研究部
摘
要
通用 & (*& ) 是& 它提供了网络拓扑和 ’ ( ) ’ ( ) ’ ( )向光网络扩展的必然产物,
资源发现以及连接配制等基本的功能。本文提出了基于 *& ’ ( ) 的网络故障恢复机制, 包括其实现过程以及相关的信令消息。 关键词 *& ,生存性,光网络 ’ ( )
知消息, 它直接向下游节点发送请求倒换消息, 即执 行步骤’至步骤= 。 故障 通 知 消 息 可 通 过 # / 0 的故障管理消息 其消息格式为: 3 6 ; > > + , $ 9 ; 9 ? @/ + @ @ ; +实现, 8 : !3 6 ; > > + , $ 9 ; 9 ? @/ + @ @ ; + ": A 8 !3 B B >* + ; C + D "!# 5 3 % # # E F G E 4" !/ " $ $ % ) " E 4"!3 * % F " # $ ! % ! H $ " 收到 3 6 ; > > + , $ 9 ; 9 ? @/ + @ @ ; +的对端节点必须用 8 其消息 # / 0中定义的 3 6 ; > > + , $ 9 ; 9 ? @ % I J 消息回应, 格式为: : !3 6 ; > > + , $ 9 ; 9 ? @ % I J/ + @ @ ; + ": A 8 !3 B B >* + ; C + D "!/ " $ $ % ) " E 4 % 3 G" 其中, / " $ $ % ) " E 4 % 3 G 对象必须是从 3 6 ; > 2 > + , $ 9 ; 9 ? @得到的。 请求倒换消息通过带有标签集对象 (# ; K + ,$ + 9 ) 的( (( ) 来 K + I 9 $ 1 0 通道消息 $ 1 00 ; 9 6B + @ @ ; + L 8 实现, 此标签集对象包括保护链路的标签。标签集 对象 (# ) 是 )/ ; K + , $ + 9 K + I 9 0 # $对 ( $ 1 0 扩展的 L 内容之一, 其格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