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烈推荐)大帽山农场生态休闲旅游项目研究报告

合集下载

东方特色生态农业观光旅游项目可行性研究分析汇报.doc

东方特色生态农业观光旅游项目可行性研究分析汇报.doc

东方特色生态农业观光旅游项目可行性研究分析汇报XXXX年(年》、《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市优势农产品发展布局规划》、《市农业“八大体系”建设规划》和《市“十二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等。

)***有限公司委托书及咨询服务合同。

)黔西南州州政府及主管部门有关***东方特色业生态农业观光园项目建设文件规定。

)国家现行有关政策和法规。

六、项目概况“东方特色生态农业观光园项目”依托兴义市下五屯办事处地理环境优势,以宗教信仰和产业化为载体,以弘扬伟大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形成绿色农业生态环境和旅游产品品牌为目标,以。

XXXX年产量吨,产值万元;以郑屯、则戎为重点石斛基地亩,年产量吨,产值万元。

畜牧业基地:现有规模养猪场户,圈舍面积平方米,生猪存栏头,良种。

到年,全市“三农”累计投入突破亿元;农村经济总量突破亿元,在年基础上翻一番;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到元,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农村全面小康实现程度由提高到,超过全省总体进度;农村面貌明显改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

二、下五屯办事处概况、基本情况下设施:()按功能规划为东方传统文化区、服务区、景观区、种植区、养殖区、活动区等,并进行具体分区;()修建孔子像、孔子学院、释迦摩尼佛佛像、徐霞客雕像等;()兴建中型现代化养殖中心;()修建工作人员办公区、宿舍及小规模接待区;()安装风力、太阳能两用节能灯满足生态园照明;()建设滴灌系统,发展果树种植和间种农作物;()修建中小型会议中心;()将RFID(无线射频识别技术)运用到养殖业中,通过采用RFID技术建立饲养档案、预防接种档案等,达到高效、自动化管理牲畜目,同时为食品安全提供保障。

、年计划:()兴建集餐饮、棋牌、垂钓、休闲、游乐、园林绿化和乡村情调于一体多功能休闲园区。

休闲园规划结构为:休闲别墅区、水果采摘区、观光植物区、观景品茗区。

()运用现代化市场营销手段,积极发展观光采摘业。

、建立绿色产品生产基地。

进行山地资源综合开发,建立以立体种植和立体养殖为主高效生态科技示范园,我国加入WTO,社会消费市场对农产品质量提出更高要求,生产质优价高无公害畜禽肉类和蔬菜粮食等是当今农业生产领域主要任务。

生态农业旅游休闲观光园项目可行性报告

生态农业旅游休闲观光园项目可行性报告

山东省莱州市葫芦山和葫芦湾有机生态观光旅游基地项目所在地考察报告一、项目拟建设想葫芦山和葫芦湾有机生态观光旅游基地坐落于山东省莱州市城区以东10公里处,周围青山环绕,溪流淙淙,草木繁茂,是发展生态观光项目的极佳场所。

本项目是一个集生态餐饮、观光旅游、种植采摘、深海潜水、户外体验、休闲养生为一体的综合性开发项目,葫芦山占地1.2万余亩,葫芦湾占地0.5万余亩,拟投资1.5亿元,建设一个高效、生态、复合型观光旅游基地。

根据功能定位,结合地势状况,葫芦山生态园区划为以下十个板块:有机采摘园、动物农场、淡水鱼垂钓基地、沿河竹林园、人工瀑布、婚庆绿地、户外攀岩基地、越野体验基地、休闲养生所和森林绿化区。

葫芦湾海洋基地划为三个板块:深海潜水区、海鱼垂钓区及海鲜捕捞体验区。

项目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有序运营,滚动发展”的指导原则,分二阶段进行建设。

本项目规划集林木、蔬菜种植、放牧养殖、海洋渔业、垂钓、旅游观光为一体,具有投资大、规模强、产出高的特点。

项目力求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在建设中,扬长避短,保护现有的良好资源,维护有安全隐患的部位;在经营中,力求循环利用,不使用任何农药、化肥及促进动植物生长的化学产品,生产过程全部有机化;生活产生的粪便用于种植业的肥料;在旅游观光中,把自然生态放在首位,不安排有损环境的项目,环保化处理游客留下的生活垃圾。

基地主体工程利用葫芦山和葫芦湾的天然资源,山清水秀,绿树成荫,绿化覆盖率达95%以上,自然环境保护良好,处于未开发状态,有大量原始植被覆盖。

葫芦山有机生态观光旅游基地座落于山东省莱州市。

整个拟建项目位于山东半岛西北部,西临渤海莱州湾。

东临招远市,东南与莱西市接壤,南连平度市,西南与昌邑市相望,西、北濒临渤海湾,拥有108公里长的优质海岸线。

这里拥有是全国综合经济实力百强县市。

该地区具有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空气清洁、光照充足等天然种植优势,外加交通便捷,区位条件优越。

发挥自然资源优势发展生态旅游产业_黑龙江省农垦总局牡丹江分局旅游产业发展的调研报

发挥自然资源优势发展生态旅游产业_黑龙江省农垦总局牡丹江分局旅游产业发展的调研报

发挥⾃然资源优势发展⽣态旅游产业_⿊龙江省农垦总局牡丹江分局旅游产业发展的调研报为了充分挖掘⿊龙江省农垦总局牡丹江分局独特的历史⽂化资源,依托兴凯湖旅游品牌优势,全⾯提⾼旅游接待服务能⼒,牡丹江分局党委决定举全局之⼒打造北⼤荒⽂化⽣态旅游品牌,做⼤做强旅游产业。

⼀、加快发展旅游产业的重⼤意义旅游业是具有⼴阔发展前景的朝阳产业。

旅游业的兴起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民⽣活质量提⾼的综合性标志。

实践表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旅游消费的升级,旅游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拉动作⽤越来越⼤。

⼀是发展旅游业有利于调整优化结构,转变经济发展⽅式。

旅游业作为⼀种综合效益⾼、环境污染少、关联度⼤、牵引性强的资源节约型朝阳产业,具有明显的⽐较优势,是第三产业的龙头。

⼆是发展旅游业有利于扩⼤消费需求、拉动区域经济发展。

在现代经济发展中,旅游业已⼴泛地涉及娱乐、餐饮、交通、⽂化、⼯业、农业、商贸、建筑等产业,具有“⼀业兴”带动“百业旺”的波及效应和倍增效应,对经济增长具有很强的拉动作⽤。

三是发展旅游业有利于增强牡丹江分局吸引⼒,提⾼对外开放⽔平。

旅游的本质就是⼈的流动,⼈流会带来信息流、物流和财富流,展⽰美丽的⾃然风光、厚重的⽂化底蕴、良好的农垦风貌、优良的投资环境,提⾼牡丹江分局的知名度和影响⼒,促进经济、科技、⽂化、教育等⽅⾯的对外交流合作,增强经济与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活⼒。

四是发展旅游有利于增加社会就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旅游业是⼀个劳动密集型产业,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劳动⼒都有⼤量需求。

旅游业——⿊龙江省农垦总局牡丹江分局旅游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发挥⾃然资源优势发展⽣态旅游产业赵⼴民(⿊龙江省农垦总局牡丹江分局)每增加1个直接就业⼈员,可以带动相关⾏业增加5个就业岗位。

⼆、旅游资源概况牡丹江分局位于⿊龙江省东南部,北倚完达⼭,东临乌苏⾥江、松阿察河,南有兴凯湖、穆棱河,与俄罗斯毗邻。

牡丹江分局的海林农场、宁安农场、⼭市种奶⽜场坐落在雪乡、镜泊湖旅游带中。

国有农场旅游开发思路与产品设计

国有农场旅游开发思路与产品设计

国有农场旅游开发思路与产品设计农场旅行是指以都市居民为要紧旅行对象,利用农场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和环境资源,结合农业经营活动及农场生活进展休闲农业的旅行方式。

我国农垦系统拥有国有农场近2000家,遍布祖国各地的农场旅行资源丰富多彩。

对国有农场进行旅行开发,不仅能突破我国传统的旅行资源开发观念,丰富旅行产品的内涵,还将有效地促进国有农场产业结构调整,提升农场竞争力,打造由农业生产延伸至服务业的新产业。

国有农场开发旅行的必要性我国于建国初期形成的大量国营农场,不仅安置了大批转业官兵、都市知识青年和内地移民,屯垦戍边巩固国防,而且开发了大量土地资源,为新中国农业进展做出了重大奉献。

但由于国有农场长期的经济结构单一,历史包袱繁重,农场的进展举步维艰。

随着市场经济的进展,国有农场较为落后的生产方式、不合理的农业生产结构已不能习惯形势。

加之近年来企业主动减员增效,农场劳动力过剩现象严峻,对我国国有农场资源进行深层次综合开发已势在必行。

众所周知,旅行业进展潜力庞大,专门是农业旅行、生态休闲旅行市场前景宽敞。

通过优化农场生产结构,拓宽经营思路,将我国单一性生产农场与休闲旅行相结合,既保留原有农业生产性质,又增加旅行业的性质功能,是国有农场开拓进展的新思路。

开发农场旅行还能够有力地宣传各大农场农业生态特色,树立农场下属企业的形象及其产品的市场开拓,丰富旅行产品的内涵,发挥其关联带动作用,吸引更多的外来投资,获得农业、旅行业的双重受益。

如海南兴隆华侨农场发挥其专门的热带风光和温泉资源,开发旅行产业,创建华侨旅行度假城,吸引外资兴建宾馆酒店35家,2003年接待游客200多万人,成为海内外知名的旅行度假胜地。

当年该场旅行及其有关产业的产值,占农场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5 0%以上。

因此,国有农场应审时度势,重新定位,从产业结构调整入手,增强依靠自身特色资源开发旅行业的信心,逐步树立起进展旅行业大有可为的新观念,充分发挥旅行业的带动作用,实现农场经济进展与充分就业的双重收益。

紫帽山生态旅游度假景区建设的调研报告

紫帽山生态旅游度假景区建设的调研报告

青岛工学院《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社会调研报告调研题目:关于紫帽山生态旅游度假景区建设的调研报告姓名学号:蔡绵绵 201201105410 年级专业班级:2012级英语4班所在学院:外语学院撰写时间: 2014年2月28日指导教师:王芳关于紫帽山生态旅游度假区建设的调研报告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文明建设的不断开展,各项经济建设措施也不断落实到全国各地,位于福建省晋江市紫帽镇的紫帽山也在进行相关的规划和建设。

通过实地走访调查和查阅相关资料,我们发现紫帽山目前主要致力于生态旅游区开发建设,充分利用当地文化,自然风光的优势,以“生态、休闲、度假”为主题,打造休闲生态度假区,大力度发展第三产业,从而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打造一个繁荣而美丽的生态城市。

关键词:生态规划;旅游经济;协调发展引言调研目的:打造紫帽山生态旅游度假景区项目的实际调查,对于该项目对当地居民的生活、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影响以及该片区的未来有深刻的认识,也通过自己实际的了解,能为自己家乡的改造提出一些建议,使其更好的发展。

调研时间:2014年1月13号——2024年1月17号调研地点: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紫帽镇调研人员:蔡绵绵调研手段:访问、观察、搜集资料相关背景:紫帽山是泉州四大名山之一,与清源山隔江对望,俗称对山,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却一直没有得到开发利用。

紫帽山拥有秀丽的山水风光、众多的文物古迹、丰富的人文历史,自古有“紫帽山峰秀,清源石头奇”之称,虽然用较好的自然旅游资源,但是由于没有得到好的开发,当地经济仍旧相对落后,交通不发达,生活水平不高。

为了改善这些现象,当地政府提出了一场规模巨大的改造方案,大力度发展第三产业,通过打造一个4A级的生态旅游景区,建造一个生态大规模的休闲旅游度假区来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改变当地“城中村”的面貌,提高当地农民的生活水平。

目前,该方案已经在顺利的进行中,为营造良好的配套环境,大面积的拆迁工作也接近了尾声。

生态农业观光采摘园项目可行性报告

生态农业观光采摘园项目可行性报告

生态农业观光采摘园项目可行性报告(说明:此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使用)一、项目名称生态农业观光采摘园。

二、建设地点、建设规模、建设期限、建设内容1、建设地点:生态农业观光采摘园座落于xx县孙家庄镇xx村2、建设规模:生态农业观光采摘园是一个以生态开发为宗旨,集种植、旅游休闲为一体的绿色生态园,为确保产品优质高产,生态园聘请农业专家为技术指导,将水果、蔬菜的种植,以及观光休闲集于一体,总面积约为20亩。

2.1、优质林果蔬菜区果林园:引进栽培特色水果,培育具有风味的地方果品,繁育适合当实际又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特色鲜果种苗,满足山区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

蔬菜区:主要以反季节特色蔬菜及无公害有机蔬菜为主,引进高产栽培技术,常年生产特色蔬菜。

2.2、休闲区规划目标休闲区根据科学布局,在生态保护前提下,营造休闲避暑、养老休闲、户外拓展基地等项目,给人们一个能亲近自然感受自然的环境。

争取达到建筑、人与自然浑然一体的和谐生态空间。

丰富园区景观和当地文化,开展生态保健活动,进行生态多元化发展研究。

3、建设期限:建设期为五年。

4、建设内容:4.1 2011年计划重点修缮基础设施并进行初步的生产销售:(1)修缮工作人员办公区、宿舍并兴建小规模接待区;(2)建设滴灌系统,发展果树种植和间种农作物;(3)种植市场上容易销售的菌类及蔬菜水果;4.2、2012年计划:(1)兴建服务区、景观区、种植区、活动区等与乡村情调于一体的多功能休闲园区。

休闲园规划结构为:水果采摘区、观光植物区、蔬菜采摘区。

(2)运用现代化市场营销手段,积极发展观光采摘业。

4.3、建立绿色产品生产基地。

建立以立体种植为主的高效生态科技示范园,随着我国加入WTO,社会消费市场对农产品质量将会提出更高的要求,生产质优价高的无公害蔬菜水果等是今后农业生产领域的主要任务。

为了确保生态园建设前期的资金周转及维持经营,在真正走向市场化道路之前,生态园的前期产出将大部分以商品的形式向市场销售。

【强烈推荐】生态农业观光旅游采摘园建设项目可研报告

【强烈推荐】生态农业观光旅游采摘园建设项目可研报告

【强烈推荐】生态农业观光旅游采摘园建设项目可研报告生态农业观光采摘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生态农业观光采摘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名称xxxx生态农业观光采摘园。

二、建设地点、建设规模、建设期限、建设内容1、建设地点:xxx生态农业观光采摘园座落于盂县孙家庄镇西吉村,交通便利,绿树成荫。

2、建设规模:xxx生态农业观光采摘园是一个以生态开发为宗旨,集种植、旅游休闲为一体的绿色生态园,为确保产品优质高产,生态园聘请农业专家为技术指导,将水果、蔬菜的种植,以及观光休闲集于一体,总面积约为20亩。

2.1、优质林果蔬菜区果林园:引进栽培特色水果,培育具有风味的地方果品,繁育适合当实际又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特色鲜果种苗,满足山区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

蔬菜区:主要以反季节特色蔬菜及无公害有机蔬菜为主,引进高产栽培技术,常年生产特色蔬菜。

2.2、休闲区规划目标休闲区根据科学布局,在生态保护前提下,营造休闲避暑、养老休闲、户外拓展基地等项目,给人们一个能亲近自然感受自然的环境。

争取达到建筑、人与自然浑然一体的和谐生态空间。

丰富园区景观和当地文化,开展生态保健活动,进行生态多元化发展研究。

3、建设期限:建设期为五年。

4、建设内容:4.1 2011年计划重点修缮基础设施并进行初步的生产销售:(1)修缮工作人员办公区、宿舍并兴建小规模接待区;(2)建设滴灌系统,发展果树种植和间种农作物;(3)种植市场上容易销售的菌类及蔬菜水果;4.2、2012年计划:(1)兴建服务区、景观区、种植区、活动区等与乡村情调于一体的多功能休闲园区。

休闲园规划结构为:水果采摘区、观光植物区、蔬菜采摘区。

(2)运用现代化市场营销手段,积极发展观光采摘业。

4.3、建立绿色产品生产基地。

建立以立体种植为主的高效生态科技示范园,随着我国加入WTO,社会消费市场对农产品质量将会提出更高的要求,生产质优价高的无公害蔬菜水果等是今后农业生产领域的主要任务。

为了确保生态园建设前期的资金周转及维持经营,在真正走向市场化道路之前,生态园的前期产出将大部分以商品的形式向市场销售。

报告总结-农业生态旅游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精品

报告总结-农业生态旅游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精品

农业生态旅游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新化桃林农业生态旅游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前言桃林旅游开发项目将成为一个集景点观光、休闲娱乐、生态度假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度假景区,可满足行、住、游、食、购、娱等六大旅游环节的需求。

力争打造成为湖南省新化县旅游龙头,新化县第一休闲度假胜地,文化宗教生态名区。

景区规划中设有生态山水、爱国教育、宗教信仰、历史文化、度假休闲生态农业六大功能,结合现有资源状况开发10项旅游、度假板块。

该景点建成后将具有五大竞争优势湘中第一的生态山水、湘中第一的文化渊源、湘中第一的宗教名胜、一站式的生态度假区,一条龙旅游产业链。

新化桃林生态旅游风景区开发项目不仅仅肩负起探索旅游产业化经营的重任,建成一个省级的风景名胜区,还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并具有维护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促进当地经济产业调整、保障经济可持续发展、转移当地剩余劳动力和满足城市居民游憩需求的功效。

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同时启动了十二五计划里的小康经济。

在建设农村生态旅游、加快新化旅游开发的今天,桃林旅游开发拉开了湖南新化生态宗教旅游的帷幕。

新化桃林生态旅游风景区将会与新化紫鹊界梯田、大熊山国家旅游公园相结合,打造湖南新化旅游新形象。

桃林宗教生态旅游景区开发项目的实施,可以起到建设一个项目,带动一方经济,发展整个社会的巨大积极作用。

一、项目开发背景1旅游产业化已成为全球趋势,旅游业是当今世界上最富活力的新兴产业,也是产业规模和产业效益最高的经济产业之一,是当今世界方兴未艾的朝阳产业。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结构的合理调整,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闲暇时间的增加和带薪假日及双休制的实施,旅游活动逐渐成为人们基本生活需要,旅游消费与需求也呈现出日益大众化、生活化和个性化的特点。

现代旅游发展方式也由单一的观光游览向集观光游览,休闲度假及以文化为载体的各种专题旅游于一体的多种方式转化,人们通过旅游活动不仅饱览优美的自然风光,更要品味和领悟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和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达到修身养性、健康娱乐、丰富生活、提高素质的综合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大帽山农场生态休闲旅游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二〇一二年十月目录1. 前言2. 世界生态旅游发展概况3. 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现状4. 大帽山农场概况4.1 地理区位4.2 开发面积4.3 自然环境概况4.3.1 地形地貌4.3.2 气候4.3.3 水文4.3.4 土壤和植被4.4 土地利用现状4.5 道路现状4.6 社会经济现状5. 开发条件5.1 人文地理条件5.2 旅客来源5.3 投资条件6. 项目说明及编制6.1项目说明6.1.1 项目名称6.1.2 项目主管单位6.1.3 项目承办单位6.1.4 项目法人6.1.5 组织机构6.2 编制原则6.3 编制目的7. 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8.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9. 项目投资和运作方式9.1 独立投资经营9.2 合作投资经营10.效益分析10.1 经济效益分析10.2 社会效益分析11.项目风险优势分析+劣势分析+机会分析+威胁分析1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13.项目进度计划14.安全措施14.1 危害因素和危害程度分析14.2 安全措施方案15.研究结论与建议一、前言1993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把生态旅游定义为: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生态旅游的内涵更强调的是对自然景观的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

生态旅游不应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应与自然和谐,而且必须是当代人享受旅游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机会与后代人相平等,既不能以当代人享受和牺牲旅游资源为代价,剥夺后代人本应合理的享有同等旅游资源的机会,甚至当代人在不破坏前人创造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前提下,为后代人建设和提供新的人文景观。

并且,生态旅游的全过程中,必须使旅游者受到生动具体的生态教育。

生态旅游除了给人们提供一个观光、度假的空间外,其实也是一个环保教育的“大课堂”。

只有环保意识深入人心,才能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达到良性循环。

然而,生态旅游对我们来说,还是一个全新的领域。

他的市场潜力很大。

在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的同时,要注意不要讲传统旅游的发展经验生搬硬套。

生态旅游以保护生态为主,并非追求最大利润;生态旅游的受益者除游客和经营者外,还有附近的居民,当前的经济,未来居民,未来经济;环保是生态旅游的核心,只能有选择的满足游客需要;传统旅游不同程度上以破坏环境为代价,而生态旅游则以改良生态与发展旅游经济紧密结合。

生态旅游的产生是人类认识自然,重新审视自我行为的必然结果,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生态旅游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价值的综合体现,是以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基础,保护环境,陶冶情操的高尚社会经济活动。

随着经济发展,物质消费已不能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追求和需要。

于是人走向自然,感受自然的美好。

通过参加生态旅游活动,实现与自然的交流,满足精神消费的需要,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生态旅游融休闲和教育为一体,需要依靠科学高标准进行规划和管理,对管理者,游客,导游和经营者都有较高的要求。

二、世界生态旅游发展概况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旅游形态,产生于80年代。

1986年,在墨西哥召开的一次国际环境会议上专门讨论了生态旅游发展问题。

从此,生态旅游引起了全世界的普遍关注。

世界各国都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以提高环境质量和旅游效益。

在美洲,美国在1990年就成立了生态旅游协会(The Ecotourism Society)。

一方面组织和开发生态旅游活动,另一方面开展生态旅游研究,对生态旅游的发展提出建议和指导原则。

例如,美国旅行代理商协会(The American Society of Travel Agents, 简称ASTA )对生态旅游提出了10大要求。

1994年制定了生态旅游发展规划,当年约有820万人参加生态旅游,据美国旅游界业内人士称,到本世纪末,美国的生态旅游规模将增至4800万人次。

阿根廷推出了伊瓜瀑瀑布,西部大峡谷等生态旅游目的地,备受游客的青睐。

哥斯达黎加是最受美国游客欢迎的生态旅游目的地。

40%以上去哥斯达黎加(Costa Rica)的美国游客与生态旅游有关。

在欧洲,"到大自然中去"是当今欧洲的时尚。

现有30%的人从海滨转而奔向山野大自然中去。

英国议会于1993年通过了新的《国家公园保护法》,先后建立了11个国家公园,每年接待1亿人次以上的游客。

法国提出了"森林向全民开放"的口号,全国森林公园的旅游收入高达80亿美元,占国内旅游总收入的6.7%。

意大利专供"绿色旅游"者饮食起居的农庄已有6500座。

在亚洲,中国在1999年举办了"环境生态游"主题旅游年,策划和组织了了多项大型旅游活动和生态旅游线路。

日本先后发表了"游客保护地球宣言"和《生态旅游指导方针》,设立了"公益信托JATA环境基金",筹资3亿日元用于生态资源的开发保护。

日本潜在的生态旅游游客达500万。

马来西亚提出了将本国建成东南亚生态大本营的口号。

印尼到1992年已建立了110多个国家公园露营基地。

大洋洲的澳大利亚是世界上公认的开展生态旅游最为成功的国家,丰富的资源、科学的规划、严密的管理、良好的生态教育,已使生态旅游对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都产生多种效益。

澳大利亚已成为全世界信誉度最好的生态旅游目的地。

在入境游客中近一半是参加生态旅游的。

另据报道,90年代初澳大利亚生态旅游业已形成年产值约1亿澳元的规模,且正在以3倍于旅游业其它部门的速度发展。

在非洲,近年来肯尼亚、博茨瓦娜、加纳、南非等国,由于加强了对野生动物和生态的保护,加大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因此已成为国际生态旅游的热点地区。

南非旅游局1998年开始将其促销重点转向生态旅游,并希望此举能使其在世界旅游市场所占的份额翻番。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回归大自然的愿望也更加强烈,生态旅游已成为当今世界旅游发展的潮流。

根据估算,近年来全世界生态旅游的产值超过5000亿美元,每年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资金更是多达500亿美元。

而且生态旅游正以20%-25%的年增长率在增长,是旅游产品中增长最快的部分,在旅游业中所占比例将越来越大。

三、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现状我国是世界上旅游资源最丰富的国家。

据考证,中国生态旅游始于舜,盛于唐,宋,即我国生态旅游具有悠久的历史。

但作为一种产业则是近代的事,即生态旅游,则是一项新兴产业。

生态旅游的涧流发展,为社会提供了游览,观光,度假,健身,科学考察,探险等多种形式的生态旅游场所。

我国具有开展生态旅游的得天独厚的条件。

生态旅游已基本形成配套服务体系,不少森林公园已成为我国新的旅游胜地。

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齐发展。

早在1999年,我国国家旅游局就确定该年为“生态环境旅游年”,各地也借机推出了一些生态旅游产品,在我国展开了轰轰烈烈的生态旅游实践活动。

当时推出的生态旅游的类型主要包括了观鸟、野生动物旅游、自行车旅游、漂流旅游、沙漠探险、保护环境、自然生态考察、滑雪旅游、登山探险、香格里拉探秘游、海洋之旅等十大类专项产品,共193项,向世界推荐开展生态旅游的森林公园119个,《世界遗产名录》中的中国风景名胜区7个,中国生物圈保护区19个,中国植物园11个。

1999年,国家旅游局同有关部门逐步规划开发,建设了一批生态旅游区,主要类型包括了海洋、山地、沙漠、草原、热带动植物等。

目前,我国生态旅游形式已从原生的自然景观发展到半人工生态景观,旅游对象包括原野、冰川、自然保护区、农村田园景观等,生态旅游形式包括游览、观赏、科考、探险、狩猎、垂钓、田园采摘及生态农业主体活动等,呈现出多样化的格局。

随着环保观念的日益深入人心和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生态旅游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四.大帽山农场概况1.地理区位:位于厦门市翔安区北部,距翔安中心城区22公里,距同安中心城区20公里,距厦门本岛55公里,三面与泉州市接壤,农场位置东经118°、北纬24°。

2.开发面积:约637公顷3.自然环境概况(1)山形地貌:农场海拔最高704米,最低64.5米,平均海拔300米;属于低山丘地貌;水资源丰富,森林植被茂盛,生态环境良好。

(2)气候:农场属于南亚热带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温度21℃,年平均降雨量为1278.7mm,年平均风速14.5ms,全年平均日照2183.3小时,无霜期352天,春夏多雾,全年有1—3次台风临境。

(3)水文:农场年平均降雨量1278.7mm,由北向南逐步减少。

小区流域季节性变化明显,为常年性河流,农场里有罗田溪、寨仔尾溪、锄山溪等小溪自西北向东南注入安南市与本场接壤的大型石壁水库中,有10万立方米以上小二型水库两座,1万立方米以上小水库16座,总库容132.9万立方米。

(4)土壤和植被:农场土壤为发育于花岗岩的砖红壤性红壤和沙壤,土层深厚,PH值为5—6,有机质含量为1—2% ,以马尾松、相思树、铁芒萁、杜鹃花等为主,植被茂盛,覆盖率达66.9%。

(5)土地利用现状:全场土地面积22.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400亩,林地22600亩,龙眼果树6000亩。

林地面积22600亩,森林覆盖率66.9%,保证了大帽山农场较优越的生态环境,同时也是厦门城市周边生态系统组成部分,但森林的综合作用有待利用。

龙眼果树6000亩,占全场面积的7.8%,大面积连片果园覆盖了不少坡度较大,绿地条件较差的坡面,加剧了水土流失。

据2000年福建省水土流失遥感调查,森林中以茶果园为主的其他林地类水土流失率达28.8%,问题十分突出。

(6)道路现状:农场内有县乡道11.4公里,其中水泥道路为4.1公里,正在实施建设的农场主干道水泥道路7.8公里,连接各村村道22公里,基本能满足下一步开发需要。

(7)社会经济现状①农场创建于1958年,2003年12月事权下放翔安区,主管部门为区农林业局,属区级直属企业,区政府把农场列为五镇一场的管理。

农场有四个管区,16个自然村1006户,人口4344人,职工总数1759人。

职工主要经营种植和养殖业,农业种植主要以稻田、地瓜、大蒜、花生、蔬菜等;养殖业主要以山地养鸡、畜牧及家禽养殖。

②农场场部设社会事务办、综合办、生产经营办等三个办公室,感官人员17人。

场部设有两个卫生医疗点,三个医务人员。

小学教学点两个,即大帽山小学、育才小学,在校教职工38人,在校生450人。

五、开发条件1.人文地理条件大帽山地理条件得天独厚,山脉起伏有致,水资源丰富,森林植被茂盛,生态环境良好,山上文化古迹众多,让人目不暇接。

2.旅客来源居住在城市和受快节奏生活节律影响的城市居民,很乐意回到山清水秀、赏心悦目的大自然,享受天然的乐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