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精编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题附答案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评分_____________一、基础积累(33分)1、古诗默写(10分)(1)曹操《龟虽寿》中表明自己远大志向和抱负的四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3)曲径通幽处,_____________________。
山光悦鸟性,_____________________。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4)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商隐《夜雨寄北》)2、下面的句子你一定很熟悉,你能正确书写出正确的汉字吗?(10分)A、后来发生了fēn qí():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那尽头有一口shuǐ bō lín lín()的鱼塘。
B、母亲qiáo cuì()的脸上现出( )yāng qiú般的神色,我答应去看làn màn()的菊花,母亲xǐ chū wàng wài ()。
C、我把羚羊木雕送给了好朋友万芳,妈妈问起时,我的心pēng pēng()直跳,妈妈说这样贵重的东西不能zì zuò zhǔ zhāng()。
3、下列各语句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 .我的母亲又遨过了一个严冬。
B .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忘外了。
C .这样贵重的东西不像一块点心一盒糖,怎么能自做主张呢?D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能否提高写作水平的关键。
部编本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Word版,含答案)

部编本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Word版,含答案)第一单元测试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25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C)。
A。
酝酿(liàng)窠巢(kē)黄晕(yùn)发髻(jì)B。
水藻(zǎo)看护(kàn)花苞(bāo)棱镜(lén)C。
静谧(mì)高邈(miǎo)莅临(lì)吝啬(sè)D。
卖弄(lòng)风筝(zhēng)咄咄(duō)菜畦(qí)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
A。
朗润嘹亮抖擞干躁B。
贮蓄喉咙睫毛响晴C。
化妆粗犷干涩澄清D。
屋檐凄冷碣石蟋蟀3.下列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B)。
A。
上课铃响后,同学们兴奋地坐在教室里,迫不及待地想要见到新来的语文老师。
B。
参加舞蹈表演的男女同学都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个个打扮得花枝招展。
C。
教师节这天,我班男生都争先恐后地向校广播站投稿,表达对老师的赞美之情。
D。
经过努力,XXX终于考上了梦寐以求的一中,心里异常兴奋。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C)。
A。
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B。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C。
天空是暗的,但雨却闪着光,田野是静的,但雨在倾诉着。
D。
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簑,戴着笠的。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D)。
A。
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的冬天真得算个宝地。
B。
当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时,令小朋友在草地上快乐地踢球、赛跑、捉迷藏。
C。
我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出征马里亚纳海沟,执行大约7000米左右的海试任务。
D。
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的,人们的每一根神经都被绷紧。
6.下面对诗句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C)。
A。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前一句是动态描写,后一句是静态描写,动静结合,互相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
统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统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词语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酝酿.(liáng)黄晕.(yùn)发髻.(jì)栀.子( zhī)B、唱和.(hé)肥硕.(shuò)鳊.鱼(biān)乌桕.(jiù)C、寥.阔(liáo) 枯涸.(gù) 清洌.(liè) 梦寐.(mèi)D、澹澹.(dàn)耸.峙(sǒng) 栖.息(qī) 禅.心(chán)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黎明焕然一新呼朋引伴B. 静谧再接再励不计其数C. 莅临无精打彩迫不及待D. 干躁谈笑风声任劳任怨3.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
A.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
B.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C.那在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无不迸发出旺盛的活力。
D.小草似乎像复苏的蚯蚓一样翻动,发出一种春天才能听到的沙沙声。
4.仿照画线的句子再续写一句。
也许你无法拥有深邃的蓝天,但是你可以做飘逸的白云;也许你无法拥有浩瀚的大海,但是你可以做清幽的小溪;也许,但是。
只要你满怀信心,善于发现,你会感受到生命的意义。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2016年湘江马拉松赛在市体育中心举行,约2000余名选手冒雨参赛。
B.杨绛创作的《我们仨》,以真挚的情感和优美隽永的文字深深打动了读者。
C.“孝”是中华民族的道德之魂,“孝”不仅要表现在物质生活上,而是要表现在精神生活上。
D.重修后的石鼓书院按照“修旧如旧”,恢复了中国古书院“讲学”、“藏书”、“祭祀”的功能。
6、填空。
(1)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______,______。
(《观沧海》)(2)______,闻道龙标过五溪。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3)客路青山外,______。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B.水藻(zǎo)看护(kān) 花苞(bāo)棱镜(líng)改写:哪一项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B项,水藻(zǎo)看护(kān) 花苞(bāo)棱镜(líng)。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2分)D.屋檐凄冷淅沥蟋蟀改写:哪一项词语书写有误?D项,屋檐凄冷淅沥蟋蟀。
3、下列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D.他摆出一副盛气凌人的气势,说话咄咄逼人。
改写:哪一项加点词语运用有误?D项,他摆出一副盛气凌人的气势,说话咄咄逼人。
4、下面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B.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蓝里改写:哪一项没有错别字?B项,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蓝里。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XXX,XXX,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代表作有《龟虽寿短歌行》等。
改写:哪一项说法不正确?A项,XXX,字XXX,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代表作有《观沧海》等。
6、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C.安详保留传递经受改写:哪一项最恰当?C项,安详保留传递经受。
7、大自然不仅带给我们清新美丽,还能激起我们的诗意情趣。
比如,当辣椒变成一团火焰,枫叶飘落满天,我们会沉浸在诗意之中,感受自然的美妙。
8、(1)《观沧海》中诗人以奇特的想象,表现出大海的博大无比,如“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XXX却有晴。
”2)XXX《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再次呼应了诗题“遥有此寄”,写道“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3)《次北固山下》中的“XXX红遍,层XXX”,描绘了春潮涨满江面,江水浩渺,与XXX的壮阔景象。
4)XXX《天净沙·秋思》中写道“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思归。
”,表达了离别之苦和思念之烈。
统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统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语文试卷姓名班级学号成绩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0分)1.默写诗文中的名句。
(10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6分)①沾衣欲湿杏花雨,。
(志南《绝句》)②我寄愁心与明月,。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① ,若出其中。
,若出其里。
(曹操《观沧海》)④ , 小桥流水人家。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⑤,从头到脚都是新的,他生长着。
(朱自清《春》)(2)默写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颔联和颈联。
(4分),。
,。
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4)题。
(9分)当你选择好最高的顶峰,选择好攀登上去的道路以后,这就需要有坚定不移的决心,百折不饶的勇气。
因为只有这样,你才不会为半途中的坎kě不平的道路所难倒;你才不会在悬崖qiào壁之间摇头叹气;你才不会被丛生的荆.棘挡住去路;你才会毫不犹豫、毫不动摇地勇往直前,直接奔向那光辉的顶峰。
(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3分)坎kě()悬崖qiào()壁荆.()棘(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正确的是:(2分)(3)把文中划线句子改为反问句,不要改变句意。
改为。
(2分)(4)文段中主要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2分)3.综合性学习。
(11分)七年级开展以“课堂在路上”为主题的研学行活动。
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七年级(1)班的学生在泰山脚下聚合,准备攀登,以便领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气势,有位同学望着巍峨高大的泰山,望而却步,不敢攀登,作为同伴的你如何劝他与你一起勇攀高峰?(3分)(2)活动中,班长写了一段研学随笔。
下面是文中的部分内容,请你按要求帮助他修改。
登临山顶,[A]拂去心头的疲惫,[B]丝丝的山风袭来,[C]燥热的心也随之平静下来。
回首仰瞻,葱茏草木掩于山间,悬崖峭壁,像是被劈出来的,透着粗犷与危耸。
眺望远方,碧蓝的天空,青翠的山峦,还有不远处的城市,一切景物尽收眼底。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及答案共5套

第一单元基础卷一、积累运用(27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3分)A.黄晕./晕.倒弄.堂/舞文弄.墨头昏脑涨./水涨.船高B.干燥./急躁.镣.铐/歌声嘹.亮飞檐.走壁/瞻.前顾后C.钻.探/电钻.应.和/得心应.手落.井下石/落.落大方D.健.壮/关键.清晰./淅.淅沥沥娇.生惯养/骄.傲自满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酝酿伫蓄绿茵茵呼朋引伴B.粗犷化妆水银柱争先恐后C.斗擞宽敞彩棱镜咄咄逼人D.莅临静谧赶趟儿秋风箫瑟3.默写。
(6分)(1)春天像健壮的青年,_______________,他领着我们上前去。
(朱自清《春》)(2)山尖全白了,_____________。
(老舍《济南的冬天》)(3)_________,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4)曹操《观沧海》中对景物做总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名著阅读。
(4分)在《范爱农》中,鲁迅起初对范爱农极为不满,认为“他简直不是人,自己的先生被杀了,连打一个电报还害怕”。
结合名著,说说范爱农为什么反对发电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两河的雾是温馨的。
到了雨季,雨停了,起雾了,遮住了山。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一会儿浅了一会儿深了,一会儿厚了一会儿薄了,一会儿浓了一会儿淡了。
①漫步于雾中,一切都让人赏心悦目②不知是雾托起了山峰,还是山峰挽留了雾③山随着雾的流转若隐若现,若远若近④你看,眼前就像一幅正在泼墨的山水画,不停地变换色彩。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检测题附答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学期第一单元综合测试(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21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黄晕.(yùn) 花苞.(pāo)枯涸.(hé) 吝.啬(lìn)B.鳊.鱼(biān) 乌桕.(jiù)唱和.(hé) 黛.色(dài)C.磅.礴(pánɡ) 梦寐.(mèi)发髻.(jì) 看.护(kàn)D.肌.肤(jī) 竦.峙(sǒnɡ)贮.满(zhù) 澹.澹(dàn)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莅临朗润烘托秋风潇瑟B.健壮澄清骄媚倾盆瓢泼C.淅沥草垛干涩花枝招展D.缭亮静谧蓑衣咄咄逼人3.为下列句中加点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2分)(1)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A.然而B.……的样子C.这样D.对(2)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 )A.炫耀B.展示C.表现D.显示(3)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儿叫人害怕.( )A.声音很大B.非常晴朗C.亮光很强D.宏大明亮(4)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A.透明清亮B.灵活而不可捉摸C.十分灵巧D.空旷灵巧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由于进攻战术单一,使球队面对强敌束手无策.B.81岁的胡院士在摘得山东科技最高奖后,殷殷嘱咐“科技创新还要靠年轻人”.C.看到满山青翠的草木和悦耳的鸟鸣,他顿时感到身心舒畅.D.5月24日,大约有260多名干部职工在现场聆听了道德模范们的报告.5.仿照画线句,在横线上续写一句话,使之与画线的句子构成排比句.(2分)大自然给予我们许多人生启示:蝉在枝头鸣叫,是为了唱响生命的赞歌;种子在土里静卧,是为了积蓄成长的力量; , .6.根据要求默写.(5分)(1) ?归雁洛阳边.(2)我寄愁心与明月, .(3) ,小桥流水人家.(4)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直抒胸臆,道出特定时间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是“, ”.7.升入初中,同学们组建了新的班集体,班级开展了“展示自我”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请完成以下任务.(6分)(1)[精彩开场]如果你是活动的主持人,在大家自我介绍前,你需要说几句开场白,你会说:(2分)(2)[自我介绍]请用简洁的语言向大家作一下自我介绍.(2分)答:(3)[竞选演讲]班内竞选班长,你也想参加,请写一段竞选班长的演讲稿.(2分)答:二、阅读理解(39分)(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8分)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8.诗中画线句描绘了大海怎样的景象?有何用意?(4分)答:9.请简要分析这首诗的主要写作特色.(写出两点即可)(4分)答:(二)阅读《济南的冬天》选段,回答问题.(13分)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请闭上眼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儿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他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觉地想起:“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就是这点儿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 10.选文中两个加点的“他们”各指什么?请简要说明.(4分)答:11.济南为什么是个理想的境界?(5分)答:12.文中“睡”“醒”用得很贴切,你是怎样理解的?(4分)答:(三)(2017湖南益阳中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18分)麦与镰的季节屈绍龙①时光,以镰刀的脚步,一步一步走近.阳光的移动,河水的流逝,月亮的圆缺,燕去雁归,土地在河水中移动,这就是时间的脚步.在收割着地面的一切,不知不觉间,夏季来了.麦子在逐日褪去身上的绿色外衣,披上淡黄色的衣衫.②立夏过后,扬花的麦子,总是羞涩地将两点花瓣儿挂在穗头,麦地里就多了一层淡雅的粉白.粉白不起眼,只是很温情,像乡村的少女,匆匆赶路,总是散着一绺头发,低着眉,红着脸,青春的气息,舒畅而又细腻.③麦子是土地的女儿,也是养育乡村的母亲.就像乡村的女孩儿有一天也会感到受孕的幸福,以生命创造生命,在痛苦的幸福中祈福.④初夏,楝子花开,是麦子逐渐成熟的标志.羽状的复叶是苦的,粗糙的树皮是苦的,椭圆的果实是苦的,深埋的根须也是苦的,苦心的苦楝树,淡紫色的小花朵浓郁地开满整个灌浆时节,一种独特的苦香四处弥漫.麦子的成熟,是和石榴花开相应和的,饱满的麦粒,堆满我们的院落,火红的花朵,摇曳在我们的每一段岁月.岁月,让人的感情发生着变化,就像葡萄在时间的催化下变成美酒一样,浓郁芳香醉人.⑤我曾在柔和的春夜漫步田间,微朦的月光下,小麦,在风中摇曳,显示出努力生长的模样,土地是软绵绵的,踏上去有一种舒服的感觉,新翻的泥土散发着一种特有的气息,与小麦散发的清香味糅合在一起,有一种给人向上的力量的感觉.月光如水,静静地泻在田野作物的叶面之上,像洁白的乳汁.作物在春的时节,努力地拔节生长,似乎能听到生长的声音,一种向上的音响.⑥麦子是温柔的女子,在召唤阳刚的镰刀.初夏时节,麦子成了待阁的少女.⑦我手握镰刀,弯腰低头,向麦子致敬.或许是她们太矮小,不,是她们太牵挂母亲.我只好蹲下,与她们近距离接触.我再一次对她们感念,我单膝跪下,进一步向她们致敬.⑧一分神,手指被锋利的镰刀轻轻划破,殷红的血液,在光洁的镰刀上留下斑斑痕迹.不知是麦子柔弱,还是土壤疏松,镰刀时而割断麦子,时而又将麦子连根拔起,麦芒刺伤我的手指和手背,隐隐作痛.⑨远方的养牛院子里,牛的尾巴在不停地摇摆,驱赶着身边的蚊蝇,姿态很甜美,旋律也很优雅.或许,牛儿们知道麦子成熟,收割后,被轧扁的麦秸是它们最好的食粮,麦田就是它们天然的谷场和食料厂.⑩有些植物追求肥沃,有些植物则追求空间,而麦子,是既追求肥沃,又追求空间的农作物.当冬日万物沉睡时,麦子则在广袤的土地之上苏醒,绿色在田野间镶上了边框,她们是那么纤细,是那么弱小,是那么新绿.此刻面对金色麦田,她们过往的绿色身影,在我们的眼前不停地晃动.绿色,是最感人,最有情的.她们不像红色那样热,不像蓝色那样冷,她们柔和美好,给人安慰,使人安静,叫人思索.手指的鲜血,给她们配上热烈的色彩,使她们显得更加美好柔和,给人安慰,给人安静,让人增添无限的思索……(选自2017年第5期《散文选刊》有删节)13.根据文章内容,将表格补充完整.(3分)扬花的麦子成熟的麦子①收割麦子赞美麦子温情②努力生长牵挂母亲③14.请你谈谈对“手指的鲜血,给她们配上热烈的色彩,使她们显得更加美好柔和,给人安慰,给人安静,让人增添无限的思索……”一句的理解.(4分)答:15.文中两处画线句子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4分)(1)麦子在逐日褪去身上的绿色外衣,披上淡黄色的衣衫.答:(2)我只好蹲下,与她们近距离接触.我再一次对她们感念,我单膝跪下,进一步向她们致敬.答:16.第④段写麦子成熟季节时,还写到了楝子花开和石榴花开,有何作用?(4分)答:17.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回答问题.(3分)(1)岁月,让人的感情发生着变化,就像葡萄在时间的催化下变成美酒一样,浓郁芳香醉人.(屈绍龙《麦与镰的季节》)(2)正像保存葡萄最好的方式是把葡萄变为酒;保存岁月最好的方式是致力把岁月变为永存的诗篇或画卷. (冯骥才《日历》)以上两段文字都感悟岁月,请根据你的理解,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答:三、写作(40分)18.大自然是我们的好朋友,它以色彩斑斓的美景点燃我们的眼睛,灿烂我们的心情,丰富我们的感受……相信同学们都曾结交过自然界的“朋友”,并同它们展开过心灵的对话.请你以“感受自然”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写作指导] “自然”与人类的关系极为密切,可以说,没有自然就不会有我们人类.不管你承认不承认,我们时刻在体验、探究着“自然”,也在不断地理解、欣赏着“自然”.在这个“感受自然”的过程中,我们从幼稚走向成熟.写“感受自然”的作文,首先,得选定所要“感受”的具体“自然”景物.其次,作文中要对所“感受”的“自然”景物进行精描细绘,摹出其特点.最后切忌“为了感受自然而感受自然”.要通过刻画“自然”景物的特点,体悟“自然”的灵性,欣赏“自然”中的诗情画意,进一步认识和探究“自然”,加深对“自然”的理解.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21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黄晕.(yùn) 花苞.(pāo)枯涸.(hé) 吝.啬(lìn)B.鳊.鱼(biān) 乌桕.(jiù)唱和.(hé) 黛.色(dài)C.磅.礴(pánɡ) 梦寐.(mèi)发髻.(jì) 看.护(kàn)D.肌.肤(jī) 竦.峙(sǒnɡ)贮.满(zhù) 澹.澹(dàn)答案 D A.苞bāo.B.和hè.C.看kān.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莅临朗润烘托秋风潇瑟B.健壮澄清骄媚倾盆瓢泼C.淅沥草垛干涩花枝招展D.缭亮静谧蓑衣咄咄逼人答案 C A.潇→萧.B.骄→娇.D.缭→嘹.3.为下列句中加点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2分)(1)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A.然而B.……的样子C.这样D.对(2)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 )A.炫耀B.展示C.表现D.显示(3)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儿叫人害怕.( )A.声音很大B.非常晴朗C.亮光很强D.宏大明亮(4)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A.透明清亮B.灵活而不可捉摸C.十分灵巧D.空旷灵巧答案(1)B (2)A (3)C (4)A解析结合语境,正确理解加点字词.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由于进攻战术单一,使球队面对强敌束手无策.B.81岁的胡院士在摘得山东科技最高奖后,殷殷嘱咐“科技创新还要靠年轻人”.C.看到满山青翠的草木和悦耳的鸟鸣,他顿时感到身心舒畅.D.5月24日,大约有260多名干部职工在现场聆听了道德模范们的报告.答案 B A.缺少主语,应删掉“由于”或“使”.C.“看到”与“悦耳的鸟鸣”搭配不当,可改为“看到满山青翠的草木,听到悦耳的鸟鸣”.D.“大约”与“多”矛盾,可删掉“大约”或“多”.5.仿照画线句,在横线上续写一句话,使之与画线的句子构成排比句.(2分)大自然给予我们许多人生启示:蝉在枝头鸣叫,是为了唱响生命的赞歌;种子在土里静卧,是为了积蓄成长的力量; , .答案(示例1)雄鹰在蓝天翱翔,是为了探寻奋斗的目标.(示例2)落叶在风中飞舞,是为了展示曼妙的舞姿.解析本题考查仿写语句的能力.仿句是按照题目已经给出的语句的形式,再另外写出与之相仿的新句,仿句只是句式仿用,文字内容不能完全一样.注意句式特点:……在……,是为了……. 6.根据要求默写.(5分)(1) ?归雁洛阳边.(2)我寄愁心与明月, .(3) ,小桥流水人家.(4)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直抒胸臆,道出特定时间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是“, ”.答案(1)乡书何处达(2)随君直到夜郎西(3)枯藤老树昏鸦(4)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7.升入初中,同学们组建了新的班集体,班级开展了“展示自我”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请完成以下任务.(6分)(1)[精彩开场]如果你是活动的主持人,在大家自我介绍前,你需要说几句开场白,你会说:(2分)(2)[自我介绍]请用简洁的语言向大家作一下自我介绍.(2分)答:(3)[竞选演讲]班内竞选班长,你也想参加,请写一段竞选班长的演讲稿.(2分)答:答案(1)(示例)同学们,我们步入了一个新的集体,你一定想尽快地让同学和老师认识你,那么,就用你的笑语、你的歌声、你的幽默、你的智慧,真诚地把自己介绍给大家吧!(2)(示例)大家好,我的名字叫王刚.我的性格和我的名字配合得非常默契,刚毅沉稳而不乏柔和.我优点很多,缺点更多,但我相信,生活就是哲学,只要用心去思辨,每一天总有新的内容,每一天总有新的发现.希望能和大家成为朋友,希望同学们多多关照,谢谢!(3)(示例)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上午好!在这个温馨而又充满活力的新的班集体里,我想竞选班长.我会团结同学,热心帮助同学,积极管理班级事务,做老师的好帮手.如果我当了班长,我会办一个读书角,丰富大家的知识;我会和大家一起努力学习,形成良好的班风.解析题(1),写开场白要有称呼,面对的是新的同学,因此称呼应为“同学们”.开场白的具体内容要紧扣活动主题“展示自我”,激发大家展示自我的主动性、积极性.题(2),自我介绍语言要简洁、流畅.态度要谦逊,表达要得体.题(3),首先,要有恰当的称呼及问候语;其次,要表明自己竞选的职务是什么;再次,要围绕目标职务阐明自己的优势,以及自己当选后的工作打算等.阐述自己的优势要实事求是,当选后的打算要具体、具有可操作性,令人期待、让人信服.二、阅读理解(39分)(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8分)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8.诗中画线句描绘了大海怎样的景象?有何用意?(4分)答:9.请简要分析这首诗的主要写作特色.(写出两点即可)(4分)答:8.答案描绘了大海的宏伟气势(或辽阔无边,或壮观景象),表达了诗人博大的胸襟和远大的政治抱负.解析首先了解画线诗句的大意,体会景象的特点;然后结合景象特点领悟诗人的情怀.9.答案①情景交融:借大海的宏伟广阔抒发自己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②虚实结合:写景为实,想象为虚.③动静结合:水的动,岛的静;树木百草的静,秋风洪波的动.④运用夸张和对偶写出了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宏伟气势.(答出两点即可)解析可从表现手法、修辞手法等角度入手,结合具体内容分析其妙处.(二)阅读《济南的冬天》选段,回答问题.(13分)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请闭上眼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儿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他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觉地想起:“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就是这点儿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 10.选文中两个加点的“他们”各指什么?请简要说明.(4分)答:11.济南为什么是个理想的境界?(5分)答:12.文中“睡”“醒”用得很贴切,你是怎样理解的?(4分)答:10.答案第一个“他们”指济南的山山水水;第二个“他们”指围着济南的这一圈小山.解析本题考查对词语指代内容的理解,联系上下文推断所指代的内容即可.11.答案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解析先找到“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然后从这句话前面找到相关语句作答即可.12.答案“睡”“醒”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山水以生命,生动形象地创设了一个暖和安适的理想境界.解析用“睡”“醒”来写济南的山水,赋予山水以生命,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理想的境界”.(三)(2017湖南益阳中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18分)麦与镰的季节屈绍龙①时光,以镰刀的脚步,一步一步走近.阳光的移动,河水的流逝,月亮的圆缺,燕去雁归,土地在河水中移动,这就是时间的脚步.在收割着地面的一切,不知不觉间,夏季来了.麦子在逐日褪去身上的绿色外衣,披上淡黄色的衣衫.②立夏过后,扬花的麦子,总是羞涩地将两点花瓣儿挂在穗头,麦地里就多了一层淡雅的粉白.粉白不起眼,只是很温情,像乡村的少女,匆匆赶路,总是散着一绺头发,低着眉,红着脸,青春的气息,舒畅而又细腻.③麦子是土地的女儿,也是养育乡村的母亲.就像乡村的女孩儿有一天也会感到受孕的幸福,以生命创造生命,在痛苦的幸福中祈福.④初夏,楝子花开,是麦子逐渐成熟的标志.羽状的复叶是苦的,粗糙的树皮是苦的,椭圆的果实是苦的,深埋的根须也是苦的,苦心的苦楝树,淡紫色的小花朵浓郁地开满整个灌浆时节,一种独特的苦香四处弥漫.麦子的成熟,是和石榴花开相应和的,饱满的麦粒,堆满我们的院落,火红的花朵,摇曳在我们的每一段岁月.岁月,让人的感情发生着变化,就像葡萄在时间的催化下变成美酒一样,浓郁芳香醉人.⑤我曾在柔和的春夜漫步田间,微朦的月光下,小麦,在风中摇曳,显示出努力生长的模样,土地是软绵绵的,踏上去有一种舒服的感觉,新翻的泥土散发着一种特有的气息,与小麦散发的清香味糅合在一起,有一种给人向上的力量的感觉.月光如水,静静地泻在田野作物的叶面之上,像洁白的乳汁.作物在春的时节,努力地拔节生长,似乎能听到生长的声音,一种向上的音响.⑥麦子是温柔的女子,在召唤阳刚的镰刀.初夏时节,麦子成了待阁的少女.⑦我手握镰刀,弯腰低头,向麦子致敬.或许是她们太矮小,不,是她们太牵挂母亲.我只好蹲下,与她们近距离接触.我再一次对她们感念,我单膝跪下,进一步向她们致敬.⑧一分神,手指被锋利的镰刀轻轻划破,殷红的血液,在光洁的镰刀上留下斑斑痕迹.不知是麦子柔弱,还是土壤疏松,镰刀时而割断麦子,时而又将麦子连根拔起,麦芒刺伤我的手指和手背,隐隐作痛.⑨远方的养牛院子里,牛的尾巴在不停地摇摆,驱赶着身边的蚊蝇,姿态很甜美,旋律也很优雅.或许,牛儿们知道麦子成熟,收割后,被轧扁的麦秸是它们最好的食粮,麦田就是它们天然的谷场和食料厂.⑩有些植物追求肥沃,有些植物则追求空间,而麦子,是既追求肥沃,又追求空间的农作物.当冬日万物沉睡时,麦子则在广袤的土地之上苏醒,绿色在田野间镶上了边框,她们是那么纤细,是那么弱小,是那么新绿.此刻面对金色麦田,她们过往的绿色身影,在我们的眼前不停地晃动.绿色,是最感人,最有情的.她们不像红色那样热,不像蓝色那样冷,她们柔和美好,给人安慰,使人安静,叫人思索.手指的鲜血,给她们配上热烈的色彩,使她们显得更加美好柔和,给人安慰,给人安静,让人增添无限的思索……(选自2017年第5期《散文选刊》有删节)13.根据文章内容,将表格补充完整.(3分)扬花的麦子成熟的麦子①收割麦子赞美麦子温情②努力生长牵挂母亲③14.请你谈谈对“手指的鲜血,给她们配上热烈的色彩,使她们显得更加美好柔和,给人安慰,给人安静,让人增添无限的思索……”一句的理解.(4分)答:15.文中两处画线句子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4分)(1)麦子在逐日褪去身上的绿色外衣,披上淡黄色的衣衫.答:(2)我只好蹲下,与她们近距离接触.我再一次对她们感念,我单膝跪下,进一步向她们致敬.答:16.第④段写麦子成熟季节时,还写到了楝子花开和石榴花开,有何作用?(4分)答:17.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回答问题.(3分)(1)岁月,让人的感情发生着变化,就像葡萄在时间的催化下变成美酒一样,浓郁芳香醉人.(屈绍龙《麦与镰的季节》)(2)正像保存葡萄最好的方式是把葡萄变为酒;保存岁月最好的方式是致力把岁月变为永存的诗篇或画卷. (冯骥才《日历》)以上两段文字都感悟岁月,请根据你的理解,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答:13.答案①春夜小麦②饱满③既追求肥沃,又追求空间或“柔和美好”.解析根据表格中给出的提示,找到相对应的段落内容,从段落中摘取出相关的词语或短语作答即可.文章在第④段描写了成熟的麦子,从“饱满的麦粒”中可提取出“饱满”;描述小麦努力生长的是文章的第⑤段,由“我曾在柔和的春夜漫步田间”可概括出此段写的是春夜小麦;文末赞美麦子,从第⑩段中的“既追求肥沃,又追求空间的农作物”可提取关键词句作答.14.答案“手指上的鲜血,给她们配上热烈的色彩”,是对小麦的真挚感恩,并使小麦显得更加美好柔和.因为敬畏与感恩,更加能够感受到小麦赠予的“安慰”与“安静”,并增加对自然生命的深刻思考.解析把握句子深层含意,应从探究作者的写作目的入手,结合中心思想来分析.本文作者写小麦,是为了表达对小麦的深情赞美.结合这一主旨理解,整理出答案即可.15.答案(1)运用拟人的手法,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小麦不断成长,逐渐成熟的情态.(2)收割小麦的动作描写,“蹲下”“单膝跪下”这两个带有递进关系的动词,充分表现了对小麦虔诚的“感念”与“致敬”.解析解答此题关键要选择好赏析的角度.句(1)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可从修辞的角度来赏析;句(2)写了“我”收割小麦的动作,可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分析人物当时的情感.16.答案写“楝子花开”衬托小麦“灌浆时节”的艰苦.写“石榴花开”衬托小麦成熟后丰收的喜悦.丰富了文章内容,深化了文章主旨,升华了文章情感.解析本题考查写作手法的理解与分析.衬托(侧面烘托)手法,就是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同类事物衬托是正衬;相反事物衬托是反衬.作者写“楝子花开”和“石榴花开”目的在于以次衬主,衬托小麦“灌浆时节”的艰苦和成熟后丰收的喜悦,从而突出作者的赞美之情.17.答案(示例)只有奋斗的岁月和成长的生命才有醉人的芳香和永恒的价值.就像我们青春,岁月流逝,我们只有努力学习,不断成长,以辛勤的耕耘去获取人生的精彩,才能将岁月的“葡萄”酿成生命的“美酒”,并永存为人生的“诗篇”或“画卷”.解析先对两段文字进行比较,找出不同作者对“岁月”的共同感悟,然后围绕“珍惜岁月、辛勤耕耘、努力奋斗、创造价值”等主题展开阐述,观点明确,言之成理即可.三、写作(40分)18.大自然是我们的好朋友,它以色彩斑斓的美景点燃我们的眼睛,灿烂我们的心情,丰富我们的感受……相信同学们都曾结交过自然界的“朋友”,并同它们展开过心灵的对话.请你以“感受自然”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写作指导] “自然”与人类的关系极为密切,可以说,没有自然就不会有我们人类.不管你承认不承认,我们时刻在体验、探究着“自然”,也在不断地理解、欣赏着“自然”.在这个“感受自然”的过程中,我们从幼稚走向成熟.写“感受自然”的作文,首先,得选定所要“感受”的具体“自然”景物.其次,作文中要对所“感受”的“自然”景物进行精描细绘,摹出其特点.最后切忌“为了感受自然而感受自然”.要通过刻画“自然”景物的特点,体悟“自然”的灵性,欣赏“自然”中的诗情画意,进一步认识和探究“自然”,加深对“自然”的理解.[例文]雨中花溪有幸雨中游览花溪.人很少,花溪却是葱茏依旧,清丽依旧,精巧依旧……不过,若细细品来,雨中的花溪是很特别的.宁静,含蓄.视线被绿色封冻了.置身其间,顿感被这封冻的绿淹没,竟对所有杂色视而不见.高大的树木伸出枝叶在空中自然交织,撑出一块块无雨的天空.然而,总想步入雨中.那雨不大,也不密,纤细,恍如未织上纬线的网.时有微小的风,拉扯一下绿叶,撩动一下青草,在雨点成群的河面设浅浅一层皱.远处,景物叫雨丝渲染得失去了形态,没有边缘,没有轮廓,仅剩一团团苍翠……雨中草地,石桌两端,有棋人对弈.相对的沉默,绝对的搏杀,智慧和灵气在方寸之间演绎与较量.湿了衣襟,浑然不觉.花溪和雨都成了身外之物.观此景,不由得加深了对超越的理性认识.石桌是道具,草地当舞台,雨丝万缕权充帷幕,谁来评说胜败?迎着雨走,驻足于某建筑围墙外,又被一奇景吸引.一簇青竹,摩肩接踵,拥挤成堆,却独有一枝,傲然地高出几米.想来,这一独枝必是挣扎奋斗的产物.它虽然遭遇着更多风雨的肆虐与凌辱,但却正是这样的不一般,显出了它的与众不同.风中的摇摆,不正是独树一帜的舞蹈吗?被雨丝鞭打而产生的动荡,不正是别开生面的表达吗?俯视脚下,众多的同类倒像是平庸的裙带……终于见到了和我一样的游人.他们都撑着伞,都兴致勃勃,笑声和雨声纠缠不休.。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酝酿(niàng)唱和(hé)黄晕(yùn) B.竦峙(chì)枯涸(hé)斗笠(lì) C.碣(jié)石贮(zhù)蓄着急(zháo) D.水藻(zǎo)肌肤(fǔ)娇媚(mèi) 2.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宛转:形容声音抑扬动听。
B.粗犷:粗鲁而豪放。
C.舒活:舒展、灵活。
D.竦峙:耸立。
3.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山岛/竦峙 B.江春/入/旧年 C.我/寄愁心与明月 D.断肠人/在天涯 4.下列句子与课文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山朗润起来了,水也涨起来了,太阳的脸也红起来了。
B.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C.水珠子从花苞里滴下来,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
D.海日生残夜,江春入就年。
5.指出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
(1)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
( ) (2)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 ) (3)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 ) 6.读下面的一则轶事,诗人的回答表现了( ) 一位著名的诗人在只容一个人通过的小路上,与一个怀有敌意的批评家相遇。
那个批评家蛮横地说:“我从不给疯子让路!”诗人退到路边,说:“我恰恰相反。
” A.诗人宽宏大量 B.诗人高雅风度 C.诗人反击艺术 D.诗人自命清高 7.仿照画线的句子再续写一句。
也许你无法拥有深邃的蓝天,但是你可以做飘逸的白云;也许你无法拥有浩瀚的大海,但是你可以做清幽的小溪;也许,但是。
只要你满怀信心,善于发现,你会感受到生命的意义。
8.用课文原句填空。
(1)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着时光的流逝,蕴含自然理趣的诗句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一、知识积累与运用
1.下列读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A.啜泣(chuò) 一瞬间(shùn) 峭壁(qiào) 耸立(sǒnɡ)
B.收敛(liǎn ) 枯干( kū ) 颤抖(zhàn) 嶙峋(xún)
C.凝视(nínɡ) 嘲笑(cháo) 头晕(yūn) 目眩(xuàn)
D.陡峭(dǒu) 动弹(tán) 摔死(shuāi) 翼翼(yì)
2.下面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痴想纳罕宣腾忍俊不禁
B.训戒伫立朦胧盘虬卧龙
C.隐秘清澈繁密峰围蝶阵
D.漫湿伶仃茁壮心惊肉跳
3、下面句子中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百货商店里人来人往,挤得不可开交。
B、巧夺天工的大自然刺激了她的感官,也抚慰了她的心灵。
C、他出狱后,仍不思悔改,和一个盗车犯同心同德,半年之内偷了三辆车。
D、他的作文想象丰富,表达流畅,老师十分赞赏,称他的文章如天马行空,很有特点。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通过教育,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B.现在,他们之间的矛盾和友谊已基本解决。
C.他不但学习很刻苦,然而成绩却上不去。
D.同学们正在聚精会神地观看幼儿园小朋友的精彩表演。
5、填空。
(1)《龟虽寿》一诗中,常用来比喻人老志不老,年老志不衰的名句是:“------------------,
---------------------------。
----------------------------------,
-----------------------------------。
(2)《过故人庄》中描写农村优美自然风光的名句是:“-----------------------------,
-------------------------------。
”
二、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蚊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
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6.写出两处描绘作者体会到“物外之趣”情景的句子。
①
②
7.作者观察事物细致而有耐心,试说说下面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1)夏蚊成雷
(2)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3)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4)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
8.用原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1)“拔山倒树”中的“山”实际上是指。
“树”是指。
(2)“见二虫斗草间”,这“虫”在作者眼中是。
(3)“庞然大物"实为。
9.摘出文中写作者心情感受的词语,并分析其作用。
(二)这似乎能办得到。
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
我顿时有了信心。
“很好,”我父亲叫道,“现在移动右脚,把它移到右边稍低一点的地方,那里有另外一个落脚点。
”我又照着做了。
我的信心大增。
“我能办得到的。
”我想。
我每次只移动一小步,慢慢爬下悬崖。
最后,我一脚踩在崖下的岩石上,投入了父亲强壮的手臂中。
我先是啜泣了一会儿,然后,我产生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
这是我永远忘不了的经历。
我曾屡次发现,每当我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时,只要记起很久以前我在那座小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我便能应付一切。
我提醒自己,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
这时,我便可以惊奇而自豪地回头看看,自己所走过的路程是多么漫长。
10.文中的“我”已经脱险了,投入父亲强壮的手臂中却哭了,这是为什么?
11.“父亲”对“我”脱险起到什么作用?
12.文章最后一段中,你认为哪句话哲理性较强,是这段的中心所在?
13.你从选文中受到什么启发?在生活中如何面对困难?
(三)特质
①第一次光顾他的牛肉面,便领略了他可爱的幽默感。
②我对他说:“老板,请你给我三碗牛肉面。
”
③他伸手敲了敲摊子上那块木板,说:“你说得对,这块板,的确老。
”
④这个牛肉面摊,坐落于锦茂区。
经营它的,是一对年轻的夫妇。
瘦削的丈夫煮面,丰满的妻子捧面,两人合作,融洽无比。
最近,添了个小宝宝,也带到摊子上,夫妻两人忙碌地煮面捧面时,小宝宝便踢脚吮手,自求多福,一家三日乐陶陶。
⑤很欣赏那瘦子煮面的方式。
不管有多少顾客在等,他绝不“粗制滥造”,总是一碗一碗“ 细雕慢琢”地煮。
他先把面和豆芽搁进碗里,然后,把切成细片的牛肉()在网状的构子上烫。
初熟,便一片一片地()在牛肉面上,()上自制的浓酱,再()一撮切碎的咸菜;()上金黄的油葱和翠绿的青葱,五色纷陈,令人一看便食指大动。
⑥瘦子脾气极好,有时,食客盈座,他双手如轮,不停地转,做得汗流使背,可是,在这种叫人目眩的忙碌中,他依然脸带笑容、不温不火。
看到小孩子,他还会忙里偷闲,以俏皮的话儿逗弄几句,惹得大人小孩全都乐不可支,胃口大开。
更难得的是:他记性极好,谁的牛肉面不要放青葱、不要下豆芽,谁的要多一点咸菜、多一点油葱,他都记得一清二楚。
只要光顾过一两次,再去时,他便会朝你咧着嘴,笑嘻嘻地说:
⑦“你的,不要豆芽,对吗?”
⑧他是日常生活里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可是,在他身上,我却看到了许多闪烁生光的特质,而其中最触动我的一项“特质”,是他十年如一日那种“敬业乐业”的精神。
14.作者用②、③段的对话来表现面摊老板很有幽默感,你能试着分析一下这句话为什么幽默吗?
15.请将下边的动词恰当地填充到第⑤段的括号里。
放摆撒淋抓
16.第⑤段加引号的“粗制滥造”和“ 细雕慢琢”在文中的特殊含义是什么?
17.除了“敬业乐业”的精神之外,作者还从这个面摊老板的身上发现了“许多闪烁生辉的特质”,请试举一例说说他身上还有什么“特质”。
三、写作。
新学期,班主任老师让同学们自荐和竞争担任各学科科代表的工作。
如果你想担任某一科科代表的工作,但这一科的成绩你又不是全班最突出的,你怎样说才得体,并获得同学们的支持和信任呢?请试写一段自我介绍的话,80字左右。
答案:
1、B
2、D
3、A
4、D
5、(1)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2)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13.做任何事都要着眼于最初的那一步,走一步再走一步,直到达到目的。
首先要有勇气和信心,无论怎样的困难和危险,只要把它分解开,就一定能克服。
)
14、“我”说的“老板”是指面馆的主人,而他说是年代久的“木板”,这样偷换概念,回答错位而使人发笑,体现出幽默感。
15、依次为:放、摆、淋、抓、撒
可是,在这种叫人目眩的忙碌中,他依然脸带笑容、不温不火。
看到小孩子,他还会忙里偷闲,以俏皮的话儿逗弄几句,惹得大人小孩全都乐不可支,胃口大开”的句子,写出其乐观幽默的“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