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语文测试题完整版
初一语文上册考试卷完整版

一、基础知识(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 沉默(mò)B. 沉重(zhòng)C. 沉浸(chén)D. 沉香(chén)2.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峰回路转B. 脍炙人口C. 惊弓之鸟D. 美中不足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由于天气突变,全市中小学生停课一天。
B. 我们一定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争取早日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
C. 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这座桥提前一个月完成了任务。
D. 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是全班同学学习的榜样。
4.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很多:有语文、数学、英语等。
B. 我国科学家在研制“神舟”号飞船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C. 他很谦虚,经常说:“我知道的太少,我要向别人学习。
”D. “你这是什么意思?”老师严肃地问。
5.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他学习成绩优异,是老师眼中的“宝贝”。
B. 她那双明亮的眼睛,像两颗闪闪发光的星星。
C. 那只小狗在草地上欢快地奔跑,不时地回头看看主人。
D. 雨后的田野,空气格外清新,沁人心脾。
二、阅读理解(每题5分,共20分)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童年的水墨画》小明站在窗前,望着窗外的天空,心中涌起一股童年的回忆。
那是一个充满欢笑和无忧无虑的时光。
记得那时候,我和小伙伴们常常在村边的河堤上玩耍。
河水清澈见底,鱼儿在水中欢快地游弋。
我们一边玩水,一边捉鱼,不时传来欢声笑语。
夏天的傍晚,我们还会在村头的大树下举办一场别开生面的“竹笛比赛”。
每个孩子都拿出自己的竹笛,吹奏出美妙的旋律。
那时候,我们的心灵得到了极大的愉悦。
秋天的田野,金黄一片。
我们常常跟着大人一起收割庄稼。
虽然辛苦,但那份收获的喜悦,让我们忘记了疲劳。
冬天,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
七年级语文上册试卷(含答案)

七年级语文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注意:所有的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交卷只需交答题卡.)一、积累与运用(10分)1、在答题卡田字格中,抄写以下内容(3分。
书写美观加1分)(说明:根据书写情况评分。
相信你能写出漂亮的字来,而且卷面整洁)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2、按照课文填空(5分)①海内存知己,。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②沉舟侧畔千帆过,。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③,只缘身在最高层。
《登飞来峰》④会当凌绝顶,。
《望岳》⑤《论语十则》中阐述学习与思考辨证关系的句子是,。
3、口语交际:根据语境回答问题(2分)小明想到邮局去寄一封信,可是走到岔路口,他不记得该往哪边走。
这时正好遇见一位60多岁的老年人,于是他走上前去,问道:“。
”二语言积累和运用(10分,4-8题每题2分)4、下列词语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2分)( )A、啜.泣(chuò)小憩.(qì)擎.天撼地(jīng)B、濯.洗(zhuó)泯.灭(mǐng)骇.人听闻(hài)C、唱和.(hè)猝.然(chù)莽莽榛.榛(zhēn)D、竦.立(sǒng)静谥.(mì)踉踉跄.跄(qiàng)5、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笑容可掬恍然大悟望洋兴叹窸窸窣窣B、廖廖可数节衣缩食萍水相逢乐以教和C、心有余悸消声匿迹苦心孤诣愿天尤人D、名副其实含辛茹苦为富不人俗不可耐6、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思而不学则殆.(迷惑不解)元方入门不顾.(回头看)B、睨.之(斜着眼睛看)不见曦.月(早晨的阳光,这里指太阳)C、山岛竦.峙(突起突兀)而.翁知我(你,你的)D、属.引凄异(连缀,连续)世隶.耕(奴隶)7、“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
”这段话是从下面文段中抽出来的,将它放回原文,恰当的位置是:()(A)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语文部编版(2024)七年级初一上册第3单元题库测试卷含答案

语文部编版(2024)7年级上册第3单元·精准教学★★★★★题库第一部分积累与应用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2小题。
不必说碧绿的菜qí,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jié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
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
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
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选自《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1.请写出下列汉字或拼音。
菜qí 轻jié 窜攒2.如果你是鲁迅童年的伙伴,看到他因为拔何首乌根弄坏泥墙而被父亲训斥,你想要帮他开脱,你会对他的父亲说些什么?(试从“我”的心理和百草园对“我”的影响两方面加以回答。
)3.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各题。
人们的各种礼仪,局外人可以不见不闻,我就满不管,但如果当我正要看书或睡觉的时候,有人来1è令朗诵情书,奉陪作揖,那是为自卫起见,还要用长竹竿来抵yù的。
还有,平素不大交往的人,忽而寄给我一个红帖子,上面印着“为舍妹出阁”,“小儿完姻”,“敬请观礼”或“闺第光临”这些含有“阴险的暗示”的句子,使我不花钱便总觉得有些过意不去的,我也不十分高兴。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抵yù 帖子竹竿(2)下列词语的词性与文中“看书”不相同的一项是()A.礼仪B.朗诵C.睡觉D.作揖(3)语段中画横线的词语哪些是谦辞或敬辞。
奉陪舍妹小儿光临敬辞:谦辞:(4)语段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的《》。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测试试题1(含答案)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语文测试试题姓名班级学号得分说明:1、本试卷包括第Ⅰ卷(基础题)和第Ⅱ卷(作文)两部分。
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并检查条形码粘贴是否正确。
3.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
第Ⅰ卷(基础题)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1.根据提示默写诗句。
(每空1分,共10分)①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②____________________,洪波涌起。
(曹操《观沧海》)③夜发清溪向三峡,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峨眉山月歌》)④____________________,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⑤一狼洞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
(蒲松龄《狼》)⑥晴空一鹤排云上,____________________。
(刘禹锡《秋词(其一)》)⑦《次北固山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
⑧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 (2 分)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酝酿.(liànɡ)确凿.(záo)吝.啬(lìn)B. 静谧.(mì)盔.甲(kuī)怂.恿(sǒnɡ)C. 憔悴.(cuì)恍.惚(huǎnɡ)干涸.(ɡù)D. 匿.笑(nì)狭隘.(yì)缥.缈(piāo)3.(2 分)下面各项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女排在先失两局的情况下,第三局破釜沉舟....,调上全部精锐人马,拼力反击,终于反败为胜。
初一上语文测试题及答案

初一上语文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眺望懈懈踌躇徜徉B. 缭绕缄默徜徉眺望C. 缭绕缄默徜徉眺望懈懈D. 眺望缭绕踌躇徜徉2.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出自哪位诗人的笔下?()A. 李白B. 杜甫C. 王勃D. 李清照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是()A.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
B. 他像一只小鹿一样在草地上奔跑。
C. 太阳高高挂在天空。
D. 她的眼睛像星星一样闪烁。
4. 《岳阳楼记》的作者是()A. 范仲淹B. 苏轼C. 李白D. 杜甫5.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出自哪首诗?()A. 《静夜思》B. 《春望》C. 《望岳》D. 《登高》二、填空题6. 请填写下列诗句的下一句:“春眠不觉晓,________________。
”7. 《木兰诗》中,木兰替父从军,表现了她的__________精神。
8. 《论语》中,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________________。
”9.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苏轼的《_________》。
10.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中的“故人”指的是__________。
三、简答题11. 请简述《桃花源记》中陶渊明描绘的桃花源是一个怎样的地方?四、阅读理解题12.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文章内容略)问题:a. 文章中提到的“他”为什么决定去旅行?b. “他”在旅行中遇到了哪些困难?c. 旅行结束后,“他”有哪些收获?五、作文题13. 以“我的梦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
答案:1. D2. C3. B4. A5. A6. 处处闻啼鸟7. 孝顺、勇敢8. 其不善者而改之9. 《水调歌头》10. 孟浩然11. 桃花源是一个与世隔绝、人们生活和谐、自给自足、没有战乱和贫富差距的理想化乡村。
12. a. 他决定去旅行是因为他想探索未知的世界,寻找生活的意义。
b. 他在旅行中遇到了语言障碍、资金短缺和文化差异等困难。
初一上册语文试题及答案

初一上册语文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确凿(záo)菜畦(qí)倜傥(tǎng)人声鼎沸(dǐng)B. 蝉蜕(tuì)讪笑(shàn)脑髓(suǐ)咄咄逼人(duō)C. 酝酿(niàng)踉跄(liàng)叱咤(zhà)锲而不舍(qiè)D. 囫囵(hú)蹒跚(pán)缄默(jiān)拈轻怕重(niān)答案:C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对环保有了更深的认识。
B. 他虽然学习成绩优秀,但是经常帮助同学。
C. 为了避免不再发生类似事故,我们必须加强安全教育。
D. 他不但学习成绩优异,而且乐于助人。
答案:D3.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虽然年过花甲,但仍然精神矍铄,老当益壮。
B. 他做事总是拖泥带水,不干脆。
C. 他虽然成绩优异,但总是不骄不躁,谦逊有加。
D. 他总是喜欢夸夸其谈,不务实际。
答案:C4.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 他总是不厌其烦地帮助别人。
(不感到厌烦)B. 他总是不厌其烦地帮助别人。
(不感到疲劳)C. 他总是不厌其烦地帮助别人。
(不感到满足)D. 他总是不厌其烦地帮助别人。
(不感到厌烦和疲劳)答案:A5.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他总是不辞辛苦地工作。
(不推辞)B. 他总是不辞辛苦地工作。
(不告别)C. 他总是不辞辛苦地工作。
(不推辞,不告别)D. 他总是不辞辛苦地工作。
(不推辞,不告别,不感到疲劳)答案:B6.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他总是不屈不挠地追求自己的目标。
(不屈服)B. 他总是不屈不挠地追求自己的目标。
(不弯曲)C. 他总是不屈不挠地追求自己的目标。
(不屈服,不弯曲)D. 他总是不屈不挠地追求自己的目标。
2024年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模拟考卷及答案(各版本)

2024年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模拟考卷及答案(各版本)(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20分,每题2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伫立(zhù lì)草率(cǎo shuài)沉沦(chén lún)B. 眼眸(móu)暮色(mù sè)瑟缩(sè suō)C. 憧憬(chōng jǐng)纠结(jiū jié)疏忽(shū hū)D. 恬静(tián jìng)震慑(zhèn shè)粗犷(cū guǎng)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炽热喧哗赋予旁逸斜出B. 疲惫荒芜震悚狼籍C. 沉郁颤栗翱翔旁逸斜出D. 惊悸纵横赋予惊慌失措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经过这次讨论,我们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B. 我们要培养的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C. 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决定举办一次文艺晚会。
D. 在这次考试中,我们班的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
4.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这篇文章写得真好!”他说。
B. “这篇文章写得真好!”,他说。
C. “这篇文章写得真好!”,他说。
D. “这篇文章写得真好!”他说。
5. 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 春天来了,大地万物都苏醒了。
B. 月亮像一个大玉盘挂在天空中。
C. 他像一只勤劳的蜜蜂,一直在努力工作。
D. 他喜欢阅读,就像喜欢吃饭一样。
6. 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比喻的一项是()。
A. 他的眼睛像星星一样明亮。
B. 他的声音像春风一样温暖。
C. 他的笑容像阳光一样灿烂。
D. 他的动作像舞蹈一样优美。
7. 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拟人的一项是()。
A. 树叶在风中翩翩起舞。
七年级上册语文测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测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应和(hè)倔强(juè)踉跄(liàng)B. 哽咽(yè)锲而不舍(qiè)蹒跚(pán)C. 迸溅(bèng)矍铄(shuò)踌躇(chóu)D. 恣意(zì)踌躇(chú)踉跄(liàng)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虽然年轻,但是工作能力很强。
B.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的团队精神得到了提升。
C.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值得我们一读再读。
D.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也优秀。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手法的一项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
B.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C.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D.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勤奋学习,成绩优异,品德高尚。
B.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大地回春。
C.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D.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也优秀。
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问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难道我们不应该努力学习吗?B. 他学习这么努力,成绩怎么可能不好呢?C. 你难道不知道这是禁止的吗?D. 难道这不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吗?...(根据需要继续出题)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宋代词人_______的《水调歌头》。
2.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唐代诗人_______的《静夜思》中的名句。
3.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出自唐代诗人_______的《春晓》。
4.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宋代诗人_______的《游山西村》中的名句。
5.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是唐代诗人_______的《忆江南》中的名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上册语文测试题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七年级语文阶段性检测(时间:110分钟,满分:120分)拟卷:王荣芝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 (26分)一、(12分,每小题2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粼粼..(l ín ) 枯涸.(g ù) 酝酿.(ni àng ) 静谧.(m ì) 随声附和.(hè) B .匿.笑(n ì) 肥硕.(shu ò) 尸骸.(h ài ) 莴.苣(w ō) 骇.人听闻(hài) C .氛.围(f ēn ) 劫掠.(lu è) 篡.夺(cu àn ) 青冥.(m íng ) 苦心孤诣.(yi ) D .滑稽.(j ī) 窸窣.(s ū) 丫杈.(ch à) 连亘.(g èn) 踉.(l iàng)踉跄跄2.下列词语书写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嬉戏倏忽 闲情逸致忍俊不禁B .弥漫菡萏 怡然自得 多姿多彩C .喑哑踉跄 险象迭生 获益非浅D .窗扉峦生 历历在目 恍然大悟 3.请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句( ) A .我很愤怒他瞒了我的眼睛,苦心孤诣....地来偷做没出息孩子的玩意。
B .七年级(3)班的班长思想品德好,工作能力强,可谓德高望重....。
C .教育是公平的,老师应对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而不应厚此薄彼。
D .登上泰山,无限风光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怡....。
4.下列有关课文的理解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论语》是儒家的经典着作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B.鲁迅的《风筝》一文,有对小兄弟放风筝的粗暴干涉,有对“精神虐杀”的自我反省,也有误解和冲突中的亲情。
C.《女娲造人》是一篇寓言,以幻想的形式揭示宁宙的起源。
D.“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烁着无数的明星。
”这句话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为了防止酒驾事件不再发生,我市加大了巡查整治力度。
B.2011年11月,我国发射并研制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八号”飞船成功对接。
C.完善食品安全法规,规范食品安全监管机制,提高人们的食品安全意识,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了。
D.学生能够熟练而规范地书写正楷字,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语文课程标准》对汉字书写的要求。
6.仿造下面的句子,再写出一个形式相同的句子。
(2分)友谊如彩绸,我们共同剪裁,制成一件件绚丽的衣衫;友谊如花种,我们共同播散,培育出一个个五彩的花坛;友谊如,,。
二、(14分)7. 名着阅读(1)阅读下面的寓言,用简略的语言写出寓意。
(2分)《两只口袋》普罗米修斯创造了人,又在他们每人脖子上挂了两只口袋,一只装别人的缺点,另一只装自己的。
他把那只装别人缺点的口袋挂在胸前,另一只则挂在背后。
因此人们总是能够很快地看见别人的缺点,而自己的却总看不见。
寓意:(2)请你阅读下面一则伊索寓言,然后说说它的寓意。
(2分)马和驴某人有一匹马和一头驴。
在旅途中,驴对马说:“你如果肯救我一命,请分担一点我的负担。
”马不听。
驴精疲力竭,倒下死了。
主人把所有的货物连同那张驴皮,都放在马背上。
马哭着说:“真倒霉!我怎么这样不幸我不肯分担一点点负担,却驮上了这全部的货物,还加上这张皮!”这则寓言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用课文原句填空。
(每空1分,共10分)(1)夕阳西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2)“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晏殊《浣溪沙》)(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5)诗人有意,则草木含情。
故有“一切景语皆情语”之说。
驰骋于文学艺术的原野,情景交融的妙语佳句俯拾即得:看,白居易大师正在钱塘江岸春游,见到莺歌燕舞的早春美景,脱口而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自己的喜悦之情。
(6)生活中,有些人为了图一时的便利,让垃圾到处“安家”。
这样一来,自己是省事了,却损害了公共环境。
《论语》中有一句话可以对这些人规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题破山寺后禅院》(王建)中以动衬静的句子是,。
第二部分阅读(44分)三、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回答9-10题。
(4分)田园乐王维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僮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9.王维的作品“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这首诗抓住哪些富有特色的景物,描绘了一幅色彩鲜明的画面(2分)10.你从中读出了诗人怎样的感情(2分)四、阅读下面文章,回答后面的问题。
(12分)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渐,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陈太丘与友期》(乙)楚有祠者①,赐其舍人②卮③酒。
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
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
”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
”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
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战国策·齐策》[注] ①主管祭祀的官员②舍人:门客,手下办事的人。
③卮(zh ī):古代装酒具。
11.《陈太丘与友期》一文选自南朝刘义庆组织编写的________________(作品名)。
成语“________________”即出自第二则寓言故事。
(2分)12.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
(2分) (1)太匠舍去,去后乃.至 (2)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3)引.酒且饮之 (4)终亡.其酒13.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每小题2分)(1)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2)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14.对选文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2分)A .客人至而没见到陈太匠,这是客人发怒的原因。
B .“一人之蛇成”一句,是说其中的一个人,发现了一条蛇。
C .选文乙告诫人们,不要多此一举,弄巧成拙。
D .“尊君在不?”一句中,“尊君”是指元方的父亲。
15.友人已惭愧,元方却“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说说你的看法。
(2分)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28分)(一)阅读《羚羊木雕》完成16-19题(11分)我手里攥着万芳送给我的小刀一路走一路想,叫我怎么说呢她还会像以前一样和我要好吗一定不会了。
我轻轻地敲了敲门。
门开了,万芳伸出头来,一把拉了我进去。
“万芳……”我站在过道里不肯再往前走。
“你怎么啦也不打伞,是不是挨揍了”万芳奇怪地看着我。
“没有……”我慢慢从口袋里掏出小刀,“你能不能把羚羊还我……”我几乎听不见自己的声音。
万芳愣了一下,没有接小刀,只是咬着嘴唇看着我,我垂下眼睛不敢看她。
“昨天不是说得好好的,你怎么能这样呢”我努力不让自己哭出来,这时,她的妈妈从屋里出采了,看见我手里的小刀,又看看我们的样子,立刻明白了:“万芳,你是不是拿了人家什么东西”万芳看了我一眼,跑进屋去。
过了一会儿,她拿着那只羚羊出来了。
她妈妈接过来一看说:“哎呀!你怎么能拿人家这么贵重的东西呢!”她把羚羊递到我的手上,“好好拿着,别难过,看我呆会儿揍她!”我把小刀递到她的手上说:“阿姨!羚羊是我送她的,都怪我……”当我抬起头来的时候,万芳已经不见了,她不会再跟我好了……我一个人慢慢地走在路上。
月亮出来了,冷冷的,我不禁打了个寒颤。
路上一点声音也没有。
忽然,我听见有人在喊我的名字,我回过头,只见万芳跑了过来。
她把小刀塞到我的手里说:“你拿着,咱俩还是好朋友……”我呆呆地望着她,止不住流下了眼泪。
我觉得我是世界上最伤心的人!因为我对朋友反悔了。
我做了一件多么不光彩的事呀!可是,这能全怪我吗16.概括这一部分的主要内容。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文中“我”说话时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这样(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列举一处文中的景物描写并简析其表达作用。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从万芳对事情的处理可以看出她是一个怎样的小伙伴(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散文《栀子花开》,并完成20—23题。
(17分)栀子花开书房内放有两朵栀子花,是前晚在外吃饭时一朋友送的。
朋友先送我一朵,吃完饭,又从上衣口袋里小心地掏出一朵来,笨拙地,像护着一只小小的蝶。
我极感动,一个大男人,把花藏在口袋里,这样的细节,特别特别动人,顶得上千言万语、又能让一个男人,以如此喜爱的方式藏在口袋里的,大概只有栀子花了。
我对栀子花怀有特殊的感情,这样的感情缘于我的乡下生活。
我童年最香的记忆,是有关栀子花的。
那时,乡下人家的院子里,都栽有一小棵栀子树的,也无需特别管理,只要一抔泥土,就长得枝叶葱茏了。
一进六月,满树馥郁,像打翻了香料瓶子呀,整个村庄都染了香了。
一朵一朵的栀子花,息在树上,藏在叶间,像刚出窝的洁白的小鸽似的。
女孩子们可喜欢了,衣上别着,发上戴着,跑哪里,都一身的花香。
虽还是粗衣破衫地穿着,但因了那一袭花香,再平常的样子,也变得柔媚千转。
我家院子里也长有一棵,每到栀子花开的时节,我和姐姐,除了在衣上别着,发上戴着,还把它藏袖子里,挂蚊帐里,放书包里,甚至,把家里小猫尾巴上也给系上一朵。
那些栀子花开的日子,快乐也是一树的香花开啊。
早些天,在菜市场门口,我就望见了栀子花的。
一朵一朵,栖落在篾篮里,如白蝶。
旁边一老妇人守着,在剥黄豆荚。
老妇人并不叫卖,栀子花独特的香气,自会把人的眼光招了去。
就有脚步循了花香犹疑,复而是低低的一声惊呼,呀,栀子花呀!声音里透出的,全是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