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抗日战争时期东北地区土匪抗日的原因
解放战争初期东北的大剿匪

解放战争初期东北的大剿匪作者:史宗义来源:《世纪桥·纪实版》2011年第01期东北地区历来匪患猖獗,尤其是民国以来,形形色色的土匪占据一方,危害百姓,扰乱社会治安,是当时社会的一颗毒瘤。
抗日战争胜利后,我党向东北源源不断地派去大批兵力。
但是,东北地区的土匪在蒋介石的拉拢下,纷纷与我军作对,妄图趁火打劫,掠夺胜利果实。
为了实现经营东北的战略思想,建立巩固的根据地,我党不得不投入大量的兵力,进行剿匪斗争。
匪患对我军在东北立足构成了重大威胁1945年8月11日,抗日战争胜利在即,八路军总司令朱德便向有关部队发出了进军东北的命令。
向东北派兵,抢占先机,这是中共中央出于战略考虑做出的重大决策。
9月14日,刘少奇在延安主持召开了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成立以彭真、陈云、程子华、伍修权、林枫为委员,以彭真为书记的东北局,立即赴东北开展工作。
9月18日,东北局主要领导在沈阳原张作霖的大帅府召开了东北局第一次扩大会议,标志着我党对东北战略区实施统一领导的开始。
同时,中共中央还调派了大批干部赶赴东北,以加强党和军队在东北的领导力量。
10月31日,中央决定成立东北人民自治军,任命林彪为总司令,彭真、罗荣桓分别为第一政委和第二政委。
1946年1月14日,东北人民自治军改称为东北民主联军,林彪仍任总司令,彭真为政治委员。
为了适应军事、政治斗争的需要,东北民主联军对各部队和各军区组织机构进行了调整,将陆续成立的十个军区重新划分为北满、南满、东满、西满四大军区。
在数十万国民党军队的步步紧逼下,中共中央从实际出发,确定了“让开大路,占领两厢”的方针,东北民主联军收缩战线,在边远地区建立根据地,蓄势待发。
当时的东北,境内共有154个县,其中有100多个县被土匪俗称“胡子”盘踞着,共产党占据的还不到50个县,并经常处在“胡子”的威胁下。
蒋介石委任的“胡子”头目有百十余名,在北满地区,国民党国防部收编了4个旅的“胡子”。
据当时东北民主联军的一份情况通报显示,在南满地区,约有土匪5万余人,实力较强的土匪有3000-5000人不等,重点活动于通化、沈阳、安东三角地区。
东北沦陷的原因与历史教训

东北沦陷的原因与历史教训论九一八东北沦陷的原因及历史教训九一八,大概每个中国人都会记得这一天。
这一天,日本帝国主义开始侵华,中国由此开始了旷日持久的抗日战争。
时间在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实行他们周密规划的阴谋,将沈阳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路轨自毁,并嫁祸于中国,从而制造了“柳条湖事件”。
日军假以此为原因,突然向屯扎在沈阳北的中国军队发动偷袭。
由于“不抵抗政策”,当晚日军便攻占北大营,次日占领整个沈阳城。
此后,日本帝国继续向辽宁、吉林和黑龙江等广大地区进攻,短短4个多月内,中国东北全部沦陷,3000多万父老成了亡国奴。
日本建立了伪满洲国傀儡政权,开始了对东北人民长达14年之久的奴役和殖民统治。
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与东北沦陷。
事出必有因,九一八事变的爆发及东北的沦陷,背后也是有着多重原因。
我们先来谈谈国际原因。
在一战过后,为维护和平,世界建立了国际联盟,但其缺少军队武力,故不能有效阻止法西斯的侵略行为。
九一八事变之后,在日本拒绝国联限期撤兵的决议后,中国代表在国联理事会上要求对日本采取经济制裁,但被否决。
国联于1931年12月10日通过组织调查团的决议。
1932年1月,国联调查团正式成立,英国代表李顿任团长。
国联调查团在东北进行了总共6周的所谓实地调查,起草了共14万多字的调查报告书。
总体上看,调查报告书模糊是非、混淆黑白,暴露了西方列强对日本侵略中国东北的绥靖政策。
10月2日,调查团发表《李顿报告》,指出日本发动的事变是侵略中国的行为。
由于国联拒绝承认“满洲国”为独立国家,令日本撤出国联。
调查团在事变后一年多后才发表报告,诚然是为时已晚——日本不理会国联的谴责,继续侵略行动。
故九一八后东北的迅速沦陷与国联的纵容和拖沓脱不了干系。
还有的,就是大国的退让和不作为。
比如英法政府,他们的态度是消极观望,这通过他们在国联的活动反映出来。
而且,美英等帝国主义国家没有采取任何实际行动来制止日本侵略,九一八事变前一天,美国国务卿与日本驻美大使出渊胜次达成一项秘密谅解:美国保证不干涉日本在中国东北的行动,日本则保证其在中国东北的行动应限于锦州以北。
浅析抗日战争时期东北地区土匪抗日的原因

浅析抗日战争时期东北地区土匪抗日的原因摘要抗战时期,东北土匪纷纷加入抗日。
这一现象的出现是内外因综合作用的结果。
从内因看,土匪主动抗日的原因根源于其出身,主要表现为农民的反抗精神、爱国精神和惯匪积匪对自身利益的保护和追求。
从外因看,由于中共在争取土匪抗日方面做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使得相当一部分土匪武装在中共的极力争取下加入到抗日队伍中来。
以及日本侵略者残酷的政策的压迫,使一些土匪不得不反抗。
关键词土匪抗日原因“九一八”事变之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
在东北地区,土匪作为一股特殊的力量加入到了抗日的行列。
土匪,在东北地区被称为胡匪,是一种以打家劫舍为生游离于正常社会制度之外的武装团伙。
但是在抗日救亡的时刻,东北地区大部分土匪加入了抗日的洪流中。
本文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分析土匪武装抗日的原因。
从主观方面来讲,土匪的抗日原因与其出身和落草为寇的原因息息相关。
从客观方面看,则与日本的压迫和共产党的积极争取有关。
一、内部原因(一)农民阶级的反抗精神。
在民国的动荡之中,土匪大多出身于贫苦农民。
近代的东北地区先后沦为俄、日的殖民地,民国政府完全丧失了对东北地区的实际行政管理权。
东北民众饱受荼毒,国破家亡,于是在黑山白水之间开始了他们土匪生涯。
所以这样的土匪具有强烈的反抗压迫的精神。
他们反抗地主、反抗官僚,当民族矛盾上升,他们便加入到反抗民族侵略和压迫的行列中。
张海天又名张贺年,号“老北风”,1880年生,11岁给地主放猪。
辛亥革命爆发后,为本村地主张海兰家赶车、当炮手。
翌年,被迫为当地警察分所当杂役,由于不堪警察们的欺凌辱骂,盗出枪支投奔报号为“老头票”的大股土匪。
随后开始了十多年的土匪生涯,但是他重义气爱乡土,杀富济贫是有名的义匪。
“九一八”事变后,他召集部下说:“原来当土匪是想升官发财,这回鬼子打进来了,国没了,家也没了,还升什么官?发什么财?要不打日本,还有什么人性?还算什么好汉?”①众人一齐响应,打起“抗日自卫军”的旗号,报号“老北风”,开始了抗击日本侵略者的英勇斗争,走上抗日救国道路。
九一八事变中国东北沦陷的起点

九一八事变中国东北沦陷的起点九一八事变,即指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东北的行动。
这一事件标志着中国东北沦陷的起点,对中国乃至整个东亚地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对九一八事变及其影响的相关讨论。
一、事变经过及原因九一八事变发生在中国东北的沈阳地区,当时日本关东军进行了一系列的军事行动,导致中国东北地区沦陷。
起因可以追溯到日本军国主义的对中国的侵略野心以及日本经济扩张的需要。
此前,日本在中国内战期间曾在中国东北地区设立伪满洲国,试图割占中国东北。
九一八事变爆发时,日本军队以“中国东北境内发生事变”的名义,对沈阳进行大规模的军事进攻,导致中国东北地区失去控制。
二、中国东北沦陷的影响1. 经济破坏: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占领了中国东北地区的重要城市和资源,大规模的劫掠和掠夺使得该地区的经济遭受了严重破坏。
日本对东北地区的控制使得其得以获取丰富的资源,但对中国来说,这无疑是沉重的打击。
2. 政治变动:日本侵略者利用九一八事变后,逐渐建立起了殖民地的专制统治。
日本组建了伪满洲国政权,推行殖民政策,使中国东北进一步沦为日本的殖民地。
中国政府对九一八事变的失利也导致了政治局势的不稳定,蒋介石领导的中华民国政府受到了严重的冲击。
3. 军事挫败:九一八事变及其后的侵略行动使得日本在中国东北地区牢牢控制了军事优势。
中国军队在初期的抵抗中遭受了失败,丧失了东北地区的主动权。
这对中国的军事实力和国防能力带来了巨大挑战。
4. 地区政治格局:九一八事变对整个东亚地区的政治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
日本侵略者进一步走向侵略中国其他地区,引发了全面抗日战争。
中国东北的沦陷在东亚地区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也为后来的东北抗联运动提供了发展的基础。
三、九一八事变的启示九一八事变意味着中国东北地区的沦陷,并为后续的日本侵华战争埋下了伏笔。
九一八事变的教训在于:1. 对侵略行为保持警惕:九一八事变是中国历史上的惨痛教训之一,提醒我们要时刻保持对侵略行为的警惕,同时加强国防建设,维护国家安全。
解放战争时期黑龙江地区剿匪斗争

解放战争时期黑龙江地区剿匪斗争作者:贾诚先来源:《奋斗》2019年第15期解放战争时期在东北北部地区(当时也称“北满”),即当时松江、合江、黑龙江、嫩江、牡丹江等地区我党领导的剿匪斗争取得了重大胜利,对于发动群众开展土地改革运动、建立革命民主政权、巩固和发展革命根据地、积极参军参战支援辽沈战役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1945年,“八一五”日本投降后东北北部地区的严重匪患和随之而来的大规模剿匪斗争,实际上是共产党与国民党争夺东北北部地区控制权的一种斗争形式。
我党我军迅速进入并控制东北北部地区,而国民党军队远在南满地区,于是他们就利用政治军事委任等名义,派出大批特务拉拢利用当地残存的日伪军警和地主武装势力,企图控制这一地区。
东北北部地区的土匪绝大多数是政治土匪,时任中共北满分局书记的陈云同志一针见血地指出,“八一五”后北满所有股匪都是政治土匪。
这些政治土匪,实际上是伪满军警、国民党特务和地主武装。
他们除打家劫舍,杀人越货外,接受国民党反动派所谓的任命,相互勾结利用,极端仇视新生的革命民主政权,攻击县区革命政府,残害革命干部战士,严重危害东北北部革命根据地的存在和发展。
9月7日,国民党接收大员关吉玉等人到哈尔滨“接受”,蒋介石任命伪满铁部队将领姜鹏飞为所谓新编27军军长,姜鹏飞潜入哈尔滨,收编旧东北军、伪满军、潜伏日军及地下武装团体,很快收编了左建堂、李华堂、谢文东等土匪帮派,大肆进行破坏东北北部解放区的阴谋活动。
12月11日,被我军收编的孙荣久部公开打出国民党旗号在勃利叛变,向合江军区部队发起进攻,制造了“勃利事件”,勃利专署专员于化南等牺牲。
国民党东北行营第一战区挺进军第一军尚其悦所部,纠集原拜泉伪县长王忠义和王德新等匪徒1400余人攻打拜泉县城。
逊克县县长顾延岭和17名战士被国民党特务和土匪活埋。
通北县保安大队发生叛变,叛军进攻县大队部和县公安局,县政府秘书赵光被匪徒枪杀。
伪警察和国民党特务袭击嫩江省政府,企图杀害省主席和我党干部,代理秘书长马识途等4人遇害。
解放战争期间东北战场人民解放军剿匪作战论文

解放战争期间东北战场人民解放军剿匪作战研究解放战争时期,东北地区因为其重要的战略地位而首先进入战争状态,我人民军队在与国民党精锐正规军周旋的同时,还有另外一项重要的作战任务——剿匪作战。
我军在东北剿匪作战的胜利在局部掌握政权后进行剿匪的最初尝试,具有首创之功,为日后在全国各地的剿匪和镇反工作中提供了非常值得借鉴的宝贵经验。
一、抗战后东北匪患的概况1.抗战后东北匪患势力的大体情况抗战胜利后,东北的土匪大多为政治土匪,势力最猖狂时多达25万之众,为中共军队初进东北时兵力的2.5倍。
北满匪数最少不下10万人,大股都经常盘踞在数个县境内,仅松江境内,就有大小匪股2.2万余人;南满地区有5万余人。
西满及热辽地区也盘踞近万余土匪武装。
2.东北匪患对我党在东北地区产生的政治和军事威胁该时期东北匪患对我党在东北地区的威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阻止我党干部北上接管东北,沿途追击堵截我北上部队和干部;打进来,拉出去,瓦解我军,策划叛变。
到1946年初,我东北联军先后叛乱多达三四万人。
林彪在发给“东北局、李、吕”的一封电报中说:“在东北新成立之十多个旅,成分皆极坏,皆缺乏政治认识,流氓、土匪、宪兵、伪军甚多,真正的工农成分,亦被带坏”。
杀害我军政干部,攻打机关驻地。
仅马喜山部就杀害我解放军指战员达280多人,袭击村镇40多处。
国民党匪特余秀豪策划暗杀了中苏友好协会会长李兆麟将军。
勾结地主,破坏农村土改运动。
土匪流窜至解放区或者根据地,勾结地主,枪杀农会干部,屠杀进步农民,烧毁房屋,严重阻挠正在进行的土改和反奸清算活动。
攻城略地,阻断交通,占据城县。
土匪武装纷纷策应国民党的进攻,在我后方进行暴动和叛乱,争城夺地,“北满有三分之二的县城掌握在顽匪手中”,一时间遍地匪患。
二、东北战场上我军剿匪作战的评述1.东北地区我军剿匪作战的经过在四年多时间里,我军在东北地区的剿匪斗争基本上肃清了东北的匪患,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东北地区我军的剿匪作战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1945年秋到1946年7月,这一时期的剿匪斗争主要是在城镇和交通沿线剿匪。
江桥抗战 “土匪”马占山率部空腹苦战日军多日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江桥抗战“土匪”马占山率部空腹苦战日军多日导语:嫩江是日军进攻齐齐哈尔的一道天然屏障,位于嫩江泰来段的铁路桥长853 2米,高30 6米,距齐齐哈尔市80公里,它既是齐齐哈尔的南大门,也是嫩江是日军进攻齐齐哈尔的一道天然屏障,位于嫩江泰来段的铁路桥长853.2米,高30.6米,距齐齐哈尔市80公里,它既是齐齐哈尔的南大门,也是从洮南北进克服水障的唯一通道。
日军沿平齐铁路线北进,唯一的咽喉要道是松花江上游一大支流上的嫩江大铁桥。
此处是阻扼日军的要塞。
舍此将无险可守。
马占山遂率部在此积极布防。
齐齐哈尔城乡军民、商家店铺、男女老少奋起支援作战。
江桥打响中国抗日战争第一枪1931年11月4日,日军以满铁守备队进攻江桥,被马占山部击退。
1931年11月6日,关东军以主力第2师团投入作战。
马占山亲赴前线指挥,日军以优势炮火和飞机、坦克掩护,形成拉锯。
12日,日军又从朝鲜调来援兵,加强进攻。
时值隆冬,江面凌冰,寒风刺骨。
抗日将士英勇杀敌,殊死作战。
狡猾的日军利用降军打前锋,用坦克和火炮掩护,仍旧久攻不下。
最后绕到上游水浅处,实施强攻突破。
马占山部虽拼死阻击,终因寡不敌众,江边阵地失守。
马占山逐命令部队退至三间房和昂昂溪,继续阻击。
1931年11月18日凌晨6时30分,日军出动飞机和炮兵先后向三间房一线阵地轰击1小时,守军以炮还击,阵地上炮声隆隆,震撼整个朔北荒原。
8时许,日军在坦克掩护下开始总攻。
守军由于粮食仓储地被日机炸毁,“不得饮食,疲饿过甚”。
空腹苦战的抗日将士面对数倍之敌毫无惧色,与敌拼死肉搏,喊杀之声惊天动地,三间房一带的战生活常识分享。
东北的土匪文化

东北的土匪文化一、土匪的名号东北出三宝:人参、鹿茸、乌拉草。
但在过去东北的另一“特产”也举世闻名:土匪。
在广袤的黑土地上,这些土匪占山为王,打家劫舍,有句歌谣形容土匪的生活:“当响马,快乐多,骑着大马把酒喝,搂着女人吃饽饽。
”东北人多称土匪为“胡子”,也称为“绺子”、“响马”或“马贼”。
这个称呼怎么来的呢?原来东北土匪在民国时期分三种:第一种是纯土匪,即胡子,第二种是武装土匪,第三种叫棒子手。
据说早年东北土匪一般都用土枪,平时枪口处堵一木塞,木塞上系着红缨。
当要射击时,土匪便将木塞取出衔在口中,远远望去就像长了一绺红色的胡子,所以人们就称土匪为“胡子”。
武装土匪就是使用现代武器的高级土匪,比如一些游兵散勇组成的队伍,有比较好的武器,有相对较高的军事素养。
棒子手就是用大棒打劫的业余土匪,平时为民,没事时拎个棒子猫树林捞点外财。
土匪都有绿林报号,报号五花八门,个性鲜明。
比如“滚地雷”,是说这个土匪身上总藏着地雷,谁惹他,二话不说,就把地雷扔出去。
还有个土匪叫“九枪八”,是指这个人打出去九枪,只有一枪打不中。
其他的,如“占中华”、“天边好”、“老山东”、“混天球”,有的表志向,有的说属地,形形色色,五花八门。
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祖师爷。
土匪的祖师爷是谁?让人啼笑皆非的是,土匪认定的祖师爷竟是少林武术的创始人达摩老祖。
无恶不作的土匪怎么会与慈悲为怀的大师扯上关系,找不到史料证实。
但早年间,东北的土匪都这么说,而且匪巢里供的也是达摩老祖。
猜测一下,大概与土匪尚武有关。
二、土匪也需要面试和实习期“人逼急了为匪,狗逼急了咬人”。
自清末开始,东北历经甲午战争、俄军入侵和日俄战争蹂躏,导致地方上枪支泛滥,土匪多如牛毛。
如此情形下,是什么样的人才在当土匪?基本以欠债者,赌徒,通缉犯和破产农民居多。
他们当土匪的目的很简单,就是发财。
土匪歌谣唱道:“当胡子,不发愁,进了租界住高楼;吃大菜,住妓院,花钱好似江水流,枪就别后腰,真是神仙太自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抗日战争时期东北地区土匪抗日的原因摘要抗战时期,东北土匪纷纷加入抗日。
这一现象的出现是内外因综合作用的结果。
从内因看,土匪主动抗日的原因根源于其出身,主要表现为农民的反抗精神、爱国精神和惯匪积匪对自身利益的保护和追求。
从外因看,由于中共在争取土匪抗日方面做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使得相当一部分土匪武装在中共的极力争取下加入到抗日队伍中来。
以及日本侵略者残酷的政策的压迫,使一些土匪不得不反抗。
关键词土匪抗日原因“九一八”事变之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
在东北地区,土匪作为一股特殊的力量加入到了抗日的行列。
土匪,在东北地区被称为胡匪,是一种以打家劫舍为生游离于正常社会制度之外的武装团伙。
但是在抗日救亡的时刻,东北地区大部分土匪加入了抗日的洪流中。
本文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分析土匪武装抗日的原因。
从主观方面来讲,土匪的抗日原因与其出身和落草为寇的原因息息相关。
从客观方面看,则与日本的压迫和共产党的积极争取有关。
一、内部原因(一)农民阶级的反抗精神。
在民国的动荡之中,土匪大多出身于贫苦农民。
近代的东北地区先后沦为俄、日的殖民地,民国政府完全丧失了对东北地区的实际行政管理权。
东北民众饱受荼毒,国破家亡,于是在黑山白水之间开始了他们土匪生涯。
所以这样的土匪具有强烈的反抗压迫的精神。
他们反抗地主、反抗官僚,当民族矛盾上升,他们便加入到反抗民族侵略和压迫的行列中。
张海天又名张贺年,号“老北风”,1880年生,11岁给地主放猪。
辛亥革命爆发后,为本村地主张海兰家赶车、当炮手。
翌年,被迫为当地警察分所当杂役,由于不堪警察们的欺凌辱骂,盗出枪支投奔报号为“老头票”的大股土匪。
随后开始了十多年的土匪生涯,但是他重义气爱乡土,杀富济贫是有名的义匪。
“九一八”事变后,他召集部下说:“原来当土匪是想升官发财,这回鬼子打进来了,国没了,家也没了,还升什么官?发什么财?要不打日本,还有什么人性?还算什么好汉?”①众人一齐响应,打起“抗日自卫军”的旗号,报号“老北风”,开始了抗击日本侵略者的英勇斗争,走上抗日救国道路。
在抗日战争爆发后,大部分像张海天这样,由农民被迫成为土匪的都加入了抗战。
著名的抗日英雄马占山也是贫苦农民,受到地主的压迫,愤而落草。
之后从军,在抗日战争中表现突出。
由其从出身来看,出身农民的土匪具有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以及农民阶级朴素的反抗外族侵略的传统。
这种土匪,又被称为义匪。
义匪大都仗义执言,敢做敢当,义无返顾,甚至是不惜舍生取义,杀身成仁。
他们愿望强烈,行为偏激,但却以自己的方式追求正义,反抗不公平。
所以面对日本侵略时,他们具有强烈的反抗意识。
反抗国民党的不抵抗政策和日本侵略者奴役。
在武装抗日的东北土匪中,这样的土匪占大多数。
他们文化不高,但是向往“梁山式”的绿林英雄。
因此纷纷投身抗日队伍中。
(二)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认同感的推动。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最优秀的思想、品格和传统。
土匪当中,不是所有的匪首都是没有文化的贫农。
有一些匪首,出身富农甚至文化家庭,受到过文化教育,明理知义受到爱国主义思想的浸染,具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意识。
高鹏振是辽宁省黑山县朝北营子人,出身于富裕的农民家庭里。
毕业于新民县文会中学,曾进沈阳文登书院读书,精通骑射,善写诗文。
因为见罪官场人员,被逼无奈,投身绿林,报号“老梯子”。
“九一八”事变时,目睹日军暴行,义愤填膺。
在新民县成立“镇北军”,成为辽西抗日义勇军的主力之一。
东北著名土匪首领盖三省、震东洋、小北侠、齐李靖、镇华北、张国威、草上飞、赛叔宝、盛重根、赛张良等联名致函哈尔滨报馆并电请政府当局主动请缨抗日,他们在信中说道:“大主笔侠鉴,国难当头,人民之责。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盖等幼读圣书,粗知大义,虽居绿林,亦中华国民一份子。
……与侯奴共没于沙场,以于亡中求存。
”②可以说土匪群体,虽然站在社会秩序的对立面,但是内心仍然有朴素的爱国情怀。
这也得益于,儒家文化的长久流传,和中华民族的民族认同感。
出身富农或者地主的土匪,大多是迫于军阀和官僚的压迫,才成为土匪的。
是生于乱世的不得已的生存方式,他们为匪时,通常也不是十分残暴。
加入抗日之后,更是能够很好的融入军队,甚至还拥有非凡的战斗素养。
受到过文化教育,他们心中,有明确的民族大义和爱国情操。
出于这种原因的抗日土匪,往往是坚定不移不畏生死的。
是东北抗日力量中,较为有力的。
(三)自身利益的推动。
东北地区民风骁勇,在整个清末至民国,有很多积年惯匪和山匪。
这样的土匪,大多拥有较为明确的地盘和组织。
日本的侵略,威胁到了土匪自身的利益。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著名土匪“老三省”,他觉得自己命定的是三省的“主”,只觉得东北三省如果都沦陷了,“老三省”就不存在。
于是组织了人马和日本人较量起来。
这种反抗,是基于对于土匪地盘的保护,他们自身仍然继续土匪的行当。
这种惯匪积匪,具有多年的土匪生涯。
十分重视自己打下的地盘,那是他们安身立命的地方。
所以当日本人要对他们的地盘进行侵犯,或者对其进行剿杀的时候,会遭到他们强烈的反抗和报复。
另外,也有一些土匪出于自身对于日本侵略者的仇恨。
“五省”原名叫高继武活动在黑龙江一带的一伙土匪。
日军占领东北之后,对于土匪进行了收编。
五省受降后,被日本人下毒杀害。
他的部下火龙(报号,就是外号。
是东北土匪的习俗)为了为他报仇,集结了五百多人进攻了日本守备队。
土匪能在民国时期动荡的东北生存下来,本身是具有一套生存法则的。
东北土匪拜十八罗汉,十分重义。
重义也是维护土匪团体的重要支柱。
一般如果大当家被杀害了,即位的必须为其报仇,才能得到其他土匪的认可。
但是像这种由于自身利益的推动而进行抗日活动的,其具有不稳定性。
而且大都没有加入军队,只是单独偷袭或者游击给以日军打击,而自身很容易遭到日军的剿灭。
但是其客观上仍促进了抗日战争的进行。
(四)投机心理的推动。
成为土匪的人中有一部分,本性好逸恶劳。
有一些为祸乡邻的地痞混混,也走上了土匪的道路。
他们眼中只有利益,只关心自身的权力、地位及财富。
这部分土匪,大多都在抗日战争爆发,东北被日本占领之后,投靠了日本侵略者。
但是也有一些土匪,基于自身考虑,加入抗日。
一是,在全国抗日的浪潮中,举起抗日的旗帜能够改变自身的名声。
二是,加入抗日,可以说是一个归正而既往不咎的机会。
可以逃避对于过去罪责的处罚和军队的围剿。
第三,可以从军方获得一些枪支等方面的支援,甚至以抗日之名,行抢劫之实。
这类土匪没有坚定的抗日意志,他们并没有将抗日斗争想象的那么残酷,经不起艰苦斗争环境的考验。
当遭到日军的打击和诱惑的时候,就会叛变。
甚至某些土匪本身他们的抗日行为,就是表面功夫,只是想借抗日的合法名义攫取利益。
东北小有名气的盘石大络子傅殿臣部,在抗日战争初期曾是一支著名的抗日武装。
日本人对他又恨又怕,多次围剿都因傅殿臣部熟悉山林地形及队伍装备好而告失败。
日本人决计“招抚”这支队伍,做了大量的工作。
日本人3次清点傅殿臣的兵数,说是发给棉衣给养,实为寻机剿灭傅殿臣部。
后来,抗日形势越来越严峻,在威逼利诱中傅殿臣终于被日本人“招抚”了,一个当初的抗日英雄最终沦为了民族罪人。
还有东北名噪一时的匪首谢文东,曾经在抗日中有过突出表现,也在后来的抗日活动中投靠了日本人。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当土匪就是向往这样的生活“当胡子,不发愁,进了城里住高楼;吃大菜,逛妓院,花钱好似江水流;东家抢,西家劫,枪就别在腰后头,真是神仙太自由”③。
出于这样的原因,加入抗日队伍的土匪,虽然也曾有过贡献,但是落后性十分明显,纪律散漫时常侵犯百姓利益,他们心中没有正义,没有民族大义,有的只是利益。
二、外部原因(一)日本侵略者的残酷政策。
日本侵略者,是世界战争中鲜有的军国主义暴行者。
在东北,实行各种残酷的政策和屠杀。
土匪也是人,有人的情感与品性和经受传统道德理性原则规范、熏陶的经历。
日本毫无人性的暴行,一方面,激发了他们心中或模糊或清晰的民族意识。
另一方面,严重威胁的土匪自身的安全。
1、保甲连坐制度。
日本侵略者为强化对东北军民的镇压,建立伸入社会各角落的“保甲连坐”制度,以一村或相当村为保,以一屯为甲,以10户为一牌。
牌内如果出现犯有“内乱罪”、“外患罪”、“公共危险罪”等违反规定者,除对其给予严厉的处罚外,违法者所属牌内的各家与其共同承担责任。
东北地区的土匪,有相当一部分是隐藏在农民中,保甲连坐,清查户口、回收民众中的武器,使他们不能再有装备武装,高压的连坐政策也威胁了他们自身和亲友的生命安全。
2、集团部落制度。
日本侵略者在东北地区设置集团部落。
日伪军持枪荷弹,强迫农民烧掉自家的房屋,离开家乡,迁到被指定的地区居住。
部落的周围建起铁丝网、炮台、水沟,以对外防御,对内“监禁”。
并将部落的附近完全造成无人区。
这种制度极大地控制了,土匪的活动范围。
在无人区发现中国人,日军可以随意打死。
实行这种政策的地区,可以说断绝了土匪抢劫的可能。
尤其是冬季,土匪没有生活资料,不得不对日军开火,抢劫粮食。
而且,集团部落制度,使农民失去大片耕地,东北地区粮食匮乏,土匪没有了生活来源,也十分痛恨日本侵略者。
3、屠杀政策。
土匪一般不会抢掠就近的村镇,因为他们大多数出身于此。
甚至有时候,还会在村民受到地主欺压的时候,给以帮助。
他们虽然暴戾行事随心所欲,但是具有很深刻的地盘意识,家乡意识。
日本侵略者对于中国人民,进行灭绝人性的大屠杀和肆意欺侮,已经超出人性的范围。
1932年9月16日在抚顺平顶山村,日军将全村男女老幼三千多百姓,集中在平顶山下一起屠杀。
哀嚎遍野,鲜血满地。
肆意奸淫妇女,以屠杀中国人为乐趣。
这种行为将其,放在人类的对立面。
这样的行为,即使是无恶不作的土匪,也会为之胆寒,逼着他们奋起反抗,不然很可能遭到同样的欺凌。
4、日本侵略者对于收编土匪部队的反复无常,以及把日伪军当做炮灰。
日本发动侵略初期,由于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东北地区迅速沦陷。
这是日本军队自信心极度膨胀,认为轻而易举便能占领中国。
因此对于中国武装力量充满轻视。
所以对于土匪武装,日军初期的政策是剿杀的。
对于降日的土匪,进行毒杀或者不计其生命的利用。
都使土匪唇亡齿寒,不倾向于投降日本,让他们认为即使投降了,也没有好日子过。
虽然后期,其政策有所改变,但是已经撕破了他们“共荣”的面具,不再能取信于土匪了。
(二)共产党的积极争取。
土匪武装能加人到抗日的洪流中来,除了其自身原因之外,还有着重要的外因。
土匪自身由于思想认识的局限,对抗日的理解是流于表面的。
正是由于中共对土匪武装坚持不懈地争取和其耐心细致的改造,才使相当一部分土匪武装参加了抗日斗争。
在日军大举进犯、民族危亡在即的情况下,中共将团结和争取一切力量进行全民的抗日战争作为这一时期最主要的任务。
为此中共对土匪武装的总策略是争取尽可能多的土匪参加抗日队伍,同时逐渐改变他们的性质,将其改造为人民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