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019学年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6.2 自然环境(第1课时)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全册教案6.2 自然环境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全册教案6.2 自然环境
过渡:河流是构成自然环境的另一重要因素。
(展示“亚洲地形图”)
在图上找出几条大河,观察河流的位置、流向及注入的海洋。
归纳亚洲的大河在分布上的特点:受地形影响,亚洲地势的中高周低决定了河流多发源于中部,向四周放射状分布的特点。
在这些高山大川之间,还有一些著名的湖泊。请大家在图上找出:里海、贝加尔湖、死海。(展示阅读材料只能感有关资料,指导学生进一步结合地图理解其特征)
2.通过地图和资料,让学生尝试从不同方面说明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启发学生发散思维。
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与人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培育目标:
通过对亚洲自然风貌的学习以及用歌曲强化氛围,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对于我们生活的大洲的自豪感。
教 学
重 点
难 点
1.亚洲的位置特点;
(引导学生先大致目测,与亚洲相比,只比较南美洲和非洲)
顺承:亚洲不但所跨纬度最广,而且还有许多世界之最。
(展示“七大洲面积比较”图)
从此图可以看出亚洲面积最大。
(展示东西两半球图)
比较亚洲和其他大洲的东西距离,得出亚洲东西距离最大。
小结:根据以上的观察和分析,让学生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一下亚洲的位置、面积、范围。
本课小结
通过找图、读图、讨论理解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亚洲高耸的地势和河流的分布状况,体会到亚洲的博大雄伟。
作 业
布 置
完成同步练习
课堂总结
一、位置
纬度位置:主要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
海陆位置:太平洋西岸、印度洋北岸、北冰洋南岸
位于欧洲西侧、非洲东北侧、大洋洲北侧、北美洲西南侧边界:P2
二、地形和河流
地形:亚洲地面起伏很大,地势中间高,四周低。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6.2亚洲的自然环境》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6.2亚洲的自然环境》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6.2亚洲的自然环境》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亚洲的自然环境章节内容主要包括亚洲的地形、气候、河流、湖泊等自然特征。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亚洲的自然环境特点,理解各种自然现象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对地理环境的认识和理解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但对亚洲的自然环境特点和内在联系的理解还有待提高。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逐步形成对亚洲自然环境的整体认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亚洲的地形、气候、河流、湖泊等自然特征,掌握亚洲自然环境的基本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对地理环境的认识和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注自然环境的情感,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亚洲的地形、气候、河流、湖泊等自然特征。

2.难点:亚洲自然环境特点和内在联系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素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2.问题驱动法: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分享学习成果,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

2.设计好针对性的问题,用于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3.准备好教学PPT,明确每个环节的时间安排。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亚洲的自然风光,引导学生关注亚洲的自然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呈现亚洲的地形、气候、河流、湖泊等自然特征,让学生初步了解亚洲的自然环境。

3.操练(15分钟)针对亚洲自然环境的特点,设计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例如:“亚洲的地形对气候有什么影响?”、“亚洲的河流和湖泊分布有什么规律?”等。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家乡,谈谈家乡的自然环境特点,巩固所学知识。

七年级地理下册 6.2 自然环境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地理下册 6.2 自然环境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





高 的
穆山
朗峰
——




喜最

高 的
拉山
雅脉
——


蓄世
水界
量最
最深

贝的

淡 水
尔湖
——



马最

大 的
群群 岛岛
——
( 局 部 )
世亚 界洲 第第 三一 河河


——



西
大 的
西平
伯原
——


世 界 最 咸大 水的 湖湖 泊


——

界 陆


最 低
海点

——
-415
• 7、读下面的“亚洲地区图”,回答问题
• (1)亚洲地域广大,是世界第一大洲,其东面和南面分别频临 太平和洋 印_度_洋____,南北所跨纬度大,东西距离长。
• (2)将图中序号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填写在下面的横线内:
山脉: A 乌拉尔山脉;

B 昆仑山脉;
• C 喜马拉雅;山脉
• 河流: D 恒河 ;
认识亚洲地势特点
沿北纬30度,从西向东做一次亚洲之旅
请沿途记录所 经地形区,所 见到的地貌环 境和地形特征 (地名、海拔、 景观等)。
认识亚洲地势特点
从剖面图可以看出:
中部高,东西低
亚洲大陆沿北纬30°纬线的地形剖面示意
进一步证实了亚洲地势特点:
中部高,四周低
P8 活动 分析北美洲的地形及其对河流的影响

七年级地理下册 6.2 自然环境(第1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

七年级地理下册 6.2 自然环境(第1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

自然环境教案学科七年级地理教案课题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一节自然环境(第一课时)主备课人年级备课时间授课教师授课班级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初步认识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并能说明依据;2 能结合地图描述亚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及范围。

能力目标能力目标1 初步掌握使用地形图和地形解剖面图及相关资料的能力,学会总结归纳亚洲地形和河流特点;2 理解河流分布与地形之间的关系。

情感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激发学生的自豪感;2 通过参与观察,分析,讨论,竞赛,辩论等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

依据新课标制定教学重点亚洲的位置特点依据学情制定教学难点本节课学生对地形的空间理解比较困难亚洲地形与河流分布的关系教学方法讨论法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导入新课点出上学期从全球角度,按照地理要素来研究问题。

这个学期以大洲为研究对象,去研究某一个区域的地理环境状况。

通过一系列提问,让学生回答,引出亚洲学生感受体验吸引学生兴趣自学过程:一、回顾上学期所学内容,说出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说出地球上的陆地和海洋(复习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和位置)二、这个学期以大洲为研究对象,去研究某一个区域的地理环境状况。

1、请同学们读2页教材及图6.1(“东西两半球图”)回答,亚洲在哪个半球?小结:亚洲主要位于和。

2、学生看“亚洲的范围图”)回答。

读2页6.2图完成P3活动一(1)(2)1)、观察亚洲周围的大洋,各位于亚洲的南面是洋、北面、东面洋。

2)、参照地图能描述出亚洲与周围其他大洲的界线,完成P3活动二(1)、亚洲的西北是洲,以、、、、、为界。

(2)、西南临,以为洲界;(3)、东北隔着与北美洲相望;东南与隔海相望。

3、读2页6.1图找出亚洲所跨的纬度位置,与其他大洲比较一下,看有什么不同。

1)、亚洲不但所最广,而且还有许多世界之最。

(“七大洲面积比较”图)从此图可以看出面积最大。

2)、读6.2(东西两半球图)比较各大洲的东西距离,得出东西距离最长。

地理七年级下人教新课标6.2自然环境(28张)

地理七年级下人教新课标6.2自然环境(28张)
综上所述归纳北美洲气候特点是
气候复杂多样,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这节课,我们收获了什么?
第二节 自然环境
三、气候
1. 特 征
气候复杂多样 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季风气候显著
雨热同期
2.季风气候对农业的影响
喜马拉雅山脉
世界最高峰:
珠穆朗玛峰
世界最高大的高原:
青藏高原
世界最大的湖泊、咸水湖:
里海
世界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
贝加尔湖
世界陆地最低点:
死海
世界最大半岛:
阿拉伯半岛
世界最大的群岛:
马来群岛
亚洲最大的平原: 西西伯利亚平原
根据地形地势特征,你能推断 亚洲河流的特点(流向、大多 发源于哪里)吗?
C.季风气候显著
季 生活体验悟知识------- 风
根据生活体验谈一谈: 冬季的风和夏季的风带给我们的感受一样吗? 具体表现在哪里?
季风:风向随季节有规律改变的风。
亚洲七月东、南部夏季风 亚洲一月东、南部冬季风
季风气候成因: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海洋和 陆地吸热放热速度不同)
因为亚洲位于世界最大的 大陆——亚欧大陆与世界最 大的大 洋——太平洋之间,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特别显著。
读图说说东亚地区的冬、夏季 风方向如何?
夏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 冬季:风从陆地吹向海洋
降水多,温暖湿润 降水少,寒冷干燥
读图,概括季风气候的特点
雨热同期
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不利影响:降水很不稳定,容易发生旱涝灾害
夏季风强
降水多
洪涝灾害
夏季风弱
降水少
旱灾
亚洲的东部和南部常受夏季风影响,发生旱涝灾害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6.2《自然环境》(1)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6.2《自然环境》(1)

课堂总结 学情分析
1、能根据亚洲地形图能找出亚洲的主要地形单元______
2、是否学会分析亚洲的地形特点_____ 3、能根据亚洲地形图找出亚洲的主要河流______ 4、能分析出河流分布特点与地形之间的关系_下册第六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二节
自然环境(第1课时)
要了解一个大洲的自然环境,除地理 位置外,还需认识它的地形、湖泊、河流 及气候等方面。讲述世界第一大洲的亚洲 地形的特点。
练练眼-----欣赏视频、在图上到地方
1、亚洲的地形 读图6.8思考: 找出青藏高原、帕米 尔高原;伊朗高原、蒙 古高原、德干高原;印 度河平原,西西伯利亚 平原、华北平原、东北 平原。说说这三组地形 的大致海拔及分布特点。
北美洲
东西高,中部低 多样 由东西部向中部流 呈扇形分布
北 冰 洋 找出亚洲主要半岛、群岛、边缘海
?太
白令海 日 本 群 岛 洋
地中海
? ? 阿 红 拉 ? 海
黑海 伯 半 岛

印 中南半岛 度 阿拉伯海 半 孟加拉湾 岛 马 来 群 岛
日 本 海 朝 鲜 半 岛






共建知识结构导图
地势起伏大 地形特点 中部高,四周低 地形复杂多样 河流呈放射状分布
地形复杂多样
亚洲大陆沿北纬30°纬线的地形剖面示意
三、合作探究
2.亚洲河流分布有何特点?这种分布与地形分布之间的关 系如何? 亚洲河流由中部向四周呈放射状分布。许多河流源远 而流长。 因为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使大多发源于中部山 地、高原,向四周较低的平原、丘陵地区流,亚洲地 域辽阔使许多河流源远而流长。
西部主要是高大山地, 中部是广阔平原, 东部是低矮山地、高原。

2017-2018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册 6.2 自然环境(第1课时)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精选教育文档

2017-2018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册 6.2 自然环境(第1课时)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精选教育文档

6.2 自然环境【教学目标】1. 阅读亚洲地形图归纳亚洲的地形特点:中部高、四周低。

2、分析地形剖面图归纳亚洲的地形地势特点。

3.通过对亚洲自然环境的学习,理解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初步学习分析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教学重难点】学会阅读地形剖面图来分析某地的地势特点【教学方法】讨论读图分析【教学过程设计】【导入】:复习亚洲的位置,为什么被称为世界第一大洲?【新授】:一、亚洲地形特点1、让学生读图6.8,看图例,注意海拔5000米以上,3000—5000米,以及200米以下分别用什么颜色表示,然后找出这几种颜色分别在图中的哪些区域?3、阅读图6.9亚洲大陆沿北纬30°纬线的地形剖面示意来分析亚洲的地形地势特点。

二、河流:发源于中部,呈放射状分布1、读图6.8,让学生找出课本P6中第三节文字所提到的河流的发源地、位置和流向以及注入的海洋。

由此可得出河流分布的特点。

2、阅读材料P8的“阅读材料”,并从图6.5中把这些地名找出来,看哪小组找得最快。

3、学生小组合作完成课本P8页的活动(教师通过此活动来分析学生对以上地理知识的理解与运用情况)①阅读图6.11分析归纳北美洲的地形特征;②读图6.12,指出北美洲大陆沿北纬40°纬线自西向东地势的变化特点。

③以密西西比河为例,解释北美洲的地形对河流流向的影响。

【课堂小结】:【作业布置】:【板书设计】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二节自然环境一、亚洲的地形特点:中部高、四周低二、亚洲的河流流向特点:发源于中部、呈放射状分布【教学反思】第 1 页。

2019年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六章第一节《自然环境》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2019年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六章第一节《自然环境》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2019年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一节《自然环境》教案人教新课标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亚洲在位置、地形、河流、气候等方面的自然环境特点;2、学会运用不同类型的地图和相关资料,归纳出某一大洲的自然环境特点;二、学习过程与方法:学习主题一:世界第一大洲(一)面积最大世界七大洲中面积最大的是,面积最小的是。

(二)地理位置1、半球位置:读书P2图6.1亚洲主要位于半球(东西半球)、半球(南北半球)2、纬度位置:方法是先读最南最北的纬度,看有那些特殊的纬线穿过,然后概括出纬度位置特点,通常表述为位于XX带(五带)。

读书P3图6.4,亚洲自北往南被、、三条特殊纬线穿过,所以亚洲跨越带、带、带,大部分属于带。

3、海陆位置:方法是了解区域所处的大陆或洲、地区,按方位认识周围的大洲和海洋。

读上图和《地理图册》“世界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1)大陆:亚洲位于大陆的部。

(2)大洲:亚洲西北连D 洲,西南是E 洲,东北是F 洲,南望G 洲(3)洲界:亚欧是H 山脉,I 河,J 海,K 山脉,L 海,海峡。

亚非是M 运河亚洲和北美洲是N 海峡(4)海洋:亚洲北临A 洋,南临B 洋,东临C 洋学习主题二:地形和河流(一)地形一般方法是首先找出主要地形区,明确位置和海拔,然后分析地形类型和地势特点,最后归纳总结表述。

(还应注意特殊的地理事物,如书P5阅读材料“亚洲地理集锦”)读上图和书P4“亚洲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高原:(1)高原,(3)高原,(4)高原山脉:(7)____山脉平原:(11)_____平原,(12)___平原,(14)___平原小结:亚洲地形特点是地表起伏_,地势___、___。

(二)河流●俗语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亚洲中部高四周低的地形对其河流的流向会产生什么影响?●在地形图上观察鄂毕河、叶尼塞河、黄河、长江、湄公河、恒河、印度河的位置及流向。

学习主题三:复杂的气候1、一般方法是首先找出有多少种气候类型,分布广的是哪些气候,然后分析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特点,最后是分析主要气候的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自然环境
【教学目标】
1、通过对亚洲的学习,运用地图及有关资料归纳出大洲的地形、气候、河流特点,并分析其相互关系
2、理解河流分布与地形之间的关系。

3、培养学生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教学重点】
亚洲地形与河流分布的关系
【教学难点】
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描述区域某一地势变化及地形分布特点。

【教学方法】
讲授法、读图指导法、练习法等。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练习】
读“亚洲地形图”,回答:
(1)A山脉;
B山脉;C山脉;
(2)河流:D;
E;
(3)高原:G高原;
H高原;
(4)平原:①平原;
②平原;
(5)半岛:③半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