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部编)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三单元 我们的公共生活 10.爱心的传递者》优质课教案_0
小学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我们的公共生活》说课稿(共6课时)

小学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我们的公共生活》说课稿(共6课时)小学部编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8、大家的“朋友”》第一课时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8、大家的“朋友”》第一课时下面我将从说教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说教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七个方面来对本课作具体阐述。
一、说教材本课由两个板块组成。
第一个板块的话题是“认识我们的朋友”,第二个板块的话题是“善待我们的“朋友”。
本课时重点学习第一个话题,本话题以拟人手法,采用公共设施自述的方式让学生懂得它们的作用,让学生了解公共设施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并以知识窗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公共设施。
教材通过小叮当旅行记的故事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如果一个国家、一个社会没有公共设施,人们的生活会有哪些不方便。
教材还注意引导学生对公共设施的完善、发展和创新展开想象。
二、学情分析学生平时并不常关注公共设施,对爱护公共设施的基本意识还是有的,但是重视程度不够。
使用公共设施时,既不了解公共设施的来源,又忽视公共设施的作用,爱惜程度也不够。
三、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和本课的教学内容与特点,结合学情,我设定了本课时的教学目标:1.认识公共设施,知道公共设施属于大家。
2.了解公共设施的作用,知道公共设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方便。
3.知道爱护公共设施人人有责,设计新型公共设施。
四、教学重难点1.了解公共设施的作用。
2.体会没有公共设施给人们生活带来不方便。
五、说教法新课标要求: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课程要通过创设多样性的情境不断丰富和提升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
教学中我主要通过学生参与式的教学模式,采取启发法、讨论法、探究法、情景法等教学方法,配合现代教学手段,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六、说教学过程环节一、唤醒期待——激趣导入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来源于好奇,所以我开课就对学生说:老师为大家带来一个有趣的故事,故事里藏着好多朋友……以此激起学生好奇心,唤醒学习期待。
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10《爱心的传递者 》说课稿(共2课时)

课堂总结:
课堂总结: 1.学了今天这一课,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2.在学生的感悟中,教师总结提炼:生活之中懂关爱, 争做爱心 传递者。 在《让世界充满爱》的背景音乐中,师生共读小诗《我们都有爱 心》。(板书:生活之中懂关爱 争做爱心传递者)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情感渲染,进一步感受爱心的美好,再次 倡导学生把关爱他人的行动落实到实际生活中。
5.交流后,用心感悟:听着这些爱心故事,你有什么话想 说?引导学生感悟到爱不分大小,一个真诚的微笑是爱,一个不经 意的举动是爱,一句友好的问候也是爱。我们每个人都曾得到过别 人的关爱,也曾对别人伸出援手,我们都有爱心。
(板书:我们都有爱心)
第一环节:互相关爱真美好
设计意图:这一活动从来源于学生的”最美瞬 间“图片出发,引导学生回忆身边的爱心故事, 这些爱心故事是孩子们生活中显而易见能感受到 的,或许是自己曾经参与过的对别人的关爱,或 许是别人对自己留下的物化的、具象的关爱,从 而明白我们每个人都有爱心。通过用心感悟,初 步体验“关爱他人时”双方的美好感受。
活动2:案例中,明需求
第一环节:爱的学问
1.看新闻,谈感受:先通过一则新闻视频《甜蜜的负担》,让学生了 解养老院老人被过度关爱的实例,看完后请学生思考交流3个问题:
①看了这则新闻,你有什么感受? ②如果你是养老院的老人,你想对志愿者们说些什么? ③在关心和帮助他人时,我们要注意什么? 2.会换位,明需求:通过交流讨论引导学生从养老院老人的角度去思 考,学会辨析地看问题,知道帮助别人要考虑别人的需求。善了解 知需 求
二、说学情分析
了解班级学情,确定本节课起点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前提。因此在课前我 设计了这样一份学习单。(出示学习单)
从学习单的结果来看,孩子们都有过关爱他人或被他人关爱的经历,但 是还需要通过回顾这些经历进一步感受关爱他人时双方的美好感受。孩子们 对于社会上助人的美好现象了解得并不多,尤其是隐藏着的关爱,更不易被 发现,需要教师通过鲜活的案例去引导他们发现平凡小事中隐藏的爱心,指 导学生当下的生活,学会传递爱心。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我们的公共生活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我们的公共生活教案课题 8、大家的“朋友”教学目标 1、了解公共设施美化环境、方便生活的重要作用,树立爱护公共设施的意识,培养服务社会的主人翁精神。
2、通过观察调查,了解公共设施的功能和使用现状,培养学生爱护公共设施的好习惯。
3、了解公共设施的功能,并学会正确使用公共设施,了解保护公共设施的措施。
教学重点了解公共设施美化环境、方便生活的重要作用,树立爱护公共设施的意识。
教学难点了解公共设施的功能,并学会正确使用公共设施,懂得保护公共设施。
教学准备课本插图、多媒体课件、公共设施图片。
预习要求寻找、了解身边的公共设施。
教学过程旁注一、认识新朋友1、今天老师要带大家认识几位新朋友,他们就藏在下面的谜语中,仔细听。
2、老师出谜语,学生猜谜。
公园里,路两旁,小哨兵,在站岗。
废纸屑,里面放,瓜果皮,肚里藏。
高个子,路边站,脑袋发亮真好看。
一个小伙三只眼,每天路口来值班。
目光一变下命令,如果乱闯出危险。
3、教师引导:垃圾桶、路灯、红绿灯,每天为我们默默的付出着,是我们不会说话的朋友,那你平时在哪里见过这些朋友呢?4、大家刚刚说的学校、马路、公园这些地方是公共场所,在公共场所里供大家使用,为大家服务的这些不会说话的朋友,他们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做公共设施。
这样的公共设施,除了刚刚讲到的垃圾箱、路灯和红绿灯之外,还有许许多多呢,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5、教师出示四个场景:教室、学校、公园、马路。
学生四人小组合作,在学习单上将课前了解到的公共设施填入对应的场景里。
教室里:电灯、电扇、桌椅、黑板、扫帚、拖把;学校里:水池、垃圾桶、操场、篮球架。
公园中:长椅、垃圾桶、指示牌、照明灯、健身器材;马路上:护栏、公共站牌、公用电话、公共阅报栏、桥梁、公共自行车等等。
6、小组汇报,教师分场景黏贴好课前准备的公共设施图片,如果出现没有提前准备到的公共设施图片,教师可以直接板书公共设施的名称。
7、教师引导:大家了解的可真多呀,都是知识渊博的小博士,老师为你们点个赞。
2019部编道德与法治小学三年级下册《爱心的传递者》说课稿

部编道德与法治小学三年级下册《爱心的传递者》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部编道德与法治小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0课《爱心的传递者》。
本单元的教学要培养学生公共意识、规则意识;让学生了解公共设施对人们生活的作用,真正做到爱护公共设施;让学生能够用心地关爱他人。
这是本单元的价值取向。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下面我将从教材解读、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来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一)教学内容本课是第三单元“我们的公共生活”的第10课,教材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通过爱心实践活动、具体情境体验、阅读具体事例让学生体会日常生活中的关爱,并在此基础上愿意在日常生活中帮助他人;学会关爱他人的方法和智慧。
本课包括“我们都有爱心”和“善于帮助别人”两部分内容。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体会日常生活中的关爱,并愿意在日常生活中帮助他人。
2.学习关爱他人的方法和智慧。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体验等各种实践活动及探究交流等方式明白助人为乐。
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好品质。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体会日常生活中的关爱,并乐于助人。
2.教学难点:学习关爱他人的方法和智慧。
二、说教法和学法。
三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但抽象思维开始形成,逐渐向深刻发展。
另外学生已经具有爱心,并且还帮助过他人,本课教学相对较容易。
根据这个特点以及以上的教材分析,确定以下教法和学法。
1.教法启发式和探讨式2.学法合作讨论交流,亲身实践。
3.教学准备制作课件、搜集资料,学生课前搜集相关资料。
三、说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1.播放歌曲《爱的奉献》。
学生认真跟唱。
2.教师:“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爱心让世界变得更温暖、更美好。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板书课题:爱心的传递者(二)讲授新课目标导学一:我们都有爱心1.活动与探究一:共同回忆(1)翻开书64页,认真阅读。
(2)小组合作探究问题:☆你是否也遇到过此类情况?☆回想一下,你曾经给过别人什么关心或帮助吗?请说一说。
新人教版(部编)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三单元我们的公共生活10.爱心的传递者》优质课教案_14

2、小小故事会:
(1)你还知道雷锋叔叔哪些乐于助
事。
人的故事?
通过雷锋故
(2)我们应该怎样向雷锋叔叔学习
学习雷锋
事学习雷锋
呢?
精神。
精神,并把雷
3、雷锋精神永流传:讲雷锋故事。
锋精神落实
4、小倡议:雷锋叔叔助人为乐、无
到具体行动
私奉献的精神直鼓舞着我们,让我
中去,做爱心
们也一起做点事情,帮助我们身边需
2、能够在日常生活中主动传递爱。
3、知道生活处处有爱心,能从细节处发现关爱,愿意奉献出自己的爱 心、关爱他人。
教 学 重 占 八、、
知道生活处处有爱心。
教 学 难 点
八、、
愿意奉献出自己的爱心、关爱他人。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新课
1、播放“最美瞬间”摄影活动图片。
(配乐爱的奉献)
样不露痕迹的关爱吗?或者你也曾
经这样不露痕迹地关爱别人?还是
学会从细节
你曾见到别人这样不露痕迹地关爱
处发现关爱。
别人?是怎样的故事呢?
3、小提示:关爱就在我们身边。有
些是显而易见的,有些则是不露痕迹
的,需要留心才能发现。我们要做生
活的有心人,在细节处体验和感受他
人的关爱。
活动三【雷锋精神永流传】
讲雷锋故
2、看到了什么?哪些美给你留下了 深刻的印象?
3、导入:这些美都蕴含一个字-----
爱。
看图片思
考。
图片导入。
讲授
新课
活动一【身边之爱】
1、播放爱心小镜头。(学生谈体会)
2、小小分享会:
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第10课《爱心的传递者》课件

2.师:情境中的两位同学明明都有困难, 都需要帮助,可当有同学愿意帮助他们时, 他们为什么不愿意呢? 3.你们认为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怎样的?分 小组演一演。再请两个小组在全班演一演。
拓展:《不食嗟来之食》选自《礼记.檀弓》 原文:齐大饥。黔敖②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 辑屦③,贸贸然④来。黔敖左奉⑤食,右执⑥饮,曰:“嗟⑦!来 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惟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⑦也!” 从而谢焉⑧,终不食而死。曾子闻之,曰:“微与!其嗟与,可去 ⑩,其谢也,可食。” 译文:齐国出现了严重的饥荒。黔敖在路边准备好饭食,以供路 过饥饿的人来吃。有个饥饿的人用衣袖蒙着脸,脚步拖拉,两眼 昏昏无神地走来。黔敖左手端着食物,右手端着汤,说道:“喂! 来吃吧!”那个饥民抬起头看着他,说:“我正因为不吃别人施舍 的食物,才落得这个地步!”黔敖追上前去向他道歉,他仍然不吃, 最终饿死了。曾子听到这件事后说:“恐怕不用这样吧!黔敖无礼 呼唤时,当然可以拒绝,但他道歉之后,仍然可以去吃。”
小马看着大鱼,不明白穆林为什么要使劲蹦达。“穆林,你在草地上会很 幸福的,我现在已经帮助了一个动物,我可以回家吃午饭了。”他喊道。 附近的鸭子和山羊听见他的声音,都跑过来看出了什么事。 可怜的穆林还在扑腾着,想要回到池塘里去。老灰鸭赶紧把穆林推进池塘 里,责备小马说:“你这只笨小马,这样会害死穆林的。”山羊和鸭子们围 在小马的身边,开始唱起来:“你这只笨小马。” 可怜的小马坐下来哭了。老灰鸭问:“你为什么哭呀?”小马回答说:“妈妈 说我必须帮助过一个动物才能回家,天都快黑了,我还没有帮助过任何人。 我迷路了,也很饿,哇。”他大声地哭起来。 “来,”灰鸭说,“我带你回家去。””她把小马带回了家。马妈妈正在 望着路上,她跑出来迎接小马。“我真担心呀!你哭什么呀?” “我没有帮助任何人,当我想帮助别人的时候,他们都说我是一匹笨马, 现在我又饿又累。” 老灰鸭说:“首先帮助你家里的人,你就能帮助其他人了。那时候你就是一 匹好小马了。”小马紧紧依偎在妈妈的身旁说:“我会的,我会的。” 从此以后,小马变成了一匹乐于助人的小马,小马觉得,帮助别人的感觉 真是好呀!
部编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教学设计目录第一单元我和我的同伴1 我是独特的教案2 不一样的你我他教案3 我很诚实教案4 同学相伴教案第二单元我在这里长大5 我的家在这里教案6 我家的好邻居教案7 请到我的家乡来教案第三单元我们的公共生活8 大家的“朋友”9 生活离不开规则10 爱心的传递者第四单元多样的交通和通信11 四通八达的交通12 慧眼看交通13 万里一线牵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教学计划一、学生情况分析本学期学生进入了三年级第二学期,在所有任课老师的共同努力下,本班学生总体来说学习积极性高,集体荣誉感强,自主学习能力在逐步提高中。
通过上期四个单元的探索学习,关于学习、学校、家庭、安全的认识在前阶段学习的基础上,随着知识的增加、理解力的增强呈现螺旋上升提高。
因此,本学期将继续遵循沙区“‘学本式’卓越课堂”教学模式,结合我班学生特点,指导学生学会小组合作学习,培养自主探索学习精神和方法,提高实践、创新能力。
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同上册一样重点关注了学生自我与周围环境、人群的关系(上册关注了校园、家,关注了自我学习和安全成长),本册在低年级认识自我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从认识自己与同学的不一样之处入手,认识到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我们要学会尊重、理解他人的不同,与他人和谐相处,做一个诚实守信的学生。
第二单元再次引导学生深入到自己生活的居住地,了解家庭、社区、家乡的联系,感受家人、邻居、家乡建设者为家庭和家乡和谐、美好的付出,增强幸福感和自豪感。
第三个单元又涉及规则和规范的教育、基本文明素养的培养。
最后一个单元“多样的交通和通信”是一个全新的学习内容,但是又和学生的生活结合得相当紧密,帮助学生了解现代生活、安全出行。
三、教学总目标1.学会了解自己、了解他人,知道取长补短;能用理解、尊重的眼光看待他人,学会和他人诚实合作、交流,树立集体观念、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2.了解自己生活的地方,感受自己家的温暖、家乡的美丽,学会和左邻右舍和谐相处、互助互爱,知道家乡的建设靠大家,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
3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案-10爱心的传递者-全国优质课一等奖

3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案-10爱心的传递者-全国优质课一等奖部编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爱心的传递者》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执教人:XXXXXX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是部编版教材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三单元《我们的公共生活》中第三课第一课时的内容。
本单元帮助学生形成关爱、同情的社会性情感,知道以尊重他人人格、满足他人所需的关爱方式,才是对他人真正的关爱。
积极参加力所能及地社会公益活动。
二、教学目标1、体会日常生活中的关爱,愿意在日常生活中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人。
2、认识到关爱就在他人需要时,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这个社会就会变得更加温暖和谐。
三、研究者特征分析三年级的学生活泼热情,课堂上能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愿意参与教学活动。
但由于个性的差异,少数学生对于献爱心这个话题,只停留在表面上,他们缺少对献爱心的真正意义的认识。
所以,需要从他们的亲身经历出发,帮他们认识到: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愿意主动献爱心,能从身边小事做起。
三、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通过情境的创设,营造轻松开放的教室氛围,通过活动,和音频、图片、视频的播放,让学生在教室上能形成关爱他人的意识,建立学生良好的助人动机。
这节课,主要采用了小组合作、情境创设、分享、启发等方式。
四、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认识到只要人人都献出爱心,就会形成一个充满爱的良好社会氛围。
教学难点:从关爱他人后、被他人关爱后的情感体验着手,让学生体会到关爱他人是一件双方都感觉到快乐的事情,从而自觉地从小事做起关爱他人。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在我们身边,有很多有爱心的人,他们热心帮助需要关爱的人。
在我们这个社会上,有很多人在尽本人所能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是他们的爱,让我们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温馨。
2、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爱心的传递者》。
板书课题。
3、让我们在《爱的贡献》这首歌的背景下,去感受那些温暖的瞬时。
播放视频。
二、我们都有爱心1、生活中处处有爱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爱心的传送者》教学设计
1体会日常生活中的平凡的关爱行为并愿意在日常生活中用心关爱他人。
2发现关心、帮助别人的行为,体会默默的不露痕迹的关爱。
1发现默默的不露痕迹的关爱,愿意用心关爱他人
(一)导入(出示校园图片)
1师:(用老师接受帮助的事例)在那一刻,老师心里感到特别的温暖。
谁知道这暖是因为什么?
生:是因为别人帮助我们。
2师:的确,爱心就如同我们生命中的小太阳,当我们得到别人关心和帮助的时候,心中会感觉到特别的温暖。
(板贴:爱心)
(二)活动一:爱心广播站
1生活中处处有爱心,有时出现在我们上学放学的路上,有时出现在我们生活的地方,有时发生在熟悉的人之间,有时发生在陌生人之间,在得到别人帮助和帮助别人的时候都会感到特别温暖与快乐。
2老师想做一次小调查,咱们班哪些同学曾经帮助过别人或者帮助过别人。
3生:(指名回答)
4咱们班的同学都是被爱满满包围的,有爱就要大声说出来,咱们一起走进爱心广播站,来分享你们爱的故事吧。
5生:(指名回答)
重点引导学生体会接爱帮助前后心情的变化,帮助别人时你的感受
6师: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原来接爱别人的爱心和给予别人关爱都会令人感到幸福与快乐。
这就是(感受爱)
(三)活动三:爱心放大镜
1师:关爱就在我们身边,有些是显而易见的,有些却是不露痕迹的,需要我们用放大镜去找寻,(播放视频)丽丽和我们一样,就是名三年级的小学生,她的一天发生了哪些爱的故事呢。
2生:(指名回答)(主动捡起矿泉水瓶、扫把、文具盒)
3师: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不求回报的爱,这些爱藏得更深,却更弥足珍贵,需要我们用爱心放大镜去发现,书上65面就有一个这样感人的故事,默默地读,找到当中弥足珍贵的关爱。
4生(指名回答)
5师:爱是无声的,爱是温暖的,生活中的爱更是隐藏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你找到了吗?(出示图片)
6生:(指名说)
7xx小结,(板贴:发现爱)
(四)活动三:爱心接力棒
1(出示雷锋图片)曾经有一位叫雷锋的解放军战士,他是一位充满爱心的人,每年的3月5日是学雷锋日,国家大力鼓励人们把爱心传递出去,我们班的同学都是充满爱心的人,谁愿意做爱心传递都,接过雷锋叔叔手中的爱心接力棒,把爱心传递给更多的人
2生:
3师每年六一的时候,在我们和家人朋友一起欢度节日的时候,有一群孩子,他们没有父母,我们能为他们做些什么呢?
4拓展活动:需要帮助的人有很多,我们一起商量商量吧!
5交流汇报(五)师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