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气道护理--球囊面罩通气技术

合集下载

球囊-面罩通气术

球囊-面罩通气术
2.患者准备:仰卧,取去枕、头后仰体位。 3.操作方法:开放气道,清除口腔中假牙与咽 喉部任何可见的异物,松解患者衣领,必须在呼吸 道畅通前提下使用。
四、操作方法
操作方法分为单人操作法和双人操作法;双人 操作法通气效果优于单人法。
球囊-面罩通气术单人操作法
球囊-面罩通气术双人操作法
五、注意事项
1. 选择适宜通气量:以见到胸廓起伏即可,大约 400~600ml。
2. 选择适当呼吸频率:美国心脏协会2015年建议, 如有脉搏,每5~6秒给予1次呼吸(10~12次/分);无脉 搏,使用30∶2的比例行按压-通气;如有高级呼吸道,医 护人员可每6秒进行一次人工呼吸。如患者尚有微弱呼吸 ,应注意挤压球囊的频次和患者呼吸的协调。
3. 使用时间不宜过长。 4. 监测病情变。
二、球囊面罩结构
由球囊、三通呼吸活门、衔接管和面罩组成。如图:
三、适应症与禁忌症
一、适应证 途中、现场或临时替代呼吸机的人工通气。
二、禁忌证 1胸腔积液。
四、操作方法
1.物品准备:选择合适的面罩。外接氧气,调 节氧流量至8~10 L/min。
第十二章 常用急救技术
目录
一、概述 二、球囊面罩结构 三、适应症与禁忌症 四、操作方法 五、注意事项
一、概述
v 球囊-面罩又称简易呼吸器,是进行人工通气 的简易工具。比口对口人工呼吸供氧浓度高,操 作简便;与气管插管相比在改善组织缺氧方面同 等有效。 v 2015年国际心肺复苏指南指出,双人CPR基础 生命支持期可以用球囊-面罩通气(BMV)代替口 对口人工呼吸。

球囊面罩通气技术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

球囊面罩通气技术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
6





1.将用物置于床旁。
2
2.判断意识、呼吸形态、缺氧程度。(清醒患者注意核对患者及医嘱,向患者解释操作目的及注意事项取得配合,急救患者迅速进行抢救)
5
3.摆放体位:病人取仰卧位,松解衣领、腰带,操作人员位于患者的头上方。
5
4.观察口腔有无异物,快速清除分泌物或呕吐物。
5
5.有效开放气道:用抬颌推额法,如无颈部外伤应以寰枕关节为转折点,使头部尽量后仰。
10
9.复检:自主呼吸恢复,循环征恢复。
5
10.遵医嘱予以吸氧。
2
11.球囊—面罩按规范消毒、(灭菌)保养。
3
12.洗手,记录。
2
质量
评定
1.全过程操作流程规范、方法正确,操作熟练。
3
2.患者通气有效。
3
3.用物处置规范,记录及时客观准确。
2
4.关爱病人。
2
操作
总分
100
理论
相关理论提问
100
2015年5月,急诊科李杰、冯碧霞同志参加华西急诊高峰论坛期间,赴华西医院急诊科参观,其抢救车内简易呼吸器使用规定为:面罩为一次性使用,独立原装无菌包装存放,球囊及其他附属部件在消毒供应中心灭菌后单独无菌包装存放。目前我院简易呼吸器使用后未经灭菌处理,球囊部分及附属部件用500mg/L84消毒液浸泡消毒,面罩予以75%酒精擦拭消毒。
8
6.固定面罩:使用EC钳夹法固定面罩于面部。
10
7.适量通气:反复有规律地挤压、放松气囊,频率10-12次/分,每次通气时间不少于1秒,挤压一次潮气量为500-600ml,如病人有自主呼吸时应同步挤压气囊。
15

球囊-面罩的临床应用

球囊-面罩的临床应用

精选ppt
24
谢谢!
精选ppt
25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球囊—面罩的临床应用
急诊科 郑笙盈
精选ppt
1
学习目标
• 定义和目的 • 基本原理和结构 • 适应范围和禁忌症 • 操作方法 • 清洁与保养
精选ppt
2
定义
球囊-面罩又称简易呼吸器,是进行人 工通气的简易工具,与口对口呼吸比较供 氧浓度高,且操作简便。尤其是病情危急 ,来不及行气管插管时,可通过球囊-面罩 直接给氧,使患者得到充分氧气供应,改 善组织缺氧状态。
精选ppt
13
吸气呼气动作流程
1、当挤压球体时,产生正压,将进气阀关闭,内部气体强 制性推动鸭嘴阀打开,并堵住出气阀,球体内气体即由鸭 嘴阀中心切口送向病人。如用氧气,则氧气随球体复原吸 气动作暂存于球体内,在挤压球体时直接进入患者体内。
精选ppt
14
2、将被挤压的球体松开,鸭嘴阀即刻向上推,并处于闭合状态,以使患 者吐出的气体由出气口放出。
精选ppt
3
目的
• 增加或辅助病人的自主通气 • 改善病人的气体交换功能 • 纠正威胁生命的低氧血症 • 为临床抢救争取时间
精选ppt
4
结构
• 面罩 • 单向阀 • 压力安全阀 • 球体 • 进气阀 • 储氧阀 • 氧气储气袋(储氧袋) • 氧气链接管 • 呼气阀 (其中氧气储气阀及氧气储气袋必须与外接氧气组合,如未接
精选ppt
20
观察要点
• 挤压球囊时注视患者胸部上升与下降(是 否随着挤压球囊而起伏)
• 经由面罩透明部分观察患者嘴唇与面部颜 色的变化。

球囊面罩的临床应用

球囊面罩的临床应用

2、将被挤压的球体松开,鸭嘴阀即刻向上推,并处于闭合状态,以使患 者吐出的气体由出气口放出。
3、与此同时,进气阀收到球体松开所产生的负压,将进气阀打开,储气 袋氧气送入球体,知道球体完全恢复挤压前的原状。
适应范围
• 心肺复苏 • 现场的紧急抢救 • 更换人工气道的过程 • 意外拔管 • 病人转运期间 • 呼吸机使用前或停用呼吸机时
• 单人操作法(EC手法):
1.操作者位于患者头部后方,将患者头部向后仰,并 托牢下颌使其朝上,保持气道通畅
2.将面罩扣在患者口鼻部,用一手拇指和食指呈“C” 形按压面罩,中指和无名指放在下颌下缘,小指放在下颌 角后面,呈“E”形,保持面罩的适度密封
3.用另外一只手均匀地挤压球囊,送气时间为1秒以 上,将气体送入肺中,待球囊重新膨胀后再开始下一次挤 压,保持适宜的吸气/呼气时间
结构
• 面罩 • 单向阀 • 压力安全阀 • 球体 • 进气阀 • 储氧阀 • 氧气储气袋(储氧袋) • 氧气链接管 • 呼气阀 (其中氧气储气阀及氧气储气袋必须与外接氧气组合,如未接
氧气时应将两项组件取下)
面罩
面罩内充气约2/3-3/4 (成人110-120ml 儿童50-60ml)
压力安全阀(40-60cmH2O)
• 经由面罩透明部分观察患者嘴唇与面部颜 色的变化。
• 经由透明盖,观察单向阀工作是否正常。 • 在呼气当中,观察面罩内是否呈雾气状。
注意事项
• 1.选择适宜通气量 挤压球囊时应注意潮气量适中,通气 量以见到胸廓起伏即可,大约400-600ml
• 2.选择适当呼吸频率 美国心脏协会2010年建议: 存在脉搏,每5-6秒给予1次呼吸(10-12次/分) 没有脉搏,使用30:2的比例进行按压-通气 有高级呼吸道,每分钟给予8-10次呼吸 有微弱呼吸,在患者吸气时挤压气囊 3.监测病情变化 密切观察通气效果、胸腹起伏、皮肤颜色 、听诊呼吸音、生命体征和血氧饱和度等参数

【实用】球囊面罩加压通气术-操作规范

【实用】球囊面罩加压通气术-操作规范

球囊面罩加压通气术简易人工呼吸器又称加压给氧气囊(AMBU ) ,它是进行人工通气的简易工具。

与口对口呼吸比较供氧浓度高,且操作简便,尤其是病情危急,来不及气管插管时,可利用加压面罩直接给氧,使病人得到充分氧气供应,改善组织缺氧状态。

一、性能与装置简易呼吸器具有结构简.单,操作迅速方便,易于携带,可随意调节,不需要用电动装置,通气效果好等优点。

主要邮单性呼吸变、呼吸活瓣、面罩、气管插管接日和氧气接日等组成。

二、辅助装置面罩、流量表、氧气连接管。

三、基本原理氧气进入球形气囊和贮气袋或蛇形管,人工指压气囊打开前方活瓣,将氧气压入与病人口鼻.贴紧的面罩内或气管导管内,以达到人工通气的目的。

四、适应证无自主呼吸或自主呼吸微弱患者的紧急抢救。

五、操作程序1. 评估( 1 )评估有无使用简易呼吸器的指证和适应证,如急性呼吸衰竭时出现呼吸停止或呼吸微弱,经积极治疗后无改善,肺通气量明显不足者;慢性重症呼吸衰竭,经各种治疗无改善或有肺性脑病者及呼吸机使用前或停用呼吸机时。

( 2 )评估有无使用简易呼吸器的禁忌,如中等以上活动性咯血、心肌梗死、大量胸腔积液等。

2. 连接面罩、呼吸囊及氧气,调节氧气流量5~10L / min (供氧浓度理4O % ~60 % ) ,使储气袋充盈。

3. 开放气道,清除上呼吸道分泌物和呕吐物,松解病人衣领等,操作者站于病人头侧,使患者头后仰,托起下领。

4. 将面罩罩住病人口鼻,按紧不漏气。

若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病人使用简易呼吸器,应先将痰液吸净,气囊充气后再应用。

5. 双手挤压呼吸囊的方法。

两手捏住呼吸囊的中间部分,两拇指相对朝内,四指并拢或略分开,两手均匀用力挤压呼吸囊,待呼吸囊重新膨起后开始下一次挤压,应尽量在病人吸气时挤压呼吸囊。

6. 伸用时汁章潮气量、呼吸颇率、呼吸比等( 1)一般潮气量8~12ml/kg (通常成人400~600ml 的潮气量足以使胸壁抬起),以通气适中为好,有条件时测定二氧化碳分压以调节通气量,避免通气过度。

球囊-面罩通气术

球囊-面罩通气术

急危重症护理学
第十二章 常用急救技术
第三节 球囊-面罩通气术
目录
一、概述 二、球囊面罩结构 三、适应症与禁忌症 四、操作方法 五、注意事项
一、概述
❖ 球囊-面罩又称简易呼吸器,是进行人工通气 的简易工具。比口对口人工呼吸供氧浓度高,操 作简便;与年国际心肺复苏指南指出,双人CPR基 础生命支持期可以用球囊-面罩通气(BMV)代 替口对口人工呼吸。
2.患者准备:仰卧,取去枕、头后仰体位。 3.操作方法:开放气道,清除口腔中假牙与 咽喉部任何可见的异物,松解患者衣领,必须在呼 吸道畅通前提下使用。
四、操作方法
操作方法分为单人操作法和双人操作法;双人 操作法通气效果优于单人法。
球囊-面罩通气术单人操作法
球囊-面罩通气术双人操作法
五、注意事项
1. 选择适宜通气量:以见到胸廓起伏即可,大约 400~600ml。
2. 选择适当呼吸频率:美国心脏协会2015年建议, 如有脉搏,每5~6秒给予1次呼吸(10~12次/分);无 脉搏,使用30∶2的比例行按压-通气;如有高级呼吸道, 医护人员可每6秒进行一次人工呼吸。如患者尚有微弱呼 吸,应注意挤压球囊的频次和患者呼吸的协调。
3. 使用时间不宜过长。 4. 监测病情变。
二、球囊面罩结构
由球囊、三通呼吸活门、衔接管和面罩组成。如图:
三、适应症与禁忌症
一、适应证 途中、现场或临时替代呼吸机的人工通气。
二、禁忌证 1.中等以上活动性咯血。 2.颌面部外伤或严重骨折。 3.大量胸腔积液。
四、操作方法
1.物品准备:选择合适的面罩。外接氧气, 调节氧流量至8~10 L/min。

【急诊急救】球囊-面罩通气

【急诊急救】球囊-面罩通气

2、球囊-面罩通气器的工作原理
⑴当挤压球体时,产生正压,将进气阀关闭, 内部气体强制性推动鸭嘴阀打开,球体内 气体即由鸭嘴阀中心切口送向病人。如用 氧气,则氧气随球体复原吸气动作暂存于 球体内,在挤压球体时直接进入患者体内。
压力 安全阀
气体流向
按压时
⑵将被挤压的球体松开,鸭嘴阀即刻向上推, 并处于闭合状态,以使患者吐出的气体由 出气口放出。
球囊-面罩通气技术
( Bag-Mask Ventilation,BMV)
2010年国际心肺复苏指南
• ③无氧源的球囊-面罩通气:潮气量大致为 10ml/kg(700-1000ml)或成人球囊2/3体 积被挤压陷,时间达2s以上(IIa类)。
• ④携氧(吸氧浓度>0.40,氧气流量从812L/min到30L/mim)球囊-面罩通气:较小 的潮气量为6-8ml/kg(约400-600ml),或 成人球囊1/2体积被挤压陷,时间1-2s(IIb 类)。
• ⑸假如实施压迫环状软骨,放开或减轻 压力
• ⑹假如密闭存在问题,考虑更换面罩 (尺寸和型号)
• ⑺排除气道异物
1、DMV的处理步骤(4)
• ⑻考虑一种“补救”通气装置,例如,声 门上装置如硅胶喉罩或联合导气管。
• ⑵用力推下巴。
1、DMV的处理步骤(2)
• ⑶插入口咽通气管(或鼻咽通气管)
⑷双人球囊-面罩通气①
一位医师使用面罩,另一位医师挤压球囊
⑷双人球囊-面罩通气②
显示第一位操作者改变面罩加压
⑷双人球囊-面罩通气③
第一位操作者继续单人BMV 第二位操作者单单进行推下颌
规范面罩手法:EC法
1、DMV的处理步骤(3)
四、困难球囊-面罩通气处理

球囊面罩通气

球囊面罩通气

球囊-面罩操作规范
球囊面罩通气适应症及禁忌症
适应症:无自主呼吸或者呼吸弱且不规则,通气严重不足的患者(尤其在复苏最初的数分钟、不能及时应用高级气道装置或者是应用失败时)
禁忌症:1、气道阻塞-应首先开放气道
2、面部软组织损伤严重
球囊面罩通气的操作方法
1、单人操作-抢救者位于患者的头顶侧,使患者头后仰或下垫毛
巾或枕头,打开气道,一手中指无名指小指置于患者下颌部。

食指和拇指置于面罩上,两组手指相向用力,将面罩紧密置于患者面部,即E-C技术,另一手挤压球囊。

2、双人操作-一人双手E-C手法持面罩,保持气道开放,一人用
双手挤压球囊,通气效果更好。

球囊面罩通气操作注意事项
侧面技术采用压额抬骸发开放气道,最适宜单人心肺复苏
头侧技术采用托骸法开放气道,适于只做人工呼吸的单人急救或双人心肺复苏
如果没有氧气提供,人工呼吸潮气量约为500-800ml,有氧气供应时可选用较低潮气量300-600ml直到胸部起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易人工呼吸器使用技术
简易人工呼吸器的组成
呼吸活瓣 自动复张的弹性呼吸气囊
பைடு நூலகம்
面罩、气管插管接口
氧气接口
应用范围
1、呼吸突然停止或即将停止(呼吸骤停)
2、在吸入100%氧气下,动脉血氧分压仍达
不到50~60mmHg(自主呼吸不足) 3、严重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引起意识、循环 障碍。 4、呼吸机使用前或停用呼吸机时。
注意点
选用呼吸气囊面罩通气前必须保证
病人呼吸道是通畅的(前提条件) 面罩加压通气可取得气管插管通气 的相同效果 保证较大VT和低的吸气气道压力,送 气时间需持续1.5---2.0S 有条件尽快供氧
注意点
温馨流程参与用语
使用前:您好!称呼!病人情况危重(或病人
因…….)需要马上使用简易呼吸器以挽救生命, 请您们(家属、亲友、室内其他人员等)到室外 静候,我们会随时与您联系。 使用后:您好!称呼!病人已使用了简易呼吸器, 病情仍较重,会随时行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通 气等抢救治疗。请放心!我们会尽力抢救,有需 要随时与我们联系。
操作要领
体位平卧,头偏一侧 二、清除上呼吸道分泌物
一、
三、手法开放气道
1、仰头抬颏法
a、不要深压颏下软组织, 以免阻塞气道。 b、不能过度上举下颏, 以免口腔闭合。 c、头后仰的程度 d、立即清除口腔内异物
三、手法开放气道
2、仰头抬颈法
3、托颌法
a、忌头部后仰及转动 b、颈部外伤者只能 双手抬颌法
操作要领
四、左手托起下颌,面罩紧扣于口鼻,不漏
气(OK手固定) 五、右手挤压气囊,频率12~16次/分
操作方法
操作要点



心肺复苏时, 30:2 潮气量 400~600ml 通气频率为12~16次/分, 用1L呼吸囊,约挤压气囊1/3~2/3; 2L呼吸囊,约挤压气囊1/3~1/2 如阻力较大,检查气道是否开放 有自主呼吸的患者, 与患者呼吸的协调性 氧流量以8~10L/min为宜 避免引起软组织压伤 对清醒患者做好心理护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