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化学基础习题答案_周公度_第4版

结构化学基础习题答案_周公度_第4版
结构化学基础习题答案_周公度_第4版

【1.15】已知在一维势箱中粒子的归一化波函数为

(

)n n x x l π?=

1,2,3n =??? 式中l 是势箱的长度,x 是粒子的坐标)x l <,求粒子的能量,以及坐标、动量的平均

值。

解:(1)将能量算符直接作用于波函数,所得常数即为粒子的能量:

222

n 222h d n πx h d n πx ?H ψ(x )-)-)8πm d x l 8πm d x l ==

(sin )n n n x l l l πππ=?-

22222

222()88n h n n x n h x m l l ml ππψπ=-?= 即:

22

28n h E ml =

(2)由于??x

()(),x n n x c x ψψ≠无本征值,只能求粒子坐标的平均值: ()()x l x n sin l x l x n sin l x x ?x x l *

l

n l

*n

d 22d x 000???????

?????? ??==ππψψ

()

x l x n cos x l dx l x n sin x l l l d 22122002??????? ??-=??

? ??=ππ

2000122sin sin d 222l l l x l n x l n x x x l n l n l ππππ????=-+?? ?????? 2l =

(3)由于()

()??p ,p x n n x x c x ψψ≠无本征值。按下式计算p x

的平均值

: ()()1

*

?d x n x n p x p

x x ψψ=?

0d 2n x ih d n x

x l dx l πππ?=- ??

20sin cos d 0

l nih n x n x x l l l ππ=-=? 【1.20】若在下一离子中运动的π电子可用一维势箱近似表示其运动特征:

估计这一势箱的长度 1.3l nm =,根据能级公式222

/8n E n h ml =估算π电子跃迁时所吸收

的光的波长,并与实验值510.0nm 比较。

H 3C

N C C C

C C

C C

N

CH 3

CH 3

H H

H

H

H H

H CH 3

解:该离子共有10个π电子,当离子处于基态时,这些电子填充在能级最低的前5个

π型分子轨道上。离子受到光的照射,π电子将从低能级跃迁到高能级,跃迁所需要的最

低能量即第5和第6两个分子轨道的的能级差。此能级差对应于棘手光谱的最大波长。应用一维势箱粒子的能级表达式即可求出该波长:

22222

6522

26511888hc

h h h E E E ml ml ml λ?==-=-= ()

22

31

8

1

9

3481189.109510 2.997910 1.31011 6.626210506.6mcl h

kg m s m J s

nm

λ----=

??????=

??=

实验值为510.0nm ,计算值与实验值的相对误差为-0.67%。

【2.9

】已知氢原子的200exp z

p r r a a ????

=

-??????cos θ,试回答下列问题:

(a)原子轨道能E=?

(b)轨道角动量|M|=?轨道磁矩|μ|=? (c)轨道角动量M 和z 轴的夹角是多少度?

(d)列出计算电子离核平均距离的公式(不算出具体的数值)。 (e)节面的个数、位置和形状怎么样? (f)概率密度极大值的位置在何处? (g)画出径向分布示意图。 解:(a )原子的轨道能:

1819

212.1810J 5.4510J 2E --=-??

=-?

(b )轨道角动量:

M ==

轨道磁矩:

e

μ=

(c )轨道角动量和z 轴的夹角:

02cos 02z h

M h M πθπ?

==

=, 90θ=

(d )电子离核的平均距离的表达式为:

*

22?z z p p r r d ψψτ

=?

22220

sin z

p r r drd d ππ

ψθθφ

=??

??

(e )令

20z

p ψ=,得:

r=0,r=∞,θ=900

节面或节点通常不包括r=0和r=∞,故

2z

p ψ的节面只有一个,即xy 平面(当然,坐标原点

也包含在xy

平面内)。亦可直接令函数的角度部分0Y θ==,求得θ=900

(f )几率密度为:

2

2

2

23

001

cos 32r

a z

p

r e a a ρψθπ-??== ???

由式可见,若r 相同,则当θ=00或θ=1800时ρ最大(亦可令sin 0

ψ

θθ?=-=?,θ=00

或θ

=1800

),以0ρ表示,即:

2

03001(,0,180)32r a r r e a a ρρθπ-??=== ???

将0ρ对r 微分并使之为0,有:

023000132r

a d d r e dr dr a a ρπ-??

????= ??????? 05

0012032r a r re a a π-??=-= ??

?

解之得:r=2a 0(r=0和r=∞舍去)

又因:

2022|0r a d dr ρ=<

所以,当θ=00

或θ=1800

,r=2a 0时,2

2z

p ψ有极大值。此极大值为:

00

22

2

033

00021

328a a m a e e a a a ρππ--??== ???

3

36.4nm -=

(g

00

2

5

2222242500

11

24z

r r

a a p D r R r re r e a a --?????===?????

根据此式列出D-r 数据表: r/a 0

0 1.0 2.0 3.0 4.0 5.0 6.0 D/10a -

0 0.015 0.090 0.169 0.195 0.175 0.134 r/a 0 7.0 8.0 9.0 10.0 11.0 12.0 D/

1

0a

-

0.091

0.057

0.034

0.019

1.02×10-2

5.3×10-3

【2.14】写出Li 2+离子的Schr?dinger 方程,说明该方程中各符号及各项的意义,写出Li 2+离子1s 态的波函数并计算或回答:

(a)1s 电子径向分布最大值离核的距离; (b)1s 电子离核的平均距离;

(c)1s 电子几率密度最大处离核的距离; (d)比较Li 2+

离子的2s 和2p 态能量的高低;

(e)Li 原子的第一电高能(按Slater 屏蔽常数算有效核电荷)。 解:Li 2+

离子的Schr?dinger 方程为:

22220384h e E r ψψπμπε??-?-=????

方程中,μ和r 分别代表Li 2+的约化质量和电子到核的距离;▽2

,ψ和E 分别是Laplace 算符、状态函数及该状态的能量,h 和ε0分别是Planck 常数和真空电容率。方括号内为总能量算符,其中第一项为动能算符。第二项为势能算符(即势能函数)。 Li 2+

子1s 态的波函数为:

1

2

313027r

a s e a ψπ-??=

?

??

(a )0

662

22

2113300

2710844r r

a a s s

D r r e r e

a a πψππ--==?=

621300108620r

a s d D r r e dr a a -??=-= ???

20

6

20

r r r a ≠∞∴-=

03a

r r ≠∴= 1s 电子径向分布最大值在距核0

3a 处。

(b )

*11?s s r r

d ψψτ=?

622

130

27sin r s

r d r e r drd d a ψτθθφ

π-==??

6233000

027sin r

a r e dr d d a ππθθφ

π∞-=???

4

030274216a a π

π=??

12a =

(c )0

62130

27r

a

s e a ψπ-=

因为2

1s ψ随着r 的增大而单调下降,所以不能用令一阶导数为0的方法求其最大值离核的距离。分析21s ψ的表达式可见,r =0时0

6r

a e -

最大,因而21s ψ也最大。但实际上r 不能为0(电

子不可能落到原于核上),因此更确切的说法是r 趋近于0时1s 电子的几率密度最大。

(d )Li 2+

为单电子“原子”,组态的能量只与主量子数有关,所以2s 和2p 态简并,即E 2s =E 2p 。

(e )Li 原子的基组态为(1s)2

(2s)1

。对2s 电子来说,1s 电子为其相邻内一组电子,σ=0.85。因而:

2

22

(320.85)13.6 5.752s E eV eV -?=-?=-

根据Koopmann 定理,Li 原子的第一电离能为:

I 1=-E 2s =5.75eV

【2.17】用Slater 法计算Be 原子的第一到第四电离能,将计算结果与Be 的常见氧化态联系起来.

解:原子或离子 Be (g )→ Be +

(g )→ Be 2+

(g )→Be 3+

(g )→Be 4+

(g )

组态

1

2

3

4

222

1210(1)(2)(1)(2)(1)(1)(1)

I I I I s s s s s s s →→→→

电离能

根据原子电离能的定义式

()1n n n A A I E E +-+

=-,用Slater 法计算Be 原子的各级电离能如下:

()()22

122

40.8520.3540.85213.595213.59522I eV eV ??-?--?=--??+???????7.871eV =

()2

22

40.85213.59517.982I eV eV ??-?=--?=??????()2

313.59540.3213.59516154.8I eV eV eV

??=--?-?+?=?? ()2413.5954217.5I eV eV

=-?=

计算结果表明:4321I I I I >>>;2I 和1I 相近(差为10.1eV ),4I 和3I 相近(差为62.7eV ),而3I 和2I 相差很大(差为136.8eV )。所以,Be 原子较易失去2s 电子而在化合物中显正2价。

【2.22】基态Ni 原子的可能的电子组态为:(a )[Ar]3d 84s 2; (b)[Ar]3d 94s 1,由光谱实验确定其能量最低的光谱支项为3F 4。试判断它是哪种组态。

解:分别求出a ,b 两种电子组态能量最低的光谱支项,与实验结果对照,即可确定正确的电子组态。

组态a :1,1;3,3;4S L m S m L L S ====+=。因此,能量最低的光谱支项为3

4F ,与

光谱实验结果相同。

组态b :1,1;2,2;3S L m S m L L S ====+=。因此,能量最低的光谱支项为33D ,

与光谱实验结果不同。

所以,基态Ni 原子的电子组态为[]82

34Ar d s 。

【3.3】2H 分子基态的电子组态为()2

1s σ,其激发态有

()a 1s s σσ*↑↓ ,()*11s s b σσ↑↑,()

*11s s c σσ↑↓

试比较()a ,()b ,()c 三者能级的高低次序,说明理由,能量最低的激发态是顺磁性还是反磁性?

解:c a b E E E > 。因为(c )中两个电子都在反键轨道上,与H 原子的基态能量相比,c E 约高出2β-。而(a )和(b )中的2个电子分别处在成键轨道和反键轨道上,a E 和

b E 都与H 原子的基态能量相近,但(a )中2个电子的自旋相反,(b )中的2个电子的自

旋相同,因而a E 稍高于b E 。 能级最低的激发态(b )是顺磁性的。

【3.6】据分子轨道理论,指出2Cl 的键比2Cl +

的键是强还是弱,为什么?

解:2Cl 的键比2Cl +

的键弱。

原因是:2Cl 的基态价电子组态为2*224*433333()()()()()x s s p p p σσσππ,键级为1。2Cl +

比2

Cl 少1个反键电子,键级为1.5。

【3.10】试用分子轨道理论讨论SO 分子的电子结构,说明基态时有几个不成对电子。

解:在SO 分子的紫外光电子能谱中观察到6个峰。它们所对应的分子轨道的归属和性质已借助于量子力学半经验计算(CNDO )得到指认。结果表明,SO 分子的价电子结构与O 2分子和S 2分子的价电子结构相似。但SO 是异核双原子分子,因而其价电子组态可表述为:

()()()()()2224212312σσσππ

其中,1,3σσ和1π轨道是成键轨道,2σ和2π轨道是反键轨道。这些价层分子轨道是由O 原子的2s 、2p 轨道和S 原子的3s 、3p 轨道叠加成的。

根据价层分子轨道的性质和电子数,可算出SO 分子的键级为:

()1

8422P =

-=

在简并的2π轨道上各有一个电子,因而SO 分子的不成对电子数为2,若忽略轨道运

动对磁距的影响,则SO e e

=。

【3.14】OH 分子于1964年在星际空间被发现。

(a ) 试按分子轨道理论只用O 原子的2p 轨道和H 原子的1s 轨道叠加,写出其电子组态 (b ) 在哪个根子轨道中有不成对电子?

(c ) 此轨道是由O 和H 的原子轨道叠加形成,还是基本上定域于某个原子上? (d ) 已知OH 的第一电离能为13.2eV ,HF 的第一电离能为16.05eV ,它们的差值几

乎和O 原子与F 原子的第一电离能

()15.818.6eV eV 和的差值相同,为什么?

(e ) 写出它的基态光谱项。

解:(a )H 原子的1s 轨道和O 原子的2z p 轨道满足对称性匹配、能级相近(它们的能级都约为-13.6eV )等条件,可叠加形成

σ

轨道。OH 的基态价电子组态为

()()()

223

121σσπ。

()2

1σ实际上是

O 原子的()2

2s ,而()3

1π实际上是O 原子的

()()

1

2

22x y p p 或

()()

2

1

22x y p p 。因此,OH

的基态价电子组态亦可写为

()()()3

22

22s p σσπ。2s σ和2p π是

非键轨道,OH 有两对半非键电子,键级为1。 (b )在1π轨道上有不成对电子。 (c )1π轨道基本上定域于O 原子。

(d )OH 和HF 的第一电离能分别是电离它们的1π电子所需要的最小能量,而1π轨道是非键轨道,即电离的电子是由O 和F 提供的非键电子,因此,OH 和HF 的第一电离能差值与O 原子和F 原子的第一电离能差值相等。

(e )1/2,1S =Λ=,基态光谱项为:2

【3.22】在35

H Cl 的基本振动吸收带的中心处,有波数分别为2925.78、2906.25、2865.09

和2843.561cm -的转动谱线,其倍频为1

5668.0cm -,请计算: (a ) 非谐性常数; (b ) 力常数; (c ) 键长; (d ) 平衡解离能。 解:

(a ) 在此振---转光谱中,波数为2925.78和2906.251

cm -的谱线属R 支,波数为2865.09

和2843.561

cm -的谱线属P 支,在两支转动谱线的中心即振动基频:

111

2906.252865.092885.672cm cm v cm ---+==

已知倍频为1

25668.0v cm -=,根据非谐振子模型,得联立方程如下:

()()1

1

122885.672135668.0e e x v cm x v cm ---=-=

解得:1

2

2989.01, 1.728710e v cm x --==?

(b )

e v =

2224e k c v πμ=

()()2

2210112311351

4 2.998102989.0113

5 6.02210cm s cm mol π---?=??

??+?

1512.5N m -= (c ) 由e v 和x 得

3421

8126.626102989.0110 2.99810

44 1.728710e e hv J s m m s D x ---

-?????==

??

1918.58710517.1J

kJ mol --=?=

(d ) 由H 35Cl 的振—转光谱P 支=2865.091

cm -,2843.561

cm -可得

12222221.53288h h B cm Ic

r c ππμ-≈=?

=

r =

=

126.86pm =

【4.2】写出3H CCl 分子中的对称元素。 解:()3,3C υσ。

【4.11】5SF Cl 分子的形状和6SF 相似,试指出它的点群。

解:SF 6分子呈正八面体构型,属h O 点群。当其中一个F 原子被Cl 原子取代后,所得分子SF 5Cl 的形状与SF 6 分子的形状相似(见图4.11),但对称性降低了。SF 5Cl 分子的点群为4v C 。

图4.11 SF 5Cl 的结构

【5.6】臭氧3O 的键角是0

116.8。若用杂化轨道1222s p c c ψψψ=+描述中心氧原子的成键轨

道,试按键角与轨道成分的关系式22

12cos /c c θ=-计算:

(a ) 成键杂化轨道ψ中系数1c 和2c 值;

(b ) 成键杂化轨道的每个原子轨道贡献的百分数。 解:(a))根据杂化轨道ψ的正交、归一性可得下列联立方程

()222212221222

121/cos cos116.80.4509s p d c c d c c c c ψτψψτθ?=+=+=??=-=-?=????

解之,得

212

20.3108

0.6892c c == 120.56

0.83c c =±=±

所以,O 3原子的O 原子的成键杂化轨道为:

ψ成220.560.83

s p ψψ=+ 而被孤对电子占据的杂化轨道为:

ψ

22s p =

220.620.79s p ψψ=+

可见,ψ孤中的s 成分比ψ成中的s 成分多。

(b )按态叠加原理,杂化轨道中某一原子轨道所占的成分(即该原子轨道对杂化轨道的贡献)等于该原子轨道组合系数的平方。因此,2s ψ和2p ψ对ψ

成 的贡献分别为

21c 和22c ,即

分别约为0.3108和0.6892。

【5.7】直线形对称构型的3I -离子,若成键电子只是5p 轨道上的电子(即将25s 电子作为原

子实的一部分)。

(a )画出3I -

中每个σ和π轨道的原子轨道叠加图; (b )画出3I -分子轨道能级图;

(c )3I -

中I I -键的键级是多少?实验测定2I 分子中I I -键长为292pm ,试对计算的键

级和键长的关系进行讨论。 解:

(a )以z 轴为键轴,按简单分子轨道理论,将3I -

中σ和π轨道的原子轨道叠加图示于图5.8(a )。

++

++

++

+

+

++

+

+

*x

πn x

π

b

x

πb u

σ*u

σn

σ

图5.8(a)

3I -原子轨道叠加图

(*,,b n y y y πππ和*,,b n x x x πππ形状一样,只是方向不同)

(b )按题意,3I -离子的分子轨道只由I 原子的5p 轨道叠加而成。因此,3I -

离子中只有9

个分子轨道,其中3个σ轨道,6个π轨道(成键、非键和反键π轨道各两个,分别沿x ,y 方向分布)。16个电子按能量最低原理、Pauli 原理和Hund 规则排布在8个分子轨道上,能级图示于图5.8(b )中。

*

-I-3I2I

图5.8(b) 3

I-能级图

(a)[I-I-I]-的总键级为(6-4)/2=1,但其中有2个I-I键,所以每个I-I键的键级为1/2,即I原子与I原子之间只形成了半个σ键。这和实验测定的3I-中I-I键长值较I2中I-I键长大,是完全一致的。

3

I-离子中无不成对电子,因而它是反磁性的。

【5.8】5

PF分子呈三方双锥构型,P原子采用3

sp d杂化轨道与F原子成σ键。若将3

sp d 杂化轨道视为

2

sp和pd两杂化轨道的组合,请先将5

PF安放在一直角坐标系中,根据坐标系和杂化轨道的正交、归一性写出P原子的5个杂化轨道。

解:PF5分子的坐标管子如图5.9所示。

y

图5.9

根据图中各原子轨道、杂化轨道的相应位置和空间方向以及杂化轨道的正交、归一性质,P原子的5个杂化轨道为:

)

))1232425y y x y z z z s s s p dz p dz ψψψψψ=?=--????=???=+=

-

【5.13】用HMO 法求丙二烯双自由基HC

C CH == 的π型分子轨道及相应的能量,并计算π键键级。 解:

(1) 求分子轨道及相应的能量。

方法1:HC C CH == 中有2个互相垂直的离域π键33π。对每一个33π,简化的久期方程

为:

()()()121232300

000

E c c c E c c c E c αββαββα-++=??

+-+=??++-=?

用β除式中各项并令

E

x αβ-=

,得:

121232300000

xc c c xc c c xc ++=??

++=??++=?

欲使i c 不全为零,则必须使其系数(此处系数是指x ,因为i c 是要求的未知数)行列式为0,

即:

1011001x x x =

解之,得0,x =x 值代入

E x αβ

-=

,得:

123,,E E E ααα===

HC C CH == 中2个3

3π的分子轨道的能级及基态电子分布如图5.13(a )。

1E α=

+3E α=2E α

=↑↓

↑↓

↑↑

图5.13(a)

2个3

3π中π电子的总能量为:

E

总(

)

226ααα??=+=+??

因而丙二烯双自由基的离域能为:

()

()622 1.656d E αααββ=+-++=????

将1E α=代入久期方程,得:

1212323000c c c c ?+=??

-+=??

=?

? 将此三式与归一化条件式222

1231c c c ++=联立,解之,得:

1321,2c c c ===

由此得第一个分子轨道:

()

11231

2ψφφ=

++

同法,可求出分别与2E 和3E 对应的另两个分子轨道:

)()

2133123

1

2ψφφψφφ=

-=+

3

3

π的三个分子轨道的轮廓图示于图5.13(b )中。

图5.13(b)

各轨道的大小、正负号、对称性、节面等性质可根据轮廓图进行讨论。

在用本法求共轭体系的π型分子轨道时,更简捷的做法是直接从写含x 的久期行列式开始。设相应于某一原子的元为x ,则与该原子相连原子的元为1,不相连原子的元为0。解行列式,求出x 。将各x 值代入含x 和i c 的久期方程,结合归一化条件,即可写出各原子轨道的组合系数,进而写出各分子轨道。将x 值代入()/x E αβ=-,即可求出与各分子轨道相应的能量。

方法2:将分子中各C 原子编号并根据编号写出久期方程:

h σ

HC

C CH ==

1 2 3

1231011001x c x c x c ???? ???= ??? ???????

其中,123,,c c c 为C 原子p 轨道(下面用φ表示)的组合系数,而

E

x αβ-=

根据分子的镜面(h σ)对称性将久期方程简化。考虑对称,则13c c =,久期方程简化为:

1212020xc c c xc +=??

+=?

系数行列式为:

1

02x x =

解之,得x =

x =

1212020c c ?+=??

=?? 结合归一化条件2221

231c c c ++=,可得:

1321,22c c c ===

由此得分子轨道:

()

1231

2ψφφ=

+

将x =E x αβ-=

,得E α=

。将x =

1212020c c ?+=??

+=?? 结合归一化条件

2221231c c c ++=,得:

1321,2c c c ===由此得分子轨道:

()

31231

2ψφφ=

+

将x =

E

x αβ-=

,得E α=。

考虑反对称,则132,0c c c =-=,由此推得0x =。将0x =代入

E

x αβ-=

,得E α=。

根据归一化条件222

1

231c c c ++=,可推得:

13c c =

=

由此得分子轨道:

()2132ψφφ=

-

总之, 丙二烯双自由基的3个分子轨道及相应的能量分别为:

(

)

)(

)

112312132312331

,2,21

,2E E E ψφφαψφφα

ψφφα=

++=+=-==-+=

比较上述两法可见,其难易、繁简程度差别不大,这是因为丙二烯双自由基分子中的

共轭π键较小,其久期行列式阶数低,解起来并不困难,但对于一个含较大共轭π键的体系,其久期方程复杂,久期行列式阶数高,用通常的方法按部就班地求解很复杂。在此情况下,要应用对称性概念化简久期方程,分别求解简化了的行列式,结合归一化条件求出原子轨道组合系数,进而求出各分子轨道。读者可通过C6H6的HMO 处理体会用对称性概念和方法处理这类问题的优越性。 (2) 计算π键键级

对于一个33π,C 原子1和2(亦即2和3)间π键键级为:

1223

12102222P P ''==??+?= 因此,丙二烯双自由基中原子间总π键键级为:

122312222P P P '===?

=【5.15】已知三次甲基甲烷

()33C CH ????

为平面形分子,形成4

4π键。试用HMO 法处理,证

明中心碳原子和周围3个碳原子间的π

提示:列出久期行列式,解得χ=0,0

,ψ。

解:画出分子骨架并给各C 原子编号,如图5.15(a )。

C 1C 2C 4

3

σ1

1

σ

图5.15(a)

根据Huckel 近似,写出相应于此骨架的久期方程如下:

12341111000100100c x c x c x c x ????????????=????????????

E x αβ-=

利用分子的对称性将久期方程化简,求出x ,代回久期方程,结合归一化条件求出组合系数

i c ,进而写出分子轨道。将E x αβ-=

,可求出与分子轨道相应的能级。

考虑对镜面σⅠ和σⅡ都对称,则有234c c c ==,于是久期方程可化简为:

1212300xc c c xc +=??

+=?

令其系数行列式为:

3

01x x =

解之,

得x =

将x =222

1231c c c ++=,得:

1234c c c c ====

由此可得分子轨道:

)11234ψφφφ=

++

相应的能量为:

1E x αβα=-=

将x =2

2

2

1231c c c ++=,得:

1234c c c c =

=== 由此可得分子轨道:

)41234ψφφφ=

-++

相应的能量为:

4E x αβα=-=

考虑镜面σⅡ反对称,有2314,0c c c c =-==。代入久期方程后可推得0x =。将0x =代入

E x αβ-=

,得2E α=。根据归一化条件2221231c c c ++=

推得23

c c =-=,分子轨道为:

)223ψφφ=

-

考虑镜面σⅡ是对称的,有234c c c =≠,代入久期方程后推得1234

1

0,0,2x c c c c ====-。

根据归一化条件2221231c c c ++=

,得

234

c c c ===。由此可得分子轨道:

)32342ψφφφ=

+-

相应的能量为:

3E x αβα=-=

总之,按能级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

)23C CH 的4个分子轨道及其相应的能级为:

)11234ψφφφ=

++

1E α=

)

223ψφφ=- 2E α=

)

32342ψφφφ=

+- 3E α= )

41234ψφφφ=++ 4E α=

能级及π电子的分布如图5.15(b )所示。

1E α=23E E α

==4E α=-

图5.15(b)

由分子轨道和电子排布情况可计算C 原子之间π键的键级:

1213142P P P ==== 因而,中间C 原子和周围3个C 原子间键键级之和为:

1233P ?==加上3个σ键,中心C 原子的总成键度为:

3 4.732N ==

这是C 原子理论上的最高成键度(虽然有人主张用根据丙二烯双自由基计算得到的C 原子的最大成键度4.828作为C 原子的最大成键度,但由于该分子不具代表性,因而仍未被多数人采纳)。 5.22 试分析下列分子中的成键情况,指出C Cl -键键长大小次序,并说明理由。

65C H Cl 652C H C H C l ()652

C H CHCl ()653C H CCl 解:在C 6H 5Cl 分子中,一方面,C 原子相互间通过22

sp sp -杂化轨道重叠形成C C -σ键,

另一方面,一个C 原子与一个Cl 原子间通过2

3sp p -轨道重叠形成C Cl -σ键。此外,6

个C 原子和Cl 原子通过p 轨道重叠形成垂直于分子平面的离域π键3

7π。由于Cl 原子参与形成离域π键,因而其活性较低。

在C 6H 5CH 2Cl 分子中,苯环上的C 原子仍采用2sp 杂化轨道与周边原子的相关轨道重

叠形成σ键,而次甲基上的C 原子则采用3

sp 杂化轨道与周边原子的相关轨道重叠形成σ

键。此外,苯环上的6个C 原子相互间通过p 轨道重叠形成离域π键:6

6π。在中性分子中,

次甲基上的C 原子并不参与形成离域π键,但当Cl 原子被解离后,该C 原子的轨道发生了

改组,由3sp 杂化轨道改组为2

sp 杂化轨道,此时它就有条件参加形成离域π键。因此,在

[C 6H 5CH 2]+

中存在67π。由于π电子的活动范围扩大了,67π的能量比66π的能量低,这是

C 6H 5CH 2Cl 分子中的Cl 原子比C 6H 5Cl 分子中的Cl 原子活性高的另一个原因。

在(

)652C H CHCl 分子中,苯环上的C 原子采用2sp 杂化轨道与周边原子的相关轨道

重叠形成σ键,而非苯环上的C 原子则采用3

sp 杂化轨道与周边原子的相关轨道重叠形成σ

键。这些σ键和各原子核构成了分子骨架。在中性分子中,非苯环上的C 原子不参与形成

离域π键,分子中有2个66π。但当Cl 原子解离后,该C 原子形成σ键所用的杂化轨道由3

sp

改组为2

sp ,于是它就有条件参与共轭,从而在()652

C H CH +

????中形成更大的离域π键

1213

π。这使得()652C H CHCl 分子中的Cl 原子更活泼。

在()653C H CCl 分子中,C 原子形成σ键的情形与上述两分子相似。非苯环上的C 原

子也不参与共轭,分子中有3个66π。但Cl 原子解离后,非苯环上的C 原子改用2

sp 杂化轨

道形成σ键,剩余的p 轨道与18个C 原子的p 轨道重叠,形成更大更稳定的离域π键18

19π,这使得()653C H CCl 分子中的Cl 原子在这4个分子中最活泼。

综上所述,Cl 原子的活泼性次序为:

()()65652656523C H Cl C H CH Cl C H CHCl C H CCl >>>

5.29 指出2NO +,2NO ,2NO -

中N O -键的相对长度,并说明理由。

解:三个“分子”中N -O 键的相对长度次序为:

222NO NO NO +-<< 理由简述如下:

在2NO +

离子中,N 原子除采用sp 杂化轨道成σ键外,还与2个O 原子共同形成2个4

3

π离域π键,键级较大,从而使N -O 键大大缩短。有人认为,由于N 原子采用的杂化轨道

中s 成分较高而导致了N -O 键键长缩短,这似乎不妥。而在2NO 分子和2NO -

离子中,N 原子采用2

sp 杂化轨道与O 原子形成σ键,此外还形成1个43π离域π键,键级较小,因而

N -O 键相对长些。在2NO 分子中,N 原子的一个2

sp 杂化轨道上只有一个孤电子,它对键对电子的排斥作用较小,使得键角相对较大而键长相对较小。而在

2NO -中,N 原子的一个2sp 杂化轨道上有一对孤对电子,它们对键对电子的排斥作用较大,使得键角相对较小而键

长相对较大。有人从此比较

2NO 分子和2NO -

离子π键键级的相对大小出发来说明两者 N -O 键长的差别,但论据不是很有力。

从分析成键情况出发,对3个“分子”的键参数相对大小的预测与列于下表的实验结果一致。

分子或离子 键角值 键长/pm

2

NO +

180

115.4 2NO

132

120.1 2

NO -

115.4

123.6

5.35 为什么存在

3OH +和4NH +

,而不存在5CH +,为什么存在6SF ,而不存在6OF ? 解:根据价键理论和分子轨道理论,原子的成键数目主要取决于该原子能够提供的符合成键

条件的原子轨道数目。C ,N ,O 都是第二周期的元素,它们的原子都只有4个价层轨道,最多可形成4个共价单键。不管这些原子以纯原子轨道还是以杂化轨道参与成键,与之以单

键相结合的配位原子数最大为4。这是由共价键的饱和性所决定的。因此,3OH +和4NH +

都可存在,而5CH +

和6OF 不存在。

在3OH +中,O 原子的3sp 杂化轨道与H 原子的1s 轨道重叠形成σ键,离子呈三角锥

形,属3C υ点群。作为一种理解,

3OH +

的形成可用下式表示:

O H

H

+H +

由于O 原子的半径较小,已带正电荷,剩下的3sp 杂化轨道上的孤对电子很难再接受质子而生成24OH +。4NH +的成键情况与3OH +相似,只是几何构型不同、所属点群不同而已(

4NH +

属d T 点群)。

对于第三周期的元素,其原子有9个价层轨道,理论上最多可形成9个共价单键,但d 轨道能否有效地参加成键,还要看它的分布情况。若d 轨道分布弥散,离核较远,则成键效率低,或根本不能参与成键;反之,则可有效地参与成键。6SF 分子的成键情况属于后者,又由于S 原子的半径较大,周围有足够的空间容纳6个配位原子,因而6SF 分子能够稳定地

存在。在该分子中,S 原子以

32

sp d 杂化轨道与F 原子成键,分子呈正八面体构型,属于h O 点群。这样的结构决定了6SF 的某些性质,如它是绝缘性能良好的液体,可作变压器油。

【7.24】为什么用X 射线粉末法测定晶胞参数时常用高角度数据(有时还根据高角度数据

外推至0

90θ=),而测定超细晶粒的结构时要用低角度数据(小角散射)?

解:按晶面间距的相对误差/cot d d θθ?=-?

公式可见.随着θ值增大,cot θ值变小,测量衍射角的偏差θ?对晶面间距或晶胞参数的影响减小,故用高角度数据。 小晶粒衍射线变宽,利用求粒径p D 的公式: ()0/cos p D k B B λθ=-

超细晶粒p D 值很小,衍射角θ增大时,cos θ变小,宽化(即0B B -)增加。故要用低角度数据。另外,原子的散射因子f 随sin /θλ的增大而减小,细晶粒衍射能力已很弱了。为了不使衍射能力降低,应在小角度(θ值小)下收集数据。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