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性护理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价值

合集下载

预见性护理预防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效果分析

预见性护理预防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效果分析

预见性护理预防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效果分析摘要:目的:探究预见性护理预防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60例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n=30)和行预见性护理的实验组(n=30),对比护理效果。

结果:术后实验组收缩压、舒张压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

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能有效缓解患者高血压状态,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并发症高血压是临床上常见的神经外科疾病,发病原因主要与遗传、年龄、生活习惯、环境等因素相关,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1]。

在外力或自身作用下,血压骤然升高会导致高血压脑出血,需立即进行急诊手术治疗,而术后易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因此有必要给予患者科学的护理干预以保证治疗效果。

本次研究对我院收治的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分组对比,旨在探究预见性护理预防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效果,现作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收治的60例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患者,时间为2018年1月~2019年6月,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

其中,对照组男20例,女10例,年龄56~74岁,均数(62.48±3.62)岁,病程3~12年,均数(6.35±1.68)年;实验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58~77岁,均数(64.20±3.40)岁,病程4~11年,均数(5.50±1.64)年。

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对本次研究均知情同意;(2)患者符合高血压诊断标准,均为原发性高血压。

排除标准:(1)存在语言沟通障碍及智力障碍;(2)严重脏器疾病及血压系统疾病者;(3)严重心、肾、脑血管疾病者。

两组患者基本资料组间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护理人员遵医嘱对患者进行输液、止血,做好手术相关准备,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出现意外及时进行针对性处理。

浅谈脑出血患者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浅谈脑出血患者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浅谈脑出血患者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摘要】脑出血是一种常见的急性疾病,患者往往会出现各种并发症,如脑水肿、颅内感染等,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

采取预见性护理对脑出血患者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预见性护理包括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并发症,有效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和康复率。

在护理过程中,要注意监测病情变化,保持床位干燥清洁,避免侧躺时间过长等。

预见性护理的实施不仅可以减轻患者和家属的心理负担,提高护理质量,而且有助于降低医疗费用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加强预见性护理对脑出血患者的重要性再次得到证实。

未来的研究方向应该在于探索更有效的护理方法,提高预见性护理的效果,以更好地帮助脑出血患者的康复。

【关键词】脑出血患者、并发症、预见性护理、重要性、方法、注意事项、意义、研究方向、结论、预见性护理对脑出血患者并发症的重要性1. 引言1.1 背景介绍脑出血是一种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动脉或静脉破裂导致的出血现象。

脑出血不仅会给患者的生命造成威胁,还容易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如脑水肿、脑梗死、脑疝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效果。

针对脑出血患者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显得尤为重要,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康复率。

通过对脑出血患者的早期识别和全面评估,制定相应的预见性护理方案,包括个性化的护理措施、定期的康复评估和及时的干预措施等,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康复率。

开展对脑出血患者并发症预见性护理的研究,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具有积极的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脑出血患者并发症预见性护理的重要性,介绍预见性护理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强调预见性护理在临床护理中的意义。

1.2 研究意义脑出血患者是一类常见的急性脑血管事件患者,其常见并发症给患者的治疗和康复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对脑出血患者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及时有效的预见性护理,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康复率,减轻患者及家属的心理负担,降低医疗资源的浪费,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预见性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价值评价

预见性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价值评价

预见性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价值评价发表时间:2018-11-28T13:41:58.633Z 来源:《兰大学报(医学版)》2018年9期作者:张霞辉[导读] 目的:研究预见性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益阳市中心医院湖南益阳 413000【摘要】目的:研究预见性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30例;参照组运用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运用预见性护理措施,对比两种方法的临床价值。

结果: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6.67%)低于参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6.67%),其护理满意度(93.33%)高于参照组护理满意度(70.00%),比参照组护理方法更具有优势(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讨论:将预见性护理应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该方法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高血压脑出血;并发症;影响价值高血压脑出血是临床常见疾病,近年来,发生率呈逐渐上升趋势。

此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与死亡率,治疗的方法以手术为主,患者在手术后,长期卧床休息会出现昏迷、呕吐等并发症,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也为患者家庭带来负担。

因此,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给予适当的护理干预非常重要。

本文主要探讨预见性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价值。

1、资料与方法1.1 基础资料将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0例,所有患者经头颅CT或MRI检查,确诊为高血压脑出血。

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患者30例;实验组男(n=16),女(n=14),年龄为41-59岁,平均年龄为(50.26±2.4)岁;参照组男(n=18),女(n=12),年龄42-58岁,平均年龄为(50.28±2.2)岁。

预见性护理在脑出血患者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

预见性护理在脑出血患者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

预见性护理在脑出血患者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摘要】脑出血是一种具有高致残率、高病死率的疾病,在发病后需及时进行微创钻孔引流术清除患者颅脑内血肿。

但是这种微创手术也存在一定缺点,需要临床加强护理干预,从而巩固手术疗效,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率,降低患者的远期再出血率与死亡率。

本文简单阐述了预见性护理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脑出血;钻孔引流术;颅脑内血肿;生存率【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20)04-0198-02脑出血属于临床急危重症,也是一种脑实质内出血,不具有外伤性,但该病的致残率、死亡率非常高,一旦发病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1]。

再者,脑出血导致的血肿可进一步导致脑组织占位效应,并且可造成颅内高压,从而影响脑组织的血液循环,进而导致脑组织凝固型坏死,最后导致脑组织局部出现缺氧缺血等现象,严重影响患者预后。

1.微创钻孔引流术微创钻孔引流术在术前通过CT确定血肿的最大层面,制定中心曾与手术靶点,并在实时监测下开展确定穿刺点、进行钻孔引流手术。

该术式要求临床进行局麻,在钻孔时避开重要血管的所在位置以及重要功能区域。

垂直切开患者头皮后进行颅骨钻孔,通过电凝处理硬膜与脑皮质局部,在血肿内置入引流管,令血肿液化部分自然流出。

临床认为,微创钻孔术可释放大量血肿,可减轻因血肿压迫导致的继发性水肿,血肿小时时间比较短,对脑组织损伤更小,可降低术后癫痫发生率,可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2.幕上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幕上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虽然是传统脑出血治疗方法,通过在翼点制作切口,进行骨瓣减压术,清除血肿,达到治疗目的。

但是这种手术现今多应用在昏迷程度比较深,中线结构有明显移位,血肿量较为巨大的患者,也是临床抢救脑出血脑疝患者的首选方案。

该手术可有效降低颅内压,可辅助开放侧支血管,可改善患者脑内血流灌注,减轻大脑损伤,可促进术后神经功能恢复。

预见性护理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急性期并发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预见性护理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急性期并发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受到 限制 J 。
者进行健康宣教,预先做好防备工作。若发生感染,要密切观察穿刺
点 ,增加换 药次数 ,并用碘伏 消毒,同时应用抗生素治疗 。若3 d 内感 染未有所改善 ,则遵 医嘱拔管 。 1 . 2 . 3静 脉炎的预 防及护理 :在置 管前对 患者血管 进行正 确客观 的评
为 每组 5 3 例 的研 究组 和 对照 组 ,对照 组患 者 实施 常规 的护理 措施 ,研 究组在 其 基础 上联 合应 用预 见性护 理 ,观 察 两组 惠者 并 发症 的发 生 情 况、护 理 前后 血压 及 患者 情绪 变化 。结果 研 究纽 并 发症 发生 率 为 7 . 5 5 % ,显著 高于对 照组 的 2 6 . 4 2 %, 两纽 比较 差 异有 统 计 学意 义 ( 尸 <O . 0 5 ) ,护理 前 两组血压 及 不 良情绪 评 分比 较 无显著 性 差异 两 组比较 差异 有统 计 学意 义 >O . 0 5 ) ,护 理后 研 究组血压 控 制 情 况及不 良情 绪评 分显 著优 于对 照 组 , <O . 0 5 ) 。结 论 高血 压脑 出血 术后 易引发 多种 并发 症 ,术后护 理对 预 防或 减 少并 发症具 有 重要 作 用 ,本研
究采用预 见性护 理措 施 ,与 常规 护理 相 比较 ,有效 的减 少并 发症 发生 ,患者 预后 较好 。 【 关键 词】 预 见性护理 ;高血压 脑 出血 ;急性期 并 发症 ;不 良情绪 ;血压 中 图分 类号 :R 4 7 3 . 7 4 文献标 识 码 :B 文 章编 号 :1 6 7 1 - 8 1 9 4( 2 0 1 6 )3 4 - 0 2 3 7 - 0 2
3 O 例肿瘤化疗患者P I C C 置管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为2 0 . 0 0 % ( 6 / 3 0 ),

预见性护理在脑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预见性护理在脑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预见性护理在脑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摘要: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脑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01月到2021年10月收治的脑出血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电脑分组方法将所有的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患者分别为40例。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预见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护理满意度。

结果:和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更高,并发症率明显更低,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

结论:预见性护理在脑出血护理中明显提升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减少了并发症情况,值得临床大力应用。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脑出血;应用效果;临床上,脑出血发病率较高,属于一种急性脑血管病,中老年人群为高发人群。

研究证实,脑出血患者受情绪激动、用力过猛、非创伤影响时,常常会引发脑内血管破裂出血[1]。

通常,患者表现为运动障碍、视力模糊、呕吐等症状,有着较高的致残率、病死率,并且脑出血容易造成一系列并发症,如压疮、感染等,增加了手术的治疗难度,不利于保证治疗效果。

因此,为提升提高患者整体治疗效果,保证其预后,应用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至关重要。

近年来,临床涌现预见性护理,是结合患者具体疾病情况,对其护理中隐藏的风险进行评估和预测,以制定具有个性化的护理措施,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为此,本文选取部分脑出血患者予以预见性护理,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20年01月到2021年10月收治的脑出血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电脑分组方法将所有的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患者分别为40例。

对照组患者中,年龄上限为45岁,下限为75岁,计算得(58.12±2.56)岁为其平均值,其中有22例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最低体质量40kg,最高提质量82 kg,平均体质量为(58.46±3.93)kg,学历水平:小学及以下、初中、高中及以上分别有13例、20例、7例。

预见性护理干预降低高血压性脑出血急性期患者并发症的临床分析

预见性护理干预降低高血压性脑出血急性期患者并发症的临床分析

预见性护理干预降低高血压性脑出血急性期患者并发症的临床分析【摘要】目的分析预见性护理干预降低高血压性脑出血急性期患者并发症的临床效果。

方法 92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急性期患者,采取数字随机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预见性护理干预。

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观察组便秘、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压疮、应激性溃疡、脑疝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83%,高于对照组的86.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预见性护理干预降低高血压性脑出血急性期患者并发症的临床效果显著,较常规护理更有优势,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方法。

DOI:10.14163/ki.11-5547/r.2016.14.180临床护理是当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常规护理由于诸多弊端,因此难以令患者满意,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寻求发展是护理发展的必经之路[1]。

在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的护理中,对并发症的预防是工作重点,因此需要有效的临床护理措施。

本研究采用预见性护理,旨在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收到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本院收治的92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急性期患者,采取数字随机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

观察组男31例,女15例,年龄33~58岁,平均年龄(45.3±4.1)岁;对照组男32例,女14例,年龄31~55岁,平均年龄(45.0±4.4)岁。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1. 2. 1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遵照医嘱指导患者用药,定时帮患者翻身,按时开窗换气,进行紫外线消毒, 2 h/d,应用消毒水对窗栏、桌面、床栏地面等进行消毒。

预见性护理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

预见性护理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
针 对 性 地 对 患 者 实施 系统 性 的 预见 性 护 理 指 导 , 使患者保
行拔管 , 必要时 向患者家属解 释清楚 , 对患者施以约束。 1 . 3 . 2 . 2 脑 出血患者 由于肢 体活动 受 限, 再加 上皮肤 干 燥松弛 , 弹性小 , 皮下组 织薄 , 极易发 生压疮 , 针 对以上情 况, 对患者 : ①增加营养 , 经 口进食 困难 的予鼻饲 以保 证补
翻身 1 次, 翻身时避 免强行拉扯 , 臀部要离开床面 , 勤换 尿 布, 保持皮肤清洁 、 干爽 。 1 . 3 . 2 . 3 脑 出血患者全身抵抗力低下 , 侵 入性 操作较多 , 如颅 内血肿穿刺 、 侧脑室 引流 、 尿管 留置 、 胃管 留置 、 腰椎 穿刺等 , 如果医务人员无 菌操作观念 不强 , } 肖 毒 隔离措 施 不 到位 , 容易造成患者肺部感染 、 颅 内感染 、 泌尿 系统 感染 等, 要认真执行 消毒 隔离 制度 , 严 格遵 守 无菌 操作 规程 。
下压 , 约 1 a r i n为 1 个循环 , 再 从 右 下 腹 开 始 下 1个 循 环 ,
1 . 2 诊 断标 准
1 . 3 护理方法
参照 “ 各类脑 血管 疾病诊 断要 点” _ 2 中
脑 出血 的诊断标准确诊 。 1 . 3 . 1 常规护理组 予 常规护 理。包括绝 对卧 床休息 , 保持肢体功 能位置 , 2—3 h翻身 1次 , 应尽 量减少头部 摆
持健康 的生活 习惯 和生活 状态 … 。2 0 0 9 -2 0 1 0年 , 笔者 对2 5例高血压性脑 出血 患者实施 预见 性护理 , 并 与常规
护理 2 5例 对 照 观 察 , 结果如下 。
1 资料 与 方 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取2018年5月至2018年11月本科收治的46例高血 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头颅 CT 检查确诊 为 HICH,且排除生命体征不稳定、肝肾功能障碍、精神病 史、既往消化道出血史、无法配合完成指令及临床资料不全 者。其中男25例,女21例;年龄43~78岁,平均年龄(61.42 ±3.58)岁;发病时间1~8h,平均(3.48±0.76)h,出血量12~ 38mL,平均(24.51±2.35)mL,出血部位:基底节出血14例, 丘脑出血 11 例,小 脑 出 血 9 例,脑 叶 出 血 7 例,脑 室 出 血 5 例。根据随机化原则将入选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3 例,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差异(犘 > 0.05),可进行对比。 1.2 方法
根据疾病的发展及变化规律结合查阅的文献资料制定个性
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先预防后治疗为原则,变被动为主
对照组患者行 传 统 的 术 后 护 理,包 括 监 测 生 命 体 征、遵 医嘱用药、严密 监 测 病 情 变 化、饮 食 及 生 活 护 理 等。研 究 组 在此基础上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具体为:1)预防肺部感染: 每日定时对病房内地面及空气进行消毒,及时清理口腔及呼 吸道分泌物,每日为患者翻身扣背,指导患者有效咳嗽排痰, 保持呼吸道畅通,必要时遵医嘱给予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 疗,对于痰液粘稠者可采用振动排痰机促进附着在器官、支
2 结果 2.1 干预前后两组血压水平变化
干预后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较干预前均明显下降,且研
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犘 <0.05)。见表1。
表1 干预前后两组血压水平变化[(狓珔±狊),mmHg]
组别 研究组
(狀=23) 对照组
(狀=23)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收缩压
158.76±5.24 123.42±3.58@ 159.07±5.12 138.25±4.37
舒张压
110.43±3.56 80.75±3.06@
111.07±3.68 93.25±3.14
注:与干预前及对照组相比,犘 <0.05,@犘 <0.05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8.7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
34.78%,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犘 <0.05)。见表2。
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对伴有心理障碍的患者给予耐心的劝慰
及开导,同时指导家属悉心照顾患者使患者以良好的心态配
合临床治疗。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变化及并
发症发生率。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处理,血压水平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
行狋检验;并发症发生率采用百分数表示,行χ2 检验。以犘< 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25
Hale Waihona Puke 护理实论Women'sHealthResearch
2019年3月第6期
表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狀(%)]
组别 狀
肺部 感染
消化道 出血
发热
再出血
总发 生率
研究组 23 1(4.35) 0(0.00) 1(4.35) 0(0.00) 2(8.70)
对照组 23 2(8.70) 2(8.70)3(13.04)1(4.35)8(34.78)
χ2
4.60

0.032
3 讨论 HICH 起病急,病情进展快,一旦治疗不及时则可能造
成神经损伤,使患者发生失语、偏瘫等功能障碍,丧失生活能
力,甚至丧失生命[5]。针对 HICH,目前临床上首选手术的 方式进行治疗,为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术后配合有效的护理
措施在预防及减少术后并发症尤为必要。
预见性护理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护理服务模式,主要是
气管及肺部 的 痰 液 震 落,预 防 肺 部 感 染[3]。2)高 热 护 理:严
密监测患者的意识及体温变化,对于体温为37.5℃~38.5℃ 的患者可给予温水擦浴、冰袋冷敷等物理降温,对于体温在
38.5℃以上的患者可遵医嘱给予解热剂退热。3)预防再出 血:保持引流管通畅,严密监测引流液的颜色,若发现引流液
高血压脑出血(HICH)是脑血管疾病中的常见类型,具 有起病急、病情凶险、死亡率高的特点,其临床症状与患者的 出血部位及出血量有密切关系,早期主要以恶心、头晕、昏迷 症状为主,当 临 床 确 诊 后 常 通 过 微 创 手 术 快 速 清 除 脑 内 血 肿,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1]。手术的机械性刺激及创伤性常 会导致患者术后发生感染、发热、上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影 响术后恢复,因此配合有效的护理干预来控制患者的血压水 平、预防术后并发症具有一定的必要性[2]。本研究选取本科 收治的4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探讨预见性护理在高血压 脑出血术后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价值,现将研究结果进行如 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中伴有新鲜血液,则需考虑是否出现再出血。同时还应严密
监测各项生命体征变化,引导患者保持平和的心态,预防因
情绪激动等引发再出血[4]。4)预防消化道出血:根据患者术 后胃酸分泌特点及时采用质子泵抑制剂等来减少胃酸分泌,
保护胃黏膜,同时嘱患者清淡饮食,坚持少食多餐,并密切关
注胃肠引流液颜色,预防消化道出血。5)心理护理:全面评
2019年3月第6期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护理实论
文章编号:WHR2019012415
预见性护理在高血压脑出血 术后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价值
窦艳丽 毛红兰 冯 云 杨 帆 同亚妮
兵器工业五二一医院,陕西 西安 710065
【摘 要】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8年11月本科收治 的4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化原则将入选者分为两组,每组23例。其中对照组患者行传统的术后护理,研究组 患者行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血压变化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较干预前均明显下 降,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犘 <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犘 <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可有效控制高 血压脑出血患者的血压水平,减少术后并发症,对促进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康复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高血压脑出血;并发症;血压水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