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倍的应用和验算》课件3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1单元 小数倍的应用和验算-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1单元小数倍的应用和验算-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小数倍的概念,掌握小数倍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小数倍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进行小数倍验算的习惯,提高计算准确性。
二、教学内容1. 小数倍的概念2. 小数倍的计算方法3. 小数倍的应用4. 小数倍的验算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小数倍的计算方法及其应用。
2. 教学难点:小数倍验算的方法及灵活运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回顾整数倍的知识,进而引入小数倍的概念。
2. 探究小数倍的计算方法让学生自主探究小数倍的计算方法,教师适时给予指导,总结出小数倍的规律。
3. 小数倍的应用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了解小数倍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运用小数倍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小数倍的验算讲解小数倍验算的方法,强调验算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进行小数倍验算的习惯。
5. 练习与巩固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计算准确性。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小数倍计算方法和验算的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小数倍的计算方法和验算。
2. 观察生活中哪些地方应用到小数倍,与同学分享。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
本教案遵循人教版教材的编写思路,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小数倍的应用和验算。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小数倍的应用和验算。
以下是详细的补充和说明:小数倍的应用:1. 在日常生活中,小数倍的应用非常广泛。
例如,购物时计算价格和找零,烹饪时按照食谱的比例调配食材,测量和建筑时进行长度的换算等。
通过这些实例,学生可以更直观地理解小数倍的概念和意义。
2. 在数学问题中,小数倍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五年级上册数学习题课件-第1单元总结人教版(共13张PPT)

五年级上册数学习题课件-第1单元总 结 人教版(共13张PPT)
10.23×42≈ 429.7
(保留一位小数)
*0.8×0.31= 0.248
温馨提示:小数乘法的验算同整数乘法的验算相同, 通过交换乘数的位置进行验算。
五年级上册数学习题课件-第1单元总 结 人教版(共13张PPT)
8.聪聪计算1.2×(△-0.8)时,误算成“1.2×△-0.8”,这
样得到的结果与正确的结果相差多少? 0.16
=2.5×40×3.18
=6.73×(99+1)
=100×3.18
=6.73×100
=318
101×0.39
=673
78.9×101-78.9
=(100+1)×0.39
=78.9×(101-1)
=100×0.39+0.39
=78.9×100
=39.39
=7890
五年级上册数学习题课件-第1单元总 结 人教版(共13张PPT)
五年级上册数学习题课件-第1单元总 结 人教版(共13张PPT)
知识点3:利用小数乘法解决问题 知识概要:1.估算解决实际问题; 2.分段计费的实际问题。
五年级上册数学习题课件-第1单元总 结 人教版(共13张PPT)
五年级上册数学习题课件-第1单元总 结 人教版(共13张PPT)
示例或练习: 4.商场里的糖果每盒14.6元,饼干每盒29.8元。李叔 叔要买4盒糖果和2盒饼干。请你估一估,李叔叔带 120元够吗? 14.6×4+29.8×2 ≈15×4+30×2 =60+60 =120(元) 往大的估,结果刚够,说明带120元够买。
1 第3课时 小数倍的应用和验算(课后练)

5.7×3.2= 18.24
1.09×2.5= 2.725
5 .7
3 .2
× 3 1.2 11 4
验 算
× 5 1.7 22 4
2
171
1
160
1 8.2 4 1 8.2 4
1.0 9 × 2.5
545 2 11 8 2.7 2 5
2.5 验× 1.04 9 算 225
25
2.7 2 5
3.小红的体重是 26 kg,身高是 1.42 m。妈妈的体重 是小红的 2.06 倍,身高是小红的 1.2 倍。妈妈的体重、 身高各是多少?
0.32×0.3=0.96
分析:因数 0.32 和 0.3 中一共有三位小数,积中也应该 有三位小数。
改正:0.32×0.3=0.096
5.有两个容器,小容器能盛 3 kg 油,大容器能盛 5 kg 油,不用秤称,怎样把一桶 8 kg 的油分成两份重 4 kg 的油?
解题指导:充分利用盛油的桶、小容器和大容器,转 化为两个数的和与差,由此解决问题。
体重:26×2.06=53.56(kg) 身高:1.42×1.2=1.704(m)
4.马的奔跑速度是每小时 40.5 km。鸵鸟的奔跑速度 是马的 1.62 倍。猎豹的奔跑速度是马的 2.9 倍。请你 根据上面的内容,提出一个小数乘法问题并解答。 答案不唯一,如: 鸵鸟每小时奔跑多少千米?
40.5×1.62=65.61(km)
5.有两个容器,小容器能盛 3 kg 油,大容器能盛 5 kg
油,不用秤称,怎样把一桶 8 kg 的油分成两份重 4 kg
的油?
答案不唯一,如:①将小容器倒满,再将小容器中的 油倒入大容器,此时大容器中有 3 kg 油;②再将小容 器倒满,将小容器中的油倒入大容器,此时大容器有 5 kg 油,小容器有 1 kg 油;③把大容器中的油倒入原桶, 再把小容器中的 1 kg 油倒入大容器;④把小容器倒满, 然后倒入大容器,此时大容器中有 4 kg 油,原桶中有 4 kg 油。
小数倍数的应用及验算教学反思 加法的验算教学反思

小数倍数的应用及验算教学反思加法的验算教学反思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力量。
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善的范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小数倍数的应用及验算教学反思篇一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是同学通过合作学习理解加、减法的互逆关系,把握加、减法的验算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验算的意义和作用。
但是由于加减法的关系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同学往往难以理解,更不用说自己想出验算方法了。
小数倍数的应用及验算教学反思篇二首先,我带着孩子们复习了加减法的各部分名称和其表示的数量关系,通过班级人数的实例,使同学进一步了解加减法之间的数量关系,为验算铺垫。
在课堂上,复习的必要性就显现出来了。
当让同学独自列式计算并依据加法数量关系独自尝试验算时,同学消失了2种验算方法:用183-135,看得数是不是48;用183-48,看得数是不是135,都是依据“和-加数”看看是不是得另一个加数的原理。
在老师的提示下,个别同学想出了“用48+135,看得数是不是183”的.验算方法,这是依据交换加数位置和不变的原理。
使同学体会验算方法的多样化,并从中选择自己喜爱的验算方法。
减法同上。
这一环节培育同学探究问题的意识和力量。
1、板书规范,要求细致。
由于同学是第一次书写验算,对验算的格式不明,所以我在黑板上打好格,在格子里板书,目的是指导孩子在中演草上怎样书写验算。
无论是老师还是同学板书时,都留意字迹工整,全部用直尺打等线,进位1和退位点到位,力求算式工整美丽。
规范的板书传递给孩子一个信息,计算时要态度严谨,仔细认真。
2、易错点在质疑中警醒。
同学在写横式得数时极易抄错,为了引起同学的警醒,我在板书时有意将得数抄成验算得数,“你发觉了什么问题?”让同学在质疑中发觉问题,改正错误,引以为戒。
在课后的检测中,消失4道此类错题,错题率已经是削减许多了。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2《小数倍的应用和验算》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2第课时《小数倍的应用和验算》人教新课标第3课时小数倍的应用和验算一、学习目标(一)学习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7页例5及“做一做”。
在小数乘法的学习后,本课时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是将小数乘法的知识生活化,也是前面知识的补充和发展。
乘法的验算是对小数乘法的逆向思维,加强了计算的严谨性和正确性。
(二)核心能力运用迁移的学习方法学习“倍数是小数的实际问题”,根据数据特点灵敏选择验算,发展数感和运算能力。
(三)学习目标1.结合情境图,知道倍数也可以是小数,并能正确解决倍数是小数的实际问题。
2.通过独立思考、小组交流,会用自己喜欢的方法验算小数乘法的计算,并能根据题目数据的特点,灵敏选择验算的方法。
(四)学习重点正确解决倍数是小数的实际问题。
(五)学习难点自觉灵敏选用验算方法对小数乘法进行验算。
二、学习设计(一)课前设计1.预习任务(1)列竖式计算下列各题。
3.26×7=4.5×0.7=5.95×1.8=0.35×0.12=...................................................(2)一只信鸽每小时飞行75千米,一只雨燕的速度是信鸽的2倍,雨燕每小时飞行多少千米?【设计意图:以新旧知识为连接点,复习小数乘法和倍数是整数的乘法,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二)课堂设计1.导入师:今天老师给你们讲一个故事,想听吗?(同时课件展示相应图片)师:聪聪和明明来到非洲旅游,突然窜出一条非洲野狗。
聪聪和明明吓得赶快逃跑。
聪聪说:“非洲野狗的最高速度是每小时56千米,我们赶快跑。
”这时来了一只鸵鸟,明明说:“鸵鸟!鸵鸟!快来救我们呀!”聪聪和明明骑上了鸵鸟,聪聪说:“哎呀,它追上来了!”鸵鸟说:“我的最高速度是它的1.3倍,别担心,它追不上我!”明明说:“你跑得可真快啊!那你的最高速度是多少啊?”师:请你说一说获得了哪些信息?.................【设计意图: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佳的老师”。
第三单元:小数除法(单元复习课件)-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小数
除法的笔算和简便计算;能正确应用“四舍五
入”法取商的近似数。
掌握确定小数除法中商的小数点位置的方法;
会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
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计算法则
除数是整数
的小数除法
除到被除数的末尾有余数
整数部分不够商1
计算法则
一个数除以小数
小
数
5、两人去书店买笔,明明买了8支钢笔,亮亮买了同样的5
支钢笔,一共花了123.5元,那么平均每支钢笔多少元?
123.5÷(8+5)
=123.5÷13
=9.5(元)
答:平均每支钢笔9.5元。
每一份努力,都将
在学习中得到最好
的回报。加油!
是这个循环小数的循环节。
3、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有限的小数;
无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无限的小数。
4、循环小数一定是无限小数。
【例14】下列除法算式中,结果是循环小数的是( A )。
A、5÷2.1
B、3.8÷6
C、9÷1.6
循环小数是指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或
几个数字依次重复出现的无限小数。
中已知的因数,和另外一个因数进比较即可。
A中,10.28÷6=1.81,符合题意;
B中,10.86÷3=3.62,符合题意;
C中,10.86÷2=5.43,不符合题意;
【例12】甲、乙、丙三人加工同样多的零件。甲3小时完成11个,乙
2小时完成9个,丙4小时完成13个,平均每小时( 乙 )做得最多。
量是一台节水洗衣机的几倍?
【解析】根据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用普通洗
衣机的用水量除以节水洗衣机的用水量即可。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1.2第3课时《小数倍的应用和验算》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1.2第3课时《小数倍的应用和验算》一. 教材分析《小数倍的应用和验算》是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小数倍的概念,并能运用小数倍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例题和练习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倍的应用和验算方法。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小数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对小数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小数倍的应用和验算,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思考,逐步理解和掌握小数倍的概念和应用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小数倍的概念,掌握小数倍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小数倍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小数倍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难点:运用小数倍解决实际问题,以及验算方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合作交流法、实践操作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教学PPT和教学素材。
2.准备练习题和小数倍的应用问题。
3.准备黑板和粉笔。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出小数倍的概念。
例如:小明的妈妈买了3.5千克苹果,平均每千克苹果的价格是12元,小明妈妈一共花了多少钱?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小数倍来解决这个问题。
2.呈现(10分钟)讲解小数倍的概念,并通过例题演示小数倍的计算方法。
例如:已知一个数是3.2,它的2倍是多少?引导学生掌握小数倍的计算方法。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成小组,根据呈现的例题,自己动手计算小数倍。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出示一些小数倍的应用问题,让学生独立解答。
例如:一个水果店苹果的标价是每千克15元,现在搞活动,买2.5千克苹果赠送0.5千克,那么买3千克苹果需要多少钱?5.拓展(10分钟)让学生运用小数倍解决实际问题。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1.2第3课时《小数倍的应用和验算》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1.2第3课时《小数倍的应用和验算》一. 教材分析《小数倍的应用和验算》是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的一个重要内容。
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小数的意义、小数的加减法和乘除法。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小数倍的概念,以及运用小数倍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丰富的情景素材,引导学生探索小数倍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小数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在运用小数倍解决实际问题时,可能会受到整数倍的影响,对小数倍的概念理解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特点,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小数倍的概念,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小数倍的概念,能正确运用小数倍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索和交流,培养学生运用小数倍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小数倍的概念,能正确运用小数倍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理解小数倍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以及如何进行验算。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探索小数倍的应用。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规律,总结方法。
3.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学情,设计教学活动。
2.学生准备:预习相关知识,了解小数倍的概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情境,如超市购物,引导学生发现小数倍的应用。
提问:“如果你买了3.5元的商品,你给了店员10元,店员应该找你多少元?”从而引出小数倍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几个小数倍的例子,如0.5倍、1.2倍等,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意义。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小数倍与整数倍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