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学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学案(全册)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学案(全册)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学案(全册)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学案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师寄语: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

研究目标:1.知道国际单位制中长度和时间的单位及换算。

2.能根据日常经验或物品粗略估测长度,会选用适当的刻度尺正确测量长度。

3.能根据常见的周期现象估测时间,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正确测量时间。

4.知道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结果由数值和单位组成,知道测量有误差,取多次测量的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5.通过相关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过程,激发操作兴趣,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素质及良好的实验惯。

研究重点:1.知道什么是单位,以及引入单位概念的必要性。

2.认识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工具,通过活动,力图使学生掌握长度和时间测量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测量惯。

研究难点:如何利用刻度尺测量长度和正确读数,偏差。

研究过程:一、思维启动,提出问题根据速率公式,求速率应知道和。

结合生活中的实际情况思考一下对这两个物理量应如何测量呢?二、进行新课,科学商量(一)长度的测量:1.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1)说出所知道的长度测量工具如刻度尺等,然后观察一些常用的测量工具(刻度尺、卷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

(2)找出身材的哪些部位能够做为“尺”。

①伸开手掌,从大拇指到中指指尖的距离,称为“一柞”。

②伸开两臂的长度,大约等于身高;人步行时,平均一步的长度;某一个手指的宽度等。

2.长度的单位(1)复小学学过的长度单位及单位间进率。

了解长度单位还有微米、纳米等。

(3)认真阅读课本,认识长度单位的符号及单位间进率。

3.阅读一些小资料,了解一些物体的长度或物体间的距离。

4.刻度尺的使用总结刻度尺的利用注意事项:5.分组实验。

测量物理讲义宽度。

(1)测量物理课本的宽度。

(2)测量硬币的直径、硬币的周长。

探究:不能直接用刻度尺放在硬币下进行测量,直径的位置难以判断,会使测量不准确。

只能用间接的方法进行测量。

方法一(卡尺法):图1所示,用直尺和三角板把硬币紧压在桌面边缘;借助两把三角板和一把刻度尺来进行测量。

人教八上物理学案(附答案)2.2 声音的特性

人教八上物理学案(附答案)2.2 声音的特性

第2节声音的特性【自主预习探新知】【新知初探】一、音调1.音调:声音的______。

2.频率(1)定义:物体______内振动的次数。

(2)单位:______,简称赫,用符号Hz表示。

(3)物理意义:频率可以反映声源振动的______,频率越低,音调______。

(4)超声波:频率高于________的声。

(5)次声波:频率低于________的声。

(6)人能听到的声音频率在________Hz到________Hz之间。

3.音调的影响因素频率决定声音的音调,频率高则音调________,频率低则音调________。

二、响度1.定义:物理学中,声音的________叫做响度。

2.振幅:物理学中用振幅来描述物体振动的________。

3.影响响度的因素(1)振幅:物体的振幅______,产生声音的响度就越大。

(2)距离:人距声源______,声音越______,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响度就越小,反之就越大。

三、音色1.定义:音色指声音的品质和特色,是声音的一个重要特征。

2.影响因素:与发声体的本身有关。

不同发声体的________、________不同,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也不同。

四、声音的波形图将声音信号转变为电信号输入到示波器中,就能在荧光屏上显示出与声波相对应的图形。

图形曲线中单位时间内的__________出现的个数多少,表示声源振动频率的高低。

振幅的大小对应着声源振动______的大小。

【预习自测】1.小军朗读课文时声音太小,离他较远的同学听不清楚,老师请他声音再大一点,这里的“声音大一点”指的是声音()A.音调B.响度C.音色D.频率2.“小明,上学去喽!”正在吃饭的小明听到声音就知道是好朋友小刚在喊他,这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哪个特征判断出来的()A.音调B.响度C.音色D.频率【合作探究破疑难】【要点突破】1.蜜蜂带着花蜜飞的时候,它的翅膀平均振动频率是300 Hz,而不带花蜜飞的时候,翅膀平均振动频率是440 Hz,有经验的养蜂人能辨别出蜜蜂是飞出去采蜜,还是采了蜜飞回蜂房。

语文八年级(上册)学案参考答案

语文八年级(上册)学案参考答案

语文八年级(上册)学案参考答案第一单元参考答案1 新闻两则第一课时一、课前自学(二)1.jiān kuìsài èbèng suídíyùxiáyùè2.①被打垮而后退②锋利无比,不可抵挡③比喻失去信心④监督作战⑤已经⑥先头部队(三)《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揭示了人数、数量、地点和主要事件;《中原我军解放南阳》揭示了人物、地点和主要事件。

两个标题都准确、简洁地概括了事件的主要内容。

二、课堂导学(三)1.人物(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时间(从20日夜);地点( 1000余华里的战线);事情的起因(人民解放军要横渡长江,进而解放全中国);事情的经过(分三路大军横渡长江,23日可全部渡);事情的结果(人民解放军全线告捷)2.(1)西路军写得最详,中路军写得简略。

前者主要为了揭示西路军所遇之敌“纷纷溃退,毫无斗志”的原因;后者是因为此前已有关于中路军渡江作战情况的详细报道。

(2)因为中路军首先发起渡江作战,所以先说。

西路军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敌军抵抗甚为微弱,合在一起,便于分析议论。

3.(1)不能。

因为“越过”只写出了“经过”,“突破”表现了经过战斗所取得的进展。

“到达”只表示一般的“到了”、“抵达”之意,“渡至”则表明“从水路进军,来到了……“共”只表示一般的总结性的统计,“二十四小时即已”强调时间之短、进军之神速。

(2)“不料”一词褒贬鲜明,充满了嘲讽,同时也显出了我军的神勇。

4.(1)不料(2)B (3)简明准确(4)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5)歼灭、击溃、占领、控制、封锁、切断三、达标练习1.从“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到“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2.“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

3.不能,“不含”即不包括,因为当时发布这则消息时,九江还未解放,这个词语体现了消息语言的准确性。

八年级上册南方新课堂金牌学案地理

八年级上册南方新课堂金牌学案地理

八年级上册南方新课堂金牌学案地理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表层现象与人文环境及其内部现象的学科。

通过对地理的学习,可以让学生了解地球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与作用。

八年级上册地理课程主要涉及地理学科的一些基本概念以及一些常见的地理现象,下面我们将对课程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是第一单元“地理和地理学科”。

这一单元主要介绍了地理学科的定义、研究对象、基本概念以及地理研究的意义。

通过学习这一单元,学生将了解到地理学科的研究范围十分广泛,不局限于研究地形和地貌,还包括气候、人文环境等方面。

同时,地理学科的研究十分重要,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把握地球上的资源和环境,为人们的生存和发展提供重要依据。

接下来是第二单元“地球的运动与地理环境”。

这一单元主要介绍了地球自转、公转和倾斜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学生将通过观察日地关系以及地球倾斜造成的季节变化来了解地球的运动对气候、植被分布等造成的影响。

同时,学生还可以了解到地球是一个自然的有机整体,各个地理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第三单元是“地域的联系与发展”。

这一单元主要介绍了地域之间的空间联系,以及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学生将了解到地理因素对交通运输、资源利用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学习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知识,了解到地理信息对国家经济建设、决策制定等方面的重要性。

第四单元是“中国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

这一单元主要介绍了中国的自然地理要素和人文地理要素。

学生将通过学习中国的自然地理特点、地貌、水文、气候等方面的知识,了解中国自然环境的多样性和其对中国经济、人口等方面的影响。

同时,学生还将了解到中国的人文地理要素,如人口分布、农业、工业、城市等方面的特点,并通过学习地域规划、旅游开发等方面的知识,了解到人文地理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第五单元是“世界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

这一单元主要介绍了世界不同地区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点。

通过学习世界主要洲际间的地理环境、资源分布、人口分布、发展与合作等方面的知识,使学生了解到世界的多样性和不同地区之间的差异。

八年级上学期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同步学案(含答案)

八年级上学期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同步学案(含答案)

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同步精品学案第12课新文化运动【核心素养】史料实证:解读史料,了解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唯物史观: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评价新文化运动。

家国情怀:通过了解新文化运动的发展历程,学习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而不断追求的奋斗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知识梳理】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尊孔复古逆流,改造国民思想亟待进行”说明新文化运动把斗争矛头指向什么?陈独秀首先认识到什么?他认为实现的途径是什么?为此他创办了什么杂志?(1)斗争矛头:以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

(2)陈独秀认识到:仅有政治制度的革新不足以救中国,必须进行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

(3)实现途径:改变国民思想,创办杂志。

(4)“杂志”的名字是《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它与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最为重要的阵地。

二、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1.“德、赛两先生”具体各指什么? “我们”指的是哪些人?(1)德先生:民主;赛先生:科学。

(2)人物:陈独秀、鲁迅、胡适、李大钊等。

2.三、新文化运动的意义1.依据“促使人们更加迫切追求真理、追求进步”说明新文化运动的积极作用。

(1)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

(2)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

2.为什么说新文化运动“为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开拓了前进的道路”?原因:新文化运动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

【课堂训练】1.1920年春,蔡元培率先在北大开放大学女禁,招收九名女生入学旁听,开创了中国国立大学男女同校的先例。

上海、南京、广州、天津等地竞相仿效,女生络绎进入各地大学,蔚成风气。

据此可知,当时的大学()A.营造兼容并包的氛围B.注重聘请不同政见的教师C.重视国民教育的普及D.倡导男女平等和个性解放2.在《新青年》的影响下,各地刊物像雨后春笋般纷纷出现。

这些刊物宣传妇女解放、婚姻自由、家庭革命、民主科学,对当时的政治、思想、伦理、观念、文学、艺术等方面产生了深刻影响。

物理八年级上第1章第1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学案

物理八年级上第1章第1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学案

第一章机械运动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学习目标:1、知道国际单位制中长度和时间的单位及换算。

2、能根据日常经验或物品粗略估测长度,会选用适当的刻度尺正确测量长度。

3、能根据常见的周期现象估测时间,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正确测量时间。

4、知道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结果由数值和单位组成,知道测量有误差,取多次测量的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重点难点:使用正确的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导学过程:一、自主预习:长度的测量:1、长度的单位:千米、米、、、、、纳米符号:、、、、、、2、单位的换算:1km=103m 1m= dm= cm= mm 1mm= µm 1µm= nm 1m= nm 1cm= m 1nm= m560mm= m 165cm= m 1250km= m3、长度的测量A、使用前,;B、读数时视线;C、记录结果时要写出和。

D、对刻度尺的使用,测量值需。

4、测量工具:钢直尺、钢卷尺、皮卷尺、直尺、折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较精确)练一练 1、某同学测一支铅笔的长度,记录的结果为:15.84cm根据记录判定他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准确值是,估计值是2、请你写出下列数据的单位(1)哥哥的身高174 ;(2)一角的硬币的厚度2 ;(3)课桌的高度8 ;(4)学生中指的长度703、图中,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选填“A”或“B”),物体的长度为cm。

4、测一测A. 物理课本的长、宽、厚度;B. 手指甲的宽约cmC. 食指和中指间的距离D.你的课桌高、长、宽二、集思广益○1、使用刻度尺时,是否一定要从刻度为0的位置量起?○2、用力拉皮尺来测量长度,这样测量结果准确吗?结果?从冰箱里拿出来的皮尺量呢?○3、各种尺的厚薄一样吗?它们的刻度在哪一侧?怎样测才更准?○4测量工具的选择:测操场、课桌、粉笔长、乒乓球的直径、一枚硬币的厚度等。

方法:一看,测量前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测量工具,并观察刻度尺的量程、分度值和零刻度线是否磨损。

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学案3:第18课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学案3:第18课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学习目标〗1、了解科技说明文的特点及本文,层次分明地说明事物的逻辑顺序。

2、比较两文,明确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互相启发,发现新的论据或结论。

3、把握文章的说明对象,培养爱好科学、主动探寻自然奥秘的精神。

〖学习重点〗了解两篇短文所说明的事理,说明的顺序、方法。

〖学习难点〗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发现新的论据或得出新的结论。

〖知识链接〗1、题目解读“恐龙无处不在”初看题目,我们可能以为这篇短文要向人们描绘上亿年前恐龙家族繁衍生息、遍布世界的盛况,但读了全文,我们才明白这是一篇通过南极恐龙化石的发现来证明“板块构造”学说的科普论文。

而“被压扁的沙子”初看题目更是不知所云,沙子怎么会被压扁呢?“被压扁的沙子”能说明什么问题?读完全文才明白,本文是前一篇内容的延续,作者正是通过“被压扁的沙子”来探讨恐龙的死因——再一次证明“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

2、走近作者阿西莫夫,科幻小说及科普作家、文学评论家。

美国科幻小说黄金时代代表人物之一。

他是一位生于俄罗斯的美籍犹太人,为本世纪最顶尖的科幻小说家之一,曾获代表科幻界最高荣誉的雨果奖和星云终身成就“大师奖”。

作品极其丰富,代表作有《我,机器人》、《基地》系列、《钢窟》系列等。

第一次明确提出了著名的“阿西莫夫机器人三定律”。

以其名字命名的《阿西莫夫科幻小说》杂志,至今仍然是美国当今数一数二的科幻文学畅销杂志。

作品多次被搬上银幕。

3、相关资料这两篇科普短文选自阿西莫夫晚年的著作《新疆域》。

阿西莫夫在本书序言中说,这些文章,是“对科学近期进展的回顾和对导致我们形成清晰知识的历史成就的重新检讨与评价。

”这两篇短文在原书中编排在一起,同在“地球科学新疆域”章节里,内容上有一定的关联,说明方法有异曲同工之妙,可以相互参照阅读。

〖自主学习〗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鸟臀(2)褶皱(3)潮汐(4)劫难(5)追溯(6)遗骸2、解释词语。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学案

第一章机械运动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长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其他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1km=1 000m;1dm=0.1m;1cm=0.01m;1mm=0.001m;1μm=0.000 001m;1nm=0.000 000 001m。

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刻度尺。

刻度尺的使用方法:①注意刻度标尺的零刻度线、分度值和量程;②测量时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位置要放正,不得歪斜,零刻度线应对准所测物体的一端;③读数时视线要垂直于尺面,并且对正观测点,不能仰视或者俯视。

(一注意二放正三垂直)2、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

时间的单位还有小时(h)、分(min)。

1h=60min 1min=60s。

3、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我们不能消灭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

误差的产生与测量仪器、测量方法、测量的人有关。

减少误差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

误差与错误区别:误差不是错误,错误不该发生能够避免,误差永远存在不能避免。

二、运动的描述1、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参照物的选择: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应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参照物(不能选被研究的物体作参照物)。

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通常选地面为参照物。

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

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三、运动的快慢1、物体运动的快慢用速度表示。

在相同时间内,物体经过的路程越长,它的速度就越快;物体经过相同的路程,所花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快。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在物理学中,为了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采用“相同时间比较路程”的方法,也就是将物体运动的路程除以所用时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择题:
1.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柱,可将动物分为()
A.水生动物和陆生动物 B.植食动物和肉食动物
C.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D.脊柱动物和无脊柱动物
2.水螅口的作用是()
A.呼吸 B.进食物
C.排除残渣
D.进食和拍残渣
3.蚯蚓是由许多体节组成的环节动物,体节出现的意义是()
A.促进各种系统功能的发展
B.促进动物的代谢
C.增强动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D.以上都对
4.下列动物全是软体动物的一组是()
A.河蚌蚯蚓蜗牛
B.田螺河蚌乌贼
C.乌贼水螅蛔虫
D.河蚌蚯蚓田螺
5.下列节肢动物中属于昆虫的是()
A.蜘蛛 B.蝗虫 C.蜈蚣 D.蝎子
6.动物类群中分布最广,种类最多的动物是()
A.节肢动物 B.软体动物
C.环节动物
D.线形动物
7.青蛙不能成为真正的陆生动物的原因是()
A.体温不稳定
B.生殖离不开水
C.皮肤辅助呼吸
D.变态发育
8.在4月20---26日我省的爱鸟周,下列开展爱鸟宣传活动有误的一项()
A.悬挂人工鸟巢
B.张贴爱鸟宣传画
C.举行爱鸟周学术报告会
D.用弹弓打鸟
9.东亚家蝠能飞行,但不是鸟类,原因是()
A.有胎生,哺乳的特征
B.能用超声波定位
C.能滑翔
D.四肢有爪
10.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是鱼类适于水生生活的特点()
A.体表被覆鳞片
B.用腮呼吸,用鳍游泳
C.身体呈流线型
D.有口有肛门
11.晓娟在观看动物园时,看到了甲鱼,娃娃鱼,章鱼,鲨鱼,她认为既然它们都生活在水中,而且名字中都有“鱼”字,那么它们都属于鱼类,你同意她的看法吗?下列动物中,真正属于鱼类的是()A.甲鱼 B.娃娃鱼 C.章鱼 D.鲨鱼
12.各种鱼鳍的主要作用是()
A.产生动力游泳
B.协助动物,维持身体平衡
C.防御敌害
D.有利于生殖
13.有位同学捉到了一只青蛙,他将它放在有较多水的鱼缸中,准备精心饲养,观察蛙的活动,可是第二天蛙就死掉了,其死亡的原因()
A.无法呼吸到充足的氧气
B.饥饿
C.受到惊吓
D.水质有问题
14.在冬季冬眠时,青蛙呼吸()
A.完全停止
B.正常进行
C.完全依赖肺的活动
D.用皮肤呼吸
15.蜥蜴的皮肤干燥又粗糙,表面覆盖着角质鳞片,这样的皮肤有利于()
A.爬行
B.吸收营养
C.辅助呼吸
D.减少体内水分蒸发
16.爬行动物在进化上比两栖动物高等的主要特点是()
A.用肺呼吸
B.能在地上爬行
C.体表覆盖鳞或甲
D.体内受精
17.南极大陆冰岸上聚集着成群的企鹅,它们是鸟类中最适应严寒水域的生活的,他们属于
()
A.变温动物
B.恒温动物
C.冷血动物
D.低温动物
18.下列哪项不是与鸟类飞行相适应的特点是()
A.体被羽毛,前肢变为翼
B.有发达的胸肌
C.体内有气囊
D.体温恒定
19.判断鲸是哺乳动物的最主要依据是()
A.用肺呼吸
B.心脏回腔
C.体温恒定
D.胎生哺乳
20.恒温动物比变温动物更有生存优势的原因是()
A.恒温动物的个体都比较大
B.恒温动物需要食物少
C.恒温动物更能适应变化的环境
D.恒温动物所需的能量少
21.体温恒定增强了动物适应环境的能力,下列不属于恒温动物的是()
A.家兔
B.家鸽
C.蜥蜴
D.海豚
22.人很可能感染蛔虫病的生活习惯是()
①喝白开水②喝生水③睡懒觉④随地大便⑤不勤洗手
A. ①③④
B. ②④⑤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③⑤
23.下面是我国的几种一级保护动物,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白鳍豚,产于中国长江中下流域,由于人类活动开发,面临绝种危机,目前仅存3—5头,它用肺呼吸,母豚一般2年一次怀胎,每胎一仔或二仔。

白鳍豚________动物,理
由是__________。

(2)朱鹮性格温顺被称为吉祥之鸟,曾广泛分布苏联,日本,中国,朝鲜,由于环境的破坏目前只有我国特有,它属于___________,举一例与飞翔相适应的特征是_________。

24.动物与我们生活有什么关系呢?观察图片回答。

(1)以上动物属于__________动物,特征是体外__________, 用来保护柔软身体。

(2)生活在陆地上的是_________,海洋中的是_________。

(序号)
(3)图中[ ]_________具有很高营养价值,[ ]________吃植物的叶,芽危害蔬菜,水果;[ ]________能传播日本血吸虫,危害人体健康。

(4) 软体动物对人类的生活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一点) 25.如图是几种节肢动物的图片,回答
(1) 同学们都有触摸蚯蚓和蟹的经历吧,其中感觉是前者身体____________,后者__________,原因是后者身体有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上动物中属于昆虫的是___________(序号),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可以为绿色植物传粉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农业害虫的天敌是__________________,有重要药用价值的是_________________,可以食用的是___________。

一.鱼类特征:鱼类是典型的水生脊椎动物,小到约13mm长得虾虎鱼,大到约20m长的鲸鲨,它们都是具有高度适应水生生活的特征。

鱼类的身体可分为头,躯干和尾三个部分;身体多呈流线型;体表被覆鳞片;用腮呼吸;身体两侧的侧线,能感知水流的方向。

二.两栖动物特征:两栖类是脊椎动物由水生向陆生进化的过度类群。

它们虽然能在陆地上生活,但生殖过程离不开水。

两栖类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腮呼吸;大多数成体生活爱陆地上,用肺呼吸。

两栖类的皮肤裸露,具有辅助呼吸的作用。

用两栖类动物包括黑斑蛙,中华大蟾蜍,大鲵,东方蝾螈等。

三.爬行类动物特征:爬行类由于能在陆地上生活和生殖而成为真正的陆生动物。

爬行类的体表一般覆盖着鳞片或甲,在陆地产卵,卵的表面具有坚硬的卵壳。

爬行类动物包括玳瑁,蟒蛇,扬子鳄,多疣壁虎等。

四.鸟类特征:适于飞行的特点:身体呈___________飞行时减少_________,飞行器官是__________,最大羽毛着生在_______ __________扇动空气飞行。

五.哺乳动物特征:哺乳类全身被毛,体温恒定,胚胎发育在母体子宫内进行,母兽以乳汁哺育幼兽;它们大脑发达,是生物界内最高等的类群。

哺乳类在地球上广泛分布,有的生活在陆地上,(如亚洲象,东北虎),有的生活在水中(如海牛),有的能够在空中飞行(如东亚家蝠)。

人也是哺乳类中的一员。

六.脊椎动物与人类关系密切,体现在:日常生活中为人类提供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例蟾酥是___________分泌物,可以__________________。

在仿生学方面给人很多启示,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