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良继母变卖家产救继子

合集下载

绝境中站出善良前岳母,重生汉子央视谢“母”恩

绝境中站出善良前岳母,重生汉子央视谢“母”恩

绝境中站出善良前岳母,重生汉子央视谢“母”恩作者:正道来源:《分忧》2019年第11期绝境中站出善良前岳母2011年3月的一天,浙江兰溪市上华街道61岁居民李慧芳接到女儿打来的电话,女儿告诉她:“许晓军被车撞了,正在市人民医院抢救!”听到前女婿许晓军和其母亲遭遇车祸,李慧芳来不及多想,她急急地往医院赶——在李慧芳的心里,晓军是个不错的孩子,一米八多的大个子,健壮魁梧,人也勤快孝顺。

晓军和女儿是高中同学,两人在学校时就有那层意思。

高中毕业后,晓军经常到李慧芳家里玩,老伴对高大帅气的晓军十分中意,李慧芳也很乐意女儿和他来往。

1999年,晓军和女儿感情瓜熟蒂落,两人携手走上婚姻的红地毯。

然而,女儿和晓军婚姻的走向却出乎李慧芳的意料。

外孙出生第二年,女儿和晓军因为种种原因分了手,外孙跟着晓军生活。

李慧芳是个开明的人,面对女儿和晓军的感情破裂,她只能默认这样的结局,但在她心里,晓军不但是外孙的亲生父亲,更是那个懂事、孝顺的女婿,虽然和女儿分了手,但他遭遇车祸,自己决不能袖手旁观。

一路想着心事,李慧芳很快来到兰溪人民医院,女儿正在急救室外面焦急地走来走去。

李慧芳从女儿那里了解到,许晓军和母亲外出办事经过一个路口时,被一辆巨型货车撞倒,母亲当场就不行了,许晓军趁着被撞后还清醒的时候,给女儿打去求助电话,然后就陷入昏迷,被送到医院急救,肇事司机也被警方控制。

三天后,许晓军才从昏迷中醒过来,他的左腿被车轮碾轧成为粉碎性骨折,失去了医治的希望,只能截肢。

就这样,许晓军左腿大腿根以下部位全部被截掉,一觉醒来,身体壮硕的汉子成了残疾人。

许晓军醒来后,一眼看到了慈爱的前岳母,眼泪立马涌了出来。

李慧芳尽力安慰着前女婿,表态无论多难都会陪他一起面对。

因为身份尴尬,李慧芳的女儿除了许晓军手术时在场,其余时间都是让母亲李慧芳照顾许晓军。

李慧芳怜惜晓军是个苦孩子,父亲患病去世,母亲在这次车祸中身亡,他是独生子,家里没有太近的亲戚,能照顾他的只有自己了。

“模范继母”误杀亲生子:刀光剑影下的疯狂“排雷”

“模范继母”误杀亲生子:刀光剑影下的疯狂“排雷”

“模范继母”误杀亲生子:刀光剑影下的疯狂“排雷”2015年6月3日,姜秋云正在家里陪儿子杜焯画画,丈夫杜建业凝重地对她说:“杜辉的妈妈因肺癌去世了,我得把他接到咱们家里来生活,他毕竟是我的亲生儿子。

”自己一家三口生活得好好的,却突然要凭空挤进一个继子,姜秋云会接纳吗?这个再婚之家会有着怎样出人意料的悲情命运?“模范继母”温暖一家人姜秋云时年41岁,北京人,在丰台区一家物流公司从事财务工作。

2004年,她经人介绍与杜建业结缘。

杜建业也是北京人,大学毕业后在北京某国企担任技术员。

姜秋云离异无孩。

杜建业与前妻曹芬育有儿子杜辉,两人因性格不合及经济原因,在杜辉1岁半时离异。

后来,曹芬带着儿子与一位出租车司机再婚。

杜建业在离异两年后,与姜秋云结婚。

次年4月,儿子杜焯降生。

第一次婚姻破碎,带给杜建业惨痛教训:男人没有经济实力,是婚姻的巨大隐患。

2006年6月,他与姜秋云商量:“我厌倦了这种一眼看到头的工作,想辞职创业。

”姜秋云说:“放手一搏吧,别有顾虑,万一失败了,我的工资足够咱们吃饭。

”杜建业很快辞职,注册成立了灯具公司。

因家中仅有两万元积蓄,杜建业四处筹措启动资金。

他给亲戚、朋友、同学打了一圈电话,大家担心创业风险太大,纷纷找借口婉拒。

杜建业垂头丧气:“唉,一个人只有借钱时,才知道自己与对方的交情有多深。

我现在算是尝到了人情冷暖。

”姜秋云安慰丈夫:“别灰心,我来想办法。

”姜秋云的父亲经商,家境优越。

两天后,她从父母那里借来30万元,交给丈夫创业。

杜建业百感交集:“从此咱们就是患难夫妻了,我现在才明白,娶一个贤惠老婆对男人是多么重要。

”丈夫懂得体谅感恩,姜秋云觉得这次嫁对了。

经近10年打拼,公司资产逾亿。

丈夫事业有成,而且顾家;儿子活泼可爱;家里经济条件优越……一个幸福女人必备的硬件,姜秋云一样不缺。

在外人眼里,她就是幸福女人的代名词。

如今生活刚刚走上正轨,丈夫却要将继子接进家门。

姜秋云虽然有些不情愿,但她知道,曹芬离世,杜建业就是杜辉的第一监护人。

子债母还那10_年,丛慧玉,一个母亲的善良与坚守

子债母还那10_年,丛慧玉,一个母亲的善良与坚守

2023年5月的一天,江苏省如皋市的一所重点中学门前,白发苍苍的丛慧玉拿着温热的饭盒,一边往孙子彬彬的手里放,一边细心地叮嘱着什么。

彬彬频频点头,同时有些心痛地擦拭着奶奶额头上的汗水。

极其普通的一幕亲情,背后却有着一段让人唏嘘不已的故事。

10年前,一场变故几乎摧垮了丛慧玉,但她却在古稀之年,完成了对善良与诚信的最后坚守……巨债来临袁无法倾诉的人生之痛在丛慧玉的记忆中,最让她刻骨铭心的,是2011年4月的那个黄昏,当她得知儿子顾宏东因为一场意外身亡,当场就昏了过去……要知道,顾宏东可是她唯一的孩子啊!周,然而,一场更大的风暴却令丛慧玉几乎没有时间去悲伤。

几天后的一个晚上,丛慧玉在整理顾宏东的遗物时,一个边角有些破损的黑色日记本从柜子里掉落出来,上面密密麻麻记载的,竟然是儿子顾宏东生前的一笔笔欠款,粗粗地统计下来,这些欠款的数额高达60余万元。

原来,顾宏东一直经营着建筑装潢公司,在他去世前,曾接到一笔很大的生意,为一幢在建的宾馆进行内部装饰。

为了做好这一单,顾宏东在20多家熟悉的供货商那里赊取了大量装修材料。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当装饰工程基本结束,即将要结算这笔数额很大的工程款时,宾馆的老板突然连夜卷走了所有资金,消失得无影无踪。

拿着一纸合同,无处讨要工程款的顾宏东欲哭了深渊。

被拖垮的他负债累累,每天都被债主包围,更为要命的是,妻子再也受不了那不分白天黑夜令人窒息的敲门声,选择与他分手……面对着沉甸甸的黑色账本,丛慧玉的心在滴血。

顾宏东去世之前,面对家里家外的汹涌暗流,该承受了多么大的压力啊!大约1个月后,丛慧玉年仅6岁的小孙子彬彬,竟然成了讨债官司当中的被告。

因为顾宏东欠了一名债主9万元的债款,这名债主讨要无门,情急之下只好将幼小的彬彬告上了法庭。

而当地的法院审理后,最后判定在继承的范围之内,彬彬是需要偿还顾宏东生前所欠下的债务的。

令人欣慰的是,具体执行的时候,善良成了最后的走向。

当执行的工作人员将丛慧玉一家的现状告诉了这名债主,债主经过一番思量,并不富裕的来自心底的坦坦荡荡,才是人生中最大的幸福。

寒心继母上法庭不能让二十多年的养育之恩付之东流

寒心继母上法庭不能让二十多年的养育之恩付之东流

结婚便当娘舍弃亲生养继子1995年4月初,在成都市龙泉区商业幼儿园做老师的彭万红在一次朋友聚会上经朋友介绍认识了张向川。

交谈中得知张向川大她6岁,是成都一家传媒出版集团的部门主任。

朋友热心地为他们牵线搭桥,当听说张向川曾离过一次婚,并且有个不到1岁的儿子时,彭万红有些犹豫了。

当时,彭万红毕竟只有26岁,没结过婚,她父母知道后肯定也不会同意。

但朋友对她说,张主任是个难得的人才,大学本科毕业,写得一手好文章,是单位公认的才子,如果错过了她会后悔的,善良的彭万红便答应先试着交往一下。

相亲那天,张向川给彭万红留下了不错的印象。

通过几次接触,她发现他正直善良,既博学又幽默,虽然一个人带着孩子,但却很有事业心,业余时间还坚持写作,发表过很多文学作品。

彭万红不禁对他顿生敬佩之情,渐渐地两个人相爱了。

为了表示自已的诚意,张向川主动向彭万红讲了自己那段失败的婚烟:他和前妻文静是经人介绍认识的,结婚一年后有了儿子张硕,由于两人都要上班,便请了个保姆照顾儿子。

文化不高的文静长相虽然漂亮,却是一个脾气暴躁、疑心很重的人,总是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就对他和保姆大发牌气,甚至怀疑他和保姆有不正当的关系,两人常常为此争吵不休。

有一次,文静为了一点家庭琐事,竟跑到他的单位去大吵大闹,说他作风不正,跟保姆有染,非要单位领导教育他,给他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

张向川觉得再也无法忍受了,便向文静提出离婚。

文静开始不肯离,后来要求家里一切财产都归她,儿子归张向川抚养,他全都答应了。

就这样,儿子未满1周岁,他们就离婚了,张向川带着儿子暂时搬到了单位的单身宿舍。

彭万红对张向川的不幸非常同情,也觉得孩子寒心继母上法庭作为孩子的继母,她像亲生母亲一样把儿子培养成人,25年后,儿子的亲生母亲用金钱生生夺走了与她相依为命的儿子。

面对忘恩负义的继子,她毅然走进了法律援助中心……诉太可怜了,这么小就失去了母爱。

刚见到张硕时,她一下子就喜欢上这个乖巧可爱的孩子,有了一种想照顾这一大一小两个男人的冲动。

农妇罗永秀:守护植物人继子7年

农妇罗永秀:守护植物人继子7年

龙源期刊网 农妇罗永秀:守护植物人继子7年作者:刘姝君陈旺来源:《百姓生活》2016年第05期年近半百的罗永秀,家住福建晋江市埔头村。

7年前,她的继子施并钧因车祸成了植物人。

7年来,罗永秀不但以瘦弱的肩膀,替外出打工的丈夫扛起这个穷困潦倒的家,而且一直由她一人精心照顾病榻上的继子。

2015年10月,罗永秀应邀到北京参加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表彰活动。

她的事迹不但在当地传为佳话,而且感动了众多网友。

有网友称她是“最美继母”,夸她这种超越血缘的伟大母爱,是中国传统美德的体现。

横祸2015年11月8日,立冬,凌晨5点,闽南海风带来丝丝凉意。

如往常一样,福建晋江市埔头村农妇罗永秀带着两把镰刀,借着天际泛出的鱼肚白,到田间割韭菜。

随后,她返回家中,做好饭菜后,将稀饭和菜打磨成浆体,通过注射器输送到继子施并钧的胃里,接着熟练地为他擦身、按摩……25年前,贵州长顺县的布依族姑娘罗永秀,只身一人来到福建泉州打工,结识了晋江村民施劲松。

1996年,两人喜结连理。

当时,施劲松前妻已病故,他和前妻育有施并钧、施并帝两兄弟。

施劲松和罗永秀结婚后,令施劲松欣慰的是,罗永秀对两个孩子视如己出。

平时,罗永秀给两个孩子做饭,送他们上学,为他们洗衣,陪他们做游戏。

为了更好地与两个孩子交流,罗永秀还学会了一口略带黔腔的闽南话。

在全家人努力下,施劲松一家从土坯房搬到石头房新居,门楣上“阖家欢乐”四字寄托着施家对未来生活的向往。

然而,正当罗永秀对未来充满信心与憧憬的时候,一场飞来横祸却打破了家庭的宁静。

2008年,18岁的大儿子施并钧骑摩托车时遭遇车祸,导致脑部受重伤,左侧颅骨粉碎性骨折。

经过两次手术,施并钧的半边颅骨被摘除,命虽保住了,但正值青春年华的小伙子却变成了植物人。

这场变故,给一家人带来沉重的打击。

纵容继子送女入虎口:那团失控的火焰在燃烧

纵容继子送女入虎口:那团失控的火焰在燃烧

荫文/青山一名再婚女子,为守护与千万富商得之不易的婚姻,不惜以各种方式讨好继子,甚至还将自己的亲生女儿介绍给继子做女友。

哪知继子品行不端,让女儿受尽委屈,最终在痛苦中选择离家出走。

女儿走后,她幡然醒悟。

面对继子的咄咄逼问,她再也不愿泄露女儿的任何行踪。

失去理智的继子,会放过她吗?再婚嫁千万富商袁为保婚姻患得患失2014年5月1日,一场热闹奢华的婚礼在河南省南阳市开发区的一家星级酒店里举行。

新郎是当地有名的千万富商,一家建筑机械租赁公司的老总苏万栋,新娘是38岁的范秋芸。

1978年,范秋芸出生在南阳市,中专毕业后进入一家机械厂做了一名质检员。

21岁那年和同事田贵军结婚,次年生下女儿田霁霁。

女儿12岁时,范秋芸因与田贵军性格不合离婚,田霁霁判给范秋芸抚养。

由于范秋芸常常要上夜班,范秋芸退休的父母就主动将田霁霁接到了自己身边照顾。

离婚后,范秋芸相过好几次亲,不是她看不上别人,就是别人嫌她带着女儿拖累。

2013年2月,范秋芸经人介绍,认识了45岁的苏万栋。

苏万栋的生意遍布临近几个省市,两年前,妻子患肝癌去世后,他成了炙手可热的钻石王老王。

可苏万栋虽然表面风光,却有难言之隐。

他患有弱精症,和妻子经过无数次求医问药才终于有了儿子苏朋。

苏朋与母亲感情很好,母亲去世后,他一度沉浸在悲伤里不可自拔。

苏万栋一直想找个女人可以代替他死去的妻子照顾儿子。

因此苏万栋每次认识了新的女朋友,就一定会带着苏朋考察一番。

让苏万栋意外的是,范秋芸竟是第一个让苏朋满意的女人。

苏万栋和范秋芸第一次见面,就觉得范秋芸和死去的妻子长得颇为相像。

当他把范秋芸带回家和苏朋见面后,没想到一向玩世不恭的儿子竟没有给范秋芸脸色看,还礼貌地喊了声“阿姨”。

见苏朋不反对,苏万栋和范秋芸正式交往起来。

1年后,苏万栋和范秋芸结婚。

范秋芸听从苏万栋的安排,辞去工作,全心全意在家照顾继子苏朋。

婚后,苏万栋的生意越来越忙,范秋芸心里的不安也越来越多。

她嫁给苏万栋,觉得就像天上掉馅饼砸中了自己,她已不再年轻,害怕有一天,腰缠万贯的苏万栋被年轻漂亮的女孩勾引走。

灰姑娘继母和两个姐姐结局作文

灰姑娘继母和两个姐姐结局作文

灰姑娘继母和两个姐姐结局作文在那遥远的童话王国里,灰姑娘最终与王子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但大家有没有想过,灰姑娘的继母和两个姐姐,她们的结局又是怎样的呢?话说自从灰姑娘穿着水晶鞋与王子在舞会上共舞,并被王子认出后,继母和两个姐姐的日子可就不好过了。

继母原本那趾高气昂的模样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她回到家中,瘫坐在那张曾经让她觉得无比尊贵的椅子上,眼神空洞,脸色苍白。

她怎么也想不明白,自己精心策划的一切,怎么就落得这般下场。

她想起自己曾经为了让两个亲生女儿嫁给王子,不惜对灰姑娘百般刁难,让她干着最脏最累的活儿,穿着破破烂烂的衣服。

如今,这一切都像是对她的嘲讽。

两个姐姐更是哭得死去活来。

大姐平日里总是仗着自己稍微有点姿色,就对周围的人呼来喝去。

她以为凭着自己的美貌,一定能俘获王子的心。

可如今,王子连正眼都没瞧过她。

她看着镜子中自己哭得红肿的眼睛,还有那被泪水弄花的妆容,心中充满了悔恨。

她想起每次灰姑娘辛苦干完活儿,她还故意找茬,把灰姑娘骂得狗血淋头。

现在想来,那些行为是多么的愚蠢和可恶。

二姐呢,那个一直跟在大姐身后狐假虎威的家伙,此刻也像霜打的茄子——蔫了。

她曾经嘲笑灰姑娘的梦想,说她永远也不可能成为公主。

可现在,灰姑娘成了众人羡慕的对象,而她自己却成了大家的笑柄。

她躲在房间的角落里,抱着一堆曾经引以为傲的华丽衣服,哭得抽抽搭搭。

那些衣服现在看起来是如此的刺眼,仿佛在提醒着她过去的虚荣和无知。

日子一天天过去,继母和两个姐姐失去了往日的风光。

没有人再对她们阿谀奉承,没有人再邀请她们参加各种宴会。

她们走在大街上,都会遭到人们的指指点点。

“瞧,那就是曾经欺负灰姑娘的恶毒女人和她的女儿们!”“哼,她们也有今天,真是活该!”这些话语像一把把利剑,刺痛着她们的心。

继母试图重新振作起来,她想着凭借自己的手段,再为两个女儿找一门好亲事。

于是,她开始四处打听,带着两个女儿去拜访那些贵族家庭。

可每次,人家一听说她们是灰姑娘的继母和姐姐,便立刻将她们拒之门外。

感人肺腑的美文欣赏:继母

感人肺腑的美文欣赏:继母

感人肺腑的美文欣赏:继母店铺:继母的善良令我们感动,这是关于爱的力量,是人性的光辉是人心的感动,下面我们一起看看这篇《继母》。

母亲于一九九四年八月突发心脏病去世,对我们全家来说简直是晴天霹雳。

父亲忍住痛平静地办母亲的丧事。

办完丧事后大约有五六天吧,六十岁的父亲在他和母亲的卧室突然嚎啕大哭,他老泪纵横地说:“我想你们的妈了。

”从此,不苟言笑的父亲更加少言,天天郁郁寡欢。

父亲和母亲一辈子恩爱和睦,母亲一走,父亲整天就像掉了魂似的。

那时大姐和妹妹在上班,我在实习,大部分时间父亲都是形单影只。

母亲去世了快一年吧,周围邻居就张落给父亲找一个老伴儿。

从情感上我们三姐妹都有些接受不了,但看到父亲的郁郁寡欢,从理智上还是觉得应该给父亲找一个老伴。

九五年八月我去当兵,不久就收到父亲的信,说别人给他介绍了一个老伴儿,是我们煤矿附近的农民,就是徐孃,对他非常好,可以说体贴入微,较之母亲有过之而无不及。

我看了信心里极不痛快,谁能跟我的母亲比呢。

不久父亲就和徐孃办了正式结婚手续。

听父亲说,其间还有一些曲折,徐孃的儿子媳妇希望父亲和徐孃婚后能住在徐孃农村的家里,父亲觉得农村生活条件不是很方便,不愿意。

徐孃的儿子媳妇就不同意母亲再婚。

一次嘣嘴之后,徐孃找了几件换洗衣服打成一个包袱就过来投奔父亲了。

父亲特别感动,迅速和徐孃办了结婚证。

我知道后,就挺佩服徐孃这份勇气的,必竟当时她已是五十六岁了,为了黄昏恋就这么决绝地和她的独子及媳妇孙女们分开了。

九六年三月,我收到父亲病重的电报。

火速赶往家里。

徐孃在门外十多米的地方等我。

之前见过照片,现实中徐孃比实际年龄更苍老,头发已经花白,个子不高,大约近一米五,满脸的慈祥和笑容。

一见我,一把拉过我的行李箱,说:“幺儿,你回来了。

”这一声“幺儿”一下拉近了我和她的距离。

回到家,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井井有条,一改母亲去世后冷冷清清的状态。

屋中央地炉子的火烧得旺旺的,家里暖洋洋的。

父亲的状态还不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月10日,重庆医学院附属第一院感染科45病床。

看着昏迷不醒的儿子朱双,鲁红玲含泪将最后800元交了住院费。

“再也拿不出钱了,我这当后妈的无能,对不起他死去的父亲啊!”
33岁的鲁红玲是重庆市云阳县南溪镇白云村二组人,朱双的后妈。

朱双18岁,重庆医药科技学校学生。

去年12月27日,得病20多天的朱双住进重医附一院,经检查患上结核性脑炎。

接到电话,鲁红玲带着1000多元钱,急忙从云阳赶来。

“怎么倒霉事尽让我们这些苦命人遇到?”抚摸着病床上朱双的脸庞,鲁红玲泪流满面。

朱双1岁多时,亲妈病死,鲁红玲嫁到朱家,把朱双和朱林(比朱双大四岁的哥哥)当作亲生儿子拉扯。

3年后,鲁红玲自己生了一个比朱双小4岁的儿子。

5年前,鲁红玲丈夫不幸触电身亡。

她用柔弱的肩膀担当起一家人的生活重担。

有热心人为鲁红玲介绍对象,均被她拒绝。

鲁红玲说,她怕别人对3个儿子不好,对不起死去的丈夫,更对不起几个孩子。

为了朱双和小儿子读书,鲁红玲在云阳县城捡垃圾为两个儿子挣学费。

去年2月,鲁红玲的邻居在县汽车站为她找了一份卖票的工作,每月能挣300多元。

朱双学习成绩好,为不耽误他的学业,鲁红玲毅然将家中房子卖掉,供他上学,她和小儿子则在云阳县城租了一间窄小的房子度日。

去年10月,鲁红玲的工资长到每月500多元。

“眼看负担稍微轻点,哪知又遇到这样的事。


那日中午,笔者在病房看到,鲁红玲的午饭是白开水泡米饭就辣椒酱。

她说,朱双住院已花了1.5万元,20天来,除朱双学校师生5000元的捐款外,她把家里值钱的东西全卖了才凑起4000元,还向别人借了6000多元。

“不怕你笑话,我一天只吃两顿,5角钱一两的米饭只吃二两,3.5元一瓶的辣椒酱我已吃了一个月。


“妈对我们的付出太多。

”专程从苏州赶回来的大儿子朱林说,3年前,他到苏州打工,两个弟弟的学业全靠后妈一人支撑。

“我们一辈子都无法回报她的恩情。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