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数学八年级下期2017年期中试题
近年八年级数学下册 期中测试 湘教版(2021年整理)

2017八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测试(新版)湘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7八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测试(新版)湘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7八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测试(新版)湘教版的全部内容。
期中测试(时间:90分钟满分:120分)题号一二三总分合分人复分人得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有一个锐角等于60°,则另一个锐角的度数是(D)A.75°B.60°C.45°D.30°2.(天水中考)下列汽车标志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C),A) ,B),C) ,D)3.(重庆B卷)如图,在矩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ACB=30°,则∠AOB的大小为(B)A.30°B.60°C.90°D.120°4.在△ABC内部取一点P,使得点P到△ABC的三边距离相等,则点P应是△ABC的哪三条线的交点(B)A.高B.角平分线C.中线D.三边的垂直平分线5.如图,四边形ABCD是菱形,过点A作BD的平行线交CD的延长线于点E,则下列式子不成立的是(B)A.DA=DE B.BD=CE C.∠EAC=90°D.∠ABC=2∠E6.如图,一个梯子AB长2.5米,顶端A靠在墙AC上,这时梯子下端B与墙角C距离为1.5米,梯子滑动后停在DE的位置上,测得B D长为0.5米,则梯子顶端A下落了(A)A.0.5米B.1米C.1。
5米D.2米7.(眉山中考)如图,在Rt△ABC中,∠B=90°,∠A=30°,DE垂直平分斜边AC,交AB于D,E是垂足,连接CD.若BD=1,则AC的长是(A)A.2错误!B.2 C.4错误!D.48.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点E,F分别在BC,CD上,△AEF是等边三角形,连接AC交EF于点G,下列结论:①BE=DF;②∠DAF=15°;③AC垂直平分EF;④BE+DF=EF;⑤S△CEF=2S△ABE。
湘教版2017年下期八年级数学期中测试题

2017年下期八年级数学期中测试题班次: 姓名: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下列各式:7,12,3,41,3222b a m b a y x y ++-- 中,是分式的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2、若分式12+a 有意义,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A 、a=0 B 、a=1 C 、a ≠-1 D 、a ≠0 3、如果把分式aba 2+中的a 和b 的值都扩大10倍,则分式的值( ) A 、扩大10倍 B 、缩小10倍 C 、扩大2倍 D 、不变 4、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 、1243a a a =⋅B 、5210a a a =÷C 、532a a a =+D 、a a a 34=- 5、有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A 、1cm 2cm 3cmB 、2cm 3cm 5cmC 、1cm 2cm 5cmD 、2cm 3cm 4cm 6、下列词语中,不是命题的是( )A 、钝角大于锐角B 、作AB 的平行线C 、对顶角相等D 、π不是有理数 7、确定△ABC ≌△DEF 的条件是( )A 、AB=DE ,BC=EF ,∠A=∠EB 、AB=DE ,BC=EF ,∠C=∠FC 、∠A=∠E ,AB=EF ,∠B=∠D D 、∠A=∠D ,AB=DE ,∠B=∠E 8、不能确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是( )A 、三条边对应相等B 、两边及其夹角对应相等C 、两角和一条边对应相等D 、两条边和一边的对角相等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9、当x 时,分式11+-x x 的值为0;10、命题“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的题设是 ;结论是 。
11、分式2221,1,1yx xy x y x --+的最简公分母是 ; 12、用科学记数法表示:-0.0032= ; 13、计算:=---111m m m ; 14、如图1,∠1= ;15、△ABC 和△A ′B ′C ′中,若AB=A ′B ′,BC=B ′C ′,则补充条件 ,△ABC ≌△A ′B ′C ′; 16、如图2,在△ABC 中,AB=AC ,CD 平分∠ACB , ∠A=36°,则∠BDC 的度数为 。
【湘教版】八年级数学下期中试卷(及答案)

② 是等边三角形;
③ ;
④ .
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填写序号)
三、解答题
21.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在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的小正方形组成的网格的格点上, 为格点三角形(三角形的顶点在网格的格点上)
(1)直接写出下列点的坐标: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1.B
解析:B
【分析】
根据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即可得解.
【详解】
解:A、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B、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符合题意;
C、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D、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中心对称图形是要寻找对称中心,旋转180度后与原图重合.
1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点A(2,3),若将OA绕原点O逆时针旋转90°得到OA′,则点A′的坐标是____________.
15.某次知识竞赛共有 题,答对一题得 分,答错或不答扣 分,小华得分要超过 分,他至少要答对__________题
16.如图,直线y=ax+b和y=kx+2与x铀分别交于点A(﹣2,0),点B(2.8,0).则 的解集为_____.
(1)完成下列步骤,画出函数y=|x|的图像;
①列表、填空:
x
…
﹣2
﹣1
0
1
2
…
y
…
1
0
2
…
②描点,
③连线
(2)观察函数图像,写出该函数图像的一条性质.
湘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及参考答案】

湘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及参考答案】 班级: 姓名: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1.若2n +2n +2n +2n =2,则n=( )A .﹣1B .﹣2C .0D .142.已知a 、b 、c 是△ABC 的三条边长,化简|a +b -c|-|c -a -b|的结果为( )A .2a +2b -2cB .2a +2bC .2cD .03.已知13x x +=,则2421x x x ++的值是( ) A .9 B .8 C .19 D .184.若不等式组11324x x x m+⎧<-⎪⎨⎪<⎩无解,则m 的取值范围为( ) A .2m ≤ B .2m < C .2m ≥ D .2m >5.用图象法解某二元一次方程组时,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作出相应的两个一次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则所解的二元一次方程组是 ( )A .20{3210x y x y +-=--=, B .210{3210x y x y --=--=, C .210{3250x y x y --=+-=, D .20{210x y x y +-=--=, 6.关于x 的不等式组314(1){x x x m->-<的解集为x <3,那么m 的取值范围为( )A.m=3 B.m>3 C.m<3 D.m≥34.如图,等边三角形ABC中,AD⊥BC,垂足为D,点E在线段AD上,∠EBC=45°,则∠ACE等于()A.15°B.30°C.45°D.60°8.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DBC=45°,DE⊥BC于E,BF⊥CD于F,DE,BF相交于H,BF与AD的延长线相交于点G,下面给出四个结论:① ;②∠A=∠BHE;③AB=BH;④△BCF≌△DCE,其中正确的结论BD BE2是()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9.如图,能判定EB∥AC的条件是()A.∠C=∠1 B.∠A=∠2C.∠C=∠3 D.∠A=∠110.如图,△ABC中,AD是BC边上的高,AE、BF分别是∠BAC、∠ABC的平分线,∠BAC=50°,∠ABC=60°,则∠EAD+∠ACD=()A .75°B .80°C .85°D .90°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16的平方根是 .2.已知x=2是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kx 2+(k 2﹣2)x+2k+4=0的一个根,则k 的值为__________.3.若214x x x++=,则2211x x ++= ________. 4.如图,已知∠1=75°,将直线m 平行移动到直线n 的位置,则∠2﹣∠3=________°.5.如图,△ABC 三边的中线AD ,BE ,CF 的公共点G ,若12ABC S =△,则图中阴影部分面积是 ____________. 6.如图所示,在△ABC 中,∠BAC=106°,EF 、MN 分别是AB 、AC 的垂直平分线,点E 、N 在BC 上,则∠EAN=___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2分)1.解方程:(1)2450x x --=; (2)22210x x --=.2.先化简,再求值:(1﹣11a -)÷2244a a a a-+-,其中2.3.已知5a 2+的立方根是3,3a b 1+-的算术平方根是4,c 是13的整数部分.(1)求a ,b ,c 的值;(2)求3a b c -+的平方根.4.已知:如图所示△ACB 和△DCE 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B=∠DCE=90°,连接AE ,BD .求证:AE=BD .5.如图1,在正方形ABCD 中,P 是对角线BD 上的一点,点E 在AD 的延长线上,且PA=PE ,PE 交CD 于F(1)证明:PC=PE ;(2)求∠CPE 的度数;(3)如图2,把正方形ABCD 改为菱形ABCD ,其他条件不变,当∠ABC=120°时,连接CE ,试探究线段AP 与线段CE 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6.某公司计划购买A ,B 两种型号的机器人搬运材料.已知A 型机器人比B 型机器人每小时多搬运30kg 材料,且A 型机器人搬运1000kg 材料所用的时间与B 型机器人搬运800kg 材料所用的时间相同.(1)求A,B两种型号的机器人每小时分别搬运多少材料;(2)该公司计划采购A,B两种型号的机器人共20台,要求每小时搬运材料不得少于2800kg,则至少购进A型机器人多少台?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1、A2、D3、D4、A5、D6、D7、A8、A9、D10、A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2.2、﹣33、84、1055、46、32°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2分)1、(1)x 1=5,x 2=-1;(2)121122x x +==.2、原式=2aa -+1.3、(1)a=5,b=2,c=3 ;(2)±4.4、略.5、(1)略(2)90°(3)AP=CE6、(1)A 型机器人每小时搬运150千克材料,B 型机器人每小时搬运120千克材料;(2)至少购进A 型机器人14台.。
湘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考试题及答案【完整】

湘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考试题及答案【完整】班级: 姓名: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1.若关于x 的不等式组324x a x a <+⎧⎨>-⎩无解,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A .a ≤﹣3 B .a <﹣3 C .a >3 D .a ≥32.(2的平方根是x ,64的立方根是y ,则x+y 的值为( )A .3B .7C .3或7D .1或73.已知a ,b 满足方程组51234a b a b +=⎧⎨-=⎩则a+b 的值为( ) A .﹣4 B .4 C .﹣2 D .24.如果1m n +=,那么代数式()22221m n m n m mn m +⎛⎫+⋅- ⎪-⎝⎭的值为( ) A .-3 B .-1 C .1 D .35.已知点P(a+5,a-1)在第四象限,且到x 轴的距离为2,则点P 的坐标为( )A .(4,-2)B .(-4,2)C .(-2,4)D .(2,-4)6.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A .3, 4,5B .2,3,4C .4,6,7D .5,11,127.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12是0.25的一个平方根B .正数a 的两个平方根的和为0C .916的平方根是34D .当0x ≠时,2x -没有平方根 8.一副直角三角板如图放置,点C 在FD 的延长线上,AB//CF ,∠F=∠ACB=90°,则∠DBC 的度数为( )A .10°B .15°C .18°D .30°9.如图,点P 是∠AOB 内任意一点,且∠AOB =40°,点M 和点N 分别是射线OA 和射线OB 上的动点,当△PMN 周长取最小值时,则∠MPN 的度数为( )A .140°B .100°C .50°D .40°10.如图,直线a ∥b ,将一个直角三角尺按如图所示的位置摆放,若∠1=58°,则∠2的度数为( )A .30°B .32°C .42°D .58°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因式分解:x 3﹣4x=________.2.已知222246140x y z x y z ++-+-+=, 则()2002x y z --=_______.3.在△ABC 中,AB=15,AC=13,高AD=12,则ABC ∆的周长为____________.4.在直线l 上依次摆放着七个正方形(如图所示).已知斜放置的三个正方形的面积分别是a ,b ,c ,正放置的四个正方形的面积依次是S 1,S 2,S 3,S 4,则S 1+S 2+S 3+S 4=________.5.如图,在Rt△ABC中,∠ACB=90°,点D,E分别是AB,AC的中点,点F是AD的中点.若AB=8,则EF=________.6.如图1,点P从△ABC的顶点B出发,沿B→C→A匀速运动到点A,图2是点P运动时,线段BP的长度y随时间x变化的关系图象,其中M为曲线部分的最低点,则△ABC的面积是___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2分)1.用适当的方法解方程组(1)3322x yx y=-⎧⎨+=⎩(2)353123x yx y-=⎧⎪⎨-=⎪⎩2.先化简,再求值:3x4x2xx1x1--⎛⎫-÷⎪--⎝⎭,其中1x2=.3.已知a23+,求229443a a aa--+-4.如图,在▱ABCD中,E是BC的中点,连接AE并延长交DC的延长线于点F.(1)求证:AB=CF;(2)连接DE,若AD=2AB,求证:DE⊥AF.5.如图,△ABC中,AB=AC,AD⊥BC,CE⊥AB,AE=CE.求证:(1)△AEF≌△CEB;(2)AF=2CD.6.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饮用水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更多的居民选择购买家用净水器.一商家抓住商机,从生产厂家购进了A,B两种型号家用净水器.已知购进2台A型号家用净水器比1台B型号家用净水器多用200元;购进3台A型号净水器和2台B型号家用净水器共用6600元,(1)求A,B两种型号家用净水器每台进价各为多少元?(2)该商家用不超过26400元共购进A,B两种型号家用净水器20台,再将购进的两种型号家用净水器分别加价50%后出售,若两种型号家用净水器全部售出后毛利润不低于12000元,求商家购进A,B两种型号家用净水器各多少台?(注:毛利润=售价-进价)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1、A2、D3、B4、D5、A6、A7、C8、B9、B10、B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x (x+2)(x ﹣2)2、03、32或424、a+c5、26、12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2分)1、(1) 47x y =-⎧⎨=⎩;(2) 831x y ⎧=⎪⎨⎪=⎩2、x 2-,32-. 3、7.4、略.5、(1)略;(2)略.6、(1)A 型号家用净水器每台进价为1000元,B 型号家用净水器每台进价为1800元;(2)则商家购进A 型号家用净水器12台,购进B 型号家用净水器8台;购进A 型号家用净水器13台,购进B 型号家用净水器7台;购进A 型号家用净水器14台,购进B 型号家用净水器6台;购进A型号家用净水器15台,购进B型号家用净水器5台.。
湘教版数学八年级下期2017年期中试题

2017新化十五中八年级下期期中考试试题 一、精心选一选:(将正确答案填在下面的表格中,3×10分) 1 2 3 45 6 7 8 9 101、以下多边形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 、等边三角形B 、正方形C 、正五边形D 、平行四边形2、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是( ).A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B 、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C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D 、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3、下列几组数中,能作为直角三角形三边长度的是 ( )A. 4,5,6B.1,1,2C. 6,8,11D. 5,12,234、如图,PD ⊥AB ,PE ⊥AC ,垂足分别为D 、E ,且PD =PE ,则△APD 与△APE 全等的理由是( ) A .SAS B. AAS C. SSS D .HL 5、 三角形内到三边的距离相等的点是( ) A. 三条中线的交点 B. 三条高的交点C. 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D. 以上均不对6、、如图,在□ABCD 中,已知∠ODA=90º,AC=10cm ,BD=6cm ,则AD 的长为( ).A 、4cmB 、5cmC 、6cmD 、8cm 7、矩形、菱形、正方形都具有的性质是( )A 、对角线相等B 、对角线互相平分C 、对角线互相垂直D 、对角线平分对角8、横坐标为负,纵坐标为零的点在(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X 轴的负半轴 (D)Y 轴的负半轴9、在x 轴上,且到原点的距离为2的点的坐标是( )(A) (2,0) (B) (-2,0) (C) (2,0)或(-2,0) (D) (0,2)10、点M (-5,y )向下平移5个单位的像关于x 轴对称,则y 的值是( ) A.-5 B.5 C.52 D.-52 二、细心填一填:(3×10分) 11、在□ABCD 中,若添加一个条件_______,则四边形ABCD 是菱形. 12、△ABC 的周长为12,点D 、E 、F 分别是△ABC 的边AB 、BC 、CA 的中点,连接DE 、EF 、DF ,则△DEF 的周长是______. 13 、一个多边形,每个外角都是30º,则它的内角和是________. 14、顺次连结任意四边形各边中点所得到的四边形一定是__ ___ 15、若矩形的对角线长为8cm ,两条对角线的一个交角为600,则该矩形的面积为 _________。
湘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湘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考试试题一、单选题1.已知Rt ABC 中,90C ∠=︒,57A ∠=︒,则B ∠=( )A .57ºB .43ºC .33ºD .47º 2.下列图形中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 .正三角形B .正方形C .正五边形D .平行四边形 3.不能判定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条件是( )A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B .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C .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D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4.如图,PD AB ⊥,PE AC ⊥,垂足分别为D 、E ,且PD PE =,则直接判定APD △与APE 全等的理由是( )A .SASB .AASC .SSSD .HL 5.下列各组数中,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A.4,5,6 B .1,1 C .6,8,11 D .5,12,23 6.到三角形的三边距离相等的点是( )A .三条高的交点B .三条中线的交点C .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D .不能确定 7.如图,在ABCD 中,已知90ODA =∠°,10cm AC =,6cm BD =,则AD 的长为( )A .4cmB .5cmC .6cmD .8cm 8.矩形、菱形、正方形都具有的性质是( )A .对角线相等B .对角线互相平分C .对角线互相垂直D .对角线平分对角9.横坐标为负,纵坐标为零的点在(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x 轴的负半轴上D .y 轴的负半轴上 10.在x 轴上,且到原点的距离为2的点的坐标是( )A .(2,0)B .(-2,0)C .(2,0)或(-2,0)D .(0,2)二、填空题11.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添加一个条件_____使平行四边形ABCD 是菱形.12.ABC 的周长为12,点D 、E 、F 分别是ABC 的边AB 、BC 、CA 的中点,连接DE 、EF 、DF ,则DEF 的周长是______.13.一个正多边形的一个外角为30°,则它的内角和为_____.14.顺次连结任意四边形各边中点所得到的四边形一定是______形.15.若矩形的对角线长为8cm ,两条对角线的一个交角为60°,则该矩形的面积为__cm 2 16.点()39,1P a a -+在第二象限,则a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1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坐标轴上到点A (3,4)的距离等于5的点有_____个. 18.如图,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4,E 为BC 上的一点,BE=1,F 为AB 上的一点,AF=2,P 为AC 上的一个动点,则PF +PE 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____三、解答题19.已知:如图AC 、BD 相交于点O ,AC BD =,90C D ∠=∠=︒,求证:AD BC =.20.已知:如图,点E 、F 是平行四边行ABCD 的对角线AC 上的两点,AE=CF . 求证:∠CDF =∠ABE21.在菱形ABCD 中,AC 与BC 相交于O ,ABC ∠与BAD ∠的度数比为1:2,周长是48cm .求:(1)两条对角线的长度;(2)菱形的面积.22.在□ABCD 中,E 、F 分别是AB 、CD 的中点,连接AF 、CE .(1)求证:∠BEC∠∠DFA ;(2)连接AC ,当CA =CB 时,判断四边形AECF 是什么特殊四边形?并证明你的结论.23.如图,将矩形纸片ABCD 沿对角线AC 折叠,使点B 落到点B '的位置,AB '与CD 交于点E .(1)试找出一个与AED 全等的三角形,并加以证明.(2)若8AB =,3DE =,P 为线段AC 上的任意一点,PG AE ⊥于G ,PH EC ⊥于H ,试求PG PH +的值,并说明理由.24.如图,A 城气象台测得台风中心在A 城正西方向320km 的B 处,以每小时40km 的速度向北偏东60˚的BF 方向移动,距离台风中心200km 的范围内是受台风影响的区域.(1)A 城是否受到这次台风的影响?为什么?(2)若A 城受到这次台风影响,则A 城遭受这次台风影响有多长时间?25.如图,在直角梯形ABCD 中,//AD BC ,90B ∠=︒,8cm AB =,24cm AD =,26cm BC =,动点P 从点A 开始沿AD 边向点D 以1cm/s 速度运动,动点Q 从点C 开始沿CB 边向点B 以3cm/s 的速度运动.点P 、Q 分别从点A 、C 同时出发,当其中一点到达端点时,另一点也随之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 秒.求:(1)t 为何值时,四边形PQCD 为平行四边形?(2)t 为何值时,四边形ABQP 为矩形?26.如图1,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点E 是边BC 的中点,90AEF ∠=︒,且EF 交正方形外角平分线CF 于点F .请你认真阅读下面关于这个图的探究片段,完成所提出的问题. (1)请证明AE EF =.(2)若把条件“点E 是边BC 的中点”改为“点E 是线段BC 上任意一点”,其余条件不变,那么(1)中的结论AE EF =是否成立?若成立,请给与证明;若不成立,请你说明理由.参考答案1.C【解析】根据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计算即可;【详解】∠Rt ABC 中,90C ∠=︒,57A ∠=︒,∠90905733B A ∠=︒-∠=︒-︒=︒;故答案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准确计算是解题的关键.2.B【解析】根据轴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求解.【详解】解:A 、正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 、正方形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符合题意;C 、正五边形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D 、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中心对称图形与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折叠后可重合,中心对称图形是要寻找对称中心,旋转180度后两部分重合. 3.B【解析】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A 、D 、C 均符合是平行四边形的条件,B 则不能判定是平行四边形.故选B .4.D【解析】【分析】根据题中的条件可得ADP ∆和AEP ∆是直角三角形,再根据条件DP EP =,AP AP =可根据HL 定理判定APD APE ∆∆≌.【详解】解:PD AB ⊥,PE AC ⊥,90ADP AEP ∴∠=∠=︒,在Rt ADP △和Rt AEP △中PD PE AP AP =⎧⎨=⎩, ()Rt ADP Rt AEP HL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一般方法有:SSS 、SAS 、ASA 、AAS 、HL .解题的关键是结合已知条件在图形上的位置选择判定方法. 5.B【解析】【分析】欲求证是否为直角三角形,这里给出三边的长,只要验证两小边的平方和等于最长边的平方即可.【详解】解:A 、因为42+52≠62,所以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B、因为12+12=)2,所以能构成直角三角形;C 、因为62+82≠112,所以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D 、因为52+122≠232,所以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选:B .【点睛】此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在应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时,应先认真分析所给边的大小关系,确定最大边后,再验证两条较小边的平方和与最大边的平方之间的关系,进而作出判断.6.C【解析】【分析】要找到三角形三边距离相等的点,应该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三角形内的到三边的距离相等的点是三角形三个内角平分线的交点.【详解】解:三角形内到三边的距离相等的点是三角形三个内角平分线的交点.故选C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角平分线的性质,注意区别三角形三条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到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7.A【解析】【分析】由平行四边形ABCD ,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可得OA OC =,OB OD =,又由90ODA =∠°,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得AD 的长.【详解】 解: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10AC cm =,6BD cm =152OA OC AC cm ∴===,132OB OD BD cm ===, 90ODA ∠=︒,4AD cm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解题的关键是还要注意勾股定理的应用.8.B【解析】【分析】根据正方形的性质,菱形的性质及矩形的性质分别分析各个选项,从而得到答案.【详解】解:A、对角线相等,菱形不具有此性质,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B、对角线互相平分是平行四边形具有的性质,正方形、菱形、矩形都具有此性质,故本选项符合题意;C、对角线互相垂直,矩形不具有此性质,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D、对角线平分对角,矩形不具有此性质,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正方形的性质、菱形的性质、矩形的性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矩形、菱形、正方形都是平行四边形.9.C【解析】【分析】根据x轴上点的纵坐标为零,横坐标小于零在x轴的负半轴,可得答案.【详解】解:横坐标为负,纵坐标为零的点在x轴的负半轴上.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点的坐标,解题的关键是掌握x轴的负半轴上的点的横坐标小于零,纵坐标等于零;x轴的正半轴上的点的横坐标大于零,纵坐标等于零.10.C【解析】【分析】找到纵坐标为0,且横坐绝对值标为2的坐标即可.【详解】∠点在x轴上,∠点的纵坐标为0,∠点到原点的距离为2,∠点的横坐标为±2,∠所求的坐标是(2,0)或(-2,0),故选C11.AB=BC(或AC∠BD)答案不唯一【解析】【分析】根据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可知添加条件AB=BC.【详解】解:添加条件:AB=BC,根据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可以判定四边形ABCD是菱形.故答案为AB=BC.【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菱形的判定,关键是熟练掌握菱形的判定方法:∠菱形定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12.6【解析】【分析】根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计算即可;【详解】如图,∠点D、E分别是ABC的边AB、BC的中点,∠12DE AC =, 同理可得:12EF AB =,12DF BC =, ∠()1112622DEF C DE EF DF AC AB AC =++=++=⨯=△;故答案是:6.【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准确计算是解题的关键. 13.1800°【解析】【详解】试题分析:这个正多边形的边数为=12,所以这个正多边形的内角和为(12﹣2)×180°=1800°. 故答案为1800°.考点:多边形内角与外角.14.平行四边形【解析】【分析】根据中点四边形的性质判断即可;【详解】如图所示,四边形ABCD ,E ,F ,G ,H 是四边形的中点,∠//FG AC ,12FG AC =,//EH AC ,12EH AC =,∠FG EH =,//FG EH ,∠四边形EFGH 是平行四边形;故答案是平行四边形.【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准确判断是解题的关键.15.【解析】【分析】【详解】∠四边形ABCD 是矩形,∠AC=BD ,OA=OC ,OD=OB ,∠OA=OB ,∠∠AOB=60°,∠∠AOB 是等边三角形, ∠OA=OB=AB=12AC=4,∠矩形ABCD ,∠AB=CD=4,∠ABC=90°,在∠ABC 中,由勾股定理得:∠矩形的面积故答案为:【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矩形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熟练掌握性质定理是解题的关键.16.13a -<<【解析】【分析】根据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各个象限内点的特点,列出不等式组即可解答.【详解】解:∠点()39,1P a a -+在第二象限,∠39010a a -<⎧⎨+>⎩, 解得:13a -<<,故答案为:13a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的特征及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熟知各象限中点的特点.17.3【解析】【分析】【详解】解:点A 的坐标是(3,4),因而OA=5,坐标轴上到点A (3,4)的距离等于5的点就是以点A 为圆心,以5为半径的圆与坐标轴的交点,圆与坐标轴的交点是原点,另外与两正半轴有两个交点,共有3的点.所以坐标轴上到点A (3,4)的距离等于5的点有3个. 故答案是:3.【点睛】正确确定满足条件的点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8【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正方形ABCD 是轴对称图形,AC 是一条对称轴∠点F 关于AC 的对称点在线段AD 上,设为点G ,连结EG 与AC 交于点P ,则PF+PE 的最小值为EG 的长∠AB=4,AF=2,∠AG=AF=2=考点:轴对称图形19.见解析【解析】【分析】根据HL 定理证明三角形全等即可;【详解】证明:∠90C D ∠=∠=︒,∠ADB △与BCA 都是直角三角形,又∠AC BD =,AB BA =(公共边),∠()Rt ADB Rt BCA HL ≌,∠AD B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全等证明,准确分析证明是解题的关键.20.见解析【解析】【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证得CD=AB ,∠DCF=∠EAB ,又AE=CF ,所以∠CDF∠ACBE 得证.【详解】∠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CD=AB ,CD//AB ,∠∠DCF=∠EAB ,CD AB DCF EAB CF AE =⎧⎪∠=∠⎨⎪=⎩,∠∠CDF∠ACBE (SAS )∠∠CDF =∠ABE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熟练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1.(1)12cm AC =,BD =;(2)2【解析】【分析】(1)根据菱形的性质得到180ABC BAD ∠+∠=︒,再根据:1:2ABC BAD ∠∠=,得到60ABC ∠=︒,180BAD ∠=︒,得到12cm AC AB ==,得到BO =,即可得解; (2)根据菱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计算即可;【详解】(1)∠菱形ABCD 的周长是48cm .∠AD BC =且//AD BC ,12cm AB BC CD AD ====,∠180ABC BAD ∠+∠=︒,∠:1:2ABC BAD ∠∠=,∠60ABC ∠=︒,180BAD ∠=︒,∠12cm AC AB ==,∠30ABD ∠=︒,6cm OA =,∠BO =,∠BD =;(2)2122S =÷=菱形;【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菱形的性质和菱形的面积求解,准确计算是解题的关键.22.(1)证明见解析;(2)四边形AECF 是矩形,证明见解析【解析】【分析】(1)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到AB=CD ,∠B=∠D ,BE=DF ,再利用SAS 证明全等; (2)根据三线合一得到∠AEC=90°,再根据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可得.【详解】证明:(1)∠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AB=CD ,∠B=∠D ,BC=AD∠E 、F 分别是AB 、CD 的中点 ∠BE=12AB ,DF=12CD∠BE=DF∠∠BEC∠∠DFA(2)四边形AECF 是矩形.理由是:∠CA=CB ,E 是AB 的中点,∠CE∠AB ,即∠AEC=90°∠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 ∠AECF 是矩形.【点睛】本题考查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三角形全等和矩形的判定.难度不大.23.(1)AED CEB '≌△△,证明见解析;(2)4PH PG +=,见解析【解析】【分析】(1)根据矩形的折叠性质判断即可;(2)连接EP ,根据矩形的性质计算即可;【详解】解:(1)AED CEB '≌△△,∠矩形ABCD ,∠AD BC =,B D ∠=∠,∠点B 折叠点B′,∠B C BC '=,B B '∠=∠,∠AD B C '=,B D '∠=∠,∠DEA B EC '∠=∠(对顶角相等),∠()AED CEB AAS '≌△△;(2)∠矩形ABCD 中,8AB =,3DE =,∠8CD AB ==,∠3DE =,∠5CE =,∠AED CEB '≌△△,∠5AE CE ==,∠4=AD ,∠54210AEC S =⨯÷=,连接EP ,则10PEC AEP S S +=△△,∠PG AE ⊥于G ,PH EC ⊥于H ,∠()55210PH PG +÷=,∠4PH PG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矩形的性质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准确识图,灵活运用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24.(1)A 城受台风影响;(2)DA=200千米,AC=160千米【解析】【详解】试题分析:(1)由A 点向BF 作垂线,垂足为C ,根据勾股定理求得AC 的长,与200比较即可得结论;(2)点A 到直线BF 的长为200千米的点有两点,分别设为D 、G ,则∠ADG 是等腰三角形,由于AC∠BF ,则C 是DG 的中点,在Rt∠ADC 中,解出CD 的长,则可求DG 长,在DG 长的范围内都是受台风影响,再根据速度与距离的关系则可求时间.试题解析:(1)由A 点向BF 作垂线,垂足为C ,在Rt∠ABC 中,∠ABC=30°,AB=320km ,则AC=160km ,因为160<200,所以A 城要受台风影响;(2)设BF 上点D ,DA=200千米,则还有一点G ,有AG=200千米.因为DA=AG ,所以∠ADG 是等腰三角形,因为AC∠BF ,所以AC 是DG 的垂直平分线,CD=GC ,在Rt∠ADC 中,DA=200千米,AC=160千米,由勾股定理得,千米,则DG=2DC=240千米,遭受台风影响的时间是:t=240÷40=6(小时).25.(1)6t =;(2)132t =【解析】【分析】(1)四边形PQCD 为平行四边形,即PD CQ =,列出等式求解;(2)四边形ABQP 为矩形,即AP BQ =,列出等式,即可求解.【详解】(1)由题意得:24PD t =-,3CQ t =,∠四边形PQCD 为平行四边形,∠//,PD CQ PD CQ =,∠243t t -=,解得:6t =,∠当6t =秒时,四边形PQCD 为平行四边形;(2)由题意得:AP t =,263BQ t =-,∠四边形ABQP 为矩形,∠//,AP BQ AP BQ =,解得:132t =, ∠当132t =秒时,四边形ABQP 为矩形.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矩形、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应用,要求学生掌握对各种图形的认识,同时学会数形结合的数学解题思想.26.(1)见解析;(2)成立,见解析【解析】【分析】(1)取AB 中点M ,连结ME ,证明()AME ECF ASA =△△,即可得解;(2)在AB 上取点P ,使得AP EC =,连接EP ,证明PAE CEF ≅△△即可得解;【详解】(1)∠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AB CB =,90B BCD ∠=︒=∠,∠90BAE AEB ∠+∠=︒,∠90AEF ∠=︒,∠90AEB FEC ∠+∠=︒,∠BAE FGC ∠=∠,取AB 中点M ,连结ME ,∠E 为BC 中点,∠MB BE =,AM CE =,∠45BME ∠=︒,∠135AME ∠=︒,∠CF 平分BCD ∠的外角,∠45DCF ∠=︒,∠135ECF ∠=︒,∠ECF AME ∠=∠,∠()AME ECF ASA =△△,(2)在AB 上取点P ,使得AP EC =,连接EP ,∠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AB CB =,90B BCD ∠=︒=∠,∠AP EC =,∠BP BE =,∠45BPE ∠=︒,135APE ∠=︒,∠CF 平分BCD ∠的外角,∠135ECF ∠=︒,∠90AEF ∠=︒,90B ∠=︒,∠BAE CEF ∠=∠,在MAE 和CEF △中,PAE CEFPA EC APE ECF∠=∠⎧⎪=⎨⎪∠=∠⎩,∠PAE CEF ≅△△,∠AE EF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四边形综合,结合三角形全等证明是解题的关键.。
湘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考试试卷附答案

湘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考试试题一、单选题1.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 .B .C .D .2.已知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再从①AB=BC ,②∠ABC=90°,③AC=BD ,④AC ⊥BD 四个条件中,选两个作为补充条件后,使得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现有下列四种选法,其中错误的是()A .选①②B .选②③C .选①③D .选②④3.四边形ABCD 中,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下列条件不能判定这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是()A .AB ∥DC ,AD ∥BCB .AB=DC ,AD=BC C .AO=CO ,BO=DOD .AB ∥DC ,AD=BC4.下列各组数据中,不能作为一个直角三角形三边长的一组是()A .2223,4,5B .C .1,D .5.如图,正方形OABC 的两边OA 、OC 分别在x 轴、y 轴上,点D (5,3)在边AB 上,以C 为中心,把 CDB 旋转90°,则旋转后点D 的对应点D ¢的坐标是()A .(2,10)B .(﹣2,0)C .(2,10)或(﹣2,0)D .(10,2)或(﹣2,0)6.如图,矩形纸片ABCD 中,AB =4,BC =8,将纸片沿EF 折叠,使点C 与点A 重合,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AF=AE B.△ABE≌△AGF C.EF=D.AF=EF7.如图,Rt△ABC中,∠C=90°,∠B=30°,AD是∠BAC的平分线,AD=10,则点D到AB的距离是()A.8B.5C.6D.48.如图,有两颗树,一颗高10米,另一颗高4米,两树相距8米.一只鸟从一颗树的树梢飞到另一颗树的树梢,问小鸟至少飞行A.8米B.10米C.12米D.14米9.下列四组线段中,可以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A.2,3,4B.4,5,6C.1,3D.110.如图,在菱形ABCD中,AC=8,BD=6,则△ABC的周长是()A.14B.16C.18D.20二、填空题11.如图,Rt△ABC中,∠ACB=90°,BD是∠ABC的角平分线,AC=8,12DC AD,则D到AB的距离为________.12.如图,在Rt△ABC中,∠C=90°,D为AB的中点,DE⊥AC于点E.∠A=30°,AB=8,则DE的长度是_____.13.如图,已知矩形ABCD,一条直线把矩形分割成两个多边形,若两个多边形的内角和分 的最小值为________.别为M和N,则M N14.如图所示,已知 ABCD中,下列条件:①AC=BD;②AB=AD;③∠1=∠2;④AB⊥BC 中,能说明 ABCD是矩形的有______________(填写序号)15.如图,在▱ABCD中,∠D=100°,∠DAB的平分线AE交DC于点E,连接BE.若AE=AB,则∠EBC的度数为__________.16.如图,△ABC中,∠C=90°,AC=BC,AD平分∠CAB交BC于D,DE⊥AB于点E,且AB=6cm,则△DEB的周长是___;三、解答题17.在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网格中,△AOB的顶点均在格点上.(1)B点关于y轴的对称点坐标为;(2)将△AOB向左平移3个单位长度得到△A1O1B1,请画出△A1O1B1;(3)在(2)的条件下,A1的坐标为.18.如图,修公路遇到一座山,于是要修一条隧道.为了加快施工进度,想在小山的另一侧同时施工.为了使山的另一侧的开挖点C在AB的延长线上,设想过C点作直线AB的垂线L,过点B作一直线(在山的旁边经过),与L相交于D点,经测量∠ABD=135°,BD=800米,求直线L上距离D点多远的C处开挖?(≈1.414,精确到1米)19.如图,在△ABC中,D、E分别是AB、AC的中点,过点E作EF∥AB,交BC于点F.(1)求证:四边形DBFE是平行四边形;(2)当△ABC满足什么条件时,四边形DBEF是菱形;为什么.20.如图,将矩形ABCD沿BD对折,点A落在E处,BE与CD相交于F,若AD=3,BD=6.(1)求证:△EDF≌△CBF;(2)求∠EBC.21.如图,在△ABC中,∠ACB=90°,点D,E分别是边BC,AB上的中点,连接DE并延长至点F,使EF=2DE,连接CE、AF(1)证明:AF=CE;(2)当∠B=30°时,试判断四边形ACEF的形状并说明理由.22.如图,在菱形ABCD中,∠A与∠B的度数比为1:2,周长是48cm.求:(1)两条对角线的长度;(2)菱形的面积.23..已知如图,DC =4,AC =3,∠ACD =90°,AB =13,BD =12.试求出:(1)∠ADB 的度数.(2)求出△ABD 的面积.24.已知:□ABCD 的周长为60cm ,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AOD 的周长比△BOA 的周长长5cm ,求这个平行四边形各边的长.25.在四边形ABCD 中,//AD BC ,BC CD ⊥,6cm AD =,10cm BC =,点E 从A 出发以1cm /s 的速度向D 运动,点F 从点B 出发,以2cm /s 的速度向点C 运动,当其中一点到达终点,而另一点也随之停止,设运动时间为t .(1)t 取何值时,四边形EFCD 为矩形?(2)M 是BC 上一点,且4BM =,t 取何值时,以A 、M 、E 、F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参考答案1.D【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逐项识别即可,在平面内,把一个图形绕某一点旋转180°,如果旋转后的图形能够与原来的图形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就叫做中心对称图形;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详解】解:A.是轴对称图形,但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不符合题意;B.不是轴对称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故不符合题意;C.是轴对称图形,但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不符合题意;D.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故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的识别,熟练掌握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B【详解】试题分析:A、由①得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由②得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所以平行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正确,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B、由②得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由③得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所以不能得出平行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错误,故本选项符合题意;C、由①得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由③得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所以平行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正确,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D、由②得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由④得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所以平行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正确,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考点:1.正方形的判定;2.平行四边形的性质.3.D【详解】根据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进行判断:A 、由“AB ∥DC ,AD ∥BC”可知,四边形ABCD 的两组对边互相平行,则该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B 、由“AB=DC ,AD=BC”可知,四边形ABCD 的两组对边相等,则该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C 、由“AO=CO ,BO=DO”可知,四边形ABCD 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则该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D 、由“AB ∥DC ,AD=BC”可知,四边形ABCD 的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据此不能判定该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故本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 .考点:平行四边形的判定.4.A【分析】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有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详解】A 、()()()222222345+≠,不符合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故本选项符合题意;B 、2221+=,符合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C 、22212+=,符合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D 、22211+=,符合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在应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时,应先认真分析所给边的大小关系,确定最大边后,再验证两条较小边的平方和与最大边的平方之间的关系,进而作出判断.5.C【解析】【分析】分顺时针旋转和逆时针旋转两种情况讨论解答即可.【详解】解:∵点D (5,3)在边AB 上,∴BC =5,BD =5﹣3=2,①若顺时针旋转,则点D ¢在x 轴上,O D ¢=2,所以,D ¢(﹣2,0),②若逆时针旋转,则点D ¢到x 轴的距离为10,到y 轴的距离为2,所以,D ¢(2,10),综上所述,点D ¢的坐标为(2,10)或(﹣2,0).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变化﹣旋转,正方形的性质,难点在于分情况讨论.6.D【解析】【详解】试题分析:∵AD ∥BC ,∴∠AFE=∠FEC ,∵∠AEF=∠FEC ,∴∠AFE=∠AEF ,∴AF=AE ,∴选项A 正确;∵ABCD 是矩形,∴AB=CD ,∠B=∠C=90°,∵AG=DC ,∠G=∠C ,∴∠B=∠G=90°,AB=AG ,∵AE=AF ,∴△ABE ≌△AGF ,∴选项B 正确;设BE=x ,则CE=BC ﹣BE=8﹣x ,∵沿EF 翻折后点C 与点A 重合,∴AE=CE=8﹣x ,在Rt △ABE 中,222AB BE AE +=,即2224(8)x x +=-,解得x=3,∴AE=8﹣3=5,由翻折的性质得,∠AEF=∠CEF ,∵矩形ABCD 的对边AD ∥BC ,∴∠AFE=∠CEF ,∴∠AEF=∠AFE ,∴AE=AF=5,过点E 作EH ⊥AD 于H ,则四边形ABEH 是矩形,∴EH=AB=4,AH=BE=3,∴FH=AF ﹣AH=5﹣3=2,在Rt △EFH 中,EF=C 正确;由已知条件无法确定AF 和EF 的关系,故选D .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7.B【解析】【分析】作DE⊥AB于E,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到∠DAB=30°,根据等角对等边得到BD=AD=10,然后利用30°所对直角边是斜边的一般求解.【详解】解:作DE⊥AB于E,∵∠C=90°,∠B=30°,∴∠CAB=60°,∵AD是∠BAC的平分线,∴∠CAD=∠DAB=30°,∴∠B=∠DAB,∴BD=AD=10,∴在Rt△DEB中,DE=12BD=5,即点D到AB的距离是5,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的是角平分线的性质、等角对等边,含30°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掌握直角三角形中30°所对直角边是斜边的一般是解题的关键.8.B【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知:小鸟沿着两棵树的树梢进行直线飞行,所行的路程最短,运用勾股定理可将两点之间的距离求出.如图,设大树高为AB=10米,小树高为CD=4米,过C点作CE⊥AB于E,则EBDC是矩形,连接AC,∴EB=4米,EC=8米,AE=AB﹣EB=10﹣4=6米,在Rt△AEC中,(米).故选B.9.D【解析】【分析】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求出两小边的平方和和大边的平方,看看是否相等即可.【详解】解:A、32+22≠42,即三角形不是直角三角形,故本选项错误;B、42+52≠62,即三角形不是直角三角形,故本选项错误;C、12+22≠32,即三角形不是直角三角形,故本选项错误;D、12+223)2,即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故本选项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应用,注意: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难度适中.10.C【解析】【详解】试题分析:利用菱形的性质结合勾股定理得出AB的长,进而得出答案.∵在菱形ABCD中,AC=8,BD=6,∴AB=BC,∠AOB=90°,AO=4,BO=3,∴BC=AB==5,∴△ABC的周长=AB+BC+AC=5+5+8=18.故选C.考点:菱形的性质,勾股定理.11.8 3【解析】【分析】根据题意作辅助线,然后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得出DE=CD,根据已知可得CD=83,所以DE=83,即D点到BC的距离可得.【详解】过点D作DE⊥AB于点E,∵已知∠C=90°,BD是∠ABC的平分线,DE⊥AB,∴∠C=∠DEB=90°,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可得:DE=CD.∵AC=8,DC=12 AD,∴CD=8 3,∴DE=8 3,∴D到AB的距离为8 3,故答案为:8 3.【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角平分线的性质,正确作出辅助线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2.2【解析】【详解】试题分析:解:∵D为AB的中点,AB=8,∴AD=4,∵DE⊥AC于点E,∠A=30°,∴DE=12AD=2,故答案为2.【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13.360【解析】【分析】根据多边形内角和定理:()2180n -︒ ,列出M+N 的式子,然后求出最小值.【详解】一条直线将该矩形ABCD 分割成两个多边形,设两个多边形的分别为m 边形和n 边形,则M+N=()()21802180m n -︒+-︒ ,∵3m ≥,3n ≥,∴360M N +≥︒,即最小值为:360︒.故答案为:36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多边形的内角和定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多边形的内角和定理.14.①④【解析】【详解】矩形的判定方法由:①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②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③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由此可得能使平行四边形ABCD 是矩形的条件是①和④.15.30°.【解析】【详解】∵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AB ∥DC ,∠ABC=∠D∴∠DAB+∠D=180°,∵∠D=100°,∴∠DAB=80°,∠ABC=100°又∵∠DAB的平分线交DC于点E ∴∠EAD=∠EAB=40°∵AE=AB∴∠ABE=12(180°-40°)=70°∴∠EBC=∠ABC-∠ABE=100°-70°=30°.考点:1.角平分线的性质;2.平行四边形的性质.16.6cm【解析】【分析】先利用“角角边”证明△ACD和△AED全等,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可得AC=AE,CD=DE,然后求出BD+DE=AE,进而可得△DEB的周长.【详解】解:∵DE⊥AB,∴∠C=∠AED=90°,∵AD平分∠CAB,∴∠CAD=∠EAD,在△ACD和△AED中,C AED CAD EADAD DA∠=∠⎧⎪∠=∠⎨⎪=⎩∴△ACD≌△AED(AAS),∴AC=AE,CD=DE,∴BD+DE=BD+CD=BC=AC=AE,BD+DE+BE=AE+BE=AB=6,所以,△DEB的周长为6cm.故答案为:6cm.【点睛】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熟记性质并准确识图是解题的关键.17.(1)(﹣3,2);(2)作图见解析(3)(﹣2,3).【解析】【详解】试题分析:(1)关于y轴对称的点坐标是纵坐标相同,横坐标互为相反数,(2)分别将三个顶点A、O、B,向左方向平移三个单位,然后连线.(3)左平移三个单位的坐标变化规律是纵坐标不变,横坐标减3.试题解析:(1)因为B的坐标是(3,2),所以B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3,2)(2)将A向左移三个格得到A1,O向左平移三个单位得到O1,B向左平移三个单位得到B1,再连线得到△A1O1B1.(3)因为A的坐标是(1,3),左平移三个单位的坐标变化规律是纵坐标不变,横坐标减3,所以A1是(-2,3).考点:1.关于y轴对称点坐标规律2.图形平移后点的坐标规律18.直线L上距离D点566米的C处开挖.【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根据条件证明∠D=∠DBC=45°,得出△BCD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然后利用勾股定理可得CD2+BC2=BD2计算即可.试题解析:∵CD⊥AC,∴∠ACD=90°,∵∠ABD=135°,∴∠DBC=45°,∴∠D=45°,∴CB=CD,在Rt△DCB中:CD2+BC2=BD2,2CD2=8002,≈566(米),答:直线L上距离D点566米的C处开挖.考点:勾股定理的应用.19.(1)证明见解析;(2)当AB=BC时,四边形DBEF是菱形,理由见解析.【解析】【分析】(1)根据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可得DE∥BC,然后根据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证明.(2)根据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证明.【详解】解:(1)∵D、E分别是AB、AC的中点,∴DE是△ABC的中位线.∴DE∥BC.又∵EF∥AB,∴四边形DBFE是平行四边形.(2)当AB=BC时,四边形DBEF是菱形.理由如下:∵D是AB的中点,∴BD=12 AB.∵DE是△ABC的中位线,∴DE=12 BC.∵AB=BC,∴BD=DE.又∵四边形DBFE是平行四边形,∴四边形DBFE是菱形.【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平行四边形的判定,菱形的判定以及菱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关系,熟记性质与判定方法是解题的关键.20.(1)证明见解析;(2)∠EBC=30°.【解析】【分析】(1)由矩形的性质和折叠的性质可得DE=BC,∠E=∠C=90°,对顶角∠DFE=∠BFC,利用AAS可判定△DEF≌△BCF;(2)由已知知△ABD 是直角三角形,由已知AD=3,BD=6,可得出∠ABD=30°,然后利用折叠的性质可得∠DBE=30°,继而可求得∠EBC 的度数.【详解】解:(1)由折叠的性质可得:DE=BC ,∠E=∠C=90°,在△DEF 和△BCF 中,DFE BFC E C DE BC ∠=∠⎧⎪∠=∠⎨⎪=⎩,∴△DEF ≌△BCF (AAS );(2)在Rt △ABD 中,∵AD=3,BD=6,∴∠ABD=30°,由折叠的性质可得;∠DBE=∠ABD=30°,∴∠EBC=90°﹣30°﹣30°=30°.【点睛】本题考查1、矩形的性质;2、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3、图形的翻折.21.(1)证明见解析;(2)四边形ACEF 是菱形,理由见解析.【解析】【分析】(1)由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得出DE ∥AC ,AC=2DE ,求出EF ∥AC ,EF=AC ,得出四边形ACEF 是平行四边形,即可得出AF=CE ;(2)由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出∠BAC=60°,AC=12AB=AE ,证出△AEC 是等边三角形,得出AC=CE ,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试题解析:(1)∵点D ,E 分别是边BC ,AB 上的中点,∴DE ∥AC ,AC=2DE ,∵EF=2DE ,∴EF ∥AC ,EF=AC ,∴四边形ACEF 是平行四边形,∴AF=CE ;(2)当∠B=30°时,四边形ACEF 是菱形;理由如下:∵∠ACB=90°,∠B=30°,∴∠BAC=60°,AC=12AB=AE ,∴△AEC 是等边三角形,∴AC=CE ,又∵四边形ACEF 是平行四边形,∴四边形ACEF 是菱形.【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菱形的判定、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结合图形,根据图形选择恰当的知识点是关键.22.(1)12,2)【解析】【分析】(1)首先根据菱形的性质可得菱形的边长为48÷4=12cm ,然后再证明△ABC 是等边三角形,进而得到AC=AB=12cm ,然后再根据勾股定理得出BO 的长,进而可得BD 的长即可;(2)根据菱形的面积公式=对角线之积的一半可得答案.【详解】解:(1)∵菱形ABCD 的周长是48cm ,∴AB=BC=CD=DA=12cm ,又∵∠ABC 与∠BAD 的度数比为1:2,∠ABC=60°,∴△ABC 是正三角形,AC=AB=12cm ,又∠ABO=30°,∴AO=6cm ,=,BD=,(2)S 菱形ABCD=12AC·BD=2.23.(1)∠ADB=90°;(2)30.【解析】【分析】(1)首先根据勾股定理求出AD ,然后利用勾股定理逆定理求解即可;(2)直接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计算即可.【详解】解:(1)∵DC =4,AC =3,∠ACD =90°,∴5=,∵52+122=169=132,即AD 2+BD 2=AB 2,∴△ADB 是直角三角形,∠ADB=90°.(2)△ABD 的面积=11=512=3022AD BD ⋅⨯⨯.【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及勾股定理的逆定理,难度不大,熟练掌握基础知识是解题关键.24.AB=CD=252cm,AD=BC=352cm【解析】【分析】平行四边形周长为60cm,即相邻两边之和为30cm,△AOD的周长比△BOA的周长长5cm,而AO为公共边,OB=OD,所以AD比AB长5cm,问题得解.【详解】解:∵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OB=OD,AB=CD,AD=BC,∵△AOD的周长比△BOA的周长长5cm,∴AD−AB=5(cm),又∵▱ABCD的周长为60cm,∴AB+AD=30cm,∴AB=CD=252cm,AD=BC=352cm.【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熟练掌握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对角线互相平分是解题关键.25.(1)t=4(2)t=4或4 3【解析】【分析】(1)当DE=CF时,四边形EFCD为矩形,列出方程即可解决问题;(2)分两种情形列出方程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解:(1)当DE=CF时,四边形EFCD为矩形,则有6−t=10−2t,解得t=4,答:t=4s时,四边形EFCD为矩形.(2)①当点F在线段BM上,AE=FM时,以A、M、E、F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则有t=4−2t,解得t=4 3,②当F在线段CM上,AE=FM时,以A、M、E、F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则有t=2t−4,解得t=4,综上所述,t=4或43s时,以A、M、E、F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点睛】本题考查矩形判定和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和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构建方程解决问题,学会用分类讨论的思想思考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新化十五中八年级下期期中考试试题
一、精心选一选:(将正确答案填在下面的表格中,3×10分)
A 、等边三角形
B 、正方形
C 、正五边形
D 、平行四边形
2、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是( ).
A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
B 、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
C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
D 、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
3、下列几组数中,能作为直角三角形三边长度的是 ( )
A. 4,5,6
B.1,1
C. 6,8,11
D. 5,12,23
4、如图,PD ⊥AB ,PE ⊥AC ,垂足分别为D 、E ,且PD =PE ,则△APD 与△APE 全等的理
由是( ) A .SAS B. AAS C. SSS D .HL 5、 三角形内到三边的距离相等的点是( ) A. 三条中线的交点 B. 三条高的交点
C. 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
D. 以上均不对
6、、如图,在□ABCD 中,已知∠ODA=90º,AC=10cm ,BD=6cm ,则AD 的长为( ).
A 、4cm
B 、5cm
C 、6cm
D 、8cm 7、矩形、菱形、正方形都具有的性质是( )
A 、对角线相等
B 、对角线互相平分
C 、对角线互相垂直
D 、对角线平分对角
8、横坐标为负,纵坐标为零的点在(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X 轴的负半轴 (D)Y 轴的负半轴
9、在x 轴上,且到原点的距离为2的点的坐标是( )
(A) (2,0) (B) (-2,0) (C) (2,0)或(-2,0) (D) (0,2) 10、点M (-5,y )向下平移5个单位的像关于x 轴对称,则y 的值是( ) A.-5 B.5 C.52 D.-52 二、细心填一填:(3×10分) 11、在□ABCD 中,若添加一个条件_______,则四边形ABCD 是菱形. 12、△ABC 的周长为12,点D 、E 、F 分别是△ABC 的边AB 、BC 、CA 的中点,连接DE 、EF 、DF ,则△DEF 的周长是______. 13 、一个多边形,每个外角都是30º,则它的内角和是________. 14、顺次连结任意四边形各边中点所得到的四边形一定是__ ___ 15、若矩形的对角线长为8cm ,两条对角线的一个交角为600,则该矩形的面积为 _________。
16、点P (3a-9,a+1)在第二象限,则a 的取值范围为 17、已知点A (a ,-3),B
(4,b )关于y 轴对称,则a-b= 18、已知点P (x 2-3,1)在一、三象限夹角平分线上,则x= 19、已知线段MN 平行于y 轴,且MN 的长度为3,若M (2,-2),那么点N 的坐标是__________ 2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坐标轴上到点A (3,4)的距离等于5的点有____________个 三、耐心做一做
21、在□ABCD 中,∠A=60º,求∠B ,∠C ,∠D 的度数. (6分) 22
、已知:E 、
F 是平行四边行ABCD 的对角线AC 上的两点,AE=CF 。
求证:∠CDF =∠ABE ( 7分 )
23、如图,把正方形ABCD 绕着点A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得到正方形AEFG ,边FG 与BC 交于点
B C
A
D
O
H .求证:HC=HF. (8分)
24、在菱形ABCD 中,∠ABC 与∠BAD 的度数比为1:2,周长是48cm .求:
(1)两条对角线的长度;(2)菱形的面积.(9分)
25、矩形ABCD 的对角线相交于点O ,DE//AC ,CE//DB ,CE 、
DE 交于点E ,请问:四边形DOCE 是什么四边形?请说明理由。
(9分)
26、如图,梯形OABC 是正六边形的一部分,画出它关于x 轴对称的其余部分,如果AB 的长为2,求出各顶点的坐标。
(10分) 27、△ABC 为等边三角形,D 、F 分别为BC 、AB 上的点,且CD =BF ,以AD 为边作等边△ADE . (11分) (1)求证:△ACD ≌△CBF . (2)点D 在线段BC 上何处时,四边形CDEF 是平行四边形且∠DEF =30°
.
E
D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