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学习]高一物理上学期10月月考试卷(含解析)2
高一上学期物理10月月考考试试卷附答案解析

高一上学期物理10月月考考试试卷附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四辆小车从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运动的情况分别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车做直线运动,乙车做曲线运动B.在0~t2时间内,丙、丁两车在t2时刻相距最远C.这四辆车均从静止开始运动D.在t1时刻甲乙两车瞬时速度相等2.图(a)所示,一只小鸟沿着较粗的树枝从A 缓慢移动到B,将该过程抽象为质点从圆弧A 点移动到B 点,如图(b),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树枝对小鸟的弹力减小,摩擦力减小B.树枝对小鸟的弹力增大,摩擦力减小C.树枝对小鸟的弹力增大,摩擦力增大D.树枝对小鸟的弹力减小,摩擦力增大3.小刚同学看新闻时发现:自从我国采取调控房价政策以来,曾经有一段时间,全国部分城市的房价上涨出现减缓趋势。
小刚同学将房价的“上涨”类比成运动中的“加速”,将房价的“下降”类比成运动中的“减速”,据此类比方法,你觉得“房价上涨出现减缓趋势”可以类比成运动中的()A.速度增大,加速度减小 B.速度增大,加速度增大C.速度减小,加速度减小 D.速度减小,加速度增大4.关于重力、重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风筝升空后,越升越高,说明风筝的重心相对风筝的位置也越来越高B.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C.舞蹈演员在做各种优美动作的时候,其重心相对身体的位置不断变化D.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地面5.下列仪器中,不属于直接测量国际单位制中三个力学基本单位对应的物理量的是A.B.C.D.6.如图所示,一夹子夹住木块,在力F作用下向上提升,夹子和木块的质量分别为m、M,夹子与木块两侧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均为f,若木块不滑动,力F的最大值是A.()2f M mM+B.()2f m Mm+C.()()2f M mM m gM+-+D.()()2f m MM m gm+-+7.下列情形中的物体可以看作质点的是( )A.跳水冠军郭晶晶在跳水比赛中B.一枚硬币用力上抛,猜测它落地时是正面朝上还是反面朝上C.奥运会冠军邢慧娜在万米长跑中D.花样滑冰运动员在比赛中8.如图所示,将棱长分别为a、2a、3a的同一个长方体木块分别以不同的方式放置在桌面上,长方体木块的各个表面粗糙程度相同.若用弹簧测力计牵引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示数分别为F1、F2、F3,则F1、F2、F3之比为A.1∶1∶1 B.2∶3∶6 C.6∶3∶2 D.以上都不对9.2018年7月1日,具有完全自主产权的我国加长版“复兴号”动车组正式在京沪线上运行。
高一上学期10月月月考考试(物理)附答案解析

高一上学期10月月月考考试(物理)附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关于速度和加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加速度大的物体速度变化大B.加速度为零的物体速度也为零C.加速度大的物体速度变化快D.加速度不为零的物体速度必定越来越大2.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在不受外力作用时物体才有惯性B.只有运动的物体才具有惯性C.惯性是指物体具有的保持原来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D.两个物体只要速度相同,惯性就一定相同3.下列关于重力说法中正确的是A.重力的方向一定竖直向下,可能指向地心B.物体的重心一定在其几何中心C.物体的重力总等于它对竖直测力计的拉力D.把地球上的物体移到月球上,物体的质量和所受重力变小4.利用无人小飞机进行航拍,地面操控者进行以下操作时,能把无人机看成质点的是A.观察飞机通过一个标志杆所需时间B.调整飞机的飞行姿态C.调整飞机旋转机翼D.调整飞机与被摄物体的高度差5.某同学绕操场一周跑了400m,用时65s.这两个物理量分别是()A.路程、时刻B.位移、时刻C.路程、时间D.位移、时间6.马拉车在水平路面上由静止开始前进,在以后的运动过程中,下面的哪些说法是正确的A.马拉车的力先产生,车拉马的力后产生B.马能拉动车是因为马拉车的力大于车拉马的力C.匀速前进时,马向前拉车的力等于车向后拉马的力,加速前进时,马向前拉车的力也等于车向后拉马的力D.马拉车的力和车拉马的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直线上,是一对平衡力7.在公路的每个路段都有交通管理部门设置的限速标志,如图所示,这是告诫驾驶员在这一路段驾驶车辆时A.必须以这一速度行驶B.瞬时速度大小不得超过这一规定数值C.平均速度大小不得超过这一规定数值D.汽车上的速度计指示值,有时还是可以超过这一规定值的8.小洪同学乘出租车从校门口出发,到火车站接到同学后当即随车回校.出租车票如图所示,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位移为16.2kmB.路程为0C.11:48指的是时间D.11:05指的是时刻9.第19届亚洲运动会将于2022年9月10日~9月25日在中国杭州举行.杭州是中国第三个取得夏季亚运会主办权的城市,图中的“莲花碗”是田径的主赛场,下列关于亚运会田径项目的叙述正确的是( )A.研究短跑运动员终点撞线时可将运动员看成质点B.在田径比赛中跑步运动员的比赛成绩是一个时间间隔C.短跑运动员跑100m和200m都是指位移D.高水平运动员400m比赛的平均速度有可能大于其他运动员200m比赛的平均速度5m/s,则自驾驶10.汽车以20m/s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急刹车时的加速度大小为2员急踩刹车开始,2s与5s时汽车的位移之比为()A.5:4B.4:5C.3:4D.4:311.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位移与路程都用来反映运动的路径长短B.在单向直线运动中位移就是路程C.某一运动过程中位移大小可能大于路程D.位移既有大小又有方向,路程只有大小没有方向12.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块在与斜面平行向上的拉力F的作用下,沿着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的粗糙斜面匀速上滑,在此过程中斜面体保持静止,则地面对斜面体A.无摩擦力B.支持力大小为(m+M)gC.支持力大小为(M+m)g+FsinθD.有水平向左的摩擦力,大小为Fcosθ13.如图,光滑斜劈A上表面水平,物体B叠放在A上面,斜面光滑,AB静止释放瞬间,B的受力图是()A.B.C.D.14.如图,用两根细线AC、BD静止悬挂一薄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薄板的重心可能在AC和BD的延长线的交点B.AC的拉力大于BD的拉力C.剪断BD,因为惯性薄板将保持原来的状态一直静止D.若保持AC位置不变,缓慢移动BD到竖直方向,则AC的拉力一直减小15.如图所示是某商场安装的智能化电动扶梯,无人乘行时,扶梯运转得很慢;有人站上扶梯时,它会先慢慢加速,再匀速运转。
高一物理上册10月月月考考试试题_附答案解析

高一物理上册10月月月考考试试题_附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是A、B两质点从同一地点运动的x﹣t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质点做曲线运动B.A质点2s时的速度为20m/sC.B质点前4s做加速运动,4秒后做减速运动D.前4s内B的位移比A要大2.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在不受外力作用时物体才有惯性B.只有运动的物体才具有惯性C.惯性是指物体具有的保持原来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D.两个物体只要速度相同,惯性就一定相同3.诗句“满眼波光多闪灼,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考系分别是A.船和山B.山和船C.地面和山D.河岸和流水4.根据牛顿第一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如果物体的速度不断增大,那么物体必受力的作用B.如果物体的位移不断增大,那么物体必受力的作用C.一个竖直向上运动的物体,必受竖直向上的力的作用D.要使物体保持直线运动,一定要对它施加一个大小、方向合适的力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木块放在桌面上受到向上的弹力是由于木块发生微小的形变产生的B.相对运动的物体间一定有滑动摩擦力存在C.相互压紧的粗糙物体之间总有摩擦力存在D.线能织成布,靠的是纱线之间的静摩擦力作用6.鱼在水中沿直线水平向左减速游动过程中,水对鱼的作用力方向合理的是() A.B.C.D.7.一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匀减速滑动.若已知物体在第1秒内位移为8.0 m,在第3秒内位移为0.5 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加速度一定为3.75 m/s2B.物体的加速度可能为3.75 m/s2C.物体在第0.5秒末速度一定为4.0 m/sD.物体在第2.5秒末速度一定为0.5 m/s8.火车从甲站出发,沿平直铁路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紧接着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到乙站恰好停止.在先、后两个运动过程中A.火车的位移一定相等B.火车的加速度大小一定相等C.火车的平均速度一定相等D.所用的时间一定相等9.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一书中,详细研究了落体运动,他所运用的方法是( )A.假设-观察-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推演)-实验检验-修正推广B.观察-假设-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推演)-实验检验-修正推广C.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推演)-假设-观察-实验检验-修正推广D.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推演)-观察-假设-实验检验-修正推广10.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把物体运动的路程与运动时间的比值定义为物体运动的平均速率.某同学假日乘汽车到南京观光,在公路上两次看到路牌和手表如图所示,则该同学乘坐的汽车在该段时间内行驶的平均速率为A.60 km/h B.29 km/h C.19 km/h D.9 km/h11.一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做匀加速运动,在前2s内的平均速度为10m/s,在前6s内的平均速度为22m/s,则该汽车的加速度为()A.6m/s2B.4m/s2C.3m/s2D.12m/s212.一汽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然后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停止.下列速度v和位移x的关系图象中,能描述该过程的是()A .B .C .D .13.如图为一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根据图作如下分析,(分别用1v 、1a 表示物体在10t ~时间内的速度与加速度;2v 、2a 表示物体在12t t ~时间内的速度与加速度),分析正确的是( )A .1v 与2v 方向相同,1a 与2a 方向相反B .1v 与2v 方向相反,1a 与2a 方向相同C .1v 与2v 方向相反,1a 与2a 方向相反D .1v 与2v 方向相同,1a 与2a 方向相同14.两物体都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在给定的时间间隔t 内( )A .加速度大的,其位移一定大B .初速度大的,其位移一定大C .末速度大的,其位移一定大D .平均速度大的,其位移一定大15.某物体沿水平方向运动,规定向右为正方向,其v-t 图像如图所示( )A .在0~1s 内做曲线运动B .在1~2s 内速度方向向左C.在2s末离出发点最远D.在1~2s和2~3s内的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16.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木块A和B之间用轻质弹簧相连,在拉力F作用下,竖直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突然撤去拉力F,撤去F后的瞬间A和B的加速度大小为a A和a B,则A.a A=0,a B=gB.a A=g,a B=gC.a A=0,a B=122m mgm+D.a A=g,a B=122m mgm+17.以下是必修课本中四幅插图,关于这四幅插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中,赛车的质量不是很大,却安装着强劲的发动机,可以获得很大的惯性B.乙图中,高大的桥要造很长的引桥,从而减小桥面的坡度,目的是增加车辆重力垂直桥面方向的分力,保证行车方便与安全C.丙图中,传送带靠静摩擦力把货物送到高处D.丁图中,汽车轮胎的花纹不同会影响轮胎受到的摩擦力.地面与轮胎间的摩擦力越大汽车越容易启动,但是刹车越困难18.下列运动中的物体,能被看做质点的是()A.研究地球的自转B.研究电风扇叶片的旋转C.评判在冰面上花样滑冰运动员的动作D.计算火车从北京到上海的时间19.如图所示,两块相同的木板紧紧夹住木块,一直保持静止,木块重为40 N,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3,若左右两端的压力F都是100 N,则整个木块....所受的摩擦力大小和方向是A .20 N ,方向向上B .30 N ,方向向上C .40 N ,方向向上D .60 N ,方向向上 20.匀速运动的汽车从某时刻开始做匀减速刹车直到停止,若测得刹车时间为t,刹车位移为x,根据这些测量结果,可以A .求出汽车刹车的初速度,不能求出加速度B .求出汽车刹车的加速度,不能求出初速度C .求出汽车刹车的初速度、加速度及平均速度D .只能求出汽车刹车的平均速度二、多选题21.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物块用轻绳悬挂在空中,其中轻绳OA 与水平线夹角α保持不变,轻绳OB 在竖直平面内由水平方向缓慢向上转动(O 点位置始终保持不变),则在绳OB 由水平转至竖直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轻绳OA 的张力大小将一直变小B .轻绳OA 的张力大小先变小后变大C .轻绳OB 的张力大小将一直变小D .轻绳OB 的张力大小先变小后变大22.某升降机用绳子系着一个重物,以10 m/s 的速度匀速竖直上升,当到达40 m 高度时,绳子突然断开,重物从绳子断开到落地过程(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 取10 m/s 2)( )A .距地面的最大高度为45 mB .在空中的运动时间为5 sC .落地速度的大小为10 m/sD .落地速度的大小为30 m/s23.如图所示,物体P 、Q 用轻绳连接后跨过定滑轮,物体P 静止在倾角为37°角的斜面上,斜放木板上悬挂着Q ,已知P 、Q 的质量P m ,Q m 大小的关系为34Q P m m =,今将斜放木板的倾角从37°增到60°,物体P仍保持静止而没有滑动,若不计滑轮处的摩擦,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绳子的张力变大B.物体P受到的静摩擦力将先减小后增大C.物体P对斜板的压力将变大D.滑轮受到绳子的作用力将变大24.如图所示,一根很长且不可伸长的柔软轻绳跨过光滑定滑轮,绳两端系着三个小球A、B、C,三小球组成的系统保持静止,A球质量为m,B球质量为3m,C球离地面高度为h.现突然剪断A球和B球之间的绳子,不计空气阻力,三个小球均视为质点,则()A.剪断绳子瞬间,A球的加速度为3 5 gB.剪断绳子瞬间,C球的加速度为gC.A球能上升的最大高度为2hD.A球能上升的最大高度为1.6h25.如图所示,将质量为m的小球用橡皮筋悬挂在竖直墙的O点,小球静止在M点,N 为O点正下方一点,ON间的距离等于橡皮筋原长,在N点固定一铁钉,铁钉位于橡皮筋右侧.现对小球施加拉力F,使小球沿以MN为直径的圆弧缓慢向N运动,P为圆弧上的点,角 PNM为60°.橡皮筋始终在弹性限度内,不计一切摩擦,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正确的是()A.在P点橡皮筋弹力大小为12 mgB.在P点时拉力F大小为32mgC.小球在M向N运动的过程中拉力F先变大后变小D.小球在M向N运动的过程中拉力F的方向始终跟橡皮筋垂直三、实验题26.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物体在水平桌面上的运动规律,(1)实验过程中,电火花计时器应接在____(选填“直流”或“交流”)电源上.(2)如图丙为实验中打出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0、1、2、为依次选取的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点未画出.从纸带上测出x1=3.20cm,x2=4.52cm,则木块在通过第一个计数点的速度的大小v=_______m/s,加速度的大小a= _______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27.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时,先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带有绳套的两根细绳.实验时,需要两次拉伸橡皮条,一次是通过两细绳用两个弹簧秤互成角度的拉橡皮条,另一次是用一个弹簧秤通过细绳拉橡皮条.(1)实验对两次拉伸橡皮条的要求中,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_____(填字母代号).A.将橡皮条拉伸相同长度即可 B.将橡皮条沿相同方向拉到相同长度C.将弹簧秤都拉伸到相同刻度 D.将橡皮条和绳的结点拉到相同位置(2)同学们在操作过程中有如下议论,其中对减小实验误差有益的说法是____(填字母代号).A.两细绳必须等长B.弹簧秤、细绳、橡皮条都应与木板平行C.用两弹簧秤同时拉细绳时两弹簧秤示数之差应尽可能大D.拉橡皮条的细绳要长些,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要远些28.(1)在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时,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用两个弹簧秤把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某一确定的O点,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A、同一次实验中,O点位置允许变动B、实验中,橡皮条、细绳和弹簧秤应与木板保持平行C、实验中,把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O点时,两个弹簧秤之间的夹角必须取90°D、实验中,要始终将其中一个弹簧秤沿某一方向拉到最大量程,然后调节另一弹簧秤拉力的大小和方向,把橡皮条另一端拉到O点(2)如图所示,是甲、乙两位同学在做本实验时得到的结果,其中F是用作图法得到的合力,F’是通过实验测得的合力,则哪个实验结果是符合实验事实的_________?(填“甲”或“乙”)29.如图为测定滑块在气垫导轨上运动加速度的实验装置,滑块上安装宽度为d的遮光板,释放重物后滑块先后通过光电门A、B,配套的数字毫秒计记录了遮光板通过光电门A、B的时间分别为△t A,和△t B,遮光板中心经过光电门A和B的时间差为t .那么滑块通过光电门A的速度表达式为_____,滑块通过光电门B的速度表达式为_____,滑块的加速度a=______.(用题目中已知量的字母表示).30.某同学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实验时,获取了一条纸带的一部分,0、1、2、3、4、5、6、7是计数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未标出),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由于粗心,该同学忘了测量3、4两个计数点之间的距离(电源频率为50 Hz).求:(1)6号计数点的瞬时速度的大小v6=________m/s.(保留三位有效数字)(2)利用逐差法处理数据,可得加速度a=______m/s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3)计数点3、4之间的距离是x4=________cm.(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四、解答题31.一汽车以10 m/s的速度在匀速运动,前方遇到红灯将刹车,刹车的加速度是2.5m/s2,求:(1)刹车2 s后的速度?(2)刹车后6 s内的位移?(3)刹车后第3 s内的平均速度?32.一质量m B=4kg的物块B放于粗糙水平桌面上并处于静止状态,另有一质量m A=2kg的物块A连着绳子静止在空中,如图所示,绳子的节点为O,OC绳子的一端C固定在竖直墙面上,并且与墙面的夹角θ=37°,(已知sin37°=0.6 cos37°=0.8 g取10m/s2)求:(1)OB之间绳子上的拉力F1和OC之间绳子上的拉力F2(2)此时物块B与桌面之间的摩擦力F f(3)发现当物块A 的质量增加到m A =4kg 时,物块B 刚好要滑动,求桌面的动摩擦系数μ(假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33.NBA 球赛中,篮球以010/v m s =的速度水平撞击篮板,撞击后以8/v m s =的速度反向弹回,球与篮板接触的时间0.1t s =,求:()1篮球在水平方向的速度变化量;()2篮球与篮板撞击过程中水平方向的平均加速度.34.青岛是交通比较容易堵塞的一个城市,假设在某公路的十字路口,红灯拦停了很多汽车,拦停的汽车排成笔直一列,最前面的一辆汽车的前端刚好与路口停车线相齐,相邻两车的前端之间的距离均为l =7m ,若汽车起动时都以a =2m/s 2的加速度作匀加速运动,加速到v =10m/s 后做匀速运动通过路口。
高一 物理上学期10月月月考考试试题卷 附答案解析

高一物理上学期10月月月考考试试题卷附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各组物理量中,全部是标量的是()A.位移、时间、速度、加速度B.质量、路程、速率、温度C.速度、平均速度、位移、加速度D.位移、路程、时间、加速度2.如图所示,表示五个共点力的有向线段恰分别构成正六边形的两条邻边和三条对角线.已知F1=10 N,这五个共点力的合力大小为( )A.0B.30 NC.60 ND.90 N3.如图所示,用水平力去推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大木箱,没有推动。
关于木箱受到的推力和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推力和摩擦力大小相等 B.推力小于摩擦力C.推力和摩擦力方向相同 D.推力大于摩擦力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木块放在桌面上所受到的向上的弹力是由于木块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B.木块放在桌面上对桌面的压力是由于木块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C.用细竹竿拨动水中的木头,木头受到的竹竿的弹力是由于木头发生形变而产生的D.挂在电线下面的电灯对电线的拉力,是因为电线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5.一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未知,物理课外实验小组的同学们用固定在地面上的频闪照相机对该运动进行研究.已知相邻的两次闪光的时间间隔为1 s,发现质点在第1次到第2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移动了2 m,在第3次到第4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移动了8 m,则仅仅由此信息还是不能推算出A.第1次闪光时质点速度的大小B.质点运动的加速度C.第2次到第3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质点的位移大小D.质点运动的初速度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自由下落的石块速度越来越大,说明石块所受重力越来越大B.在空中飞行的物体不受重力作用C.一抛出的石块轨迹是曲线,说明石块所受的重力方向始终在改变D.将一石块竖直向上抛出,在先上升后下降的整个过程中,石块所受重力的大小与方向都不变7.驾驶手册中指出具有良好刹车性能的汽车以80 km/h的速率行驶时,可以在56 m的距离内被刹住,在以48 km/h的速率行驶时,可以在24 m的距离内被刹住,假设这两种速率驾驶员的反应时间相同(在反应时间内驾驶员来不及刹车,车速不变),刹车产生的加速度也相同,则驾驶员的反应时间约为A.0.5 s B.0.6 s C.0.7 s D.0.8 s8.甲、乙两人发生争执,甲打了乙的胸口一拳致使乙受伤.法院判决甲应支付乙的医药费.甲辩解说:“我打乙一拳,根据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相等,乙对我也有相同大小的作用力,所以乙并没有吃亏.”那么这一事件判决的依据是A.甲打乙的力大于乙对甲的作用力,故判决甲支付乙的医药费B.甲打乙的力等于乙对甲的力,但甲的拳能承受的力大于乙的胸能承受的力,乙受伤而甲未受伤,甲主动打乙,故判决甲支付乙的医药费C.甲打乙的力大于乙对甲的力,甲的拳和乙的胸受伤害程度不相同,甲轻而乙重,故判决甲支付乙的医药费D.由于是甲用拳打乙的胸,甲对乙的力远大于乙胸对甲拳的作用力,故判断甲支持乙的医药费9.“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中,为使小车运动时所受的拉力近似等于盘和重物的总重力,则盘和重物的总质量m与小车的质量M应满足的关系是()A.m远大于M B.m远小于M C.m略大于M D.m略小于M 10.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人正常行走时,鞋底受到滑动摩擦力的作用B.特警队员双手握住竖直的竹竿匀速上爬时,双手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下C.手将酒瓶竖直握住停留在空中,当增大手的握力时,酒瓶受到的摩擦力将增大D.在冰面上洒些细土,人再走上去就不易滑到,是因为鞋底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增大了11.两个共点力,大小分别是4N和9N,则它们的合力大小()A.最小是4NB.最大是9NC.可能是4ND.可能是9N12.如图所示是某同学从学校到购物中心的手机导航部分截屏,该导航提供了三条可行线路及相关数据,行驶过程中导航曾提示:“前方有测速,限速40公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三条线路的位移不相等B.“限速40公里”指的是限制汽车的平均速度C.图中显示“14分钟,5公里”分别指时间和路程D.研究汽车在地图上的实时位置时,汽车不可视为质点13.某一质点沿直线ox方向做变速运动,它离开O点的距离x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x=8+2t3(m),它的速度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为v=6t2(m/s),该质点在t=0到t=2s间的平均速度和t=2s时的瞬时速度的大小分别为( )A.12m/s,8m/s B.8m/s,24m/s C.12m/s,24m/s D.8m/s,12m/s 14.下列说法表示同一时刻的是()A.第 3 s 末和第 4 s 初B.前 5s 内和第 5 s 内C.第 4 s 末和第 3 s 初D.第 2 s 内和第 2s 末15.在下述问题中,能够把研究对象看做质点的是( )A.研究航天员翟志刚在太空出舱挥动国旗的动作B.用GPS确定打击海盗的“武汉”舰在大海中的位置C.将一枚硬币用力上抛,猜测它落地时正面朝上还是反面朝上D.欣赏进行花样滑冰的运动员的优美动作16.如图,用两根细线AC、BD静止悬挂一薄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薄板的重心可能在AC和BD的延长线的交点B.AC的拉力大于BD的拉力C.剪断BD,因为惯性薄板将保持原来的状态一直静止D.若保持AC位置不变,缓慢移动BD到竖直方向,则AC的拉力一直减小17.在升降电梯内的地板上放一体重计,电梯静止时,晓敏同学站在体重计上,体重计示数为50 kg,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电梯运动过程中,某一段时间内晓敏同学发现体重计示数如图所示,在这段时间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晓敏同学所受的重力变小了B.电梯的加速度大小为0.8 g,方向竖直向下C.电梯的加速度大小为0.8 g,方向竖直向上D.电梯的加速度大小为0.2 g,方向竖直向下18.如图所示,一只重为G的松鼠站在倾斜角为α的树枝上,则树枝对松鼠的作用力为()A.GcosαB.GC.GtanαD.Gsinα19.在研究机械运动时,下列物体中可以被当作质点处理的是()A.研究地球的自转运动时,地球可以当作质点来处理B.在大海中航行的船,要确定它在大海的位置时,可以把它当作质点来处理C.研究杂技演员在走钢丝的表演时,杂技演员可以当作质点来处理D.为提高乒乓球运动员球技,研究乒乓球的旋转时乒乓球可作为质点来处理20.甲、乙两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同向运动,甲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乙做匀速直线运动。
高一物理上学期10月月考试卷(普通班,含解析)

2015-2016学年山东省济宁市微山一中高一(上)月考物理试卷(普通班)(10月份)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完全正确的,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错选或不选的得0分).1.下列几组物理量中,全部为矢量的一组是( )A.时间、位移、速度 B.速度、速率、加速度C.路程、时间、速率 D.速度、速度变化量、加速度2.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研究哈雷彗星绕太阳公转时,哈雷彗星可以当做质点处理B.用GPS定位系统确定汽车位置时,汽车可以当做质点处理C.研究火车通过一座桥的时间时,火车可以当做质点来处理D.研究一端固定可绕该端转动的木杆的运动时,可以将此杆作为质点处理3.从水平匀速飞行的直升机上向外自由释放一个物体,不计空气阻力,在物体下落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飞机上看,物体静止B.从飞机上看,物体在沿直线下落C.从地面上看,物体在沿曲线下落D.从地面上看,物体在沿直线下落4.一个人从北京去重庆,可以乘火车,也可以乘飞机,还可以先乘火车到武汉,然后乘轮船沿长江到重庆,如图所示,这几种情况下:①他的位置变动是不同的;②他走过的路程相同;③他的运动轨迹不一样;④他的位移是相同的.以上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5.关于瞬时速度、平均速度、平均速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平均速度是质点在某段时间内运动的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B.瞬时速度是质点在某一位置或某一时刻的速度C.平均速率就是平均速度的大小D.做变速运动的质点,平均速度是通过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6.龟兔赛跑的故事源于伊索寓言,可谓众所周知,按照龟兔赛跑的故事情节,兔子和乌龟的位移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兔子和乌龟的运动正确的是( )A.兔子和乌龟是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的B.乌龟一直做匀加速运动,兔子先加速后匀速再加速C.骄傲的兔子在t4时刻后奋力追赶,但由于速度比乌龟的速度小,还是让乌龟先到达预定位移S3D.在0~t5时间内,乌龟的平均速度比兔子的平均速度大7.一个质点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相同,但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直至为零,在此过程中( )A.速度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小值B.速度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大值C.位移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将不再增大D.位移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达到最小值8.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速度变化得越快,加速度就越大B.加速度方向为正时,速度一定增加C.加速度方向保持不变,速度方向也保持不变D.加速度大小不断变小,速度大小也不断变小9.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沿同一方向作直线运动,t=0时刻同时经过公路旁的同一个路标.在描述两车运动的v﹣t图中(如图),直线a、b分别描述了甲、乙两车在0﹣20s的运动情况.关于两车之间的位置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0﹣10s内两车逐渐靠近B.在10﹣20s内两车逐渐远离C.5﹣15s内两车的位移相等D.在t=10s时两车在公路上相遇10.如图所示是某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由图可知这个质点的运动情况是( )A.前5s做的是匀速运动B.5s~15s内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为1m/s2C.质点15s末离出发点最远,20s末回到出发点D.15s~20s内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为﹣3.2m/s2二、实验题(本题共18分)11.足球以10m/s的速度水平撞击墙壁后,以8.0m/s的速度反向弹回,球与墙壁的接触时间是0.10s,则足球在这段时间内的加速度是多大?方向如何?12.关于打点计时器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10V以下的直流电源,电火花计时器使用的是220V交流电源B.在测量物体速度时,先让物体运动,后接通电源C.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计时器打点时间间隔都是0.02SD.纸带上打的点越密,说明物体运动的越慢13.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交流电源的计时仪器.根据打点时器打出的纸带,我们可以从纸带上直接得到的物理量是 ( )A.时间间隔 B.位移 C.瞬时速度 D.平均速度14.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Hz,记录小车运动的纸带如图所示,在纸带上选择5个计数点O、A、B、C、D,各点到O点的距离如图所示.根据学过的知识可以求出小车在B点的速度v B为__________m/s;BD间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为__________m/s2(结果均保留二位有效数字)三、计算题(本题共3个小题,共42分.解答过程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问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5.(14分)一辆卡车初速度v0为10m/s,超车过程的加速度a为2m/s2,求:(1)卡车在3s末的速度v(2)卡车在6S内的位移x6和平均速度.16.(14分)以18m/s的速度行驶的汽车,制动刹车后做匀减速运动,在3.0s内前进36m.求:(1)汽车的加速度;(2)从汽车开始刹车时计时,5.0s内汽车前进的距离.17.(14分)一辆汽车在十字路口等候绿灯,当绿灯亮时,汽车以3.0m/s2的加速度开始行驶,恰在此时一辆自行车以6.0m/s的速度匀速驶来,从后面赶过汽车.求:(1)什么时候汽车追上自行车?(2)汽车追上自行车时,汽车的速度是多大?。
【高中教育】最新高一物理上学期10月月考试卷(含解析)2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高中教育】最新高一物理上学期10月月考试卷(含解析)2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其中1-8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9-11题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得2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有错选和不答得0分)1.在研究下列运动时,能将人或物体看做质点的是( )A.研究地球的自转形成白天和黑夜时B.研究车轮的转动时C.研究万米冠军在长跑中的位置时D.研究花样滑冰运动员的美妙姿态时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通过的位移就是路程B.物体在任何运动中,位移大小不会比路程大C.平均速度的大小就是平均速率D.3S内和第3S所指的时间间隔相同3.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速度方向保持不变,速度方向也保持不变B.加速度大小不断变小,速度大小也不断变小C.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越大D.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4.物体以5m/s的初速度沿光滑斜面向上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经4s后又滑回到原处时,速度大小仍为5m/s.则物体的加速度为( ) A.2.5,方向沿斜面向下B.10,方向沿斜面向下C.5,方向沿斜面向下D.05.一小球由静止开始沿斜面下滑4s后进入一水平面继续滑行,又经过8s停下来,则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位移大小和它在水平面上运动的位移大小之比为( )A.1:2 B.1:4 C.2:1 D.4:16.一物体以2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2s内的位移为12m,则物体的初速度为( )A.10m/s B.9m/s C.8m/s D.07.现有四个不同的运动图象如图所示,设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a、速度为v、位移为x,物体在t=0时的速度均为零,则其中表示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的图象是( )A.B.C.D.8.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t=0时刻同时经过公路旁的同一个路标.如图所示,在描述两车运动的v﹣t图象中,直线a、b分别描述了甲、乙两车在0~20s的运动情况.关于两车之间的位移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0~10 s内,两车逐渐靠近B.在5~15 s内,两车的位移相等C.在t=10 s时,两车在公路上相遇D.在10~20 s内,两车逐渐远离9.甲、乙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x﹣t图象如图所示,以甲的出发点为原点,出发时刻为计时起点,则从图象可以看出( )A.t2到t3这段时间内甲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B.乙比甲先出发C.甲开始运动时,乙在甲前面x0处D.甲在中途停了一会儿,最终也没追上乙10.如图所示的位移(x)﹣时间(t)图象和速度(v)﹣时间(t)图象中给出四条图线,甲、乙、丙、丁代表四辆车由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运动的情况,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车做直线运动,乙车做曲线运动B.0~t1时间内,甲车通过的路程大于乙车通过的路程C.0~t2时间内,丙、丁两车在t2时刻相遇D.0~t2时间内,丁车的平均速度比丙车的大11.警车在平直公路上从O点出发,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途中在6s时间内先后经过距离为60m的A、B两根电线杆.已知A、B间的距离为60m,车经过A时的速率为5m/s,则( )A.警车经过电线杆B时的速率是15m/sB.警车的加速度为1.5C.O与A电线杆之间的距离为7.5mD.警车从出发点到A电线杆的时间是6s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空2分,共16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卷的横线上12.某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为x=4t﹣2t2,x和t的单位分别是m和s,则质点从开始运动的2s内的位移大小是__________m,当质点的速度为24m/s时,物体已经运动的时间为__________s.13.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由甲地出发,沿平直公路开往乙地,汽车先做匀加速运动,接着做匀减速运动,开到乙地刚好停止,其速度图象如图所示,那么在0~t0和t0~3t0段时间内的加速度大小比为__________位移大小之比为__________.14.质点做直线运动,其s﹣t关系如图所示,质点在0﹣20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m/s质点在__________时的瞬时速度等于它在6﹣20s内的平均速度.15.某军事试验场正在平地上试射对空导弹,若某次竖直向上发射导弹时发生故障,造成导弹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则导弹在第4s内做__________运动,导弹上升的最大高度为__________m.三、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50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6.一辆汽车以72km/h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现因故紧急刹车并最终停止运动.已知汽车刹车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为5m/s2,则:(1)刹车开始后经过3s时,汽车的速度是多少?(2)从刹车开始后到汽车前进30m,需要多少时间?17.一小球沿斜坡向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依次通过斜坡上的A、B、C 三点,已知AB之间的距离为6m,BC之间的距离为10m,通过AB和BC的时间t均为2s,求:(1)小球在斜坡上运动的加速度;(2)小球在A点的速度.18.近来,我国多个城市开始重点治理“中国式过马路”行为.每年全国由于行人不遵守交通规则而引发的交通事故上万起,死亡上千人.只有科学设置交通管制,人人遵守交通规则,才能保证行人的生命安全.如图所示,停车线AB与前方斑马线边界CD间的距离为23m.质量8t、车长7m的卡车以54km/h的速度向北匀速行驶,当车前端刚驶过停车线AB,该车前方的机动车交通信号灯由绿灯变黄灯.(1)若此时前方C处人行横道路边等待的行人就抢先过马路,卡车司机发现行人,立即制动,卡车制动的加速度为5m/s2.求卡车的制动距离;(2)若人人遵守交通规则,该车将不受影响地驶过前方斑马线边界CD.为确保行人安全,D处人行横道信号灯应该在南北向机动车信号灯变黄灯后至少多久变为绿灯?19.(14分)甲车以10m/s的速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乙车以4m/s的速度与甲车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甲车经过乙车旁边开始以0.5m/s2的加速度刹车,从甲车刹车开始计时,求:(1)乙车在追上甲车前,两车相距最大的距离.(2)乙车追上甲车所用的时间.20xx-20xx学年四川省德阳五中高一(上)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其中1-8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9-11题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得2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有错选和不答得0分)1.在研究下列运动时,能将人或物体看做质点的是( )A.研究地球的自转形成白天和黑夜时B.研究车轮的转动时C.研究万米冠军在长跑中的位置时D.研究花样滑冰运动员的美妙姿态时【考点】质点的认识.【分析】当物体的形状、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时,我们就可以把它看成质点,根据把物体看成质点的条件来判断即可【解答】解:A、研究地球的自转形成白天和黑夜时,要考虑地球的自转,所以大小不能忽略不计.故A错误;B、研究车轮的转动时,要考虑车轮的形状,不能看做质点.故B错误;C、研究万米冠军在长跑中的位置时,运动员的大小可以忽略不计.故C正确;D、研究花样滑冰运动员的美妙姿态时,运动员的大小和形状不能忽略,不能看做质点.故D错误.故选:C【点评】考查学生对质点这个概念的理解,关键是知道物体能看成质点时的条件,看物体的大小体积对所研究的问题是否产生影响,物体的大小体积能否忽略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通过的位移就是路程B.物体在任何运动中,位移大小不会比路程大C.平均速度的大小就是平均速率D.3S内和第3S所指的时间间隔相同【考点】平均速度;位移与路程.【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位移是矢量,位移的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位移的大小不大于路程.路程是标量,是运动路径的长度.当质点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一定等于路程;明确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的不同之处;知道时间坐标轴上的各段及各点的名称.【解答】解:A、位移是矢量,位移的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位移的大小不大于路程.路程是标量,是运动路径的长度.位移和路程不是一回事.故A错误;B、物体在任何运动中,位移大小不会比路程大;只能小于等于路程,故B正确;C、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而平均速率等于路程与时间的比值;故C错误;D、3s内是从零到3这三秒的时间;而第3s指的是第3个一秒内;故二者间隔不同;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位移与路程、平均速率和平均速度;时间和时刻;对于物理中的相似物理量,在学习中要多加注意,并能正确区分;同时注意明确位移的矢量性,比较大小时只能将位移的大小与路程相比较.3.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速度方向保持不变,速度方向也保持不变B.加速度大小不断变小,速度大小也不断变小C.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越大D.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考点】加速度;速度.【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a= 可知物体的加速度等于物体的速度的变化率,加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速度变化量的方向,与物体速度无关,即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物体的加速度越大.【解答】解:A、加速度方向保持不变,速度方向可以保持不变,也可以变化,比如竖直上抛物体,故A错误B、加速度大小不断变小,若加速度与速度反向时,则速度大小不断变小;若加速度与速度同向时,则速度不断变大,故B错误C、物体的速度变化大,但所需时间更长的话,物体速度的变化率可能很小,则加速度就会很小,故C错误.D、运动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其加速度一定越大,故D正确故选:D.【点评】加速度是运动学中最重要的物理量,对它的理解首先抓住物理意义,其次是定义式,以及与其他物理量的关系.4.物体以5m/s的初速度沿光滑斜面向上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经4s后又滑回到原处时,速度大小仍为5m/s.则物体的加速度为( ) A.2.5,方向沿斜面向下B.10,方向沿斜面向下C.5,方向沿斜面向下D.0【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根据加速度的定义由已知量求解加速度,注意速度矢量的方向.【解答】解:取沿斜面向上为正方向,则运动的初速度v0=5m/s,经过4s后的速度v=﹣5m/s2根据加速度的定义有负号表示加速度的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即沿斜面向下.故选:A.【点评】掌握加速度的定义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易错点在于速度的矢量性,虽然始末速度大小相等,但方向相反,故此过程中的速度变化不为零.5.一小球由静止开始沿斜面下滑4s后进入一水平面继续滑行,又经过8s停下来,则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位移大小和它在水平面上运动的位移大小之比为( )A.1:2 B.1:4 C.2:1 D.4:1【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物体先做匀加速运动,到达斜面底端时速度为v,又以此速度为初速度做匀减速运动,可以分别求出两段运动的平均速度,根据x=即可求解.【解答】解:物体在斜面上下滑时做匀加速运动,令最低点时的速度为v,则匀加速下滑过程中的平均速度,物体滑上水平面后,在摩擦力作用下做匀减速运动,最终速度为0,此过程中的平均速度由此可得物体匀加速下滑和匀减速下滑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根据x=物体运动位移大小之比等于时间比,.故选:A.【点评】本题可抓住匀变速运动的平均速度公式求解较为方便,注意匀加速运动的末速度即为匀减速运动的初速度.6.一物体以2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2s内的位移为12m,则物体的初速度为( )A.10m/s B.9m/s C.8m/s D.0【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关系知第2s内的位移等于前2s内的位移与第1s内的位移差,由此求得初速度即可.【解答】解:令初速度为v0,根据位移时间关系有物体在第2s的位移代入a=2m/s2解得:v0=9m/s故选:B.【点评】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关系,知道第2s内的位移为第2个1s内的位移,不是前2s内的位移.7.现有四个不同的运动图象如图所示,设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a、速度为v、位移为x,物体在t=0时的速度均为零,则其中表示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的图象是( )A.B.C.D.【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专题】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分析】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一直增大,速度方向不变,根据图象逐项分析即可.【解答】解:A、由位移﹣时间图象可知,位移随时间先增大后减小,2s后反向运动,4s末到达初始位置,故A错误;B、由速度﹣时间图象可知,速度2s内沿正方向运动,2﹣4s沿负方向运动,方向改变,故B错误;C、由图象可知:物体在第1s内做匀加速运动,第2s内做匀减速运动,2s末速度减为0,然后重复前面的过程,是单向直线运动,故C正确;D、由图象可知:物体在第1s内做匀加速运动,第2﹣3s内做匀减速运动,2s末速度减为0,第3s内沿负方向运动,不是单向直线运动,故D错误.故选C【点评】图象是我们高中物理研究运动的主要途径之一,应熟知其特征,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8.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t=0时刻同时经过公路旁的同一个路标.如图所示,在描述两车运动的v﹣t图象中,直线a、b分别描述了甲、乙两车在0~20s的运动情况.关于两车之间的位移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0~10 s内,两车逐渐靠近B.在5~15 s内,两车的位移相等C.在t=10 s时,两车在公路上相遇D.在10~20 s内,两车逐渐远离【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专题】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分析】t=0时刻两车同时经过公路旁的同一个路标,根据速度大小关系分析两车之间距离如何变化.根据速度图象的“面积”表示位移,判断位移关系.【解答】解:A、0时刻两车同时经过公路旁的同一个路标,在0﹣10s 内乙车速度大于甲车的速度,乙车在甲车的前方,所以两车逐渐远离.故A错误.B、根据速度图象的“面积”表示位移,由几何知识看出,5﹣15s内两车的位移相等.故B正确.C、在t=10s时两车速度相等,但a的位移大于b的位移,b还没有追上a.故C错误.D、在10﹣20s内,a车速度大于b车的速度,两车逐渐靠近.故D错误.故选:B【点评】利用速度﹣﹣时间图象求从同一位置出发的解追及问题,主要是把握以下几点:①当两者速度相同时两者相距最远;②当两者速度时间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相同时两者位移相同,即再次相遇;③当图象相交时两者速度相同.9.甲、乙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x﹣t图象如图所示,以甲的出发点为原点,出发时刻为计时起点,则从图象可以看出( )A.t2到t3这段时间内甲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B.乙比甲先出发C.甲开始运动时,乙在甲前面x0处D.甲在中途停了一会儿,最终也没追上乙【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平均速度;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专题】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分析】此图是位移﹣时间图象,直接反映了物体的位置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其斜率等于速度.根据图象可知两物体同时出发,甲开始运动时,乙在甲前面.甲物体在中途停了一会儿,在t时刻甲追上了乙.【解答】解:A、平均速度等于总位移除以总时间,由图象可知,t2到t3这段时间内甲的位移大于乙的位移,时间相等,所以甲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故A正确;B、由图象可知甲乙两物体同时出发,但不是从同一地点出发的,乙从距原点正方向上x=x0处出发,而甲从原点出发,所以甲开始运动时,乙在甲前面x0处,故B错误,C正确.D、由图象可知,甲物体在中途有一段时间内位移未变,即甲在中途停了一会儿,在t时刻甲乙两物体的位置相同,即甲追上了乙,故D错误.故选:AC【点评】本题关键掌握位移图象的基本性质:横坐标代表时刻,而纵坐标代表物体所在的位置,纵坐标不变即物体保持静止状态,能轻松进行分析.10.如图所示的位移(x)﹣时间(t)图象和速度(v)﹣时间(t)图象中给出四条图线,甲、乙、丙、丁代表四辆车由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运动的情况,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车做直线运动,乙车做曲线运动B.0~t1时间内,甲车通过的路程大于乙车通过的路程C.0~t2时间内,丙、丁两车在t2时刻相遇D.0~t2时间内,丁车的平均速度比丙车的大【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专题】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分析】在位移﹣时间图象中,倾斜的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斜率表示速度,图象的交点表示位移相等,平均速度等于位移除以时间;在速度﹣时间图象中,斜率表示加速度,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解答】解:A.由图象可知:甲做匀速直线运动,乙做速度越来越小的变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B.在t1时刻两车的位移相等,又都是单向直线运动,所以两车路程相等,故B错误;C.由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可知:丙、丁两车在t2时刻面积差最大,所以相距最远,故C错误;D.0~t2时间内,丙的位移小于丁的位移,时间相等,平均速度等于位移除以时间,所以丙的平均速度小于丁车的平均速度,故D正确.故选:D【点评】要求同学们能根据图象读出有用信息,注意位移﹣时间图象和速度﹣时间图象的区别,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11.警车在平直公路上从O点出发,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途中在6s时间内先后经过距离为60m的A、B两根电线杆.已知A、B间的距离为60m,车经过A时的速率为5m/s,则( )A.警车经过电线杆B时的速率是15m/sB.警车的加速度为1.5C.O与A电线杆之间的距离为7.5mD.警车从出发点到A电线杆的时间是6s【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推论求出B点的速度,结合速度时间公式求出加速度,根据速度位移公式求出O与A的距离,根据速度时间公式求出从出发点到A电线杆的时间.【解答】解:A、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推论,=,解得vB=15m/s,故A正确.B、根据速度时间公式得,警车的加速度a=,故B错误.C、O与A电线杆之间的距离,故C正确.D、警车从出发点到A的时间,故D错误.故选:AC.【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运动学公式和推论,并能灵活运用,有时运用推论求解会使问题更加简捷.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空2分,共16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卷的横线上12.某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为x=4t﹣2t2,x和t的单位分别是m和s,则质点从开始运动的2s内的位移大小是0m,当质点的速度为24m/s时,物体已经运动的时间为7s.【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得出质点的初速度和加速度,通过关系式求出2s内的位移,根据速度时间公式求出速度大小为24m/s时经历的时间.【解答】解:质点开始运动2s内的位移x=4t﹣2t2=4×2﹣2×4m=0m,根据得,质点的初速度v0=4m/s,加速度a=﹣4m/s2,根据v=v0+at得,t=.故答案为:0,7.【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速度时间公式,并能灵活运用,基础题.13.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由甲地出发,沿平直公路开往乙地,汽车先做匀加速运动,接着做匀减速运动,开到乙地刚好停止,其速度图象如图所示,那么在0~t0和t0~3t0段时间内的加速度大小比为2:1位移大小之比为1:2.【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专题】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分析】要求两段时间内的加速度之比,必须知道两段时间内的加速度分别是多少,而加速度的大小即为v﹣t图象斜率的绝对值.【解答】解:由于速度时间图象的斜率等于物体的加速度,故在0~t0内物体的加速度a1=,而在t0~3t0内物体的加速度a2==﹣,所以汽车在两段时间内的加速度之比为两段时间内平均速度都是,由s=得s1:s2=1:2.故答案为:2:1;1:2.【点评】v﹣t图象的斜率即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而掌握这点是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所在.14.质点做直线运动,其s﹣t关系如图所示,质点在0﹣20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0.8m/s质点在10s、14s时的瞬时速度等于它在6﹣20s 内的平均速度.【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专题】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分析】位移﹣时间图象表示物体的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图象上的任意一点表示该时刻的位置,图象的斜率表示该时刻的速度,平均速度等于位移除以时间.【解答】解:由图可知:质点在0﹣20s内的位移为16m,所以0﹣20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6﹣20s内的平均速度为:由图可知,质点在10s末和14s的斜率正好为:1,所以质点在10s、14s的瞬时速度等于它在6﹣20s内的平均速度故答案为:0.8,10s、14s【点评】理解位移﹣时间图象上点和斜率的物理意义;能从位移﹣时间图象中解出物体的位置变化即位移.15.某军事试验场正在平地上试射对空导弹,若某次竖直向上发射导弹时发生故障,造成导弹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则导弹在第4s内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运动,导弹上升的最大高度为60m.【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专题】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分析】根据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得出导弹的运动规律,根据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求出导弹上升的最大高度.【解答】解:根据图象可知,第4s内物体向下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可知,3s末上升到最高点,则最大高度h=.故答案为: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60【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速度时间图线的物理意义,知道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三、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50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6.一辆汽车以72km/h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现因故紧急刹车并最终停止运动.已知汽车刹车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为5m/s2,则:(1)刹车开始后经过3s时,汽车的速度是多少?(2)从刹车开始后到汽车前进30m,需要多少时间?【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根据速度时间公式求出汽车速度减为零的时间,判断汽车是否停止,再结合速度时间公式求出汽车的速度.根据位移时间公式求出汽车前进30m所需的时间.【解答】解:(1)72km/h=20m/s,汽车速度减为零的时间,。
高一 上学期物理10月月月考考试含解析

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斜面小车M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一边紧贴墙壁.若再在斜面上加一物体m,且M、m相对静止,此时小车受力个数为()A.3 B.4 C.5 D.62.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在不受外力作用时物体才有惯性B.只有运动的物体才具有惯性C.惯性是指物体具有的保持原来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D.两个物体只要速度相同,惯性就一定相同3.粗细均匀的电线架在A、B两根电线杆之间.由于热胀冷缩,电线在夏、冬两季呈现如图所示的两种形状,若电线杆始终处于竖直状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冬季,电线对电线杆的拉力较大B.夏季,电线对电线杆的拉力较大C.夏季与冬季,电线对电线杆的拉力一样大D.夏季,电线杆对地的压力较大4.小刚同学看新闻时发现:自从我国采取调控房价政策以来,曾经有一段时间,全国部分城市的房价上涨出现减缓趋势。
小刚同学将房价的“上涨”类比成运动中的“加速”,将房价的“下降”类比成运动中的“减速”,据此类比方法,你觉得“房价上涨出现减缓趋势”可以类比成运动中的()A.速度增大,加速度减小 B.速度增大,加速度增大C.速度减小,加速度减小 D.速度减小,加速度增大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木块放在桌面上受到向上的弹力是由于木块发生微小的形变产生的B.相对运动的物体间一定有滑动摩擦力存在C.相互压紧的粗糙物体之间总有摩擦力存在D.线能织成布,靠的是纱线之间的静摩擦力作用6.利用无人小飞机进行航拍,地面操控者进行以下操作时,能把无人机看成质点的是A.观察飞机通过一个标志杆所需时间B.调整飞机的飞行姿态C.调整飞机旋转机翼D.调整飞机与被摄物体的高度差7.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某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位移为零,该物体不一定是静止的B.在某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路程为零,该物体不一定是静止的C.某同学沿着400 m的环形操场跑了一圈,位移为400 mD.高速公路路牌标示“上海80 km”涉及的是位移8.下列情况中的运动物体,不能被看作质点的是A.欣赏某位舞蹈演员的舞姿B.用GPS确定远洋海轮在大海中的位置C.天文学家研究地球的公转D.计算男子400米自由泳金牌得主孙杨的平均速度9.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固定的半圆弧轨道两端点M、N连线水平,将一轻质小环套在轨道上,一细线穿过轻环,一端系在M点,另一端系一质量为m的小球,不计所有摩擦,重力加速度为g,小球恰好静止在图示位置,下列说法疋确的是()A.轨道对轻环的支持力大小为mgB.细线对M点的拉力大小为3mgC.细线对轻环的作用力大小为32 mgD.N点和轻环的连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10.如图所示,一攀岩运动员正沿竖直岩壁缓慢攀登,由于身背较重的行囊,重心上移至肩部的O点,总质量为60kg。
高一 上学期10月月月考考试(物理)附答案解析

高一上学期10月月月考考试(物理)附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自由下落的物体第n s内通过的位移比第(n-2)s内通过的位移多A.3(n+2)m B.4.9(2n+1)m C.19.6m D.221 nn-m2.如图所示,一个重200N的物体,在粗糙水平面上向右运动,物体和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同时物体还受到大小为10N、方向向左的水平力作用,则水平面对物体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是A.大小是10N,方向向左B.大小是20N,方向向左C.大小是20N,方向向右D.大小是10N,方向向右3.把竖直向下的90N的力分解为两个分力,一个分力在水平方向上等于120N,则另一个分力的大小为( )A.30N B.90N C.120N D.150N4.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等边三棱柱静止在水平放置的斜面上.已知三棱柱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斜面的倾角为30°,则斜面对三棱柱的支持力与摩擦力的大小分别为()A.32mg和32mgμB.12mg和32mgC.12mg和12mgμD.32mg和12mg5.如图甲所示,小孩用80 N的水平力推木箱不动,木箱此时受到水平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F1;如图乙所示,小孩用100 N的水平力恰能推动木箱,此时木箱与水平地面间的摩擦力大小为F2;如图丙所示,小孩把木箱推动了,此时木箱与水平地面间摩擦力大小为F3,若木箱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大小为200 N,木箱与水平地面间动摩擦因数为0.45,则F1、F2、F3的大小分别为()A.80 N、80 N、90 N B.80 N、80 N、45 NC.80 N、100 N、90 N D.80 N、100 N、45 N6.某同学绕操场一周跑了400m,用时65s.这两个物理量分别是()A.路程、时刻B.位移、时刻C.路程、时间D.位移、时间7.如图所示,手沿水平方向将书压在竖直墙壁上,使其保持静止,现增大手对书的压力,则书()A.将沿墙壁滑动B.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不变C.对墙壁的压力不变D.受到的静摩擦力不变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作自由落体运动时没有惯性B.亚里士多德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C.伽利略通过逻辑推理和实验认为,重物比轻物下落的快D.研究月球绕地球运动轨迹时不能把月球看成质点9.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在不受外力作用时物体才有惯性B.只有运动的物体才具有惯性C.惯性是指物体具有的保持原来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D.两个物体只要速度相同,惯性就一定相同10.小洪同学乘出租车从校门口出发,到火车站接到同学后当即随车回校.出租车票如图所示,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位移为16.2kmB.路程为0C.11:48指的是时间D.11:05指的是时刻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向下B.两物体间如果有相互作用的摩擦力,就一定存在相互作用的弹力C.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受摩擦力的大小一定与物体所受的重力大小成正比D .物体受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起阻碍物体运动的作用 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平时我们问“现在什么时间?”里的“时间”是指时刻而不是指时间间隔B .“坐地日行八万里”是以地球为参考系C .研究短跑运动员的起跑姿势时,由于运动员是静止的,所以可以将运动员看做质点D .对直线运动的某个过程,路程一定等于位移的大小13.甲、乙、丙三辆汽车同时以相同的速度经过某一路标,此后甲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乙先加速后减速,丙先减速后加速,它们经过下一路标时的速度仍相同,则 A .甲车先经过下一个路标 B .乙车先经过下一个路标 C .丙车先经过下一个路标 D .无法判断谁先经过下一个路标14.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人正常行走时,鞋底受到滑动摩擦力的作用B .特警队员双手握住竖直的竹竿匀速上爬时,双手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下C .手将酒瓶竖直握住停留在空中,当增大手的握力时,酒瓶受到的摩擦力将增大D .在冰面上洒些细土,人再走上去就不易滑到,是因为鞋底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增大了 15.一个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先后经过a 、b 两点时的速度大小分别是4v 和v ,所用时间是t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5v tB .经过ab 中点时的速率是2.5vC .在2t 时刻的速率是172v D .0﹣﹣2t 时间内发生的位移比2t﹣﹣t 时间内位移大34vt 16.如图为一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根据图作如下分析,(分别用1v 、1a 表示物体在10t ~时间内的速度与加速度;2v 、2a 表示物体在12t t ~时间内的速度与加速度),分析正确的是( )A .1v 与2v 方向相同,1a 与2a 方向相反B .1v 与2v 方向相反,1a 与2a 方向相同C .1v 与2v 方向相反,1a 与2a 方向相反D .1v 与2v 方向相同,1a 与2a 方向相同17.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 1和m 2的木块A 和B 之间用轻质弹簧相连,在拉力F 作用下,竖直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突然撤去拉力F ,撤去F 后的瞬间A 和B 的加速度大小为a A和a B,则A.a A=0,a B=gB.a A=g,a B=gC.a A=0,a B=122m mgm+D.a A=g,a B=122m mgm+18.如图所示,一只重为G的松鼠站在倾斜角为α的树枝上,则树枝对松鼠的作用力为()A.GcosαB.GC.GtanαD.Gsinα19.打水漂是人类最古老的游戏之一(如图).仅需要一块小瓦片,在手上呈水平放置后,用力水平飞出,瓦片擦水面飞行,瓦片不断地在水面上向前弹跳,直至下沉.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飞出时的初速度越大,瓦片的惯性一定越大B.飞行时所用时间越长,瓦片的惯性一定越大C.飞出去的距离越长,瓦片的惯性一定越大D.瓦片的质量越大,惯性一定越大20.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出租车是按位移的大小来计费的B.出租车是按路程的大小来计费的C.在田径场1500m长跑比赛中,跑完全程的运动员的位移大小为1500mD .高速公路路牌上显示“上海100k m”,表示该处到上海的位移大小为100km二、多选题21.如图所示,A 、B 、C 三个物体静止叠放在水平桌面上,物体A 的质量为2m ,B 和C 的质量都是m ,A 、B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B 、C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4μ,B 和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8μ.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 .现对A 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拉力F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若A 、B 、C 三个物体始终相对静止,则力F 不能超过32μmg B .当力F =μmg 时,A 、B 间的摩擦力为34mg μ C .无论力F 为何值,B 的加速度不会超过34μg D .当力F >72μmg 时,B 相对A 滑动 22.一个物体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某时刻因受到水平向右的恒力而匀加速运动起来,加速度大小为a 1.经过一段时间以后,速度为v 1,改为反向的另一恒力,作用二倍的时间,发现物体恰好回到出发点,此刻速度为v 2,第二个恒力产生的加速度大小为a 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2016学年湖北省孝感市安陆一中高一(上)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50分,其中1---6是单项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7---10是多项选择题,每小题至少有二个选项合理,选对选全得5分,选对不全得3分,错选或不选得0分)1.(5分)(2015秋•孝感校级月考)下列运动中涉及到的物体,能当作质点看的物体是()A.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时的地球B.研究发球动作对旋转情况影响时的乒乓球C.研究运动员射门技术动作时的足球D.研究做空翻动作中的杂技演员2.(5分)(2015秋•孝感校级月考)一人用细绳拉着一个重物在地面上前进,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如研究绳子对人的拉力,则施力物体是绳子,受力物体是人B.如研究细绳对重物的拉力,则施力物体是绳子,受力物体是重物C.如研究重物对细绳的拉力,则施力物体是重物,受力物体是绳D.如研究细绳对重物的拉力,施力物体是人,受力物体是重物3.(5分)(2014秋•寿县校级期末)一只松鼠站在倾斜的树枝上,则树枝对松鼠的弹力的方向为()A.竖直向上 B.竖直向下C.垂直树干斜向上D.沿树干方向4.(5分)(2015秋•孝感校级月考)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运动的速度随着加速度的减小而减小B.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C.物体的初速度和加速度越大,末速度越大D.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初速度和加速度越大,则末速度一定越大5.(5分)(2014秋•巩留县校级期中)从同一地点同时开始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的两个物体Ⅰ、Ⅱ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在0~t0时间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Ⅰ、Ⅱ两个物体的加速度都在不断减小B.Ⅰ物体的加速度不断增大,Ⅱ物体的加速度不断减小C.Ⅰ物体的位移不断增大,Ⅱ物体的位移不断减小D.Ⅰ、Ⅱ两个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都是6.(5分)(2008秋•濠江区校级期末)从某建筑物顶部自由下落的物体,在落地前的1秒内下落的高度为建筑物高的,则物体落到地面的瞬时速度为()A.10m/s B.15m/s C.20m/s D.25m/s7.(5分)(2015秋•孝感校级月考)如图表示匀速直线运动图象的是()A.B.C.D.8.(5分)(2015秋•孝感校级月考)跳伞运动员做低空跳伞表演,当飞机离地面某一高度静止于空中时,运动员离开飞机下落,运动一段时间后打开降落伞,展伞后运动员以5m/s2的加速度匀减速下落,则运动员在匀减速下降的任意一秒内()A.这一秒末的速度比前一秒初的速度小5m/sB.这一秒末的速度是前一秒末的速度的0.2倍C.这一秒内的位移比前一秒内的位移小5mD.这一秒末的速度比前一秒初的速度小10m/s9.(5分)(2014秋•赫山区校级期中)做初速度不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时间T 内通过位移x1到达A点,接着在时间T内又通过位移x2到达B点,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物体在A点的速度大小为B.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C.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D.物体在B点的速度大小为10.(5分)(2014秋•周口期末)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先后经过A、B、C三点,已知B 是AC的中点,质点在AB段和BC段的平均速度分别为V1、V2,根据以上给出的条件可以求出()A.质点在AC段运动的时间B.质点的加速度C.质点在AC段的平均速度D.质点在C点的瞬时速度二、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1题6分,第12题6分,共12分)11.(6分)(2012秋•瑞安市期中)某次实验研究匀加速直线运动纸带的记录如图所示,图中前几个点模糊,因此从A开始每打5个点取1个计数点,计时器打点频率为50Hz.测得各段长度为AB=1.6cm,AC=3.4cm,AD=5.4cm,AE=7.6cm,则:从打A点打到E点共历时,从A到E纸带的平均速度是m/s,B点的瞬时速度为m/s.12.(6分)(2012秋•吉林期末)在做“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中,取下一段纸带研究其运动情况,如图所示.设0点为计数的起始点,两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秒,则第一个计数点与起始点的距离S1为cm,打第一个计数点时物体的瞬时速度为 m/s,物体的加速度为m/s2.三、计算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8分,第13题10分,第14题12分,第15题12分,第16题14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没有过程只有答案的得零分,最终结果是数值的必须明确写出数值的单位)13.(10分)(2015春•南京校级期末)起重机竖直吊起一货物,货物的速度随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物体上升运动有几个阶段?每一阶段的加速度大小多少?6s内上升的高度是多少?14.(12分)(2012秋•荔城区校级期中)在平直的公路上,一汽车的速度为15m/s,从某时刻开始刹车,在阻力的作用下,汽车以2m/s2的加速度运动,问(1)刹车后5s末车的速度是多少?(2)刹车后10s末车离开始刹车点多远?15.(12分)(2015秋•葫芦岛月考)甲、乙两地相距8m,物体A由甲地向乙地由静止出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2m/s2;物体B由乙地(在甲地之前)出发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是4m/s,运动方向跟A一致,但比A早1s开始运动.问:(1)物体A出发后经几秒钟追上物体B?相遇处距甲地多远?(2)相遇前什么时候两物体相距最远?相距几米?16.(14分)(2015秋•孝感校级月考)在“30m折返跑”中,平直的跑道上,一学生站立在起点线处,当听到起跑口令后(测试员同时开始计时),跑向正前方30m处的折返线,到达折返线处时,用手触摸固定在折返线处的标杆,再转身跑回起点线,到达起点线处时,停止计时,全过程所用时间即为折返跑的成绩.学生可视为质点,加速或减速过程均视为匀变速,触摸杆的时间不计.该学生加速时的加速度大小为a1=2.5m/s2,减速时的加速度大小为a2=5m/s2,到达折返线处时速度需减小到零,并且该学生全过程中最大速度不超过v m=12m/s.求该学生“30m折返跑”的最好成绩.2015-2016学年湖北省孝感市安陆一中高一(上)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50分,其中1---6是单项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7---10是多项选择题,每小题至少有二个选项合理,选对选全得5分,选对不全得3分,错选或不选得0分)1.(5分)(2015秋•孝感校级月考)下列运动中涉及到的物体,能当作质点看的物体是()A.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时的地球B.研究发球动作对旋转情况影响时的乒乓球C.研究运动员射门技术动作时的足球D.研究做空翻动作中的杂技演员【考点】质点的认识.【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物体能看成质点的条件是:当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或影响不计时,物体可以看作质点处理.【解答】解:A、地球的直径很大,还有一定的形状,但地球的大小相对于地球和太阳的距离小得很多,所以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可以把地球看成质点.故A正确.B、研究发球动作对旋转情况影响时的乒乓球,其形状和大小不能忽略,不能用点来代替,故B错误.C、研究足球运动员的射门技术时,要研究足球运动员的动作,故不能看成质点,故C错误;D、研究杂技演员做空翻动作时,要研究演员的动作,故不能看成质点,故D错误.故选:A.【点评】质点是理想化的物理模型,物体能否看成质点,取决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的影响能否忽略,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2.(5分)(2015秋•孝感校级月考)一人用细绳拉着一个重物在地面上前进,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如研究绳子对人的拉力,则施力物体是绳子,受力物体是人B.如研究细绳对重物的拉力,则施力物体是绳子,受力物体是重物C.如研究重物对细绳的拉力,则施力物体是重物,受力物体是绳D.如研究细绳对重物的拉力,施力物体是人,受力物体是重物【考点】力的概念及其矢量性.【分析】力是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一定是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并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同时产生同时消失.【解答】解:A、如研究绳子对人的拉力,是细绳的力作用在人上面,所以施力物体是绳子,受力物体是人.故A正确;B、同理,如研究细绳对重物的拉力,则施力物体是绳子,受力物体是重物.故B正确;C、同理,如研究重物对细绳的拉力,则施力物体是重物,受力物体是绳.故C正确;D、同理,如研究细绳对重物的拉力,施力物体是细绳,受力物体是重物.故D错误.本题选择错误的,故选:D【点评】该题考查对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的判定,要注意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是一道基础题目.3.(5分)(2014秋•寿县校级期末)一只松鼠站在倾斜的树枝上,则树枝对松鼠的弹力的方向为()A.竖直向上 B.竖直向下C.垂直树干斜向上D.沿树干方向【考点】物体的弹性和弹力.【专题】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专题.【分析】根据弹力的方向,即求出树枝对松鼠的作用力的方向.【解答】解:根据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要恢复原状,从而产生弹力,因此树枝对松鼠的弹力的方向垂直树干斜向上,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评】考查弹力的方向,掌握弹力形成的原因,理解弹性形变与非弹性形变的区别.4.(5分)(2015秋•孝感校级月考)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运动的速度随着加速度的减小而减小B.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C.物体的初速度和加速度越大,末速度越大D.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初速度和加速度越大,则末速度一定越大【考点】加速度.【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a=可知物体的加速度等于物体的速度的变化率,加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速度变化量的方向,与物体速度无关,即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物体的加速度越大.【解答】解:A、如果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加速度在减小,速度却增大,即速度增加得越来越慢,故A错误;D、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故B正确;C、物体的初速度和加速度越大,如果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速度在减小,末速度变小,故CD错误;故选:B.【点评】把握加速度的定义式a=中各个物理量的含义以及各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加速度的定义的基础.5.(5分)(2014秋•巩留县校级期中)从同一地点同时开始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的两个物体Ⅰ、Ⅱ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在0~t0时间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Ⅰ、Ⅱ两个物体的加速度都在不断减小B.Ⅰ物体的加速度不断增大,Ⅱ物体的加速度不断减小C.Ⅰ物体的位移不断增大,Ⅱ物体的位移不断减小D.Ⅰ、Ⅱ两个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都是【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加速度.【专题】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分析】速度时间图象上某点的切线的斜率表示该点对应时刻的加速度大小,图线与时间轴包围的面积表示对应时间内的位移大小,再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进行分析.【解答】解:A、B、速度时间图象上某点的切线的斜率表示该点对应时刻的加速度大小,故物体Ⅰ做加速度不断减小的减速运动,物体Ⅱ做加速度不断减小的加速运动,故A正确B 错误;C、两个物体都做加速运动,故位移不断变大,故C错误;D、图线与时间轴包围的面积表示对应时间内的位移大小,如果物体的速度从v2均匀减小到v1,或从v1均匀增加到v2,物体的位移就等于图中梯形的面积,平均速度就等于,故Ⅰ的平均速度大于,Ⅱ的平均速度小于,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关键是根据速度时间图象得到两物体的运动规律,然后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和图线与时间轴包围的面积表示对应时间内的位移大小分析处理.6.(5分)(2008秋•濠江区校级期末)从某建筑物顶部自由下落的物体,在落地前的1秒内下落的高度为建筑物高的,则物体落到地面的瞬时速度为()A.10m/s B.15m/s C.20m/s D.25m/s【考点】自由落体运动.【专题】自由落体运动专题.【分析】假设总时间是t,运用位移时间关系公式h=表示出总位移和前位移,然后联立求解出时间,最后根据速度时间关系公式求解落地速度.【解答】解:假设总时间是t,则:全程:h=前过程:联立解得t=2s故落地速度为:v=gt=20m/s故选C.【点评】本题关键是明确自由落体运动的运动性质,然后选择恰当的过程运用位移时间关系公式列式求解.7.(5分)(2015秋•孝感校级月考)如图表示匀速直线运动图象的是()A.B.C.D.【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专题】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分析】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是物体的速度保持不变.x﹣t图象的斜率等于速度,根据斜率分析物体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由v﹣t图象直接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解答】解:ABD、x﹣t图象的斜率等于速度,由图看出速度不随时间变化,说明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BD正确.C、此图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大,说明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C错误.故选:ABD【点评】本题首先要理解并掌握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不变的特点,其次要抓住两种图象的数学意义来分析物体的运动性质.8.(5分)(2015秋•孝感校级月考)跳伞运动员做低空跳伞表演,当飞机离地面某一高度静止于空中时,运动员离开飞机下落,运动一段时间后打开降落伞,展伞后运动员以5m/s2的加速度匀减速下落,则运动员在匀减速下降的任意一秒内()A.这一秒末的速度比前一秒初的速度小5m/sB.这一秒末的速度是前一秒末的速度的0.2倍C.这一秒内的位移比前一秒内的位移小5mD.这一秒末的速度比前一秒初的速度小10m/s【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综合运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展伞后运动员以5m/s2的加速度匀减速下降,知单位时间内的速度减小5m/s.由△x=at2可明确位移的差值;【解答】解:A、展伞后运动员以5m/s2的加速度匀减速下降,运动员减速下降的任一秒内速度减小5m/s,不是0.2倍的关系,这一秒末比前一秒初多2s,速度减小10m/s,故A、B 错误,D正确.C、这一秒内的位移比前一秒内的位移小x=at2=5×1=5m;故C正确;故选:CD.【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加速度的定义式,知道加速度等于单位时间内的速度变化量,明确常见结论的正确应用;9.(5分)(2014秋•赫山区校级期中)做初速度不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时间T 内通过位移x1到达A点,接着在时间T内又通过位移x2到达B点,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物体在A点的速度大小为B.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C.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D.物体在B点的速度大小为【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根据该推论求出物体在A点的速度;根据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是一恒量求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结合速度时间公式求出物体在B点的速度大小.【解答】解:A、物体在A点的瞬时速度等于2T内的平均速度,则.故A正确.BC、根据得,a=.故B错误,C正确.D、B点的速度=.故D正确.故选:ACD.【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和推论,并能灵活运用,有时运用推论求解会使问题更加简捷.10.(5分)(2014秋•周口期末)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先后经过A、B、C三点,已知B 是AC的中点,质点在AB段和BC段的平均速度分别为V1、V2,根据以上给出的条件可以求出()A.质点在AC段运动的时间B.质点的加速度C.质点在AC段的平均速度D.质点在C点的瞬时速度【考点】平均速度.【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设AB=BC=x,运动的时间分别为:t1和t2,根据运动学公式列出方程,看能不能根据已知条件求解即可.【解答】解:B是AC的中点,所以则有:;同理得:.而①.故C正确;又由于B是AC的中点,则:v1t1=v2t2②③④联立②③④,整理可得:所以可以求出质点在C点的瞬时速度.故D正确;由于在上述的计算过程中时间t已经约掉,所以不能求出时间,以及与时间相关的加速度.故选:CD.【点评】本题要注意AC段的平均速度不等于,平均速度应为总位移除以总时间,很多同学会做错.二、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1题6分,第12题6分,共12分)11.(6分)(2012秋•瑞安市期中)某次实验研究匀加速直线运动纸带的记录如图所示,图中前几个点模糊,因此从A开始每打5个点取1个计数点,计时器打点频率为50Hz.测得各段长度为AB=1.6cm,AC=3.4cm,AD=5.4cm,AE=7.6cm,则:从打A点打到E点共历时0.4 ,从A到E纸带的平均速度是0.19 m/s,B点的瞬时速度为0.17 m/s.【考点】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专题】实验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每五个点取一计数点说明时间为t=5T=0.1s,根据=求瞬时速度.【解答】解:根据纸带可知从打A点打到E点共历时t=4×0.1s=0.4s,从A到E纸带的平均速度是==0.19m/s,B点的瞬时速度为==0.17m/s.故答案为0.4,0.19,0.17【点评】遇到纸带问题注意利用公式求瞬时速度,利用△x=a求加速度,注意用“二分法”求平均加速度.12.(6分)(2012秋•吉林期末)在做“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中,取下一段纸带研究其运动情况,如图所示.设0点为计数的起始点,两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秒,则第一个计数点与起始点的距离S1为 4.00 cm,打第一个计数点时物体的瞬时速度为0.450 m/s,物体的加速度为 1.00 m/s2.【考点】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专题】实验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由于匀变速直线运动在连续相等的时间内位移之差为常数,可以求出S1大小,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x=aT2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可以求出打纸带上1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解答】解:由于匀变速直线运动在连续相等的时间内位移之差为常数,即x3﹣x2=(15﹣9)﹣(9﹣s1)=x2﹣x1=(9﹣s1)﹣s1,解得:S1=4.00cm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得:v1==m/s=0.450m/s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x=aT2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得:△x=x2﹣x1=x3﹣x2=1cm=aT2,解得:a=1.00m/s2故答案为:4.00,0.450,1.00【点评】要提高应用匀变速直线的规律以及推论解答实验问题的能力,在平时练习中要加强基础知识的理解与应用.三、计算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8分,第13题10分,第14题12分,第15题12分,第16题14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没有过程只有答案的得零分,最终结果是数值的必须明确写出数值的单位)13.(10分)(2015春•南京校级期末)起重机竖直吊起一货物,货物的速度随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物体上升运动有几个阶段?每一阶段的加速度大小多少?6s内上升的高度是多少?【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专题】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分析】v﹣t图象中,与时间轴平行的直线表示做匀速直线运动,倾斜的直线表示匀变速直线运动,斜率表示加速度,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解答】解:(1)物体上升有三个过程第一个过程0~2s,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末速度为4m/s;第二个过程2s~5s,以4m/s做匀速直线运动;第三个过程5s~6s,做匀减速运动,初速度为4m/s,末速度为零.(2)第一阶段的加速度为:;第二阶段加速度为零;第三阶段加速度为:,加速度大小为4m/s2.(3)6s 内物体上升的高度在数值上等速度﹣时间图象上对应的梯形面积数值,由数学知识可知,该梯形面积数值为:S==18m,所以物体在6s内物体上升的高度为18m答:物体上升运动有三个过程;第一阶段的加速度大小为2m/s2;第二阶段加速度为零,第三阶段加速度大小为4m/s2.6s内货物上升的高度是18m.【点评】本题关键从形状分析物体的运动性质,根据斜率表示加速度,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即可求解加速度和位移.14.(12分)(2012秋•荔城区校级期中)在平直的公路上,一汽车的速度为15m/s,从某时刻开始刹车,在阻力的作用下,汽车以2m/s2的加速度运动,问(1)刹车后5s末车的速度是多少?(2)刹车后10s末车离开始刹车点多远?【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汽车刹车做匀减速运动,先根据初速度和加速度,求出汽车从刹车到停止运动的时间,然后再求汽车的速度与位移.【解答】解:由题意知,刹车所用的时间为:t0===7.5s;(1)刹车后5s末车的速度:v=v0﹣at1=15﹣2×5=5m/s;(2)刹车后10s末车的位移:s===56.25m;答:(1)刹车后5s末车的速度是5m/s;(2)刹车后10s末车离开始刹车点56.25m远.【点评】对于匀减速直线运动,已知时间,求解速度和位移时,不能死代公式,要先判断汽车的状态后计算位移的大小.15.(12分)(2015秋•葫芦岛月考)甲、乙两地相距8m,物体A由甲地向乙地由静止出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2m/s2;物体B由乙地(在甲地之前)出发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是4m/s,运动方向跟A一致,但比A早1s开始运动.问:(1)物体A出发后经几秒钟追上物体B?相遇处距甲地多远?(2)相遇前什么时候两物体相距最远?相距几米?【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专题】追及、相遇问题.【分析】(1)根据位移关系,结合运动学公式求出追及的时间,从而求出追上时距甲地的距离.(2)当两者速度相等时,相距最远,结合速度公式求出相距最远的时间,根据位移公式求出相距最远的距离.【解答】解:(1)B比A早运动1 s,在1 s内的位移x1=v B t1=4×1m=4 m当A开始运动时,A、B相距x0=8 m+4 m=12 m.设经过t s物体A追上B,根据匀变速运动和匀速运动公式得:x A=at2,x B=v B t,x A=x B+x0,代入数据解得:t=6 s.相距甲地的距离l==36 m.(2)当物体A与B速度相同时相距最远,对A,v=at′,得t′=2 s此时A的位移为x A′=at′2,B的位移为x B′=v B t′,相距的距离为△x=x B′+x0﹣x A′=16 m.答:(1)物体A出发后6s追上物体B,相遇处距甲地36m.(2)相遇前2s时两物体相距最远,最远距离为16m.【点评】本题考查了运动学中的追及问题,关键抓住位移关系,结合运动学公式灵活求解,知道速度相等时,相距最远.16.(14分)(2015秋•孝感校级月考)在“30m折返跑”中,平直的跑道上,一学生站立在起点线处,当听到起跑口令后(测试员同时开始计时),跑向正前方30m处的折返线,到达折返线处时,用手触摸固定在折返线处的标杆,再转身跑回起点线,到达起点线处时,停止计时,全过程所用时间即为折返跑的成绩.学生可视为质点,加速或减速过程均视为匀变速,触摸杆的时间不计.该学生加速时的加速度大小为a1=2.5m/s2,减速时的加速度大小为a2=5m/s2,到达折返线处时速度需减小到零,并且该学生全过程中最大速度不超过v m=12m/s.求该学生“30m折返跑”的最好成绩.【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本题先假设学生运动的前进过程分为两个过程,匀加速前进过程、匀减速前进过程,结合速度公式和位移公式列式求解,如果前进过程最大速度大于允许的最大速度,则前进过程分三个过程,即匀加速前进过程、匀速前进过程、匀减速前进过程,学生后退的过程分为加速过程和匀速过程,根据运动学公式求出各个过程的时间,得到总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