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6.1 平均数(同步练习)
2018年秋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六章数据的分析6.1平均数1平均数同步练习课件(新版)北师大版

1 平均数
第六章
数据的分析
第1课时 平均数
A 知识要点分类练 B 规律方法综合练
C 拓广探究创新练
第1课时
平均数
A 知识要点分类练
知识点1 算术平均数
1.2017·苏州有一组数据:2,5,5,6,7,这组数据的平均 数为( C ) A.3 B.4 C.5 D.6
第1课时
平均数
第1课时
平均数
(3)数据 ax1+by1,ax2+by2,…,axn+byn 的平均数为 1 1 [(ax1 + by1) + (ax2 + by2) +…+ (axn + byn)] = [(ax1 + ax2 +…+ axn) + n n 1 1 (by1+by2+…+byn)]= [a(x1+x2+…+xn)+b(y1+y2+…+yn)]= ·a(x1+ n n 1 x2+…+xn)+ ·b(y1+y2+…+yn)=ax+by=4a+18b. n
第1课时
平均数
解:(1)因为数据 x1,x2,x3 的平均数是 4,数据 y1,y2,y3,y4 的平均数 是 18, 1 所以数据 x1,x2,x3,y1,y2,y3,y4 的平均数为 ×(12+72)=12. 7 1 (2)因为 x= (x1+x2+…+xn)=4,所以 x1+x2+…+xn=4n, n 所以数据 6x1,6x2,6x3,…,6xn 的平均数为 1 1 1 (6x1+6x2+6x3+…+6xn)= ×6(x1+x2+x3+…+xn)= ×6×4n=24. n n n
第1课时
知识点2
平均数
加权平均数
5.从一组数据中取出 a 个 x1,b 个 x2,c 个 x3,组成一个样本, 那么这个样本的平均数是( B ) x1+x2+x3 A. 3 ax1+bx2+cx3 C. 3 ax1+bx2+cx3 B. a+b+c a+b+c D. 3
6.1 平均数(第1课时) 八年级上册北师大版

探究新知 素养考点 1 加权平均数的应用
例2 某跳水队为了解运动员的年龄情况,作了一次年龄调查, 结果如下:13岁8人,14岁16人,15岁24人,16岁2人.求这个 跳水队运动员的平均年龄(结果取整数).
解:这个跳水队运动员的平均年龄为:
x
=
138 1416 1524 162
8 16 24 2
解: x甲 80 6 96 4 86.4(分),
10
x乙 94 6 81 4 88.8 (分),
10
x乙 x甲 所以乙将被录取.
课堂小结
平均数与加 权平均数
小明的做法有道理吗?
探究新知
当一组数据中有若干个数据多次重复出现时, 可以考虑下面的做法:
如果在n个数中,x1出现f1次,x2出现f2次,…, xk出现fk次(这里f1+f2+… +fk=n),那么
x
x1 f1
x2
f2
xk
fk
n
探究新知
例 某广告公司欲招聘广告策划人员一名,对A,B,C三名候选 人进行了三项素质测试,他们的各项测试成绩如下表所示:
探究新知
解:(1)甲的平均成绩
85 78 85 73 80.25 (分),
4
乙的平均成绩 73 80 82 83 79.5 (分),
4
因为80.25>79.5,所以应该录取甲.
(2)甲的平均成绩
85 2 781 85 3 73 4 79.5(分),
213 4
乙的平均成绩 73 2 801 823 83 4 80.4 (分),
课堂检测
基础巩固题
6.万载三中规定学生的学期体育成绩满分为100分,其中早锻炼 及体育课外活动占20%,期中考试成绩占30%,期末成绩占 50%.小桐的三项成绩(百分制)依次是95分、90分、85分,小 桐这学期的体育成绩是多少?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教学设计:6.1.1平均数

1.教学方法:
-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平均数的概念,让学生感受平均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运用探究式教学法,鼓励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共同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探究精神。
-使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如运用多媒体展示数据处理的步骤和结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
4.教学资源:
-利用课本、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
-推荐一些与平均数相关的数学竞赛题目或拓展阅读材料,满足学有余力学生的学习需求。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创设情境:以学校运动会中跳远比赛成绩为例,将学生带入一个真实的数据分析场景。提出问题:“如何衡量我们班跳远运动员的整体水平?”引导学生思考。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平均数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平均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学生需要掌握平均数的定义,理解平均数在描述数据集中趋势方面的作用,并能够熟练地计算出一组数据的平均数。
2.难点:平均数与其他统计量的联系和区别,以及在实际问题中如何选择合适的统计量。
学生需要能够区分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等统计量,理解它们各自的优缺点,并在具体问题中灵活运用。
2.平均数的计算方法:以跳远比赛成绩为例,演示计算平均数的过程,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计算方法。
3.平均数的性质:讲解平均数与数据集的关系,如平均数大于等于最大值,小于等于最小值等。
4.平均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介绍平均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如统计学、经济学等领域。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收集一组数据,如身高、体重、成绩等。
2.引出平均数: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基础上,引出平均数这一概念,指出平均数可以反映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从而衡量运动员的整体水平。
北师大八年级数学上册《平均数》同步练习3

平均数一、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20分)1.北京市2007年5月份某一周的日最高气温(单位:℃)分别为25,28,30,29,31,32,28,这周的日最高气温的平均值为()A.28℃B.29℃C.30℃D.31℃2.某公司欲招聘一名公关人员,对甲、乙、丙、丁四位候选人进行了面试和笔试,他们的成绩如表:如果公司认为,作为公关人员面试的成绩应该比笔试的成绩更重要,并分别赋予它们6和4的权.根据四人各自的平均成绩,公司将录取()A.甲B.乙C.丙D.丁3.如图是小芹6月1日﹣7日每天的自主学习时间统计图,则小芹这七天平均每天的自主学习时间是()A.1小时B.1.5小时C.2小时D.3小时4.如果一组数据x1,x2,x3,x4的平均数是x,那么另一组数据x1,x2+1,x3+2,x4+3的平均数是()A.x B.x+1 C.x+1.5 D.x+65.(4分)某校八年级共有四个班,在一次英语测试中四个班的平均分与各班参加考试的人数如表:则该校八年级参加这次英语测试的所有学生的平均分约为(精确到0.1)()A.83.1分B.83.2分C.83.4分D.83.5分二、填空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28分)6.已知5筐苹果的质量分别为(单位:kg):52,49,50,53,51,则这5筐苹果的平均质量为______kg.7.图中标出了某校篮球队中5名队员的身高(单位:cm),则他们的平均身高为______cm.8.已知一组数据1,a,4,4,9.它的平均数是4,则a=______.9.某中学随机抽查了50名学生,了解他们一周的课外阅读时间,结果如表所示:则这50名学生一周的平均课外阅读时间是______小时.10.下图是根据今年某校九年级学生体育考试跳绳的成绩绘制成的统计图.如果该校九年级共有200名学生参加了这项跳绳考试,根据该统计图给出的信息可得这些同学跳绳考试的平均成绩为______.11.某校规定:学生的数学学期综合成绩是由平时、期中和期末三项成绩按3:3:4的比例计算所得.若某同学本学期数学的平时、期中和期末成绩分别是90分,90分和85分,则他本学期数学学期综合成绩是______分.12.某学校把学生的纸笔测试、实践能力两项成绩分别按60%、40%的比例计入学期总成绩.小明实践能力这一项成绩是81分,若想学期总成绩不低于90分,则纸笔测试的成绩至少是______分.三、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52分)13.甲、乙两名大学生竞选班长,现对甲、乙两名应聘者从笔试、口试、得票三个方面表现进行评分,各项成绩如表所示:(1)如果按笔试占总成绩20%、口试占30%、得票占50%来计算各人的成绩,试判断谁会竞选上?(2)如果将笔试、口试和得票按2:1:2来计算各人的成绩,那么又是谁会竞选上?14.某单位欲招聘管理人员一名,对甲、乙、丙三人进行了笔试和面试两项测试,三人的测试成绩如下表所示:根据录用程序,该单位组织200名职工利用投票推荐的方式对三人进行民主评议,三人的得票率(没有弃权票,每个职工只能推荐一个)如图所示,每得一票记1分,(1)请计算出三人的民主评议得分;(2)根据实际需要,该单位将笔试、面试、民主评议三项得分按4:3:3的比例确定每人的最后成绩,那么谁将被录用?请说明理由.15.某班进行个人投篮比赛,受污染的表记录了在规定时间内投进n个球的人数分布情况,同时,已知进球3个或3个以上的人平均每人投进3.5个球,进球4个或4个以下的人平均每人投进2.5个球,问投进3个球和4个球的各有多少人?平均数答案一、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20分)1.B;2.B;3.B;4.C;5.B;二、填空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28分)6.51;7.178;8.2;9.5.3;10.175.5;11.88;12.96;三、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52分)13.14.15.9;3;。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 6.1平均数 同步习题(含解析)

6.1平均数同步习题一.选择题(共10小题)1.某快递公司快递员张山某周投放快递物品件数为:有4天是30件,有2天是35件,有1天是41件,这周里张山日平均投递物品件数为()A.35.3件B.35件C.33件D.30件2.八年级某班五个合作学习小组人数如下:5,7,6,x,7.已知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6,则x的值为()A.7B.6C.5D.43.某校5个环保小队参加植树活动,平均每组植树10棵,已知第一、二、三、五组分别植树9棵、12棵、9棵、8棵,则第四小组植树()A.7棵B.9棵C.10棵D.12棵4.某学习小组有15人参加捐款,其中小明的捐款数比15人捐款的平均数多2元,据此可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小明的捐款数不可能最少B.小明的捐款数可能最多C.将捐款数按从少到多排列,小明的捐款数一定比第8名多D.将捐款数按从少到多排列,小明的捐款数可能排在第14位5.一次演讲比赛中,评委将从演讲内容、演讲能力、演讲效果三方面为选手打分,并分别按5:3:2的比例计入总评成绩,小明的三项成绩分别是90,95,90(单位:分)他的总评成绩是()A.91分B.91.5分C.92分D.92.5分6.小华在一次射击训练时,连续10次的成绩为3次10环、2次9环、5次8环,则小华这10次射击的平均成绩为()A.8.6环B.8.7 环C.8.8 环D.8.9环7.某地某月中午12时的气温(单位:℃)如下:气温x12≤x<1616≤x<2020≤x<2424≤x<2828≤x<32合计天数10738230根据上表计算得该地本月中午12时的平均气温是()A.18℃B.20℃C.22℃D.24℃8.某商场销售A,B,C,D四种商品,它们的单价依次是50元,30元,20元,10元.某天这四种商品销售数量的百分比如图所示,则这天销售的四种商品的平均单价是()A.19.5元B.21.5元C.22.5元D.27.5元9.某校评选先进班集体,从“学习”、“卫生”、“纪律”、“活动参与”四个方面考核打分,各项满分均为100,所占比例如下表:项目学习卫生纪律活动参与所占比例40%25%25%10%八年级2班这四项得分依次为80,90,84,70,则该班四项综合得分(满分100)为()A.81.5B.82.5C.84D.8610.某校举行了以“奋进吧,少年”为主题的演讲比赛,7名评委为某选手的打分如表(满分10分),去除一个最高分、去除一个最低分之后,该名选手的最后得分为()分数8.899.59.8频数1312 A.9.22B.9.26C.9.29D.9.35二.填空题(共5小题)11.某校男子排球队队员的年龄分布为:13岁3人,14岁6人,15岁3人,则这些队员的平均年龄为岁.12.某次检测中,一个10人小组,其中6人的平均成绩是80分,其余4人的平均成绩是90分,那么这个10人小组的平均成绩是分.13.若数据x1,x2,x3,x4,x5的平均数为4,则数据x1+2,x2﹣2,x3+3,x4﹣3,x5+15的平均数为.14.学校“校园之声”广播站要选拔一名英语主持人.小聪参加选拔的各项成绩如下:读:92分,听:80分,写90分,若把读、听、写的成绩按5:3:2的比例计入个人的总分,则小聪的个人总分为分.15.我县教师招聘考试分笔试和面试两种,其中笔试按40%,面试按60%计算加权平均数作为总成绩,周倩笔试成绩为86分,面试成绩为85分,那么周倩的总成绩为分.三.解答题(共2小题)16.某工人在30天中加工一种零件的日产量,有2天是51件,3天是52件,6天是53件,8天是54件,7天是55件,3天是56件,1天是59件,计算这个工人30天中的平均日产量.17.某商场招聘员工一名,现有甲、乙两人竞聘.通过计算机、语言和商品知识三项测试,他们各自成绩(百分制)如下表所示:应试者计算机语言商品知识甲705080乙506085(1)若商场需要招聘负责将商品拆装上架的人员,对计算机、语言和商品知识分别赋权2,3,5,计算这两名应试者的平均成绩.从成绩看,应该录取谁?(2)若商场需要招聘电脑收银员,计算机、语言、商品知识成绩分别占50%,30%,20%,计算这两名应试者的平均成绩.从成绩看,应该录取谁?参考答案1.解:由题意可得,这周里张山日平均投递物品件数为:==33(件).故选:C.2.解:∵5,7,6,x,7的平均数是6,∴(5+7+6+x+7)=6,解得:x=5;故选:C.3.解:设第四小组植树x株,由题意得:9+12+9+x+8=10×5,解得,x=12,则第四小组植树12棵;故选:D.4.解:∵小明的捐款数比15人捐款的平均数多2元,∴小明的捐款数不可能最少,故选项A正确;小明的捐款数可能最多,故选项B正确;将捐款数按从少到多排列,小明的捐款数不一定比第8名多,故选项C错误;将捐款数按从少到多排列,小明的捐款数可能排在第14位,故选项D正确;故选:C.5.解:=91.5(分),即小明的总成绩是91.5分,故选:B.6.解:=8.8(环).故小华这10次射击的平均成绩为8.8环.故选:C.7.解:该地本月中午12时的平均气温是=20(℃),故选:B.8.解:这天销售的四种商品的平均单价是:50×10%+30×15%+20×55%+10×20%=22.5(元),故选:C.9.解:80×40%+90×25%+84×25%+70×10%=82.5(分),即八年级2班四项综合得分(满分100)为82.5分,故选:B.10.解:该名选手的最后得分为=9.26.故选:B.11.解:=14(岁),即这些队员的平均年龄为14岁,故答案为:14.12.解:由题意知,这这个10人小组的平均成绩=(80×6+90×4)÷10=84(分).故答案为:84.13.解:一组数据x1,x2,x3,x4,x5的平均数是4,有(x1+x2+x3+x4+x5)=4,那么x1+2,x2﹣2,x3+3,x4﹣3,x5+15的平均数为(x1+2+x2﹣2+x3+3+x4﹣3+x5+15)=(x1+x2+x3+x4+x5+15)=×35=7;故答案为:7.14.解:根据题意得:=88(分),答:小聪的个人总分为88分;故答案为:88.15.解:∵笔试按40%、面试按60%,∴周倩的总成绩为(86×40%+85×60%)=85.4(分),故答案为:85.4.16.解:=(51×2+52×3+53×6+54×8+55×7+56×3+59×1)=54.答:这个工人30天中的平均日产量为54件.17.解:(1)甲的平均成绩:,乙的平均成绩:,∴70.5>69,所以商场应该录取乙;(2)甲的平均成绩:70×50%+50×30%+80×20%=66(分),乙的平均成绩:50×50%+60×30%+85×20%=60(分),∴66>60,所以,商场应该录取甲.。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六章第1节《平均数》课时练习题(含答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六章第1节《平均数》课时练习题(含答案)一、单选题1.数据10,3,a ,7,5的平均数是6,则a 等于( ). A .3B .4C .5D .62.如果1x 与2x 的平均数是5,那11x -与25x +的平均数是( ) A .4B .5C .6D .73.若一组数据3、4、5、x 、6、7的平均数是5,则x 的值是( ) A .4B .5C .6D .74.为了满足顾客的需求,某商场将5kg 奶糖,3kg 酥心糖和2kg 水果糖混合成什锦糖出售.已知奶糖的售价为每千克40元,酥心糖为每千克20元,水果糖为每千克15元,混合后什锦糖的售价应为每千克( ) A .25元B .28.5元C .29元D .34.5元5.某单位定期对员工的专业知识、工作业绩、出勤情况三个方面进行综合考核(考核的满分均为100分),三个方面的重要性之比依次为3:5:2.小王经过考核后所得的各项分数依次为90、88、85分,那么小王的最后综合得分是( ) A .87B .87.5C .87.6D .886.小刘利用空闲时间到外地某建筑公司打工,公司承诺:正常上班的工资为200元/天,不能正常上班(如下雨)的工资为80元/天,如果某月(30天)正常上班的天数占80%,则当月小刘的日平均工资为( ) A .140元B .160元C .176元D .182元7.六位同学的年龄分别是13、14、15、14、14、15岁,关于这组数据,正确说法是( ) A .平均数是14B .中位数是14.5C .方差3D .众数是148.在某次演讲比赛中,五位评委给选手圆圆打分,得到互不相等的五个分数.若去掉一个最高分,平均分为x ;去掉一个最低分,平均分为y ;同时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平均分为z ,则( ) A .y >z >xB .x >z >yC .y >x >zD .z >y >x二、填空题9.如果一组数据中有3个6、4个1-,2个2-、1个0和3个x ,其平均数为x ,那么x =______. 10.已知一组数据10、3、a 、5的平均数为5,那么a 为_____.11.某校招聘教师,规定综合成绩由笔试成绩和面试成绩构成,其中笔试占60%,面试占40%,有一名应聘者的综合成绩为84分,笔试成绩是80分,则面试成绩为______分. 12.若已知数据1x ,2x ,3x 的平均数为a ,那么数据121x +,221x +,321x +的平均数为______(用含a 的代数式表示).13.已知数据1x ,2x ,3x ,4x 的平均数为10,则数据11x +,22x +,33x +,44x +的平均数是______.14.每年的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某校为了解4月份八年级学生的读书情况,随机调查了八年级50名学生读书的册数,数据整理如下:由此估计该校八年级学生4月份人均读书______册.三、解答题15.某校学生会要在甲、乙两位候选人中选择一人担任文艺部干事,对他们进行了文化水平、艺术水平、组织能力的测试,根据综合成绩择优录取.他们的各项成绩(单项满分100分)如表所示:(1)如果把各项成绩的平均数作为综合成绩,应该录取谁?(2)如果想录取一名组织能力较强的候选人,把文化水平、艺术水平、组织能力三项成绩分别按照20%,20%,60%的比例计入综合成绩,应该录取谁?16.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华诗词寓意深广,为了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我市某校团委组织了一次全校2000名学生参加的“中国诗词大会”海选比赛,赛后发现所有参赛学生的成绩不低于50分,为了更好地了解本次海选比赛的成绩分布情况.随机选取其中200名学生的海选比赛成绩(总分100分)作为样本进行整理,得到海选成绩统计表与扇形统计图如下: 抽取的200名学生成绩统计表 组别 海选成绩 人数 A 组 5060x ≤<10 B 组 6070x ≤< 30 C 组 7080x ≤< 40 D 组 8090x ≤<aE 组 90100x ≤≤ 70请根据所给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填空:①=a ____________,②b =____________,③θ=____________度;(2)若把统计表每组中各个成绩用这组数据的中间值代替(例如:A 组数据中间值为55分),请估计被选取的200名学生成绩的平均数;(3)规定海选成绩不低于90分记为“优秀”,请估计该校参加这次海选比赛的2000名学生中成绩“优秀”的有多少人?17.学校举办演讲比赛,总评成绩由“内容、表达、风度、印象”四部分组成.九(1)班组织选拔赛,制定的各部分所占比例如图,三位同学的成绩如表.请解答下列问题:演讲总评成绩各部分所占比例的统计图:三位同学的成绩统计表:内容表达风度印象总评成绩小明8 7 8 8 m小亮7 8 8 9 7.85小田7 9 7 7 7.8(1)求图中表示“内容”的扇形的圆心角度数.(2)求表中m的值,并根据总评成绩确定三人的排名顺序.(3)学校要求“内容”比“表达”重要,该统计图中各部分所占比例是否合理?如果不合理,如何调整?18.某初中学校欲向高一级学校推荐一名学生,根据规定的推荐程序:首先由本年级500名学生民主投票,每人只能推荐一人(不设弃权票),选出了票数最多的甲、乙、丙三人.投票结果统计如图:测试成绩/分测试项目甲乙丙笔试92 90 95面试85 92 88其次,对三名候选人进行了笔试和面试两项测试.各项成绩如表所示,请你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请计算每名候选人的得票数;(2)若每名候选人得一票记0.5分,投票、笔试、面试三项得分按照2:5:3的比确定,计算三名候选人的平均成绩,成绩高的将被录取,应该录取谁?19.某学校对九年级共500名男生进行体能测试.从中任意选取40名的测试成绩进行分析,分为甲,乙两组,绘制出如下的统计表和统计图(成绩均为整数,满分为10分).甲组成绩统计表成绩7 8 9 10人数 1 9 5 5请根据上面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m ______:(2)从平均分角度看,评价甲,乙两个小组的成绩;(3)估计该校男生在这次体能测试中拿满分的人数.20.从甲、乙两个企业随机抽取部分职工,对某个月月收入情况进行调查,并把调查结果分别制成扇形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1)在扇形统计图中,“6千元”所在的扇形的圆心角是;(2)在乙企业抽取的部分职工中,随机选择一名职工,求该职工月收入超过5千元的概率;(3)若要比较甲、乙两家企业抽取的职工的平均工资,小明提出自己的看法:虽然不知道甲企业抽取职工的人数,但是可以根据加权平均数计算甲企业抽取的职工的平均工资,因此可以比较;小明的说法正确吗?若正确,请比较甲企业抽取的职工的平均工资与乙企业抽取的职工的平均工资的多少;若不正确,请说明理由。
初中数学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六章数据的分析1平均数 名师获奖

八年级数学 6.1平均数活动1:认识平均数生活中常常会对两组数据进行比较,如章前图中甲乙两个队员哪个的射击成绩更好,甲乙两个球队中哪个队的球员更高。
1.在篮球比赛中,队员的身高是反映球队实力的一个重要因素,能因为甲队某个球员高于乙队的球员就说甲队的球员比乙队的高吗?(中国篮球协会)2023-2023赛季冠亚军球队主要队员的身高、年龄(截至2023年)如下:上述两支篮球队中,哪支球队队员的身材更为高大?哪支球队的队员更为年轻?你是怎样判断的?3.计算北京金隅队队员的平均年龄?与同伴交流。
运用•巩固1.下面是某班30位同学一次数学测试的成绩:95、97、87、90、90、86、99、100、95、87、88、86、94、92、90、95、87、86、88、86、90、90、99、80、87、86、99、95、96、92。
选择适当的方法求该班学生的本次测试的平均分。
活动2:认识加权平均数 例题•示范1.某广告公司欲招聘广告策划人员一名,对A 、B 、C 三名候选人进行了三项素质测试。
他们的各项测试成绩如下表所示:(1)如果根据三项测试的平均成绩确定录用人选,那么谁将被录用?(2)根据实际需要,公司将创新、综合知识和语言三项测试得分按4:3:1的比例确定各人的测试成绩,此时谁将被录用?解:(1)A 的平均成绩为:_________;B 的平均成绩为:____________;C 的平均成绩为:____________.因此候选人________将被录用。
(2)根据题意,三人的测试成绩如下: A 的测试成绩为:75.65134188350472=++⨯+⨯+⨯(分); B 的测试成绩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 的测试成绩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此候选人________将被录用。
运用•巩固2.某校规定学生的体育成绩由三部分组成:早锻炼及体育课外活动表现占成绩的20%,体育理论测试占30%,体育技能测试占50%。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6.1 平均数》同步练习卷

北师大新版八年级上学期《6.1 平均数》同步练习卷一.选择题(共35小题)1.某区“引进人才”招聘考试分笔试和面试.其中笔试按60%、面试按40%计算加权平均数作为总成绩.吴老师笔试成绩为90分.面试成绩为85分,那么吴老师的总成绩为()分.A.85B.86C.87D.882.某同学使用计算器求30个数据的平均数时,错将其中一个数据75输入为15,那么所求出的平均数与实际平均数的差是()A.2.5B.2C.1D.﹣23.一组数据3,5,7,m,n的平均数是7,则m,n的平均数是()A.6B.7C.8D.104.数学老师计算同学们的一学期的平均成绩时,将平时、期中和期末的成绩按3:3:4计算,若小红平时、期中和期末的成绩分别是90分、80分、100分,则小红一学期的数学平均成绩是()A.90分B.91分C.92分D.93分5.已知一组数据x1,x2,x3的平均数为7,则x1+3,x2+2,x3+4的平均数为()A.7B.8C.9D.106.某校把学生的纸笔测试、实践能力、成长纪录三项成绩分别按50%、20%、30%的比例计入学期总评成绩,90分以上为优秀.甲、乙、丙三人的各项成绩如表(单位:分),学期总评成绩优秀的是()A.甲B.乙、丙C.甲、乙D.甲、丙7.某校欲招聘一名教师对甲、乙、丙、丁四位候选人进行了面试和笔试,他们的成绩如表:根据面试成绩和笔试成绩分别赋予6和4的权后的平均成绩进行录用,学校将录用()A.甲B.乙C.丙D.丁8.数据60,70,40,30这四个数的平均数是()A.40B.50C.60D.709.某小组中有3名学生每人得84分,如果另外7名学生的平均成绩是x,那么整个组的平均成绩是()A.B.C.D.10.某中学规定学生的学期体育成绩满分为100,其中大课间及体育课外活动占60%,期末考试成绩古40%.小云的两项成绩(百分制)依次为84,94.小云这学期的体育成绩是()A.86B.88C.90D.9211.为鼓励业主珍惜每一滴水,某小区物业表扬了100个节约用水模范户,5月份节约用水的情况如下表:那么,5月份这100户平均节约用水的吨数为()吨.A.1B.1.1C.1.13D.1.212.对某小区20户家庭某月的节约用水情况进行分组统计,结果如下表:由上表可知,这20户家庭该月节约用水量的平均数是()A.1.8t B.2.3t C.2.5t D.3 t13.如果一组数据﹣3,﹣2,0,1,x,6,9,12的平均数为3,则x为()A.2B.3C.﹣1D.114.甲,乙,丙三种糖果售价分别为每千克6元,7元,8元,若将甲种5kg,乙种10kg,丙种10kg混在一起,则售价应定为每千克()A.7.2元B.7元C.6.7元D.6.5元15.已知一组数据a、b、c的平均数为5,那么数据a﹣2、b﹣2、c﹣2的平均数是()A.2B.3C.5D.﹣116.某单位定期对员工的专业知识、工作业绩、出勤情况三个方面进行考核(考核的满分均为100分),三个方面的重要性之比依次为3:5:2.小王经过考核后所得的分数依次为90、88、83分,那么小王的最后得分是()A.87B.87.5C.87.6D.8817.某校规定学生的学期体育成绩由三部分组成:体育课外活动占学期成绩的20%,理论测试占20%,体育技能测试占60%,一名同学上述三项成绩依次为90分,95分,85分,则该同学这学期的体育成绩为()A.85分B.88分C.90分D.95分18.若一组数据3、4、5、x、6、7的平均数是5,则x的值是()A.4B.5C.6D.719.某商场为了解产品A的销售情况,在上个月的销售记录中,随机抽取了5天A产品的销售记录,其售价x(元/件)与对应销量y(件)的全部数据如下表:则这5天中,A产品平均每件的售价为()A.100元B.95元C.98元D.97.5元20.在学校“争创美丽班级,争做文明学生”示范班级评比活动中,10位评委给九年级(1)班的评分情况如下表示:则这10位评委评分的平均数是()A.80分B.82分C.82.5分D.85分21.将一组数据中的每一个数减去6后,所得新的一组数据的平均数是2,则原来那组数据的平均数是()A.4B.10C.8D.622.10名学生的平均成绩是x,如果另外5名学生每人得90分,那么整个组的平均成绩是()A.B.C.D.23.某同学参加数学、物理、化学三科竞赛平均成绩是93分,其中数学97分,化学89分,那么物理成绩是()A.91分B.92分C.93分D.94分24.若数据a1、a2、a3的平均数是3,则数据2a1、2a2、2a3的平均数是()A.2B.3C.4D.625.某班学生军训射击,有m人各打中a环,n人各打中b环,那么该班打中a环和b环学生的平均环数是()A.B.(+)C.D.(am+bn)26.有10个数,它们的平均数是45,将其中最小的4和最大的70这两个数去掉,则余下数的平均数为()A.45B.46C.47D.4827.已知小华上学期语文、数学、英语三科平均分为92分,他记得语文得了88分,英语得了95分,但他把数学成绩忘记了,你能告诉他应该是以下哪个分数吗?()A.93B.95C.94D.9628.某中学规定学生的学期体育成绩满分为100分,其中课外体育占20%,期中考试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50%.小彤的三项成绩(百分制)次为95,90,88,则小彤这学期的体育成绩为()A.89B.90C.92D.9329.学校组织领导、教师、学生、家长等代表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综合评分,满分为100分.张老师的得分情况如下:领导代表给分80分,教师代表给分76分,学生代表给分90分,家长代表给分84分.如果按照1:2:4:1的权重进行计算,张老师的综合评分为()A.84.5分B.83.5分C.85.5分D.86.5分30.一组数据x1,x2,x3,x4,x5的平均数是x,另一组数据2x1+5,2x2+5,2x3+5,2x4+5,2x5+5的平均数是()A.x B.2x C.2x+5D.10x+2531.一组数据3,5,7,m,n的平均数是6,则m,n的平均数是()A.6B.7C.7.5D.1532.学校广播站要招聘1名记者,小明、小亮和小丽报名参加了3项素质测试,成绩如下:现在要计算3人的加权平均分,如果将采访写作、计算机和创意设计这三项的权重比由3:5:2变成5:3:2,成绩变化情况是()A.小明增加最多B.小亮增加最多C.小丽增加最多D.三人的成绩都增加33.某校五个小组参加植树活动,平均每小组植树10株,已知一、二、三、五小组分别植了9株、12株、9株、8株,那么第四小组植数()A.12株B.11株C.10株D.9株34.x1,x2,...,x10的平均数为a,x11,x12,...,x50的平均数为b,则x1,x2, (x50)平均数为()A.a+b B.C.D.35.有8个数的平均数是11,另外有12个数的平均数是12,这20个数的平均数是()A.11.6B.2.32C.23.2D.11.5二.填空题(共15小题)36.小明某学期的数学平时成绩70分,期中考试80分,期末考试85分,若计算学期总评成绩的方法如下:平时:期中:期末=3:3:4,则小明总评成绩是分.37.小明本学期平时测验,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的数学成绩分别是135分、135分、122分.如果这3项成绩分别按30%、30%、40%的比例计算,那么小明本学期的数学平均分是.38.如果数据1,4,x,5的平均数是3,那么x=.39.若一组数据3,4,5,x,6,7的平均数是5,则x的值是.40.小明上学期数学平时成绩、期中成绩、期末成绩分别为135分、145分、140分,若将平时成绩、期中成绩、期末成绩按3:3:4的比例计算综合得分,则小明上学期数学综合得分为分.41.某校九(1)班40名学生中,6人13岁,28人14岁,6人15岁,则该班学生的平均年龄是岁.42.小明某次月考语文、数学、英语的平均成绩是93分,其中语文成绩是90分,英语成绩是95分,则数学成绩是分.43.某教师招聘考试分笔试和面试两项,其中笔试按60%、面试按40%计算加权平均数,作为总成绩.王亮笔试成绩为90分,面试成绩为95分,那么王亮的总成绩是分.44.一组数据中有3个7,4个11和3个9,那么它们的平均数是.45.样本数据4、3、a、2、1的平均数是3,那么a的值是.46.某校八年级共有三个班级,在一次数学考试中,各班人数及其平均分统计如下,则此次考试八年级数学平均分为分.47.有一组数据:2,5,5,6,7,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为.48.某中学七年级下册期中测试,小明的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五科均为百分制,且分数分别为90、85、75、90、95.若把该五科成绩转化成中考赋分模式,语文总分120分、数学总分120分、英语总分120分,政治总分60分、历史总分60分,则他转化后的五科总分为.49.已知一组数据1,2,x,5的平均数是3,则x=.50.初二3班有50名同学,27名男生的平均身高为169cm,23名女生的平均身高159cm,则全班学生的平均身高是cm.北师大新版八年级上学期《6.1 平均数》2019年同步练习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35小题)1.某区“引进人才”招聘考试分笔试和面试.其中笔试按60%、面试按40%计算加权平均数作为总成绩.吴老师笔试成绩为90分.面试成绩为85分,那么吴老师的总成绩为()分.A.85B.86C.87D.88【分析】根据笔试和面试所占的百分比以及笔试成绩和面试成绩,列出算式,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解:根据题意得,吴老师的综合成绩为90×60%+85×40%=88(分),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了加权平均数,关键是根据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公式列出算式,用到的知识点是加权平均数.2.某同学使用计算器求30个数据的平均数时,错将其中一个数据75输入为15,那么所求出的平均数与实际平均数的差是()A.2.5B.2C.1D.﹣2【分析】利用平均数的定义可得.将其中一个数据75输入为15,也就是数据的和少了60,其平均数就少了60除以30,从而得出答案.【解答】解:求30个数据的平均数时,错将其中一个数据75输入为15,即使总和减少了60,那么由此求出的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与实际平均数的差是﹣=﹣2;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平均数的性质,求数据的平均值和方差是研究数据常做的,平均值反映数据的平均水平,而方差反映数据的波动大小,从两个方面可以准确的把握数据的情况.3.一组数据3,5,7,m,n的平均数是7,则m,n的平均数是()A.6B.7C.8D.10【分析】数据3,5,7,m,n的平均数是7,即已知这几个数的和是7×5,则可求出m+n,这样就可得到它们的平均数.【解答】解:∵数据3,5,7,m,n的平均数是7,∴3+5+7+m+n=7×5,∴m+n=35﹣3﹣5﹣7=20,∴m,n的平均数是10.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样本平均数的求法.熟记公式是解决本题的关键.4.数学老师计算同学们的一学期的平均成绩时,将平时、期中和期末的成绩按3:3:4计算,若小红平时、期中和期末的成绩分别是90分、80分、100分,则小红一学期的数学平均成绩是()A.90分B.91分C.92分D.93分【分析】按3:3:4的比例算出本学期数学学期平均成绩即可.【解答】解:小红一学期的数学平均成绩是=91(分),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加权平均数,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加权平均数的定义.5.已知一组数据x1,x2,x3的平均数为7,则x1+3,x2+2,x3+4的平均数为()A.7B.8C.9D.10【分析】先根据原数据的平均数为7知x1+x2+x3=21,再根据平均数计算公式得(x1+3+x2+2+x3+4)÷3,代入计算可得.【解答】解:∵数据x1,x2,x3的平均数为7,∴x1+x2+x3=21,则x1+3,x2+2,x3+4的平均数为:(x1+3+x2+2+x3+4)÷3=(21+3+2+4)÷3=10.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算术平均数的求法.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用一组数据的平均数表示另一组数据的平均数.6.某校把学生的纸笔测试、实践能力、成长纪录三项成绩分别按50%、20%、30%的比例计入学期总评成绩,90分以上为优秀.甲、乙、丙三人的各项成绩如表(单位:分),学期总评成绩优秀的是()A.甲B.乙、丙C.甲、乙D.甲、丙【分析】根据加权平均数的定义分别计算三人的加权平均数,然后与90比较大小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根据题意得:甲的总评成绩是:90×50%+83×20%+95×30%=90.1,乙的总评成绩是:98×50%+90×20%+95×30%=95,丙的总评成绩是:80×50%+88×20%+90×30%=84.6,则学期总评成绩优秀的有甲、乙二人,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加权平均数,根据加权成绩等于各项成绩乘以不同的权重的和是解题的关键.7.某校欲招聘一名教师对甲、乙、丙、丁四位候选人进行了面试和笔试,他们的成绩如表:根据面试成绩和笔试成绩分别赋予6和4的权后的平均成绩进行录用,学校将录用()A.甲B.乙C.丙D.丁【分析】首先根据加权平均数的含义和求法,分别求出三人的平均成绩各是多少;然后比较大小,判断出谁的平均成绩最高,即可判断出谁将被学校录取.【解答】解:甲的平均成绩=(90×4+86×6)÷10=876÷10=87.6(分)乙的平均成绩=(83×4+92×6)÷10=884÷10=88.4(分)丙的平均成绩=(83×4+90×6)÷10=872÷10=87.2(分)丁的平均成绩=(92×4+83×6)÷10=866÷10=86.6(分)∵88.4>87.6>87.2>86.6,∴乙的平均成绩最高,∴学校将录取乙.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加权平均数的含义和求法,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数据的权能够反映数据的相对“重要程度”,要突出某个数据,只需要给它较大的“权”,权的差异对结果会产生直接的影响.8.数据60,70,40,30这四个数的平均数是()A.40B.50C.60D.70【分析】根据算术平均数的定义计算可得.【解答】解:这四个数的平均数是=50,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平均数,掌握平均数的计算公式是本题的关键;平均数是指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数据的个数.9.某小组中有3名学生每人得84分,如果另外7名学生的平均成绩是x,那么整个组的平均成绩是()A.B.C.D.【分析】整个组的平均成绩=10名学生的总成绩÷10,依次列式即可得.【解答】解:先求出这10个人的总成绩7x+3×84=7x+252,再除以10可求得平均值为.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了加权平均数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求的10名学生的总成绩.10.某中学规定学生的学期体育成绩满分为100,其中大课间及体育课外活动占60%,期末考试成绩古40%.小云的两项成绩(百分制)依次为84,94.小云这学期的体育成绩是()A.86B.88C.90D.92【分析】根据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公式,列出算式,再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解:小云这学期的体育成绩是84×60%+94×40%=88(分),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加权平均数,掌握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公式是解题的关键,是一道基础题.11.为鼓励业主珍惜每一滴水,某小区物业表扬了100个节约用水模范户,5月份节约用水的情况如下表:那么,5月份这100户平均节约用水的吨数为()吨.A.1B.1.1C.1.13D.1.2【分析】平均节约用水的吨数等于所有的户节约用水的总和除以户数.【解答】解:5月份这100户平均节约用水的吨数为=1.13(吨),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加权平均数的求法.熟记公式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2.对某小区20户家庭某月的节约用水情况进行分组统计,结果如下表:由上表可知,这20户家庭该月节约用水量的平均数是()A.1.8t B.2.3t C.2.5t D.3 t【分析】根据加权平均数的定义列式计算可得.【解答】解:由上表可知,这20户家庭该月节约用水量的平均数是=2.3(t),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加权平均数,掌握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公式是解题的关键,属于基础题.13.如果一组数据﹣3,﹣2,0,1,x,6,9,12的平均数为3,则x为()A.2B.3C.﹣1D.1【分析】根据算术平均数定义列出关于x的方程,解之可得.【解答】解:∵﹣3,﹣2,0,1,x,6,9,12的平均数为3,∴=3,解得:x=1,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算术平均数,算术平均数:对于n个数x1,x2,…,x n,则=(x1+x2+…+x n)就叫做这n个数的算术平均数.14.甲,乙,丙三种糖果售价分别为每千克6元,7元,8元,若将甲种5kg,乙种10kg,丙种10kg混在一起,则售价应定为每千克()A.7.2元B.7元C.6.7元D.6.5元【分析】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是求出所有糖果的总钱数,然后除以糖果的总质量.【解答】解:根据题意售价应该定为=7.2(元/千克),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加权平均数的求法.本题易出现的错误是求6、7、8这四个数的平均数,对平均数的理解不正确.15.已知一组数据a、b、c的平均数为5,那么数据a﹣2、b﹣2、c﹣2的平均数是()A.2B.3C.5D.﹣1【分析】根据数据a,b,c的平均数为5可知(a+b+c)=5,据此可得出(a﹣2+b﹣2+c﹣2)的值.【解答】解:∵数据a,b,c的平均数为5,∴(a+b+c)=5,∴(a﹣2+b﹣2+c﹣2)=(a+b+c)﹣2=5﹣2=3,∴数据a﹣2、b﹣2、c﹣2的平均数是3.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平均数:平均数是指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数据的个数.它是反映数据集中趋势的一项指标.16.某单位定期对员工的专业知识、工作业绩、出勤情况三个方面进行考核(考核的满分均为100分),三个方面的重要性之比依次为3:5:2.小王经过考核后所得的分数依次为90、88、83分,那么小王的最后得分是()A.87B.87.5C.87.6D.88【分析】将三个方面考核后所得的分数分别乘上它们的权重,再相加,即可得到最后得分.【解答】解:小王的最后得分=90×+88×+83×=27+44+16.6=87.6(分),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加权平均数,数据的权能够反映数据的相对“重要程度”,要突出某个数据,只需要给它较大的“权”,权的差异对结果会产生直接的影响.17.某校规定学生的学期体育成绩由三部分组成:体育课外活动占学期成绩的20%,理论测试占20%,体育技能测试占60%,一名同学上述三项成绩依次为90分,95分,85分,则该同学这学期的体育成绩为()A.85分B.88分C.90分D.95分【分析】因为体育课外活动占学期成绩的20%,理论测试占20%,体育技能测试占60%,利用加权平均数的公式即可求出答案.【解答】解:由题意知,该同学这学期的体育成绩=90×20%+95×20%+85×60%=88(分).答:该同学这学期的体育成绩为88分.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平均数等于所有数据的和除以数据的个数.18.若一组数据3、4、5、x、6、7的平均数是5,则x的值是()A.4B.5C.6D.7【分析】根据平均数的定义计算即可;【解答】解:由题意(3+4+5+x+6+7)=5,解得x=5,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平均数的定义,解题的关键是根据平均数的定义构建方程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基础题.19.某商场为了解产品A的销售情况,在上个月的销售记录中,随机抽取了5天A产品的销售记录,其售价x(元/件)与对应销量y(件)的全部数据如下表:则这5天中,A产品平均每件的售价为()A.100元B.95元C.98元D.97.5元【分析】根据加权平均数列式计算可得.【解答】解:由表可知,这5天中,A产品平均每件的售价为=98(元/件),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加权平均数,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加权平均数的定义及其计算公式.20.在学校“争创美丽班级,争做文明学生”示范班级评比活动中,10位评委给九年级(1)班的评分情况如下表示:则这10位评委评分的平均数是()A.80分B.82分C.82.5分D.85分【分析】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是求出所有数据的和,然后除以数据的总个数.【解答】解:这10位评委评分的平均数是:(75×2+80×3+85×4+90×1)÷10=82(分).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加权平均数的求法.本题易出现的错误是求75,80,85,90这四个数的平均数,对平均数的理解不正确.21.将一组数据中的每一个数减去6后,所得新的一组数据的平均数是2,则原来那组数据的平均数是()A.4B.10C.8D.6【分析】根据所有数据均减去6后平均数也减去6,从而得出答案.【解答】解:一组数据中的每一个数减去6后的平均数是2,则原数据的平均数是8;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算术平均数,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牢记“一组数据减去同一个数后,平均数也减去这个数”.22.10名学生的平均成绩是x,如果另外5名学生每人得90分,那么整个组的平均成绩是()A.B.C.D.【分析】整个组的平均成绩=15名学生的总成绩÷15.【解答】解:这15个人的总成绩10x+5×90=10x+450,除以15可求得平均值为.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了加权平均数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求的15名学生的总成绩.23.某同学参加数学、物理、化学三科竞赛平均成绩是93分,其中数学97分,化学89分,那么物理成绩是()A.91分B.92分C.93分D.94分【分析】直接利用数学、物理、化学三科竞赛平均成绩是93分,可得出总分,再减去数学97分,化学89分,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物理成绩是:93×3﹣97﹣89=93(分).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算术平均数,正确得出总分是解题关键.24.若数据a1、a2、a3的平均数是3,则数据2a1、2a2、2a3的平均数是()A.2B.3C.4D.6【分析】根据平均数的公式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解:∵数据a1、a2、a3的平均数是3,∴a1+a2+a3=9,∴(2a1+2a2+2a3)÷3=18÷3=6,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算术平均数,掌握平均数的公式是解题的关键.25.某班学生军训射击,有m人各打中a环,n人各打中b环,那么该班打中a环和b环学生的平均环数是()A.B.(+)C.D.(am+bn)【分析】求出该班所有学生射击的总环数,再根据平均数的定义计算可得.【解答】解:根据题意知m人射击的总环数为am,n人射击的总环数为bn,则该班打中a环和b环学生的平均环数是,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加权平均数,掌握得出射击环数的总数和加权平均数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26.有10个数,它们的平均数是45,将其中最小的4和最大的70这两个数去掉,则余下数的平均数为()A.45B.46C.47D.48【分析】根据已知条件列出算式,求出即可.【解答】解:余下数的平均数为(45×10﹣4﹣70)÷8=47,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算术平均数,能根据题意列出算式是解此题的关键.27.已知小华上学期语文、数学、英语三科平均分为92分,他记得语文得了88分,英语得了95分,但他把数学成绩忘记了,你能告诉他应该是以下哪个分数吗?()A.93B.95C.94D.96【分析】设他的数学分为x分,由题意得,(88+95+x)÷3=92,据此即可解得x的值.【解答】解:设数学成绩为x分,则(88+95+x)÷3=92,解得x=93.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平均数的应用.记住平均数的计算公式是解决本题的关键.28.某中学规定学生的学期体育成绩满分为100分,其中课外体育占20%,期中考试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50%.小彤的三项成绩(百分制)次为95,90,88,则小彤这学期的体育成绩为()A.89B.90C.92D.93【分析】根据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公式列出算式,再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解:根据题意得:95×20%+90×30%+88×50%=90(分).即小彤这学期的体育成绩为90分.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加权平均数,掌握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公式是本题的关键,是一道常考题.29.学校组织领导、教师、学生、家长等代表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综合评分,满分为100分.张老师的得分情况如下:领导代表给分80分,教师代表给分76分,学生代表给分90分,家长代表给分84分.如果按照1:2:4:1的权重进行计算,张老师的综合评分为()A.84.5分B.83.5分C.85.5分D.86.5分【分析】先根据加权平均数的公式列出算式,再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解:张老师的综合评分为:=84.5,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了加权平均数,解题的关键是根据加权平均数的公式列出算式,求出答案,是一道基础题.30.一组数据x1,x2,x3,x4,x5的平均数是x,另一组数据2x1+5,2x2+5,2x3+5,2x4+5,2x5+5的平均数是()A.x B.2x C.2x+5D.10x+25【分析】本题需先根据要求的数分别列出式子,再根据x1,x2,x3,x4,x5的平均数是x,把它代入所求的式子,即可求出正确答案.【解答】解:这组数据2x1+5,2x2+5,2x3+5,2x4+5,2x5+5的平均数是:(2x1+5+2x2+5+2x3+5+2x4+5+2x5+5)÷5=[(2x1+2x2+2x3+2x4+2x5)+(5+5+5+5+5)]÷5=[2(x1+x2+x3+x4+x5)+(5+5+5+5+5)]÷5根据x1,x2,x3,x4,x5的平均数是x,∴(x1+x2+x3+x4+x5)÷5=x,∴x1+x2+x3+x4+x5=5x,把x1+x2+x3+x4+x5=5x代入[2(x1+x2+x3+x4+x5)+(5+5+5+5+5)]÷5得;=(10x+25)÷5,=2x+5.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算术平均数,在解题时要根据算术平均数的定义,再结合所给的条件是解本题的关键.31.一组数据3,5,7,m,n的平均数是6,则m,n的平均数是()A.6B.7C.7.5D.15【分析】数据3,5,7,m,n的平均数是6,即已知这几个数的和是6×5,则可求出m+n,这样就可得到它们的平均数.【解答】解:3+5+7+m+n=6×5∴m+n=30﹣3﹣5﹣7=15∴m,n的平均数是7.5.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样本平均数的求法.熟记公式是解决本题的关键.32.学校广播站要招聘1名记者,小明、小亮和小丽报名参加了3项素质测试,成绩如下:现在要计算3人的加权平均分,如果将采访写作、计算机和创意设计这三项的权重比由3:5:2变成5:3:2,成绩变化情况是()A.小明增加最多B.小亮增加最多C.小丽增加最多D.三人的成绩都增加【分析】根据加权平均数的概念分别计算出3人的各自成绩.先求出采访写作、计算机和创意设计这三项的权重比3:5:2是各自的成绩,然后再求出这三项权重比5:3:2是各自的成绩,进行比较.【解答】解:当采访写作、计算机和创意设计这三项的权重比为3:5:2时,小明的成绩=(70×3+60×5+86×2)÷10=68.2;小亮的成绩=(90×3+75×5+51×2)÷10=54.3;小丽的成绩=(60×3+84×5+72×2)÷10=74.4;当采访写作、计算机和创意设计这三项的权重比为5:3:2时,小明的成绩=(70×5+60×3+86×2)÷10=70.2;小亮的成绩=(90×5+75×3+51×2)÷10=77.7;小丽的成绩=(60×5+84×3+72×2)÷10=69.6;∴小明的成绩变化为70.2﹣68.2=2;小亮的成绩变化为77.7﹣54.3=23.4;小丽的成绩变化为69.6﹣74.4=﹣4.8;∴小亮增加最多.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加权平均数的计算;也说明了不同的权重时,各人的成绩排名不同.33.某校五个小组参加植树活动,平均每小组植树10株,已知一、二、三、五小组分别植了9株、12株、9株、8株,那么第四小组植数()A.12株B.11株C.10株D.9株【分析】设第四小组植数为x,根据平均数的求法即可解得x的值.【解答】解:设四小组植数为x,则(9+12+9+8+x)÷5=10;解得x=12;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平均数的概念,熟记公式是解决本题的关键.34.x1,x2,...,x10的平均数为a,x11,x12,...,x50的平均数为b,则x1,x2, (x50)平均数为()A.a+b B.C.D.【分析】先求前10个数的和,再求后40个数的和,然后利用平均数的定义求出50个数的平均数.【解答】解:前10个数的和为10a,后40个数的和为40b,50个数的平均数为.故选:D.【点评】正确理解算术平均数的概念是解题的关键.35.有8个数的平均数是11,另外有12个数的平均数是12,这20个数的平均数是()A.11.6B.2.32C.23.2D.11.5【分析】根据平均数的公式求解即可,8个数的和加12个数的和除以20即可.【解答】解:根据平均数的求法:共(8+12)=20个数,这些数之和为8×11+12×12=232,故这些数的平均数是=11.6.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样本平均数的求法..二.填空题(共15小题)36.小明某学期的数学平时成绩70分,期中考试80分,期末考试85分,若计算学期总评成绩的方法如下:平时:期中:期末=3:3:4,则小明总评成绩是79分.【分析】按3:3:4的比例算出本学期数学总评分即可.【解答】解:本学期数学总评分=70×30%+80×30%+85×40%=79(分).故答案为:79.【点评】本题考查了加权成绩的计算,平时成绩:期中考试成绩:期末考试成绩=3:3:4的含义就是分别占总数的30%、30%、4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数据的分析
6.1 平均数
1、某市2003年底总人口700万人,该数字说明全市人口()
A、在年内发展的总规模
B、在统计时点的总规模
C、在年初与年末间隔内发展的总规模
D、自年初至年末增加的总规模
2、甲、乙两组工人的平均日产量分别为18件和15件。
若两组工人的平均
日产量不变,但是甲组工人数占两组工人总数的比重上升,则两组工人总平均日产量会()
A、上升
B、下降
C、不变
D、可能上升,也
可能下降
3、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标志值是()
A、众数
B、中位数
C、算术平均数
D、几何平均数
4、权数对平均数的影响作用取决于()
A、各组标志值的大小 C、各组的次数多少
B、总体单位总量 D、各组次数在总体单位总量中的比重
5、若某总体次数分布呈轻微左偏分布,则()
A、X>Me>Mo
B、X<Me<Mo
C、X>Mo>Me
D、X<Mo<Me
6、若各个变量值都扩大2倍,而频数都减少为原来的1/3,则平均数()
A、扩大2倍
B、减少1/3
C、不变
D、不能预期平均数的变化
7、企业职工消费支出,年支出6000元人数最多,平均年支出为5500元,
该企业职工消费支出分布属于()
A、左偏分布
B、右偏分布
C、对称分布
D、J型分布
初中数学公式大全
1 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2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3 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4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5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
6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7 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8 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9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0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1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12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13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14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15 定理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16 推论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17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
18 推论1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19 推论2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20 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 1 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1 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 2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2 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 3 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3 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 4 一组对边平行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4 矩形性质定理 1 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25 矩形性质定理 2 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26 矩形判定定理 1 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27 矩形判定定理 2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28 菱形性质定理 1 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29 菱形性质定理 2 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30 菱形面积= 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即S= (a×b )÷2
31 菱形判定定理1 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32 菱形判定定理2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33 正方形性质定理1 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
34 正方形性质定理 2 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平分,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35 定理1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的
36 定理2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平分
37 逆定理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都经过某一点,并且被这一点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一点对称
38 等腰梯形性质定理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