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苏教版必修1)训练:03 肖邦故园(含答案)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 专题三 月是故乡明 3.3 肖邦故园课时作业 苏教版必修1

高中语文 专题三 月是故乡明 3.3 肖邦故园课时作业 苏教版必修1

*肖邦故园一、类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春天去看肖邦肖复兴①说来真巧,去肖邦故居那天,正好赶上是春分。

②肖邦故居位于华沙市区50公里外一个叫做沃拉的小村。

车子驶出市区,便是一片开阔的原野,平坦的土地大部分裸露着,还没有返青,到处是一丛丛亭亭玉立的白桦树,一片片的苹果树和樱桃树,油画一样静静地站立在湛蓝的天空之下。

再晚一个多星期,田野就绿了,果树都会开花,那样的话,肖邦会在缤纷的花丛中迎接我们了。

③老远就看见了路牌:WOLA。

虽然是波兰文,拼音也拼出来了,就是我梦想中的沃拉。

④肖邦故居的门口很小,里面的院子大得出乎我的想象,虽还是一片萧瑟,但树木多得惊人,深邃的树林里铺满经冬未扫的厚厚树叶,疏朗的枝条筛下雾一样飘曳的阳光,右手的方向还有条弯弯的小河(肖邦9岁时在这条小河里学会游泳),宁静得如同旷世已久的童话,阔大得如同一个贵族的庄园。

肖邦的父亲当时只是参加反对沙皇的武装起义失败后跑到这里教法语的一个法国人,破落而贫寒,怎么可能买得起这么大的庄园?我真是很怀疑,无论是波兰人还是我们,都很愿意剪裁历史而为名人锦上添花,心里便暗暗地揣测,会不会是在建肖邦故居时扩大了地盘?⑤如今,肖邦纪念碑就立在小河前不远的地方,和故居的房子遥遥相望。

那是一座大理石做的方尖碑,非常简洁爽朗。

上面有肖邦头像的金色浮雕,浮雕下面有竖琴做成的图案,两者间雕刻着肖邦的名字和生卒年月。

⑥那幢在繁茂树木掩映下的白色房子,就是肖邦的故居了。

房子不大,倒很和肖邦当时家境吻合。

如果房前没有两尊肖邦的青铜和铁铸的雕像,和村里其他普通的房子没有什么两样。

它中间开门,左右各三扇窗子,各三间小屋,分别住着他的父母和他的两个妹妹。

如今成为了展室,展柜里有肖邦小时候画的画,他的画很有天分,还有他送给父亲的生日贺卡,是他自己亲手制作的。

墙上的镜框里陈列着1821年肖邦12岁时创作的第一首钢琴曲的手稿:降A大调波罗乃兹。

五线谱上的每一个音符都写得那样清秀纤细,让我忍不住想起他的那些天籁一般澄清透明的夜曲和他那被做成纤长而柔弱无骨一般的手模。

苏教版语文必修三第一专题第3课《肖邦故园》同步检测题 Word版含解析

苏教版语文必修三第一专题第3课《肖邦故园》同步检测题 Word版含解析

苏教版语文必修三第一专题第3课《肖邦故园》同步检测题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保佑(yòu) 瞻仰(zān)蕴藏(yùn) 庇护(bì)B.违禁(jīn)多舛(chuǎn)排筏(fá) 剔透(tì)C.掳掠(lǔ)紊乱(wěn)一幢(zhuànɡ)通衢(qú)D.荒诞(dàn) 簌簌(sù) 孑立(jié) 缱绻(juǎn)答案:C解析:解析:选C。

A项,“瞻”应读“zhān”;B项,“禁”应读“jìn”;“剔”应读“tī”;D项,“绻”应读“quǎn”。

点评:对于形声字读半边的现象,只能在平时多注意积累,把容易读错的字用一个本子记下来。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A.惊讶(yà)寥寥(liáo)厄运(è)心弦(xuán)B.窒息(zhì)婆娑(shā)星宿(xiù)概率(lǜ)C.灰烬(jìn)烙印(lào)缱绻(quàn)狐裘(qiú)D.庇护(bì)宿愿(sù)马厩(jiù)雪橇(qiāo)答案:D解析:解析:选D。

A项“弦”读xián;B项“娑”读suō;C项“绻”读quǎn。

点评:对于形声字读半边的现象,只能在平时多注意积累,把容易读错的字用一个本子记下来。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哺育bǔ雪橇qiāo 铁骑qí丘壑雷鸣hèB.晨曦xī铿锵qiānɡ涟漪yī折戟沉沙jǐC.轻俏qiào 蹒跚pán 遐思xiá飞流急湍chuǎnD.耸峙shì盎然ànɡ婆娑suō广阔无垠yín答案:B解析:分析:骑:音jì,湍:音tuān,峙:音zhì点评:对于形声字读半边的现象,只能在平时多注意积累,把容易读错的字用一个本子记下来。

必修一肖邦故园阅读(含答案)

必修一肖邦故园阅读(含答案)

苏州市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调研测试高一语文课内现代文阅读xx故园(节选)[xx]xx—伊瓦什xx①春天,丁香怒放,像天上飘下一朵朵淡紫色的云霞;夏天,树木欣欣向荣,青翠欲滴;秋天,遍野金黄,雾缭烟绕;冬天,大雪覆盖,粉妆玉琢,清新素雅,在这洁白的背景上,修剪了枝条的柳树像姐妹般排列成行,正待明年春风得意,翩翩起舞。

这四季景色里包含的美,是何等的朴素、淡雅,然而,又是何等的持久、深沉!②肖邦是在这儿出生的。

虽然他在热那佐瓦沃拉只不过是度过了出生后几个月的时光,后来他的双亲便迁居华沙了。

但肖邦对这出生之地怀有无限的眷恋之情,经常跟他心爱的妹妹卢德维卡一起探望故里。

青春年少的肖邦总爱坐在这小河边,坐在小桥旁的这棵大树下。

他从华沙来此,总要走这条遍植垂柳的普通小道。

当年的柳条亦如今日一样柔媚。

甚至在他去巴黎之前的几个星期,他还专程从首都来到这里,跟故园告别。

在他心目中,这小小的庄子就是整个祖国乡村的象征。

今天,我们目睹此情此景,思想深处也会闪现出整个马佐夫舍地区的风貌,肖邦也目睹过这一切,他热爱这茅舍、小桥、流水。

他就是在那缱绻[A]的秋.日,怀着无限依恋、惜别的心情,告别了这一切,途经巴黎,浪迹天涯。

不料这一别竟成永诀,成了为寻找虚幻的金羊毛而一去不返的远征。

③1848年,当肖邦自爱丁堡给友人写信的时候,眼前兴许也浮现出了故园景色。

他在信中写道:“我怀念我的家、我的母亲、我的姐妹。

愿上帝保佑她们万事如意!我的艺术何在?我的一腔心血在什么地方白白耗尽了……我如今只能依稀记得国内唱的歌。

”因此,可以说,不仅肖邦眼前浮现出了故乡的景色,而且,耳中又回荡起了多半是在这儿第一次听见过的歌。

④流亡生活、高度的文化修养、痛苦的心境和肖邦对自己使命的不凡见解,使这画面复杂化了,或者说,像一层雾遮bì[B]了这些画面。

绚丽的大都会风光,频繁的旅行,丰富的经历,给他提供了另一种创作灵感。

但是,既然他在自己生命的末日,在那遥远、寒冷的爱丁堡又怀念起“我的家、我的母亲、我的姐妹”,我们就有理由想像,故乡的朦胧景色也回到了他的心中。

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1)学业分层测评:03 (九) 肖邦故园(含答案)

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1)学业分层测评:03 (九) 肖邦故园(含答案)

学业分层测评(九) 肖邦故园[语言运用层]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他的创作是如此博大精深,又是如此有意识地自成一体,因此,可以毫无愧色地说,他的艺术是世界文化的不容________的组成部分。

②想打技术流,是建业应该努力的方向,但是顽强、________、永不言败的风格不能丢,这是建业这几年来在中超安身立命的根本。

③经济危机让不少国家开始重新考虑军事采购计划,不过印度正想利用西方军火巨头竭力拓展海外市场应对危机的机会,________采购武器装备,提升其军队的现代化水平。

A.置疑坚韧大事B.质疑坚忍大肆C.质疑坚韧大肆D.置疑坚忍大事【解析】置疑:怀疑,多用于否定式;质疑:提出疑问。

坚韧:坚固而有韧性;坚忍:(在艰苦困难的情况下)坚持而不动摇。

大肆:毫无顾忌地做坏事;大事:大力从事。

【答案】 A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肖邦,这个欧洲文化伟人中的一个,他的作品不仅使整个欧洲文化放出异彩,而且为欧洲的音乐增辉。

B.防止考试作弊的手段已从道德层面延伸到技术层面,手机探测仪、信息干扰仪、录像监控设备等将对防止考生作弊起到震慑作用。

C.一个孩子学习绘画,即使基础不太好,但是如果老师能夸奖夸奖,哪怕给一个鼓励的微笑,他也会感到非常高兴,越画越有信心。

D.周立波在他主持的节目《壹周立波秀》里批评了很多人,虽然他的言辞尖刻甚至偏激,但是谁也不能否认他说的没有道理。

【解析】A项,后两个分句位置颠倒,应先是影响欧洲的音乐,再影响欧洲的文化。

B项,结构混乱,去掉后面一个“防止”。

D项,最后一句三重否定,不合逻辑。

【答案】 C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宁静是生活的需要,它是人的精神品质。

________每当此时我就会情不自禁地感慨:这不就是黄河吗?不就是从深山流出的母亲河吗?它每天都是在宁静中不断创造,显示出博大的静美与高贵,人类不就是需要这样的品质吗?①走在河边通往国道的那条柏油大道②人的任何阶段、任何时候都必须有冷静的头脑,必须排除种种纷扰③你是否会向往宁静,想象宁静中的美丽④漫步都市,当身心被周围的斑斓、琳琅、吵闹包围着、笼罩着时⑤水面宽阔、微波粼粼、水影暗苍,不由得心旷神怡⑥那你就想象置身于宁静的山村,或田埂,或林荫A.①③④⑤⑥②B.①⑤④③⑥②C.②①④③⑥⑤ D.②④③⑥①⑤【解析】文段开头讲宁静是人的精神品质,②是讲人在任何时候都需要这种品质,因此排在最前面,可排除A、B两项;④中“斑斓、琳琅、吵闹”与②中“种种纷扰”,在内容上紧密相联,故排除C项。

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一第三专题1.3【同步练习】《肖邦故园》

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一第三专题1.3【同步练习】《肖邦故园》

《肖邦故园》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马厩.()夙.愿()通衢.大道()茕.茕孑.立()()瘠薄..()()缱绻..()()命运多舛.()天籁.()簌簌.()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A.惊讶.(yà)寥寥.(liáo)厄.运(è)心弦.(xuán)B.窒.息(zhì)婆娑.(shā)星宿.(xiù)概率.(lǜ)C.灰烬.(jìn)烙.印(lào)缱绻.(quàn)狐裘.(qiú)D.庇.护(bì)宿.愿(sù)马厩.(jiù)雪橇.(qiāo)3.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对于他们,每次都是莫大的精神享受,每次都能引起甜密的回忆。

B.肖邦之家的夏,往往使人浮想连翩,使人回忆起肖邦那些最成熟的作品。

C.这簌簌声,这芬芳的香味,使我们心荡神弛。

D.它们无疑是出自故里,跟这片土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现代人可以用现代字音来读古代的书,这就________了语音变化的真相。

②水对动物的生存有重要意义,例如它能________动物的体温。

③领导干部应当深入群众,和群众打成一片,真正________民情。

A.掩饰调节体恤B.掩盖调节体察C.掩盖调解体察 D.掩饰调解体恤5. 弗利得利克·肖邦是伟大的___________(国家)音乐家。

1810生于_____________(地点)的近郊热那佐瓦沃拉。

6. 《肖邦故园》第一部分从第1段至第段,第二部分从第段到第段,第三部分从第段到第12段,第四部分从段至段。

第五部分从段到第段。

重点难点探究:1. 肖邦临终前的最后一组玛祖卡曲为什么会跟乡村的质朴“相距甚远”但又与那片土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为什么说故园的“一切都成为往事了”“只有音乐长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文中多处用通感的修辞手法,以音乐来比喻景色,作者这样写有什么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对肖邦、肖邦之家以及肖邦的音乐,分别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1)教师用书:03肖邦故园含解析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1)教师用书:03肖邦故园含解析

*肖邦故园本课话题——爱国朗读-—课文中的名段他们去听肖邦的音乐,不只是为了证明自己祖国文化的伟大,同时也为了证明一个民族的精神生活是无法窒息的。

因而这美好的音乐有时也是斗争的武器。

舒曼把它称为藏在花丛中的大炮,不是没有根据的.到了肖邦之家,你会亲眼见到,而且确信,作为民族的最坚韧的纽带,作为民族精神的支柱和基础的伟大艺术具有何等不可估量的威力。

密茨凯维支的诗,肖邦的音乐,对于波兰人而言,就是这样的支柱.【点评】肖邦享誉世界的艺术创作是与故园、祖国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其音乐是波兰民族的精神支柱,是世界文化不容置疑的组成部分。

积累——生活中的素材冼星海既是一位伟大的音乐家,也是为中国抗战事业做出重大贡献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1935年冼星海从法国回国后,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创作了大量战斗性很强的群众歌曲。

正如冼星海所说:我有我的人格、良心,不是钱能买的。

我的音乐,要献给祖国,献给劳动人民大众,为挽救民族危机服务.正如冼星海所愿,他的音乐作品大合唱《黄河》《九·一八》、交响曲《民族解放》《神圣之战》等在民族抗战时期广为传唱,成为唤醒民众觉醒意识的号角。

背诵——相关名言警句1.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2.人民不仅有权爱国,而且爱国是个义务,是一种光荣。

—-徐特立3.能够献身于自己祖国的事业,为实现理想而斗争,这是最光荣不过的事情了.—-吴玉章4.谁不属于自己的祖国,他就不属于人类。

—-海涅5.一个人只要热爱自己的祖国,有一颗爱国之心,就什么事情都能解决。

什么苦楚,什么冤屈都受得了。

——冰心[知识·梳理]第1步读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一、单音字马厩.( )灰烬.( )掳.掠( )庇.护() 厄.运() 夙.愿()通衢.( ) 瘠.薄( ) 蕴.藏( )窒.息()婆娑.()簌.簌( )踱.步() 雪橇.( ) 狐裘.( )多舛.()馨.香()缱.绻()【答案】jiùjìn lǔbìèsùqújíyùn zhìsuōsùduóqiāo qiúchuǎn xīn qiǎn二、多音字1.组词辨析法(1)率错误!(2)色错误!(3)炮错误!(4)落错误!【答案】(1)shuài/lǜ(2)sè/shǎi(3)páo/bāo(4)là/lào2.语境辨析法(5)山水、树木、房舍.( )都有潜在的本体,画家的任务就是舍.( )弃具象,揭示隐藏其中的实在结构和和谐。

苏教版语文高一语文苏教版必修1学案 第三专题 第九课肖邦故园

苏教版语文高一语文苏教版必修1学案 第三专题 第九课肖邦故园

李云迪2014欧巡纪念肖邦波兰第一夫人亲临捧场3月1日,为纪念肖邦诞辰204周年,钢琴家李云迪在肖邦的故乡——波兰华沙的爱乐大厅举办了“肖邦生日音乐会”独奏音乐会。

李云迪作为在欧洲最具影响力的中国钢琴家,门票一经开售即被抢空,可容纳上千人的音乐厅座无虚席。

波兰总统夫人、总统府几位高级政要及中国驻波兰大使亲临现场,对演出给予了高度赞赏,第一夫人还特意向云迪求取了一张他亲手签名的新专辑《王者幻想》。

演奏曲目除了经典的肖邦《降B小调夜曲》和《降E大调夜曲》以外,还有颇具纪念意义的《平静的行板与华丽的大波兰舞曲》,该作品曾是李云迪在2000年获肖邦钢琴大赛冠军时的参赛曲目之一。

此外,李云迪还演奏了新专辑《王者幻想》中的舒曼《幻想曲》,以及贝多芬《热情》奏鸣曲。

最后加演的中国乐曲《彩云追月》,得到波兰第一夫人的盛赞。

演出结束后,李云迪随即进行了新专辑《王者幻想》的现场签售,观众排起了长队,场面火爆。

简介雅伊瓦什凯维奇(1894-1980),他出生于乌克兰农村一个爱国的家庭,早年在基辅一所大学学习法律和音乐。

曾三次获得波兰国家文学奖一等奖,1969年获得世界保卫和平委员会的约里奥·居里金质奖章,1970年获列宁奖金。

他在诗歌和小说两方面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作品《红色的盾牌》《荣誉和赞扬》等。

评价杰出的诗人、小说家、剧作家,也是非常优秀的散文家。

肖邦是波兰伟大的音乐家,他二十九岁那年,德军攻占波兰,此后肖邦一直漂泊异国,在国外,肖邦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祖国,创作了很多具有爱国主义思想的钢琴作品,成为波兰的“藏在花丛中的一尊大炮”。

1949年,肖邦病逝于巴黎。

临终前,他嘱咐亲人把他的心脏运回波兰,以安慰他那颗赤子之心。

作为肖邦的同胞,作家雅-伊瓦什凯维奇,对肖邦怀有深深的敬意。

他便选取肖邦故园为切入点,写了这篇文章,追述肖邦不平凡的一生,表现肖邦对祖国的眷恋和深沉的爱。

1.肖邦肖邦(1810—1849),19世纪波兰作曲家、钢琴家。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 第3专题 《肖邦故园》基础练习1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 第3专题 《肖邦故园》基础练习1

《肖邦故园》基础练习一、基础巩固(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保佑.(yòu)瞻.仰(zān)蕴.藏(yùn)庇.护(bì)B.违禁.(jīn) 排筏.(fá) 多舛.(chuǎn) 剔.透(tì)C.掳.掠(lǔ) 紊.乱(wěn) 一幢.(zhuàng) 通衢.(qú)D.荒诞.(dàn) 簌.簌(sù) 缱绻.(juǎn) 孑.立(jié)2.依次填入文段横线处的虚词,恰当的一项是( )肖邦,这个欧洲文化伟人中的一个,他的作品______为欧洲的音乐增辉,__________使整个欧洲文化放出异彩。

他的创作是如此博大精深,__________如此有意识地自成一体,__________,可以毫无愧色地说,他的艺术是世界文化的不容置疑的组成部分。

A.不仅而且又是因此B.不仅更是所以因此C.既然也还是所以D.因为所以又是因此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学校前面那银灰、淡紫的亭亭玉立....的树,排列得整整齐齐,像一队等待检阅的哨兵。

B.经历了那场大火,他们家原有的一切已是荡然无存....,留下的只是辛酸的回忆。

C.其他队员都走了,偌大的操场只剩下他一个人茕茕孑立....地站在那里。

D.从之前同仇敌忾....式地围攻“动车追尾”,到现在同心协力对抗“梅花台风”来看,中国民众始终需要一种凝集共生感和荣辱感的力量存在。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刘翔在“两会”的提案中坦承,运动员本身主观能动性不强、自我约束能力较差是造成运动员文化教育效果不理想的重要原因。

B.武江公安分局西河派出所组织民警对红星小学周边的小商店进行了突击清查,收缴了6支高仿真玩具枪,并对店主进行了教育。

C.许多日常食物的药用价值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研究人员从橘皮中发现了某种能抑制癌细胞生长的物质,这种物质的药用价值正被逐步推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改正下列加点字中错误的注音。

掳.掠(lǔ)庇.护(pì)茕茕孑.立(jié)
通衢.(qú) 烙.印(luò) 命途多舛.(chuǎn)
缱绻.(quǎn) 天籁.(lài) 玲珑剔.透(tì)
【答案】“庇”读“bì”,“烙”读“lào”,“剔”读“tī”。

2.改正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

府第秘密依稀简朴雾撩烟绕
隐敝赡仰蕴藏眷恋独具一格
雪撬蔚蓝厄运心荡神驰
【答案】撩—缭,敝—蔽,赡—瞻,撬—橇。

3.依次填入文段横线处的虚词,恰当的一项是()
肖邦,这个欧洲文化伟人中的一个,他的作品________为欧洲的音乐增辉,________使整个欧洲文化放出异彩。

他的创作是如此博大精深,________如此有意识地自成一体,________,可以毫无愧色地说,他的艺术是世界文化的不容置疑的组成部分。

A.不仅而且又是因此
B.不仅更是所以因此
C.既然也还是所以D.因为所以又是因此
【解析】从文意来看,“欧洲音乐”与“欧洲文化”之间应是递进关系。

“博大精深”与“有意识地自成一体”之间是并列关系。

因而选A项。

【答案】 A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要更好地理解肖邦音乐同波兰风光的联系,可以说任何地方也无法同这朴素的马佐夫舍的村庄——热那佐瓦沃拉相比
了。

乍一看,这种说法或许显得有些荒.诞不经
...。

B.冬天,大雪覆盖,粉妆玉琢,清新素雅,
在这洁白的背景上,修剪了枝条的柳树像姐妹般排列成行,正待明年春风得意
....,翩翩起舞。

C.也有人想起,曾几何时,连肖邦的音乐也成了违禁品!只能偷偷摸摸地在一些小房
间、小客厅里秘密演奏,只有聊.胜于无
...的人才能进入那些房间。

D.肖邦之家的夏,往往使人浮想联翩
....,使人回忆起肖邦那些最成熟的作品。

【解析】A项,“荒诞不经”指极其荒唐,不可凭信,符合语境。

B项,“春风得意”指
和暖的春风很适合人的心意,符合语境。

C项,“聊胜于无”指比没有好一点,用在此处不当,应用“寥寥无几”。

D项,“浮想联翩”指头脑里的感想不断涌现出来,符合语境。

【答案】 A
5.依次填入文段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一年四季都得细心观察这些色彩。

春天,丁香怒放,________;夏天,树木欣欣向荣,________;秋天,________;冬天,________,清新素雅,在这洁白的背景上,修剪了枝条的柳树________,正待明年春风得意,翩翩起舞。

这四季景色里包含的美,是何等的朴素、淡雅,然而,又是何等的持久、深沉!
①犹如刚刚出茧的蝴蝶的娇弱的翅膀
②像天上飘下一朵朵淡紫色的云霞
③亭亭玉立
④青翠欲滴
⑤遍野金黄,雾缭烟绕
⑥清风徐来,树影婆娑
⑦四野茫茫,白雪覆盖
⑧大雪覆盖,粉妆玉琢
⑨像姐妹般排列成行
⑩排列得整整齐齐,有条不紊
A.②④⑤⑧⑨B.①③⑥⑦⑩C.②④⑥⑧⑩ D.①③⑤⑦⑨
【解析】根据季节景物的特点和上下文的衔接关系组织答案。

春天丁香盛开,选②;夏天的树木多,所以是欣欣向荣,只能选④;同理可得出答案为A。

【答案】 A
阅读课文5~12段,完成6~8题。

6.5~8段中所描写的热那佐瓦沃拉四季景色之美有什么共同特点?试用文段11~12段中的一个词来概括热那佐瓦沃拉和肖邦音乐的共同之处。

【答案】共同特点:朴素、淡雅,持久、深沉。

共同之处:质朴。

7.“这片土地的景色正是肖邦音乐最理想的序曲”,这句话的含意是什么?
【答案】肖邦音乐与这片土地有着共同的色调,是这片土地滋养了肖邦音乐中的乡土情结。

8.根据选文内容,简单说说肖邦音乐与他的故乡、他的祖国的关系。

【答案】故乡和祖国是肖邦音乐创作的源头活水(源泉)。

肖邦音乐表现了乡音、乡愁和爱国情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