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波重点
b超室重点病例追踪及回访记录

B超室重点病例追踪及回访记录1. 引言B超室是医院中常见的检查科室之一,主要负责进行超声波检查。
在B超室中,有一些重点病例需要进行追踪和回访,以了解病情的发展和治疗效果。
本文将详细介绍B超室重点病例追踪及回访的记录内容和方法。
2. 重点病例追踪重点病例追踪是指对于某些疾病或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需要对其进行长期的观察和记录,以了解病情的发展和治疗效果。
在B超室中,常见的重点病例包括肝脏疾病、肾脏疾病、妇科疾病等。
2.1 肝脏疾病追踪肝脏疾病是常见的疾病之一,包括肝硬化、肝癌等。
在肝脏疾病追踪记录中,需要详细记录患者的基本信息、病情描述、检查结果、治疗方案、随访记录等内容。
同时,需要定期进行B超检查,观察肝脏的大小、形态、血流情况等,以了解病情的变化。
2.2 肾脏疾病追踪肾脏疾病是常见的疾病之一,包括肾结石、肾功能不全等。
在肾脏疾病追踪记录中,同样需要详细记录患者的基本信息、病情描述、检查结果、治疗方案、随访记录等内容。
对于肾脏疾病的追踪,B超检查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观察肾脏的大小、形态、结石情况等,以了解病情的变化。
2.3 妇科疾病追踪妇科疾病是女性常见的疾病之一,包括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
在妇科疾病追踪记录中,同样需要详细记录患者的基本信息、病情描述、检查结果、治疗方案、随访记录等内容。
B超检查在妇科疾病的追踪中也是必不可少的,可以观察子宫、卵巢的大小、形态、囊肿情况等,以了解病情的变化。
3. 回访记录回访是指对于已经出院或治疗结束的患者,通过电话或面对面的方式,了解其病情的发展和治疗效果。
在B超室中,回访记录的内容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病情描述、治疗过程、治疗效果、生活质量等。
回访记录的目的是为了了解患者的病情发展情况,以及对治疗的满意度。
通过回访记录,可以及时发现病情的变化和问题,以便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和干预。
4. 记录方法B超室重点病例追踪及回访记录可以使用电子病历系统进行记录,也可以使用纸质病历进行记录。
超声波检测基础知识

超声波检测基础知识简介超声波检测通常是指通过声波的反射、散射等物理现象对实物进行检测和分析的一种非破坏性检测技术。
超声波具有频率高、穿透力强、灵敏度高、特性稳定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医学、环保等领域中。
超声波的基本原理超声波是指频率大于20kHz的声波。
超声波在物质中传播的速度受到物质密度、弹性模量和泊松比等因素的影响。
当超声波遇到物体表面或内部结构发生反射或散射时,会在探头中产生电信号,通过信号处理和分析,就可以获得物体的内部结构信息。
超声波探测技术超声波探测系统主要包含以下三个部分:超声发生器、超声探头和信号分析仪。
超声发生器负责产生超声波信号,超声探头负责将超声波信号传递到被测物体中,信号分析仪负责对超声波信号进行处理和分析。
超声波探测技术可以分为接触式和非接触式两种方式。
接触式超声波探测需要将超声探头直接贴附于被测物体表面,适用于对表面缺陷进行检测。
非接触式超声波探测通过传播空气中的超声波来检测物体内部结构,适用于一些特殊要求的场合。
超声波检测应用领域超声波检测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医学、环保等领域。
在工业领域中,超声波检测技术可以用于检测金属、非金属材料的缺陷、变形等情况,被广泛应用于航空、汽车、管道等领域。
在医学领域中,超声波检测技术可以用于对人体内部组织器官进行检测和诊断,被广泛应用于心脏、腹部、肝脏等区域。
在环保领域中,超声波检测技术可以用于对大气、水等环境因素进行监测和分析。
超声波检测的优缺点超声波检测技术具有频率高、分辨率高、不破坏被测物体等优点。
同时,超声波检测技术也存在检测深度限制、检测结果易受表面状态影响等缺点。
因此,在选择超声波检测技术时,需要综合考虑其优缺点和适用场合。
超声波检测技术是一种非破坏性检测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和优点。
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超声波检测技术将会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和贡献。
超声科知识点总结

超声科知识点总结超声科学是一门研究超声波的产生、传播、接收和应用的学科。
它主要应用于医学、工业、农业、海洋、石油等领域。
在医学领域,超声科学主要应用于医学影像学、心脏超声、血管超声、超声介入、超声治疗等方面。
本文将主要介绍医学超声科学的知识点。
一、超声波的产生超声波是指频率超过20kHz的机械波。
在医学超声领域,通常使用的超声波频率为1-20MHz。
超声波的产生主要依靠压电效应和热效应。
压电效应是指某些晶体在外加电场作用下会发生形变,反过来也会产生电荷。
这种效应被应用在超声探头中,在超声探头中发生了声波振动。
另外,热效应也能产生超声波,这种方法已经不常使用。
二、超声波的传播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时,会发生折射、反射、散射等现象。
折射是指超声波传播过程中,由于不同介质的声速不同,所以在两种介质交界处产生折射。
反射是指超声波遇到边界时,一部分能量会被反射回去。
散射是指超声波遇到介质中的不均匀结构而发生的波的方向改变。
三、超声波的接收超声波在接收机构中被转化为电信号。
在医学超声中,超声波探头中的压电陶瓷会将接收到的超声波转化为电信号,然后经过放大和滤波等处理,最终在显示器上形成影像。
四、超声波的应用在医学超声领域,超声波主要应用于医学影像学、心脏超声、血管超声、超声介入、超声治疗等方面。
1.医学影像学医学影像学是医学中的一个重要技术,其中超声影像学是其中的一个分支。
超声影像学是指利用超声波来成像人体器官和组织的技术。
超声波在人体组织中的传播速度与组织的密度和声阻抗有关,因此超声波可以成像不同密度和声阻抗的组织。
2.心脏超声心脏超声是指利用超声波来诊断心脏病变的技术。
心脏超声可以用于检测心脏的结构、功能和血流情况,对心脏病变的诊断和治疗起着重要的作用。
3.血管超声血管超声是指利用超声波来诊断血管病变的技术。
血管超声可以用于检测血管的结构、血流速度和血栓情况,对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起着重要的作用。
4.超声介入超声介入是指利用超声波来引导手术或治疗的技术。
超声诊断知识点总结

超声诊断知识点总结一、基本原理超声诊断的基本原理是利用超声波在人体组织中的传播和回声反射特性来获取图像信息,从而对疾病进行诊断。
超声波是一种机械波,其频率高于人类听觉的上限20kHz,通常超声波的频率为1-10MHz。
当超声波通过人体组织时,不同组织对超声波的传播速度和回声反射情况有所不同,通过接收和分析回声信号,就可以得到不同组织的形态和结构信息。
二、技术特点1. 非侵入性:超声诊断不需要使用放射性物质或手术切割,因此对患者没有副作用和伤害,非常安全。
2. 实时性:超声图像可以实时显示,医生可以通过移动探头来观察不同角度和深度的组织结构,对病变进行准确评估。
3. 易操作性:超声诊断设备操作简单,不需要特殊的条件和环境,医生可以根据需要自行进行检查。
4. 多方位:超声探头小巧灵活,可以进行多种探测方式,如经腔超声、经皮超声、经食管超声等。
三、常见应用1. 心脏超声:用于检查心脏的大小、形态、功能和瓣膜疾病等。
2. 腹部超声:可用于检查腹部脏器、血管和淋巴结等。
3. 产前超声:用于监测胎儿的生长和发育情况,检查胎儿畸形和异常情况。
4. 乳腺超声:用于检查乳房肿块、囊肿、乳腺炎等情况。
5. 甲状腺超声:用于检查甲状腺结节、肿大和功能异常等。
四、优缺点1. 优点:非侵入性、安全、无辐射、实时显示、易操作。
2. 缺点:受体质条件和技术水平限制,不适用于骨质组织的检查,对深部组织和空气或气体的检测有限。
五、发展趋势1. 高清晰度:超声成像技术不断改进,图像清晰度和分辨率不断提高。
2. 多模式:超声成像设备逐渐实现多模式成像,如彩色多普勒超声、三维超声等。
3. 便携化:超声诊断设备体积不断缩小,已经开始逐渐向便携化方向发展,可以在不同地点和环境进行诊断。
4. 智能化:超声诊断设备开始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对图像自动分析和辅助诊断。
总之,超声诊断作为一种常见的诊断方法,在临床医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应用,相信超声诊断技术会不断改进和完善,为医生提供更好的诊断工具,为患者提供更安全、快捷、准确的诊断服务。
医学超声知识点总结高中

医学超声知识点总结高中超声波是指频率超过人耳听觉范围的声波,即频率高于20,000Hz,其中最常用的是2-15MHz的超声波。
医学超声术利用超声波进行影像学检查,可检查人体内部的各种组织器官,对疾病诊断和监测治疗效果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医学超声的知识点总结,包括超声波的产生、传播、接收、成像原理,超声造影剂、常见的超声检查、超声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等。
一、超声波的产生、传播、接收1. 超声波的产生超声波是通过晶体的压电效应产生的。
在压电陶瓷内部,当施加电压时,会使其发生机械振动,从而产生超声波。
2. 超声波的传播超声波可以在介质中传播,其传播速度与介质的密度有关。
在人体中,软组织的传播速度约为1540m/s,而骨骼的传播速度约为3300m/s。
3. 超声波的接收超声波在体内传播时,遇到组织界面时会发生反射、折射、透射等现象。
接收后的超声波信号通过超声探头传到超声设备,经过信号处理后形成超声影像。
二、超声成像原理超声成像原理主要有超声脉冲回波成像、B超成像。
1. 超声脉冲回波成像超声探头向体内发射超声脉冲,当超声波遇到体内物体界面时,会产生反射回波,超声探头接收回波信号,经过信号处理后形成超声影像。
2. B超成像B超是利用超声脉冲回波成像原理进行成像,B超图像更能清晰地显示人体内部的组织结构,广泛应用于医学临床。
三、超声造影剂超声造影剂是通过在体内注射含气体的微小泡沫或固体颗粒,利用超声对其进行成像,以增强超声图像的对比度。
超声造影剂主要有气泡型和微囊型,可以用于改善超声检查所见,提高诊断效果。
四、常见的超声检查常见的超声检查包括B超、彩色多普勒超声和超声造影等。
1. B超B超主要用于检查腹部、心脏、泌尿系统、甲状腺等器官的形态、结构和大小。
2. 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是通过利用多普勒效应检测并显示血流速度和血流方向,主要用于检测心脏、血管等的血流情况。
3. 超声造影超声造影是在B超检查中注入超声造影剂,以改善超声图像对比度,提高诊断准确性。
超声波主治医师相关专业知识

超声波主治医师相关专业知识
超声波主治医师需要掌握的相关专业知识包括:
1.超声波的物理特性:如束射性(方向性)、衰减特性、分辨力等。
2.超声波的传播方式:如纵波、横波、表面波等。
3.超声波的传播速度:不同介质中声速的差异以及影响因素。
4.超声波的反射和透射:了解不同介质界面处声波的反射和透射规律。
5.超声波的定量和定性分析:能够对超声图像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判断病变的性质和程度。
6.医学应用领域:掌握超声波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如腹部、心脏、妇产科等方面的诊断技术。
7.诊断价值:了解超声心动图等技术在心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8.解剖知识:掌握心脏的解剖结构,为诊断提供基础。
9.血流动力学知识:了解血流的方向、速度、流量等参数,判断心血管功能是否正常。
10.仪器操作与维护:熟悉超声诊断仪器的操作、调试和维护,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查阅超声波主治医师相关教辅书获取更全面和准确的信息。
超声波检测重点练习试题

超声波检测复习题(第6、7、8、9章)一、判断题4.4.串列法探伤适用于检查垂直于探测面的平面缺陷()4.5“灵敏度”意味着发现小缺陷的能力,因此超声波探伤灵敏度越高越好。
()4.6所谓“幻影回波”是由于探伤频率过高或材料晶粒粗大引起的。
()4.7当量法用来测量大于声束截面的缺陷尺寸。
()4.8半波高度法用来测量小于声束截面的缺陷的尺寸。
()4.9串列式双探头法探伤即为穿透法。
()4.11曲面工件探伤时,探伤面曲率半径愈大,耦合效果愈好。
()4.12实际探伤中,为个提高扫查速度减少杂波的干扰,应将探伤灵敏度适当的降低。
()4.13采用当量法确定的缺陷尺寸一般小于缺陷的实际尺寸。
()4.14只有当工件中缺陷在各个方向的尺寸均大于声束截面时,才能采用测长法确定缺陷长度。
()4.15绝对灵敏度法测量缺陷指示长度时,侧长灵敏度高,测得的缺陷长度大。
()4.16当工件内存在较大的内应力时,将使超声波的传播速度及方向发生变化。
()4.17超声波倾斜入射至缺陷表面时,缺陷反射波高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高。
()5.1钢板探伤时,通常只根据缺陷波情况判定缺陷。
()5.2当钢板中缺陷大于声束截面时,由于缺陷多次反射波互相干涉容易产生“叠加效应”()5.3厚钢板探伤中,若出现缺陷的多次反射波,说明缺陷的尺寸一定较大。
()5.4较薄钢板中采用底波多次法检测时,如出现“叠加效应”则说明缺陷一定较大()5.5复合钢板探伤时,可从母材一侧探伤,也可从复合材料一侧探伤。
()5.9钢管做手工接触法周向探伤时,应从顺、逆时针两个方向各探伤一次。
()5.10钢管水浸探伤时,水中加入适量活性剂是为了调节水的声阻抗,改善透声性。
()5.12用斜探头对大口径钢管做接触法周向探伤时,其跨距比同厚度平板大。
()6.1对轴类锻件,一般来说以纵波直探头从径向探测效果最佳。
()6.2使用斜探头对轴类锻件作圆柱面轴向探测时,探头应从正、反两个方向扫查。
()6.3对饼形锻件,采用直探头作径向探测是最佳的探伤方法。
超声波检测重点练习题

超声波检测重点练习题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超声波检测复习题(第6、7、8、9章)一、判断题.串列法探伤适用于检查垂直于探测面的平面缺陷()“灵敏度”意味着发现小缺陷的能力,因此超声波探伤灵敏度越高越好。
()所谓“幻影回波”是由于探伤频率过高或材料晶粒粗大引起的。
()当量法用来测量大于声束截面的缺陷尺寸。
()半波高度法用来测量小于声束截面的缺陷的尺寸。
()串列式双探头法探伤即为穿透法。
()曲面工件探伤时,探伤面曲率半径愈大,耦合效果愈好。
()实际探伤中,为个提高扫查速度减少杂波的干扰,应将探伤灵敏度适当的降低。
()采用当量法确定的缺陷尺寸一般小于缺陷的实际尺寸。
()只有当工件中缺陷在各个方向的尺寸均大于声束截面时,才能采用测长法确定缺陷长度。
()绝对灵敏度法测量缺陷指示长度时,侧长灵敏度高,测得的缺陷长度大。
()当工件内存在较大的内应力时,将使超声波的传播速度及方向发生变化。
()超声波倾斜入射至缺陷表面时,缺陷反射波高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高。
()钢板探伤时,通常只根据缺陷波情况判定缺陷。
()当钢板中缺陷大于声束截面时,由于缺陷多次反射波互相干涉容易产生“叠加效应”()厚钢板探伤中,若出现缺陷的多次反射波,说明缺陷的尺寸一定较大。
()较薄钢板中采用底波多次法检测时,如出现“叠加效应”则说明缺陷一定较大()复合钢板探伤时,可从母材一侧探伤,也可从复合材料一侧探伤。
()钢管做手工接触法周向探伤时,应从顺、逆时针两个方向各探伤一次。
()钢管水浸探伤时,水中加入适量活性剂是为了调节水的声阻抗,改善透声性。
()用斜探头对大口径钢管做接触法周向探伤时,其跨距比同厚度平板大。
()对轴类锻件,一般来说以纵波直探头从径向探测效果最佳。
()使用斜探头对轴类锻件作圆柱面轴向探测时,探头应从正、反两个方向扫查。
()对饼形锻件,采用直探头作径向探测是最佳的探伤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超声波技术学与实验第一章1.超声波:声源振动频率>20000Hz的机械波称为超声波。
.超声波诊断用的声源振动频率一般为1~10MHz,常为2.5~5 MHz2.特性声阻抗:用Z表示,指某点的声压和指点速度的复数比,它等于介质中声速(c)和其密度的乘积。
3.界面:两种特性声阻抗不同的物体(组织)的相接触处称为界面。
接触面大小称为尺寸大小,尺寸小于波长时称为小界面,反之称之为大界面。
4.超声伪象:诊断超声在人体内传播过程中,由于超声的物理性质、人体界面的复杂性、仪器性能(声束旁瓣的大小)、检查技术等因素,可能造成图像失真或称伪象。
5.探头种类与临床应用:(1)凸针探头应用于腹部、妇产科的检查。
(2)线阵探头应用于外周血管、小器官的检查。
(3)扇形探头应用于成人心脏、小儿心脏的检查。
(4)腔内探头常用的有:经食管探头,用于心脏的检查;经直肠探头,用于直肠和泌尿系统的检查;经阴道探头,用于妇产科的检查。
6.多普勒超声:该技术包括频谱多普勒及多普勒血流成像等,可无创观察人体血流及组织运动的速度、方向等。
7.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用伪彩色编码技术来显示血流影像,是CDFI的基本原理。
采用红、蓝、绿三基色,三色相混将产生二次色。
红色表示血流朝向探头方向;蓝色表示血流背离探头方向;绿色、五彩镶嵌,表示湍流。
颜色的辉度与速度成正比。
第二章8.二尖瓣狭窄:(1)二尖瓣狭窄常见于风湿性损害所所致的二尖瓣瓣膜病变。
正常二尖瓣开口面积为4~6c m2,反复的风湿病瓣膜炎症改变,致二尖瓣瓣叶交界处粘连、融合,瓣叶增厚、畸形,瓣叶开放面积缩小二形成狭窄,其病变亦可累及腱索和乳头肌。
因二尖瓣扣狭窄,舒张左房血液排除受阻,左房压力增大,左房扩大,肺静脉回流障碍而致淤血,进一步可发展为肺动脉高压、右心衰竭。
由于左房瘀滞,易导致左房血栓形成。
本病好发于女性,狭窄口面积如大于正常的一半时,患者通常无明显临床症状。
狭窄程度加重,瓣口面积<1.5cm2,患者可出现明显症状,表现为劳力性或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咳嗽,肺淤血时可咯血。
患者双颊暗红,呈特征性而二尖瓣面容。
心尖区可闻及舒张中晚期杂音。
(2)超声表现:①M型超声心动图上,二尖瓣狭窄主要表现为前后叶开放幅度降低,后叶与前叶同向运动及EF斜率减慢,前叶E、A两峰间的F点凹陷消失,呈平台状曲线,即城墙样改变。
②左室长轴切面二尖瓣瓣叶增厚,回声增强,瓣口狭窄而致开放受限。
在瓣体增厚或钙化不严重,瓣体尚柔软是,前叶可出现舒张期圆顶样改变。
二尖瓣短轴切面舒张期瓣口面积缩小,呈鱼口样改变。
病变严重者,常致腱索及乳头肌等瓣下结构明显增厚、钙化。
此时瓣叶活动僵硬。
③左房腔扩大,而左室腔在单纯二尖瓣狭窄时,其大小可在正常范围内或因充盈不足而偏小。
病程晚期,可出现不同程度肺静脉扩张及右室扩大。
部分患者可并发左房血栓,多附着于左心耳或左房后侧壁,少数附着于房间隔上,超声表现为上述部分见形态多样的稍强或低回声团。
(3)彩色及频谱多普勒彩色多普勒成像显示舒张期二尖瓣口五彩镶嵌的射流束。
频谱多普勒显示典型的全舒张期方向朝上的双峰实填宽频谱,频谱峰值流速较正常增快。
二尖瓣狭窄时,左房压增高致肺静脉高压,继而出现肺动脉高压。
多普勒超声测量三尖瓣返流【input,可评估肺动脉收缩压。
(4)二尖瓣狭窄程度定量9.房间隔缺损的二维表现:(1)心脏形态学表现:右房、右室增大,右室流出道增宽。
由于右室容量负荷过重,M型超声多表现为室间隔与左室后壁呈同向运动。
(2)直接征象: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在四腔心切面、主动脉根部短轴切面及剑突下双房切面显示房间隔中上部回声中断;若房间隔上下断端均能显示为继孔发中央型;若心房顶部侧无房间隔残端显示,通常为继发孔静脉型,剑突下切面,有助于上腔型或下腔型房缺的鉴别。
若房间隔残端小多为混合型房缺,未见到房间隔回声,则为单心房。
(3)彩色及频谱多普勒:房间隔中断区及右房侧显示全心动周期的正向(左向右)分流频谱,峰值分流速度位于舒张期,速度一般在120cm/s左右,三尖瓣口级肺动脉内血流速度增快(右心血流量增加所致)。
CDFI显示房间隔缺损部位穿隔血流束,左向右分流者,呈红色为主的分流信号,由于分流速度不高,湍流不明显。
当合并有中度肺动脉高压是,缺损部位CDFI课显示右向左蓝色分流信号或分流不明显。
第三章第六章脾脏长约11~12CM,宽约7CM,厚4CM。
输卵管可分为间质部、峡部、壶腹部及漏斗部。
子宫肌瘤子宫肌瘤根据其与子宫肌壁的关系分为:1.肌壁间质瘤2.浆膜下肌瘤3.黏膜下肌瘤超声表现(二维超声)(一)子宫内回声改变1.肌壁间质瘤:子宫肌层内异常回声结节,多呈不均低回声、少数为等回声或强回声,较大的肌瘤多伴后方回声衰减,瘤体与宫壁正常肌层之间界限较清晰2.浆膜下肌瘤:子宫肌层内异常回声结节向浆膜下突出,子宫变形;完全突出于宫体的浆膜下肌瘤,与宫体仅以一蒂项链。
3.黏膜下肌瘤:内膜下肌层可见低回声结节,突向宫腔,子宫内膜变形或缺损;肌瘤完全突入宫腔时,宫腔内可见实性占位病变,与宫腔内膜之间有裂隙(二)肌瘤变性声像:肌瘤发生变性时,瘤体旋涡状结构消失,无明显声衰减,内部回声多样化,囊性变和钙化较具特征性。
1.囊性变:瘤内出现大小不等、形状不规则的不均质低回声或无回声区2.红色变:瘤体增大,内部回声偏低,呈细花纹状,无明显衰减,声像图无特异性,需结合妊娠史、局部压痛判断。
3.钙化:瘤体内环形或斑点状强回声,伴后方声衰减4.肉瘤变:瘤体增大,边界不清,内部回声降低、杂乱,无声衰减。
胰腺炎急性胰腺炎超声表现1.胰腺形态、大小的变化:胰腺肿大及增厚,多数表现为弥漫性肿大,少数表现为局限性肿大,胰腺肿大以前后经为主。
轻症胰腺炎表现为轻度到中度肿大,多数胰腺边缘光滑,边界清晰,若水肿消退,胰腺形态可恢复正常;重症胰腺炎轻度症胰腺炎肿大明显,胰腺大多边缘不规则,边界模糊不清。
2.胰腺实质回声变化:轻症胰腺炎以出血和间质水肿为主,胰腺实质表现为低回声或极低回声,后方回声可呈增强效应。
重症胰腺炎因有出血,坏死及坏死后继发性病理变化,胰腺实质大多数呈高回声,声像图显示为密集的较粗的不规则高回声,分布不均。
坏死、液化严重时,胰腺内还可出现片状无回声或低回声区,使整个胰腺呈混合回声。
急性胰腺炎时主胰管多无扩张,但少数有轻度扩张。
3.胰腺假性囊肿:急性胰腺炎发病后2~4周可在胰腺内(外)形成假性囊肿。
典型表现为位于胰腺局部或周围的无回声区,边缘较清楚,囊壁可毛糙,也可光滑,后方回声增强,胰腺多为单房,少数囊肿内可见分隔。
4.急性胰腺内、外积液:主要见于重症胰腺炎,体液可积聚在胰腺内或胰腺外。
积聚在胰腺内时声像图表现为胰腺实质内无回声或低回声区,边缘多模糊不清,后方回声增强。
胰腺外积液可向纵膈、心包、腹盆腔等部位扩散,表现为积液部位的无回声区或低回声区。
5.胰腺脓肿:胰腺脓肿是重症胰腺炎的严重并发症。
脓肿早期病变部位回声增粗、不均匀,边界不清,随病情发展变为低回声至无回声区,内部可有点状回声。
另外由于急性胰腺炎可引起肠道内积气,超声表现全反射表现,从而使胰腺显示不清。
慢性胰腺炎1.胰腺大小形态的变化:胰腺正常大小、肿大或萎缩,可呈弥漫性或局限性肿大,但程度不如急性胰腺炎,部分患者胰腺大小无变化。
胰腺萎缩发生在病程后期或纤维化患者;胰腺形态常不规则,边缘不清,与周围组织分界模糊。
部分患者胰腺形态可无变化。
2.胰腺实质回声变化:慢性胰腺炎由于胰腺纤维化而引起胰腺实质回声增强、增粗、回声不均匀,但在病变早期,炎性水肿或纤维化致炎性弥漫性肿大时炎性可呈低回声。
炎性实质内钙质沉着可引起胰腺钙化或结石,表现为点状或斑块状强回声,后方伴声影。
3.胰管变化:主胰管不规则扩张,粗细不均,可呈囊状、结节状,管壁不光滑,管腔内可伴有结石,较大的结石声像图表现为圆形、椭圆形或弧形致密强回声,后方伴声影;小的结石表现为点状强回声,后方可伴有彗尾征。
结石常多发,大小不等,沿胰管走行分布。
部分病例胰管可与假性囊肿相通。
4.胰腺假性囊肿:胰腺内(外)可形成假性囊肿。
典型假性囊肿变现为边界清楚的无回声区,囊壁可毛糙,后方回声增强。
囊肿可增大、自发破裂、缩小或消失。
肝脏管道结构包括门静脉、肝静脉、肝动脉分支和肝内胆管。
肝囊肿【超声表现】1、二维超声肝内将出现一个或多个圆形的无回声区,有包膜,包膜光整菲薄呈高回声,可有侧壁回声失落征象,囊肿后方有回声增强现象。
囊肿较大者囊壁可增厚,回声增高,囊内可出现较细薄的条带状分隔。
囊肿合并出血或感染时,囊内可出现细小的点状回声,这些点状回声可随体位改变而移动位置。
肝囊肿较小时,肝脏可无形态改变;囊肿较大时可致局部肝叶膨大,使肝脏下界下移或隔抬高等形态改变。
2、彩色多普勒肝囊肿内无彩色血流信号,在大的肝囊肿囊壁上显示少量点状、细条状彩色血流信号,脉冲多普勒超声检测多为静脉血流或低阻动脉血流信号。
原发性肝癌【超声表现】1、二维超声肝癌结节形态多呈圆形或类圆形,结节内部回声较复杂,大致可分为低回声型、等回声型、高回声型、混合回声型,而以低回声型和混合回声型较多见。
癌结节内部回声多不均匀,部分肝癌具有周围暗环,有较高的诊断特异性。
肝癌结节后方回声常可呈轻度增强变化,尤其是小肝癌。
此外,大部分肝癌具肝硬化背景。
不同病理类型肝癌的超声表现也不尽相同,具有各自的特征。
(1)块状型:块状型肝癌便捷清楚,形态比较规则,周边常有声晕。
病灶的内部回声多为混合回声。
如果病灶由数个癌结节融合而成则边界不规则,癌肿内部出现结中结或马赛克样表现。
周围肝组织内可出现肝内播散的卫星灶。
(2)结节型:病灶可单发可多发,回声类型也比较多样,结节型肝癌的边界不及块状型清晰,周边可无声晕。
(3)弥漫型:癌结节以不均匀低回声多见,少数为高回声。
此型癌肿与周围肝组织边界不清且多伴有明显肝硬化,有时声像图上难以区分癌结节与肝硬化结节,仅表现为肝内回声强弱不等,诊断较为困难。
但本型肝癌较常出现侵犯门静脉分支形成癌栓,故超声发现门静脉内栓子时应警惕存在弥漫型肝癌的可能。
肝癌间接征象包括:○1癌栓:原发性肝癌易发生门静脉癌栓,表现为血管内团块状低、中等回声;癌栓亦可出现在肝静脉或肝管内及下腔静脉内等。
○2肝表面局限性膨隆:较大或位于肝包膜下的癌肿可引起局部肝包膜膨隆,二维超声上出现驼峰征。
癌肿临近肝缘处可使肝缘变钝。
○3肝内管道受压:由于癌肿的压迫、推移可造成肝内血管走形移位、官腔受压变细。
癌肿压迫肝内胆管可引起远端肝内胆管扩张。
2、彩色多普勒(1)富血供型:较常见,即使是小肝癌内也多可检出彩色血流,癌结节内部和周边出现线条状、分支状彩色血流,脉冲多普勒可检测到动脉血流,RI>0.6。
(2)少血供型:肿瘤内部无血流信号,脉冲多普勒也不易检测到动脉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