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高考生物一轮课下限时集训:45基因工程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分层限时跟踪练 基因工程

藏躲市安详阳光实验学校分层限时跟踪练39 基因工程(限时:45分钟)[基础练]扣教材练双基1.(2015·全国卷Ⅱ)已知生物体内有一种蛋白质(P),该蛋白质是一种转运蛋白,由305个氨基酸组成。
如果将P分子中158位的丝氨酸变成亮氨酸,240位的谷氨酰胺变成苯丙氨酸,改变后的蛋白质(P1)不但保留P的功能,而且具有了酶的催化活性。
回答下列问题:(1)从上述资料可知,若要改变蛋白质的功能,可以考虑对蛋白质的______进行改造。
(2)以P基因序列为基础,获得P1基因的途径有修饰________基因或合成________基因。
所获得的基因表达时是遵循中心法则的,中心法则的全部内容包括________的复制,以及遗传信息在不同分子之间的流动,即:________。
(3)蛋白质工程也被称为第二代基因工程,其基本途径是从预期蛋白质功能出发,通过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进而确定相对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据此获得基因,再经表达、纯化获得蛋白质,之后还需要对蛋白质的生物________进行鉴定。
【解析】(1)从题中所述资料可知,将P分子中158位的丝氨酸变成亮氨酸,240位的谷氨酰胺变成苯丙氨酸后,该蛋白质的功能发生了改变,此过程是通过对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排列顺序进行改造,进而改变了蛋白质的结构,从而改变了蛋白质的功能。
(2)在蛋白质工程中,目的基因可以以P基因序列为基础,对生物体内原有P基因进行修饰,也可以通过人工合成法合成新的P1基因。
中心法则的内容如下图所示:由图可知,中心法则的全部内容包括:DNA以自身为模板进行的复制,DNA 通过转录将遗传信息传递给RNA,最后RNA通过翻译将遗传信息表达成蛋白质;在某些病毒中RNA可自我复制(如烟草花叶病毒等),在某些病毒中能以RNA为模板逆转录合成DNA(如HIV),这是对中心法则的补充。
(3)蛋白质工程的基本途径是预期蛋白质功能→设计预期的蛋白质结构→推测应有的氨基酸序列→合成DNA→表达出蛋白质,经过该过程得到的蛋白质,需要对其生物功能进行鉴定,以保证其发挥正常作用。
2016届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7.2.4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限时规范特训(含解析)

【金版教程】2016届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7.2.4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限时规范特训(含解析)(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60分)1.农业生产上常常需要进行作物育种,以保证正常的农业生产活动。
下列有关作物育种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作物育种中最简捷的方法是杂交育种和单倍体育种B. 只有单倍体育种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C. 采用克隆的方法培育作物品种能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D. 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数为奇数的作物品种都是经花药培养得来的解析:杂交育种时间长、工作量大;单倍体育种与杂交育种相比,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但不是缩短育种年限的唯一方法;克隆是无性生殖,能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三倍体无子西瓜的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数为奇数,但其并不是经花药培养得来的。
答案:C2. [2015·南通调研]下列关于基因表达载体构建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需要限制酶和DNA连接酶B. 必须在细胞内进行C. 抗生素抗性基因可作为标记基因D. 启动子位于目的基因的首端解析:基因表达载体是目的基因与载体结合,在此过程中需用同一种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与载体,用DNA 连接酶将相同的末端连接起来;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在细胞外进行的;基因表达载体包括启动子(位于基因首端使转录开始)、终止子、目的基因和标记基因(鉴别受体细胞中是否含有目的基因,如抗生素抗性基因)。
答案:B3.下列关于育种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用杂交的方法进行育种,往往从F1自交后代中可筛选出符合人类需要的优良品种B. 用辐射的方法进行诱变育种,诱变后的植株一定比诱变前的植株具备更多优良性状C. 用基因型为DdTt的植株进行单倍体育种,所育的新品种自交后代中约有1/4为纯合子D. 用基因型为DdTt的植株进行多倍体育种,所育的新品种和原品种杂交一定能产生可育后代解析:诱变育种的生物学原理为基因突变,基因突变具有多害少利和不定向的特点,故诱变后的植株不一定比诱变前的植株具备更多优良性状,故B错误;用基因型为DdTt的植株进行单倍体育种,产生的新品种全为纯合子,其自交后代也全为纯合子,故C错误;二倍体植株染色体加倍后成为四倍体植株,四倍体植株和原二倍体植株杂交得到的三倍体植株是高度不育的,故D错误。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 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

藏躲市安详阳光实验学校课时作业24 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改良缺乏某种抗病性的水稻品种,不宜采用的方法是( )A.诱变育种 B.单倍体育种C.基因工程育种D.杂交育种解析:本题提供的材料为“缺乏某种抗病性”的水稻品种,故用单倍体育种无法达到改良此性状的目的,因为单倍体育种只是让单倍体原有的染色体及其上面的基因加倍;诱变育种可以产生新基因;基因工程育种可以将抗病基因(即目的基因)导入这种植物,使其获得抗病性;也可让该植物与有抗病性的品种杂交,使后代获得抗病性。
答案:B2.以下有关基因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工程是细胞水平上的生物工程B.基因工程的产物对人类都是有益的C.基因工程产生的变异属于人工诱变D.基因工程育种的优点之一是目的性强解析: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的知识。
基因工程是在分子水平上,通过对DNA 分子进行人工“剪切”和“拼接”,对生物遗传性状进行定向改造,具有明确的目的。
其原理是基因重组而非人工诱变,重组基因在受体细胞内表达,产生出人类所需要的基因产物,但并不是所有的基因产物对人类都是有益的。
答案:D3.下列有关育种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用杂交的方法进行育种,从F1自交后代中可筛选出符合人类需要的优良品种B.用辐射的方法进行诱变育种,诱变后的植株一定比诱变前的具备更多的优良性状C.用基因型为DdTt的植株进行单倍体育种,所育的新种自交后代约有1/4为纯合子D.用基因型为DdTt的植株进行多倍体育种,所育的新种和原品种杂交一定能产生可育后代解析:用杂交的方法进行育种,所得F1自交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可筛选出符合人类需要的优良品种。
诱变育种虽可提高变异频率,但诱变后的植株中有利变异少,盲目性高,需处理较多的供试材料,且突变具有不定向性,诱变后的植株不一定比诱变前的具备更多的优良性状。
用基因型为DdTt的植株进行单倍体育种后有4种基因型(DDTT、DDtt、ddtt、ddTT)的个体,所育的新种自交后代全部为纯合子。
高三生物一轮总复习 基因工程限时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新人教版高三选修3生物试题

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学案42 基因工程一、单项选择题1.玉米的PEPC酶固定CO2的能力较水稻的强60倍。
我国科学家正致力于将玉米的PEPC 基因导入水稻中,以提高水稻产量。
下列各项对此研究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 A.核心步骤是构建玉米PEPC基因表达载体B.通常采用显微注射法将PEPC基因导入水稻细胞C.在受体细胞中检测到PEPC酶则意味着此项研究取得成功D.利用细胞培养技术将转基因水稻细胞培育成植株解析: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是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A正确;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常用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常用的方法是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B错误;只有目的基因在后代细胞中表达才能说明研究成功,C错误;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将转基因水稻细胞培育成植株,D错误。
答案:A2.下列实践活动包含基因工程技术的是( )A.水稻F1上花药经培养和染色体加倍,获得基因型纯合新品种B.将含抗病基因的重组DNA导入玉米细胞,经组织培养获得抗病植株C.抗虫小麦与矮秆小麦杂交,通过基因重组获得抗虫矮秆小麦D.用射线照射大豆使其基因结构发生改变,获得种子性状发生变异的大豆解析:基因工程技术指是的基因拼接技术,只有B属于基因工程技术;水稻F1上花药经培养和染色体加倍,获得基因型纯合新品种为单倍体育种。
将高秆抗虫小麦与矮秆感病小麦杂交,通过基因重组获得抗虫矮秆小麦为杂交育种。
利用激光、射线等物理方法或化学试剂等引起基因突变属于诱变育种,用射线照射大豆使其基因结构发生改变,获得种子性状发生变异的大豆为诱变育种。
答案:B3.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人类基因组计划是从分子水平研究人类遗传物质的系统工程B.人类基因组计划只需测定人的1个染色体组的基因序列C.人类的基因组文库只包含一个城市中全部人的全部基因D.人类的基因库仅含有男性的全部基因解析:人类基因组计划是测定人类基因组DNA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A正确。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40 基因工程(含解析)新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试题

课时作业40 基因工程1.(15分)某实验室通过基因工程成功培育出抗虫植物,其培育过程大致如图所示,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抗虫植物的培育过程中,目的基因是抗虫基因。
目前获取该基因的常用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和利用PCR技术扩增两种。
(2)目的基因获取之后,需要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启动子是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部位,有了它才能驱动目的基因转录。
(3)图示将获取的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为农杆菌转化法,通过DNA重组将目的基因插入植物细胞中染色体的DNA上。
目的基因是否成功导入植物细胞,可以用DNA分子杂交技术进行检测。
如果操作中将该基因导入线粒体DNA中,将来产生的配子中不一定(填“一定”或“不一定”)含有抗虫基因。
解析:抗虫植物的培育过程中,目的基因是抗虫基因,目前获取该基因的常用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和利用PCR技术扩增两种。
目的基因是否成功导入植物细胞,可以用DNA分子杂交技术进行检测。
2.(15分)(湖北黄冈质检)科学家通过利用PCR定点突变技术改造Rubisco酶基因,提高了光合作用过程中Rubisco酶对CO2的亲和力,从而显著提高了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
请回答下列问题:(1)PCR过程所依据的原理是DNA双链复制,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的前提是已知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以便根据这一序列合成引物;扩增过程需要加入耐高温的DNA聚合(或Taq)酶。
(2)启动子是一段有特殊结构的DNA片段,其作用是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部位,驱动转录出mRNA。
目的基因能在不同生物体内表达出序列相同的蛋白质,说明整个生物界共用一套密码子。
借助PCR定点突变技术对现有的蛋白质进行改造属于蛋白质工程的范畴。
(3)可利用定点突变的DNA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常用农杆菌转化法将基因表达载体导入植物细胞,还需用到植物细胞工程中的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才能最终获得转基因植物。
解析:本题考查基因工程、PCR技术的原理和程序、植物组织培养等相关内容。
2016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35)基因工程(浙教版)

课时跟踪检测(三十五)基因工程1.(2014·江苏高考改编)下列关于基因工程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A.切割质粒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均特异性地识别6个核苷酸序列B.PCR反应中温度的周期性改变是为了DNA聚合酶催化不同的反应C.载体质粒通常采用抗生素合成基因作为筛选标记基因D.抗虫基因即使成功地插入到植物细胞染色体上也未必能正常表达2.(2014·重庆高考)下面是利用基因工程培育抗虫植物的示意图。
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②的构建需要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聚合酶参与B.③侵染植物细胞后,重组Ti质粒整合到④的染色体上C.④的染色体上若含抗虫基因,则⑤就表现出抗虫性状D.⑤只要表现出抗虫性状就表明植株发生了可遗传变异3.(2014·宁波效实月考)200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马里奥·卡佩基等三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涉及胚胎干细胞和哺乳动物DNA重组方面的一系列突破性发现”。
这些发现导致了“基因敲除”技术(通常叫基因打靶)的出现,利用这一技术可以准确地“敲除”DNA 分子上的特定基因,从而为研究基因功能开辟了新途径。
该技术的过程大致如下:第一步:分离胚胎干细胞。
从小鼠囊胚中分离出胚胎干细胞,在培养基中扩增。
这些细胞中需要改造的基因称为“靶基因”。
第二步:突变DNA的体外构建。
获取与靶基因同源的DNA片断,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在该DNA片段上插入neo R基因(新霉素抗性基因),使该片段上的靶基因失活。
第三步:突变DNA与靶基因互换。
将体外构建的突变DNA转移入胚胎干细胞,再通过同源互换,用失活靶基因取代两个正常靶基因中的一个,完成对胚胎干细胞的基因改造。
第四步:将第三步处理后的胚胎干细胞,转移到添加新霉素的培养基中筛选培养。
其基本原理如下图所示:请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基因敲除技术”以胚胎干细胞作为对象是因为胚胎干细胞具有________性。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提能训练 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

开躲市安祥阳光实验学校高考一轮复习生物课时提能训练: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人教版)(45分钟 100分)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1.飞鹰太空育种基地占地约800亩,游客到现场可以参观难得一见的垒球大的西红柿、篮球大的太空茄子等。
下列哪些品种培育所依据的原理和上述作物类似( )A.人工栽培选育出矮秆抗锈病的小麦品种B.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处理番茄雌蕊柱头获得无子番茄C.用X射线照射青霉菌使青霉素的产量提高D.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获得八倍体小黑麦2.(2012·安徽联考)世博迎国庆主打红色植物,用红牡丹装扮中国馆。
下面既可以快速繁殖无病毒花卉,又可以保持花卉本身优良性状的措施是( ) A.杂交育种并大面积种植B.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快速繁殖C.诱变育种并大量种植D.采用花药离体培养技术繁殖花卉3.(易错题)人们试图利用基因工程的方法,用乙种生物生产甲种生物的一种蛋白质。
生产流程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过程需要的酶是逆转录酶,原料是A、U、G、CB.②要用同种限制酶切割质粒DNA和目的基因,再用DNA连接酶将目的基因与质粒连接在一起C.如果受体细胞是细菌,可以选用枯草杆菌、炭疽杆菌等D.④过程中用的原料不含有A、U、G、C4.现有A、B、C三个番茄品种,A品种的基因型为aaBBDD,B品种的基因型为AAbbDD,C品种的基因型为AA BBdd,三对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
若要利用上述品种培育获得aabbdd植株,至少需要几年( )A.2年B.3年C.4年D.5年5.(2012·芜湖模拟)某科技活动小组将二倍体番茄植株的花粉按如图所示的程序进行实验。
根据图示实验,分析错误的是( )A.由花粉培养到植株A,体现了植物的生殖细胞具有全能性B.植株A一定为单倍体植株,其特点之一是高度不育C.在植株B的细胞中,每对染色体上的成对基因都是纯合的D.由花粉培养到植株B,经历了两年的时间6.两个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和aaBB,这两对基因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要培育出基因型为aabb的新品种,最简捷的方法是( )A.单倍体育种B.杂交育种C.人工诱变育种D.细胞工程育种7.下列关于作物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A.把两个小麦优良性状结合在一起常采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B.改良缺乏某种抗病性的水稻品种常采用单倍体育种C.培育无子西瓜可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处理三倍体西瓜雌蕊柱头D.袁隆平培育的高产、抗逆性强的杂交水稻是基因突变的结果8.(预测题)用纯合的二倍体水稻品种高秆抗锈病(DDTT)和矮秆不抗锈病(ddtt)进行育种时,一种方法是杂交得到F1,F1再自交得F2;另一种方法是用F1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再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得到相应植株。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第三单元第3讲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课下限时集训新人教版必修2

课下限时集训(三十) 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限时:45分钟)一、选择题1.(2015·咸阳模拟)①②两植株杂交得到③,将③做进一步处理,如图所示。
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③到④过程发生了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B.⑤×⑥到⑧的育种过程,发生了染色体数目变异C.若③的基因型为AaBbdd,则⑩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总数的1/4D.③到⑦过程如果出现突变和基因重组,⑨可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2.(2015·大连双基测试)相关资料显示,利用太空种子播种能大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小麦、水稻等粮食类亩产可增产18%左右,蔬菜类平均增产约25%。
下列有关太空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太空中强辐射、微重力和高真空等因素的诱导下,生物可以发生定向变异产生符合要求的新性状B.太空育种过程繁杂,需从大量的变异品种中筛选才能获得所需的种子C.太空育种产生的品种对人类都是有益的,可大量种植D.太空育种的原理主要是通过基因重组形成大量具有新基因型的个体3.(2015·江西师大附中质检)如图表示六倍体小麦(42条染色体)的两个纯种品系的部分染色体及基因组成:Ⅰ、Ⅱ表示染色体,A为矮秆基因,B为抗矮黄病基因,E为抗条斑病基因,均为显性。
乙品系由普通小麦与近缘六倍体偃麦草杂交后,经多代选育而来,图中黑色部分是来自偃麦草的染色体片段,让甲和乙杂交,产生的F1自交,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普通小麦与近缘偃麦草杂交获得的个体为六倍体B.在培育乙品系过程中,由于基因重组导致了染色体Ⅰ上基因E和a的组合C.若减数分裂中Ⅰ甲与Ⅰ乙不能正常配对,F1形成的配子中最少含有20条染色体D.若减数分裂中Ⅰ甲与Ⅰ乙正常配对,F2中约1/2的个体表现为矮秆、抗条斑病4.下列关于培育生物新品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诱变育种获得的新品种都能稳定遗传B.单倍体育种是为了获得单倍体新品种C.多倍体育种得到的新品种果实较小D.杂交育种可获得集中双亲优良性状的新品种5.(2015·合肥模拟) 将纯种的某二倍体植物品种甲(AA)与近缘纯种乙(EE)杂交后,经多代选育出如图所示的新品种丙(图中的同源染色体黑色部分是来自品种乙的染色体片段,品种甲没有此片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下限时集训(四十五)基因工程
(限时:25分钟)
1.(2015·浙江名校联考)我们日常吃的大米中铁含量极低,科研人员通过基因工程等技术,培育出了铁含量比普通大米高60%的转基因水稻,改良了稻米的营养品质。
如图为培育转基因水稻过程示意图,请回答:
(1)在上述工程中,铁结合蛋白基因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获取该基因后常用________________技术进行扩增。
(2)构建重组Ti质粒时,通常要用同种限制酶分别切割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将重组Ti质粒转入农杆菌时,可以用____________处理农杆菌,使重组Ti质粒易于导入。
(3)将含有重组Ti质粒的农杆菌与水稻愈伤组织共同培养时,通过培养基2的筛选培养,可以获得____________;培养基3与培养基2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检测培育转基因水稻的目的是否达到,需要检测转基因水稻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上述培育转基因水稻的操作过程中最为核心的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15·福州高三质检)为探究SHH基因与角化囊肿发生的相关性,科研人员利用SHH基因的非模板链转录合成的RNA作为探针,进行分子杂交实验,以检测SHH基因在角化囊肿中的表达情况。
其基本流程如图所示:(Amp表示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LacZ基因被SHH基因插入后不表达)
请回答:
(1)重组载体中SHH基因转录合成RNA探针时,________(选填“需要”或“不需要”)启动子。
(2)步骤②中,用Ca2+处理大肠杆菌,使之成为________细胞,然后导入重组载体。
实验中,用添加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未导入质粒的细菌将会死亡,原因是这些细菌不含有________基因。
(3)能表达LacZ基因的大肠杆菌在含有IPTG和X-gal 的培养基上会形成蓝色菌落,易于识别。
根据上述原理可以初步判断________(选填“蓝色”或“白色”)菌落中的大肠杆菌为重组菌。
(4)将制备的探针加入角化囊肿切片中,探针将与_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杂交带,进而判断SHH 基因的转录情况。
3.(2015·青岛模拟)在培育转基因植物的研究中,卡那霉素抗性基因(kan)常作为标记基因,只有含卡那霉素抗性基因的细胞才能在卡那霉素培养基上生长。
如图为获得抗虫棉的技术流程。
请据图回答:
(1)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主要包括四个步骤:目的基因的获取、__________________、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________________。
(2)A过程需要的酶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要把重组质粒导入土壤农杆菌,首先必须用__________处理土壤农杆菌,使土壤农杆菌转变为______________态;然后将________________在缓冲液中混合培养完成转化过程。
(4)含有重组质粒的土壤农杆菌侵染离体棉花叶片组织后,将离体棉花叶片组织培养成再生植株要
经过[C]________和[E]__________。
如要确保再生植株中含有抗虫基因,可在C过程的培养基中加入________。
(5)目的基因能否在棉花植株体内维持和表达其遗传特性的关键是______________。
这需要通过检测才能知道,检测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解析:在将外植体培养成试管苗的过程中要用到不同的培养基,培养基最明显的差别在于所添加激素的种类和比例的不同。
培育转基因水稻的目的是获得铁含量较高的大米,因此检测时应看转基因水稻种子中铁的含量。
答案:(1)目的基因PCR(2)含目的基因的DNA片段质粒CaCl2(3)含有重组质粒的愈伤组织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浓度比例不同(4)种子中的铁含量(5)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2.解析:(1)重组载体中SHH基因表达需要启动子。
(2)大肠杆菌细胞用Ca2+处理后成为感受态细胞;能在添加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上生存的细菌含有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没有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的细菌将会死亡。
(3)能表达LacZ基因的大肠杆菌在含有IPTG和X-gal的培养基上会形成蓝色菌落,重组菌中LacZ基因被SHH基因插入后不表达,重组菌在含有IPTG和X-gal的培养基上会形成白色菌落。
(4)判断SHH基因的转录情况,也就是判断SHH基因是否转录出mRNA。
答案:(1)需要(2)感受态Amp(或氨苄青霉素抗性或抗性)(3)白色(4)SHH转录的mRNA(只写mRNA不可)
3.解析:(1)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主要包括四个步骤:目的基因的获取、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过程中,需要用同种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和载体,使它们产生相同的黏性末端,再用DNA连接酶把这两个DNA片段连接起来。
(3)农杆菌转化法导入目的基因时,首先必须用Ca2+处理土壤农杆菌,使土壤农杆菌转变为感受态;然后将重组质粒和感受态细胞在缓冲液中混合培养完成转化过程。
(4)植物组织培养过程的关键步骤是脱分化和再分化。
因为只有含卡那霉素抗性基因的细胞才能在卡那霉素培养基上生长,故若要确保再生植株中含有抗虫基因,可在C过程的培养基中加入卡那霉素。
(5)目的基因能否在棉花植株体内维持和表达其遗传特性的关键是目的基因是否插入受体细胞的DNA分子上,检测采用的方法是DNA分子杂交技术。
答案:(1)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2)限制酶DNA连接酶(3)Ca2+感受重组质粒和感受态细胞(4)脱分化再分化卡那霉素
(5)目的基因是否插入受体细胞的DNA分子上DNA分子杂交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