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含解析)

合集下载

2017-2018学年内蒙古集宁一中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理科综合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

2017-2018学年内蒙古集宁一中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理科综合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

2017-2018学年济宁一中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考试化学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单选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32gO 2占有的体积约为22.4LB. 22.4LN 2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氮气分子C. 在标准状况下,22.4L 水的质量约为18gD. 22g 二氧化碳与标准状况下11.2LHCl 含有相同的分子数 2.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SO 2通入酸性KMnO 4溶液,褪色:2MnO 4-+4H ++5SO 22Mn 2++5S +2H 2OB. 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 3++4OH -AlO 2+2H 2OC. NH 4HSO 3溶液与足量的NaOH溶液混合加热:NH 4++HSO 3- +2OH -NH 3↑+SO 32+2H 2OD. 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Ca 2++2ClO -+H 2O+CO 2CaCO 3↓+2HClO3.如图是制取和收集某气体的实验装置,该装置可用于( )A. 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反应制取Cl 2B. 浓氨水和生石灰反应制取NH 3C. 浓硝酸与铜反应制取NO 2D. 二氧化锰固体和双氧水反应制取O 24.丰富多彩的颜色变化增添了化学实验的魅力,下列有关反应颜色变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新制氯水久置后→浅黄绿色消失 ②淀粉溶液遇单质碘→蓝色 ③蔗糖中加入浓硫酸搅拌→白色 ④SO 2通入品红溶液中→红色褪去 ⑤氨气通入酚酞溶液中→红色 ⑥用稀盐酸酸化Fe(NO 3)2→变黄⑦浓硝酸涂在蓝色石蕊试纸→变红⑧Fe(OH)3胶体通电一段时间→正极附近颜色加深A .①②③④⑥B .②③④⑤⑦C .①②④⑤⑥D .①③④⑦⑧ 5.已知短周期元素的离子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A >B >D >CB. 原子序数d >c >b >aC. 离子半径C >D >B >AD. 单质的还原性A >B >D >C 6.下列事实中,能说明氯的非金属性比硫强的是( )①HClO 的氧化性比H 2SO 4的氧化性强②常温下氯气是气态而硫是固态 ③盐酸酸性比氢硫酸强④HCl 比H 2S 稳定⑤H 2S 能被Cl 2氧化成硫 ⑥SCl 2分子中氯显-1价⑦氯气与氢气化合比硫与氢气化合要容易进行 ⑧Cl 2与Fe 反应生成FeCl 3,S 与Fe 反应生成FeS A.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B. ①④⑤⑥⑦ C. ④⑤⑥⑦⑧ D. ③④⑤⑦⑧7.某稀溶液中含有Fe(NO 3)3、Cu(NO 3)2、HNO 3,若向其中逐渐加入铁粉,溶液中Fe 2+的浓度与加入铁粉的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浙江省杭州市高一年级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题及答案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浙江省杭州市高一年级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题及答案

2018年杭州市高一年级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21.(5分)(1)Na +Na +(1分) (2)2Fe 3++Cu=2Fe 2++Cu 2+(2分)(3)Na 2SO 3+H 2O+SO 2=2NaHSO 3(2分)22.(5分)(1)Mg 2Si (2分) (2)SiO 44-(1分) MgO ∙2SiO 2(2分)23.(4分)(1)羟基(1分) 氧化(1分) (2)C 6H 5CH 2OH+CH 3COOH CH 3COOCH 2C 6H 5+H 2O (2分)24.(6分) (1)MnO 2+4HCl(浓)MnCl 2+Cl 2↑+2H 2O (2分) 棕色烟(1分)(2)C (2分) (3)吸收余氯、防止空气中水气进入(1分)25.(10分)(1)第二周期、第IV A 族(1分) 直线型(1分) (2)还原(1分) bd (2分)(3)+4(1分) 5HCHO+4ClO 2→5CO 2+3H 2O+4HCl (2分) 177.5(2分)26.(1)BC (2分) (2)D (2分) (3)AB (2分)(4)FeS 2+14Fe 3++8H 2O=15Fe 2++2SO 42-+16H +(2分)取样品滴加KSCN 溶液,观察是否变红(2分)27.(10分)(1)25.74(2分) 不能(1分) 因为海水中氯化钠浓度太低,直接冷却达不到饱和(2分)(2)Ca 2++HCO 3-+OH -=CaCO 3↓+H 2O (2分,若多写不给分)(3)没有(1分)Mg 2+~Mg(OH)2~MgO1mol 40g x mol 1.92g x=ggmol 4092.11 =0.048mol所以,Mg 2+转化为MgO 的百分率为mol mol 05.0048.0×100%=96%(2分)。

江苏省启东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2-含答案

江苏省启东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2-含答案

江苏省启东中学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一化学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O 16 N 14 Na 23 Al 27 Cl 35.5 Fe 56 Zn 65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解释不科学...的是A.“水滴石穿”主要原因是溶有CO2的雨水与CaCO3作用生成了可溶性的Ca(HCO3)2的缘故B.长期盛放NaOH溶液的滴瓶不易打开,是因为NaOH与瓶中的CO2反应导致瓶内气体减少形成“负压”的缘故C.严格地讲,“通风橱”是一种不负责任的防污染手段,因为实验产生的有害气体并没有得到转化或吸收D.“雨后彩虹”、“海市蜃楼”既是一种光学现象,也与胶体的知识有关2.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B.硫离子的结构示意图:A.中子数为8的氮原子:N158C D.聚丙烯的结构简式3.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mol甲苯含有9N A个C-H键B.15g甲基(-CH3)所含有的电子数是9 N A个C.1mol C2H5OH和1mol CH3CO18OH反应生成水的中子数为10N AD.标准状况下,2.24 L CHCl3的原子总数为0.5 N A4.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A.H+、NO3-、I-、Cl- B.Cu2+、Br-、H+、SO42-C.Al3+、Mg2+、CO32-、NO3- D.NH4+、Cl-、OH-、HCO3-5.对中国古代著作涉及化学的叙述,下列解读错误..的是A.《天工开物》中“凡石灰,经火焚炼为用”里的“石灰”指的是Ca(OH)2B.《黄白第十六》中“曾青涂铁,铁赤如铜”,其“曾青”是可溶性铜盐C.《本草纲目》中“冬月灶中所烧薪柴之灰,令人以灰淋汁,取碱浣衣”中的碱是K2CO3D.《汉书》中“高奴县有洧水可燃”,这里的“洧水”指的是石油6.用下列实验装置和方法进行的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 .用甲装置比较盐酸、碳酸和硅酸的酸性强弱B .用乙所示方法检验装置的气密性C .用丙装置制备和收集氨气D .用丁装置测定化学反应速率7.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 .氯化亚铁溶液中通人氯气:Fe 2++Cl 2=Fe 3++2Cl -B .硅酸钠溶液与醋酸溶液混合:SiO 32-+2H +=H 2SiO 3↓C .向氢氧化亚铁中加入足量稀硝酸:Fe(OH)2+2H +=Fe 2++2H 2OD .将过量二氧化硫气体通入冷氨水中:SO 2+NH 3·H 2O=HSO 3-+NH 4+8.下列图示变化为吸热反应的是()9.用试纸检验气体性质是一种重要的实验方法。

内蒙古集宁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理科综合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内蒙古集宁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理科综合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

集宁一中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考试高一年级理科综合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相对原子质量:Na 23 Al 27 Fe 56 O 16 N14 Cl 35.5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7.正确掌握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有关表述正确的是 ( )A.H、D、T互为同素异形体B.氨分子中的化学键为非极性共价键C.NH4Cl的电子式:D.S2-的结构示意图:8.下列各组元素性质递变情况错误的是 ( )A.H、Be、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多B.P、S、Cl元素最高正化合价依次升高C.B、C、N、O、F原子半径依次增大D.Li、Na、K、Rb的金属性依次增强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需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B.任何放热反应在常温条件一定能发生反应C.反应物和生成物分别具有的总能量决定了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D.当△H<0时表明反应为吸热反应10.关于离子键、共价键的各种叙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离子化合物里,只存在离子键,没有共价键B.非极性键只存在于双原子的单质分子 (如Cl2)中C.在共价化合物分子内,一定不存在离子键D.由多种元素组成的多原子分子里,一定只存在极性键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第二周期元素从C到F,非金属性逐渐减弱B.第三周期元素从Na到Cl,原子半径逐渐增大C.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逐渐减弱D.LiOH、NaOH、KOH的碱性逐渐减弱12.某反应过程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过程a有催化剂参与B.该反应为放热反应,热效应等于△HC.该反应为吸热反应,热效应等于△HD.有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的活化能等于E1+E2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B.质量数跟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相等C.质子数相同的粒子的化学性质不一定相同D.某种粒子最外电子层上有8个电子,则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26.﹙共11分﹚X、Y、Z三种主族元素的单质在常温下都是常见的无色气体,在适当条件下,三者之间可以两两发生反应生成分别是双核、三核和四核的甲、乙、丙三种分子,且乙、丙分子中含有X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2∶3。

邢台市2017-2018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期中)试题

邢台市2017-2018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期中)试题

邢台一中2017-2018学年下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一年级化学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 58 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14每小题2分,15-24每小题3分,共58分)1.下列设备工作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是()2.在离子RO3n-中,共有x个核外电子,R原子的质量数为A,则R原子核内含有的中子数目是( ) A.A-x+n+48 B.A-x+n+24 C.A-x-n-24 D.A+x-n-243.元素A的阳离子a A m+与元素B的阴离子b B n-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以下关于A、B元素性质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 )①原子序数:A>B ②离子半径:a A m+<b B n- ③原子半径:A<B ④元素所在的周期序数:A>B ⑤A的最高正价与B的最低负价的绝对值相等⑥b=a+m-n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④⑤⑥ D.②⑤⑥4.下列反应可用于设计原电池的是()A.CO2+2H2O→CH4+2O2 B.NaOH+HCl = NaCl+H2OC.Cu+2HCl = Cu Cl2+H2↑ D.4Al+3O2+6H2O = 4Al(OH)35.利用生活中常见的材料可以进行很多科学实验,甚至制作出一些有实际应用价值的装置来,下图就是一个用废旧材料制作的可用于驱动玩具的电池的示意图。

该电池工作时,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铝罐将逐渐被腐蚀B.炭粒和炭棒上发生的反应为:O2+4e-===2O2-C.炭棒应与玩具电机的负极相连D.该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炭棒和炭粒的质量会减轻6.A、B、C、D四块金属片,进行如下实验:①A、B用导线相连后,同时浸入稀H2SO4溶液中,A极为负极;②C、D用导线相连后,同时浸入稀H2SO4溶液中,电流由C经导线流向D;③A、C相连后,同时浸入稀H2SO4溶液中,C极产生大量气泡;④B、D相连后,同时浸入稀H2SO4溶液中,B极发生氧化反应。

据此,判断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A.A>B>D>C B. A>C>D>B C.C>A>B>D D.B>D>C>A7.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最内层电子数的一半,Z最高正价是最低负价绝对值的3倍。

[推荐学习]2017_2018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推荐学习]2017_2018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安徽省舒城县桃溪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48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量为: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一、选择题 (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叙无机药物335种,其中“强水”条目下写道:“性最烈,能蚀五金……其水甚强,五金八石皆能穿第,惟玻璃可盛。

”这里的“强水”是指()A.氨水 B.卤水 C.醋 D.硝酸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①正常雨水的pH为7.0,酸雨的pH小于7. 0;②严格执行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有利于防止大气污染;③使用二氧化硫和某些含硫化合物进行增白的食品会对人体健康产生损害;④使用氯气对自来水消毒过程中,生成的有机氯化物对人体无害;⑤食品厂产生的含丰富氮、磷营养素的废水可长期排向水库养鱼。

A.①②③B.①④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3.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萃取操作可在普通漏斗中完成B.浓烧碱液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稀盐酸冲洗C.用酒精灯加热试管内药品时一定要先给试管预热再集中药品部位加热D.用容量瓶配制一定浓度的某溶液后,将溶液保存在容量瓶中并贴上标签4.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 L H2O含有的分子数为1N AB.通常状况下,N A个CO2分子占有的体积为22.4 LC.常温常压下,1.06 g Na2CO3含有的Na+离子数为0.02N AD.物质的量浓度为0.5 mol/L的MgCl2溶液中,含有Cl-个数为1N A5.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硫酸钡难溶于水,但硫酸钡属于电解质B.溶于水后能电离出氢离子的化合物都是酸C.氯化钠溶液在电流作用下电离成钠离子和氯离子D.二氧化碳溶于水能部分电离,故二氧化碳属于电解质6.下列实验设计及其对应的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用FeCl3溶液腐蚀铜线路板:Cu+2Fe3+===Cu2++2Fe2+B.将氯气溶于水制备次氯酸:Cl2+H2O===H++Cl-+HClOC.铜片与稀硝酸反应: Cu+ NO3-+4H+ = Cu2++NO↑+2H2OD.Na2O2与H2O反应制备O2:2Na2O2+2H2O===4Na++4OH-+O2↑7.下列离子组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强酸溶液中:K+、Fe2+、MnO-4、SO2-4B.在含有大量HCO-3的溶液中:K+、Na+、OH-、Br-C.滴加石蕊试液显红色的溶液中:Fe3+、NH+4、Cl-、SCN-D.既能溶解Al(OH)3又能溶解H2SiO3的溶液中:Na+、CO2-3、SO2-3、NO-38.下列物质中,不会出现丁达尔效应的是( )①氢氧化铁胶体②水③豆浆④蔗糖溶液⑤FeCl3溶液⑥云、雾A.②④⑤B.③④ C.②④⑥D.①③④9.把足量金属钠投入到少量的氯化铝溶液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析出金属铝B.产生白色沉淀 C.产生红褐色沉淀D.产生无色气体10.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和该性质的应用均正确的是( )A.Al、Fe、Cu对应的氧化物均为碱性氧化物B.二氧化氯具有还原性,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C.二氧化硅不与任何酸反应,可用石英制造耐酸容器D.常温下浓硫酸能使铝发生钝化,可在常温下用铝制贮罐贮运浓硫酸11.对离子反应:x R2++y H++O2===m R3++n H2O,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m=4,R3+是氧化产物 B.该反应中R2+得到电子,被还原为R3+C.x=y=m=4,n=2 D.任何氧化还原反应电子得失总数必然相等12.除去某溶液里溶解的少量杂质,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括号内的物质为杂质)( ) A.NaCl溶液(Br2):加CCl4,分液B.KNO3溶液(AgNO3):加过量KCl溶液,过滤C.KNO3溶液(NaCl):加热蒸发得浓溶液后,降温D.NaCl溶液(BaCl2):加过量Na2CO3溶液,过滤,再加适量盐酸并加热13.用下列实验装置完成对应的实验(部分仪器已省略),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14.下表各组物质中,满足下图物质一步转化关系的选项是(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是同一元素 ②电子数相同的粒子不一定是同种元素③一种元素可以形成不同单质 ④某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取整数值就是质量数⑤质子数相同且电子数也相同的两种粒子不可能一种是分子,另一种是离子A .②③⑤B .①④⑤C .②③④D .①②④16.将一定质量的镁和铝混合物投入200 mL 稀硫酸中,固体全部溶解后,向所得溶液中加入NaOH 溶液,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与加入的NaOH 溶液体积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2017-2018学年江西省抚州市临川二中高一(下)月考化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

2017-2018学年江西省抚州市临川二中高一(下)月考化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

2017-2018学年江西省抚州市临川二中高一(下)月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16小题)1.(3分)(2015春•抚州校级月考)化学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明矾水解形成的Al(OH)3胶体能吸附水中悬浮,可用于水的净化B.在海轮外壳上镶入锌块,可减缓船体的腐蚀速率C.工业制铝的原料是AlCl3,可以降低能耗D.MgO的熔点很高,可用于制作耐高温材料考点:盐类水解的应用;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镁、铝的重要化合物.分析:A、根据明矾净水的原理是铝离子水解生成的氢氧化铝净水来分析;B、根据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和应用来回答,锌和铁在电解质溶液中形成原电池反应,锌做负极;C、根据氯化铝为共价化合物分析;D、根据氧化镁是熔点高的物理性质来分析其应用.解答:解:A、明矾净水的原理是:Al3++3H2O=Al(OH)3(胶体)+3H+,利用Al(OH)3(胶体)的吸附性进行净水,故A正确;B、因为轮船主要用铁造外壳,铁在海水中易被腐蚀,镀上比铁活泼的锌,形成原电池,锌作负极,失去电子先被腐蚀,从而起到保护铁的作用,从而可减缓船体的腐蚀速率,故B正确;C、氯化铝为共价化合物,熔融不能电离,工业制铝的原料是Al2O3,故C错误;D、氧化镁的熔点是2852℃,可用于制作耐高温材料,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的水解反应以及水解反应的用途、常见物质在生产生活中的具体用途、常见物质的制备及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等方面的知识,是一道综合题目.2.(3分)下列制备和收集气体的实验装置合理的是()A.用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制NH3B.用铜片和稀硝酸制NOC.用锌粒和稀硫酸制H2D.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O2考点:常见气体制备原理及装置选择.专题:实验评价题.分析:A、根据生成物判断装置是否正确;B、根据一氧化氮的性质判断该装置是否正确;C、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及气体的性质判断装置是否正确;D、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及气体的性质判断装置是否正确.解答:解:A、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反应制取氨气,生成物中有水,如果试管口高于试管底,会发生水倒流现象而炸裂试管,故A错误;B、铜和硝酸反应制取一氧化氮,反应不需加热,一氧化氮的密度接近空气的密度,和空气中的氧气易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氮,所以不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即进气管短,出气管长,一氧化氮有毒,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应该用排水法收集,故B错误;C、锌粒和盐酸反应制取氢气,属于固体、液体不加热型,生成的氢气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所以不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故C错误;D、用过氧化氢与二氧化锰制O2,属于固体、液体不加热型,生成的氧气不易溶于水,所以可采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气体制备原理及装置选择,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及反应条件,可把实验室制备气体发生装置分为:固体、固体加热型,如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固体、液体加热型,如制取氯气;固体、液体不加热型,如用稀硫酸和锌粒制取氢气.3.(3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Fe分别与氯气和稀盐酸反应所得氯化物相同B.K、Zn分别与不足量的稀硫酸反应所得溶液均呈中性C.Li、Na、K的原子半径和密度随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增大D.C、P、S、Cl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逐渐增强考点: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递变的规律;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递变的规律;铁的化学性质.专题: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几种重要的金属及其化合物.分析:A.氯气具有强氧化性,HCl为弱氧化性酸;B.硫酸钾为强酸强碱盐,硫酸锌为强酸弱碱盐;C.电子层越多,半径越大,碱金属的密度Li的大于Na的;D.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解答:解:A.Fe分别与氯气和稀盐酸反应所得氯化物为氯化铁、氯化亚铁,故A错误;B.K、Zn分别与不足量的稀硫酸反应所得溶液分别显中性、酸性,故B错误;C.Li、Na、K的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增大,Li、Na、K的密度随原子序数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故C错误;D.C、P、S、Cl的非金属性增强,则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逐渐增强,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元素周期律,明确同周知、同主族元素的性质变化规律即可解答,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氯气具有强氧化性来解答.4.(3分)设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2.24LSO3含有的分子数等于0.1N AB. 1 mol CaC2所含阴离子数为2N AC.常温常压下,16gO2和O3的混合气体含有的氧原子数为N AD.含有1mol Fe(OH)3的氢氧化铁胶体中胶粒数为N A考点:阿伏加德罗常数.专题:阿伏加德罗常数和阿伏加德罗定律.分析:A、标准状况三氧化硫不是气体;B、碳化钙是钙离子和C22﹣构成分析;C、依据氧原子守恒计算;D、氢氧化铁胶体微粒是氢氧化铁的集合体.解答:解:A、标准状况三氧化硫不是气体,2.24LSO3含物质的量不是0.1mol,故A错误;B、碳化钙是钙离子和C22﹣构成,1 mol CaC2所含阴离子数为N A,故B错误;C、依据氧原子守恒计算,16gO2和O3的混合气体含有的氧原子数=×N A=N A,故C正确;D、氢氧化铁胶体微粒是氢氧化铁的集合体,含有1mol Fe(OH)3的氢氧化铁胶体中胶粒数小于N A,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分析应用,主要是气体摩尔体积条件分析,物质结构理解应用,胶体微粒的组成判断,掌握基础是关键,题目较简单.5.(3分)(2014•安徽模拟)2010年在上海举办的世博会将主打环保牌,20辆氢燃料电池公交车、300辆氢燃料电池出租车将投入运行,它们以氢气为能源,实现了真正的零污染.氢氧燃料电池的电解液为KOH溶液,下列有关该电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正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B.工作一段时间后,电解液中K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变C.该燃料电池的总反应方程式为:2H2+O2=2H2OD.用该电池电解CuCl2溶液,产生2.24LCl2(标准状况)时,有0.2mol电子转移考点:常见化学电源的种类及其工作原理.专题:电化学专题.分析:碱性氢氧燃料电池的总反应为2H2+O2=2H2O,负极上氢气被氧化,电极反应式为H2﹣2e﹣+2OH﹣=2H2O,正极氧气得电子被还原,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结合电极反应式进行判断.解答:解:A.正极氧气得电子被还原,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故A正确;B.由于生成水,KOH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小,故B错误;C.该燃料电池的总反应方程式与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相同,为2H2+O2=2H2O,故C正确;D.用该电池电解CuCl2溶液,产生2.24LCl2(标准状况),即0.1mol电子,转移电子数为0.2mol,故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氢氧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题目难度不大,本题注意把握电极反应式的书写,为解答该题的关键,也是易错点.6.(3分)(2015秋•琅琊区校级期末)下列排列顺序正确的是()①热稳定性:HF>H2O>NH3②离子半径:Na+>Mg2+>F﹣③酸性:盐酸>碳酸>醋酸④结合质子能力:OH﹣>CO32﹣>HCO3﹣.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考点: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综合应用;元素周期律的作用.专题: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分析:①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越稳定;②具有相同排布的离子,原子序数大的离子半径小;③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醋酸也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④对应的酸越强,则酸根离子得到质子的能力越弱.解答:解:①非金属性F>O>N,则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为HF>H2O>NH3,故正确;②具有相同排布的离子,原子序数大的离子半径小,则离子半径:F﹣>Na+>Mg2+,故错误;③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醋酸也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且盐酸与醋酸钠反应生成醋酸,由强酸制取弱酸的原理可知酸性为盐酸>醋酸>碳酸,故错误;④酸性为H2CO3>HCO3﹣>H2O,对应的酸越强,则酸根离子得到质子的能力越弱,则结合质子能力:OH﹣>CO32﹣>HCO3﹣,故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元素周期律的递变规律,为高频考点,注意把握元素的性质与对应单质、化合物的性质的关系,题目难度不大,学习中注意积累,侧重微粒性质比较的考查.7.(3分)(2015春•抚州校级月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钠的金属活泼性大于铜,在溶液中钠可以置换出铜B.在稀硫酸中加入铜粉,铜粉不溶解,再加入KNO3固体,铜粉仍不溶解C.在KI溶液中加入NaNO3,没有明显现象,加入盐酸,即有I2生成D.纯锌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速率较,加入少量CuSO4固体,速率不改变考点:钠的化学性质;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铜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分析:A、根据钠与盐溶液反应时,先与水反应,然后生成的碱再与盐反应;B、根据铜的化学性质,如:铜不能与非氧化性酸反应,但可以和氧化性酸反应,酸性条件下硝酸盐反应;C、碘离子具有还原性,加入硝酸钠不反应,加入盐酸形成稀硝酸具有氧化性,氧化碘离子为单质碘;D、锌和铜在酸性条件下形成原电池反应,反应速率较大.解答:解:A、钠与盐溶液反应时,先与水反应,然后生成的碱再与盐反应,所以Na不能从铜盐溶液中置换出Cu,故A错误;B、根据铜与稀HNO3反应,由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3Cu+8H++2NO3﹣=3Cu2++2NO↑+4H2O,可知Cu遇到H+、NO3﹣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B错误;C、碘离子具有还原性,加入硝酸钠不反应,加入盐酸形成稀硝酸具有氧化性,在KI溶液中加入NaNO3,没有明显现象,加入盐酸,即有I2生成,故C正确;D、加入少量CuSO4固体,置换出铜,锌和铜在酸性条件下形成原电池反应,反应速率较大,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性质的分析判断,主要是氧化还原反应发生的条件和产物判断,掌握基础是关键,题目较简单.8.(3分)(2015•上海)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新型的自来水处理剂,它的性质和作用是()A.有强氧化性,可消毒杀菌,还原产物能吸附水中杂质B.有强还原性,可消毒杀菌,氧化产物能吸附水中杂质C.有强氧化性,能吸附水中杂质,还原产物能消毒杀菌D.有强还原性,能吸附水中杂质,氧化产物能消毒杀菌考点:重要的氧化剂;常见的生活环境的污染及治理.专题:压轴题.分析:根据高铁酸钾的化学式K2FeO4,从物质所含元素的化合价来分析氧化性还原性问题,利用离子的水解产物的性质来分析净水原因.解答:解:高铁酸钾(K2FeO4)中Fe的化合价是+6价,具有强氧化性,能杀菌消毒,其还原产物Fe3+水解生成氢氧化铁胶体,能吸附水中杂质,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净水剂的净水原理,明确强氧化性及离子水解是解答的关键,并明确具有强氧化性的物质,能使蛋白质变性,从而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来解答.9.(3分)(2015春•抚州校级月考)新华网达卡2010年8月6日电,为了解决生活用水问题,孟加拉政府在国际援助机构帮助下在全国各地打了数百万口深层管井,后来使用这些深层管井的居民逐渐开始出现砷中毒症状.经专家调查发现,孟加拉国土壤深层自然形成的砷含量非常高,目前数千万民众受到砷污染威胁.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砷(As)位于周期表第4周期第ⅤA族B.气态氢化物稳定性:AsH3>PH3>NH3C.含氧酸酸性:H3AsO4>HNO3>H3PO4D.氢化物沸点:AsH3>PH3>NH3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其应用;元素周期律的作用.分析:A、砷有四个电子层,最个层有5个电子;B、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越稳定;C、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必越强;D、氨分子间存在氢键.解答:解:A、砷有四个电子层,最个层有5个电子,所以位于周期表第4周期第ⅤA族,故A正确;B、非金属性:As<P<N,所以气态氢化物稳定性:AsH3<PH3<NH3,故B错误;C、非金属性:As<P<N,所以酸性:HNO3>H3PO4>H3AsO4,故C错误;D、氨分子间存在氢键,所以氢化物沸点:NH3>AsH3>PH3,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元素的非金属性的递变规律,氢化物的稳定性和酸性的比较,题目难度中等.10.(3分)(2015春•抚州校级月考)下列有关物质检验的实验结论正确的是()实验操作现象实验结论A 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B 将某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变浑浊该气体一定是CO2C 向某溶液中加入2滴KSCN溶液;溶液不显红色;溶液中一定含有Fe2+另取样,先滴入氯水,再滴入KSCN溶液溶液变为红色D A l箔插入稀HNO3中无现象Al箔表面被HNO3氧化,形成致密的氧化膜A. A B. B C. C D. D考点: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分析:A.能和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的离子还有银离子;B.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还有二氧化硫;C.铁离子和KSCN溶液混合产生血红色,亚铁离子和KSCN溶液混合无变化,氯气具有强氧化性,能氧化亚铁离子生成铁离子;D.铝溶于稀硝酸.解答:解:A.能和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的离子还有银离子,所以实验结论错误,故A错误;B.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还有二氧化硫,所以实验结论错误,故B错误;C.铁离子和KSCN溶液混合产生血红色,亚铁离子和KSCN溶液混合无变化,氯气具有强氧化性,能氧化亚铁离子生成铁离子,向某溶液中加入2滴KSCN溶液溶液不变红色,说明不含铁离子;滴入氯水再滴加KSCN溶液后,混合溶液呈血红色,说明含有亚铁离子,故C 正确;D.铝与浓硝酸发生钝化反应,但溶于稀硝酸,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评价,为高频考点,涉及离子检验、物质性质,明确物质性质及实验原理是解本题关键,知道常见离子检验方法及实验现象,易错选项是B.11.(3分)(2012秋•新洲区期末)右图装置(X、Y是直流电源的两极)分别进行下列各组实验,则下表中所列各项对应关系均正确的一组是:()选项电源X极实验前U形管中液体通电后现象及结论A 正极Na2SO4溶液U形管两端滴入酚酞后,a管中呈红色B 正极AgNO3溶液b管中电极反应式是4OH﹣﹣4e﹣=2H2O+O2↑C 负极KCl和CuCl2混合溶液相同条件下,a、b两管中产生的气体总体积可能相等D 负极Fe(OH)3胶体和导电液b管中液体颜色加深A. A B. B C. C D. D考点:电解原理.专题:电化学专题.分析:根据电解池的工作原理:阳极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阴极发生得电子得还原反应,还原性强的离子先在阳极上失电子,氧化性强的离子先在阴极上得电子,根据电极反应的产物的性质来确定出现的现象,进而找到答案.解答:解:A、电解Na2SO4溶液时,阳极上是氢氧根离子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即a管中氢氧根放电,酸性增强,酸遇酚酞不变色,即a管中呈无色,故A错误;B、电解硝酸银溶液时,阴极上是银离子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即b管中电极反应是析出金属银的反应,故B错误;C、电解KCl和CuCl2混合溶液时,当X为负极时,则a管中产生的气体是氢气,氢离子在铜离子放电完毕之后放电,b管中产生的气体是氯气,此后可能是氧气,在转移电子一样多时,两管中产生的气体总体积可能相等,故C正确;D、氢氧化铁胶体带正电,胶体具有电泳性质,会向电源的负极移动,即向着X极移动,所以a管中液体颜色加深,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是一道考查电解原理的综合知识题目,要求学生具有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较大.12.(3分)(2015春•抚州校级月考)用CH4催化还原NO,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有望解决汽车尾气污染问题,反应如下:CH4(g)+4NO2(g)=4NO(g)+CO2(g)+2H2O(g);△H=﹣574kJ•mol﹣1CH4(g)+4NO(g)=2N2(g)+CO2(g)+2H2O(g);△H=﹣akJ•mol﹣1按上述转化,标准状况下44.8L NO2被还原至N2,整个过程中放出的热量为867kJ,则a的值为()A.1160 B.2308 C.1441 D. 2320考点:有关反应热的计算.分析:先将两个方程式相加得NO2转化为氮气的方程式,根据标准状况下44.8L NO2被还原至N2,整个过程中放出的热量为867kJ计算a的值.解答:解:将两个方程式CH4(g)+4NO2(g)=4NO(g)+CO2(g)+2H2O(g)△H1=﹣574kJ•mol﹣1、CH4(g)+4NO(g)=2N2(g)+CO2(g)+2H2O(g)△H2=﹣akJ•mol﹣1相加得:2CH4(g)+4NO2(g)=2N2(g)+2CO2(g)+4H2O(g)△H=﹣(574+a)kJ•mol﹣1又标准状况下44.8L NO2被还原至N2,即2molNO2被还原至N2放出的热量为867kJ,所以867×2=574+a,解得a=1160,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反应热的计算等知识点,根据物质的量与热量的关系式计算放出的热量即可,难度不大.13.(3分)(2015春•抚州校级月考)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向Fe2(SO4)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2S:2Fe3++S2﹣=2Fe2++S↓B.将铁粉加入稀硫酸中:2Fe+6H+=2Fe3++3H2↑C.用铜作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2Cl﹣+2H2O Cl2↑+H2↑+2OH﹣D.将铜屑加入Fe3+溶液中:2Fe3++Cu=2Fe2++Cu2+考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分析:A.硫化钠过量,亚铁离子与硫离子反应生成硫化亚铁沉淀;B.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不是生成铁离子;C.铜作电解,阳极铜放电,氢氧根离子与铜离子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D.铁离子与铜反应生成亚铁离子和铜离子.解答:解:A.向Fe2(SO4)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2S,反应生成硫化亚铁沉淀,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3S2﹣=2FeS↓+S↓,故A错误;B.将铁粉加入稀硫酸中,反应生成亚铁离子和氢气,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Fe+2H+=Fe2++H2↑,故B错误;C.用铜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阳极铜放电,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Cu+2H2O Cu(OH)2↓+H2↑,故C错误;D.将铜屑加入Fe3+溶液中,二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Cu=2Fe2++Cu2+,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判断,为高考的高频题,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注意掌握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原则,明确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常用方法,检查反应物、生成物是否正确,检查各物质拆分是否正确,如难溶物、弱电解质等需要保留化学式,检查是否符合原化学方程式等;C为易错点,注意电解材料为铜,阳极铜放电.14.(3分)(2014秋•迎泽区校级月考)将Cu片放入0.1mol/LFeCl3溶液中,反应一定时间后取出Cu片,所得溶液Q中的c(Fe3+):c(Fe2+)=2:3,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Q中n(Cu2+):n(Fe2+)=1:2B.反应中转移电子为0.04 molC.溶液Q比原溶液增重了1.28 gD.3c(Fe3+)+2c(Fe2+)+2c(Cu2+)=0.1 mol/L考点:离子方程式的有关计算.专题:计算题.分析:Cu片放入0.1mol•L﹣1 FeCl3溶液中,发生反应Cu+2Fe3+=Cu2++2Fe2+,设反应后溶液的体积为1L,n(Fe2+)=3mol,c(Fe3+):c(Fe2+)=2:3,则溶液中n(Fe3+)=2mol,由离子方程式可知,生成n(Cu2+)=×3mol=1.5mol,反应的n(Cu)=1.5mol,结合电荷守恒计算.解答:解:Cu片放入0.1mol•L﹣1 FeCl3溶液中,发生反应Cu+2Fe3+=Cu2++2Fe2+,设反应后溶液的体积为1L,n(Fe2+)=3mol,c(Fe3+):c(Fe2+)=2:3,则溶液中n(Fe3+)=2mol,由离子方程式可知,生成n(Cu2+)=×3mol=1.5mol,反应的n(Cu)=1.5mol,A.Q中n(Cu2+):n(Fe3+)=1.5mol:3mol=1:2,故A正确;B.若参加反应的Cu为1.5mol,则转移电子为1.5mol×(2﹣0)=3mol,但溶液体积未知,不能计算转移的电子,故B错误;C.若参加反应的Cu为1.5mol,溶液Q比原溶液增重了1.5mol×64=86g,但溶液体积未知,不能计算,故C错误;D.忽略水解,由电荷守恒可知,3c(Fe3+)+2c(Fe2+)+2c(Cu2+)=c(Cl﹣)=0.3mol/L,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离子反应的计算,利用假设法可计算离子浓度的关系,侧重分析能力及计算能力的考查,注意溶液的体积未知,选项BC为解答的易错点,题目难度中等.15.(3分)(2010•上海)将0.4g NaOH和1.06g Na2CO3混合并配成溶液,向溶液中滴加0.1mol•L ﹣1稀盐酸.下列图象能正确表示加入盐酸的体积和生成CO2的物质的量的关系的是()A.B.C.D.考点:有关混合物反应的计算;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专题:图示题;计算题.分析:对NaOH和Na2CO3混合配成的溶液,当滴加盐酸时,先发生NaOH+HCl=NaCl+H2O,再发生Na2CO3+HCl=NaHCO3,最后发生NaHCO3+HCl=NaCl+CO2↑+H2O,此时才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利用物质的量的关系并结合图象即可解答.解答:解:对NaOH和Na2CO3混合配成的溶液,当滴加盐酸时,先发生NaOH+HCl=NaCl+H2O,再发生Na2CO3+HCl=NaHCO3,最后发生NaHCO3+HCl=NaCl+CO2↑+H2O,此时才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A、0.01mol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没有气体生成,但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碳酸氢钠时也没有气体生成,则图象与反应不符,故A错误;B、图象中开始反应即有气体生成,与反应不符,故B错误;C、向NaOH和Na2CO3混合溶液中滴加盐酸时,首先和NaOH反应生成水和氯化钠,当滴入0.1L时,两者恰好反应完全;继续滴加时,盐酸和Na2CO3开始反应,首先发生HCl+Na2CO3=NaHCO3+NaCl,不放出气体,当再加入0.1L时,此步反应进行完全;继续滴加时,发生反应:NaHCO3+HCl=NaCl+H2O+CO2↑;此时开始放出气体,正好与图象相符,故C 正确;D、因碳酸钠与盐酸的反应分步完成,则碳酸钠与盐酸先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钠,此时没有气体生成,则图象与反应不符,故D错误;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了元素化合物、图象数据的处理知识,解答此题的易错点是,不能准确理解向碳酸钠溶液中滴加盐酸的反应.是分步进行的,首先发生的是HCl+Na2CO3=NaHCO3+NaCl;进行完全后,再发生:NaHCO3+HCl=NaCl+H2O+CO2↑.16.(3分)(2015春•抚州校级月考)已知:2Fe2++Br2=2Fe3++2Br﹣2Fe3++2I﹣=2Fe2++I2.向FeI2、FeBr2的混合溶液中通入适量氯气,溶液中某些离子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还原性:Fe2+>I﹣>Br﹣B.当通入2molCl2时,溶液中已发生的离子反应可表示为:2Fe2++2I﹣+2Cl2=2Fe3++I2+4Cl ﹣C.原混合溶液中FeBr2的物质的量为6molD.原溶液中:n(Fe2+):n(I﹣):n(Br﹣)=2:1:3考点:离子方程式的有关计算.分析:首先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氧化产物的氧化性,还原剂的还原性>还原产物的还原性,氧化剂先氧化还原性强的离子,再氧化还原性弱的离子,判断离子的反应先后顺序,然后根据图象判断参加反应的各离子的物质的量,以此解答该题.解答:解:A.反应2Fe2++Br2=2Fe3++2Br﹣中,还原剂Fe2+的还原性强于还原产物Br﹣,所以还原性:Fe2+>Br﹣,反应2Fe3++2I﹣=2Fe2++I2中,还原剂I﹣的还原性强于还原产物Fe2+,所以还原性:I﹣>Fe2+,所以还原性I﹣>Fe2+>Br﹣,故A错误;B.当通入2molCl2时,2mol的I﹣消耗氯气1mol,余下的1mol氯气再与2molFe2+反应,即溶液中发生的离子反应可表示为2Fe2++2I﹣+2Cl2=2Fe3++I2+4Cl﹣,故B正确;C.通入氯气后,碘离子先被氧化,其次是亚铁离子,最后是溴离子,在通入氯气的量为0~1mol的过程中,碘离子从最大量降到0,即得到碘离子的物质的量为2mol,通入氯气的量为1~3mol的过程中,亚铁离子从4mol降到0,三价铁的量逐渐增大,所以含有亚铁离子共4mol,在通入氯气的量为3~6mol的过程中溴离子从6ml降到0,所以溴离子的物质的量是6mol,即FeBr2的物质的量为3mol,故C错误;D.由B可知,碘离子的物质的量为2mol,亚铁离子是4mol,溴离子的物质的量是6mol,n (Fe2+):n(I﹣):n(Br﹣)=2:1:3,故D正确.故选BD.点评: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的知识,综合性较强,题目难度较大,解答本题时注意根据离子的还原性强弱结合图象判断反应的先后顺序和各离子的物质的量,为解答该题的关键,也是易错点,答题时注意体会.二、填空题17.(8分)(2015春•抚州校级月考)有一白色固体混合物,可能含有K+、Ba2+、Ag+、Mg2+、NH4+、Na+、SO42﹣、SO32﹣、CO32﹣、AlO2﹣等10种离子中的几种.为了鉴定其中的离子,现进行如下实验,根据实验现象,填写下列空格:(1)取该粉末,加水后得到无色溶液,且未嗅到气味;用pH试纸测得溶液的pH为12.据此可以排除的离子有Ag+、Mg2+、NH4+,排除的依据是由于溶液呈碱性,故可排除Ag、Mg2+,又未嗅到刺激性气味,故无NH4.(2)向溶液中滴加盐酸溶液,开始有沉淀生成,继续滴加,沉淀消失,同时有无色无味气体逸出.可以判断肯定存在的离子有AlO2﹣、CO32﹣,判断依据是因为加酸有沉淀,继续加酸沉淀溶解,故含有AlO2﹣,同时有无色无味气体逸出,故含有CO32﹣;可以排除的离子有Ba、SO3,排除的依据是因为存在CO3,故不存在Ba,酸化后逸出气体没有刺激性气味,故不含SO32﹣.(3)不能确定的离子有K+、Na+、SO42﹣,检验的方法是检验K+和Na+用焰色反应,要检验SO42﹣,可在酸性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考点:常见阳离子的检验;常见阴离子的检验.。

江西省南城县2017-2018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无答案)

江西省南城县2017-2018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无答案)

2017-2018学年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高一化学考试范围:必修2第一章至第三章第二节;考试时间:100分钟;可能要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8 O:16 S: Cl:35.5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48分)1.下列关于化学用语的表示正确的是()A. 碘化铵的电子式:B. 间二甲苯的结构简式:C. 中子数为146、质子数为92的铀(U)原子:23892UD. 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2.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mol C10H22含共价键数目32N AB. 常温常压下,8g CH4含有电子数目5N AC.0.1mol•L-1的醋酸溶液中含有CH 3COO -的数目0.1N AD. 78g苯含有C=C双键的数目为3N A3.下列各组性质比较中,正确的是()①酸性:HClO4>HBrO4>HIO4②离子还原性:S2->Cl->Br->I-③沸点:HF>HCl>HBr>HI④金属性:K>Na>Mg>Al⑤气态氢化物稳定性: HF>HCl>H2S⑥半径:O 2->Na +>Na>Cl.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④⑤ D. ①②③④⑤⑥4.现有X、Y、Z、W、Q五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Y、Z、W、Q形成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YX3、X2Z、X2Z2、W2Z、W2Z2都是常见的化合物,其中,YX 3在常温下呈气态,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下列有关推断正确的是()A. 简单离子半径:Y>Z>W>Q>XB. W2Z2与X2Z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1:2C. X能分别与Y、Z、W形成共价化合物D. Y、W、Q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两两之间一定相互反应5.关于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燃烧反应都是放热反应B. 对于可逆反应:aA(g)+bB(g)bC(g)+dD(g),如果正反应放热,逆反应一定吸热C. 氢气燃烧生成水是一个放热的化学反应,说明1 mol H2的能量高于1 mol H2O的能量D. 只有放热的氧化还原反应才可以设计为原电池6.反应2A (g )+3B (g )2C (g )+D (g )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如下,其中反应速率v最大的是()A.V(A)=0.75mol/(L·s)B.V(B)=0.6mol/(L·s)C.V(C)=1.0mol/(L·s)D.V(D)=0.8m ol/(L·s)7.两种短周期的元素X和Y,可组成化合物XY 3.当Y的原子序数为m时,X的原子序数可能是:①m-4,②m+4,③m+8,④m-2,⑤m+6,其中正确的组合是()A. ①②B. ①②③C. ①②⑤D. ①②③④⑤8.反应3Fe(s)+4H2O(g) Fe3O4+4H2(g)在一可变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条件的改变对其反应速率几乎无影响的是()A. 体积不变,增加H2O(g)的量B. 保持体积不变,充入Ne使体系压强增大C. 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D. 压强不变,充入He使容器的体积增大9.一定温度下,在一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的可逆反应2X(g)Y(g)+Z(g),达到反应限度的标志是()①X的分解速率与X的生成速率相等②反应容器中压强不再变化③X、Y、Z的浓度不再变化④单位时间内生成1molY的同时生成1molZ.A. ①③B. ②③C. ①②D. ②④10.根据下列事实:(1)X+Y2+═X2++Y;(2)Z+2H2O═Z(OH)2+H2↑;(3)Z2+氧化性比X2+弱;(4)由Y、W电极组成的原电池,电极反应为:W2++2e-═W,Y-2e-═Y2+.可知X、Y、Z、W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 X>Z>Y>WB. Z>W>X>YC. Z>X>Y>WD. Z>Y>X>W11.将1mol CH4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待反应完全后,测定生成的四种有机物的物质的量相等,则产生HCl的物质的量是()A. 0.5molB. 2molC. 2.5molD. 4mol12.下列反应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是()A. 乙烯使溴水褪色B. 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 乙烯在空气中燃烧D. 还原性铁粉做催化剂用苯与液溴制溴苯13.同分异构体现象在有机化学中是非常普遍的,下列有机物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①CH2=CHCH3② ③CH3CH2CH3④HC≡CCH3⑤⑥CH3CH=CHCH3.A. ①和②B. ①和③ C. ①和④ D. ⑤和④14.已知在苯分子中,不存在单、双键交替的结构.下列可以作为证据的实验事实是()①苯不能使酸性KMnO 4溶液褪色②苯中6个碳碳键完全相同③苯的一溴代物没有同分异构体④实验室测得邻二甲苯只有一种结构⑤苯不能使溴水因反应而褪色.A.②③④⑤B.①③④⑤C.①②③④D.①②④⑤15.乙醇分子中不同的化学键如图,关于乙醇在各种反应中断裂键的说明不正确的是()A.乙醇和钠反应,键①断裂B. 在Ag催化下和O 2反应,键①③断裂C.乙醇和浓H2SO4共热140℃时,键①或键②断裂;在170℃时,键②⑤断裂D. 乙醇完全燃烧时断裂键①②16.以氨作为燃料的固体氧化物(含有O 2-)燃料电池,具有固态结构、能量效率高的特点,另外氨气含氢量高,不含碳,易液化,方便运输和贮存,是很好的氢源载体.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关于氨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A. 电极a为电源的阴极B. 固体氧化物作为电池工作的电解质,其作用是让电子在电池内移动C. 电池工作时,在a电极接触面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2NH3+3O2--6e-=N2+3H2OD. 外电路的电流方向为从电极a流向电极b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17. 短周期元素A、B、C、D、E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已知:①C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与其气态氢化物反应可生成盐;②A的氧化物是生活中最常见液体,A、E同主族,C与B、D相邻;③A、B、C、D四种元素组成一种离子化合物F,其组成原子数之比为5:1:1:3.请回答下列问题:(1)C的气态氢化物的电子式为 ______ ,A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______ .(2)化合物E 2D 2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为 ______ ,F含有的化学键类型为 ______ 、 ______ .(3)F溶液与足量EDA的稀溶液混合,其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 .(4)氯气与C的气态氢化物相遇有白烟及C 2生成,写出其化学反应方程式 ______ .(5)C 2A 4空气燃料电池是一种环境友好的碱性燃料电池,电解质溶液是20%~30% KOH溶液.该燃料电池的正极反应式为 ______ .18.A、B、C、D、E、F六种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B与C同周期,D与E 和F同周期,A与D同主族,C与F同主族,C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三倍,D是所在周期原子半径最大的主族元素.又知六种元素所形成的常见单质在常温常压下有三种是气体,三种是固体.请回答下列问题:(1)元素D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______ .(2)C、D、F三种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的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用离子符号表示) ______ (3)由A、B、C三种元素以原子个数比4:2:3形成化合物X,X中所含化学键类型有 ______ .(4)若E是金属元素,其单质与氧化铁反应常用于焊接钢轨,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若E是非金属元素,其单质在电子工业中有重要应用,请写出其氧化物溶于强碱溶液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 .(5)FC2气体有毒,排放到大气中易形成酸雨,写出FC2与氧气和水蒸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19.现有反应:mA(g)+nB(g)pC(g),达到平衡后,当升高温度时,B的转化率变大;当减小压强时,混合体系中C的质量分数也减小,则:(1)m+n ______ p(填“>”“=”“<”).(2)若加压时,A的质量分数 ______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3)若加入A(体积不变),则B的转化率 ______ .(4)若降低温度,则平衡时B、C的浓度之比将 ______ .(5)若加入催化剂,平衡时气体混合物的总物质的量 ______ .(6)若B是有色物质,A、C均无色,维持容器内压强不变,充入氖气时,混合物颜色 ______ (填“变深”“变浅”或“不变”).20.Ⅰ.现有CH4、C2H4、苯三种有机化合物:(1)等质量的以上三种物质完全燃烧时耗去O2的量最多的是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2018学年山西省运城市康杰中学高一(下)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8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每小题只有1个答案符合题意.)1.美国科学家将两种元素铅和氪的原子核对撞,获得了一种质子数为118,中子数为175的超重元素,该元素原子核的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差为()A.57 B.47 C.61 D.2932.下列物质含有的化学键类型相同的是()A.NaBr和H2O B.Na2O和Na2O2C.D2O和CO2 D.NH4Cl和HCl3.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N2的电子式:B.K+的结构示意图:C.H2O2的电子式:D.CO2的结构式O=C=O4.如图为番茄电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段时间后,锌片质量会变小B.铜电极附近会出现蓝色C.电子由铜通过导线流向锌D.锌电极是该电池的正极5.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如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X、Y元素的金属性X<YB.Z的气态氢化物比W的气态氢化物稳定C.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溶于稀氨水D.四种元素对应的简单离子的离子半径大小顺序为Z3﹣>W﹣>X+>Y3+6.16O和18O是氧元素的两种核素,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18g 16O2中含有N A个氧原子B.16O与18O核外电子排布方式相同C.在标准状况下,1.12L 16O2和1.12L 18O2均含有0.1N A个氧原子D.18O2和16O2化学性质相同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形成离子键的阴阳离子间只存在静电吸引力B.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和还原性从左到右依次减弱C.第三周期非金属元素含氧酸的酸性从左到右依次增强D.元素周期律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的结果8.X、Y代表两种非金属元素,下列不能说明非金属性X比Y强的是()A.氢化物稳定性HmX>HnYB.X的含氧酸的酸性比Y的含氧酸的酸性强C.X的单质(X2)能将Y的阴离子(Y2﹣)氧化,并发生置换反应D.X、Y的单质分别与Fe化合,产物中前者Fe为+3价,后者Fe为+2价9.若甲、丙为短周期、同一主族元素组成的单质,乙、丁都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则满足条件的甲和丙可以为()A.钠和氢气 B.硫和氧气 C.碳和硅D.氯气和溴单质10.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时产生苍白色火焰.在反应过程中,破坏1mol H2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1 kJ,破坏1mol Cl2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2 kJ,形成1mol HCl中的化学键释放的能量为Q3 kJ.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A.Q1+Q2>Q3B.Q1+Q2>2Q3C.Q1+Q2<Q3D.Q1+Q2<2Q311.根据中学化学教材所附元素周期表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第16列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RO3B.第2列元素中一定没有非金属元素C.第15列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可能为H3RO4D.某元素的离子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相同,该元素一定位于第三周期12.短周期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Y是地球上含量最多的元素,Z是同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W的负一价离子与Y的某种氢化物分子含有相同的电子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X和Y能够形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常见气体B.X、Y和Z能形成化学式为Z2XY3的化合物,该物质水溶液呈碱性C.X、Y、Z的原子半径:Z>X>YD.Y和Z只能形成一种化合物13.A、B、C、D、E五种元素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A和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呈碱性,且碱性B>A;C和D的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呈酸性,且酸性C>D;五种元素所形成的简单离子中,E的离子半径最小,则它们的原子序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CDEAB B.ECDAB C.BAEDC D.BADCE14.有a、b、c、d四种金属,将a与b用导线连结起来浸入盐酸中,b不易腐蚀;将a、d 分别投入等浓度的盐酸中,d比a反应剧烈;将Cu浸入b的盐溶液里,无明显变化;如果把Cu浸入c的盐溶液里,有c的单质析出.据此判断它们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d、b、a、c B.b、a、d、c C.d、a、b、c D.d、c、a、b15.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属于吸热反应的是()A.铝片与稀盐酸的反应B.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晶体的反应C.甲烷在氧气中的燃烧反应D.灼热的碳与二氧化碳的反应16.一个原电池的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Fe+2H+=Fe2++H2↑,实现该反应的原电池的正确组成是()A.A B.B C.C D.D17.下列性质的递变中,正确的是()A.N、P、Mg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B.LiOH、KOH、CsOH的碱性依次减弱C.HF、H2O、SiH4的稳定性依次减弱D.HCl、HBr、HI的酸性依次减弱18.下列结论错误的是()①微粒半径:r(K+)>r(Al3+)>r(S2﹣)>r(Cl﹣)②氢化物的稳定性:HF>HCl>H2S>PH3>SiH4③还原性:S2﹣>Cl﹣>Br﹣>I﹣④氧化性:Cl2>S>Se>Te⑤酸性:H2SO4>H3PO4>H2CO3>HClO⑥非金属性:O>N>P>Si⑦金属性:Be<Mg<Ca<K.A.①B.①③ C.②③④⑤⑥⑦ D.①③⑤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46分)19.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写出下列元素的符号:①,⑥,⑦.(2)在这些元素中,最活泼的金属元素是(填元素符号,下同),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是,最不活泼的元素是.(3)在这些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填化学式,下同),碱性最强的是,两性的氢氧化物是,写出这三者之间相互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在这些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是(填化学式,下同),原子半径最大的是.③与⑧的简单离子的半径大小为.(5)在③与④中,化学性质较活泼的是(填化学名称)20.A、B、C、D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A和B同周期相邻,A和C同主族相邻,三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为31,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7,D元素与A、B、C三元素既不同周期、也不同族.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下列元素的名称:A ,B ,C ,D ,(2)气态氢化物稳定性:HmA HmC(填>、<或=)(3)A、B、D可组成离子化合物,是一种常见的速效化肥,其化学式为.(4)单质B的电子式为;用电子式表示D2A的形成过程.21.A、B、C、X、Y和Z是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短周期元素,其中A与Y同主族,X与Z同主族,A与B和A与X均可形成10个电子的化合物;B与Z的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2:3,常见化合物Y2X2与水反应生成X的单质,其溶液可使酚酞试液变红.请回答下列问题:(1)Z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元素C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A 与B所形成的化合物BA4的电子式为;(2)化合物Y2X2属于离子化合物,含有的化学键是;该化合物中阳离子与阴离子的个数比;(3)化合物A2X和A2Z中,沸点较高的是(填化学式);(4)A与X和A与Z均能形成18个电子的化合物,此两种化合物反应可以生成Z单质和一种10电子化合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用电子式表示化合物Y2X的形成过程.22.A、B、C三个烧杯中分别盛有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如图所示:(1)A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B中Sn极的电极反应式为,Sn极附近溶液的pH (填“升高”、“降低”或“不变”)(3)C中被腐蚀的金属是,总反应方程式为.(4)由锌片、铁片和200mL硫酸组成的原电池,当在铁片上放出1.68L(标准状况下)气体时,硫酸恰好消耗一半,则产生这些气体时,共消耗锌的质量为g;有个电子通过了导线,原硫酸物质的量浓度为(设溶液体积不变)2017-2018学年山西省运城市康杰中学高一(下)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18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每小题只有1个答案符合题意.)1.美国科学家将两种元素铅和氪的原子核对撞,获得了一种质子数为118,中子数为175的超重元素,该元素原子核的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差为()A.57 B.47 C.61 D.293【分析】质子数为118,中子数为175的超重元素,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以此来解答.【解答】解:质子数为118,中子数为175的超重元素,则核外电子数=质子数=118,该元素原子核的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差为175﹣118=57,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原子的构成,较简单,熟悉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的关系即可解答.2.下列物质含有的化学键类型相同的是()A.NaBr和H2O B.Na2O和Na2O2C.D2O和CO2 D.NH4Cl和HCl【分析】一般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形成离子键,非金属元素之间形成共价键,以此来解答.【解答】解:A.H2O中只有共价键,NaB中只有离子键,故A不选;B.Na2O中只含有离子键,Na2O2中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故B不选;C.D2O和CO2中都只有共价键,化学键相同,故C选;D.NH4Cl中有共价键和离子键,HCl中只有共价键,故D不选;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化学键,熟悉化学键的形成规律即可解答,较简单,侧重于基础知识的考查.3.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N2的电子式:B.K+的结构示意图:C.H2O2的电子式:D.CO2的结构式O=C=O【分析】A.氮气分子中存在氮氮三键,氮氮三建的表示方法错误;B.钾离子的最外层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最外层含有18个电子;C.双氧水为共价化合物,不存在阴阳离子;D.二氧化碳分子中存在两个碳氧双键,为直线型结构.【解答】解:A.氮气分子中两个氮原子形成的三对共用电子对,其正确的电子式为,故A错误;B.为钾原子结构示意图,钾离子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故B错误;C.H2O2分子为共价化合物,电子式中不存在括号和电荷,H2O2分子的电子式为,故C错误;D.二氧化碳为共价化合物,其分子中含有两个碳氧双键,则CO2的结构式为O=C=O,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化学用语的表示方法,题目难度中等,涉及电子式、离子结构示意图、结构式等知识,明确常见化学用语的概念及书写原则为解答关键,试题培养了学生的规范答题能力.4.如图为番茄电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段时间后,锌片质量会变小B.铜电极附近会出现蓝色C.电子由铜通过导线流向锌D.锌电极是该电池的正极【分析】根据金属的活泼性知,锌作负极,铜作正极,负极上锌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正极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子从负极沿导线流向正极,电流从正极沿导线流向负极.【解答】解:A、该原电池中,锌作负极,负极上锌失电子生成锌离子进入溶液,所以锌片的质量会变小,故A正确;B、铜作正极,正极上氢离子得电子生成氢气,所以铜电极附近不会出现蓝色,故B错误;C、锌作负极,铜作正极,电子从锌沿导线流向铜,故C错误;D、锌作该原电池的负极,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原电池原理,难度不大,明确溶液中阴阳离子的移动方向、电极的判断来解答.5.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如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X、Y元素的金属性X<YB.Z的气态氢化物比W的气态氢化物稳定C.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溶于稀氨水D.四种元素对应的简单离子的离子半径大小顺序为Z3﹣>W﹣>X+>Y3+【分析】W化合价为﹣1价,没有最高正化合价+7价,故W为F元素;Z元素化合价为+5、+3、﹣3,Z处于ⅤA族,原子半径与F元素相差不大,则Z与F元素处于同一周期,则Z 为N元素;X化合价为+1价,应为周期表第ⅠA族,Y的化合价为+3价,应为周期表第ⅢA 族元素,二者原子半径相差较小,可知两者位于同一周期相邻主族,由于X、Y的原子半径与W、Z原子半径相差很大,则X、Y应在第三周期,所以X为Na元素,Y为Al元素.结合元素周期律知识解答该题.【解答】解:W化合价为﹣1价,没有最高正化合价+7价,故W为F元素;Z元素化合价为+5、+3、﹣3,Z处于ⅤA族,原子半径与F元素相差不大,则Z与F元素处于同一周期,则Z为N元素;X化合价为+1价,应为周期表第ⅠA族,Y的化合价为+3价,应为周期表第ⅢA 族元素,二者原子半径相差较小,可知两者位于同一周期相邻主族,由于X、Y的原子半径与W、Z原子半径相差很大,则X、Y应在第三周期,所以X为Na元素,Y为Al元素.A.X、Y元素位于相同周期,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则金属性X>Y,故A错误;B.非金属性W>Z,W的气态氢化物比Z的气态氢化物稳定,故B错误;C.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氢氧化铝,不溶于弱碱,故C错误;D.四种离子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则离子半径大小顺序为Z3﹣>W﹣>X+>Y3+,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元素位置结构和性质的关系及应用,从原子半径的变化和元素的最高正价和最低负价入手寻求突破,正确把握元素化合价、原子半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是解答该题的关键,题目难度中等.6.16O和18O是氧元素的两种核素,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18g 16O2中含有N A个氧原子B.16O与18O核外电子排布方式相同C.在标准状况下,1.12L 16O2和1.12L 18O2均含有0.1N A个氧原子D.18O2和16O2化学性质相同【分析】A、16O2由16O构成,16O的摩尔质量为16g/mol;B、16O与18O的核外均有8个电子;C、标况下,1.12L 16O2和1.12L 18O2的物质的量均为0.05mol,而16O2和18O2均为双原子分子;D、18O2和16O2均为氧气,属于同一种物质.【解答】解:A、16O2由16O构成,16O的摩尔质量为16g/mol,故18g此氧气中含有的16O的物质的量n==1.1mol,即为1.1N A个,故A错误;B、16O与18O的核外均有8个电子,故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故B正确;C、标况下,1.12L 16O2和1.12L 18O2的物质的量均为0.05mol,而16O2和18O2均为双原子分子,故0.05mol16O2和18O2中均含0.1mol氧原子即0.1N A个,故C正确;D、18O2和16O2均为氧气,属于同一种物质,则化学性质相同,故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熟练掌握公式的使用和物质的结构是解题关键,难度不大.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形成离子键的阴阳离子间只存在静电吸引力B.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和还原性从左到右依次减弱C.第三周期非金属元素含氧酸的酸性从左到右依次增强D.元素周期律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的结果【分析】利用离子键的定义和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以及元素周期律的实质解决此题.【解答】解:A、离子键是通过阴、阳离子静电作用作用形成的,静电作用包括相互吸引和相互排斥,故A错误;B、同一主族,由上到下,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非金属性减弱,其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减弱,还原性逐渐增强,故B错误;C、同一周期,由左到右,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非金属性增强,则第三周期非金属元素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依次增强,非金属元素含氧酸的酸性不一定为最高价含氧酸,故C错误;D、由结构决定性质,则元素周期律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的结果,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涉及化学键的定义、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等问题的理解和运用,对学生有较好的区分度,如:比较非金属性强弱必须依据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酸性强弱,而不能错误认为是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等问题,此题为好题.8.X、Y代表两种非金属元素,下列不能说明非金属性X比Y强的是()A.氢化物稳定性HmX>HnYB.X的含氧酸的酸性比Y的含氧酸的酸性强C.X的单质(X2)能将Y的阴离子(Y2﹣)氧化,并发生置换反应D.X、Y的单质分别与Fe化合,产物中前者Fe为+3价,后者Fe为+2价【分析】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其单质的氧化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越强,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其单质的氧化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越强,A.氢化物稳定性HmX>HnY,说明非金属性X>Y,故A不选;B.X的含氧酸的酸性比Y的含氧酸的酸性强,不能说明非金属性X>Y,如酸性H2SO3>HClO,但非金属性Cl>S,故B选;C.X的单质(X2)能将Y的阴离子(Y2﹣)氧化,并发生置换反应,说明X单质的氧化性大于Y单质,则非金属性X>Y,故C不选;D.X、Y的单质分别与Fe化合,产物中前者Fe为+3价,后者Fe为+2价,说明X单质的氧化性大于Y单质,则非金属性X>Y,故D不选;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非金属性强弱判断,为高频考点,非金属性强弱与得电子多少无关,与得电子难易程度有关,易错选项是B.9.若甲、丙为短周期、同一主族元素组成的单质,乙、丁都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则满足条件的甲和丙可以为()A.钠和氢气 B.硫和氧气 C.碳和硅D.氯气和溴单质【分析】若甲、丙为短周期、同一主族元素形成的单质,乙、丁都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该反应为置换反应,钠能和水或酸反应生成氢气、碳和二氧化硅反应生成Si单质,溴属于长周期元素,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若甲、丙为短周期、同一主族元素形成的单质,乙、丁都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该反应为置换反应,钠能和水或酸反应生成氢气、碳和二氧化硅反应生成Si单质,且Na和H、C和Si都属于同一主族短周期元素,符合条件,硫和氧是氧气可以置换硫、溴属于长周期元素,不符合条件,故选AC.【点评】本题以元素化合物知识为载体考查置换反应及元素周期表结构等知识点,明确物质的性质是解本题关键,注意C能置换出Si单质,但生成CO而不是二氧化碳,为易错点,题目难度中等.10.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时产生苍白色火焰.在反应过程中,破坏1mol H2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1 kJ,破坏1mol Cl2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2 kJ,形成1mol HCl中的化学键释放的能量为Q3 kJ.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A.Q1+Q2>Q3B.Q1+Q2>2Q3C.Q1+Q2<Q3D.Q1+Q2<2Q3【分析】根据反应热△H=反应物的总键能﹣生成物的总键来计算该反应的反应热,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反应热△H<0,据此解答.【解答】解:破坏1molH2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1kJ,则H﹣H键能为Q1kJ/mol,破坏1molCl2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2kJ,则Cl﹣Cl键能为Q2kJ/mol,形成1molHCl中的化学键释放的能量为Q3kJ,则H﹣Cl键能为Q3kJ/mol,对于H2(g)+Cl2(g)=2HCl(g)反应热△H=反应物的总键能﹣生成物的总键能=Q1kJ/mol+Q2kJ/mol﹣2Q3kJ/mol=(Q1+Q2﹣2Q3)KJ/mol.由于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反应热△H<0,即(Q1+Q2﹣2Q3)<0,所以Q1+Q2<2Q3.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反应热的计算,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把握从键能的角度计算反应热的方法.也可根据能量守恒计算.11.根据中学化学教材所附元素周期表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第16列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RO3B.第2列元素中一定没有非金属元素C.第15列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可能为H3RO4D.某元素的离子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相同,该元素一定位于第三周期【分析】A.第16列元素为氧族元素,最高价为+6价;B.第2列元素,为碱土金属元素;C.第15列元素,为氮族元素,最高价为+5价;D.某元素的离子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相同,可能为第四周期的元素,如K+.【解答】解:A.第16列元素为氧族元素,最高价为+6价,则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RO3,故A正确;B.第2列元素,为碱土金属元素,均为金属元素,故B正确;C.第15列元素,为氮族元素,最高价为+5价,则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可能为H3RO4,故C正确;D.某元素的离子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相同,可能为第四周期的元素,如K+,也可能为第三周期元素的阴离子,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应用,为高频考点,把握列与族序数的关系为解答的关键,注意族序数等于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最高价,题目难度不大.12.短周期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Y是地球上含量最多的元素,Z是同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W的负一价离子与Y的某种氢化物分子含有相同的电子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X和Y能够形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常见气体B.X、Y和Z能形成化学式为Z2XY3的化合物,该物质水溶液呈碱性C.X、Y、Z的原子半径:Z>X>YD.Y和Z只能形成一种化合物【分析】X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应为C元素,Y是自然界含量最多的元素,应为O元素,Z是同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应为Na元素,W的原子序数比Z大,应为第三周期元素,且W的负一价离子与Y的某种氢化物分子含有相同的电子数,应为Cl元素,对应的Cl﹣与H2O2的电子数相等,都为18,结合元素周期律以及对应的单质、化合物的性质解答该题.【解答】解:X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应为C元素,Y是自然界含量最多的元素,应为O元素,Z是同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应为Na元素,W的原子序数比Z大,应为第三周期元素,且W的负一价离子与Y的某种氢化物分子含有相同的电子数,应为Cl元素,则A.X为C元素,Y为O元素,二者的化合物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A正确;B.X、Y和Z能形成化学式为Na2CO3的化合物,该物质水溶液呈碱性,故B正确;C.X、Y、Z分别为C、O、Na,它们的原子半径:Na>C>O,故C正确;D.Y、Z分别为O、Na,二者形成的化合物有Na2O、Na2O2,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的综合应用,题目难度不大,本题元素的推断比较简单,但侧重于物质的性质的考查.13.A、B、C、D、E五种元素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A和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呈碱性,且碱性B>A;C和D的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呈酸性,且酸性C>D;五种元素所形成的简单离子中,E的离子半径最小,则它们的原子序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CDEAB B.ECDAB C.BAEDC D.BADCE【分析】A和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呈碱性,且碱性B>A,则金属性:B>A,由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判断原子序数大小;C和D的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呈酸性,且酸性C>D,则C和D应为非金属性元素,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对应的氢化物的酸性逐渐增强,据此判断原子序数;五种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中,E的离子半径最小,E应为金属,A、B、C对应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核电核数越大,半径越小,以此解答该题.【解答】解:A和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呈碱性,且碱性B>A,则金属性:B>A,由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可知:原子序数A>B;C和D的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呈酸性,且酸性C>D,则C和D应为非金属性元素,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对应的氢化物的酸性逐渐增强,故原子序数C>D;五种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中,E的离子半径最小,则E应为金属,A、B、C对应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核电核数越大,半径越小,故原子序数B<A<E,故有原子序数:C>D>E>A>B,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元素的位置性质结构关系应用,题目难度中等,掌握元素周期律的递变规律是解题关键,注意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14.有a、b、c、d四种金属,将a与b用导线连结起来浸入盐酸中,b不易腐蚀;将a、d 分别投入等浓度的盐酸中,d比a反应剧烈;将Cu浸入b的盐溶液里,无明显变化;如果把Cu浸入c的盐溶液里,有c的单质析出.据此判断它们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d、b、a、c B.b、a、d、c C.d、a、b、c D.d、c、a、b【分析】在原电池中,较为活泼的金属为负极,易腐蚀;金属的活泼性越强,越易与酸反应,反应越剧烈;结合金属之间置换反应的特点判断金属的强弱.【解答】解:将a与b用导线连结起来浸入盐酸中,b不易腐蚀,说明b为正极,a为负极,则金属活动性a>b;将a、d分别投入等浓度的盐酸中,d比a反应剧烈,说明金属活动性d>a;将Cu浸入b的盐溶液里,无明显变化,说明铜不能置换出b,b活动性比铜强;如果把Cu浸入c的盐溶液里,有c的单质析出,说明活动性Cu>c,则活动性d>a>b>Cu >c,故选C.【点评】本题综合考查金属的还原性的强弱的比较,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判断的角度和比较方法,学习中注意积累,难度不大.15.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属于吸热反应的是()A.铝片与稀盐酸的反应B.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晶体的反应C.甲烷在氧气中的燃烧反应D.灼热的碳与二氧化碳的反应【分析】含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总能量的为吸热反应,结合常见的吸热反应来解答.【解答】解:A.Al、H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氧化还原反应,但金属与酸的反应为放热反应,故A不选;B.没有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非氧化还原反应,但属于吸热反应,故B不选;C.C、O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氧化还原反应,但燃烧反应为放热反应,故C不选;D.C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氧化还原反应,且该反应为吸热反应,故D选;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为高频考点,把握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能量变化为解答本题的关键,注意常见的吸热反应,题目难度不大.16.一个原电池的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Fe+2H+=Fe2++H2↑,实现该反应的原电池的正确组成是()A.A B.B C.C D.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