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性别刻板印象的调查研究
大学生性别角色认同的调查与分析

大学生性别角色认同的调查与分析在当今社会,性别角色认同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大学生作为年轻一代的代表,其性别角色认同更是备受关注和讨论。
本文将通过对大学生性别角色认同进行调查和分析,以期了解大学生对自身性别角色的认同情况,并探讨其背后的原因。
1. 调查方法和样本为了了解大学生的性别角色认同情况,我们开展了一项问卷调查,共有500名大学生参与。
调查问卷采用匿名方式进行,以保证回答者的真实性。
问卷包含了与性别角色认同相关的各类问题,如社交行为、家庭责任、职业选择等。
2. 性别角色认同的测量指标为了准确衡量大学生的性别角色认同情况,我们采用了两个主要的测量指标:性别特质和性别规范。
性别特质指个体表现出的与男性或女性特质相关的行为或特质,例如女性倾向于温柔,男性倾向于坚强。
性别规范则是对性别角色行为的社会期望,例如女性应该照顾家庭,男性应该承担经济责任。
3. 调查结果与分析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大学生的性别角色认同存在一定差异。
具体来说,大学生中有一部分人表现出较为传统的性别角色认同,即依照传统性别规范行为。
然而,也有一部分大学生表现出与传统性别规范不符的性别特质,即男性表现出女性特质,女性表现出男性特质。
这种性别角色认同的差异主要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3.1 社会文化因素社会文化因素是形成个体性别角色认同的重要原因之一。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传统性别观念和性别规范会对个体的性别角色认同产生深远影响。
在中国文化中,传统上男性被期望承担家庭经济责任,女性则被期望照顾家庭,这也可能导致一部分大学生对传统性别角色认同的坚持。
3.2 家庭教育因素家庭教育对个体性别角色认同的形成也起到重要作用。
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对性别角色的期望和教育方式可能影响他们对自身性别角色认同的形成。
在一些家庭中,依然存在着“男儿当自强,女儿当贤良”的传统思维,这也可能使得大学生在性别角色认同上表现出传统的态度。
3.3 教育背景和社会经历因素大学生的教育背景和社会经历对其性别角色认同的形成也有一定影响。
大学生性别平等观念与性别歧视现象调查

大学生性别平等观念与性别歧视现象调查大学生性别平等观念与性别歧视现象调查是为了了解大学生对性别平等的认识以及性别歧视在校园内外部的现状,从而为提高性别平等意识、消除性别歧视提供参考。
以下是一些建议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1.研究内容:
(1)性别平等观念:评估大学生对性别平等的理解,包括对男女平等权利、机会、待遇等方面的看法。
(2)性别歧视现象:调查大学生在校园内外所经历的性别歧视现象,如就业歧视、学术评价歧视、社交歧视等。
(3)性别平等教育:探讨当前大学生性别平等教育的现状,包括教育内容、方式和效果。
(4)影响因素:研究影响大学生性别平等观念和性别歧视现象的因素,如家庭教育、社会环境、文化传统等。
(5)干预策略:探讨如何通过教育和政策干预促进大学生性别平等观念的形成,消除性别歧视现象。
2.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向大学生发放问卷,收集他们对性别平等观念、性别歧视现象、性别平等教育的看法和经历。
(2)访谈:邀请大学生、教育工作者、社会专家等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对大学生性别平等观念与性别歧视现象的
看法和建议。
(3)案例分析:选取性别平等观念与性别歧视现象典型的案例,分析其成功经验和教训。
(4)数据分析:收集大学生性别平等观念与性别歧视现象相关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揭示二者之间的关系。
通过以上研究内容和方法,可以全面了解大学生性别平等观念与性别歧视现象的现状,为提高性别平等意识、消除性别歧视提供依据。
大学生职业性别刻板印象的内隐研究_胡志海

大学生职业性别刻板印象的内隐研究胡志海(黄山学院教育系,黄山,245041)摘 要 本研究采用内隐联想测验(IAT )和刻板解释偏差(SEB )两种方法对大学生的职业性别刻板印象进行了内隐研究。
发现被试整体在两次实验中均表现出极为显著的内隐刻板印象,女大学生头脑中的刻板印象对其行为归因已形成显著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SEB 是一种测量内隐刻板印象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内隐刻板印象 内隐联想测验 刻板解释偏差 内隐社会认知1 引言 近年来,内隐社会认知研究领域的迅猛进展,研究方法的不断创新与完善使得人们能以新的视角对刻板印象进行考察。
人们日益认识到:个体对社会信息的加工不仅体现在外显过程上,而且还表现在内隐的无意识的加工过程中。
刻板印象同样也有一个内隐成分,有时个体并未意识到自身存在着这样的刻板印象,但相应的社会类别联想却已被自动激活。
如Trope (1991)认为,刻板印象影响着社会推理过程中的认同加工,它导致人们对同样的行为产生不同的假设和结论,而且这种推理是自动进行的[1]。
Devine (1989)发现:只要一遇到刻板印象,群体成员就会自动激活相应的刻板化加工[2]。
因此认为存在着内隐刻板印象———“内隐刻板印象是指调节某一社会类别成员的属性的不能内省辨别(或不能准确辨别)的过去经验的痕迹。
”(Greenw ald &Banaji ,1995)[3]。
内隐研究所关注的焦点是:个体的无意识成分是否参与了有意识的社会认知加工过程。
前人相关研究表明:刻板印象影响了个体对相应群体成员的各种判断,如对模糊行为的解释、成败归因、与职业有关的决定等[4-6]。
本研究主要针对职业性别刻板印象,人们常将性别与多种个人属性联系起来(如个性特征、角色、职业等),如将男性与强壮、自信、竞争等相联,将女性与温柔、依赖、顺从等相联[7]。
这种刻板印象常与职业定位、社会角色联系在一起,如近年来大学生在求职时常遭遇用人单位的性别歧视,女大学生就业难一时成为社会关注的话题。
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性别差异研究

对策建议
04
政府层面的政策建议
1 2 3
制定公平就业政策
政府应制定和实施公平就业政策,确保男女毕业 生在就业市场上享有平等的机会和待遇。
加强劳动法规执行力度
加大对劳动法规的宣传和执行力度,对违反相关 法律法规的企业进行处罚,保障女性毕业生的合 法权益。
建立性别平等监督机制
成立专门的机构或委员会,负责监督和促进性别 平等,定期对公共部门和企业进行评估和审计。社会来自境对性别差异的影响性别歧视
一些雇主可能对女性存在性别歧视,使得女性在找工作时面临更多 困难。例如,一些雇主可能认为女性在某些领域不如男性有竞争力 。
工作环境
工作环境可能对性别差异产生影响。例如,某些行业或职位可能更 适合男性或女性。
文化因素
文化因素也可能影响性别差异。例如,在一些文化中,男性可能被期 望承担更多的责任和领导角色,而女性可能被期望更加合作和倾听。
家庭责任
在许多文化中,男性往往承担更多的家庭责任,如养家糊 口等。这可能使得男性在寻找工作时更加注重薪酬和稳定 性。
个人能力对性别差异的影响
技能和知识
男性和女性在某些领域可能具有不同 的技能和知识,这可能影响他们的就 业选择。例如,某些专业或技能可能 更适合男性或女性。
自我期望
男性和女性的自我期望可能不同。例 如,一些男性可能更倾向于追求高薪 职业,而一些女性可能更注重工作稳 定性和家庭平衡。
推动政策制定和实施,减少性别差异对毕业生初次就业的影响,促进 平等就业。
加强高校性别平等教育,提高毕业生对性别平等问题的认知和意识, 促进平等就业。
THANKS.
影响因素分析
03
家庭背景对性别差异的影响
父母职业期望
大学生性别刻板印象的调查研究

大学生人格特征性别刻板印象的调查研究摘要目的:性别刻板印象仍然广泛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为了更好地探讨、研究性别刻板印象的这一问题存在情势的严重性,我们进行了此次研究。
希望通过这次探讨性别刻板印象在人格特征形容词描述上上的表现,深刻了解大学生在哪些人格上存在性别刻板印象,并对不同性别的刻板印象的差异进行分析说明。
被试:本次调查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从大学生中抽取被试128人。
方法:主要采用人格特性形容词7点量表的问卷进行问卷调查。
在7点量表中共包括有150个形容词,具体要求是当被试在填写7点量表的问卷时,分别评定每个形容词在多大程度上适合用来描述男性或者用来描述女性。
结果:(1)大学生在选择人格特征形容词的描述上存在着性别刻板印象,这是与传统观念一致的的结果。
(2)男性和女性在选择部分人格特征形容词上存在性别差异,这种差异有其存在的理论依据。
结论:大学生总体表现出对自身性别认识的更多更深,符合提取理论;而男性和女性多把正性词赋予自己,负性词赋予对方,符合自尊理论。
关键词:人格特征形容词性别刻板印象Investigation of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Stereotypes inGenderAbstractObjective:Gender stereotypes still exist widely in our daily life, has important influence on our lives, in order to better explore gender stereotypes, the research of the problem exist the seriousness of the situation, and we did the study. Hope that through this study gender stereotypes in the last of adjectives to describ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deeply understand the community college students on what personality exist gender stereotypes, and analyze the differences of different gender stereotypes.Subjects:The survey using the method of random sampling, extract subjects from community college students in 128 people.Methods: Mainly USES the personality adjective scale questionnaire investigation at 7. Scal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including 128 adjectives, asked participants on the 7 point scale, assess to what extent each adjective for used to describe the male or female.Results: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 that (1) community college students in personality adjectives describe gender stereotypes. (2) Gender adult gender differences on the part of the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djectives. Conclusion:The community college students more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ir own gender, conform to the extraction of theory; Both sexes gives positive words to yourself, more negative words to each other, in line with the theory of self-esteem. Keywords: gender stereotypes,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adjectives目录一、引言 (6)二、文献综述 (6)(一)人格特征 (6)1.人格特征的定义 (6)2.人格的特征 (7)3.人格的结构 (8)4.影响人格特征形成和发展的因素 (10)(二)社会化与社会角色 (12)1.社会化的涵义.................................................................. 错误!未定义书签。
大学生恋爱观与性别角色刻板印象的研究

大学生恋爱观与性别角色刻板印象的研究在当代社会中,大学生作为新一代的主力军,其价值观、心理特点以及恋爱观都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尤其在恋爱观这一方面,性别角色刻板印象对大学生的恋爱观念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本文旨在探讨大学生恋爱观与性别角色刻板印象的关系,并分析其对大学生恋爱行为的影响。
一、性别角色刻板印象对大学生恋爱观的塑造性别角色刻板印象是社会对男性和女性在性别角色上所持有的固定观念和期待。
这些刻板印象往往会影响大学生对恋爱的态度和期望。
以男性为例,传统的性别角色刻板印象认为男性应该强调阳刚之气、追求事业成功、主动追求女性等。
这使得部分大学生在追求女性时,更倾向于表现出自己的阳刚之气和主动追求的行为模式。
而女性方面,传统性别角色刻板印象则期待女性更加柔弱、温顺、依赖男性等。
这种印象会使得一部分女性在恋爱中表现出对男性的依赖,以及被动等特点。
二、大学生恋爱观的影响因素大学生恋爱观不仅受到性别角色刻板印象的影响,还受到其他多个因素的综合作用。
首先,家庭教育对大学生恋爱观的形成有较大的影响。
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行为、态度和价值观会对大学生的恋爱观念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其次,社会环境的变化也会对大学生恋爱观产生影响。
在信息发达的现代社会,大学生对于恋爱的态度变得更加自由和开放,相对而言与传统的性别角色刻板印象相比有更多的选择。
此外,个人的成长经历、性格特点以及周围朋友的影响也会对大学生恋爱观产生一定的塑造作用。
三、性别角色刻板印象对大学生恋爱行为的影响性别角色刻板印象对大学生的恋爱行为有一定的影响。
以男性为例,一些男性由于受到传统性别角色刻板印象的影响,会表现出强势追求女性、独断专行等行为,这样的行为可能会给女性带来困扰和压力,甚至导致心理不平衡。
而一些女性也会在追求恋爱中表现出依赖和被动等行为,这也许与传统性别角色刻板印象的影响有一定的关系。
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社会观念的转变,大学生对于性别角色刻板印象的接受程度已经逐渐降低。
人格特征性别刻板印象的研究调查论文

人格特征性别刻板印象的研究调查论文人格特征性别刻板印象的研究调查摘要目的:探讨研究性别刻板印象在人格特征形容词上的认识表现,进而了解成人在哪些人格上存在性别和职业区域刻板印象,并考察性别差异之间有着怎样的相互影响。
被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从30岁至40岁工作人员中抽取被试80人,其中男女比例1:1。
方法:采用人格特性形容词7点量表问卷进行调查。
量表中共包括150个形容词,要求被试在7点量表上,评定每个形容词在多大程度上适合用来描述男性或者女性。
结果:(1)成年人在人格特征形容词上存在性别刻板印象。
(2)不同性别的成人在部分人格特征形容词上存在性别差异。
(3)部分人格特征形容词在性别上存在相互影响。
(4)成人对自身性别了解的更多更深入,符合提取理论;成人男女多把正性词给予自己,负性词给予对方,符合自尊和自我理论。
结论:成人在人格特征形容词上的性别刻板印象与传统观念和传统意识大致相同,但也表现出一些时代的特点。
成人的性别刻板印象符合提取理论和自尊理论、自爱理论、自我欣赏理论,受性别因素影响显著。
关键词:性别刻板印象人格特征形容词Investigation of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Stereotypes inGender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performance of adjectives of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of gender stereotypes, in order to know in which personality the gender and the north-south geographical stereotypes exist, and to examine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gender and geographical diversity.Subjects: A random sampling method was adopted. To choose 80 staffs working on the book industry, who was born in the South and the North for test, with male-female ratio of 1:1, North and South ratio 1:1.Methods: The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adjectives 7 Point Scale and questionnaire was used for investigation. 150 adjectives in it were required in 7 point scale, which were used to assess the fitness of each adjective to be used to describe male or female. Results: (1) Personality adjectives in gender exist in adults.(2) Some adjectives of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of gender stereotypes have sex differences in adults with sex differences.(3) Mutual influence exists between some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adjectives in gender and geographical ones.(4) Adults have more and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ir own sex, consistent with extraction theory; adult men and women give more positive words to themselves, while negative words to the opposite side, in line with self-esteem theory. Conclusion: The adult personality adjectives gender stereotypes generally close to the traditional concept, but show new features. Adult gender stereotypes is consistent with the theory of extraction and self-esteem theory, and significantly affected by gender, but rarely by geographical factors.Keywords: gender stereotypes,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adjectives, north and south region目录一、引言 (5)二、文献综述 (5)(一)人格特征 (5)1.人格特征的定义 (5)2.人格的内涵和特征 (6)3.人格的结构 (7)4.影响人格特征形成和发展的因素 (7)(二)性别刻板印象 (9)1.性别刻板印象的维度及其内容 (9)2.性别刻板印象形成原因的理论分析 (10)3.以往研究:刻板印象性别差异和地域差异 (11)三、问题的提出 (13)四、研究方法 (14)(一)被试 (14)(二)研究工具 (14)(三)研究程序 (14)(四)数据分析 (14)五、研究结果 (15)(一)全体被试对人格特征形容词的选择 (15)1.全体被试认为适合描述不同性别的人格特征形容词 (15)2.全体被试认为适合描述男、女性的前二十位形容词 (17) (二)不同性别的被试在人格特征形容词上的比较 (18) (三)男生(女生)在描述男女人格特征形容词的差异 (21)1.男生在描述男性与女性人格特征形容词上的差异 (21)2.女生在描述女性与男性人格特征形容词上的差异 (22) (四)南北方被试在描述男女人格特征形容词上的差异 (23) (五)南北地域主效应与性别主效应的方差分析 (24)1.受南北地域和性别交互效应的人格特征形容词 (24)2.南北地域主效应影响显著的人格特征形容词 (25)3.受性别主效应影响显著的人格特征形容词 (26)六、分析与讨论 (28)七、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30)八、结论 (30)九、参考文献 (31)十、致谢 (33)十一、附录:调查问卷 (33)十二、cc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大学生性别角色刻板印象与自我发展关系分析

大学生性别角色刻板印象与自我发展关系分析自身的性别角色刻板印象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大学生的自我发展轨迹和社会地位。
性别角色刻板印象是社会对于性别所产生的固定、歧视性、刻板印象,这些刻板印象往往在个体的意识中形成,并且会对个体的感知、表现和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部分,也难以避免这种性别角色刻板印象的影响。
本文将从性别角色刻板印象对大学生自我发展的影响以及应对方法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性别角色刻板印象对大学生的自我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在传统观念中,男性被认为是强壮、理性、有权力的代表,而女性则被期望具有温柔、关心他人和富有同情心的特质。
这种传统观念可能导致大学生在自我发展的过程中受到限制。
对于女性学生来说,他们可能会被社会期望在家庭中起到照顾家庭的角色,而在职业领域中则面临着性别歧视和职业发展机会有限的问题。
而男性学生则可能面临着社会对于“男子汉”的期望,使得他们在表达情感和寻求帮助方面遭遇困境。
性别角色刻板印象的存在对大学生的自我认同和自我期望产生了一定的制约。
其次,大学生可以通过积极的方式来应对性别角色刻板印象对自我发展的影响。
首先,大学生应该树立平等、尊重和包容的性别观念。
他们应该认识到性别只是一个身份的一部分,不应该被局限在刻板印象中。
同时,他们可以加入到性别平等的组织和活动中,提高对性别平等的认识,为消除性别歧视做出贡献。
其次,大学生可以尝试突破传统的性别角色期望,勇敢地展示自己的特长和兴趣。
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他们都应该有权利追求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事物,不受性别角色的束缚。
再次,大学生可以通过教育和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来增强自己对性别刻板印象的认识。
只有通过了解和批判性思考,大学生才能摆脱传统的性别角色期望,追求自主、平等和多元的自我发展。
此外,大学生也需要从学校和家庭中获得支持和鼓励。
学校可以通过开展性别平等教育和性别意识培训来提高学生对性别角色刻板印象的认知水平。
同时,学校还可以为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和就业机会,消除性别歧视的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人格特征性别刻板印象的调查研究摘要目的:性别刻板印象仍然广泛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为了更好地探讨、研究性别刻板印象的这一问题存在情势的严重性,我们进行了此次研究。
希望通过这次探讨性别刻板印象在人格特征形容词描述上上的表现,深刻了解大学生在哪些人格上存在性别刻板印象,并对不同性别的刻板印象的差异进行分析说明。
被试:本次调查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从大学生中抽取被试128人。
方法:主要采用人格特性形容词7点量表的问卷进行问卷调查。
在7点量表中共包括有150个形容词,具体要求是当被试在填写7点量表的问卷时,分别评定每个形容词在多大程度上适合用来描述男性或者用来描述女性。
结果:(1)大学生在选择人格特征形容词的描述上存在着性别刻板印象,这是与传统观念一致的的结果。
(2)男性和女性在选择部分人格特征形容词上存在性别差异,这种差异有其存在的理论依据。
结论:大学生总体表现出对自身性别认识的更多更深,符合提取理论;而男性和女性多把正性词赋予自己,负性词赋予对方,符合自尊理论。
关键词:人格特征形容词性别刻板印象Investigation of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Stereotypes inGenderAbstractObjective:Gender stereotypes still exist widely in our daily life, has important influence on our lives, in order to better explore gender stereotypes, the research of the problem exist the seriousness of the situation, and we did the study. Hope that through this study gender stereotypes in the last of adjectives to describ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deeply understand the community college students on what personality exist gender stereotypes, and analyze the differences of different gender stereotypes.Subjects:The survey using the method of random sampling, extract subjects from community college students in 128 people.Methods: Mainly USES the personality adjective scale questionnaire investigation at 7. Scal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including 128 adjectives, asked participants on the 7 point scale, assess to what extent each adjective for used to describe the male or female.Results: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 that (1) community college students in personality adjectives describe gender stereotypes. (2) Gender adult gender differences on the part of the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djectives. Conclusion:The community college students more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ir own gender, conform to the extraction of theory; Both sexes gives positive words to yourself, more negative words to each other, in line with the theory of self-esteem. Keywords: gender stereotypes,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adjectives目录一、引言 (6)二、文献综述 (6)(一)人格特征 (6)1.人格特征的定义 (6)2.人格的特征 (7)3.人格的结构 (8)4.影响人格特征形成和发展的因素 (10)(二)社会化与社会角色 (12)1.社会化的涵义.................................................................. 错误!未定义书签。
2.社会角色的认知.............................................................. 错误!未定义书签。
3.性别角色社会化 (12)(三)性别刻板印象 (13)1、刻板印象的概念 (13)2、刻板印象的分类 (13)3、传统的性别刻板印象及其形成原因 (14)三、问题的提出 (15)四、调查研究 (17)(一)研究现状 (16)(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17)(三)研究方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1、被试 (17)2、研究工具 (17)3、研究程序 (17)4、数据分析 (18)五、研究结果 (18)(一)全体被试认为适合描述不同性别的形容词 (18)(二)全体被试认为适合描述男、女性的形容词 (20)(三)男、女两性的被试在人格特征形容词上的对比 (21)(四)女生在描述女性与男性人格特征形容词上的差异 (24)(五)男生在描述男性与女性人格特征形容词上的差异 (25)六、分析与讨论 (26)七、研究的不足与反思 (28)八、结论 (30)九、参考文献 (31)十、致谢 (32)一、引言在生活中我们对于一种人或者一类事情总存在着一些固定的看法,即使我们并不了解真实的情况,也会根据这种固定的印象形成自己的判断,那么这种固定的印象以及看法就是我们所说的刻板印象。
在术语上刻板印象的解释就是人们对某个人类群体所形成的固定的认识。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刻板印象包括有种族刻板印象、性别刻板印象、以及地域刻板印象、职业刻板印象等等。
刻板印象的存在一方面能使我们拥有对这个世界大致的认识,从而更加了解我们所生活的客观世界;但是一些死板的看法和印象,会使我们过于信赖自己本身所具有的主观看法而无法想象到一些新奇的因素,无法摆脱的自身主观意识就会引起人们在社会认知上的偏差,这些由于主观认知而造成的偏差就会不利于社会的整体发展。
在此处我们主要把性别刻板印象作为整个研究的主体。
在心理学解释上,性别刻板印象是对于男性和女性人格特征的不同看法。
这种看法的基础是由于男性和女性在生理上的不同表现,但是社会职能和社会分工才是决定性别刻板印象的根本因素。
在传统意义上性别刻板印象的表现是一般会把坚强、勇敢、刚毅、果断等等比较充满阳刚性质的词语赋予到男性身上,认为男性是社会的主导力量,就应该具备这样的人格品质来支撑整个社会的发展;而会把温柔、细心、体贴、可爱等等这样的词语赋予到女性身上,认为女性作为男人的后备力量,应该生活在男人身后用阴柔的品质来与男人互补,这样才会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
我们所看到的目前的社会分工是由于社会历史发展而形成的结果。
由于男性和女性在家庭中扮演的角色差异以及在社会分工中的不同角色必然会造成这样的性别刻板印象。
然而这样的刻板印象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男性和女性在职业上的选择,在后文会加以说明。
本文以不同性别的人格特征为切入点,对大学生在人格特征形容词上的选择进行分析和验证,并研究男性和女性选择不同形容词之间的差异以及差异产生的原因,以备后人之需。
二、文献综述(一)人格特征1.人格特征的定义人们往往会表现出一些特有的行为,其诱发行为的根源在哪里,人格到底是什么?心理学家对于人格的含义做出了多种解释。
其中在心理学学科中关于人格的定义比较受大多数人认同的是:所谓人格,是指一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统合模式,这个模式包括了个体独具的、有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各种特质或特点的总体[1]。
在《人格科学》中关于人格的定义是这样说的:人格是认知、情感和行为的复杂组织,赋予个人生活的倾向和模式(一致性),它就像人的身体一样,包含了结构和过程,并反映天性和教养。
除此之外它还包含着对过去的影响,影响包括对过去的记忆以及对现在和未来的构想[2]。
这个定义强调的是认知机能、情感机能和行为机能之间的相互联系,而个体差异仅仅是作为人格领域的一部分,因此应该从整体的机能系统来定义人格。
人格理论家们对于人格理论形成的特有的群体,他们不接受任何一个人格定义,由于对人格的理解不同,并且每个人理解人格的参照系也不同,所以他们提出了独特而有生命力的人格理论。
人格理论家们没有正式定义过人格,他们只关注人格的几个方面,对人格都有自己的看法。
人格理论是心理学家对人性及其差异进行描述和解释所使用的概念体系,纵观已有的人格理论,可以将他们划分为六大取向:类型-特质理论、生物学理论、行为主义理论、认知理论、精神分析和人本主义[3]。
2.人格的特征人格具有整体性、稳定性、可塑性、独特性、社会性和生物性等等特征,通过对这些人格特征的分析更有利于我们的研究以及对于人格概念的理解。
(1)人格的整体性人格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结构,是个体内部所表现出来的动力系统。
人格并不是指某个单一的人格特质,而是个人身心等许多特质的有机组合。
在心理学的研究历史上,德国心理学家斯腾强调研究人格时应该把整体的人作为研究对象,认为在人体内集中反映了各种心理机能,因此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应该是一个作为整体的人,而不是各种单项的心理机能[4]。
人格一般不会被直接观察之后就得出结论,它往往是一个行为的主体使个体表现出独特的精神风貌,研究的主体是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的,因此人格具有整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