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研究

合集下载

越南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质量评价

越南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质量评价

081思想政治教育越南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质量评价越南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情况全国统一使用新版教材,并同时增加总学分近几年,越南国内形势以及国际社会局势变化迅速且复杂。

教材部分内容已经不符合现实的发展,因此为了适应现实的变化,越南教育部对教材进行了修改。

自2019年秋季学期起,大学新生开始使用新版修订教材,大二学生延用之前旧版教材。

旧版教材共三册,自2009年开始使用,分别为《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概论》(5学分)《胡志明思想》(2学分)《越南共产党史》(3学分)。

新版教材共五册,分别为《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教程》(3学分)《马克思列宁主义经济学教程》(2学分)《科学社会主义教程》(2学分)《胡志明思想》(2学分)《越南共产党革命史》(2学分)。

总学分增加1学分,《越南共产党史》改为《越南共产党革命史》并缩减一学分。

(越南高校1学分为15学时,1学时50分钟)在越南此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前,越南教育部为了减少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学时,便将“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马克思列宁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部分内容简单地合并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一本教材中。

教材“瘦身”的同时固定的内容又不能减少,因此便只能简化教材语言、删去教材细节,这便使得课本变得更加枯燥、抽象。

在有限的学时内教授更多的内容,对教师和学生来说任务都十分沉重。

并且,大部分学校只安排一位任课教师给这门课程,学科的专业性和系统性得不到保障。

因此,此次改革便将这三部分内容重新编为三本教材,并且增加了相应的学时。

教育的原则、任务、目标胡志明同志认为“政治教育、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提高党员和群众的革命意识,是为了统一人民思想道德素养,提高人民的革命性和实践性,指导他们将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

”正因如此,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将理论联系实际便成为教学的基本原则。

胡志明同志曾叮嘱过,“各位教员同志,党员当中大部分同张伟华羽 赵芮娇 李维昌 张绍菊(云南大学 云南昆明 710200)摘 要:随着越南社会经济的发展,各种各样的新问题也接踵而来。

越南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越南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四大学生的政治理想与关于党领导的革命事业的教育大学生的社会主义理想是统一于全党全民的理想民族独立与社会主义连在一起建立在保卫人民的社会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在高度发展的经济先进的文化浓厚的民族本色各民族团结统一的基础上在尊重独立主权合作互利的前提下与各国家发展合作平等关系落实民富国强社会公平民主文明的目标另外大学生的社会主义理想的具体表现必须符合于革命每个阶段的客观要求

三 、越南传统 政治教 育和越南政  ̄ l f g l " 值 的精华教 育
根 据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目的 和任 务 的 需 要 ,越 南 大 学 生 思 想 政 治教 育 的 根 本 内容 是 对 人 民进 行 马 列 主 义 、胡 志 明 思 想 、党 和 国家的路线 、主张、政 策与法律 的宣传和教育 ,推 动他 们的政 治认 识 ,同时有步骤地 建设 他们世界观与方法论 ,提高政治本 领,实现 民族 独立和社 会主义、共产主义的 目标。当代越南 大 学 生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的 内 容 主 要 包 括 :马 列 主 义 教 育 ,胡 志 明 思想 教育 ,党的路线、政策教育 ,越南传统政治教育 和越南政 治价值的精华教育 ,教 育大学生深刻 地认 识政 治理 想和革命 事
二 、党的路 线 、政 策教育
党 的革命路线是 在党 和民族 每个革命 阶段 中创造性地 运用 马列 主义 、胡 志 明思 想 ;同 时 是 越 南 革 命 的 经 验 总 结 和 未 来 发 展 的方 向。党 的革命路线包括 :共同的政治路线;每个 时期 的 路线 ;每个领域 的路线如经济 、政治 、文化、对外路线等。为 了形成新 阶段大学生 的政治文化 ,落实政治思想教育工作 ,需 要 培养大 学生 认识党 的改 革路线 ,需 要把该 思想 、观念 融 人 大学生生活 中,形成价值标准系统 ,调整每个大学生的政治关 系 、态 度 、 行 为 。在 此 基 础上 ,形 成 与 发 展 大 学 生 在 全 社 会 范 围 的 身心 健 康 ,具 有 对 敌 人 攻 击 、破 坏 的抵 抗 力 。 同 时 ,使 大 学 生 相 信 党 的领 导 ,坚 定 党 的 目标 、理 想 、 路 线 ;在 国家 的重 要 任 务 之 下 提 高 公 民 的责 任 意 识 ;运 用 专 业 知识 按 照 党 的 路线 政 策 主 动 、积极 解决 经 济 、政 治 、社 会等 问题 。

中越高校马克思主义教育对比研究的意义及策略

中越高校马克思主义教育对比研究的意义及策略

中越高校马克思主义教育对比研究的意义及策略在社会主义国家中,中国和越南都同样重视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两者有着共同性、相似性和差异性。

高校是开展研究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阵地,探讨中越高校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异同,为我国高校马克思主义教育的改革与创新提供一些思考。

本文在阐释中越高校马克思主义教育对比研究的重要意义上,依据实证分析、比较教育等科学方法提出了对比研究的策略。

标签:马克思主义教育;高校;对比策略当前,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呈现多元化趋势,社会主义国家纷纷探索具有自身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本国革命和建设相结合的实践中,越南共产党高度重视对广大青年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建设,从而在高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中也具有了本国特色。

开展中越高校马克思主义教育的比较研究,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事业的一种比较和借鉴的实现途径。

一、中越高校马克思主义教育对比研究的意义(一)增进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发展1. 有助于总结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基本规律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在不同时代背景和不同国家、民族中,既有基本方法的一致性和时代性,又有理论教育内容和形式的民族性和多样性。

各社会主义国家国情迥异,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也形成了不同模式,主要有苏联模式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以及其他国家多样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等模式。

各国高校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要阵地,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摇篮,在进行本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过程中,有着各自的特点和方法。

在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方面,中国和越南是不完全一致的,但两国却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方面有相似的做法,譬如,两国同样坚持马列主义的指导思想、坚持走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我们对中越高校之间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比较研究,能够加深对越南马列主义教育的认识与理解,通过对教育目标与内容、传播方法与手段等方面进行探索、比较和总结,揭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一般规律。

越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研究______

越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研究______

※贺争平:广西民族大学副校长、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施鹏:广西民族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研究生越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研究贺争平施鹏※中越两国有着密切的历史文化关系,且国情相似。

近年来,两党两国之间在政治思想领域的交流也得到进一步加强。

双方举办了多届中越青年大联欢活动,这些活动为中越两国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经验交流与借鉴提供了平台。

广西民族大学作为中越两国教育与文化交流的重要院校,自1992年便与越南高校建立了友好交流与合作关系。

多年来,一直就两国留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过探讨。

但更多是涉及理论方面的论证,涉及实践见少。

本文的探讨就是基于这一原因展开的。

一、越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沿革1945年八月革命胜利以后,越南的社会主义高校体系得以建立并逐步走向完善。

其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在改革中摸索前进,在不同时期中体现出鲜明的特点。

(一)越南民主共和国早期的教育政治化为背景的思想政治教育(1946~1954年)越南教育政治化始于胡志明政府实行的扫盲运动。

这是由于在抗法战争中,越南扫盲教育的主要内容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文化识字活动,而是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教育和全民战争动员。

这就使得越南政府开始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设。

自1951年起,马克思列宁主义正式成为越南高校中的主要科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教学也成为高校全体师生的政治任务。

在越南1954年11月5日发表的《第二届书记处关于建立越南人民大学的第47/NO-7W 号决议》中,明确指出越南政府建立越南人民大学的目的就是帮助知识分子和学生学习政治和思想方面的知识,其学习的主要内容包括:社会科学以及越南革命党和政府的一些重要的政策。

我们可以看到在这一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成为越南高校教育建设的重要部分。

摘要:越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经过了将近70年的建立和发展,已经具有了自身的特点。

研究越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对于丰富社会主义国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中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学比较

中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学比较

中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学比较作者:施鹏贺争平赵乐子来源:《科教导刊》2013年第16期摘要中国和越南都是当今世界为数不多的社会主义国家,都是以马克思主义作为国家的指导思想。

对于中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课程设置、队伍建设和教学方法进行比较,有助于把握社会主义国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学的基本规律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中国越南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学比较中图分类号:G649 文献标识码:A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学方面拥有着丰富的经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越南与中国山水相连,有着友好的历史。

革新开放以来,越南高校也十分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学的质量,在许多方面,都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努力。

1 中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设置比较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主要仿照苏联做法,开设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等。

1985年,我国高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改革,开设马克思主义原理、社会主义建设、中国革命史等。

由于马克思主义原理教学效果不理想,1998年我国高校重新开设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和政治经济学。

到2005年,为了扭转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学实效性的下降局面,中央宣传部和教育部颁发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05改革方案”。

目前,我国高校普遍按照“05课改方案”中规定的“4+1”的课程体系开设课程。

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及形势与政策五门课程。

革新开放前,越南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主要模仿苏联的方法,开设有马列主义哲学、马列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和越南共产党历史。

革新开放以后,越南教育法规定,越南教育的性质是“带有人民性,民族性,科学性和现代性的以马列主义与胡志明思想为基础的社会教育”。

2002年,越南教育与培训部出台了关于提高高等学校马列主义教育质量若干办法的494号决定。

越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沿革及其特点

越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沿革及其特点

越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沿革及其特点摘要:越南是社会主义国家,其高校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对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的坚持,是对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肯定,是实现新世纪人才培养目标的需求,应摆在教育的首位。

研究越南高校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历史沿革,不仅可以使我们从中了解越南高校的特点,而且可以对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设有所启示。

关键词:越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历史沿革;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3(2013)02-0112-02一、越南高校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历史沿革1945年八月革命胜利后,越南社会主义高校体系得以建立并逐步走向完善。

历经近70年的建设和发展,越南高校在改革中不断摸索前进,在不同时期中体现出了鲜明的特点,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一)民主共和国早期的教育政治化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1946~1954年)教育政治化最早开始于胡志明政府倡导的扫盲运动。

这是因为在抗法战争中,扫盲教育的主要内容并不是一般性的文化识字活动,而是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教育和全民战争动员。

1950年底以及1951年,教育部对全体教师开展“思想教育”。

阮文煊指出,教师的思想境界是教育改革能否最终成功的决定因素。

对教师的思想教育的目的在于革除殖民地时代的旧思想,因为“目前所有的教师都是在殖民政治下接受的教育,他们对于教育的根本问题的理解并不清晰。

”自1951年起,在高等学校的教学中。

“马列主义”正式成为主要科目之一,马列主义的教学成为各级学校的基本课程,是学校全体师生的政治任务。

1965年河内官方出版的《越南研究》杂志发表评论员文章指出,自建国以来,越南教育发展真正的转折点在于,越南劳动党已经清楚地认识到学校教育中马列主义的政治与意识形态的训练之必要性。

“这种政治和意识形态训练决定了越南教育所具有的一个重要特征,即教育不仅仅是一个知识传授的过程,更是对下一代进行政治性和道德培养的过程。

学校教育不再局限于教室内,它与政治生活和生产劳动联系密切。

越南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研究

越南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研究

越南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研究在越南高校教育体系中,思想政治理论课占有重要的位置,不仅关乎着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育,而且关乎着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更加关乎着社会主义建设后继有人。

当前,越南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已取得喜人的成果,但也存在许多不足亟待改进。

一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教材和教学内容等存在问题,尤其体现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课上。

另一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对象大学生对其兴趣不高,甚至持有反感、蔑视、被动的态度。

因此,立足越南的基本国情,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客观实际,对越南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进行研究,剖析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材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切实有效的方法,对于最大化提升越南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成效,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立足实际且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是推进越南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的前提。

事实胜于雄辩,通过对1560位思政课教师和208700个大学生分别进行问卷调查、数据统计得出,目前,越南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理念与现代教育趋势不明细;教学内容落后于学以致用的要求;教师队伍质量与教学实效要求有差异;教学方法陈旧影响学习者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效果不理想等。

只有客观科学的掌握了存在的主要问题,才能对症下药,为推进越南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指明方向。

优化和丰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教材教学内容,是推进越南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的重点环节。

一方面要优化课程、教材、教学内容。

坚持与时俱进,完善课程设置;深入解读理解,补充修订教材;学习借鉴活用,丰富教学内容。

另一方面要集合相关知识,拓展课程视野。

结合社会科学相关知识,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运用自然科学相关知识,扩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

只有确保教学内容的科学、全面、与时俱进,才能确保充分发挥它的介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对越南高校政治理论课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

对越南高校政治理论课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

第37卷 第4期2021年8月思想政治教育研究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ResearchVol.37 No.4Aug.2021 收稿日期:2019-07-08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中越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比较研究”(16YJC710031);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思政专项)重点项目“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同向同行课程生态共同体构建研究”(hnsz2019-44);海南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团队择优支持计划项目 作者简介:罗文英(1977—),女,黑龙江大庆人,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

对越南高校政治理论课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罗文英(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海南海口571127)摘 要:越南高校政治理论教育经历多年的课程改革调整,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高校政治理论教育体系。

其课程改革的主要特点,一是紧密结合越南革新开放的实际需要;二是突出理想信念教育的核心地位;三是摆脱“苏联模式”的长期束缚强调民族特色;四是注重教育教学体系的科学性完整性。

研究越南高校政治理论教育课程改革的探索历程,他们的经验值得借鉴,他们遇到的问题值得思考。

关键词:越南高校;政治理论教育;课程改革DOI:10.15938/j.cnki.iper.2021.04.020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21)04-0097-05 越南共产党高度重视意识形态教育,越南建立民主共和国后按照苏联的教育体系建立了本国高校政治理论课程,并根据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推进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形成了独具越南特色的高校政治理论课程体系。

准确界定越南高校政治理论教育的概念及范畴,深入研究越南高校政治理论教育的改革历程及其特点,对于探索社会主义国家意识形态教育的规律,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与想是越南共产党的一大思想法宝尽管越南革新开培训部要求各高校集中力量将传统被动教育师生教放已经近30年国内经济社会情况和对外环境已学关系转化为积极主动的师生教学关系将以老师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胡志明思想对越南高校开展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转化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思想政治教育一直具有重要意义
东 南亚 纵横 A RO U ND S O U T HE A S TA S I A
马克思 列 宁主义 的教 学也成 为 高校全 体师 生 的政 治
任务。 在越南 1 9 5 4年 1 1 月5 E t 发表的《 第二届书记 处关于建立越南人 民大学的第 4 7 / N O - 7 W 号决议》
中 ,明确指 出越 南政府 建立 越南 人 民大学 的 目的就 是 帮助 知 识 分 子 和 学 生 学 习政 治 和思 想 方 面 的 知
I de o l o g i c a l a nd Po l i t i c a l Educ a t i o n
He Zh e n g p i n g& S h i P e n g
Ab s t r a c t : T h e i d e o l o g i c a l a n d p o l i t i c a l e d u c a t i o n o f Vi e t n a me s e u n i v e r s i t i e s h a s b e e n b u i l t a n d d e v e l o p e d f o r
景的 思 想政 治教 育( 1 9 4 6 ~ 1 9 5 4年 )
( 二) 越 南 民主共 和 国 中后期 高校 思 想革命 下的
思想政 治教 育 ( 1 9 5 5 1 9 6 5 年)
校 的思想 政 治教育 工作 也 由以输 送抗美 救 国 的革 命
战士为 目标转变成 了对社会主义新人的培养 。1 9 7 9 年, 《 第 四届 中央政治局关于教育改革的第 1 4 一 N O / T w 号 决 议 》规 定 大学 教育 要 培养 学 生 的马 克思 列 宁主义方法论 、 科学研究的具体方法、 工作的方式和
鲜 明 的特 点 。
( 一) 越 南 民主 共 和 国早 期 的教 育政 治 化 为 背
时期 ,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成为越南高校教育建设的
重 要部 分 。
※ 贺争平 : 广西民族大学副校长 、 博士 、 教授 、 硕士研究生 导师; 施鹏 : 广西民族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研究生
1 7
n e a r l y 7 0 y e a r s,a nd ha s a l r e a d y po s s e s s e d s o me c h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i t s o wn . I t i s o f c r e t a i n p o s i t i v e me a n i n g t o e n r i c h
讨 。但 更 多是 涉及 理论 方 面 的论 证 , 涉及 实 践见 少 。
本 文 的探 讨就 是 基于 这一 原 因展 开 的。

建 的爱国主义教育和全民战争动员。这就使得越南 政府开始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设。 自 1 9 5 1 年起 , 马克思列 宁主义正式成为越南高校中的主要科 目,
2 0 1 3 ・ 8
越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研究
贺争平 施 鹏※
摘要 :越 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经过 了将近 7 0年的建立和发展 , 已经具有 了自身的特点。 研 究越南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 对于丰富社会主义国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关键 词 :越 南 思 想政 治教 育 特 点

越南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的历史 沿革
1 9 4 5 年八月革命胜利以后 , 越南 的社会 主义高
识, 其学习的主要 内容包括 : 社会科学 以及越南革命 党和政府的一些重要的政策。我们可 以看到在这一
校体系得 以建立并逐步走 向完善。其 中高校思想政
治教育也在改革 中摸索前进 , 在不同时期 中体现出
பைடு நூலகம்
[ 中图分类号 ] G 6 4 9 . 3 3 3 . 2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 1 0 0 3 — 2 4 7 9 ( 2 0 1 3 ) 0 8 — 0 0 1 7 — 0 4
S t u d y o n t h e C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Vi e t n a me s e Un i v e r s i t y’ S
中越 两 国有 着 密 切 的历 史 文化 关 系 , 且 国情 相
越南教育政治化始于胡志明政府实行 的扫盲运
动。 这是 由于在 抗 法战争 中 , 越南 扫盲教 育 的主要 内 容不 是一般 意 义上 的文化 识字 活动 , 而是 反帝 、 反 封
似。近年来 , 两党两国之间在政治思想领域的交流 也得到进一步加强。双方举办了多届中越青年大联
t h e t h e o ie r s o f i d e o l o g i c a l a n d p o l i t i c l a e d u c a t i o n o f s o c i a l i s t c o u n t r i e s t h r o u g h s t u d y i n g i t s p a r t i c u l a r c h a r a c t e i r s t i c s . Ke y wo r d s : Vi e t n a m; I d e o l o g i c a l a n d p o l i t i c a l e d u c a t i o n; C h a r a c t e is r t i c s
欢活动 , 这些活动为中越两国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 领域 的经验交 流 与借 鉴 提供 了平 台 。广 西 民族 大学
作 为中越两国教育与文化交流的重要院校 , 自1 9 9 2 年便与越南高校建立 了友好交流与合作关系。多年 来 ,一 直 就 两 国 留学 生 的思 想 政 治 教 育进 行 过 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