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发展及在亚太旅游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
2022年中国旅游业现状及2022年发展趋势分析

2022年中国旅游业现状及2022年发展趋势分析从当前旅游业现状分析了解到,我国居民消费步入快速转型升级的重要阶段,旅游业正迎来黄金进展期;同时,旅游业也处于冲突凸显期,旅游产品供应跟不上消费升级的需求,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跟不上旅游业快速进展的形势。
对于旅游业来说,由于市场的不断扩大,丰富的低端旅游产品供应已经无法满意人们的高质量的出游需求。
1月18日,中国旅游讨论院在北京发布中国旅游经济蓝皮书《2022年中国旅游经济运行分析和2022年进展猜测》。
蓝皮书显示:2022年中国接待国内外旅游人数超过41亿人次,旅游总收入突破4万亿元,比2022年分别增长10%和12%。
入境旅游在近3年来首次消失增长,2022年接待入境旅游1.33亿人次,较上一年增长4%,入境旅游外汇收入1175.7亿美元,同比增长0.6%。
旅游成为国内消费热点依据国内居民出游意愿调查结果:休闲度假已超过观光、增长见识成为国人第一大出游目的。
2022年以来,旅游消费热潮不断,形成了暑期修学游和亲子游、周末周边游、小长假短程游、国庆长假中远程旅游等市场热点。
国内旅游消费表现抢眼,消费结构进一步升级。
自助、自驾旅游持续升温。
“轻旅行”“拼家团”等以“不早起、不赶路、不频繁换酒店、行程每一站预留相对充裕的自由活动时间”为特点的新产品和“私人定制”产品,深受市场欢迎。
2022年以来,作为国家重点培育的六大消费领域之一,旅游消费“逆势上扬”,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蓝皮书建议,2022年应大力开拓旅游消费新领域,乐观培育乡村旅游、研学旅游、自驾车旅游、养老旅游、中医药健康旅游、邮轮游艇旅游、低空飞行旅游等新的消费热点,促进旅游消费升级。
更多最新出境旅游市场竞争分析信息请询问宇博智业市场讨论中心撰写的《2022-2022年出境旅游行业市场竞争力调查及投资前景猜测报告》。
旅游投资加速全球化进程报告指出,中国旅游投资已进入“黄金时代”,增长势头强劲,大额资本不断流向旅游企业。
国内外旅游业的比较研究及其发展趋势分析

国内外旅游业的比较研究及其发展趋势分析一、国内旅游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的不断改善,旅游业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据统计,2019年全国旅游接待总人数达到了15.6亿人次,旅游收入超过了6万亿元。
国内旅游业已经成为我国第三产业的支柱产业之一。
1. 发展历程中国旅游业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小到大的历程,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探索阶段(1949年-1977年):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国内外形势的限制,旅游业处于低谷状态。
(2)发展阶段(1978年-2002年):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旅游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在这个阶段的前期主要是国内游,后来随着中国和世界各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际旅游市场也得到了迅猛发展。
(3)成长阶段(2003年-2017年):中国政府逐渐把旅游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来发展,不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逐渐形成了以住宿、餐饮、交通为主的旅游业产业链。
(4)创新阶段(2018年至今):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旅游业也开始向线上渠道和数字化转型,同时提供更多的定制化服务,以满足旅游者多样化的需求。
2. 发展现状目前国内旅游业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产业链,旅游市场主要集中在一线和省会城市,受到疫情的影响,国内旅游市场近两年呈现出了持续回暖的态势。
同时,当前国内旅游市场的消费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1)消费升级趋势明显:随着人们的经济水平不断提高,旅游者的消费趋势向更为多元化、个性化、体验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
(2)线上消费增长迅速:移动支付、在线预订、在线领取门票、电子发票等线上服务正在迅速普及。
(3)旅游产品和服务互联网化:目前,国内旅游业市场转向智能化的趋势明显,提供更多的数字化、网上预订和定制化服务,旅游企业和目的地需要通过数字化手段来更好地服务、吸引和满足游客的需求。
二、国外旅游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除了国内旅游业,国外旅游业的发展情况同样值得深入研究。
论中国旅游经济

152一、旅游经济的作用旅游经济在国民经济第三产业的主力军作用,旅游业是伴随着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显示的贡献越来越大,其在主要作用:1)提供就业机会,扩大就业需求。
根据国家有关部门对发展旅游业促进就业为导向”,扩大就业2015的旅游业,一个重要的渠道,就业规模从目前的60000000人增加到100000000人左右。
2)加快货币循环退出,增加有效供给。
世界旅游组织公布的数据显示,旅游业的经济乘数效应远高于其他行业,每一元的旅游业收入,相关行业的收入增加4.3元。
旅游消费乘数越大,乘数是7,每1元的旅游消费,可以带来社会消费7元,而在中国的乘数是5元左右。
3)扩大交流,增加外汇收入。
虽然受到外部经济环境、甲型H 1N 1流感等不利因素,全球泛滥的影响,今年上半年,入境旅游人数仍达62060000人次:外国游客10210000人次,香港同胞38070000人,澳门同胞11670000人次,2110000次在台湾同胞。
全国旅游外汇收入实现182****0000美元。
4)促进区域经济,促进扶贫。
在中国贫困地区的分布更为集中在中西部地区的少数民族,这里虽然欠发达,但独特的自然风光,文化的多样性,浓厚的地方特色,丰富的旅游资源。
如四川省阿坝州为例。
通过旅游资源开发在贫困地区,大力发展旅游经济,不仅可以促进地区脱贫致富,又能带动周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缩小贫富之间的差距,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二、中国旅游经济的发展现状在邓小平的旅游经济思想的指导下,中国的旅游经济,二十或三十年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主要体现在:1)旅游需求的增长,三大市场全面开花。
入境旅游市场,中国入境旅游接待人数稳步增长,2004已突破100000000人次;旅游外汇收入增长2007,达到41919000000美元,比2002,五年间翻了一番,相比1978的旅游业开始时,它几乎是160倍。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在2007中国国内旅游人数达到1610000000人次,644000000人次在1997相比增加了近两倍,而国内旅游收入达777062000000元。
旅游产业发展的全球趋势

旅游产业发展的全球趋势旅游产业是一种多元化、复杂的产业,涉及到交通运输、住宿、餐饮、购物、娱乐等多个领域,对经济增长、就业创造和文化交流等方面都有重要影响。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产业也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机遇。
本文将探讨旅游产业发展的全球趋势,并对其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
一、旅游产业的规模快速扩张全球旅游产业规模持续增长,国际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不断刷新纪录。
根据《世界旅游组织全球旅游报告2019》的数据显示,2018年全球国际旅游人数达到了14.7亿人次,旅游收入达到了1.34万亿美元,分别同比增长了6%和3%。
其中,亚太地区和欧洲地区的旅游业发展最为迅猛,中国和法国等国家也成为了最受欢迎的旅游目的地。
二、旅游业的创新和升级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互联网的普及,旅游产业也正经历着一次创新和升级的浪潮。
互联网为旅游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旅游服务供应链实现了数字化和智能化,旅游线路、酒店预订和机票预订等服务也变得更加便捷和智能化。
此外,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无人机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也为旅游业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例如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旅游者可以在未到达目的地之前就能够先“体验”一番,这种"未到场先游玩”大大提高了旅游者的体验度。
三、可持续发展成为旅游业的关键词随着全球环境和气候问题日益加深,可持续发展成为全球旅游业的重要目标。
可持续旅游是指在满足当代旅游需求的同时,也要确保保护和提升本地社会、文化和自然环境。
具体来说,可持续旅游包括减少碳排放、合理开发旅游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当地社区参与等方面。
越来越多的旅游企业开始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到自己的运营和经营中,提供环保的旅游产品和服务,通过教育和宣传引导旅游者的环境意识和责任感。
四、旅游市场的细分化趋势随着旅游市场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旅游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个性化和多样化。
因此,旅游市场呈现出细分化、个性化的趋势。
中国旅游经济影响因素分析与实证研究

中国旅游经济影响因素分析与实证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国家,其旅游业的发展不仅关系到国家经济的增长,更是展现国家形象、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窗口。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中国旅游经济的影响因素,并通过实证研究揭示各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影响程度,为政策制定者、企业决策者以及学术研究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本文首先对旅游经济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明确旅游经济的影响范围及其与国民经济的关联度。
接着,从宏观经济、政策环境、社会文化、自然资源和技术创新等多个角度,系统地梳理和分析影响中国旅游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在此基础上,运用计量经济学、统计学等研究方法,对影响因素进行量化和实证检验,以期发现各因素对中国旅游经济的具体影响路径和程度。
本文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化对中国旅游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也有助于预测未来旅游市场的发展趋势,为相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结论对于其他国家的旅游经济研究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中国旅游经济发展概况近年来,中国旅游经济呈现出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态势,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旅游资源丰富多样,涵盖了自然景观、历史文化、民族风情等多个领域,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节假日制度的改革,旅游业逐渐成为人们休闲度假、观光游览的重要选择。
在政策层面,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
这些政策不仅优化了旅游市场环境,提升了旅游服务质量,还激发了旅游市场的活力,为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经济层面,中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有力地拉动了经济增长。
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如酒店、餐饮、交通等,为社会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同时,旅游业的发展也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提升了地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2024年上海旅游市场前景分析

2024年上海旅游市场前景分析1. 简介本文旨在对上海旅游市场的前景进行分析和评估。
通过对上海市旅游业的历史发展、当前市场竞争状况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的分析,可以为相关从业者提供参考依据,帮助他们制定合适的市场策略和经营方针。
2. 历史发展上海市作为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和国际城市之一,在过去几十年的发展中,旅游业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由于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现代化的城市面貌,上海成为了国内外旅游者的热门目的地之一。
上海旅游市场的发展可以追溯到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2001年上海成功举办亚太经合组织峰会后,旅游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
3. 当前市场竞争状况尽管上海旅游市场发展迅猛,但也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和诸多挑战。
首先,上海作为一个国际化大都市,竞争对手众多,其他国内外旅游目的地的竞争压力不可忽视。
其次,随着旅游市场的饱和度增加,旅游产品同质化严重,价格战成为常态,对旅游从业者的利润空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此外,新兴的在线旅游平台和共享经济模式对传统旅游业也带来了巨大冲击。
4. 市场发展趋势尽管上海旅游市场面临诸多挑战,但也存在许多发展机遇和潜力。
首先,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上海作为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枢纽,将继续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游客。
其次,上海市政府一直致力于推动旅游业的发展,通过提供更完善的旅游设施和服务,改善旅游环境,吸引更多的投资和游客。
此外,上海市正在积极推动旅游与文化、体育等产业的深度融合,为旅游业注入新的活力。
5. 市场策略建议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取更大的市场份额,从业者可以采取以下策略:•提升服务品质:通过提供更加个性化和优质的服务,增强游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开发特色产品:结合上海的独特资源和文化传统,开发特色旅游产品,增加市场吸引力。
•创新营销手段:利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等新兴渠道进行宣传推广,吸引更多的目标客群。
•加强合作与联盟:与相关行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开展营销活动,实现资源共享和互联互通。
旅游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效应分析

发 挥 旅 游 业 对 区 域 经 济 的增 长 作 用 具 有 理 论 意 义 与现 实 意 义
。
本 文 在经 济 学 视 角下
,
对旅游业 在
促 进 区 域 经 济增 长 方 面 产 生 的效 应 加 以 分 析
:
旅游业
s
,
区域经 济
s
,
效应
o
tr a c t : the
ta tu
a n
d
e
ffe
元
,
. .
9 790 8
.
9 99
. .
2 03 8
.
14 5
.
11 4
. —
9 16 6 2
.
6 3 8
. .
17 4
.
1
.
14 6
.
.
1 2 _3
.
25
亿人次
,
比上 年
.
10 9 0 3 8 12 0 2 9 2
.
.
18 9 6 1 0 _3 2
3 9 1
.
2 57 4 292 9
.
.
4 7 8 13 8
y ;e f f e
c
t
经 济 的整 体快 速增 长 与 发 展
。
游业 的发展依赖于 区域经 济发展水 平
;
旅 游 业 对 区 域 经 济 发 展 的影 响 根 据 现 代 旅 游 经 济学 的 理 论 旅 游
,
旅游对
多方 面 的 大就业 等
,
一
个 区 域 经 济 发 展 的贡 献 是
,
另
一
方面
,
反过来旅游业 发展 又
我国旅游业现状及问题

我国旅游业现状及问题一、当前我国旅游业发展现状(一)规模急速增长对社会经济发展带动强劲《中国旅游报》等媒体报道,2013年,中国旅游业增加值占全球GDP的9.5%,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达3.1%,创造了1亿多个直接就业岗位。
中国旅游业直接就业人数超过1350万人。
2013年中国旅游消费近3万亿元人民币,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例超过12%,旅游业对住宿业的贡献率超过90%,对民航和铁路客运业的贡献率超过80%。
《中国证券报》报道,中国旅游市场规模也在急速增长。
据全球商务旅行协会独立研究显示,即便在全球经济放缓的大环境下,中国商旅市场依然呈现稳步增长态势。
2013年中国市场商旅支出2235亿美元;预计2014年增速将达到16.5%,2015年支出总额更可能超过3090亿美元,从而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商旅市场。
据艾瑞咨询统计预测,2015年中国在线旅行预订市场交易规模将达到3630亿元。
国家旅游局也预测表示,2015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国内旅游市场。
(二)中产阶级的兴起带来旅游热社会学研究者统计认为,目前中国的中产阶层占总就业人口的20%,如果按每年1%的增长速度,20年内中产阶层可以达到总就业人口的40%。
这一由中国经济持续飞速增长催生出来的中产阶层,也使得中国旅游、汽车、通讯等多种消费品产业进入到一个新阶段。
中国是高规格国内旅游发展最旺的国家,过去十年来,中国中产阶层的购买力大大增强,其发展速度惊人。
这些大富豪要求的不仅仅是购买漂亮的物品;他们还越来越想看看本国的美丽风景区。
《参考消息》等报道,中国中产阶级已走在成为这个星球上最重要社会群体的道路上。
他们如何花钱、如何穿戴、住在何处、吃些什么、怎样教育孩子以及作出的众多其他选择将定义这个时代。
报道称,每年大量的中国人在国内各地游玩,国内游正带来许多中国人过去几乎从未听说过的共同体验。
(三)出境旅游规模、消费比例上升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表示,中国人的旅游支出为全球最高,2012年,他们在出境游期间花费达到1020亿美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五届 年会上 ,有 人提 出 :尽 管 自由化 也在 发 生 ,但
人们的活动仍然受到签证和其它要求的限制 ,对外 国 人的所有权 、货 币和免税额 等都存 在不 同程度 的 限 制 。可 以说 国际旅游活动的顺利开展 ,外交和政治方 面的全方位合作是关键。从政府层面建立旅游合作机 制 ,使 国与国之间的旅游 互通成为可能 ,为旅游者 的
( 二)中国是亚太地 区重要 的客源输 出国 18 年国家旅 游局批 准香港 、澳 门两 个特 区为 93
出境旅游正在成为一种大众化消费活动 ;出境旅游的 动机多元化 ,包括探亲访友 、公务和商务活动 、观光
我 国公民 自费旅游 目的地地区 。使 中国公 民的出境旅 游活动正式开 始 ,到 20 0 5年 ,经 国务院批准 的中国 公 民出境旅游 目的地 国家和地 区总计 19 ,其中已 0个 实施了 6 个 。通过 对我 国出境市场 发展分析 ,中国 9
自由流动排除障碍是前提和必需。以良好的外交关系 为前提 ,各 国政府应从 大局 出发 ,多渠道简化旅游签 证手续 、关税手续 ,方便旅游者出游 ,实现旅游客源 上的互通开放。中国作为亚太地区重要的旅游 国,应 本着 “ 大力发展入境旅游 ,积极发展 国内旅游 ,适度 发展出境旅游”的总方针和 “ 平等互利 ,扩大双边旅 游互访 、合作共赢”的原则 ,积极而又稳妥地推进国 际旅游发展 ,发挥大国作用 ,促进和协调 区域 内外交 联系和合作关系。 2 建立方便快捷 的交通 联 系网络。交通条 件是 . 旅游活动开展 的前提和基础。发达的航空交通网络是
的人 数 达 1 。 亿
一
从入境旅游者 的国别分析 ,我国的境外客源市场
主要以亚太地 区市 场为主。以 20 03年为例 ,以 日本
和韩国为代表的东北亚地 区是我 国的主要客 源市场 ,
所 占市场份额最大 ;其次为东南亚地区 :欧美游客入 境 比例相对较少 ( 1。 表 )
、
中国旅 游发 展在 亚太 旅 游经济 中的地位
维普资讯
20 第 8 O6年 期 ( 第 21 ) 总 8期
商
业
经
济
N o.8,2 O O6
T tlN . 2 1 oa o 8
S H G
JN ]印 [
[ 文章编号]10 —64 (O6 8 0 1 — 2 0 9 03 20 )0 — 12 0
理 与 开发 。
一
l2 一 l
维普资讯
缪
芳 :中国与亚太旅游和谐发展 浅议
数最 多的国家。20 04年 中国公 民出境总人 数为285 8 万人次 ,比 20 03年增长 4 %,成为亚洲第一大客源 3 输出国和全球出境旅游市场增幅最快 、潜力最大、影 响力最广泛的国家之一 。其最受中国公 民偏爱的 目的 地分别 是 :欧洲 国家 占2 .%,澳 大利亚/ 74 新西 兰 占 2 .%,美 国占2 .%。 55 17 ( )中国国际旅游发展在亚太地区的地位 三
业的发展 。应构筑亚 太区域旅 游一体 化发展新 格局 ,形 成完善 的旅 游协调体 系,实现 中国在 亚 太地 区中的主 导地位 ,推动和促进旅游产业 可持 续的发展 。
[ 关键词 ] 旅游发展 ;亚太旅 游经济 ;地位 ;作 用分析 [ 中图分类号 ]F 9 .O 52 [ 文献标识码 ]B
改革开放以后 ,随着我 国旅游业快速发展 ,并逐
渐成 为 亚 太地 区乃 至 世 界旅 游 发 展 的 中心 。2O O2年 ,
从 17 98以来 ,我 国入境旅 游呈现 不断上 升 的发 展势头 ,2O 02年中国人境旅游人数达99 .3 7 0 8万人次 , 国际旅游收.2 38 亿美元 ,旅游外 汇收入排世界第 / 0 .5 k 五位 。境外旅游者对 中国古老的文化 、多样的民族风 情 、奇 特 的 自然 山水 以及 多 样 的旅 游 产 品 表 现 出浓 厚
( )中国入境旅游客源以亚太为主 一
表1 国别 日本 韩 国 20 O3年前十名入境外国旅游者国别结构表 俄罗斯 美 国 菲律宾 马来 西亚 蒙古 新 加坡 英 国
4O 3 317
38 .
泰 国
人 数 2 8o 1444 18I o 82 1 4 0 958 3C5 25 1 6 5
和休 闲度假 。受政策因素的影响 ,中国公 民出境旅游 的行为抑制性地表现为以短途旅游为主或 以爆发性地 表现为境外集 中购 物消费。20 03年 中国 出境 旅游人 数达200 万人次 ,首次超过 日本 ,成 为亚洲 出境人 2
பைடு நூலகம்
[ 收稿 日期]20 — 4 0 O6 0 —1 [ 作者简介]缪芳 (92 ,女 ,江苏无锡人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硕士研 究生。研 究方向 :旅 游管 18 一)
比重 1. 98 1. 71 1. 21 72 . 4O .
48 5 38 7 282 25 2 127 7 4 836 749
37 . 33 . 25 . 24 .
排 名
1
2
3
4
5
6
7
8
9
1 0
资料 来 源 :根 据韩 东 林 .当 前 中 国 人境 旅 游 的结 构 分 析 及 对 策 研 究 修 改 。
的兴 趣 。
我国出国 ( )旅 游人数 达到 1 6 万人 次,成 为世 境 0 6 界上发展最快的旅游客 源国。据世界旅 游组织预测 , 本世纪东亚及太平洋地 区的旅游业将 有较大的发展 ,
其 到 22 OO年世界 国际旅游 者将达 到 1 亿人次 ,中国 6 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 游接待国 ,接待海外旅游者的总 量将达到 13亿 人 次 ,中 国将 成 为仅次 于德 国、 日 . 7 本 、和美国的世界四大国际旅游客源国 ,年出境旅游
中 国旅 游发 展及在 亚太 旅游 经济 中 的地位 和作 用分析
缪 芳
福州 30O) 507 ( 福建师范大学 地理科学学院,福建
[ 摘 要 ] 中国对亚太地 区旅游经济发展的作用不容忽视 ,其 已成为亚太旅游发展的 一个增长极 。亚 太 旅 游和谐 发展 离不开 中国的快速发展 ,中 国凭借其 强大的带动和促进 作 用,有 利 于带动 区域 内其他 国家旅 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