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筑物配建停车设施对外共享
居住停车问题分析及治理策略研究——以北京市朝阳区L社区为例

文章编号:1672-5328(2020)()6-()()37-()8中图分类号:U491文献标识码:A DOl:l().13813/ll-5141/u.2()2().()6()5居住停车问题分析及治理策略研究以北京市朝阳区L社区为例潘璐,刘春雨,曹天恒(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100085)摘要:城市建成区内停车供给存在时空不均衡性。
一方面建筑配建停车设施由于共享利用率低,存在较大挖潜空间;另一方面居住小区配建车位闲置,而路内停车违法占道现象却较为严重。
这种并存现象也是众多大型社区停车问题的缩影。
通过分析北京市停车供需现状及项目实例,指出路内停车问题诱因及基层停车治理面临的普遍困境,包括政策机制局限、审批监管烦琐、经济属性模糊、社会资本参与度低、公众参与意识薄弱等。
结合社区整治提升及停车规划实践提出治理策略:近期通过更新改造、社区治理、公众参与等方式推动停车设施的共享共治,缓解停车供需矛盾;远期在新增立体集约式停车设施的同时,探索构建停车管理部门、社区利益相关方、停车投资运营方等多方主体共同参与的停车治理平台。
关键词:停车治理;经济属性;政策法规;社区决策;公众参与Parking Issues and Management Strategies for Residential Areas:A Case Study of L Community in Chaoyang District of BeijingPan Lu,Liu Chunyu,Cao Tianheng(Beijing Tsinghua Tongheng Urban Planning&Design Institute,Beijing100085,China)Abstract:Parking supply in urban built-up area is unbalanced in time and space.The low utilization rate of parking facilities offers huge sharing potential while the illegal on-street parking is severe.This co-existing is common in many large-scale communities.By analyz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parking supply and demand in Beijing and project examples,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auses of on-street parking issues and common difficulties faced by parking management,including policy mechanism limitations,complicated approval procedures,fuzzy economic attributes,low participation of social capital and weak civic engagement.Based on the practice of parking management and planning in Beijing,the paper proposes parking management strategies in two aspects.To alleviate the imbalance between parking supply and demand,it is necessary to promote parking sharing and joint governance through renovation,community governance, public participation,and etc.Resident's self-governance and effective coordination of management departments,community stakeholders,market-oriented investment and operation platforms are also crucial to improve parking problems and management in new era.Keywords:parking management;economic attributes;policy and regulations;community decision-making;public participation收稿日期:2020-08-10作者简介:潘璐(1993—),男,安徽安庆人,硕士,助理工程师。
国内部分城市建筑物配建停车位标准(截止 2015)

馆
积
占地的科技馆、馆、青少年宫、儿
博物馆、图书馆童活动中心、老年
等
活动中心等
车位/100
会议中心 m2 建筑面 0.6 0.6 0.6 0.8 A21 含会议中心、会 企事业单位的职
展中心等
工疗养院等
积
车位/100 展览馆 m2 建筑面 0.3 0.3 0.7
积
1 A21
展览馆,包括企 业所属独立占 地的展览馆等
的建筑类别
车位/百
电影院
3
3
7 10 B31 电影院
座
音乐厅、歌舞厅、 网吧等
车位/百
剧院
4
4
9 15 B1 剧院
座
体育场≧
15000 座位,车位/百 4 体育馆≧ 座
4
A41、 室内外体育运
5
6 A42
动用地,包括体
3000 座位
育场馆、游泳场
馆、各类球场及
体育场
其附属的业余
<15000 或体 车位/百
‐ 28 ‐
通道设置停车位,地面停车率(小汽车地面单层停车位与居住户数地比率)按不大于 10%控制。 (7)建筑物配建停车场需设置机械停车设备的,居住类建筑其机械停车泊位数不得超过停车泊位总数的 90%。
采用二层升降式或二层升降横移式机械停车设备的停车设施,其净空高度不得低于 3.8 米。 (8)建筑物配建停车场应设置无障碍车位。 (9)建筑物配建停车场需设置机械停车设备的,机械停车泊位数不得超过停车泊位总数的 90%。采用二层升
别
下限 下限
对应建筑 类别说明
可参照第一列建 筑项目类别配建 停车位指标执行
的建筑类别
其他办公
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全市停车设施建设管理的实施意见-成府函〔2017〕176号

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全市停车设施建设管理的实施意见正文:----------------------------------------------------------------------------------------------------------------------------------------------------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全市停车设施建设管理的实施意见成府函〔2017〕176号各区(市)县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为科学合理规划建设停车设施,增加有效供给,缓解我市停车难和交通拥堵问题,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七部委《关于加强城市停车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发改基础〔2015〕1788号),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土资源部《关于进一步完善城市停车场规划建设及用地政策的通知》(建城〔2016〕193号)等相关规定,结合我市交通现状和发展趋势,制定以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思路(一)科学规划。
科学合理配置停车资源,促进城市综合交通健康可持续发展。
按照城市区域功能要求和道路交通承载能力,坚持差别化供给策略,分区域、分类别、分时段规划配置停车设施,合理确定停车规模。
(二)分类实施。
适度满足居住区基本停车,合理控制出行停车,引导绿色出行。
建立以配建停车为主,路外公共停车为辅,路内停车为补充的停车结构系统。
鼓励按标准适度超前建设配建停车设施,严格按照规划先行、科学配置的原则建设公共停车设施,逐步减少路内停车设施。
(三)合力推进。
坚持停车产业化发展方向,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
通过政府引导、政策支持,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调动社会资本积极性,加快推动停车设施建设。
(四)加强管理。
实现停车规范高效有序,改善城市环境。
推动停车智能化信息化发展,鼓励停车资源开放共享,加强停车综合治理,严格监管停车服务和收费行为。
二、适用范围成都市中心城区的停车设施建设管理适用本实施意见,郊区市、县参照执行。
《城市停车规划规范》(51149-2016)

目次1总则 (1)2术语 (2)3基本规定 (4)4停车需求预测与停车位供给 (6)4.1停车需求预测 (6)4.2停车位供给 (7)5停车场规划 (8)5.1停车场规模 (8)5.2停车场规划要求 (8)6建筑物配建停车位 (11)本规范用词说明 (14)引用标准名录 (15)Contents1General Provisions (1)2Terms (2)3Basic Requirements (4)4Parking Demand Forecasting and Supply (6)4.1Parking Demand Forecasting (6)4.2Parking Space Supply (7)5Parking Lot Planning Requirements (8)5.1Size of Parking Lot (8)5.2Planning Requirements (8)6Parking Space for Buildings (11)Explanation of Wording in This Code (14)List of Quoted Standards (15)1总则1.0.1为科学合理安排停车设施,构建有序的停车环境,规范城市停车规划,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城市总体规划、详细规划以及相关专项规划所涵盖的停车规划。
1.0.3城市停车规划应贯彻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社会公平、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应以城市发展及交通发展战略为指导,统筹现状停车供需关系,考虑未来机动车发展水平,结合交通需求管理措施,制定停车位总量控制和区域差别化的供给策略,划分城市停车分区,统筹配置城市停车资源,并应满足交通安全、综合防灾等要求。
1.0.4城市停车规划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12术语2.0.1停车场parking lot供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停放的场所及地上、地下构筑物。
城市停车规划规范摘录

一、《城市停车规划规范》建筑物配建停车场是城市停车设施的主体,应占城市机动车车位供给总量的80%以上。
城市公共停车场规模应控制在城市车位供给总量的20%以内。
路内停车位是城市公共停车场的一部分,依据城市停车规划确定停车规模和设置原则,在不影响城市道路交通的前提下,可设置路内停车位,其规模应控制在城市车位供给总量的5%以内。
城市停车规划估算停车场用地时,地面停车场小型车单车停放面积宜采用25~30m2,大型车单车停放面积宜采用50~60m2;地下停车库与地上停车楼单车建筑面积宜采用30~40m2,机械式停车库单车建筑面积宜采用15~25m2。
5.1 建筑物停车配建指标5.1.1 建筑物分类按照用地性质、建筑性质、使用对象、建筑类型等特征划分建筑物大类,然后分析各类建筑物停车需求特征,按停车需求特征差异进一步细分子类。
5.1.2 各城市建筑物大类划分须符合表5.1.2的规定,建筑物子类的划分可参考表5.1.2的规定,建筑物停车配建指标应在专题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各城市的具体情况确定,机动车及非机动车停车配建指标下限值不应低于表5.1.2的规定。
表5.1.2 建筑物分类与停车配建指标下限值续表5.1.2注:各车型机动车停车位换算系数见附录A,非机动车停车位换算系数见附录B。
居住中廉租房机动车车位不得高于1辆/10户,非机动车车位不低于1辆/户。
5.1.3 不同建筑物应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一定比例的残障人士专用车位、装卸货车车位、出租车车位、旅游巴士车位以及救护车车位等。
二、《城市住宅区规划设计规范》配建公共停车场(库)停车位控制指标名称单位自行车机动车公共中心车位/100㎡建筑面积大于或等于7.5 大于或等于0.45 商业中心车位/100㎡营业面积大于或等于7.5 大于或等于0.45 集贸市场车位/100㎡营业场地大于或等于7.5 大于或等于0.30 饮食店车位/100㎡营业面积大于或等于3.6 大于或等于0.30 医院、门诊所车位/100㎡建筑面积大于或等于1.5 大于或等于0.30 注:①本表机动车停车车位以小型汽车为标准当量表示:②其它各型车辆停车位的换算办法,应符合本规范第11章中有关规定。
停车规划与配建标准

✓ 评价指标(违法停车率,事故率,建设费率,噪音,污染等) ✓ 评价方法
第8页
三、停车场规划
公共停车场规划布局
➢ 公共停车场的布局原则
➢ 停车场容量与的土地确利定用性质一致,道路系统有机结合,均衡停车场
➢
公共停车场布停的局车,优需提化求高的服选预务址测水结平果,,并服考务虑半停径车,场环实境施要的求可,行交性。
四、建筑物配建停车设施需求分析
各类指标调查分析
医疗设施
➢ 医疗设施停车需求来源于两方面,一是医生等工作人员的停车需 求,二是看病、探病人员的停车需求。针对这种需求,医院可以 设置一定量的地下停车场供职工使用,另外配置一定量的地面停 车位供看病、探病人员使用。各城市医疗设施配建具体情况如图。
➢ 市(区)级以上综合医院指标相对较高,在0.5车位/100m2建筑面 积左右,市(区)级以下医院 0.3车位/100m2 ,疗养院在1.0车位 /100m2 左右,专科医院指标值较大,大于1.0车位/100m2 。
执行情况
➢ 执行配建指标的过程中缺乏必要的法律、法规保证,各类公建和住宅在 内的不少建筑存在不配建、少配建的现象,其中餐饮、住宅等建筑尤为 突出。
第20页
四、建筑物配建停车设施需求分析 建议配建指标分类
根据目前国内外停车配建指标的分类现状及特点, 重点以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配建指标的分类 为基础,并应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充分考虑现有 各城市停车配建指标的分类特点,推荐分类如下:
商业类 车位/10000㎡
大型商场 超市 购物中心 批发交易市场 农贸市场 零售商店
注:居住类配建停车位指标按国家标准GB50180—93(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的规定执行,不做详细分析。
《七部委文件》关于加强城市停车设施建设的... (1)

关于加强城市停车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发改基础〔2015〕178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财政厅,国土资源厅,住房城乡建设厅(委)、规划委(局)、交通运输厅(委)、公安厅(局):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城市小汽车保有量大幅提高,停车设施供给不足问题日益凸显,挤占非机动车道等公共资源,影响交通通行,制约了城市进一步提升品质和管理服务水平。
吸引社会资本、推进停车产业化是解决城市停车难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当前改革创新、稳定经济增长的重要举措。
为此,特制定本指导意见。
一、总体思路。
立足城市交通发展战略,统筹动态交通与静态交通,着眼当前、惠及长远,将停车管理作为交通需求管理的重要手段,适度满足居住区基本停车和从严控制出行停车,以停车产业化为导向,在城市规划、土地供应、金融服务、收费价格、运营管理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和政策创新,营造良好的市场化环境,充分调动社会资本积极性,加快推进停车设施建设,有效缓解停车供给不足,加强运营管理,实现停车规范有序,改善城市环境。
二、基本原则。
坚持市场运作,通过政府规划引导、政策支持,按照市场化经营要求,以企业为主体加快推进停车产业化;坚持改革创新,完善管理体制机制,探索多种合作模式,有效吸引社会资本;坚持集约挖潜,鼓励既有停车资源的开放共享,有效利用、充分发掘城市地上和地下空间资源,建设立体停车设施;坚持建管同步,完善路内停车泊位管理,提升停车信息化水平,加强违法行为治理。
三、科学编制规划。
各地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和综合交通体系规划,以配建停车为主体、路外公共停车为辅助、路内停车为补充,采用差别化的停车供给策略,修订城市建筑物配建停车泊位标准,组织编制停车设施专项规划,并及时纳入城市用地控制性详细规划,做好用地管控。
规划需统筹城市功能分区的区位特征、用地属性、公共交通发展等状况,合理测算停车需求,明确阶段性适应目标,优化设施布局,制定近期实施方案,建立项目库,并及时公布。
城市建设项目配建停车位设置规范

城市建设项目配建停车位设置规范Code for Setting up Parking Spaces of Urban BuildingDBJ/主编单位:山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山东省城市规划协会批准单位: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前言本规范是根据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要求,由山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会同山东省城市规划协会共同编制完成。
本规范在编制过程中,进行了比较广泛的调查研究,总结了了国内外实践经验,征求了规划、设计、科研、管理等单位的意见,经专家及有关部门审查定稿。
本规范共4章,主要技术内容包括:总则、术语、一般规定、配建停车位指标体系等。
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住房与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山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本规范执行过程中,请各有关单位结合实践和科学研究,总结经验,并注意积累资料,随时将有关意见和建议反馈给山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地址:济南市解放路9号,邮编:250014),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主编单位:山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山东省城市规划协会主要起草人:李力柴宝贵齐鹏扈宁吴建张郭艳刘涛目次1 总则. 12 术语. 23 一般规定 34 配建停车位指标 5本规范用词说明 10条文说明. 11TABLAE OF CONTENTS1 General provisions 12 Terms 23 Basic requirements 34 Parking requirement system 5Explanation of wording in this code 10Addition:Explanation of provisions 111 总则1.1 为加强全省城市停车设施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改善城市交通环境,合理确定城市建设项目配建停车位的设置标准,根据国家有关技术标准和规范,结合本省实际,特制定本规范。
1.2 本规范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城市的新建、改建、扩建的公共建筑、居住类建筑及其他建设项目配建停车位的规划建设和管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虽然停车泊位对外共享能够相对 提高停车设施的供给能力,但要实现 停车共享不仅要保证建筑物对象的停 车需求高峰时间不同,还必须考虑不 同停车者的停车行为特性,最为首要 的因素
2.3.2 停车后步行距离适当
2010(1) 现代城市研究
由于停车共享的主要依据是不同 使用类型建筑物的停车需求时间分布 存在差异,如果停车需求高峰时刻不 同的地块分布在相邻位置,通过停车
23
本 期 聚 焦 绿������ │����� 色���� │��� 交�� │� 通
近距离 (小于50m) 残疾人 搬运或负重的人 有急事要办的人 便利商店
1.2 停车共享的实现方式
[5]
府牵头组织附近的土地开发商共同集 资兴建停车场的形式。 在运营管理阶段,由于停车设施 建设形式已成既定事实,在总的停车 供应规模不变的条件下,建筑物实施 停车共享能够显著提升现有停车设施 的供给能力,缓解停车供需矛盾。而 停车共享采取的主要方法就是 促使 建筑物配建停车设施对外开放,采用 共享而不是租用的方式使用停车泊位。 例如,在同一建筑物不同使用功能的 用户之间开展停车共享,并在建筑物 内部共享使用仍然富余的情况下,可以 在不同建筑物间实施共享,也可以开 放部分停车设施给社会车辆使用,能 够进一步挖掘停车设 施的停放能力。 本文针对运营管理阶段配建停车设施 对外共享的问题进行讨论。
[1]
停车泊位对外共享在政策、管理、技 术方面的对策。
1 停车泊位共享理论 1.1 停车共享概念
停车共享是一种通过使相邻土地 使用者共用停车场地以降低每个土地 使用者单独拥有停车场所提供的停车 泊位总量的手段 [2]。停车共享意味着 单个停车设施服务于多个土地使用者, 这些独立的土地使用者处于同一建筑 物或相邻近的建筑物内,他们之间通 过订立停车共享协议达到共同开发或使 用相同停车设施的目的 [3]。停车共享体 现出来的是一种区域资源协调优化的 思想。 停车共享可能应用在具有不同停 车需求特性的土地使用者之间,并且 这些土地使用者要能够有效地利用同 一个停车场地。特别是在这些土地使 用者每天的不同时刻、每周的不同时
绿������ │����� 色���� │��� 交�� │� 通 本期聚焦
1009-6000(2010)01-0021-05 文章编号: U491.1 A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陈永茂 (1986-) , 男, 江西高安人, 东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在读, 主要研究方向为 作者简介: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过秀成(1964-), 男, 浙江嵊州人, 东南大学交通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为交通运 输规划与管理; 冉江宇, 东南大学交通学院, 博士研究生。
2010(1) 现代城市研究
间、每年的不同季节的停车高峰时间 均有明显差异且不相冲突的情况下 [4], 停车者停车后通过步行到达不同的建
21
本 期 聚 焦 绿������ │����� 色���� │��� 交�� │� 通
筑物,相对各建筑物分别单独提供停 车场地,实施停车共享能够较大幅度 地减少所需的全部停车空间。 图 1、图 2 是美国土地协会 (U L I, the Urban Land Institute)提出的办 公用地与宾馆用地实行停车共享后的 停车状况示意图 ,从图中停车需求 时间分布曲线可知,通过共用停车场 地,与分别设立停车场相比,工作日 高峰停车需求量之和由 1635 泊位下降 到 1445 泊 位, 周六由 635 泊 位下降 到 460 泊位,分别降低了 11% 和 27%, 可见,实施停车共享能够有效地缩减 停车供应规模。
式为固定专用或固定租用方式,且闲 置特性最为明显、固定,住宅类的停 车闲置时间在白天,而办公类和科研 院所类的停车闲置时间在夜间及节假 日。商场类、文化娱乐类、公园类和 医院类的停车闲置时间在夜间。各类 建筑物之间的停车闲置特性存在较强 的互补性,具备实施停车共享的条件。
2.3 泊位对外共享的前提 2.3.1 建筑物停车需求高峰不同
城市建筑物配建停车设施对外共享 的可行性研究
The Shared Parking Feasibility of Appertaining Parking Facilities to the Building in Cities
陈永茂 过秀成 冉江宇
RAN Jiang-yu
CHEN Yong-mao
GUO Xiu-cheng
类 + 公园类、 宾馆饭 店类 + 医院类、 住宅类 + 办公类 + 商场类、 办公类 + 商场类 + 宾馆饭店类、商场类 + 宾 馆饭店类 + 休闲娱乐类等。需要指出 的是,这些类型组合是在简单的停车 需求高峰分析基础之上作的初步判断, 在实际中具体操作停车共享时,还要 针对经过初步判断的作为共享对象的 不同建筑物使用类型的停车需求时间 分布特性进行长时间的数据观测统计, 把握停车需求的变化规律,计算总的 停车泊位规模是否能够满足共同的停 车需求。
2 建筑物配建停车泊位对外共享的可 行性 2.1 建筑物配建停车泊位利用形式
承租期间由承租人固定使用。流动车 位出租的方式,承租人没有固定车位, 停车时必须寻找闲置的停车位。办公 楼的使用者多采用此类形式。 (3)临时租用。 指停车泊位无特定使用对象,租 金采用计时或计次方式计算。临时租 用车位一般属于短时停车,人车进出 频 繁, 多 在 商业、 医 院、 餐 饮 娱 乐、 公园等地区,采用自动或人工收费方 式进行管理。 临时租用方式由于没有特定的使 用对象,灵活性较高,而采用固定专用、 固定租用两种方式的停车设施有特定 的服务对象,共享程度不高,是推动 建筑物配建停车设施对外共享的重点 对象。
2.2 泊位对外共享的可能性
停车共享可以在停车场规划设计 和运营管理两个阶段实现,在规划设 计阶段是从停车设施的建设模式考虑, 主要应用的方法包括 : (1)不同建筑物间共用停车场。 混合土地开发上的不同建筑物共 用一个停车场,例如,办公楼可以与 餐馆或剧院共用停车场,因为办公楼 的停车高峰时间在工作日白天,而餐 馆或剧院的停车高峰时间在周末和 晚间。区域用地开发时,将停车需求 高峰时间错开的不同用地安排在一起, 考虑共同的停车需求高峰,确定停车 场规模。 (2)发展公共停车设施。 公共停车场的服务对象通常是不 同停车目的的使用者,与单一使用目 的的停车场相比更具效率,从某种意 义上来说也是一种停车共享的形式。 (3)建立公共停车设施基金。 政府对土地开发商征收公共停车 税而不是要求其配建私人的停车设施,
泊位共享,就可以有效地提高停车设 施的供给能力。因此,建筑物配建停 车设施对外共享的前提就是要找到城 市内相邻建筑物间存在停车闲置时间 特性互补的区域,在区域内部建立停 车共享的机制,就可以有效地缓解区 域停车泊位不足的问题。 以下是基于停车需求高峰分析的 可实施停车共享的建筑物使用类型组 合:住宅类 + 办公类、住宅类 + 科研 院所类、住宅类 + 商场类、住宅类 + 公园类、住宅类 + 医院类、办公类 + 宾馆饭店类、科研院所类 + 宾馆饭店 类、商场类 + 宾馆饭店类、宾馆饭店
表1 各类建筑物停车设施闲置特性 停车闲置特性 夜间使用率高,工作日白天因住户开车上班停车泊位使用率低,周末因驾车出去游玩也 可能使用率较低,存在明显且较为固定的闲置时间 上班时间有停车需求,夜间及节假日停车需求低,停车高峰时间明显,在非上班时间有 明显且固定的闲置 上班时间有停车需求,夜间及节假日停车需求低,在非上班时间有明显且固定的闲置 营业时间段(9:00~22:00)内有停车需求,夜间有较为明显的闲置,周末停车需求高 于工作日 全天均有停车需求,周末停车需求高于工作日,在夜间由于顾客留宿,停车需求较高, 高峰时间在就餐时段,为11:00~13:00和16:00~20:00,无明显的闲置时间 周末的停车需求高于工作日,在白天均有停车需求,夜间前半夜是其高峰时间,后半夜 停车需求减少,夜间停车泊位有闲置 节假日的停车需求高于工作日,在白天均有停车需求,夜间停车泊位闲置较为明显 白天的停车需求高于夜间,高峰时间一般在上午和下午的就诊时间,夜间有较为明显的 闲置
[7]
将 征收的税费纳入公共停车设 施发 展基金,用来在附近建设公共停车场, 替代配建停车设施。或者可以采用政
绿������ │����� 色���� │��� 交�� │� 通 本期聚焦
(泊位)
(泊位)
(小时需求时间分布曲线[5]
图2
周六办公/宾馆停车需求时间分布曲线[5]
2010(1) 现代城市研究 22
[6]
建筑物配建停车设施的建设是用 来解决建筑物本身产生和吸引的停车 需求,因此,开放配建停车设施对外 共享的前提就是要首先满足建筑物本 身的停车需求,在停车设施具有明显 闲置的条件下方有可能对外共享,而 停车设施是否具有闲置特性与建筑物 的开发类型有密切关系。根据建设部 颁布的 《城市用地分类与建设用地标 准》的规定 [8],不考虑对社会停车影 响不大的工业用地、仓储用地、对外 交通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市政公用 设施用地、军事用地、水域与其他用 地,将余下的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 地与绿地统筹考虑,本文归纳选取以 下 8 种建筑物使用类型的停车特性加 以分析:住宅类、办公类、科研院所 类、商场类、宾馆饭店类、休闲娱乐类、 公园类、医院类。表 1 为对各类建筑 物停车设施闲置特性的分析。 由表 1 可见,住宅类、办公类和 科研院所类建筑物的停车设施利用形 建筑物配建停车设施使用的基本 形式有固定专用、固定租用与临时租 用三种 : (1)固定专用。 指停车泊位由所有权人专门使用 或由所有权人依比例分配给某些特定 对象专用的固定停车位,不涉及到租 金。由于该类停车位的使用者是特定 已知对象且多为该建筑物使用人,一 般不需要专门安排管理人员进行停车 场管理。此类停车泊位利用形式多发 生在政府、企事业单位、住宅等用地 之上,办公楼也存在少量此类泊位。 (2)固定租用。 指停车泊位采用出租的方式供承 租人使用,又可分为固定车位租用和 流动车位租用。固定车位出租的方式, 承 租 人有固定的停 车位, 停 车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