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技术处理工业给水
膜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与发展

1.1膜技术在水处理中应用的发展背景
当前,经济建设仍是我国的中心工作,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这对我国水环境却造成了严重影响。水环境污染防治成为我国重要的工作任务,对于人民生活与生产活动意义重大。水处理是水环境污染防治的一项重要内容,其应用的处理技术对于水质改善具有直接的影响,以往的水处理技术还较为传统,不能保证处理后水质显著改善。近些年,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逐渐提高,国家在水处理新技术领域中的投入逐年增加,这使得水处理技术得以发展与革新。而膜技术作为水处理应用领域中的一种新型处理技术,它与以往传统技术相比具有新型高效、精密分离等优点,膜技术的应用与发展使我国水处理水平有了大幅提高,对于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及生态环境改善具有积极意义。
3.3、提高膜性能
膜技术虽然已得到广泛应用,但还存在着各种问题,主要集中于抗污堵能力差、使用要求较高等。所以,相关人员在未来中更应该提高膜性能,利用发展较快的新科学技术,结合膜技术,进一步改善膜结构,使膜性能得到改善,使它的分离优势作用最大程度地得到发挥。
2.3膜生物反应器在污水、废水处理应用
膜生物反应器是一种复合膜技术与生物净化技术的机器,在处理水的过程中,通过膜技术对需要处理的水进行一次处理,大幅降低水中有害物质或杂质的数量,染头通过生物处理单元进一步净化水资源,这样处理过的废水或污水,其内部的有害进行排泄或者重生产利用。膜生物反应器是随着膜技术的发展而诞生的,膜生物反应器具有较大的先进性,较于传统的生化处理污水技术,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效率高、速度快,并且水质更加的纯净,膜生物反应器在经过安装之后,可以实现自动化运行,方便企业或工厂进行管理维护。
3、膜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发展趋势
3.1、提高膜技术的应用水平
随着膜技术在水处理上的应用,在未来我们更应该集中对膜技术的应用水平进行提高。只有对膜技术进行改善,处理水质上才能更加深入地提升膜技术的应用力度,进一步改善水质效果。
膜技术在制水工艺中的应用研究

体的液体巾去除粒子 。在制备纯水的过程 效果 ,所 以在应 用 反渗透 技术 时必须 要采 巾可以作为最后一级的终端过滤手段 ,滤 用 有效 的措施 提 高 反渗 透 膜 的通 过性 能 , 除水 巾的树 脂碎 片或 者细菌 杂志等 。存 实 降低 其膜 的污 染程 度 。 际应 用 巾通 常存微 滤前设 置 相应 的预处 理 3 膜 处理 技术存 在 的问题 设 施 ,以延长 微滤膜 的使 用 寿命 。微 滤膜 在 膜 处 理 技 术 的应 用 过 程 中 ,我 们
对 盐类 粒子没 有过 滤作用 ,如果系统 要求 发现 膜 的污染是 很难 避免 的 。造 成膜 污染
的或者核电性的,其厚度一般在几微米到
几毫米 。
膜分离技术使将选择性透过膜作为 分 类介质 , 当在膜 两侧 加上某 种推 动力时 ,
原料侧组分选择性的透过膜 ,从而实现分 离或提纯的目的。目前常用的膜分离过程
元 ,也 可 以跟 活性 污泥 组 合 后 成 为 MB R 工艺 【 5 】 。微 滤技 术一 直 用 来 从 生 产半 导
对水 巾的磷元 素进 行处理 时 ,则要 添加相 的原 冈 和冈素较 多 ,通过分 析 我们发 发现 大 部分 是 南 于浓 差极 化 和膜 污 染造 成 的 。 ( 2) 超 滤存水 处理 巾的应用 这是 冈为在 液体 通过膜 表 面时局 部浓度 增 采 用 超 滤 技 术 可 以 实现 对 水 中悬 浮 大引 起边界 层流 体 阻力增加 ,导致 传质 推 物 、蛋 向质 、胶 体 以及大 分子有 机物 和微 动力 下降 ;另外 南于长时 间的使 用 ,膜 表 生物 的过 滤 ,具 有操 作压 力低 ,产水量 大 面堆积 了大 量 的微 粒 、胶体 粒子或 者溶 质 的特点。超滤膜T艺在水处理方面的应用 分子 等 ,导 致膜 表面 以及膜 孑 L 的堵 塞 ,膜 主要有:用超滤膜代替常规的沉淀过滤T 阻压力 增大 ,膜 渗透速 率下 降 。为 了增 加 艺除 去水 中的病 毒和 大肠杆 菌 ;用 超滤 膜 膜 处理 技术 的处理 能 力 ,我 们要选 择那 些 和混凝 沉淀 联用 T艺处 理微 污染 源水 ;用 亲水性 能好 ,膜 污染程 度轻 的膜 ;还可 以 混凝 一粉 末 活 性 炭 一超 滤技 术 处 理 长 江 在 水 处理 l Z 巾适 当调 整水 的 p H值 ,以 源水 ;用 超 滤膜T 还 可 以实现对 含油 废 降低膜 的污 染程度 。在 膜技术 的应 用过程 水 和造纸 黑液 的处理 。 巾 ,其操 作压 力 、膜面 的流动 逮度 以及运 ( 3 ) 纳 滤在水 处理 中的应用 行 温度 也直接 影 响着膜 污染 的程度 ,凶此 纳滤技术通常利用膜表面带 有的荷 膜 技术 要想得 到进 一步 的发展 就必 须有效 电基 团来 实现 对水 中分 子量 为数 白 的有 机 的解决 上述 问题 。 小分 子和 有机物 的分 离 。 目前该 技 术主要 结 语 崩 丁 饮 用 水 和 工业 用水 的纯 化 以 及废 水 膜 分 离 技 术 是 目前水 处理 中 的重 要 的净 化处 理 等 。利用 臭氧 一生物 活性 炭 一 技 术 ,在苦咸 水 、高氟水 等 劣质水净 水处 纳滤工艺可以去除水 中的 T O C ,去 去 除 理 中具有 非常 广阔 的应用 前景 ,可 以从 根 率能够达到 8 6 %。 纳 滤 膜 还 可 以作 为 一 本上 解决 制水 T 艺中存在 的问题 。但 是在 种物理 消毒 的 于段来 实现 对水 中细 菌的处 膜 技 术 的 应 用 过 程 中 也存 在 着 一 定 的问 理 ,消除 了化学 消毒 带来 的 幅面危 害。 题 ,在应 用时 我们必 须要 妥善解 决 ,从而 ( 4) 反 渗透 在水 处理 巾 的应用 加大 膜处理 技 术在水质 净化 中 的应 用 。 反 渗 透 膜 在 进 行 处 理 的过 程 巾 只允 参考 文献 许水 通 过 ,而将 离子 物质截 留在 膜外 。存 【 1 】 谭 永 文 ,张 维润 ,沈 炎 章 . 反 渗 透 工 给水 巾,反 渗透 首先被 应用 在昔咸 水 的淡 程 的应 用及 发展 趋 势 [ 『 1 . 膜 科 学与技 术 , 化 以及海 水 的脱盐 处理 巾,然后 逐渐被 应 2 0 0 3 ,2 3( ( ) 4):1 1 4 —1 1 9 . 用 到高压 锅炉 供水 、电子T 业用 水 、 饮 用 [ 2 】 李 晶 ,岳 恒 ,王 建 平 ,等 . 农 村饮 水 纯水 以及 医药 用水 等 的处理 过程 巾 ;存废 安 全现 状 分析及 解 决 对 策 卟 中国水 利 , 水处 理 巾 ,我们 采 用反 渗透 技术 同收废 水 2 0 0 6(1 1):2 6 —2 9 . 中的重金 属和浓 缩 漂洗 液等 。 【 3 】 陈 杰 ,陈 清 , 陈 良 刚 . 膜 技 术在 农 村 反 渗 透 技 术 可 以去 除 水 中的 大 部 分 饮 水 工 程 中 的 应 用 『 l 1 . 中 国 水 利 ,2 0 0 7 ( ) ) :2 1 9 ~2 2 1 . 无机 盐 ,是制 备高 纯水 1 I 艺 中必 小可 少的 (1 部分 。在 国外 电子T业 中常将反 渗透 技 【 4 1 罗兆龙 . 膜 技 术在 水 处 理 中的 应 用 Ⅱ 1 _ 术与粒 子 交换技 术 相结 合 ,而我 国常采 用 中国市政工程 。2 0 0 7( ( ) 1 ):4 4 — 4 5 . 电渗析 一 反 渗 透 一粒 子 交换 l T艺 来 实 现 『 5 1 郑 领 英 ,王 学松 . 膜技 术 f M1 . 北京: 对 电子T业 用水 的处 理 。反 渗透膜 在使用 化 学工 业 出版 社 ,2 0 0 0 :2 - 6 . 段 时 间后 会受 水 中悬 浮物或 者难 容物质 的污 染 ,影 响反 渗 透膜 的通量 ,影 响分离
膜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膜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郝卓莉(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化工系,河北石家庄050081)应用科技喃要]本文简单介绍了膜技术的发展及原理,着重阐述了膜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情况,由于其质轻、价廉等优点广泛应用。
泼罐词]膜技术;废水1膜技术1.1膜技术简介膜分离技术是一项新兴的高效分离技术,其研究是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60年代起在商业上得到应用的。
它具有物质不发生相变,分离系数大,在常温下进行,装置简单,适用范围广,操作方便等特点。
膜分离技术在觎决缺水、污水净化及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得到工业发达国家的普遍重视,发展十分迅速。
它包含微滤、超滤、渗析、电渗析、纳滤和反渗透、渗透蒸发、液膜等。
已经应用在化工、电子、轻工、纺织、冶金、食品、医药和医疗、石油化工等领域有广泛应用,被誉为“21世纪的水处理技术”,在给水处理和中水处理领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但是,膜分离法对进水水质要求高,膜需要定期清洗,存在着经常性运转费用较高等问题。
12膜技术原理膜分离技术在水处理中应用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水溶液(原水)中的水:9"-7-具有透过分离膜的能力在外力作用下:m J-TY,溶液(原水)与溶质或其他杂质进行分离,获,爵纯净的水,从而达至Ⅱ提高水质的目的。
膜分离技术属于物理分离,不发生相变,故能量转"f-b-1l-高、分离效率高、节能效果好、操作简单、易于实现自动化。
这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新兴水处理技术。
2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21纺织废水纺织工业污水中含有棉、毛及纺织品上洗脱的油类、脂类、盐类和纤维素,以及在加工过程加入的各种浆料、染料、表面活性剂、助剂、酸、碱、盐等,因此,这类污水的成分比较复杂,污水中各类物质的变化很快。
膜分离技术已经在国内部分纺织企业得到应用:位于慈溪的宁波神鹰针织工贸有限公司,就是利用这一技术,解决了印染企业污水处理和回用的难题:中国兵器科学研究院宁波分院也应用先进的纳滤膜和反渗透膜开发出了全新的污水处理技术,在一定的压力下,水中的钠离子有995%不能通过反渗透膜,比钠离子大的粒子更无法通过这些“筛孔”,能通过的就是比较纯净的水。
膜技术在水处理领域的应用

膜技术在水处理领域的应用随着全球水资源的日益紧缺以及水污染问题的愈加严重,膜技术越来越成为水处理领域中的一项重要技术。
它通过利用特殊的膜,将水中的杂质与纯净的水分离,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本文将着重探讨膜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及其优缺点。
一、膜技术的基本原理膜技术是一种基于屏障作用的分离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利用膜的孔隙大小和特殊的化学或物理性质,在一定的压力作用下,将水中的杂质与纯净水分离。
膜的材料种类千变万化,常见的有聚丙烯、聚氯乙烯、聚酰胺等。
根据分离机制不同,膜可以分为微孔膜、超滤膜、纳滤膜及反渗透膜等多种类型。
二、膜技术在水处理领域的应用1. 给水处理利用膜技术对自来水进行预处理,可以去除水中的胶体、微生物、悬浮物等杂质,保证给水的质量。
同时,在城市水资源短缺的情况下,膜技术可以将海水、河水等地表水转化为淡水,成为大型饮用水处理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
2. 污水处理膜技术可以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氨氮、微生物等污染物,实现水资源的再利用。
当前,以工业废水处理为主的膜技术已经成为常见的工业废水处理工艺之一,有效解决了冶金、化工、印染等行业处理难度大的污水处理问题。
3. 浓缩处理膜技术还可以用于萃取和浓缩,通过逆向渗透将水中的溶解性物质浓缩至一定程度,减少了化工、制药等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废液排放,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
三、膜技术的优缺点1. 优点(1)高效:膜技术可实现精细微观分离,过滤效率高。
(2)节能:相比常规处理技术,膜技术能够降低能源消耗。
(3)环保:膜技术不需要使用化学药剂,对环境污染小。
2. 缺点(1)成本高:膜技术所需材料较为昂贵,设备价格较高。
(2)污染问题:膜在使用过程中易产生污染,需要定期更换。
(3)水质要求高:使用膜技术时,水质必须要达到一定程度,否则会影响膜的使用寿命。
四、后续发展趋势膜技术在水处理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膜技术也在不断升级。
将来,膜材料将更加耐用、环保;膜的筛选、分离效果会更精确;在能源消耗方面,膜技术也将不断优化和节约。
膜处理技术

结构: 表皮层、过渡层、多孔支撑层
3、应用
1)苦咸水、海水淡化 2)与离子交换联用,制取超纯水 3)处理重金属废水,回收重金属:如处理镀
镍废水,镍回收率可达99%。 4)废水脱盐深度处理 美国加州21世纪水处理回用厂,就是将二级
阴极:
还原反应:2H+ +2e → H2↑ 阴极室溶液呈碱性,结垢
阳极:
氧化反应:4OH- → O2↑+2H2O +4e
或
2Cl-→Cl2↑+2e
阳极室溶液呈酸性,腐蚀
特点:只能将电解质从溶液中分离出去。不 能去除有机物等。
二、离子交换膜
离子交换树脂:树脂与离子之间发生交换反应 离子交换膜:对溶液中的离子具有选择透过的特性
选择性吸附-毛细管流机理:由于膜表面的 亲水性,优先吸附水分子而排斥盐分子,因 此在膜表皮层形成两个水分子(1nm)的纯 水层,施加压力,纯水层的分子不断通过毛 细管流过反渗透膜。控制表皮层的孔径非常 重要,影响脱盐效果和透水性,一般为纯水 层厚度的一倍时,称为膜的临界孔径,可达 到理想的脱盐和透水效果。
Cl-电迁移数(总电量中所占比例)=0.5
Na+电迁移数(总电量中所占比例)=0.5
但在阴膜中,由于钠离子不能通过,氯离子的
迁移数为1,为此补充此差需要动用边界层中的氯
离子,致使边界层与主流层之间存在浓度差。
电渗析过程
当电流密度i过大时, C’趋于0,水分子开 始电离,参加迁移, 此时发生浓差极化现 象
极限电流密度
极限电流密度的确定:电压-电流法
相
对 电
Vp
压
(
)
c p
v
电流密度(mA/cm) μm
工业给水超滤系统典型设计

工业给水中超滤系统典型设计(一)一、概述对典型补给水工程系统图进行规范和优化,膜项目按UF单元分常用品牌制定标准系统图,包括控制测点要求,以100T/H出力为例。
二、设计要求1、超滤膜常规进水条件∙水中非溶解性固体含量<5wt%∙颗粒粒度<100μm∙进水浊度<20NTU∙溶解质(盐、小分子)不在操作过程中产水沉积∙进水COD <20注:超滤预处理可根据水质不同,采用絮凝、沉降、气浮、砂滤、多介质过滤等方式。
2、超滤膜产水指标∙产水SDI15<<3∙固体悬浮物<0.5mg/L∙产水浊度<0.1NTU∙细菌去除率>6log病毒去除率>4log 注:根据具体水质产水品质有所不同,表格所列为最低要求。
3、超滤膜设计参数范围1) 设计参数工业给水中超滤系统典型设计(二)2)膜产品型号规格参数说明:NORIT卧式膜与此表所列立式膜参数相同,设计时考虑配置压力容器。
4、设计导则1)内压式由于表格太大,无法添加到里面,此后在添加2)外压式三、超滤工程设计实例(以NORIT膜为例)3.1、原水分析项目用途:反渗透预处理超滤产水量:Q=100m3/hr原水水质其他指标见下表表3-1 原水水质实例3.2、预处理的选择预处理条件根据具体水质选择,采用100μm预过滤器作为超滤保安滤器并采用死过滤的操作方式。
3.3、选择膜材料及膜组件型号参照膜元件参数表格进行选取,投标时根据标书要求选取合适膜元件进行设计。
3.4、膜透量和回收率的确定参考附表3-1中的数据,选择合适的超滤平均水透量。
此设计选用透量V=60L/m2•hr,设计问题温度25℃。
若设计温度不是25℃,都应当除以温度系数,温度校正系数见式(5-1)。
G=(1+0.0215)Δt(5-1)Δt=25-t3.5、水量和超滤膜堆计算3.5.1、设计产量的计算选定每30分钟(t1)一次反洗,反洗时间40 s (t2),反洗前后各一次正洗,正洗时间10s(t3)。
每次反洗正冲时间t 4以120s 计。
2014年膜法水处理行业分析报告

2014年膜法水处理行业分析报告2014年12月目录一、膜和膜组件 (4)1、膜的定义和分类 (4)2、膜组器的分类和应用 (8)(1)板式膜组件 (8)(2)卷式膜组件 (9)(3)管式膜组件 (10)(4)中空纤维式膜 (11)二、膜水处理法的主要应用 (14)1、自来水给水 (15)(1)市政给水—自来水水质提标 (15)(2)工业给水 (16)2、污水处理 (17)(1)市政污水 (17)(2)工业废水 (19)3、水资源再生利用 (20)(1)中水回用 (20)(2)海水淡化 (21)三、行业发展趋势与空间分析 (23)1、膜技术受益于水质提标 (24)2、膜技术受益于排放标准的提高 (25)3、膜技术受益于工艺成本下降 (26)4、水价提升推动膜设备行业渗透率 (27)四、行业与公司竞争分析 (29)1、GE—全产业链布局 (30)2、海德能—专注反渗透膜 (31)3、上市公司 (33)(1)碧水源:MBR 技术龙头 (35)(2)津膜科技:超滤、微滤膜技术龙头 (36)(3)时代沃顿 (37)一、膜和膜组件1、膜的定义和分类膜,是指分隔两相或两部分的屏障,能以特定形式截留和传递物质,可以是固态、液态或其组合,中性或荷电的,厚度从几微米到几百微米。
膜分离是以对组分具有选择性透过功能的膜为分离介质,通过在膜两侧施加推动力,使原料中的膜组分选择性的优先透过膜,从而达到混合物分离,并实现产物的提取、浓缩,纯化等目的的分离过程。
过滤式膜分离(超滤、微滤、纳滤、反渗透和气体渗透)指的是利用组分分子的大小和性质差别所表现出透过膜的速率差别,达到组分的分离。
膜的种类很多,普通来说可以根据膜材料、膜表面结构、膜断面结构等进行分类。
根据膜材料的不同,分为天然膜和合成膜两大类。
天然膜主要。
工业水处理(水处理工艺)

水处理工艺
01 处理方式
目录
02 污水处理技术
03 水处理三级处理原因
06 微电解填料
07 生化处理
09 MBFB工艺 011 发展现状
目录
08 机械处理 010 冷却水
工业废水(industrial wastewater),指工艺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废水和废液,其中含有随水流失的工业生 产用料、中间产物、副产品以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是造成环境污染,特别是水污染的重要原因。工业废 水的处理虽然早在19世纪末已经开始,但由于许多工业废水成分复杂,性质多变,仍有一些技术问题没有完全解 决。
⑴温度。温度对微生物的影响是很广泛的,尽管在高温环境(50℃~70℃)和低温环境(-5~0℃)中也活 跃着某些类的细菌,但污水处理中绝大部分微生物最适宜生长的温度范围是20-30℃。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微 生物的生理活动旺盛,其活性随温度的增高而增强,处理效果也越好。超出此范围,微生物的活性变差,生物反 应过程就会受影响。一般的,控制反应进程的最高和最低限值分别为35℃和10℃。
从技术角度讲,越来越多先进的工业污水处理技术将改善工业污水处理质量,节约成本,有利于促进工业废 水处理行业的发展。同时泵业的发展也极大的促进了排水、水处理问题,如2012年中国临沂第三届国际给排 水·水处理及泵阀管道展览会,第14届中国青岛国际给排水、水处理及管泵阀展览会等等。
谢谢观看
微电解法用于工业水的处理
技术概述
微电解技术是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一种理想工艺,又称内电解法。它是在不通电的情况下,利用填充在废 水中的微电解材料自身产生1.2V电位差对废水进行电解处理,以达到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目的。当系统通水后,设 备内会形成无数的微电池系统,在其作用空间构成一个电场。在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新生态[H]、Fe2 +等能与废水 中的许多组分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比如能破坏有色废水中的有色物质的发色基团或助色基团,甚至断链,达到降 解脱色的作用;生成的Fe2 +进一步氧化成Fe3 +,它们的水合物具有较强的吸附-絮凝活性,特别是在加碱调pH 值后生成氢氧化亚铁和氢氧化铁胶体絮凝剂,它们的吸附能力远远高于一般药剂水解得到的氢氧化铁胶体,能大 量吸附水中分散的微小颗粒,金属粒子及有机大分子。其工作原理基于电化学、氧化-还原、物理吸附以及絮凝沉 淀的共同作用对废水进行处理。该法具有适用范围广、处理效果好、成本低廉、操作维护方便,不需消耗电力资 源等优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电场作用下,阳离子向阴极运动,阴离子向阳极运动,如
果一个隔室阳极的一侧为阳膜,阴极的一侧为阴膜,则阴阳离子 受离子交换膜同电性基团的排斥,不能穿过交换膜。这样,电渗
析器的一半隔室变成脱盐水,另一半隔室则变成浓缩水,从而达
到脱盐目的。
2016/9/5
25
2016/9/5
26
当原水进入这些小室时,在直 流电场的作用下,溶液中的离子作 定向迁移。阳离子向阴极迁移,阴 离子向阳极迁移。但由于离子交换 膜具有选择透过性,结果使一些小 室离子浓度降低而成为淡水室,与 淡水室相邻的小室则因富集了大量 离子而成为浓水室。从淡水室和浓 水室分别得到淡水和浓水。原水中 的离子得到了分离和浓缩,水便得 到了净化。 在电渗析过程中,除了上述离 子电迁移和电极反应两个主要过程 以外,同时还发生一些列次要过程。
2016/9/5
24
阳离子交换膜带有负电荷(如SO3- ),空隙中构成负电场,
可以允许带正电荷的离子(如Na+ )进入和穿过。由于同性相斥 的原理,则带有负电荷的离子(如Cl- )不能通过。
阴离子交换膜带有正电荷(如CH2N+ ),在孔隙中构成正
电场,排斥带有正电荷的离子(如Na+ ),而允许带负电荷的离 子(如Cl- )透过。
这是因为如果膜的膨胀性太大,就容易发生膜的弯 曲和收缩,影响膜的使用和装臵拆除后的重新组装。
2016/9/5
18
(3)膜的厚度
膜不能太薄,要求具有一定的厚度及弹性,以利于 电渗析、渗析器的组装,保证不发生内、外漏现象。
(4)膜的平整度
指膜表面要平整、光滑,不能有皱纹或波浪起伏,
否则会直接影响到电渗析设备、渗析设备的组装及密
膜技术处理工业给水
5.1 几种膜分离技术简介 膜分离法:是指在某种推动力作用下,利用特定膜的透过 性能,达到分离水中离子或分子以及某些微粒的方法的统称。 溶剂透过膜的过程称为渗透,溶质透过膜的过程称为渗析。
1.电渗析(ED):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利用阴、阳离子
交换膜对阴、阳的选择透性,把电解质从水溶液中分离出来 的膜分离技术。
(1)离子交换膜从化学组成来说,与离子交换树脂几乎
相同,都属于高分子电解质。 (2)两者都可用于去除水中的各种离子,达到除盐或软 化水的目的
2016/9/5
7
离子选择性膜与离子交换树脂有很大差别 粒状离子交换树脂的作用机理是树脂和溶液中的离子之间进 行交换,即离子交换是它的主要机理; 离子交换膜的行为是对溶液中的离子具有选择透过的特性,
t-离子在膜中的迁移数,通电时某种离子(如阳离子)在膜中 所迁移的电量与所有离子在膜中迁移的电量的比值。 t-离子在溶液中的迁移数,通电时某种离子(如阳离子)在 溶液中所迁移的电量与所有离子在膜中迁移的电量的比值。 式中是ti离子在理想膜中的迁移数,ti=1。ti取膜两侧溶液平均 浓度下的迁移数。
2016/9/5
2016/9/5
20
(4)应具有较好的物理机械性能 要求膜具有一定的强度和柔曲性能,不怕折叠,尺寸要稳定, 不随外界溶液的变化而过分的膨胀、收缩,要经得住使用条件的 变化而保持较高的尺寸稳定性。如果膜强度过低,不仅会给设备 添加种种限制,而且会在装配或使用过程引起膜的破损。膜尺寸 稳定性差,便会导致膜变形和随之而来的液流堵塞等障碍。 (5)膜的均匀性要好
即离子选择透过是它的主要机理。
2016/9/5
8
离子交换膜与离子交换树脂比较
类 别
外形特点 净化水方式
离子交换树脂 使水中同电荷离子 进入本体 离子交换反应
水溶液中
离子交换膜 水中平衡离子通 过本体 离子选择透过 水溶液中且有外加 直流电场
膜有良好的选择透过性能
小球粒状( 1~2mm ) 膜片状
反应机理 外界条件
2. 渗析(D):是由于膜两侧有浓度差,使水中的溶质透
过膜分离的技术。
2016/9/5
1
3. 渗透:由于膜两侧有浓度差,使溶剂(如水)透 过膜分离的技术。(溶质不发生迁移) 4. 反渗透(RO):膜两侧有浓度差,在浓度高的一 侧施加一定的压力,使溶剂(如水)透过膜而纯化 或浓缩的膜分离技术。 5. 微滤(MF):膜两侧有浓度差,在浓度高的一侧 施加一定压力,截留水中的细菌、粘土等微粒的技 术。 6. 超滤(UF):膜两侧有浓度差,在浓度高的一侧 施加一定压力,截留水中的大分子以及细菌、病毒、 胶体等微粒的技术。 分离粒径范围:微滤>超滤>纳滤>反渗透
封性能,并由此引起设备的内漏、外漏现象。
2016/9/5
19
三、适于工业用离子交换膜所必须具备的条件: (1)应具有高度的离子选择透过性
膜的选择透过性本身大体上就代表了电流效率的高低。选
择透性愈高,装臵效率就愈高。 (2)应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膜电阻是决定电渗析设备耗电量的重要因素。膜导性差时,
电渗析过程中由于膜电位降将带来不必要的电耗。 (3)水的迁移量要小 在电渗析过程中,由于水的迁移(包括电渗透和渗透的量) 往往对浓缩液的浓度和淡化时淡水产量等有较大的影响。
按膜的应用则可分有:
电渗析浓缩用膜、电渗析脱盐用膜、电解隔膜、特定离 子选择透过膜、扩散渗析用膜和反渗透用膜等。
2016/9/5
10
阳离子交换膜(阳膜)阳膜与阳离子交换树脂一样,带有阳离子交换
基团,它能选择性透过阳离子而不让阴离子透过。按交换基团离解度的强
弱,分为强酸性和弱酸性阳膜。酸性活性基团主要有:磺酸基(-SO3H)、
(1) 膜的选择透过率 膜的选择透过率是指膜对不同离子的选择透过能力, 一般用离子在膜中的迁移数来表示。膜的选择透过性能 不可能达到100%。膜的选择透过性用膜的选择透过率P 表示。
2016/9/5
12
膜的选择透过度Pi定义为:i离子在膜中迁移数的增加值与该离子
在理想膜中的迁移数的增加值之比。
Pi=(t-t)/(1-t)*100%
特种膜:这类膜包括两极膜、两性膜、表面涂层膜等具有特种性能的
离子交换膜。 目前所采用的阳膜有聚苯乙烯磺酸型阳离子交换膜,阴膜有聚苯乙烯季 胺型阴离子交换膜。离子交换膜又被称作离子选择透过性膜。
2016/9/5
11
二、离子交换膜的物理化学性能 1. 膜的电化学性能
膜的电化学性能是衡量膜好坏的最为重要的一项指标, 关系到膜使用的技术经济效果。
膜的化学性能一般指膜的耐酸碱、耐溶剂、
耐辐射、耐高温、耐有机污染等性能, 用膜的化 学稳定性表示。 一般要求使用一至数年。因而要求膜在各方 面的化学稳定性都好。
2016/9/5
17
3. 膜的物理机械性能 1)膜的机械强度 一般要求1kg/cm2 以上的爆破强度,以承受工作时所 受的压力差。 也要求膜具有相当的柔曲性能,以防组装时被损坏。 膜的机械强度取决于膜本体的化学结构、增强材料性 能以及粘合度。 2)膜的膨胀性能 一般通过膜的交联结构和增强工艺以控制膜的膨胀 性能,使膜具有良好的尺寸稳定性。
2016/9/5
29
2.离子的淌度 在电场作用下,溶液中的阴离子向阳极运动,阳离子向阴极运动, 其运动速度除与离子的本性和溶剂性质(粘度等)有关以外,还与电位 梯度V有关。 电位梯度为1伏特/厘米时的离子运动速度为离子的淌度或离子的绝 对速度。 阳离子 H+ K+ Na+ 常见离子的淌度 u+ (厘米/秒) 36.2×10-4 7.61×10-4 5.19×10-4 阴离子 OH- SO42- Cl- NO3- HCO3- u- (厘米/秒) 20.5×10-4 8.27×10-4 7.91×10-4 7.40×10-4 4.61×10-4
离子常以水合状态存在,当其在离子交换膜内迁移时, 同时发生水的移动(叫做水的电渗透)。 水的电渗透现象受膜的电阻率支配。电阻率小的膜,水 的电渗透有增大倾向。由于外液浓度的上升相反地水的电渗
透还有减少的倾向,所以,当要由电渗析浓缩获得高浓度电
解质时,电渗透的水量具有重要的影响。
2016/9/5
16
2. 膜的化学性能
(6)应该具有耐有机污染的能力
(7)价格低廉 (8)具有某些特殊性能
2016/9/5
21
(9)应具有较高的化学稳定性 离子交换膜除在中性溶液中使用外,还经常在酸性、碱性或氧 化还原介质中使用,有时还要较高温度下使用。因此,离子交换膜 要经受酸碱、氧化破坏作用、高温破坏作用,有时是这些因素综合 作用的影响。所以,要求膜的化学稳定性高,在实用中有较长的奉 命。 综上所述,对膜的要求很多。但一张膜要同时兼有这些性能在 实际上是不可能的;而且有些性能是互相矛盾和互相制约的。只能 根据不同的用途,作出相应的选择,以保证对膜的主要性能的要求, 同时适当兼顾膜的其他各项性能。
磷酸基(-PO3H2)、膦酸基(-OPO3H)、羧酸基(-COOH) 等。
阴离子交换膜膜(阴膜)膜体中含有带正电荷的碱性活性基团,它
能选择性透过阴离子而不让阳离子透过。按其交换基团离解度的强弱,分
为强碱性和弱碱性阴膜。碱性活性基团主要有:季胺基[-N(CH3)2OH]、 伯胺基(-NH2)、仲胺基(-NHR)、叔胺基(-NR2)等。
2016/9/5
22
一、电渗析脱盐的基本原理 电渗析器的脱盐,主要 基于含盐水在阴阳离子交换 膜和隔板组成的电渗析槽中 流过时,在直流电场的作用 下,发生离子迁移,阴阳离 子分别通过阴阳离子交换膜, 从而达到除盐的目的。
2016/9/5
23
空隙作用
静电作用和扩散作用
磺酸型阳膜的空隙结构作用
离子交换膜的选择透过性
2016/9/5
2
表 几种主要膜分离法的特点
2016/9/5
3
膜分离技术的共同特点 ①膜分离过程不发生相变,因此能量转化的效率高。 例如在现在的各种海水淡化方法中,反渗透法能耗最 低。 ②膜分离过程在常温下进行,因而特别适于对热敏 性物料,如对果汁、酶、药物等的分离、分级和浓缩。 ③装臵简单,操作容易,易控制、维修,且分离效 率高。 作为一种新型的水处理方法,与常规水处理方法 相比,具有占地面积小、适用范围广、处理效率高等 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