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陆定一同志诞辰100周年_杨卫泽
陆定一同志寄语范文《中国青年》

陆定一同志寄语范文《中国青年》题词在纪念《中国青年》创刊六十周年之际,我怀着敬慕的心情,拜访了《中国青年》早期主编之一陆定一同志。
陆老今年已七十七岁高龄,对青年工作仍很关心,听说《中国青年》杂志社的记者来访,便愉快地接待了我。
一坐定,我们的话题就落到《中国青年》上面。
陆老说:《中国青年》是一个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刊物。
我们党很重视《中国青年》的作用,把它当作团结教育广大青年的有力武器。
创刊时期,一大批优秀的共产党员,恽代英、萧楚女、邓中夏、张太雷等,都曾为《中国青年》写过大量文章。
第一任主编恽代英同志,当时是共青团中央宣传部长。
恽代英同志是非常值得我们青年敬佩的人。
他胸怀大志,对共产主义无限忠诚,具有革命者的崇高的品德和气节,并有丰富的知识和才能。
青年们把他看作良师益友,从他的品行、道德和智慧中看见,共产主义者不是帝国主义者和反动派说的洪水猛兽,而是知识渊博,正直无私的人,有这样的人组成的共产党领导,救国救民的大业就有成功的希望。
在这一批革命先辈的正确引导和精心编辑下,《中国青年》在当时的青年运动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它协助党发动了大革命,宣传革命,动员民众,引导青年投入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中。
“四·一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后,团的组织和《中国青年》紧跟党的“八·七会议”精神,宣传武装推翻国民党反动派的主张,保存了骨干,成功地转入地下工作,这是了不起的。
陆老就是在这一时期同《中国青年》发生密切关系的。
一九二六年暑假,他从交通大学(旧称南洋大学)后不久,便开始为《中国青年》翻译、撰写文章,在以后的四五年间,他担任过《中国青年》及后来的团中央机关刊物《无产青年》和《列宁青年》的主编。
在大革命的风风雨雨中,在国民党右派的白色恐怖下,他为《中国青年》的连续编辑出版,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和党的方针作出了贡献。
回顾了这段历史后,话题转到了现在。
陆老颇有感触地说:你们的条件同我们那时根本不同了。
幸福的寄托

百年辉煌——献给中国共产党诞辰一百周年□丁留强你从上海望志路上走来,带领劳苦大众向前闯。
你从嘉兴南湖红船起航,指引中华民族的方向。
你从瑞金踏上万里征途,爬雪山过草地到延安。
你从西柏坡走上天安门,新中国诞生在世界东方!从翻身做主到走向富强,从独立自主到改革开放,从两弹一星到北斗导航,从扬眉吐气到雄立八方!要问谁引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你啊,伟大光荣的中国共产党!要问谁堪称中国人民的主心骨,就是你啊,不忘初心的中国共产党!(450199河南省郑州市荥阳市京城花园7-东-402室河南魅力音乐工作室)你的承诺□帅泽鹏记得你那年来到咱村说再硬的骨头也要啃志气是你扶路子是你引技术是你传市场是你寻种植查了一丘又一丘养殖看了一巡又一巡你的承诺重千斤字字连着俺老百姓只为苦涩变甘甜最美奉献变成了风景难忘你把乡亲当家人说不脱贫摘帽不返城你把蓝图画你把产业兴你把坚冰化你把冷暖问难题解了一道又一道汗水湿了一身又一身你的承诺值千斤桩桩造福俺老百姓如今荒芜变绿荫最喜农家美梦已成真(常德日报社传媒集团)幸福的寄托□梁和平我在心中默默地向你诉说,我是你的小草,只有朴素的颜色;我在梦中悄悄地对你吟唱,我是你的小花,只有朴素的恋歌。
我的情我的爱扎根在故土中,在你的呵护中,我为你蓬勃。
你让阳光普照每一个角落,你是我的太阳,那是共享的热烈;你让甘霖滋润每一片家园,你是我的春雨,那是共享的恩泽。
你的情你的爱播撒在天地间,在你的怀抱里,你给我祥和。
你是我的中国,你是我幸福的寄托,你让平凡的我也有了非凡的生活;你是我的中国,你是我永远的依靠,你让无名的我也有了无限的欢乐。
(433000湖北省仙桃市仙桃大道60号市文联)本栏目责任编辑:刘乐权96/音乐教育与创作/20212。
陆定一与“双百”方针

陆定一与“双百”方针作者:龚育之来源:《纵横》2006年第06期来源日期:2006-6-22本站发布时间:2007-4-22 23:51:28阅读量:245次今年是陆定一同志诞生100周年,又是“双百”方针提出50周年,这两件事,都是值得纪念和庆祝的。
(一)从“七大”以前的1944年,到文化大革命开始的1966年,22年间,除了中间一年多以外,陆定一一直担任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恐怕是历史上任期最长的中宣部长了。
在中宣部长这个岗位上,陆定一为党做了许多重要的工作,有很大的贡献。
如果要问,最大的贡献是什么?我想,无论是他自己还是别的人,无论是共产党内还是共产党外,回答都会是一致的,那就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1956年5月26日,陆定一在怀仁堂向科学界和文艺界的代表人物作了题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报告。
6月13日,《人民日报》上公开发表了这篇长达1.5万字的、在听取意见后改定的报告。
这是中宣部部长代表中央所作的报告,是最初的、比较系统地阐明这个方针的报告,是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一篇报告。
这篇报告一开始就说:“中国共产党对文艺工作主张百花齐放,对科学工作主张百家争鸣,这已经由毛主席在最高国务会议上宣布过了。
”1956年4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结束,毛泽东主席主持这次会议并作结论,决定了这个方针,5月2日就在最高国务会议上郑重地宣布了这个方针。
陆定一积极参与了这个方针的决策,是这个方针的权威的阐释者和创造性执行者。
(二)“百花齐放”和“百家争鸣”这两个口号最初的分别提出,及其最终形成为党对文艺工作和科学工作的完整方针,有一个发展过程,追溯源头,还要追溯得更远。
最先提出“百花齐放”,是在1951年。
毛泽东应梅兰芳之请,为中国戏曲研究院成立题词,就写了“百花齐放,推陈出新”八个字。
“推陈出新”这四个字,毛泽东在延安就为平剧研究院题过,“百花齐放”这四个字,是这次新增的。
毛泽东在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说:“百花齐放是群众中间提出来的,不晓得是谁提出来的。
福建召开周恩来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暨学术研讨会

福建召开周恩来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暨学术研讨会
佚名
【期刊名称】《党史研究与教学》
【年(卷),期】1998(0)1
【摘要】根据福建省委的决定,由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室、福建省中共党史学会联合举办的周恩来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暨生平和思想
研讨会,于1998年2月19日至20日在福州召开。
纪念大会由福建省委副书记何少川主持,福建省委书记陈明义在大会上作了重要讲话。
学术研讨会共收到论文59篇,会上有5位社会科学工作者分别作了题为《周恩来在福建的革命实践及其意义》、《周恩来经济思想与实践及其主要特色》、《周恩来对解决台湾问题的构想》、《论周恩来人格精神的文化渊源》、《周恩来与侨务工作》的学术报告。
【总页数】1页(P44-44)
【关键词】周恩来经济思想;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学术研讨会;中共福建省委;中
共党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人格精神;侨务工作;解决台湾问题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235
【相关文献】
1.杨贤江同志诞辰110周年纪念大会暨纪念杨贤江同志诞辰110周年学术研讨会
综述 [J],
2.纪念周恩来诞辰110周年研究专著首发式暨学术研讨会在宁召开 [J], 顾汉初;冯郁;
3.我省召开周恩来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暨生平思想研讨会 [J],
4.中共湖北省委省政府纪念周恩来诞辰100周年大会暨“周恩来与湖北”学术研讨会在武昌召开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在纪念关向应同志诞辰一百周年座谈会上的发言(2002年9月10日)

在纪念关向应同志诞辰一百周年座谈会上的发言(2002年9
月10日)
佚名
【期刊名称】《中共党史研究》
【年(卷),期】2002()6
【摘要】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关向应同志诞辰一百周年之际,我们满怀崇敬的心情,缅怀他的革命历程和卓越功绩。
【总页数】2页(P76-77)
【关键词】关向应;革命历程;政治功绩;工人运动;武装起义;青年运动;中国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825.2
【相关文献】
1.邓小平同志是新时期人民政协事业的奠基人和开创者--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上的发言 [J], 阎爱英
2.继承发扬邓小平同志的教育思想率先实现首都教育现代化——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一百周年”座谈会上的发言 [J], 朱善璐
3.最好的纪念———在中共中央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发言① [J], 王东明;
4.中国乐坛改革开放的坚定捍卫者和杰出领导人——在纪念李焕之同志诞辰l00周年座谈会上的发言 [J], 居其宏
5.李焕之:中国新音乐杰出的创造者和引领者——在纪念李焕之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上的发言 [J], 王安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悼念某某诞辰100周年

悼念某某诞辰100周年
永恒的瞬间永远的怀念纪念穆X先生百年诞辰
今年X月15日,是当代著名记者、原新华社社长穆X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日。
20XX年XX月11日,新中国新闻事业的开拓者,原新华社社长穆X因病离开了我们为纪念敬爱的穆老,在此奉上我于穆老离世第二天所刻制的他的版画肖像,他生前与亲爱的战友在辉县北干渠通水仪式的合影和当时我拍这幅片子的瞬间,当年我在穆老办公室向他介绍我拍摄的西藏图片和他为此展题写的书法,穆老与郑永和的合影,穆老关爱新乡新闻界同行一组图片,永远想念和怀念一一穆X老师!
这是当年穆老去世的第二天我刻制的穆老版画肖像,第二年央X 《人物》摄制组来河南拍摄穆X专题片时,无意中看到新华社河南分社很多记者的电脑屏幕都在用这张画像,以至此画和刻它人人都上了镜。
当年在穆老的办公室里,穆老仔细翻看着我拍的西藏照片,一边与我聊着图片中的话题,在一上午的时间中,欧阳秘书有二次告知有客人要见他,他都让秘书改约时间了。
穆老当年为我举办的西藏摄影展所写的题词。
这个展览当年(19XX年)是在郑州XX大展出旳,也是首次在河南举办的有关西藏的摄影展。
回忆父亲陆定一

回忆父亲陆定一作者:陆德来源:《百年潮》2008年第10期为了理想而革命父亲1906年出生在江苏无锡一个家道殷实的官僚家庭。
他参加革命很早。
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很多人是因为家庭贫困、吃不上饭而奋起反抗,参加革命的。
而父亲从小过的是诗礼相传、衣食无忧的生活。
他1925年毕业于上海南洋大学(交通大学前身),还在读书时就参加了五卅运动,受先进思想影响,矢志要改变社会的不平等。
父亲走上革命的道路,是后来随着所受思想的影响而前进的。
他先加入国民党,追随三民主义,希望实现工业救国、技术救国;后来受马列主义思想的洗礼,认识到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靠工业和技术是不能救国的,只有打倒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推翻旧社会,打倒官僚、军阀,中国才能有前途,从而确定了他最终的革命方向。
1925年秋,父亲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冬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20世纪20年代末,他曾赴莫斯科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成员、少共国际代表,是党的第一代革命家,也是共青团第一代领导人。
外公严朴也是中共第一代的早期革命家,他1925年参加革命,是江南一带有名的农民革命领袖。
严朴家是无锡有名的大财主,但他早在1926年左右就把自己的田地分给了农民,之后又变卖了家产,投身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并曾在瑞金苏维埃政府任财政部副部长。
陈云同志称赞他是“三公子毁家闹革命”。
我的母亲严慰冰,一个典型的江南才女,也抛弃富家千金的身份,追随丈夫和父亲,为同一个革命理想奋斗而无怨无悔。
我的前母唐义贞被“左”倾教条主义者迫害,开除了党籍,未被允许参加长征而留在苏区战斗,后被地主武装“铲共团”抓住。
她英勇不屈,是被敌人开腔剖腹而壮烈牺牲的。
早期红军条件恶劣,父亲又两次遭受“左”倾路线迫害,长征前丢“官”罢职,只是一名普通战士宣传员,但他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革命理想,即便是在长征这样艰苦卓绝的过程中,他扛着梭镖,文笔下产生的依然是《老山界》那样的革命英雄主义情怀。
“满天都是星光,火把也亮起来了。
陆定一故居观后感

陆定一故居观后感陆定一(1906~1996)中国共产党的老一辈革命家,新中国的元勋之一,学识渊博,对古典文学和历史造诣较深,在自然科学方面也有丰富的知识。
他的英文水平较高,青年时代翻译了不少文章在报刊上发表;在延安时期,曾参与毛泽东同志和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谈话的翻译工作。
(来源:新浪博客作者:老街茶馆)陆定一同志1906年6月9日出生在无锡西漳。
从1925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到1996年去逝,他曾经创造出辉煌的成就,也曾遭遇坎坷,受尽人间的屈辱。
陆定一同志长期负责党的宣传文教工作,为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建设和发展党的宣传文化教育事业,推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倾注了毕生的精力,作出了重大贡献。
他的一生,是忠于革命、忠于人民、忠于党的一生,也是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
陆定一故居位于无锡市中心的中山路与县前街交界处,是陆定一的祖父陆蓉第在清朝光绪年间从别人手里买的。
为清末民初建筑,房屋前后三进,有数十间房屋,第三进为转盘楼结构,带有后花园。
陆定一曾长期居住在此。
2002年10月22日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名单,这座建筑被定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上次博文中,有朋友提及锡城高楼大厦中间陆定一故居的事。
这次专程拜访故居,结果令人万分失望。
故居门前没有牌匾,门前有好几个沿街破墙开店的店铺,仅在靠右处有一块省级文保单位的碑。
从破墙开店的店铺旁一个窄窄的弄堂走进去,就能看到不少至今仍住在其中的居民的生活场所。
外面太阳明晃晃的,弄堂里却黑幽幽的,一眼看不到头。
隐约可以看到,两旁的墙壁上裂纹如蜘蛛网和乱拉的电线。
从外围来看整个建筑还保留着原来面貌,但部分房屋的墙体出现砖头松动情况,一些高处屋檐的砖墙也有一些塌了。
故居西侧一条巷子里,原本是故居的山墙,现在居然也被开了一个正对小巷子的门,门口摆了一个馄饨摊。
住在这里的居民说,这房子10多年前就成危房了,经常有砖瓦掉下来,2002年一个厢房的房顶塌下来过,2006年西厢房旁边的围墙也倒过,现在西厢房的椽子还有开裂的迹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锡日报/2006年/6月/9日/第A03版
纪念陆定一同志诞辰100周年专刊
纪念陆定一同志诞辰100周年
杨卫泽
今年是陆定一同志诞辰100周年。
陆定一同志是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我党宣传思想战线的卓越领导人。
在长达70多年的光辉历程中,陆定一同志参加过党的“八七”会议和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领导过《新华日报》和《解放日报》的工作;新中国成立后,他提出并身体力行“双百”方针,积极倡导教育改革;改革开放新时期,他向中央建言献策,大力推动乡镇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为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无锡是陆定一同志的故乡,是他革命生涯的起点。
无锡的建设和发展,凝聚了陆定一同志的大量心血。
刚刚过去的“十五”时期,无锡在全省率先基本建成了全面小康社会,胜利实现了“第一个率先”的奋斗目标。
今年,是“十一五”的开局之年,无锡的发展处在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时期。
伟大的时代造就伟大的事业,伟大的事业呼唤伟大的精神。
陆定一同志的杰出功业和崇高精神,不仅给我们带来了率先发展的坚定信念,而且给我们带来了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不仅给我们带来了攻坚克难的巨大勇气,而且给我们带来了创新奋进的重要启示。
学习陆定一同志的革命精神,就是要始终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
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就没有坚韧不拔的革命行动。
陆定一同志的一生,“出入几生死,往事泣鬼神”。
革命初期,他经历了妻离子散的坎坷;革命晚期,他遭遇了炼狱十三年的磨难。
面对一切的艰难困苦,他始终坚持真理,坚持原则,毫不妥协,针锋相对地进行斗争,表现出共产党员的坚定信念和铮铮铁骨。
站在无锡“十一五”发展的新起点上,学习和弘扬陆定一同志对共产主义信念坚定不移、对党和人民的事业无限忠诚的崇高品质,就是要坚定“两个确保”的事业信念,不断升华思想境界,始终不渝地坚信我们肩负的历史重任,始终不渝地坚信我们选择和坚持的道路,始终不渝地坚信我们党所具有的强大力量;就是要站在时代进程的前列,勇立改革发展的潮头,以崇高的信念激励自己,以发展的要求鞭策自己,把对“两个确保”宏伟目标的执着和坚定,转化为不竭的力量和自觉的行动,为无锡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学习陆定一同志的革命精神,就是要始终牢记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陆定一同志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不谋私利,克己奉公,殚精竭虑,把自己的毕生精力和生命都献给了人民。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陆定一同志以自己手中的如椽巨笔和模范行动,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彻底为人民服务的高尚情操。
我们要像陆定一同志那样,“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始终把党的事业、国家的利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终把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最高的人生追求,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以为实现“两个确保”作贡献的实绩,树立起人民公仆的良好形象。
要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要始终保持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坚决反对和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思潮;勤勤恳恳为党工作,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努力把革命前辈身上那种自我牺牲的精神发扬光大。
学习陆定一同志的革命精神,就是要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
实事求是,是我党长期坚持的思想路线。
讲实话,做实事,是陆定一同志一贯的工作作风。
他以自身的实践经历指出,“写新闻一定要实事求是,就是真实”,“办报,搞来搞去就这一条:真实、讲理,而且有事实”,“1942年我在延安办报,有两条主要经验:一条就是新闻要真实。
第二条就是要依靠党的领导”。
这种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应该也必须成为无锡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
“十一五”期间,无锡正处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提升的战略期和调适整合的关键期,既面临着区域角逐、国际竞争的诸多
挑战,又面临累积性矛盾、现实性瓶颈的各种压力。
在这样的重要时刻,无锡经济社会新一轮发展到底要走什么路,尤其需要我们从实际出发,加强调查研究,从总体上、本质上以及趋势上把握无锡发展的脉搏。
市委十届九次全会明确了实现“两个确保”、建设“五个中心”、打造“五个名城”的奋斗目标,这是无锡增创新优势、提升竞争力、再创新辉煌的战略之举。
我们要在实践中贯彻真抓实干、追求实效的精神,密切联系实际,紧紧依靠群众,以务实的作风,踏实的举措,推动无锡“十一五”新一轮的发展。
学习陆定一同志的革命精神,就是要始终保持开拓创新的思想活力。
实践没有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
翻开陆定一同志翰墨飘香、波澜壮阔的革命画卷,各个时期都闪烁着创新的智慧火花。
他摒弃了教条主义的办报模式,使《解放日报》真正成为党的喉舌;他创新提出的新闻定义,至今仍为新闻工作者和高校教学所采用;他主张科学和文艺事业“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促进了宣传文教事业的繁荣;他充分肯定乡镇企业这一新生事物,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了有益补充。
陆定一同志表现出来的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不仅在当时开创了新局面,创造了新业绩,而且对于无锡今天的发展仍然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当前,我们正在进行的创新型城市建设,是一项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是一项全新的重大课题。
我们要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思维,转变观念、转移重心、转换方式,舍得时间,舍得投入,舍得名誉,使思想解放、敢干敢变、与时俱进成为无锡思想精神的显著特征,努力形成资源在创新的旗帜下聚集,机制在创新的激流中完善,人才在创新的过程中锻造的生动局面。
学习陆定一同志的革命精神,就是要始终践行尊重人才的思想理念。
陆定一同志出生于书香门第,就学于南洋大学,工作于党的宣传战线。
他的革命生涯,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个知识分子的革命生涯。
对于知识与人才对革命和建设的极端重要性,他深有体会。
他说,“我们要广泛地学习。
我国有很多的医学、农学、哲学、历史学、文学、戏剧、绘画、音乐等等的遗产,应该认真学习,批判地加以接受。
这方面的工作不是做得太多,而是做得太少,不够认真。
”“我们的党,我们的干部,如能够同知识分子很好地结合……那么,社会主义建设必定成功。
”进入“十一五”的新征程,形势对知识和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们要把“科教兴市、人才强市”作为主要战略,在全社会营造“四尊四创”的浓厚氛围,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吸引人才,以容人之过的气魄善待人才,以灵活柔性的机制用好人才,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加快把经济发展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人力资源素质提高的轨道上来。
陆定一同志曾经说过,“我们这一代,再加上第二代第三代,只有一个奋斗目标,就是要使中国富强”。
今天,历史的接力棒已经传到我们手中,我们的事业神圣而艰巨,我们的前程光明而美好。
我们一定要学习陆定一同志的革命品德和优良作风,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万众一心,抢抓机遇,艰苦奋斗,朝着“两个确保”的宏伟目标奋勇迈进,创造出无愧于前人的更加辉煌的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