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历史复习训练题:专题十四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技术、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合集下载

高考历史二轮习题:专题十四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技术、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高考历史二轮习题:专题十四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技术、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专题十四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技术、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1.伽利略不仅纠正了统治欧洲近两千年的亚里士多德的错误观点,更创立了研究自然科学的新方法。

伽利略的新方法( )A.促进近代自然科学产生B.重视系统的观察和实验C.推动了文艺复兴的开展D.创立了经典力学体系答案 B 伽利略在研究自然科学的过程中,重视系统的观察和实验,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故选B项。

近代自然科学诞生的标志是哥白尼《天体运行论》的发表,排除A项;文艺复兴的开展对伽利略新方法的创立产生重要影响,排除C项;牛顿创立经典力学体系,排除D项。

2.有学者认为,哥白尼的革命意味着把人从宇宙的中心和特权地位上撤换下来,而康德在一定意义上是把人当作偶像崇拜的。

二者( )A.对人的地位的认识是对立的B.有利于思想解放运动发展C.促进了近代科学的发展进步D.动摇了中世纪神学的统治答案 B 哥白尼提出“太阳中心说”否定了传统的“地球中心说”,“把人从宇宙的中心和特权地位上撤换下来”是指改变了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开拓了人们的视野。

“康德在一定意义上是把人当作偶像崇拜的”,提高了人的地位,有利于思想解放。

据此可知B项符合题意。

3.“1859年11月24日清晨,雾霭中,伦敦几家书店的门口人声鼎沸,人们争先恐后地排队购买刚出版的新书……初版1 250本书在发行的当天就被销售一空。

……书中的观点震撼了世界。

”材料中提到的书籍是( )A.《社会契约论》B.《资本论》C.《物种起源》D.《共产党宣言》答案 C 由题干中的时间信息“1859年11月24日”可知,该书是《物种起源》,故选C项。

《社会契约论》出版于18世纪,故A项排除。

《资本论》于1867年、1885年和1894年分为三卷出版,故B项排除。

《共产党宣言》发表于1848年2月,故D项排除。

4.19世纪70年代,上海的生丝市场中一种新的交易方式通行起来。

高考历史(真题模拟题)专项版汇编 专题14 近代以来的世界科技与文学艺术(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历

高考历史(真题模拟题)专项版汇编 专题14 近代以来的世界科技与文学艺术(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历

专题14 近代以来的世界科技与文学艺术考点一:近现代科学(经典力学、相对论、量子论)考点二:近代科技(生物进化论)考点三:近现代科技(蒸汽机到互联网)考点四:近代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考点一:近现代科学(经典力学、相对论、量子论)1.(2020届陕西延安高三模拟)1692年,一位牧师给牛顿写信,请教关于万有引力和宇宙性质的一些问题。

牛顿在回信中说:“当我写作关于宇宙系统的著作时,就曾经特别注意到足以使深思熟虑的人们相信上帝的那些原理。

当我发现我的著作对这个目的有用时,没有什么事情能比这更让我高兴的了。

”材料表明A.科学理论有利于人们思想解放B.经典力学未能冲击神学思想C.宗教思想启发了近代科学研究D.科学研究与宗教可以相兼容【答案】D【解析】根据“特别注意到足以使深思熟虑的人们相信上帝的那些原理。

当我发现我的著作对这个目的有用时,没有什么事情能比这更让我高兴的了”可知,材料说明科学研究与宗教可以兼容,故选D;A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B表述错误,排除;C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

2.(2020届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三6月阶段检测)20世纪20年代末,德国物理学家海森堡提出“不确定原则”。

根据他的理论,同时说明原子微粒的位置和速度是不可能的,对电子的位置测定得越精确,对它的速度测得就越不精确。

这一原则A.开始突破牛顿经典力学体系B.改变了人类对宇宙的观念C.证明了时空连续场存在弯曲D.发展了普朗克的量子理论【答案】D【解析】据题意可知海森堡的研究对象是原子微粒和电子,涉及的是微观世界,所以他的研究理论是对普朗克量子理论的发展,故选D;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涉及的是低速宏观物体,二者研究对象不一致,因此并不是对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突破,排除A;该研究原则是对人类认识宇宙观念的深化,不是改变,排除B;C项是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内容,排除。

故选D。

3.(2020年河北承德高三模拟)有科学史家在评价《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时说:“而今人们却……证明天体也按照伽利略和牛顿根据地面上的实验和归纳所得到的力学原理,处在这个巨大的数学和谐之内。

2020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4单元近代以来世界和中国的科技与文化第30讲近代科学技术革命和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

2020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4单元近代以来世界和中国的科技与文化第30讲近代科学技术革命和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

2019年【2019最新】精选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4单元近代以来世界和中国的科技与文化第30讲近代科学技术革命和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课时限时训练岳麓版(时间:45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牛顿经典力学的成就之大使它本身得以广泛传播,此后,人们开始用力学的尺度去衡量一切,用力学的原理去解释一切自然现象,将一切运动的原因都归结为力,自然界就是一架按照力学规律运动着的机器。

这反映出牛顿力学( )A.推动了自然界各领域的进步B.对人们认识观也产生了消极影响C.推动了文艺复兴在英国的发展D.成为人们认识和改造社会的依据B [A、D两项说法夸大了其作用,排除;“用力学的原理去解释一切自然现象”,固化了人们的思维,对人们认识观也产生了消极影响,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出牛顿力学对英国文艺复兴的影响,故C项错误。

] 2.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进化论、相对论和量子论相继创立。

这些学说问世的共同意义是( )A.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理论B.挑战了封建神学创世论C.提供了观察世界的新视角D.开创了近代实验科学体系C [A项表述本末倒置,正是由于资产阶级革命的发生,才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B项表述仅是进化论的突出作用,排除;16世纪末到17世纪初,伽利略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的近代科学,故D项错误,而进化论、相对论和量子论这些与人们传统认识迥2019年世界提供了新的视角,C项正确。

]异的理论为观察生物学史上的一部“具有革命意义”的经典著作。

3.右图源自息理解准确的是( )对该图隐含的信普遍流行于18世纪的西欧A.这种观点然选择、适者生存进化观B.体现出自“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C.肯定了D.开创以实验事实为根据的近代科学B [进化论观点流行于19世纪,故A项错误;生物进化论体现出自然选择、适者生存进化观,故B项正确;进化论否定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故C项错误;伽利略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的近代科学,与材料无关,故D项错误。

2020高考人民版历史一轮总复习专题质检:十四 近代以来的世界科技与文化 Word版含解析

2020高考人民版历史一轮总复习专题质检:十四 近代以来的世界科技与文化 Word版含解析

专题质检十四近代以来的世界科技与文化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世界最大的单口径球面射电天文望远镜(FAST),又被形象地称作中国“天眼”,人们寄希望于这个最大的“天眼”或许能解开宇宙起源之谜。

17世纪初,人类在探索天体宇宙奥秘中取得的突破性成果是()A.伽利略自制天文望远镜B.牛顿建立近代力学体系C.普朗克提出量子理论D.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望远镜”“17世纪初”结合所学可知,A项正确;牛顿建立近代力学体系是17世纪末,故B项错误;1900年,提出了量子概念,与材料中“17世纪初”不符,故C项错误;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是20世纪初,故D 项错误。

2.(2018湖南衡阳一模,33)伏尔泰说:“整个自然界、所有行星竟会服从永恒的法则……这是非常奇异的。

”伏尔泰所说的“永恒的法则”()A.准确预见了海王星的存在B.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C.成为启蒙运动的核心思想D.推动近代实验科学的诞生,把地球上的物体的运动和天体的运动概括到牛顿力学体系中,按照牛顿的理论,准确预见了海王星的存在,故A项正确;“永恒的法则”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的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故B项错误;启蒙运动的核心思想是理性主义,故C项错误;伽利略是世界近代实验科学的奠基者,故D项错误。

3.(2018新疆乌鲁木齐二模,33)1919年11月6日,大不列颠皇家学会和伦敦天文皇家学会举行联席会议,会议主席汤姆逊宣布,日食观测结果测得星光在太阳附近偏转1.79秒,而爱因斯坦预言的是1.75秒,接近实测时间。

据此可知()A.经典力学绝对时空观被否定B.光电效应定律由此发现C.爱因斯坦因此获得诺贝尔奖D.广义相对论获得了证实,未涉及绝对时空观,故A项错误;光电效应定律受到量子假说影响,故B项错误;爱因斯坦因为光电效应而获得诺贝尔奖,相对论未获奖,故C项错误;广义相对论认为时空变化与物质分布状态相关,且材料中证实了星光偏转,与爱因斯坦预言基本吻合,故D项正确。

2020年高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专题14 近代以来科技文艺(解析版)Word版含答案

2020年高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专题14 近代以来科技文艺(解析版)Word版含答案

[高中历史]绪论:许多同学头疼历史,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历史需要大量的记忆。

的确如此,学好历史的基础就是记忆。

人的智力系统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等等。

其中,记忆力是基础,思维力是核心。

法国著名思想家伏尔泰曾经说过:“人如果没有记忆力,就无法联想和发明创造。

”日本记忆学家高木重郎认为:“记忆力是效率的别名……是发展创造性的基础。

”记忆的东西越多,观察就越敏捷,思维推理就越缜密,判断就越准确,就越富有创造力。

因此,发展记忆力是和发展其他智力因素相辅相成的,是发展智力的基础和纽带。

对于历史学科的记忆来说,有以下一些具体的方法:(1) 顺序记忆法:按照事件本身的发展的顺序依次记忆。

(2) 特征记忆法:对于内容相似的知识,通过细致地观察和全面地比较后,找出所要记忆内容中特别容易记住的特征。

(3) 规律记忆法:在学习过程中,寻找具有规律性的东西加以记忆。

(4) 隔年记忆法:将发生时间具有某种特定规律的历史事件放在一起,加以记忆。

(5) 重复记忆法:通过反复阅读来巩固记忆。

(6) 回忆记忆法:将学过的内容,经常地、及时地尝试回忆,在回忆过程中加强记忆。

(7) 谐音记忆法:将要记的东西,变成读音相同或相近的词、词组、短语或杜撰的句子,使之便于记忆。

(8) 形象记忆法:对于较抽象的内容,可用图、表等形象地描绘出来。

(9) 讨论记忆法:在学习过程中有不够理解的地方,不妨先按照自己的意见与同学讨论,在讨论就比较容易记住。

(10)口诀记忆法:将记忆内容编写成口诀或歌谣,是一种变枯燥为趣味的记忆方法。

(11)词头记忆法:将要记忆材料的词头连成句子。

(12)练习记忆法:一些可以通过动手来记忆的内容可以自己亲自练习、检测、实验,增强记忆效果。

(13)联想记忆法:利用联想是促进记忆的有效方法之一。

(14)多种感官参与记忆法:多种感觉器官参与记忆活动,可大大提高记忆的水平。

(15)信息压缩记忆法:先记住大体轮廓,然后逐渐记住每一细节,由粗到细进行记忆。

浙江专版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专题二十四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和19世纪以来的

浙江专版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专题二十四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和19世纪以来的
(1)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建立,是对近代物理学理论框架的重大突破 .
(2)揭示了时间和空间都与物质的运动有关,随着物质运动速度的变化 而变化 .这种全新的时空观、运动观、物质观的形成,是人类思想开展 史中的一次根本性变革,对整个自然科学和哲学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 响. (3)相对论同量子理论一起,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根本理论框架 . 二、追寻生命的起源 达尔文、赫胥黎及其进化论观点(b)
1882年 爱迪生发明电灯并在纽约创建了第一个中心发电厂,把输电线连接成网络
时间
发明
意义
19世纪80年 德国人卡尔·本茨和戴姆勒各 (1)对交通领域产生了巨大影响:汽车工业随之建立起来
代前期 自独立地制成了以汽油为燃 ;以内燃机为发动机的远洋轮船、飞机等交通工具陆续
料的内燃机
出现
1887年 狄塞尔发明了柴油机
(1)解决了工业开展中的动力问题,自此以后,只要有煤作燃料开动蒸汽
机,就可根据需要建立工厂,不再受河流等自然条件的限制 . (2)促使工业革|命轰轰烈烈地展开,出现了创造和使用机器的热潮 .蒸 汽机应用于运输业中,导致轮船和蒸汽机车出现,交通运输业发生了巨 大变化,人们的交往更加方便,经济和文化联系也日益密切 . (3)推动人类社会由此进入 "蒸汽时代〞 . (4)蒸汽机的广泛利用,使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⑨ 世|界工厂 . (工厂制形成) (5)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环境,社会化大生产逐渐形成,产生工业城市, 促进城市化 . (6)开始带来资源和环境问题 .
(3)评价:打破了传统的绝|||对时空观,但并非全盘否认牛顿力学 .牛顿力 学反映的是宏观物体低速运动的客观规律,而狭义相对论反映的是物体 高速运动的客观规律,是对牛顿力学的继承与开展 .

(江苏)高三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考点专题专练: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技术、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江苏)高三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考点专题专练: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技术、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技术、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1.(2019江苏常州期末)引力波也被称为“时空的涟漪”,是指时空弯曲中的涟漪,通过波的形式从辐射源向外传播并传输能量。

成功预言了引力波存在的科学理论还( )A.准确预见了海王星的存在B.推动了欧洲启蒙运动进程C.拓展了对宏观世界的认识D.发现能量辐射的运动规律2.20世纪80年代,西欧国家纷纷采取措施以解决科技落后于美、日的问题。

法国制定的“研究开发基本法”以信息技术为首要开发领域,联邦德国实施为期5年的信息技术研究开发计划,英国则开始了高级信息技术发展计划。

上述现象的出现反映了( )A.欧洲经济领域合作加强B.世界经济多极化趋势加强C.知识经济受到各国重视D.世界经济竞争的日趋激烈3.(2018江苏扬州考前调研)“什么是生命的法则?他开始思考所有生命为求生而奋斗的背后动力:物种要想在其生存的环境中兴盛就得进化,否则就得灭亡。

”这一理论( )A.标志着人文精神的重新觉醒B.否定了基督教神学的创世说C.为启蒙运动提供了思想武器D.科学回答了时空的本质属性4.(2019江苏无锡1月)传统制造业曾被认为是“夕阳产业”。

但国际金融危机后,以科技创新驱动传统经济发展成为多国的国策。

美国实施“再工业化”战略,德国提出“德国工业4.0”战略目标,中国也将“中国制造2025”定位在战略层级。

上述现象的出现反映了( )A.传统经济取代新经济发展模式B.世界各国跨入知识经济时期C.国家干预政策已占据主导地位D.新经济的发展加剧了全球竞争5.伽利略不仅纠正了统治欧洲近两千年的亚里士多德的错误观点,更创立了研究自然科学的新方法。

伽利略的新方法( )A.促进近代自然科学产生B.重视系统的观察和实验C.推动了文艺复兴的开展D.创立了经典力学体系6.有学者认为,哥白尼的革命意味着把人从宇宙的中心和特权地位上撤换下来,而康德在一定意义上是把人当作偶像崇拜的。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30近代以来世界科技和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含解析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30近代以来世界科技和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含解析

课后限时集训(三十) 近代以来世界科技和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建议用时:40分钟)一、选择题1.(2019·洛阳联考)有人认为牛顿的经典力学“成就了英国工业革命,在法国诱发了启蒙运动和大革命……迄今为止,还没有第二个重要的科学和学术理论,取得过如此之大的成就。

”这种看法 ( )A.认为自然科学促进了文明进程B.准确概括了经典力学的内涵C.认为经典力学推动了人类文明D.对经典力学的作用有所夸大C[工业革命、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分别从属于经济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故这种看法认为经典力学推动了人类文明,C项正确。

]2.(2018·衡水一中八模)蒸汽机的使用是工业革命的象征。

然而从技术史的角度看,早在公元1世纪末,古罗马的赫罗就已发明了最早的蒸汽机,并已达到相当高的工艺水平;在文艺复兴时代,赫罗的著作被译为多种文字出版。

蒸汽机的基本知识为更多欧洲人所了解。

这说明 ( )A.人文主义者重视发展科学技术B.赫罗蒸汽机存在技术缺陷C.经济发展是各种要素的优化组合D.工业革命始于蒸汽机的发明C[根据材料“早在公元1世纪末,古罗马的赫罗就已发明了最早的蒸汽机,并已达到相当高的工艺水平;在文艺复兴时代,赫罗的著作被译为多种文字出版”可知,工业革命中蒸汽机是在综合历史上相关优秀科技成果的基础上发明出来的,说明经济发展是各种要素的优化组合,C项正确;A项不能全面反映材料内容,排除;B项材料无法体现,D项与史实不符,排除。

]3.一位科学家曾根据某一理论提出三大预言:引力场实际上是一个弯曲的时空;在强引力场中光谱将向红端移动;引力场会使光线发生偏移。

这一理论( )A.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现象B.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方式C.奠定近代物理学的发展基础D.确认了物体宏观运动的规律B[A项反映的是量子力学,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它改变了人们固有的绝对时空观,故B项正确;奠定近代物理学的发展基础的是牛顿力学,故C项错误;确认了物体宏观运动规律的也是牛顿力学,故D项错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十四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技术、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1.伽利略不仅纠正了统治欧洲近两千年的亚里士多德的错误观点,更创立了研究自然科学的新方法。

伽利略的新方法( )A.促进近代自然科学产生B.重视系统的观察和实验C.推动了文艺复兴的开展D.创立了经典力学体系答案 B 伽利略在研究自然科学的过程中,重视系统的观察和实验,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故选B项。

近代自然科学诞生的标志是哥白尼《天体运行论》的发表,排除A项;文艺复兴的开展对伽利略新方法的创立产生重要影响,排除C项;牛顿创立经典力学体系,排除D项。

2.有学者认为,哥白尼的革命意味着把人从宇宙的中心和特权地位上撤换下来,而康德在一定意义上是把人当作偶像崇拜的。

二者( )A.对人的地位的认识是对立的B.有利于思想解放运动发展C.促进了近代科学的发展进步D.动摇了中世纪神学的统治答案 B 哥白尼提出“太阳中心说”否定了传统的“地球中心说”,“把人从宇宙的中心和特权地位上撤换下来”是指改变了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开拓了人们的视野。

“康德在一定意义上是把人当作偶像崇拜的”,提高了人的地位,有利于思想解放。

据此可知B项符合题意。

3.“1859年11月24日清晨,雾霭中,伦敦几家书店的门口人声鼎沸,人们争先恐后地排队购买刚出版的新书……初版1 250本书在发行的当天就被销售一空。

……书中的观点震撼了世界。

”材料中提到的书籍是( )A.《社会契约论》B.《资本论》C.《物种起源》D.《共产党宣言》答案 C 由题干中的时间信息“1859年11月24日”可知,该书是《物种起源》,故选C项。

《社会契约论》出版于18世纪,故A项排除。

《资本论》于1867年、1885年和1894年分为三卷出版,故B项排除。

《共产党宣言》发表于1848年2月,故D项排除。

4.19世纪70年代,上海的生丝市场中一种新的交易方式通行起来。

商人们在上海买到生丝的同时即在伦敦市场上将其出售。

这种交易方式的通行得益于( )A.中国生丝质量的提高B.近代科学技术的进步C.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D.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答案 B 从材料信息可知,上海生丝市场中的生丝交易可以与伦敦市场同步,这种交易方式的通行得益于近代通讯事业的进步,故选B项。

中国生丝质量优劣与材料中的交易方式通行并无关联,排除A项;甲午战争以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C项与材料信息及史实均不符,排除;材料信息未涉及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故D 项错误。

5.(2019江苏常州期末)引力波也被称为“时空的涟漪”,是指时空弯曲中的涟漪,通过波的形式从辐射源向外传播并传输能量。

成功预言了引力波存在的科学理论还( )A.准确预见了海王星的存在B.推动了欧洲启蒙运动进程C.拓展了对宏观世界的认识D.发现能量辐射的运动规律答案 C 成功预言了引力波存在的科学理论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相对论拓展了对宏观世界的认识,故选C项。

A项是牛顿力学的影响,排除;17世纪自然科学的进步推动了欧洲启蒙运动进程,相对论于20世纪初提出,故B项错误;D项属于量子力学成就,排除。

6.20世纪80年代,西欧国家纷纷采取措施以解决科技落后于美、日的问题。

法国制定的“研究开发基本法”以信息技术为首要开发领域,联邦德国实施为期5年的信息技术研究开发计划,英国则开始了高级信息技术发展计划。

上述现象的出现反映了( )A.欧洲经济领域合作加强B.世界经济多极化趋势加强C.知识经济受到各国重视D.世界经济竞争的日趋激烈答案 D 从材料信息可知,当今世界发达国家间科技竞争激烈,科技竞争又是各国经济竞争的关键,故选D项。

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欧洲经济领域合作加强,故A项排除;材料信息无法体现经济多极化趋势加强,故B项排除;知识经济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故C项排除。

7.(2018江苏扬州考前调研)“什么是生命的法则?他开始思考所有生命为求生而奋斗的背后动力:物种要想在其生存的环境中兴盛就得进化,否则就得灭亡。

”这一理论( )A.标志着人文精神的重新觉醒B.否定了基督教神学的创世说C.为启蒙运动提供了思想武器D.科学回答了时空的本质属性答案 B 材料中的观点属于生物进化论的思想,这一思想对于基督教神学的创世说是一个致命打击,故选B。

人文精神的重新觉醒是文艺复兴,排除A;启蒙运动是进化论的思想武器,排除C;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科学回答了时空的本质属性,排除D。

8.(2019江苏无锡1月)传统制造业曾被认为是“夕阳产业”。

但国际金融危机后,以科技创新驱动传统经济发展成为多国的国策。

美国实施“再工业化”战略,德国提出“德国工业4.0”战略目标,中国也将“中国制造2025”定位在战略层级。

上述现象的出现反映了( )A.传统经济取代新经济发展模式B.世界各国跨入知识经济时期C.国家干预政策已占据主导地位D.新经济的发展加剧了全球竞争答案 D 科技创新驱动传统经济发展,各国都有自己的计划,D项正确。

A项与“以科技创新驱动传统经济发展”不符,排除;材料中无从体现“世界各国”和国家干预政策的内容,B、C两项错误。

9.启蒙学者们认为,按照他们的思想推翻封建统治之后,一切“迷信、偏私、特权和压迫必将为永恒的真理,为永恒的正义,为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剥夺的人权所排挤”。

可是,事实却完全出乎他们的意料之外。

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产生的文艺作品是( )A.《红与黑》B.《人间喜剧》C.《老人与海》D.《巴黎圣母院》答案 D 材料信息反映了人们对启蒙思想家设想的“理性王国”深感失望,努力寻找新的精神寄托。

这种社会情绪反映在文学创作领域,就产生了浪漫主义文学。

《红与黑》和《人间喜剧》属于现实主义文学,《老人与海》属于现代主义文学,《巴黎圣母院》属于浪漫主义文学。

故选D项。

10.恩格斯在评价某一文学艺术流派时说:“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属于这一流派的作品是( )A.《哈姆雷特》B.《等待戈多》C.《人间喜剧》D.《西风颂》答案 C “细节的真实”“真实地再现”等体现的是现实主义文学的特征,《人间喜剧》是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故C项正确。

《哈姆雷特》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作品,现实主义文学兴起于19世纪30年代之后,故A项错误;《等待戈多》属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西风颂》属于浪漫主义文学作品,均与材料所述特征不符,B、D两项错误。

11.19世纪30年代,巴尔扎克发表小说《欧也妮·葛朗台》:葛朗台明白克罗旭和格拉桑两家对欧也妮的求婚是为他的财产而来,但他对其加以利用。

葛朗台太太去世后,葛朗台让女儿签署文件放弃母亲遗产继承权。

该作品( )A.抨击了资本主义政治腐败B.揭露了专制体制的腐朽C.体现了浪漫主义文学风格D.批判了拜金主义的风气答案 D 巴尔扎克是法国现实主义作家。

材料信息“是为他的财产而来,但加以利用”反映了当时人们对金钱的崇拜,因此该作品批判了拜金主义的风气,D项正确。

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抨击资本主义政治腐败,也未揭露专制体制的腐朽,故A、B 两项错误;《欧也妮·葛朗台》是现实主义文学作品,故排除C项。

12.《儒林外史》堪称中国科举考试的“百科全书”,《人间喜剧》则是19世纪法国社会的“百科全书”。

这两部“百科全书”式著作的共同之处是( )A.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精神B.反映同时代人的美好向往C.反映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D.属于现代主义的文学作品答案 A 《儒林外史》和《人间喜剧》都属于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作品,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精神,故A项正确,D项错误;B项与史实不符;《儒林外史》并未反映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故C项错误。

13.(2019江苏镇江三模)夏尔洛是卓别林系列作品的主角。

无论是《寻子遇仙记》中不畏艰辛寻求幸福的夏尔洛,还是《摩登时代》中作为机器的奴隶精神失常的夏尔洛,人物都是饱含着心酸、喜悦、忧郁、快慰。

这一经典形象是( )A.浪漫主义的光辉典范B.电视艺术的登峰造极C.西方社会的现实写照D.悲剧作品的永恒经典答案 C 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状况在观念上的反映。

电影艺术源自生活,材料中电影艺术家卓别林饰演的人物形象是西方社会的现实写照,故选C 项。

材料信息体现了现实主义风格,故A项错误;材料信息反映的是电影艺术,而非电视艺术,故B项错误;卓别林是喜剧演员,故D项错误。

14.(2019江苏南通5月)18世纪晚期19世纪初期,新古典主义美术流行。

美术家们将大量的历史人物纳入他们的创作题材,如大卫的《马拉之死》(马拉,法国大革命时期雅各宾派的重要领导人)、《拿破仑加冕》。

这些创作题材是源于现实生活中的( )A.革命失败,封建统治加强B.新制度确立,经济发展快C.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高D.社会急剧变化,英雄辈出答案 D 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状况的反映。

新古典主义美术作品中的马拉、拿破仑都是时代英雄,这些创作题材是源于现实生活中的社会急剧变化,英雄辈出。

故选D项。

法国大革命后,封建统治日益衰落,故A项错误;18世纪晚期19世纪初期,法国社会动荡,经济发展并不迅速,人们生活水平不高,故B、C 两项错误。

15.法国的蒲鲁东(1809—1865)在《艺术的社会使命》一书中,最早作出“现实主义是批判的”论断,但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

这一论断主要是( )A.资本主义社会道德观变化的结果B.亚非民族解放运动不断发展的结果C.两次工业革命及殖民扩张的结果D.资本主义制度弊端不断暴露的结果答案 D “现实主义是批判的”体现了现实主义的典型特征。

19世纪30年代以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矛盾日趋尖锐,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不断暴露,艺术家对社会各种丑恶现象进行了批判,故选D项。

资本主义社会道德观并未变化,故A 项与史实不符;亚非民族解放运动对欧洲文学发展并未产生重大影响,故B项错误;从蒲鲁东生活的时代可知此时第二次工业革命尚未开始,故C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共13分)16.(2019江苏宿迁1月)法国学者拉布鲁斯指出:“载入科学技术史册的,不仅有创造与发现的智力和个人因素,而且还有传播这种创造和发现的社会现象。

”阅读材料:材料一为什么这一划时代的发展(科学革命)会出现在西方呢?一个原因在于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学术成就。

学者和艺术家……不再希望通过穆斯林和经院哲学家的变形眼镜来看古人,而是直接求助于原始资料,亲自掘起雕像、阅读原文。

……若无西欧的缩小匠人与学者之间的鸿沟的有利的社会环境,人类学识上的这些成果独自原不可能引起科学革命。

匠人在文艺复兴期间并不像在古典时代和中世纪时代那样受鄙视。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16世纪)基督教传统的衰落是许多因素起作用的结果:首先是科学发展, 其次是新科学事实的发现, 第三, 也是最重要的, 在社会革命的冲击下,宗教内部从信仰到行动都发生了一场大革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