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劳动中国结——吉祥结

合集下载

小学劳动技术吉祥如意中国结教案

小学劳动技术吉祥如意中国结教案

小学劳动技术吉祥如意中国结教案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开始认识到劳动技术教育在学生培养中的重要性。

劳动技术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在小学教育中引入劳动技术教育,本文设计了一个有趣又实用的教案,即小学劳动技术吉祥如意中国结教案。

【活动简介】在这个教案中,学生将学习如何制作吉祥如意的中国结。

通过制作中国结,学生将学会一种传统手工艺技能,同时了解中国结的来历和象征意义。

此外,学生还将学会使用一些简单的工具和材料,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目标】- 了解中国结的来历和象征意义;- 掌握中国结的基本结构和制作方法;- 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尊重。

【教学准备】- 材料:彩色线、剪刀、胶水、五颜六色的小珠子;- 工具:尺子、钳子。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吉祥如意的中国结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向学生简要介绍中国结的来历和象征意义,让学生了解中国结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2. 示范与讲解:将一块彩色线示范给学生看,告诉他们中国结的基本结构是由许多这样的线构成的。

然后将彩色线剪成适当的长度,示范给学生看如何打结。

解释每个环节的操作步骤,并展示制作中国结的相关工具和材料。

3. 练习与操作: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配备一些工具和材料。

让学生按照示范的步骤,自己动手制作中国结。

老师可以在旁边进行指导和帮助,并鼓励学生展现个人的创意。

同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讨论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给予适当的解决方案。

4. 创作与展示:在学生完成中国结后,鼓励他们进行装饰和创作。

可以使用五颜六色的小珠子等材料,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装饰。

当学生完成作品后,可以组织一个展示活动,让他们展示自己的成果,并分享制作过程中的心得和体会。

5. 总结与反思:通过与学生的讨论,总结中国结制作的过程和技巧,并让学生回顾他们在制作中国结中所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法。

苏科版五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第5课《中国结——吉祥结》教学设计

苏科版五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第5课《中国结——吉祥结》教学设计

苏科版五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第5课《中国结——吉祥结》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中国结——吉祥结》这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中国结的制作技巧,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吉祥结的编制方法,并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详细的步骤说明,又有丰富的图片示例,便于学生理解和模仿。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模仿能力,对于新鲜事物充满好奇。

但在动手实践方面,部分学生可能存在耐心不足、动作不熟练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这部分学生的学习进度,给予他们更多的指导和鼓励。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了解吉祥结的寓意,掌握吉祥结的编制方法,并能独立完成吉祥结的制作。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模仿、实践,学生能够提高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吉祥结的编制方法。

2.教学难点:吉祥结的编制技巧。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通过现场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吉祥结的编制过程。

2.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合作,互相学习,共同完成吉祥结的制作。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教具:中国结样品、编制材料(如红线、尺子、剪刀等)、教学课件。

2.准备场地:宽敞的教室,便于学生动手实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各种中国结样品,引导学生了解中国结的历史和寓意,激发学生对吉祥结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课件呈现吉祥结的编制步骤,让学生对吉祥结的制作过程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合作,按照课件中的步骤尝试编制吉祥结。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编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巩固(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吉祥结的编制,教师选取部分作品进行展示,让大家共同学习、交流。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发挥创意,将吉祥结编制技巧运用到其他作品中,如手机挂件、项链等。

中国结—吉祥结

中国结—吉祥结

特点
中国结多为上下一致, 左右对称,正反相同, 首位互相衔接,从头到 尾用一根线编结而成
意义
象征着生命的连绵不断,有 和平、完满、吉祥之意。
看图思考:中国结的用途
中国结的用途
吉 大型壁挂
祥 之
室内挂件
结 汽车挂件
服饰之结
时 戒指 尚 手链 之 项链 结 耳坠
腰带 旗袍盘扣制作过程 Nhomakorabea 8. 饰物装饰 ,剪断余线,
工具准备:绳子、珠子、剪刀、 珠针、KT板
来历
中国结始于上古先民的结绳记事。东汉 郑玄在《周易注》中道:“结绳为约, 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 绳结曾被用作辅助记忆的工具,也可说 是文字的前身。
因为其外观对称精致,可以代表中华 民族悠久的历史,符合中国传统装饰的 习俗和审美观念,故命名为中国结。中 国结始于上古,兴于唐宋,盛于明清。

五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编吉祥结教学设计

五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编吉祥结教学设计

五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编吉祥结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和掌握吉祥结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3.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准备
1.吉祥结的教材和工具(各种颜色的细带,手指套)
2.劳技课室、投影仪、板书
三、教学过程
1.引入
教师展示许多吉祥结的图片,让学生先了解和猜测一下什么是吉祥结。

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回答解释,激发他们对吉祥结的兴趣。

2.知识点介绍
教师讲解吉祥结的知识,包括吉祥结的来历、功用、一些基本知识,同时教师也要给学生演示如何制作吉祥结。

3.练习
学生根据老师的演示,尝试自己制作吉祥结。

同时老师也要指导学生如何插绕,如何将各种颜色的细带穿过别的细带。

4.比赛
教师将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代表来参加吉祥结比赛。

比赛分为两个环节,第一环节是每组用时间限制制作吉祥结,第二环节是各组互相检查对方吉祥结是否符合要求,然后评出最佳吉祥结组。

5.分享
最后,在教师的指导下,每个组的代表团队展示他们的吉祥结,同时,让他们分享在制作吉祥结过程中的一些心得和体会。

四、教学总结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吉祥结的知识、制作及比赛环节。

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让学生在愉悦中接受知识的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想象、创意和团队意识。

小学综合实践《吉祥如意中国结》教案

小学综合实践《吉祥如意中国结》教案

小学综合实践《吉祥如意中国结》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中国结的历史和文化背景,理解其中的吉祥寓意。

2. 能力目标:学会制作简单的中国结,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意思维。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尊重。

二、教学内容1. 中国结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介绍。

2. 制作简单的中国结。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中国结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介绍1. 导入(5分钟)教师呈现一幅中国结的图片,向学生展示并鼓励他们讨论:你们知道这是什么东西吗?它有什么样的形状和颜色?它代表了什么含义?2. 学习(15分钟)教师简单介绍中国结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向学生解释中国结的寓意。

重点包括:- 中国结的起源:中国结起源于我国古代的结绳记事法,是寓意人们串联一切吉祥和美好的东西。

- 中国结的象征意义:不同形状和纹样的中国结代表着不同的寓意,如如意结代表着好运和顺利,福字结代表着幸福和福气。

- 中国结在中国传统节日和婚庆等场合的应用。

3. 讨论(10分钟)教师发起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你们对中国结有什么了解或认识?- 在你们的家乡或城市中,中国结用在哪些场合或地方?4. 小结(5分钟)教师对所学的内容进行小结,提醒学生将所了解的内容记在笔记本中,以备后续使用。

第二课时:制作简单的中国结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各种不同形状和颜色的中国结,激发学生的兴趣,鼓励他们自由发挥想象力。

2. 制作实践(30分钟)教师向学生展示如何制作一个简单的中国结,并一边示范一边解释制作的步骤。

- 首先,取两根颜色相异的线,将它们交叉。

- 然后,将一根线的右侧线依次穿过其他两根线的空隙,再将左侧线依次穿过其他两根线的空隙。

- 继续重复上述步骤,直到线段用完。

- 最后,将两端用打结法固定,形成一个简单的中国结。

3. 创意设计(15分钟)教师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创意设计个性化的中国结,可以改变线的颜色和长度,尝试不同的结构和纹样。

五年级劳动技术 绳带编织 十字结(16这幻灯片)

五年级劳动技术 绳带编织 十字结(16这幻灯片)

4/17/1.顺时针编制数层呈 圆柱;形 2.逆时针编制数层呈 圆柱;形 3.一层顺时针编制,一层逆时针编制, 交替进行,呈 方。柱形
圆柱结
中国结
方柱结
中国结
中国结
谢谢!
中国结
绳带编织
---中国结
中国结
中国结,全称为中国传统装饰 结,是中华民族流行千载的手工编 织艺术品。其始于上古,兴于唐 宋,盛于明清。史载:“上古结 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
中国结
盘长结:心物合一 如意结:吉祥如意
磐结:吉庆祥瑞
中国结
团锦结:前程似锦
中国结
祥云结:祥云绵绵 蝴蝶结:福运迭至
中国结
中国结
•每一个结都是用一根绳完成 •上下左右是对称的 •通过折、叠、挑、压、插、接、 穿、组等多种工艺技法循环有序 地进行编结
盘长结
中国结四大结系
双钱结 酢浆草结
中国结
同心结
材料、工具及其使用
中国结
各种绳带 剪刀 泡沫板 珠针 打火机 镊子 胶棒 直尺或卷尺 饰物配件
中国结
三分编,七分抽
• 抽绳是编结过程中最重要也比较困难的一 步,在抽绳的过程中可以顺着线的来龙去 脉对结进行收紧或者放松
中国结
十字结(吉祥结)
中国结
十字结 要点
起头后,检查四根绳头是依次叠压的, 形成正方形,调整四根绳头,尽量保持 长短一致,顺时针或逆时针编制。
编制过程中用力均匀,松紧一致。 紧——硬,松——软。

苏科版五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第5课《中国结——吉祥结》教案

苏科版五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第5课《中国结——吉祥结》教案

苏科版五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第5课《中国结——吉祥结》教案一. 教材分析《中国结——吉祥结》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中国结的制作方法,特别是吉祥结的编制技巧。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感受到中国结的独特魅力,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

教材内容由浅入深,步骤详细,便于学生学习和操作。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动手能力强,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

他们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一些简单的劳动技能,对于手工制作有一定的基础。

但中国结的制作较为复杂,需要耐心和细心,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耐心,引导他们逐步掌握技能。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中国结的起源和寓意,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2.学会吉祥结的编制方法,提高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心,增强团队协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吉祥结的编制方法。

2.教学难点:对中国结寓意和文化内涵的理解,以及编制过程中的细节处理。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演示吉祥结的编制过程,学生跟随操作。

2.讲解法:教师讲解中国结的起源、寓意以及编制技巧。

3.互动法: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学习心得,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中国结制作材料:红绳、剪刀、尺子等。

2.准备相关课件和图片,以便进行教学演示和讲解。

3.提前让学生了解中国结的基本知识,如起源、寓意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各种中国结作品,引导学生关注中国结的独特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简要介绍中国结的起源和寓意,为学生学习吉祥结打下基础。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吉祥结的编制过程,边讲解边操作,让学生跟随学习。

讲解过程中,注意强调编制技巧和注意事项。

3.操练(10分钟)学生按照教师示范的方法,自行尝试编制吉祥结。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帮助学生克服困难。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合作,相互交流学习心得,分享编制经验。

教师点评,总结吉祥结编制的要点,巩固学生所学知识。

苏科版五年级下册劳动第6课《吉祥结挂饰》教案

苏科版五年级下册劳动第6课《吉祥结挂饰》教案

苏科版五年级下册劳动第6课《吉祥结挂饰》教案一. 教材分析《吉祥结挂饰》是苏科版五年级下册劳动第6课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学习制作吉祥结挂饰,通过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材内容丰富,步骤详细,便于学生学习。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对劳动课程有兴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吉祥结的制作较为陌生,需要教师耐心引导。

此外,学生对美的感知和创造能力各有差异,教师应关注个体差异,鼓励每个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吉祥结的基本制作方法。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审美情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吉祥结的编制方法。

2.教师需重点讲解和示范,引导学生熟练掌握。

五. 教学方法1.演示法:教师现场演示吉祥结的制作过程,学生跟随操作。

2.实践法:学生动手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3.互助法:学生相互交流、合作,共同完成作品。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足够数量的材料(如红绳、剪刀、针线等)。

2.提前让学生了解吉祥结的寓意,激发学习兴趣。

3.布置一个宽敞的操作空间,便于学生动手操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以提问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吉祥结的寓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吉祥结挂饰样品,讲解制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动手制作吉祥结挂饰,教师巡回指导。

4.巩固(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相互评价,教师总结制作要点。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发挥创意,用不同材料和颜色制作个性化的吉祥结挂饰。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吉祥结的制作技巧。

7.家庭作业(5分钟)学生回家后,尝试用所学方法制作一个吉祥结挂饰,下周带来展示。

8.板书(5分钟)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板书重点步骤和注意事项。

教学过程每个环节所用时间共计50分钟。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学生掌握情况适当调整时间分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中国结――吉祥结》(第一教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知道有关中国结的知识,初步学会编中国结的基本方法。

培养看图操作的能力。

2.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激发学生的编结兴趣和爱国主义教育。

3.提醒学生,每次严格按顺序要求打结,从左边开始;依次拉紧。

做到不急不躁,边结边检查。

拉紧绳结时,不要勒伤手指。

重点难点:
1.重点:编中国结的基本方法。

2.难点:编吉祥结和纽扣结时丝线的穿插方向。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中国结实物、录像片,以及实物投影仪等电教设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感受浓浓的中国情
吉祥结具有吉利祥瑞的寓意,是我国最古老的装饰结中的一种。

大中型的吉祥结可以作为厅堂、居室的壁挂,美观喜庆,雍容华贵。

小型的的吉祥结可以用于编制项链、腰带等饰物。

请同学们说一说自己所了解的吉祥结。

今天,我们一起动手学做吉祥结,这样就可以将它们串在一起来装扮我们的教室、装扮我们的生活。

二、自学教材,感知奇妙的吉祥结
教材通过7幅图文并茂的插图,来讲述吉祥结的编结过程。

想一想:
1、编结“吉祥结”需要什么材料和工具?
2、想一想身边有哪些材料可以用来编结“吉祥结”?
3、仔细观察“吉祥结”,它是用什么方法编结而成的?
鞭炮结采用的单线编结法,而吉祥结采用的是双线编结法。

同学们在开始编结时还是存在难度。

所以,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细细地看,慢慢地想,认真体会每一个步骤的技术要领。

三、教师示范,掌握编织的技术点
技术点1:单线双股摆放成十字线。

技术点2:按顺时针方向绕线,最后穿线。

方法同编结鞭炮结。

只是编结时要细心,因为是双线编结,所以应该齐头并进。

1线向左弯折,压过2线;
2线向左弯折,压过13线;
3线向左弯折,压过4线;
4线向左弯折,压过1线,并从1线中间穿过。

技术点3:拉紧四个线头。

四根线向四个方向拉紧,形成一个类似于田字形的编结面。

技术点4:第二次穿压;
技术点5:拉出,整理,完成。

在四角拉出四个大小形状相近的小圈。

四、学生实践,巡回指导突破难点
学生在编结时,只要打好第一个结,就会打开思路,按此要求一一编织下去。

难点:每次严格按顺序要求打结,从左边开始;依次拉紧。

做到不急不躁,边结边检查。

拉紧绳结时,不要勒伤手指。

不能太松,也不能太紧。

太松缺乏美感,太紧拉不出小花。

五、总结评价,提升创新能力
学会编织吉祥结,可以进行创新。

拓展学习生活中的中国结技术,分别学习反转结、蛇进结、藻井结、万字结、双钱结等绳结技术。

4、《中国结――吉祥结》(第二教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知道有关中国结的知识,初步学会编中国结的基本方法。

培养看图操作的能力。

2.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激发学生的编结兴趣和爱国主义教育。

3.用火烧时要注意安全,以防烫伤。

重点难点:
1.重点:编中国结的基本方法。

2.难点:编吉祥结和纽扣结时丝线的穿插方向。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中国结实物、录像片,以及实物投影仪等电教设备。

2、学生准备:材料—60厘米长的彩绳2根。

教学过程:
一、课件激趣导入
1、播放中国结演示文稿
“吉”为美好、有利,如“吉人天相”、“大吉大利”。

“祥”则为福、善之意。

可见吉祥二字为颂祝之词,代表着祥瑞、美好,如吉祥如意。

吉祥结的耳翼恰为七个,故又称为"七圈结"。

本结常出现于中国僧人的服装及庙堂的饰物上,是一个古老而又被视为吉祥的结式,因此得名为"吉祥结"。

2、问题:这些漂亮的中国结有什么含义?
3、展示吉祥结作品:这么漂亮的作品是怎么编制出来的?请看动画演示过程。

二、利用动画课件演示编制过程
1、请同学们边观察边思考:绳线走向。

2、请大家再仔细地看一看,也可拿起手中的彩绳试试线的走向。

3、思考:吉祥结编制的要领是什么?
三、总结编制要领
第一步:将绳折成十字。

吉祥结的编法与十字结相似,取一线对折,然后做成如图的形状。

当然,考虑线的硬度与滑度的不同,有时,摆出这样的图案也很不容易,一种方法就是加大头针固定,另一种方法嘛,就是用手捏紧。

第二步:从绳头开始,逆时针一根压住其前方的另一根,依次类推。

最后拉紧。

第三步:从绳头开始,顺时针一根压住其前方的另一根,依次类推。

最后拉紧。

四、实物编制操作演示
1、通过演示板,分步操作
2、边演示边讲解,巩固知识
五、分组探究,完成作品
要求:发给每个小组一个编号的作品,小组研究,可以拆掉,探究编制方法;在小组探究的基础上,每个同学都要完成一个作品互相帮助。

编结原则
1.结形、颜色与饰物要搭配得当,大小相依。

2.线的两端可绕胶带或者火烧使它硬直,开始时线与线的间隔可留宽些。

(用火烧时要注意安全,以防烫伤)
3.线路较复杂时,可用珠针固定,钩针、镊子可辅助拉抽。

4.认清线路位置,如果有错误,立即调整。

5.灵活运用中国结式的意义及典故,配加小配件。

6.如果开始做成对称的6边,或者8边,就可以把吉祥结的面积扩大。

抽形原则:
1.先将结心拉紧,以防变形;再调整耳翼的大小、形状。

2.用勾针或者镊子调整路线,注意结形美观、搭配。

3.认清方向,先抽哪个线头和保留哪几个结耳。

调整原则
1.以同颜色的细线,将易松散部位缝牢。

2.镶上相配的小珠子,以增添结饰的美观。

3.可以在结尾端,编一个简单的小结,也可以穿上珠子或者饰物。

4.线头的处理要隐蔽,以免破坏美感。

六、分组展示作品
要求:每组选出最好的一个作品进行展示
七、探究吉祥结的变化形式:
1.教师展示编好的变化的吉祥结作品
2.想一想:这些变化的吉祥结作品怎样编?
3.分组讨论:
(1)各种变化吉祥结的特点和编制方法
(2)要求:每组选一种变化形式进行探究
(3)在小组讨论探究的基础上,小组协作进行编制
4.作品展示
展示不同变化形式的作品
八、小结
中国结的每一种形制都是根据其形、意而命名。

每个结饰中都蕴涵着事事顺心、路路顺畅、世代绵长、福禄承袭、寿康永存、财富源源不断等吉祥寓意。

因而中国传统的民俗认为,将其佩带于身或置于室内,可以起到驱邪避灾、镇凶纳吉的作用。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对吉祥结的基本编法和变化形式进行了探究。

现在你是不是更觉得中国结真的是一门很博大精深的艺术呢?作为新一代的学生,我们在感到自豪的同时,有责任用将它发扬光大!
板书设计:
4、吉祥结
双线结、攀缘结、吉祥结、双头纽扣结
教学反思:
教学中,学生由于有了制作鞭炮结的基础,所以,只要从它们制作的异同入手,举一反三即可。

学生们学得较快,也能够互帮互学。

同时,也创设情境开拓学生的眼界,引导他们自学更多中国结的编结方法,创编出更多更美的作品。

同学们情趣盎然,学有所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