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合集下载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凡尔赛体系的建立背景:一战后帝国主义国家的力量变化,1919年巴黎和会的召开凡尔赛和约的评价实质:1919年通过了国际联盟盟约1920年正式建立促进国际合作实质是应反控制下的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二战时名存实亡,联合国成立后,1946年宣告解散评价:地位:世界上第一个具有普遍性的国际组织为以后联合国提供了多方面的有益经验进步:在恢复战后欧洲经济,处理国际争端,裁军和促进国际合作发挥了一定作用局限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侵略,最终也没有组织二战的爆华盛顿体系的建立背景:一战后,亚太地区角逐格局出现英日美三家争霸的格局,列强矛盾尖锐1921-1922在华盛顿召开构成:四国条约,五国海军条约,中日关于山东的条约,九国条约实质:建立起亚太地区的国际新秩序,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最终建立积极:亚太局势暂时稳定消极、列前矛盾缤纷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日本兵没有放弃独霸中国,称霸亚泰的野心调整:表现:经济(德国赔款问题)1924道威斯计划:由消弱德国的政策转为复兴德国经济在提取赔款的方针政治:(欧洲安全问题——):洛迦诺公约:协约国在政治上承认德国作为一个平等的国家的前提下,尝试以和解求安全影响:1928年非战公约的签订内容:缔约国谴责用战争解决国际争端,废弃以战争作为实施国家政策的实验工具,并约定以和平的方式来解决国际争端。

奠定了一“侵略战争是国际犯罪”的法律基础,是二战后成立国际法庭的重要法律依据。

局限:对维护世界和平没有规定明确的责任,没有实际作用等。

瓦解:德意日法西斯的扩张:1931年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1935-1936意大利入侵埃塞尔比亚1936-1939德意入侵西班牙1937,日本全面侵华1938德国吞并奥地利1938-1939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彻底崩溃:二战爆发。

2-1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

2-1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

(4)凡尔赛体系的不稳定性: (体系下存在许多矛盾)
①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 原因:和约对战败国的宰割、掠夺极为苛刻 ②战胜国之间的矛盾: 原因:分赃不均,各国的目的未能满足 主要矛盾:英美矛盾、英法矛盾、美日矛盾 ③帝国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半殖民地之间的矛盾: 原因:“委任统治”实质是维护殖民统治(导致民族运 动高涨) ④欧洲新兴国家诞生出现新的民族矛盾: 原因:战胜国没有真正按照民族自决原则,而是根据自 身利益来处理欧洲领土问题(给德国提供条件) ⑤帝国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苏联之间的矛盾: 原因:仇视苏联
(3)法国 ①目的首先是大大削弱甚至肢解德国,并企图在东欧 建立亲法屏障,最终树立起法国在欧洲大陆的霸权。 ②扩大在非洲和近东的殖民地。 (4)意大利 想占据南斯拉夫、奥地利和土耳其的部分土地,在地 中海地区称霸。 (5)日本 日本的如意算盘是攫取德国原来在中国山东省的全部 权益,并分享战前德属太平洋岛屿,巩固它在远东和西 太平洋地区的优势。
2.帝国主义争霸计划
(1)美国 威尔逊提出“十四点”计划,想利用自由资本主 义的价值观来处理国际关系,以建立有利于美国的世 界秩序。 (2)英国 ①根据传统的“大陆均势”政策,为抗衡法国、 制约苏俄,反对肢解或过分削弱德国。 ②为巩固既得利益,恢复和保持自己的霸权地位, 要求保存已经到手的德国殖民地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的一些领地。 ③利用日本的支持在太平洋上与美国争雄。
B
A.日本建立了与美国的战略合作关系 B.日本在太平洋地区的利益得到列强的承认 C.日本取得了对中国的独占权 D.日本通过此条约获得了更多的权益
4、在巴黎和会上,英、美支持日本取得原来 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而华盛顿会议上, 他们又表示支持中国收回山东的主权。美、 英转变态度的原因是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巴黎和会的召开
1919年1月,战胜国在巴黎召开和会,讨论战后世界安排问 题。
德国战败
作为战败国,德国被要求签订和约,接受战胜国的条件。
和约主要内容
领土条款
军事条款
赔款条款
德国承认并尊重奥地利、匈牙利、捷 克斯洛伐克、波兰等国家的独立和领 土完整。同时,德国需将阿尔萨斯洛林地区归还法国,将萨尔地区交由 国际联盟代管15年,期满后通过公民 投票决定其归属。
系紧张。
英国与法国
英国和法国在凡尔赛和会上结成 了同盟,共同对抗德国。但在战 后的经济竞争中,两国关系逐渐
恶化。
意大利与奥地利
意大利在凡尔赛和会上获得了奥 地利的部分领土,包括南蒂罗尔 地区。然而,奥地利并不承认这 些领土割让,导致两国关系紧张。
亚洲国际关系
日本与中国
日本在华盛顿会议上被迫归还青岛和胶州湾给中国,并承 认中国的关税自主。然而,日本在战后的扩张野心并未消 除,继续对中国进行侵略。
限制海军军备
会议通过了《五国海军条约》,规定 了美、英、日、法、意五国海军主力 舰的吨位比例。
远东和太平洋问题
国际联盟
会议讨论了国际联盟的组织和运作问 题,并决定成立一个常设机构——国 际联盟秘书处。
会议讨论了中国的山东问题和太平洋地区的 领土争端,并签署了《九国公约》,确认了 “门户开放”和“机会均等”的原则。
德国陆军被限制在10万人以下,废除 义务兵役制,不得拥有坦克或重型火 炮等进攻性武器。德国海军被限制在 轻型舰艇和潜艇以内,不得拥有主力 舰和航空母舰。此外,德国还不得在 莱茵河东岸50公里内设防。
德国需向协约国支付巨额赔款,以补 偿战争期间所造成的损失。赔款总额 及支付方式由赔款委员会决定。
和约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

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
根据材料一回答,为什么列宁说凡尔赛体系是建立在 “火山口上的”?
[答案] 凡尔赛体系是建立在对战败国的掠夺基础之上的, 没有消除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
2、凡尔赛和约最能反映巴黎和会
性质的是(C)
A、禁止德国实行义普遍务兵役制 B、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 C、德国殖民地被以“委任统治”的 形式加以瓜分 D、禁止德国和奥地利合并
3、巴黎和会上威尔逊宣扬“十四
点计划”的目的是( D)
A、维护世界和平 B、重新瓜分世界 C、建立国际联盟 D、攫取战后世界领导权
4、美国:由于英法的抵制和综合实力上的差 距,美国在巴黎和会上的企图未能实现。
一、凡尔赛体系
巴黎和会 1919.1.18
凡尔赛和约
1919.6.28
协约国与奥地利、 匈牙利、保加利 亚、土耳其签订 的一系列条约
确立了帝国主义列

强在欧洲、中东、 非洲的统治新秩序




国际联盟
(维护凡尔赛体系的 工具)
通过《凡尔赛和约》帝国主义战胜国是否实现了各自企图?
1、英国:取得了一系列原德国的殖民地,抑制 了法国过分削弱德国的要求
2、法国:收回了阿尔萨斯和洛林,取得了萨尔煤矿 15年的开采权,取得了一些原属德国的殖民地,但过 分制裁德国的企图未能实现。
3、日本:取得了太平洋地区的一些原德属殖 民地和德国在中国山东的重要权益
4、在凡尔赛体系下,中东政治格 局发生了很大变化,这种变化主
要表现在( B )
A、巴尔干地区成立民族国家 B、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瓦解 C、德国丧失了海外殖民地 D、奥匈帝国瓦解
5、把历史的镜头回放到1919年,假如你做为一 名中国外交官,和顾维钧、陆征祥等人一起代 表中国出席巴黎和会,在这次会议上,你应该

历史:2.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课件(人教大纲版)

历史:2.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课件(人教大纲版)
“凡尔赛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华盛顿” 凡尔赛 华盛顿 一、巴黎和会(1919年初) 年初) 巴黎和会( 年初
1、巴黎和会的召开 、 2、帝国主义国家重新分割世界的意图 、 3、《凡尔赛和约》的签定 、 凡尔赛和约》 4、凡尔赛体系的形成 、
年初) 二、国际联盟的成立(1920年初) 国际联盟的成立(1920年初 1922) 三、华盛顿会议(1921-1922) 华盛顿会议(
练习: 练习:
1、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参加对德的战争,但后来没有在《凡尔赛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参加对德的战争,但后来没有在《 条约》上签字的国家有( 条约》上签字的国家有( )

D
A、英国 、
B、日本 、
C、法国 、
D、美国 、
2、在巴黎和会上,要求最大限度削弱德国的是( 、在巴黎和会上,要求最大限度削弱德国的是(
⑶法国的目的: 最大限度地削弱德国,重建法国 法国的目的: 最大限度地削弱德国,

在欧洲大陆的霸权。 在欧洲大陆的霸权。除收回失地外 还要索取尽可能多的战争赔款。 还要索取尽可能多的战争赔款。
⑷意大利的目的: 扩大领土 ⑸日本的目的: 要求把占领德国在中国山东 日本的目的:
的权利合法化, 的权利合法化,巩固在东亚和
美国当时的目的是什么? ①根据一、二、三、美国当时的目的是什么? 根据一、 回答:取消英法等大国战前分赃密约, 根据五、 十一、十二,美国的意图何在? ②回答:取消英法等大国战前分赃密约,凭借经济实力打破老牌 根据五、十、十一、十二,美国的意图何在? 资本主义国家传统势力范围和关税壁垒,夺取世界市场和殖民地, 资本主义国家传统势力范围和关税壁垒,夺取世界市场和殖民地, 回答:企图扩大美国在欧洲的势力,控制欧洲。 回答:企图扩大美国在欧洲的势力,控制欧洲 争夺世界霸权。打破英法海上垄断,控制海洋。 争夺世界霸权。打破英法海上垄断,控制海洋。 根据十四,美国要求成立国际联盟的目的是什么? ③根据十四,美国要求成立国际联盟的目的是什么? 回答:企图利用国际联盟,操纵国际事务, 回答:企图利用国际联盟,操纵国际事务, 美国当时的国际地位 国际地位? ④美国当时的国际地位? “一战”中大发横财 一战” 一战 中大发横财, 掌握世界领导权。 经济实力超过英、 掌握世界领导权。,经济实力超过英、法,居世界第一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2)华盛顿体系:1921年美国召集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 会的继续会议,签订了《四国条约》、《五国海军条约》和 《九国公约》等条约,形成一战后帝国主义在东亚和太平洋地 区的新秩序。
3)“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构成了帝国主义战后国际关系 的新格局。
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实质
是一战后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暂时和平又充满危险的体系; 是奴役本国人民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体系; 是敌视和反共反苏的体系
日本:
⑶中心问题:对德和约
2021/6/16
三巨头 2
2.《凡尔赛和约》的签订和凡尔赛体系的建立 ⑴《凡尔赛和约》
①时间
②目的
③主要内容: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A.疆界
B.殖民地 C.军备
D.赔款 ④巴黎和会实质:帝国主义的分赃会议
指挥反苏战争的司令部
⑵凡尔赛体系:
①构成: 2021/6/16 五个条约
3
②影响劳(合作·用乔)治:日确记立:了你英们法可主以导夺的走欧德洲国中的东殖和民 地,将他的军非队洲裁的减新到格只局够建立一支警察部
列强的相互关系主要有两方面。其一是为分赃和称霸
而相互争夺。例如英国反对法国过分削弱德国的主张,并 拒绝法国关于结盟的提议;美国和日本在中国和远东进行 激烈的争夺,等等。
其二是为了共同利益而互相勾结。例如共同对苏经济封锁 和武装干涉;通过《九国公约》共同支配中国等。
因为这一体系的实质是帝国要求重新瓜分世界。列强间的 利益冲突以及战胜国和战败国的尖锐矛盾,最终必将打破 暂的均势,破坏世界和平。
1935年德国无视凡赛和约的规定,这行普遍义务兵 役制,后又是出兵莱茵不设防区。日本违反《九国公约》, 妄图202吞1/6/1并6 全中国,1933年退出了国际联盟。凡尔赛—华12 盛顿体系随之瓦解。

巴黎和会

巴黎和会

1919年1月28日,出席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向大 会提出中国直接收回青岛的长篇说帖,共分甲乙丙 丁四部分,全面论述了中国收回青岛主权的正义要 求。上图为出席和会的中国代表:陆征祥(中)、 顾维钧(右)、王正廷。
第1课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顾维钧(1888—1985), 江苏嘉定(今属上海)人。 1904年赴美留学,先后获学士、 硕士学位和名誉法学博士学位。 1912年任驻美国、古巴公使。 1918年作为巴黎和会代表,拒 绝在和约上签字。可以说他是当
有人说,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 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为什么?
华盛顿会议的性质与巴黎和会一样,仍然是列强 意宰割弱小民族、重新瓜分世界的强盗会议。会 议签订的一系列条约,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在东 亚和太平洋地区,特别是在中国的利益冲突,构 成了“华盛顿体系”,建立了帝国主义在远东太平 洋地区的“新秩序”。因此,说华盛顿会议是巴黎 和会的继续,是非常贴切的 。
第1课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课堂小结
巴黎和会与 《凡尔赛和约》
1. 巴黎和会的召开 2. 巴黎和会的中心问题和主要矛盾 3. 《凡尔赛和约》的基本内容 4. 对《凡尔赛和约》的评价 1. 华盛顿会议召开的背景 2. 华盛顿会议的与会国和召开时间 3. 华盛顿会议的正式议题 4. 中日会外协议 5. 《九国公约》的基本内容及实质 6.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
“体系”指的是一定 时期内相对稳定的 国际关系制度。
第1课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在美丽的地方召开的肮脏会议
第1课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第1课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一、巴黎和会与《凡尔赛和约》
1.巴黎和会的召开
(1)时间、地点 1919年1月;巴黎凡尔赛宫 (2)中心议题 (3)操纵国 (4)性质 如何处置战败的德国 美、英、法 巴黎和会“三巨头”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历史教案设计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历史教案设计

一、教案设计概述1. 课题:《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历史教案设计2. 课程类型:历史课3. 课时:5课时4. 教学对象:八年级5.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背景、内容及影响。

(2) 培养学生分析史料、提炼观点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认识国际关系中的权力平衡与矛盾冲突。

二、教学内容与步骤第一课时:凡尔赛体系的建立1. 导入:通过展示巴黎和会的背景资料,引导学生关注凡尔赛体系的建立。

2. 教学内容:(1) 巴黎和会的召开及其目的。

(2) 凡尔赛条约的主要内容。

3. 教学活动:(1) 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巴黎和会的背景及目的。

(2) 教师讲解凡尔赛条约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关注德国的战争赔款、领土割让等问题。

第二课时:凡尔赛体系的矛盾与稳定1. 教学内容:(1) 凡尔赛体系的内部矛盾。

(2) 凡尔赛体系的稳定与动荡。

2. 教学活动:(1) 学生通过阅读史料,分析凡尔赛体系的内部矛盾。

(2) 教师引导学生探讨凡尔赛体系的稳定与动荡原因,如战败国的复仇心理、战胜国的霸权主义等。

第三课时:华盛顿会议与九国公约1. 教学内容:(1) 华盛顿会议的背景与目的。

(2) 华盛顿海军条约的主要内容。

2. 教学活动:(1) 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华盛顿会议的背景与目的。

(2) 教师讲解华盛顿海军条约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关注列强之间的军备竞赛与权力平衡。

第四课时: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崩溃1. 教学内容:(1) 德国的经济困境与政治动荡。

(2)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崩溃过程。

2. 教学活动:(1) 学生通过阅读史料,了解德国的经济困境与政治动荡。

(2) 教师引导学生探讨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崩溃的原因,如战胜国的过度压迫、战败国的复仇心理等。

第五课时: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影响与启示1. 教学内容:(1)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对国际格局的影响。

(2)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给我们的启示。

2. 教学活动:(1) 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对国际格局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课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13. 应建立一个独立的波兰国,它的领域包括所有无可置疑的波兰人所 居住的领土,并应保证她获得自由安全的出海通道,而她的政治及经济 独立和领土完整,则应由国际公约予以保证。 14. 必需根据专门公约成立一个普遍性的国际联合组织, 目的在于使 大小各国同样获得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整的相互保证。就这些从根本上纠 正错误和伸张公理的措施而言,我们觉得自己是所有联合一致反对帝国 主义者的各国政府及人民亲密的合作者。我们在利害关系和目标上是分 不开也拆不散的。我们应并肩合作到底。
巴黎和会与《凡尔赛和约》
第1课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法国凡尔赛宫
第1课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巴黎和会会场
第1课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巴黎和会“三巨头” 英国首相劳合· 乔治(左二)、法国总理克里孟梭 (左三)和美国总统威尔逊(右一 )
第1课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凡尔赛条约》签字时的情景
条约规定:缔约各国同意相互尊重它们在太平洋区域内岛屿 属地和岛屿领地的权利;如上述权利遭受任何国家侵略行为的威 胁时,缔约各国彼此之间应全面地和坦白地进行协商,以应该采 取的最有效措施达成协议:本条约生效后,英日同盟协定应予终 止。 ——《四国条约》 《五国海军条约》规定:五国主力舰总吨位的限额分别为:美 英各52.5万吨,日本31.5万吨,法、意各17.5万吨(即5:5:3: 1. 75:1.75的比率);另规定各国航空母舰总吨位限额为美、英 各13.5万吨,日本8.1万吨,法、意各6万吨。 美、英、日三国在太平洋岛屿及领地和要塞维持现状;美国不 得在菲律宾、关岛、萨摩亚和阿留中群岛,英国不得在香港及太平 洋东经110度以东的岛屿修建海军基地和新的要塞。 ——《五国海军条约》
上海各界2万余人声援北京学生(1919年5月7日)
返 回
第1课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华盛顿会议与《九国公约》
第1课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华盛顿会议会址外景
第1课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华盛顿会议会场
第1课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华盛顿会议签字仪式
第1课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4. 应采取充分保证措施,使各国军备减至符合国内保安所的最低限度。
5. 关于各国对殖民地的权益的要求,应进行自由、开明和对公正的协调, 并基于对下述原则的严格遵守:在决定关于主的一切问题时,当地居民的 利益,应与管治权待决的政府的正当要求,获得同等的重视。
第1课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6. 撤退在俄罗斯领土内的所有军队,解决所有关于俄国的问题,该解决 方案应取得世界其它国家最良好和最自由的合作, 俾使俄国获得不受牵 制和干扰的机会,独立地决定她本身的政治发展和国策,并保证她在自 己选择的制度下,获得自由国家社会 的诚挚欢迎;除欢迎之外,并给予 她可能需要和希望获得的各种协助。俄国的姊妹国家在未来数月期间的 态度,将考验出她们是有善意;是否对于俄国的需要有所了解,并把这 种需要与她们本身的利害区别开来;是否有明智而无私的同情心。 7. 全世界应同意,在比利时的占领军必须撤退,其领土必须恢复,不得 企图限制她应与其它自由国家同样享有的主权。其它任何一种行动均不 能起这样的作用,因此唯有这样做才能使世界各国对于它们为了协调彼 此关系而建立和确定的法律,恢复信心。如果没有此项治疗创伤的行动, 国际法的整个体系与效力,将永远受损。 8. 法国全部领土应获自由,被侵占的法国地区应归还,同时,一八七一 年普鲁士在阿尔萨斯一洛林问题上对法国的错误行径,已使世界和平受 到几乎五十年的干扰,自应予以纠正,俾能为了全体利益而再度确保和 平。
返回
第1课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课堂小结
巴黎和会与 《凡尔赛和约》
1. 巴黎和会的召开 2. 巴黎和会的中心问题和主要矛盾 3. 《凡尔赛和约》的基本内容 4. 对《凡尔赛和约》的评价 1. 华盛顿会议召开的背景 2. 华盛顿会议的与会国和召开时间 3. 华盛顿会议的正式议题 4. 中日会外协议 5. 《九国公约》的基本内容及实质 6.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
第1课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九国公约》确定的远东新秩序的主要原则是:第一,各国承诺 以国际合作代替国际竞争,在对华重大问题上奉行大国协商一致的原 则;第二,尊重中国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之完整,各国承诺不再 谋求新的在华特权和势力范围,使中国获得发展机会和必要的援助: 第三,门户开放原则的国际化和制度化。 ——《九国公约》
第1课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美国国会大厦
第1课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结 束
第1课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第3课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巴黎和会与《凡尔赛和约》
■华盛顿会议与《九国公约》
■课堂小结
第1课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导入
法国魏刚将军(右)和福煦元帅(站立者)从德国人手中赢 得了一纸期待已久的停战协定 ,第一世界大战结束。
第1课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第1课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9. 意大利的疆界,必须依照明晰可辨的民族界线予以重新调整。 10. 对于奥匈帝国统治下各民族,我们愿见他们的国际地位获得保证和 确定,并对其发展自治给予最大程度的自由机会。 11. 罗马尼亚、塞尔维亚以及门的内哥罗的占领军应撤退;被占领的土 地应归还;应给予塞尔维亚自由安全的出海通道;而巴尔干若干国家的 相互关系,应按照历史上已经确立了的有关政治归属和民族界限的原则, 通过友好协商加以决定;同时,对于若干巴尔干国家的政治及经济独立 和领土完整,亦应给予国际保障。 12. 对于当前奥斯曼帝国的土耳其本土,应保证其有稳固的主权,但对 现在土耳其人统治下的其它民族,则应保证他们有确实安全的生活,和 绝对不受干扰的发展自治的机会;同时,达达内尔海峡应在国际保证之 下永远开放,成为世界列国船只和商务的自由通路。
顾维钧
第1课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电影《我的1919》片断
第1课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队伍浩浩荡荡从红楼向天安门前进
第1课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天安门前愤怒的人群(油画)
第1课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五四”运动中的宣传品
五四传单
第1课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第1课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919年1月28日,出席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向大会提出中国直接收 回青岛的长篇说帖,共分甲乙丙丁四部分,全面论述了中国收回青岛 主权的正义要求。上图为出席和会的中国代表:陆征祥(中)、顾维 钧(右)、王正廷。
第1课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顾维钧(1888—1985),江 苏嘉定(今属上海)人。1904年 赴美留学,先后获学士、硕士学 位和名誉法学博士学位。1912年 任驻美国、古巴公使。 1918年 作为巴黎和会代表,拒绝在和约 上签字。
第1课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凡尔赛和约》文本(部分)
第1课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凡尔赛条约》内容主要 1. 重新划分德国疆界。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法国;萨尔煤矿区由国际联 盟代管十五年,然後由公民投票决定其归属;莱茵河西岸的德国领土由协 约国军队占领15年,东岸50千米以内德国不得设防;德国承认奥地利独立, 不得同它合并;承认波兰独立,把原属波兰的领土基本上还给波兰。 2. 德国的海外殖民地被战胜国瓜分。 3. 限制德国军备。废除普遍义务兵役制,陆军不得超过10万人,海军只能 保留轻型水面舰艇,不得拥有主力舰和潜水艇,不准拥有空军。 4. 德国支付大量战争赔款。
华盛顿会议与 《九国公约》
第1课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学习测评
第1课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学习测评
第1课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史海拾贝
美国受挫巴黎和会
美国总统威尔逊
第1课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十四点计划 1. 公开和平条的,以公开的方式缔结,嗣后国际间不得有任何类型的秘 密默契,外交必须始终在众目睽睽之下坦诚进行。 2. 各国领海以外的海洋上应有绝对的航行自由,在和平时及战时均然, 只有为执行国际公约而采取国际行动时才可以封海洋的一部分或全部。 3. 应尽最大可能,消除所有同意接受和平及协同维持和平国家之间的经 济障碍,并建立平等的贸易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