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上15大禹治水教案反思作业题(部编版)

合集下载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5大禹治水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5大禹治水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5大禹治水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5大禹治水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认识“治、涌、洪、堪、费、返、劳、截、疏、导、项、程、异、艰、脱、毫、率、挖”等18个生字;会写“治、洪、返、劳、导、项、异、艰”等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过程与方法:1.以学生为主体,同桌合作学习2.抓关键词句,引导学生理解品读,感受大禹的无私奉献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树立奉献的意识。

懂得大禹为什么成为人们是世世代代敬仰和爱戴的英雄。

教学重点:深入体会大禹治水过程中的辛劳,从他“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感人事迹中,感受大禹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

教学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抓住重点语段的重点词句体会大禹是人们世世代代敬仰和爱戴的英雄。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初读课文。

细读第一自然段。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位为民造福的英雄。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大意。

教学准备:投影片。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古代传说,课文中的主人翁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位为民造福的民族英雄。

板书课题,指名读大禹。

简介大禹:古代部落联盟的领袖,一位为民造福的英雄。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学生自由轻声练读课文。

2.检查自读情况。

指名逐段试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读错的地方。

有些句子比较长,提醒学生注意句中的停顿。

3.范读课文,思考讨论:这篇课文主要写的是谁?写了一件什么事?4.口头填空。

课文主要讲的是大禹为了(),三次经过家门都没有()。

三、细读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思考:这一自然段主要告诉我们什么?洪水给老百姓带来了严重的灾难。

从哪儿可以看出洪水很凶猛?无家可归是什么意思?这些情况发生在什么时候?2.指导朗读。

要用急切的语气读出洪水凶猛的态势,其中滔滔、淹没、冲倒、无家可归要重读。

二年级语文上15大禹治水上课学习上课学习教案反思作业题(部编版)

二年级语文上15大禹治水上课学习上课学习教案反思作业题(部编版)

二年级语文上15大禹治水教案反思作业题(部编版)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15大禹治水【教学要求】.认识15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一位为民造福的英雄。

3.学习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

2.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一位为民造福的英雄。

【教学难点】学习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理解伟大英雄的由来。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认识15个生字,会写8个字。

2.初读课文,了解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一位为民造福的英雄。

教具准备教学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引入课题.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古代的治水英雄——大禹。

传说古时候,洪水泛滥,没有人能治得了,只有大禹用了整整十三年的时间,带领人们制服了洪水,人们终于结束颠沛流离的生活,回归家园,安居乐业。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板书《大禹治水》)二、识字解词.学生自读课文。

提出要求:(出示1)(1)不认识的字可以看拼音,或者请教老师和同学。

(2)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圈出生字词;(3)读通每个句子,读不通顺的多读几遍;(4)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出示2)hónɡzāinándàorânbâiyâchǎn洪灾难道认被业产各自拼读,读好前鼻音“难、认、产”,后鼻音“洪”以及整体认读音节“业”。

指名认读,相机正音,并用生字口头组词。

(2)出示新词(出示3)洪水毒蛇猛兽灾难消退继续农业恢复耕种开展读词游戏。

指名读,开火车读。

②小老师领读,齐读。

理解、记忆。

(3)让我们把这些字词带到课文中,一起来读好课文。

①标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听读音是否正确。

②开火车读,看谁读得好。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大禹治水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大禹治水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大禹治水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大禹治水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识1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理解“洪水、挡水、疏导、安居乐业”等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禹和鲧治水的方法以及结果。

【教学重难点】重点:朗读课文识字、写字。

难点:在朗读中初步理解词语的意思,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过程】一、导入,揭示课题1.课件出示课本上的插图。

插图描绘的是什么场景?找出中的主人公——禹。

(板书课题)2.课题中的“水”指的是什么水?3.“洪水”,你了解吗?指导认识、书写“洪”:观察字形,组词,形声字。

4.“洪水”是怎样的呢?它的危害性有多大?播放课件。

【设计意图】以课本上的插图导入,紧扣课文,还能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

同时,课件的播放,变抽象为形象、直观,让学生对“洪水”有初步的感知。

课题中的生词采用观察字形结构等方式及时指导认识和书写。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师范读课文,生思考:大禹是怎么治水的?治水的结果如何?2.出示生词,识记生字洪水毒蛇猛兽伤害灾难仍然被消退继续认为教训恢复生产指名认读,相机正音,指导读好前鼻音“难、认、产”,后鼻音“洪”,并用生字口头组词。

“被”:“披”、“坡”的偏旁换成“衤”就是“被”。

“灾”:家里失火了就是“灾”。

【设计意图】利用已有的知识,采用多种方法,如换偏旁、解释字义、看结构等集中识字。

2.生自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圈画语句。

请生读(“他和千千万万的人一起,疏通了很多河道,让洪水通过河道,最后流到大海里去。

”)【设计意图】范读课文,指导学生自读。

师范读时提出要求,让学生在听老师读的时候有事可做,边听边思考。

生自读课文,反复读,每一次读都有新的任务要完成。

3.“大禹治水”的办法叫什么?(“疏导”)猜一猜:“疏”是什么意思?再读一读大禹是怎么治水的句子。

4.禹为什么能想到用“疏导”的办法治水?(“吸取了鲧治水失败的教训”)追问:失败的是教训,成功的应该是什么呢?(经验)5.找一找文中鲧是什么治水的?(“筑坝挡水”)解释“筑坝”;请生猜一猜“挡”是什么意思?【设计意图】随文识字。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大禹治水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大禹治水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大禹治水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大禹治水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一位为民造福的英雄,学习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

教学重点:根据课文的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

知道大禹治水采用的科学方法,并能按顺序说清楚。

教学难点:感受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习旧引新,明确目标。

1、小朋友们,上一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位伟大的英雄,一起喊喊他的名字(板:大禹),他做了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生:治水,师补全课题)师板“治”,生一起书空2、给生字“治”找找朋友(指名说,并结合学生回答写出本课的词语“治理”)3、你还能从文中找出“治”的同音字吗?(结合学生回答师板“制”,引导学生一起跟老师书空生字“制”)谁是火眼金睛,找出课文中“制”字所组的词?(板:制服)4、大禹治理制服的是什么?(生:洪水)师生齐写“洪”二、创设情境,读书入境。

(一)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过渡:大禹治理的是怎样的一场洪水呢?让我们穿越历史的隧道,一起去四千多年前感受那一场特大的水灾吧!2、观看当时洪水泛滥的录像(放录像)3、在动画情境的渲染下提问:刚才,大家从画面上看到的洪水怎么样?洪水来势是多么凶猛,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音乐是灵空的,它可以不经过任何中介,直接作用于人的心灵世界。

将画面与音乐两种刺激融为一体,创设情境,能更好地激发了学生对语言的多角度思考、多方位想象。

]4、课文中是怎么写的呢?自己读读第一自然段。

(交流)出示句子:很久很久以前,滔滔的洪水淹没了农田,冲倒了房屋,害得老百姓无家可归。

5、看到这滔滔的洪水冲跨了房屋,淹没了庄稼,老百姓无家可归,你的心情怎样?你能通过你的朗读表现出洪水的凶猛以及老百姓生活的不幸吗?(1)指名读。

加之生生、师生间的互评:有感情!能把洪水读得再凶猛些吗?通过你的朗读,我仿佛看到了波涛滚滚的洪水正向我们冲来,太可怕了!又仿佛看到了老百姓正在四处逃难,真是太可怜了!……(2)好大的洪水,好不幸的人们!来,读读这一段,读出对这些受灾人民的同情。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5大禹治水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2024年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5大禹治水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2024年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5大禹治水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5大禹治水教案与反思第【1】篇〗二年级上册第15课《大禹治水》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知道大禹治水采用的科学方法,并能按顺序说清楚。

3.知道“三国家门而不入”的来历,感受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

教学重难点:1、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

2、正确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第二段大禹治水的经过。

4、体会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无私奉献精神教具准备:1.课文录音。

2.第三自然段的填空,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三、品赏诵读,互动解疑(一)复习1、抽读生字卡片。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1、看看图片,想象洪水到来时的情景,你仿佛看了什么,听到了什么?2、课文中是怎么描写洪水的?(板书:滔滔、冲到、淹没)3、这么大的洪水给人们带来了哪些灾难?(无家可归)4、什么叫“无家可归”?5、过渡:洪水如此凶猛,造成的灾难如此严重,老百姓就这样日复日,年复年地过着家破人亡,无家可归的悲惨生活。

为了拯救天下苦难的百姓,大禹挺身而出了,他是怎样治理洪水的呢?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二自然段。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1、齐读课文,思考:这一自然段共有几句?哪几句是写大禹想的?哪几句写大禹做的?2、大禹下决心要治理洪水,他先干了什么,后干什么?(相机板书:走遍、察看、挖河、劈山、引水入海)3、大禹做的这些事能不能把顺序颠倒呢?4、他吃尽千辛万苦,走遍千山万水,这里的“千”、“万”是不是真的指一个千,一个万?它们说明什么?5、想象一下:在那样的年代大禹是怎样挖河、怎样劈山的呢?6、文中的“九条大河”“九座大山”中的“九”是不是数字中的“九”?这又是为了说明了什么?7、经过千辛万苦后大禹终于引导洪水流入大海。

那你能看着板书,按顺序说说大禹是怎样治水的吗?(四)学习第三自然段1、指名读,思考:这一自然段一共有几句话?告诉我们一件什么事?2、自由读课文,找出本自然段中表示数量的词。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5大禹治水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5大禹治水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5大禹治水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5大禹治水教案与反思第【1】篇〗预习提示运用综合识字的方法,继续培养学生独立识字、合作识字的能力。

自主阅读课文,教师引导学生抓重点词句理解课文,使学生在课文情境和语言文字中受到熏陶。

教材分析《大禹治水》这篇课文是第十单元“奉献”的一篇主体课文,与后面的《炮手》和《小溪的歌》共同组成一个主题,从不同体裁(神话传说、记叙文、诗歌)、不同国籍、不同的角度诠释了“奉献”这个主旨,让学生在课文的学习中受到教育、受到熏陶,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

《大禹治水》是一篇千古流传的神话故事,讲的是古时候,洪水肆虐,冲毁了庄稼,冲没了房屋,大禹的父亲偷息壤用“堵”的方法治水,没有成功,反受处罚,大禹继承了父亲的遗愿,历尽千辛万苦,“三过家门而不入”,用“引”的方法治水成功,给人们带来幸福的的故事。

全文共有五个自然段,其中二、三、四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

文章简短易懂,语言精练,字里行间渗透着对大禹的赞美,一个一心一意为百姓谋幸福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教学目标运用综合识字的方法,认识本课十个生字,会写七个。

继续培养学生独立识字、合作识字的能力。

自主阅读课文,教师引导学生抓重点词句理解课文,使学生在课文情境和语言文字中受到熏陶。

弄懂大禹为什么成为人们世世代代敬仰和爱戴的英雄?培养学生的奉献意识。

教学准备学生准备:搜集我国古代的神话故事,课前自己阅读,做到能用简练的语言说出大概的意思。

教师准备大禹治水的历史及视频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重难点通过文中词句感受大禹不辞辛劳、公而忘私、为民造福的奉献精神。

教学过程讲故事导入新课师:课前同学们搜集了我国古代的神话故事,并认真地读了,把你读的故事简单介绍给大家。

师:是的,《后羿射日》、《夸夫逐日》、《女娲补天》……等等神话故事都歌颂了真、善、美,寄托了人们美好的愿望,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其中的一个动人的传说——《大禹治水》。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5大禹治水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5大禹治水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5大禹治水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5大禹治水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初读课文,认识本课8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继续培养独立识字、合作识字的能力。

2.熟读课文,理解“倒塌、堵塞、叮嘱、开凿、垒、长年、欣欣向荣、敬仰、爱戴、英雄”等词语,了解大禹治水的故事,理清作者思路。

3.自主阅读课文,抓重点词句理解课文,使学生学会在课文情景和语言文字中受到熏陶。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明白大禹为什么成为人们世世代代敬仰和爱戴的英雄,感受大禹的奉献精神,培养学生的奉献意识。

〔教学重点〕了解大禹治水的故事,通过重点词句感受大禹的奉献精神。

〔教学难点〕抓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引导学生学会在课文情景和语言文字中受到熏陶。

〔课前准备〕1.教师查阅有关大禹治水的资料,制作有关课件。

2.学生预习课文,自学字词,查阅相关资料〔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第一课时一、了解预习,导入课题1.同学们,你们课前都读过那些古代的神话故事呢?2.今天我们还要学习一篇流传千古的神话故事,题目就叫《大禹治水》(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3.读完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呢?(根据学生的回答提炼:大禹为什么要治水?怎样治水的?结果如何?)〔设计意图〕从学生课外预习入手,了解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

针对课题,引导质疑,为学文创设条件,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二、自主读文,独立识字1.大禹为什么要治水?怎样治水的?结果如何?请同学们走进课文,边读边想,遇到不认识或不理解的字词划出来,先自己解决。

2.有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吗?请组长组织小组同学互相学习。

3.在刚才小组学习中,还有那些字你们觉得容易读错和写错呢?根据学生的情况重点指导:“丘、禹、野”几个难检字的读音和写法和妻、凿、雄的部首、写法;会通过词语辨别多音字“处”与“塞”4.学会了生字,小组比赛读课文达到熟读课文。

〔设计意图〕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让学生自主读文,练习独立识字,再通过小组互学,教师点拨,学会生字,熟读课文,为进一步的学习奠定基础。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5大禹治水教案与反思合集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5大禹治水教案与反思合集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5大禹治水教案与反思合集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5大禹治水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材分析】《大禹治水》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十单元的一篇主体课文。

讲的是古时候洪水泛滥成灾,百姓过着悲惨的生活,大禹用疏导的办法治理洪水,他治水十年“三过家门而不入”,走遍千山万水,吃尽千辛万苦,一心一意为百姓谋幸福的精神被世人敬仰,代代相传。

文章简短易懂,语言精炼,字里行间渗透着对大禹的赞美。

【学情分析】由于学生生活条件优越,加之大禹治水的故事距今已久,因而对大禹治水的艰辛和不顾个人幸福,一心为百姓谋幸福的高尚情怀在理解和感受上有一定的困难。

【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有熏陶感染的作用,学生阅读有独特的体验,语文学习应重视学生对学习语文的个人感受和独特体验。

因此,教学中,我立足于学生的主体发展,通过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启发学生开展合作、探究式学习,在学生已读通课文的基础上,抓住段落中的重点词语、句子,以学生自主阅读为主,让学生在自读、自悟中深入思考,积极表达,加深对人物的理解,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受到高尚情感的熏陶。

在此过程中,以教材为蓝本,通过听、说、读、写等语言实践活动,学习语言,运用语言,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及语文学习能力。

【教学目标】1、抓住关键词语,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禹我国古代传说中一位为民造福的英雄。

感受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聪明才智,以及他的献身精神。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副词的表达效果。

【教学重点】感受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以及他的献身精神。

【教学难点】通过体会副词的表达效果进而感受大禹的无私奉献。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搜集有关大禹的资料【教学过程】一、揭题检测,回顾内容。

1、水是生命之源,它滋润万物,给大地带来勃勃生机。

然而,水也有发怒的时候,当洪水滚滚而来的时候,就变成了一头咆哮的野兽,带给人民无限的恐惧和不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年级语文上15大禹治水教案反思作业题(部编版)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15大禹治水【教学要求】.认识15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一位为民造福的英雄。

3.学习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

2.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一位为民造福的英雄。

【教学难点】学习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理解伟大英雄的由来。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认识15个生字,会写8个字。

2.初读课文,了解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一位为民造福的英雄。

教具准备教学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引入课题.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古代的治水英雄——大禹。

传说古时候,洪水泛滥,没有人能治得了,只有大禹用了整整十三年的时间,带领人们制服了洪水,人们终于结束颠沛流离的生活,回归家园,安居乐业。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板书《大禹治水》)二、识字解词.学生自读课文。

提出要求:(出示1)(1)不认识的字可以看拼音,或者请教老师和同学。

(2)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圈出生字词;(3)读通每个句子,读不通顺的多读几遍;(4)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出示2)hónɡzāinándàorènbèiyèchǎn洪灾难道认被业产各自拼读,读好前鼻音“难、认、产”,后鼻音“洪”以及整体认读音节“业”。

指名认读,相机正音,并用生字口头组词。

(2)出示新词(出示3)洪水毒蛇猛兽灾难消退继续农业恢复耕种开展读词游戏。

指名读,开火车读。

②小老师领读,齐读。

理解、记忆。

(3)让我们把这些字词带到课文中,一起来读好课文。

①标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听读音是否正确。

②开火车读,看谁读得好。

组织互相评价读书。

3.整体感知内容。

(1)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顺。

(2)(出示4)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填空。

带领大家的事。

读一读,小组讨论交流,说一说,填一填。

三.识记生字,指导书写(出示5)洪灾难道认被业产.记生字:开动脑筋记生字。

学生各抒己见,然后教师总结:(1)加一加:“氵”加“共”是“洪”;“讠”加“人”是“认”,“首”加“辶”是“道”。

(2)换一换:“波”减“氵”换“衤”就是“被”。

“推”减“扌”换“又”就是“难”。

(3)减一减:“亚”减“一”是“业”。

(4)猜谜语:“家里失火了。

”是“灾”,“建立厂子”就是“产”。

2.组词语:给生字找朋友,用生字口头组词。

3.指导写字:(1)师范写,重点指导“难、被”并讲述:(板书:难被)(出示6):“难、被”田字格。

“难”:左右结构,注意字的结构,中间的“亻”基本站在田字格的正中央,竖压住竖中线。

三个部分都要写得狭长一些,注意互相穿插,不要出格。

“披”:左右结构,左小右大,右部“皮”为竖撇,收笔可略向左出,竖居横钩正中,底部撇收捺放。

(2)老师范写,学生在习字本上描红、临写生字。

(提醒写字姿势。

)(3)指名说说这些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以及书写要点。

(4)教师巡视指导,强调写字姿势,提出要求。

(出示7)看准每个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看清每个字的结构,放慢速度。

严格按笔顺描写。

(5)展示学生写字作品,讲评,适当奖励。

四.总结交流小朋友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认识了大英雄大禹,了解了他的感人故事。

下节课我们接着学。

课外作业新设计.抄写本课生字,各四个。

2.读读记记下列词语:洪水猛兽毒蛇灾难继续农业3.比一比再组词:洪()被()难()哄()波()准()答案:.略。

2.略。

3.洪(洪水)被(被子)难(困难)哄(哄人)波(水波)准(准备)第二课时课时目标.正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一位为民造福的英雄。

2.学习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教具准备教学。

教学过程一、习旧引新,明确目标。

.小朋友们,这一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大禹治水》,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板书:大禹治水)(1)生字检测(出示8)看谁读得又快又对。

洪水毒蛇猛兽灾难消退继续农业恢复耕种(2)默读课文,回忆一下:我们学了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学生概括2.大禹治水的结果怎样?读读课文第4自然段。

引读:结果——(出示9)洪水被制服了,老百姓过上了安定的日子,大家非常感激这位治水的伟大英雄。

3.过渡:这洪水究竟有多大?大禹是怎样制服大水的呢?为什么称大禹是治水的伟大英雄?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读这些问题。

二、精读感悟,体会大禹精神。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那洪水究竟有多大?老百姓到底有多苦呢?(出示10)让我们来看看当时洪水泛滥的情景吧!在动画情境的渲染下提问:刚才,大家从画面上看到的洪水怎么样?洪水来势是多么凶猛,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2.课文中是怎么写的呢?自己读读第1自然段。

(出示11)很久很久以前,洪水经常泛滥。

洪水淹没了农田,冲毁了房屋,毒蛇猛兽到处伤害牲畜和百姓,人们的生活痛苦极了。

看到这滔滔的洪水冲跨了房屋,淹没了庄稼,老百姓遭到伤害,你的心情怎样?你能通过你的朗读表现出洪水的凶猛以及老百姓生活的不幸吗?指名读。

加之生生、师生间的互评:有感情!能把洪水读得再凶猛些吗?通过你的朗读,我仿佛看到了波涛滚滚的洪水正向我们冲来,太可怕了!又仿佛看到了老百姓正在四处逃难,真是太可怜了!……好大的洪水,好不幸的人们!来,我们一起满怀同情,读读这一段。

(二)学习第2—4自然段。

对比父子两人治水的结果,一个失败,一个成功,你有什么疑问?大禹治水为什么会成功?这个就是我们这节课中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学生自由读相应段落想想他为什么会成功?学生自读勾画,小组交流汇报交流。

A大禹的父亲鲧用什么办法治水的?(出示12)“他只知道筑坝挡水,九年过去了,洪水仍然没有消退。

”鲧使用的是什么方法?什么是“筑坝挡水”?能不能用一个字概括?(堵)B.大禹又是用什么方法制服洪水的?.(出示13)“禹吸取了鲧治水失败的教训,采用疏导的办法治水。

”什么是“疏导”的办法呢?用一个字概括就是?(疏)你能用文中的语句回答吗?(出示14)“他和千千万万的人一起,开通了很多河道,让洪水通过河道,最后流到大海里去。

”(板书:无畏智慧)过渡:做事情找准方法很重要,这样,事情就成功了一半,另一半还要靠辛苦地努力、坚定的决心及无私的奉献精神。

2.哪些地方看出大禹治水决心很大?(出示15)禹离开了家乡,一去就是十三年……走进家门看一看。

禹治水十三年三次路过家门都不进去看一看,古时候有一个成语讲的就是禹的这种行为——三过家门而不入。

十三年啊,四千多个日日夜夜,难道他就不想回家么?想象一下禹三次经过家门时的情景:(出示16)禹第一次路过家门的时候听见孩子呱呱的哭声他。

禹第二次路过家门的时候听见妻子在教儿子叫爸爸的时候他。

禹第三次路过家门的时候看见白发苍苍的老母亲站在家门口,好像盼着他回来,他。

学生补充说完整。

多么令人感动的“三过家门而不入”,带着你的感悟读读这句话。

像禹这样心理装着别人,没有自己的人是什么样的人?(舍小家为大家大公无私舍己为人)(板书:无私舍己为人)3.小结:正因为如此,人们为了表示对禹的尊敬和爱戴,在他的名字前加了一个大字,尊称他为“大禹”。

(板书:代代相传)4.因为大禹的坚定决心和无私奉献精神,洪水退了,你看到的大地是一番什么样的景象?学生读课文最后一句话。

这样的景象用书上一个词语来形容就是“欣欣向荣”。

三、巩固拓展,复述故事。

课文学完了,你会讲这个故事给别人听吗?根据下列提示,讲一讲“大禹治水”的故事。

(出示17)提示1.洪水使人们生活痛苦。

2.鲧用筑坝挡水的办法没有治好洪水。

3.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

4.大禹用开通河道的办法,带领人们治好了洪水。

学生在小组内练习讲故事,再选代表讲故事“大禹治水”。

课外作业新设计.把《大禹治水》的故事讲给别人听。

2.搜集有关古代领袖的故事。

3.搜集有关大禹的故事。

答案:.略。

2.农业始祖后稷,炎帝发明刀耕火种。

3.大禹的故事有:①灌溉兴农,②划分九州,③创造文化,④铸造九鼎,⑤战胜三苗,⑥制定禹刑,⑦修筑监狱【板书设计】无畏大禹治水智慧代代相传(伟大)无私舍己为人【教学反思】《大禹治水》是一个流传千古的传说。

大禹的精神是可贵的,作为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也是极具典型性的,可是,作为二年级的学生,理解课文所要颂扬的大禹精神和文字表达的特点,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由于学生缺乏对洪水感知的实际经验,因此无法体会到百姓无家可归的悲惨情景,情境创设从一开始就有障碍。

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滔滔的洪水让老百姓无家可归”这一课文内容,我让学生在读完第一自然段后,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心情”然后,再辅助以视频加深、巩固印象,让学生从视觉上直观的了解洪水的可怕与危害。

禹在治理洪水中发生的感人故事,“三过家门而不入”是其中最广为流传的一个。

如果从煽情,调动课堂气氛这一角度来说,这一小节是个很好的切入点,于是,我采用创设“情景再现”这一方式来进行教学。

利用师生的交流,来对禹的个人形象进行概括和提升——禹一心扑在治水工作上,他舍小家顾大家,是个无私奉献的人。

反观自己的教学,我深有感触,我想在很多方面自己还需要不断努力和改进:第一,对教材分析还应更加深入地钻研,这样才能使教学设计合理有效。

只有深入的研究就没有发言权,只有对文本反复钻研,才能体会文本的精华,从而生发出属于自己的东西。

第二,应该严格遵守“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这一要求进行,教师在教学中只扮演一个穿针引线的作用,学生能回答的,教师一定不能代为回答,一定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做教学的主人。

教师应该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教师只需在学生确有困难的地方点拨指导,教给学习方法,体现学生的学。

这一点是我在以后的教学中必须要改进的。

第三,规范教师的语言。

说话时应该尽量简炼,评价语应该尽量多元化。

第四,要关注课堂的生成。

在课堂上,随时会有学生灵光的闪现,如何抓住学生的这些语言,将它们与理解文本很好地结合,这也是我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仔细研究和学习的。

总之,这堂课带给我很多的启示,也为我今后的教学提供了很好的帮助和历练,希望我能从中得到更多地提高。

同课异构创新教案《大禹治水》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设想】初读课文。

细读第一自然段。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位为民造福的英雄。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古代传说,课文中的主人翁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位为民造福的民族英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