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苹果的别样人生
知心伴侣《小学生之友》——读《两个苹果》有感_四年级作文

知心伴侣《小学生之友》——读《两个苹果》
有感
我从小到大读过许多书,《作文一本全》,《辅导大全》,《百科全书》……但我最喜爱的还数《小学生之友》这份刊物,它是我人生驿站中的知心伴侣。
说起这份刊物,我总有说不完的话,道不尽的情。
记得与它相识是在一个暑假,我刚写完作业,邻居家的小姐姐拿着一本《小学生之友》对我说:“这本书送给你。
”当我翻开这本书的第一页,它就像一块磁铁把我深深地吸引住了。
我看的津津有味,这本书内容丰富,插图精美,有“趣味英语”,“美文七彩虹”,“迷你连环画”……其中《两个苹果》这篇文章令我印象深刻,因为读完了这篇文章感动不已,深受教育。
文章讲述的是:妈妈买回来几个苹果,“我”削了两个,在削的时候,“我”把两个苹果都偷偷的尝了一口,发现那个小些的苹果又香又甜,而大的苹果色泽红润,味道却很酸涩。
这时“我”偷偷地瞟了一眼妈妈,捧着大苹果递给正在织毛衣的妈妈,说:“家里就数您最辛苦,这个大的苹果给您吃,那个小的给我。
”妈妈抬起头,欣慰地夸奖“我”懂事了,长大了,懂得考虑到妈妈了。
并坚持把大苹果留给“我”吃,因为妈妈知道“我”爱吃苹果。
她压根就没想到“我”是因为那个大苹果酸涩才让给她吃的。
“我”心里一股酸楚,觉得苹果沉甸甸的,仿佛有千斤重。
妈妈发现“我”
异样的表情后,关切地问“我”为什么不吃?“我”使劲地咬了一口酸苹果,嘴里充斥着苹果的酸味混着泪水的咸味,连同心底的那颗自私的种子一起咬碎吞进了肚子。
【父母学堂】两个小苹果教给孩子们的那些事

【父母学堂】两个小苹果教给孩子们的那些事两个小苹果教给孩子们的那些事!(一)这天妈妈给两个孩子拿出了两个苹果,一个大的呈深红、一个小的偏青色,过往的经验告诉两个孩子,红的那个比较甜,青色的那个会偏涩,口感也不好。
妈妈一把两个苹果放在桌子上,两只熊就拍手叫喊:“妈妈,我要吃这个红苹果!”“你眼里还有哥哥吗?”妈妈责怪。
“妈妈,我要吃那个小的。
我已经长大了。
好吧,让你弟弟吃吧!”大熊说。
妈妈笑了,“你看哥哥多爱你,这大红苹果要给哥哥吃!相亲相爱才是好兄弟。
”妈妈把大红苹果递给大熊,把小绿苹果递给第二只熊。
最后,她对第二只熊说:“你只想先享受美好的事物。
这叫做自私!”你以为故事就这样完了吗,那这育儿也太简单了!(二)第二次,妈妈又拿出了两个苹果,一个又大又红的、另外一个又青又小。
二熊这次没有吭声,大熊也像上次那样,一副关爱弟弟的样子,把大红苹果让给了弟弟。
妈妈又对大熊表扬了一番,听到妈妈的话,大熊笑得心花怒放,正想接过大红苹果时,妈妈突然说:“很抱歉,你今天不能吃大红苹果!”“妈妈,为什么?”大熊抗议。
“你的心花怒放把你出卖了,你已经把’谦让‘当成了工具,你知道谦让会让你得到表扬,并且会因此得到大红苹果,你这叫狡猾;另外,你明明想吃大红苹果,但却装出谦让的样子博取老娘的欢心,这个叫虚伪。
所以为了惩罚你,你今天不能吃大红苹果!弟弟已经意识到上次的错误,虽然他很想吃,但是他没有一副以弱小者自居的样子,已经是一种进步,所以这次大红苹果给弟弟吃,作为进步的奖励!”(三)第三次,妈妈又拿出了两个苹果,一个又大又红的、另外一个又青又小。
大熊二熊两个孩子这次都没有行动、也不吭声。
母亲问:“怎么了?你不想吃东西吗?”“妈妈,开口要吃的叫’自私‘,谦让的叫’虚伪狡猾‘,那我们干脆让你安排好了!”大熊抗议,二熊点头。
结果,这两个苹果都被妈妈拿来做苹果汁。
咕噜咕噜一下子就被妈妈喝了。
(这狗娘养的是坑娃的笑话玩家!)“妈妈,你不讲道理!我们都想吃的呢!”两个孩子抱怨。
中学生作文选两个红苹果

中学生作文选两个红苹果在我的记忆中,有两个红苹果,它们就像两颗闪闪发光的红宝石,镶嵌在我成长的岁月里,每当我回想起来,心中都充满了温暖和甜蜜。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秋日,天空湛蓝如洗,微风轻轻拂过脸庞,带来丝丝凉爽。
我像往常一样背着书包,走在放学回家的路上。
道路两旁的树木已经染上了金黄的色彩,落叶在脚下发出清脆的声响,仿佛在演奏着一曲秋天的乐章。
路过一个街角的时候,我看到了一个卖水果的小摊。
摊主是一位面容慈祥的老奶奶,她的脸上布满了皱纹,但那笑容却如同阳光般灿烂。
小摊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水果,其中最吸引我目光的,是那两个红苹果。
它们静静地躺在一堆水果中间,色泽鲜艳,红彤彤的果皮上还带着几滴晶莹的水珠,仿佛是刚刚从果园里采摘下来的。
我不由自主地停下了脚步,眼睛直勾勾地盯着那两个苹果,心中充满了渴望。
“小姑娘,想买点水果吗?”老奶奶的声音打断了我的思绪。
我犹豫了一下,然后指了指那两个红苹果,怯生生地问:“奶奶,这两个苹果多少钱?”老奶奶看了看我,笑着说:“这两个苹果啊,给你算便宜点,五块钱。
”五块钱!对于当时的我来说,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我低下头,摸了摸口袋里那仅有的两块钱,心中充满了失落。
“奶奶,我……我只有两块钱,能不能卖给我一个?”我小声地说道,声音中带着一丝哀求。
老奶奶看着我,眼中闪过一丝犹豫,然后她拿起那两个红苹果,递到我的面前,说:“小姑娘,这两个苹果都给你,算两块钱。
”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一时间愣在了那里。
“拿着吧,孩子,看你这么喜欢。
”老奶奶把苹果塞到了我的手里。
我接过苹果,心中充满了感激。
那两个苹果在我的手中沉甸甸的,仿佛承载着老奶奶的善良和关爱。
回到家后,我把苹果洗干净,放在了桌子上。
它们就像两个小灯笼,照亮了整个房间。
我盯着它们看了很久,却始终舍不得吃。
晚上,爸爸妈妈下班回来了。
我迫不及待地把今天的事情告诉了他们,并把苹果拿给他们看。
爸爸摸了摸我的头,说:“孩子,你要记住这份善良,以后也要学会帮助别人。
两位母亲的分苹果哲学--截然不同的人生

两位母亲的分苹果哲学,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一个人一生中最早受到的教育来自家庭,来自母亲对孩子的早期教育。
父母可以教孩子说第一句谎话,也可以教他做一个诚实的永远努力争第一的人。
“一只苹果,两种人生”,如果父母不注重言传身教,很可能严重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为孩子的未来埋下危险的种子。
两位母亲的分苹果哲学每个人刚出生时,第一眼看到的是自己的母亲,最早接受的也是来自于母亲的教育。
美国一名著名的犯罪心理学家为了研究母亲对人一生的影响,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
他在全美选出50名成功人士,这些人都是在各自的行业中的精英、获得过卓越的成就,同时又选出50个有犯罪纪录的人,心理学家分别给他们写信,请他们谈谈母亲的教育对自己的影响。
半个月后,心理学家收到大量回信,其中的两封信很有意思,都是讲述母亲小时候给他们分苹果的故事。
一位来自加州鹈鹕湾监狱的囚犯,在信中这样写道:“小时候,有一次过圣诞节,妈妈拿来几个苹果,大小各不相同。
我第一眼就看见中间那个又红又大的苹果,而且非常想要得到它。
这时,妈妈却把苹果放在桌上,问我和弟弟约翰:你们想要哪一个?我刚想说自己想要那个大苹果,这时约翰却抢先说出了我想说的话。
妈妈听了,瞪了他一眼,责备他说:好孩子要学会把好东西让给别人,不能总想着自己。
”“于是,为了得到妈妈的表扬,我灵机一动,改口说道:‘妈妈,我想要那个最小的,把大苹果留给约翰吧!’妈妈听了,果然非常高兴,把那个又红又大的苹果奖励给了我,约翰却只拿到一个小苹果。
从此以后,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我会伪装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不断说谎。
上中学时,为了得到想要的东西,满足自己的私欲,我会不择手段,之后又学会打架、偷窃、吸毒、抢劫、杀人,直到现在,我被关进监狱终身监禁。
”一位来自白宫的著名人士是这样写的:“小时候,父亲过生日,妈妈拿来几个苹果。
我和弟弟们都争着要大的,妈妈却把那个最大最红的苹果举在手中,对我们说:‘很好,孩子们,你们都说了真心话,这个苹果最大最红也最好吃,谁都想得到它。
影响人一生的文章-做事与做人_他只有两个苹果

贝尔蒙多出生于巴黎一个贫困家庭。
他天生迟钝,学无所成。
为此,他的母亲一筹莫展,望子成龙的热情也日益消减。
贝尔蒙多十几岁的时候就被迫辍学,面对母亲疲惫的睑,他除了懊恼沮丧,就是把家收拾得一尘不染,做些点心以博得母亲舒心的笑。
在家无所事事,他就摆弄几个苹果,做成可口的甜点心。
但这不仅没有博得母亲的称赞,反而使母亲对他的前途更加忧心如焚,继而对他放任不管,认为他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人。
一个偶然的机会,贝尔蒙多去了巴黎一家非常豪华的大酒店做小伙计。
他相貌普通,又无特长,谁都可以对他指手画脚。
后来他去了餐饮部当了名打下手的小厨师,帮助一位甜点大厨师洗水果,配调料。
当时他会做的唯一一道甜点,就是把两只苹果的果肉放进一只苹果中,那只苹果就显得很丰满,而外表上~点也看不出是两个苹果拼起来的。
果核也都巧妙地去掉了,吃起来特别香甜。
尽管上帝只给了他两个苹果,他却巧妙地调制成一个独一无二又令人刮日相看的苹果。
当年,她忽视了他,幸好,上帝从来没有轻视卑微,尽管上帝能够给他的,只是两个普通的苹果。
一次,这道特别的甜点被一位长期包住酒店的贵妇人发现了。
她品尝后,十分欣赏,并特意约见了贝尔蒙多。
这个一直不被重视的憨小伙子激动地表示,他将再接再励以不辜负夫人的赏识。
贵妇人虽然长包了一套最昂贵的套房,可是一年中也只有加起来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在此度过,但是她每次来这里,都会指名点那道贝尔蒙多做的甜点。
那几年,巴黎的经济萧条,酒店里每年都裁去一定比例的员工。
然而毫不起眼的贝尔蒙多却年年安然无事——那位贵妇人是酒店最重要的客人,而他,可爱的贝尔蒙多成了酒店里不可或缺的人。
酒店举行豪华庆典的那天,每个大厨师做了一道自己的拿手菜。
轮到贝尔蒙多时,他仍然精心地做了那唯一一道甜点。
对着家属席中的母亲,他泪盈于睫,喃喃地说:“我是一个很普通很普通的人,我曾想给母亲带来一点点不同,可我没有做到。
我希望今天,当我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为自己争得一席之地时,母亲能尝尝我10年前就做过的这道甜点心。
母亲的两个苹果-励志小故事_励志故事_家庭爱情哲理小故事

母亲的两个苹果-励志小故事_励志故事_家庭爱情哲理小故事贝尔蒙多出生于巴黎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
他天生反应迟钝,学习更是一塌糊涂。
为此,十几岁的贝尔蒙多被迫辍学。
他知道自己为家里带来了什么,总是尽力把家收拾得一尘不染。
尽管如此,贝尔蒙多仍觉得自己是家里多余的负担,心情不禁沮丧、郁闷。
一天,母亲递给烦郁的贝尔蒙多两个苹果,说:“孩子,别忧伤,也别为将来发愁。
即使是两个最普通的苹果,只要你用心,也会让它们变得与众不同。
”贝尔蒙多听了母亲的话,对着两个苹果琢磨起来,终于自创了一种甜点。
从此,贝尔蒙多常常用几个苹果做些甜点以博得母亲舒心的微笑。
一个偶然机会,贝尔蒙多去巴黎一家豪华大酒店餐饮部当了一名帮厨。
每天帮助一位甜点大师洗洗水果、配配调料,做一些简单的工作。
当时他会做的惟一一道甜点,就是小时候在家用几个苹果为母亲做的甜点。
他把一个苹果的果核巧妙地除去,将另一个苹果的果肉放进去,那个苹果就显得很丰满,而外表上一点儿也看不出是两个苹果拼起来的,吃起来特别香甜。
说来也巧,他做的这道特别的甜点被一位长期包居酒店的贵夫人发现了。
她品尝后,十分赞赏,并特意约见了贝尔蒙多。
这位贵夫人每次来这里,都会指名让贝尔蒙多做那道甜点。
那几年,巴黎的经济非常萧条,酒店每年都有一定比例的员工被裁去。
而他,可爱的贝尔蒙多是酒店里不可或缺的人———许多客人要吃那道贝尔蒙多做的甜点,特别是那位贵夫人。
酒店举行豪华庆典那天,贝尔蒙多仍然精心做了那道甜点,当他托着盘子走向家属席中的母亲时,他泪盈于睫,喃喃地说:“我是一个很普通很普通的人,我曾想给母亲带来一点点的不同,可我没有做到。
希望今天,当我在这平凡岗位上为自己争得一席之地时,母亲能再尝尝我10年前就做过的这道甜点。
因为是当年母亲给了我两个苹果。
”年迈的母亲眼里含着幸福的泪花,一口一口细心品尝了这道该酒店远近闻名的招牌佳肴。
她终于知道,贝尔蒙多不是一个碌碌无为的人。
母亲从来不会轻视卑微,尽管母亲能够给予孩子的,有时只是两个普通的苹果。
读《两个苹果》有感

读《两个苹果》有感
今天我读了一篇叫《两个苹果》的故事。
让我感触很深。
这篇故事主要讲了有两个同伴走在沙漠上,相依为命。
忽然,上帝出现了,告诉他们前面有一棵苹果树。
有两个苹果,一个大一个小。
谁吃了大的就可以成功地走出沙漠,而吃了小的苹果会死掉。
两个同伴果然在前面看到了神所说的苹果树。
他们在苹果树下看着互相的脸睡着了。
第二天起来一看另外一个人不见了。
那个人很生气,而且苹果树上只剩了较小的苹果。
就吃掉了那个苹果。
他走了一会儿,看见前面有一个人躺在沙漠上。
上前一看原来是他的同伴手里还拿着比自己刚才吃掉的还小的苹果……小荷作文网
读了这篇故事,让我知道世界上原来有这么好的朋友。
让我要树立起自己也得成故事中的那个同伴的信心。
加油!小荷作文网。
两个关于苹果的故事

两个关于苹果的故事
珀金斯是美国一个臭名昭著的诈骗犯。
他10岁的时候,有一次妈妈买了两个苹果,一大一小。
妈妈先问弟弟要哪个?弟弟说要大的,妈妈教育弟弟要做一个有礼貌的人,把大的苹果留给别人吃。
小珀金也想吃那个大的苹果,但他明白妈妈希望她的孩子懂谦让,如果自己选择小的苹果,妈妈就回喜欢他,把大的苹果给他吃。
于是,当妈妈问他选择哪只苹果时,他说“妈妈,大的给弟弟吧!果然,妈妈把大的苹果奖给了小珀金斯。
“这是我第一次学撒谎!珀金斯回忆说,“它使我明白欺骗往往是达到目的的捷径。
”
美国前总统艾森豪威尔也曾给讲过一个关于苹果的故事。
小时候的一天,客人带来了一篮苹果给孩子们。
妈妈对孩子们说“门外的那一片草坪已经很久没有修剪整理了,你们每个负责修理一块草坪,谁完成最好就吃那只最大最红的苹果。
”小艾森豪威尔非常想吃那个最大最红的苹果,所以干的特别认真。
最后妈妈宣布那个最大最红的苹果属于他。
“这件事几乎影响了我整个人生,你只有比别人干的出色,才能得到更多!艾森豪威尔回忆说。
同样一个苹果,竟然引导出截然相反的两种人生命运,这其中的差别难道不令人深思吗?差别在于教育观念。
“让苹果”是美国版的“孔融让梨”,意在教育孩子有礼貌,学会礼让,父母的一句话可能会影响孩子一生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父亲没文化,请来教书先生教两个儿子学文化。
一次,父亲问教书先生,您看我这一大一小两个儿子将来谁有孝心和谁有出息呢?先生笑而不答,拿出两个苹果,一个是青的而且还有一大块麻点;一个是红彤彤的,散发着诱人的香气。
先生对两个孩子喊道,你们两个过来吃苹果。
小儿子抢先把那个红彤彤的苹果拿在了手里。
先生对小儿子说:“老师平常是怎么教导你的?要知道尊长,让哥哥先拿。
”小儿子恋恋不舍地放下了那个红苹果。
大儿子看了看两个苹果,然后拿起那个青色的带着麻点的:“红的给弟弟吃吧。
”
先生对父亲说,结果你已经知道了,树苗如果是歪的,再怎么长也不可能笔直啊。
两个苹果的人生就这样开始了。
小儿子的长相本来就不如大儿子,脑子灵活却不用在学习上,经常干些偷瓜摘枣的事,父亲越看越不顺眼,经常拳脚相向。
大儿子截然相反,功课好,嘴巴甜,父亲越看越觉得先生说得有道理,于是倍加疼爱。
两个儿子就像两个苹果,都熟了,一个青的还带着瑕疵;一个红的,红得发紫。
父亲随着红得发紫的苹果进了城,住进了楼房;那个青色带着麻点的苹果则留在了乡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母亲每每想念自己的另一个儿子时,父亲说,你想他干什么呢?还指望他能让给我们养老吗?从小看到大,他就是块不成材的料!
日子久了,红苹果的另一半开始挑刺了:“你有两个苹果,为什么单单挑好的啃呢?”父亲看看红苹果,红苹果没表态。
父亲无奈地回了乡下,青苹果吃什么他吃什么,尽管青苹果的另一半也想挑挑刺,但是青苹果把脸一阴,另一半马上把话噎回去了。
日子又久了,如果不是父亲主动去城里,红苹果从来就没来接过,尽管红苹果又升了官,换了车,可是这些变化好像和父亲一点关系都没有。
父亲去了红苹果家要脱鞋进屋,要在厨房内吃饭,换洗衣物一律自己洗,后来父亲不去城里的红苹果家了,他喜欢待在乡下的青苹果家。
青苹果承包了很多荒山,栽下了无数的苹果树,苹果树结果了,红了,青苹果发财了。
一次,青苹果的另一半张口说了很久以前红苹果的另一半说过的一样的话,青苹果正吃着饭就给另一半甩过来一个巴掌,骂道:“你没父母吗?”父亲的泪水突然夺眶而出。
日子又过了很久,城里的红苹果和他的另一半因为腐败双双被抓了,财产也被充公了。
父亲去探望,红苹果和他的另一半像见了救星:“爸爸,您让弟弟救救我们吧,他可是企业家,只要还了公款我们就可以轻判。
”父亲摇了摇头,在红苹果和他的另一半的哀求中带着他们年幼的儿子回了乡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