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肾脏近球小管上皮细胞培养及传代
近曲小管的结构和功能

近曲小管的结构和功能
近曲小管(proximal tubule)是肾小管的一部分,一般指靠近肾小
球的那一部分。
它是肾小球产生的原尿进入肾小管后的第一个部分,其长
度约为15-20mm。
结构上,近曲小管由导管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组成,表面密布有微绒毛。
细胞膜上的许多小刷状突起可以增加表面积,增强吸收、分泌的能力。
进入近曲小管的原尿经过主动转运、被动转运、分泌等过程,发生水的重
吸收,水的负荷量根据人的摄水量来定,可以达到99%以上。
功能上,近曲小管主要起到吸收肾小球产生的原尿中的水分和可溶性
物质(如葡萄糖、氨基酸、离子等),将这些物质重吸收回体内,同时也
参与排泄机制。
近曲小管细胞在排泄尿、有害物质的转运和代谢产物的分
泌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同时也是酸碱平衡和电解质平衡的重要调节器官。
一种人肾上皮细胞分离与培养方法[发明专利]
![一种人肾上皮细胞分离与培养方法[发明专利]](https://img.taocdn.com/s3/m/90a58058c77da26924c5b04f.png)
专利名称:一种人肾上皮细胞分离与培养方法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张晓南,吴芳春,侍晓云,谷涌泉,张斌,霍文卓申请号:CN202010727594.1
申请日:20200727
公开号:CN111593016A
公开日:
20200828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肾上皮细胞分离与培养方法,通过该细胞培养方法所获所获得肾小管和肾小球上皮细胞形态多为鹅卵石样,体积较大,镜下透明度折光性强,各细胞相互紧密衔接,免疫化学染色角蛋白18阳性表达。
申请人:北京昱龙盛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100095 北京市海淀区上地信息路1号1号楼18层1801
国籍:CN
代理机构:北京驰纳智财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李佳佳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人肾小管上皮细胞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人肾小管上皮细胞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背景介绍肾小管上皮细胞是一种常用的体外细胞模型,被广泛应用于药物筛选、疾病研究等领域。
然而,在进行实验操作过程中,由于缺乏安全措施,可能会对试验者的安全造成威胁,同时也容易影响细胞的生长及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因此,在使用人肾小管上皮细胞时,我们需要遵循安全操作规程,做好细胞的保养工作,以确保实验的安全有效进行。
安全操作规程下面是使用人肾小管上皮细胞时需要注意的安全操作规程:1. 穿戴实验室防护用具在操作人肾小管上皮细胞时,必须穿戴实验室防护用具,包括实验服、手套、口罩和护目镜等,以保护实验者的皮肤、眼睛和口鼻不受化学药品的侵害。
2. 细胞操作前进行消毒在操作人肾小管上皮细胞前,必须进行细胞实验台面、培养皿、移液器等实验器材的消毒处理,以保证细胞操作过程中的无菌状态。
3. 禁止食用和吸烟在实验室内禁止食用任何食物,同时也不允许吸烟或使用任何含烟草成分的物品。
4. 合理使用化学药品在使用化学药品时,应当注意其作用、性质、危险性和浓度,避免与其他化学药品混合使用,同时要正确储存、使用和处理废弃物。
5. 注意个人卫生习惯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个人卫生习惯,使用完实验器材后要进行及时清洗,并注意手部卫生,避免在细胞操作过程中感染疾病。
细胞保养规程正确的细胞保养是实验顺利进行的前提,这里提供了一些人肾小管上皮细胞的保养规程:1. 培养条件人肾小管上皮细胞在37℃的恒温培养箱中进行培养,培养基中含有适宜的营养物质、生长因子和血清等,以保证细胞的快速生长和细胞外基质的分泌。
2. 细胞的传代在培养过程中,人肾小管上皮细胞需要定期传代以保证细胞的生长状态和细胞外基质的新鲜度,一般间隔时间不超过7天。
3. 细胞冻存在细胞生长状态较好时,为了方便保存和定期使用,可以将细胞进行冻存处理。
在进行细胞冻存之前,需要先加入适量的细胞冻存液,并正确的放置于恒温冰箱内进行保存。
4. 细胞的解冻冻存的细胞需要在使用前进行解冻,解冻过程中需要注意解冻液的温度,以避免细胞受到不必要的损伤。
肾小管上皮细胞-小圆上皮细胞异同

3、肾小管上皮细胞(renal tubular epithelium):又称小圆上皮细胞,来自肾小管的立方上皮,比中性粒细胞大1.5-2倍,含一个较大的圆形胞核,核摸很厚,因此细胞核突出易见,在尿中易变性呈不规则的钝角状。
胞质中有小空泡,颗粒或脂肪小滴,这种细胞在正常人尿中极为少见,在急性肾小管肾炎时可见到;急性肾小管坏死的多尿期可大量出现。
肾移植后如出现排异反应亦可见脱落成片的肾小管上皮细胞。
在慢性肾炎、肾梗死、充血性梗阻及血红蛋白沉着时,肾小管上皮细胞质中如出现含铁血黄素颗粒者称为复复粒细胞,普鲁士蓝染色阳性,如为脂肪颗粒应用脂肪染色来区别。
有人将底层移行上皮细胞和肾小管上皮细胞统称为小圆上皮细胞[1].蔡氏等人认为:小圆上皮细胞亦称多边形细胞,大小约与脓细胞相似或稍大,含有一个圆形颇大之细胞核,可能来自泌尿道之深层或肾小管,正常尿液中较为少见。
六十年代徐氏等人认为:小圆上皮细胞大小如脓细胞,有时可为多边形,含颗粒,来自泌尿道后段或肾小管3.蒲壁重治等认为:肾小管上皮和尿路深层上皮细胞两者不易区别。
小圆上皮细胞这个名称在医学检验教科书中记载并沿甩近半个世纪,时至今日,在染色标本中观察小而圆的上皮细胞时我们发现:底层的移行上皮细胞和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形态不同,大小也不一致,因而这个沿用已久的名称今天值得商榷.小圆上皮细胞,顾名思意在形态上应当是圆形的,而实际上名不符实,大部肾小管上皮细胞呈多边形,故有"多边形细胞"之称.以前的检验书籍中认为小圆上皮细胞的来源有二,即肾小管上皮及最路上皮任何部位的深层细胞.近来有的偏重于肾上皮但未放弃其
尿路来源.在国外泌尿科书籍中均为"肾小管上皮细胞"而未采用"小圆上皮细胞。
用微分离方法培养肾皮质近曲肾小管和髓质集合管上皮细胞及其生物学 …

用微分离方法培养肾皮质近曲肾小管和髓质集合管上皮细胞及
其生物学…
傅博;陈香美
【期刊名称】《解剖学杂志》
【年(卷),期】1999(022)001
【摘要】在肾间质发病过程中,各段肾小管上皮细胞受到的侵害和发挥的作用不同,为了探讨不同节段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生物学特征,作者利用微分离的方法在解剖显微镜下获得肾脏皮质近曲小管和髓质集合管进行体外培养,分别得到了纯净的近曲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通过细胞免疫组化和耐高渗实验方法对该两种细胞进行区分和鉴定,利用ELISA和细胞株依赖方法检测了该两种上皮细胞表达血管紧张素IIAT-1受体和分泌白细胞介素-6(IL-
【总页数】4页(P63-66)
【作者】傅博;陈香美
【作者单位】北京解放军总医院肾科;北京解放军总医院肾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92.330.2
【相关文献】
1.重组人IL-6对近曲肾小管上皮细胞增殖及生物学表型的影响 [J], 詹林达;梁蔚文;魏菁;邹和群
2.miR-21在脂多糖诱导人肾皮质近曲小管上皮细胞炎症反应中的变化及其作用
[J], 王平军;曾其毅
3.草酸钙结石晶体对人近曲肾小管上皮细胞蛋白质表达谱的影响 [J], 张建文;徐长志;张颖;孙睿;植凡;胡七一;张圣平;梁辉;王铸
4.葡萄糖诱导人肾皮质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动态变化及其信号传导途径的研究 [J], 胡亮;倪培华;徐洪;赵涵芳;吴洁敏;钱关祥
5.葡萄糖诱导人肾皮质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凋亡信号传导途径的研究 [J], 胡亮;倪培华;徐洪;赵涵芳;吴洁敏;钱关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肾小管上皮细胞分类

肾小管上皮细胞分类稿子一嘿,亲爱的朋友!今天咱们来聊聊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分类哟。
你知道吗?肾小管上皮细胞那可是有好几种类型呢!先说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它们就像勤劳的小蜜蜂,超级活跃,一直在努力工作。
它们负责重吸收好多重要的物质,比如钠离子、葡萄糖等等。
再来说说远曲小管上皮细胞,它们也不简单哟!它们对调节电解质和酸碱平衡起着关键作用。
就好像是身体里的小管家,精心地把控着各种平衡。
还有集合管上皮细胞,它们也有自己的重要职责。
在水的重吸收和尿液的浓缩方面,它们可是出了大力气。
这些肾小管上皮细胞,虽然咱们平时看不见摸不着,但它们一直在默默地为咱们的身体正常运转努力着。
想象一下,如果它们“闹脾气”不工作了,那咱们的身体可就要出大乱子啦!所以呀,咱们得好好爱护自己的身体,让这些小小的细胞们能够开心地工作,咱们也就能健健康康的啦!稿子二嗨呀,朋友!咱们今天来好好唠唠肾小管上皮细胞分类这回事儿。
首先讲讲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哈,它们长得可有特点啦,而且功能强大。
它们不停地吸收着那些对咱们身体有用的东西,一刻都不停歇,就像不知疲倦的小战士。
远曲小管上皮细胞呢,也是相当重要的角色。
它们总是很细心地调节着身体里的各种平衡,要是它们“偷懒”,那咱们可就麻烦喽。
还有集合管上皮细胞哟,它们在尿液浓缩这块可是高手。
就像魔法师一样,把水分变来变去,让咱们的身体能正常排出合适的尿液。
你说神奇不神奇?这些小小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虽然藏在咱们身体里,可作用大得很呢!咱们平时吃的东西、喝的水,都得靠它们来帮忙处理。
要是咱们不好好吃饭、不好好睡觉,让身体累着了,这些细胞也会跟着受苦。
所以咱们得对自己好点,让它们能舒舒服服地干活,这样咱们才能每天都精神饱满,开开心心的哟!。
肾损伤分子-1在肾小管上皮细胞缺氧损伤中的保护作用

肾损伤分子-1在肾小管上皮细胞缺氧损伤中的保护作用霍文谦;张克勤【摘要】目的观察肾损伤分子-1(KIM-1)对肾小管上皮细胞缺氧损伤时增殖及凋亡的影响,证实KIM-1对肾缺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以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HK-2为研究对象,用pcDNA-hKIM-1质粒转染HK-2细胞,获得稳定表达KIM-1的pcDNA-hKIM-1-HK2细胞株.观察pcDNA-hKIM-1-HK2细胞(A组)和KIM-1抗体预处理pcDNA-hKIM-1-HK2细胞(C组)在缺氧损伤后细胞活力、凋亡指标及凋亡相关信号分子表达,以未转染缺氧HK-2细胞(B组)作为对照.结果 A组细胞活力指数高于B组(0.427±0.046 vs.0.210±0.036,P<0.05),细胞凋亡数量及流式细胞仪检测的缺氧早、晚期凋亡指数明显低于B组(P<0.05).A组细胞缺氧时磷酸化ERK、磷酸化Akt表达较C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 KIM-1对肾小管上皮细胞缺氧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与激活PI3K-Akt/PKB和ERK信号通路抑制凋亡有关.【期刊名称】《重庆医学》【年(卷),期】2015(044)017【总页数】3页(P2308-2310)【关键词】肾损伤分子1;肾小管上皮细胞;缺氧损伤;保护效应【作者】霍文谦;张克勤【作者单位】第三军医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泌尿外科,重庆400042;第三军医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泌尿外科,重庆40004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99.2肾损伤分子-1(kidney injury molecule-1,KIM-1)的发现为诊断肾缺氧损伤提供了理想的特异性预警分子,也带来了新的治疗靶点。
新近研究发现KIM-1不仅是一种诊断肾损伤的特异性标志物,还可能作为一种保护性分子参与了肾损伤修复过程,因为KIM-1与某些增殖标志物共表达,另外KIM-1可能通过吞噬凋亡小体减轻肾小管梗阻[1]。
人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原代培养及鉴定

人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原代培养及鉴定
涂明利;陈双郧;王卫民;陈霞萍;曹树军
【期刊名称】《郧阳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2(21)6
【摘要】目的 :建立人肾小管上皮细胞原代培养、传代、冻存及鉴定方法。
方法 :采用肾小管节段贴块培养法 (A法 )与消化培养法 (B法 )对比原代培养 ,并以 0 .2 5 %胰蛋白酶消化、传代 ,以免疫细胞化学方法鉴定细胞种类 ,常规冻存和复苏。
结果 :A法成功培养、传代、冻存、复苏并鉴定了人肾小管上皮细胞 ,B法失败。
结论【总页数】3页(P330-332)
【关键词】人肾小管上皮细胞;原代培养;鉴定;兔疫细胞化学
【作者】涂明利;陈双郧;王卫民;陈霞萍;曹树军
【作者单位】郧阳医学院附属太和医院呼吸内科;郧阳医学院附属太和医院妇产科;郧阳医学院附属太和医院生命科学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322.61
【相关文献】
1.新生山羊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原代培养与鉴定 [J], 向华;张彦明;程媛媛;康恺;杨幼聪
2.新疆军垦细毛羊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原代培养及鉴定 [J], 潘奇;李宏建;潘晓亮;张书信;崔艳霞;王振国;徐亚楠
3.大鼠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原代培养和鉴定 [J], 王光兰;陈爽;张丽红;范颖;石英爱;孙华君;刘晓会;吴珊
4.SD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原代培养及鉴定 [J], 周治彦;梁培育;欧善际;李浩勇
5.奶牛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原代培养和鉴定 [J], 石浪涛;柳东阳;席照房;郭定宗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常人肾脏近球小管上皮细胞(RPTEC)的培养方法
拆装与贮存
1.检查所有容器是否漏液或破损。
2.对于冻存细胞:将细胞冷冻管从干冰中取出并迅速放入液氮中贮存。
或者,解冻并立即
培养。
3.对于增殖细胞:用70%的乙醇或异丙醇擦洗盛有细胞的培养皿,将细胞培养皿置于培养
箱(如不特殊说明,均为37℃,5% CO2)中3到4个小时。
细胞处于平衡状态后,除去运送时的培养基并更新。
4.Bulletkit®使用说明:送达后,在无自动除霜功能的冰箱中4-8℃下冷藏保存基础培养基,
-20℃下冷冻保存SingleQuots®细胞生长因子。
如送达后已经解冻,生长因子可在4℃下冷藏,并需要在72小时之内加入基础培养基中。
加入基础培养基后,在一个月之内使用,不要再次冷冻。
5.ReagentPack TM传代试剂在运送前已经过无菌过滤在-20℃下保存。
传代试剂在运送过程
中可能会解冻。
可以进行一次再冷冻。
如果在3天之内使用,可以在4℃下冷藏。
Trypsin/EDTA溶液的保存时间有限并会在4℃下活化。
如果在送达之后出现解冻,立即分装并在-20℃下冷冻。
建议HEPES缓冲液(以下简称HEPES)和Trypsin中和液不要在4℃下冷藏超过一个月。
注意:为保持解冻后的Trypsin/EDTA的新鲜和活性,可将其按20ml分装并置于消毒的离心管中,-20℃下再次冻存。
培养基的制备
1.用乙醇或异丙醇对所有的添加剂管瓶及装有培养基的试剂瓶消毒。
2.用移液管将全部的添加剂加入培养基中。
3.用培养基冲洗添加剂管瓶。
对于每瓶添加剂,可能会有少量残存未被移取。
少量的残存,
即使10%,也不会显著影响在含有添加剂培养基中的细胞生长。
4.将添加剂管瓶上的标签撕下并贴于培养基的试剂瓶上。
以此记录每种添加剂加入的时间
和含量。
建议将全部标签贴于培养基试剂瓶上(不要将培养基的批号及有效期覆盖)以避免混淆和重复添加。
细胞解冻/起始培养
1.RPTEC(Renal Proximal Tubule Epithelial Cell,肾脏近球小管上皮细胞)的建议接种密度为
2500 cells/cm2。
2.根据接种密度和培养皿的表面积确定培养皿的个数。
在培养皿中加入适量的培养基
(0.2ml/cm2)并在培养前至少将培养皿放入培养箱中30分钟。
3.开启细胞冻存瓶前,先用乙醇或异丙醇消毒。
在无菌区内,将瓶盖旋开约1/4圈以释放
压力,然后再旋紧。
在37℃水浴中将细胞快速解冻,注意不要浸没整个冻存瓶。
仔细注意冻存瓶,当最后一片冰融化后将冻存瓶取出。
解冻超过2分钟会导致细胞功能无法达到最佳状态。
4.用移液管将冻存瓶中的细胞悬浮液分装至事先准备好的培养皿中。
轻轻摇动培养皿使细
胞均匀分布,放回培养箱。
5.不要用离心分离法移取冻存液中的细胞。
该方法比培养皿中残存DMSO对细胞造成的
损伤更大。
传代
下述操作程序均针对25cm2的培养皿。
对于其它大小的培养皿需相应改变试剂用量。
第一份培养皿的传代准备:
1.当细胞达到70-90%融合并呈现许多有丝分裂象的时候,即可进行传代。
2.对于每25cm2要进行传代的细胞:
a.解冻2ml Trypsin/EDTA至室温。
b.取7-10ml的 HEPES并达室温。
c.取4ml Trypsin中和液(TNS)并达室温。
d.取出培养基并达室温。
3.准备新的细胞传代培养皿。
4.一次进行一份培养皿的传代。
接下来所有的培养皿将按照第一份的最优化条件进行传代
(细胞数,细胞成活率,接种密度)。
在无菌区内:
1.从培养皿中抽去培养基。
2.用5ml HEPES冲洗细胞。
不要遗漏该步骤。
培养基中含有中和trypsin的多种蛋白质及钙
离子。
3.从培养皿中抽去HEPES。
4.向培养皿中加入2ml的Trypsin/EDTA。
5.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层。
6.将加入Trypsin的培养皿置入培养箱(胰蛋白酶消化)直到约90%的细胞驱集。
整个过程
依不同细胞种类约需要2-6分钟。
7.将培养皿在掌心轻敲使多数细胞脱壁。
如果仅有少数细胞脱壁,可能是消化的时间太短。
30秒后再次轻敲。
如果细胞仍然不脱壁,稍候并每30秒轻敲一次。
8.细胞脱壁后,用4ml Trypsin中和液中和培养皿内的trypsin。
如果多数细胞在7分钟内未
脱壁,原因是trypsin的温度不够或活性太低致使细胞无法脱壁。
按照前述的过程,向培养皿中加入新鲜的温Trypsin/EDTA进行再次消化,或者向培养皿中加入新鲜的温培养基,放回培养箱中直到准备好新鲜的胰蛋白酶消化试剂。
9.迅速将脱壁的细胞移至15ml的消毒离心管。
10.用2ml HEPES冲洗培养皿收集残留的细胞,然后加入到离心管中。
11.用显微镜观察细胞采集后的培养皿,观察残留的细胞数量。
残留量应少于5%。
12.将采集的细胞在220 x g离心5分钟。
使细胞粒化。
a. 抽去大部分上层清液,剩余100-200μl。
b. 用指尖快速轻敲管底使粒化细胞松弛。
13.用2-3ml 培养基稀释细胞,并记录稀释细胞悬浮液的体积。
14.进行细胞计数。
记录细胞收率(细胞总数)备用。
15.如果需要,向悬浮液中加入适量HEPES以达到需要的细胞密度(cells/ml)并再次计数。
16.利用下面的方程计算成活细胞的数量。
成活细胞数=细胞总数×成活百分率
17.利用下面的方程计算接种细胞的培养皿总数。
培养皿总数取决于细胞收率及接种密度。
如果在孔板上接种,建议接种密度为10000cells/cm2。
培养皿总数=成活细胞数/生长面积×接种密度
18.利用下面的方程计算单份培养皿中细胞悬浮液的体积。
单份培养皿中细胞悬浮液体积=稀释细胞悬浮液的体积/培养皿总数
19.在每个培养皿上注明传代数,细胞株数,细胞类型及日期。
20.按照0.2ml/cm2向新的培养皿中慢慢加入新鲜培养基。
21.用移液管反复抽吸细胞悬浮液确保细胞的均匀分散。
按照单份培养皿中细胞悬浮液体积
分装至事先准备好的传代培养皿中。
如果不是使用通风盖,旋松培养皿的盖。
将新的传代培养皿放入培养箱中。
换液
1.接种的转天进行换液,此后隔天进行换液。
随着细胞的融合,按照下面的标准增加培养
基的体积:融合率低于25%,培养基密度为0.2ml/cm2。
融合率在25-45%,培养基密度为0.3ml/cm2。
融合率超过45%,培养基密度为0.4ml/cm2。
2.在无菌容器中准备适量37℃的培养基。
从培养皿中抽去旧培养基,更换为新鲜的温培养
基并放回培养箱。
3.避免培养基的反复加温和冷却。
每次准备的培养基体积够单次换液使用即可。
相关产品
肾脏上皮生长培养基:
CC-3190 REGM TM Bulletkit®
套装包括500ml瓶装REBM TM(CC-3191)和REGM TM SingleQuots®(CC-4127)
CC-3191 REBM TM
肾脏上皮基础培养基(无生长因子,500ml)
CC-4127 REGM TM SingleQuots®
添加剂及生长因子(氢化可的松,表皮生长因子,牛胎儿血清,肾上腺素,胰岛素,三碘甲状腺原氨酸,转铁蛋白,庆大霉素/两性霉素-B)
产品保证
体外培养的细胞寿命有限。
1.冻存后培养的RPTEC具有确保实验使用的15代群体倍增。
2.增殖后培养的RPTEC具有确保实验使用的10代群体倍增。
3.超过产品保证次数的群体倍增和传代是可能的,但会导致传代后细胞的生长率下降,生
物响应性和功能的劣化。
4.RPTEC在完全融合后会出现不可逆的接触抑制。
为避免细胞的损失,应在细胞达到80%
融合前进行传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