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概论机考试题

合集下载

国家开放大学《公共政策概论》机考(第五套)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公共政策概论》机考(第五套)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公共政策概论》机考(第五套)参考答案客观题单选题(共20题,共40分)1. 公共政策的核心要素是()A 利益B 权力C 公共D 权威2. 指出“公共政策”即为“公共”而制定的政策的是学者()。

A 药师寺泰藏B 罗伯特·达尔C 米歇尔·哈蒙D 伍德罗·威尔逊3. 在西方,与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并列的“第四种权力”是指()A 公民B 非政府组织C 利益集团D 大众传媒4. ()是贯彻执行国家法律和政策,管理国家内政外交等行政事务的机关。

A 立法机关B 行政机关C 司法机关D 执政党5. 那些受公共政策规范、管制、调节和制约的社会成员被称为()A 公共政策客体B 目标群体C 思想库D 政策目标6. 公共政策的直接客体是()A 社会问题B 目标群体C 个人问题D 集体问题7. ()标志着相应的政策目标群体的诞生。

A 政策的制定B 政策的执行C 政策的评估D 政策问题的构建8. 文化环境不包括以下()A 传统习俗文化B 政治文化C 教育文化水平D 心理文化9. ()的现实需要是政策制定的前提。

A 政策环境B 政策主体C 政策客体D 领导者10. 进行政府重塑的核心要点是()A 政策目标B 政策效果C 政策效率D 政策工具11. 完成政策执行的基础手段是()A 政策目标B 政策效果C 政策效率D 政策工具12. 将公共政策分析称作“问题分析之学”的是学者()A 托马斯·戴伊B 罗威C 林布隆D 威廉·邓恩13. “问题界定之父”是学者()A 安德森B 德瑞C 格斯顿D 林布隆14. 公共权力机关针对特定的政策问题,依据一定的程序和原则确定政策目标、设计政策方案并进行优选抉择的过程是()A 政策评估B 政策执行C 政策方案规划D 政策终止15. 拟定政策方案是政策方案规划过程中的()A 基础B 关键C 枢纽D 前提16. 美国学者E.巴德克用( )来解释政策执行过程。

(精华版)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公共政策概论》机考3套真题题库及答案

(精华版)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公共政策概论》机考3套真题题库及答案

(精华版)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公共政策概论》机考3套真题题库及答案盗传必究题库一试卷总分:100 答题时间:90分钟客观题单选题(共20题,共40分)1. 政策的调控功能常常表现出特有的(),即鲜明地强调政府工作的侧重点。

正确答案:倾斜性2. 公共政策是()对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正确答案:政府3. 将公共政策主体划分为官方决策者和非官方决策者是学者()正确答案:詹姆斯·E·安德森4. 在我国,政策过程的特点是()。

正确答案:党政二元结构5. ()标志着相应的政策目标群体的诞生。

正确答案:政策的制定6. 根据受“问题”影响人数的多少及其关系将社会问题分为分配性问题、调节性问题和再分配问题的是美国公共政策学家()正确答案:西奥多·罗威7. 根据受“问题”影响人数的多少及其关系将社会问题分为分配性问题、调节性问题和再分配问题的是美国公共政策学家()正确答案:西奥多·罗威8. 文化环境不包括以下()正确答案:心理文化9. 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各种自然条件的综合是指()正确答案:自然地理环境10. 完成政策执行的基础手段是()正确答案:政策工具11. 《公共管理导论》这本书的作者是()正确答案:欧文·E·休斯12. 到目前为止,对政策议程确立过程描述得最全面的是约翰·W·金登的()正确答案:多源流分析模型13. 由政府的决策机构做出的论证是()正确答案:二级论证14. 完全理性决策模型的理论前提是决策者是()。

正确答案:经济人15. 政策规划的基本精髓就在于()正确答案:重视理性16. 在自上而下研究途径中政策被视为高层决策者的()。

正确答案:财产17. 自下而上研究途径以()为出发点。

正确答案:组织中的个人18. 对公共政策效果进行评估时所遵循的客观尺度和准则是()正确答案:公共政策评估标准19. 公共政策评估过程包括评估准备、( )和评估总结三个阶段。

国家开放大学《公共政策概论》机考(第四套)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公共政策概论》机考(第四套)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公共政策概论》机考(第四套)参考答案客观题单选题(共20题,共40分)1. 公共政策的本质是()的集中反映。

A 公共权力B 社会需求C 集体利益D 社会利益2. 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不包括()。

A 整体性B 系统性C 层次性D 超前性3. ()是贯彻执行国家法律和政策,管理国家内政外交等行政事务的机关。

A 立法机关B 行政机关C 司法机关D 执政党4. 将公共政策主体划分为官方决策者和非官方决策者是学者()A 托马斯•戴伊B 古德诺C 詹姆斯•E•安德森D 罗伯特•达尔5. 社会问题的新特点不包括()A 全球性B 突发性C 多样性D 复杂动态性6. 认为政治文化主要有地区型、依附型和参与型三中类型的是学者()。

B 德罗尔C 托马斯•戴伊D 阿尔蒙德7. 公共政策的间接客体是()A 社会问题B 目标群体C 个人问题D 集体问题8. ()可以视为处于特定公共政策系统边界之外,能够对该系统的存在、运行与发展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系统外部各种因素的总和。

A 公共政策主体B 政策环境C 公共政策客体D 公共政策主体能力9. 公民的()直接影响了其参与政治时对政策的解读和利益诉求的表达。

A 宗教信仰B 教育文化水平C 心理文化D 道德水平10. 荷兰经济学家()是最早试图对政策工具加以分类的学者。

A 萨拉蒙B 罗威C 林布隆D 科臣11. 第三部门研究的一个核心课题是()A 公共责任B 公共利益C 公共服务12. 公共政策问题的论证中政策问题的()是政策问题的最低层次。

A 功能论证B 小论证C 二级论证D 一级论证13. 由政府的决策机构做出的论证是()A 功能论证B 小论证C 二级论证D 一级论证14. 公共权力机关针对特定的政策问题,依据一定的程序和原则确定政策目标、设计政策方案并进行优选抉择的过程是()A 政策评估B 政策执行C 政策方案规划D 政策终止15. 政策规划的基本精髓就在于()A 重视感性B 重视理性C 领导者的能力D 正确的政策问题16. 政策过程的中介环节是指()A 政策制定B 政策评估C 政策执行D 政策问题建构17. 萨巴蒂尔认为( )是宣传联盟能够形成的关键要素。

1838公共政策概论(52-62缺62,)国家开放大学机考题库及答案

1838公共政策概论(52-62缺62,)国家开放大学机考题库及答案

1838公共政策概论(52-62缺62,)国家开放大学机考题库及答案1838公共政策概论-0053客观题单选题(共20题,共40分)1. 政策的调控功能常常表现出特有的(),即鲜明地强调政府工作的侧重点。

a 权威性B 合法性C 系统性D 倾斜性正确的答案是:D;考生答案:D;试题分数:2;考生得分:22. 公共政策是()对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a 政府B 企业C 个人D 社会组织正确的答案是:a;考生答案:a;试题分数:2;考生得分:23. 将公共政策主体划分为官方决策者和非官方决策者是学者()a 托马斯·戴伊B 古德诺C 詹姆斯·E·安德森D 罗伯特·达尔正确的答案是:C;考生答案:C;试题分数:2;考生得分:24. 在我国,政策过程的特点是()。

a 党政二元结构B 两党制C 议会负责制D 总统负责制正确的答案是:a;考生答案:a;试题分数:2;考生得分:25. ()标志着相应的政策目标群体的诞生。

a 政策的制定B 政策的执行C 政策的评估D 政策问题的构建正确的答案是:a;考生答案:B;试题分数:2;考生得分:06. 根据受“问题”影响人数的多少及其关系将社会问题分为分配性问题、调节性问题和再分配问题的是美国公共政策学家()a 史密斯B 西奥多·罗威C 威廉·邓恩D 德罗尔正确的答案是:B;考生答案:;试题分数:2;考生得分:07. 根据受“问题”影响人数的多少及其关系将社会问题分为分配性问题、调节性问题和再分配问题的是美国公共政策学家()a 史密斯B 西奥多·罗威C 威廉·邓恩D 德罗尔正确的答案是:B;考生答案:;试题分数:2;考生得分:08. 文化环境不包括以下()a 传统习俗文化B 政治文化C 教育文化水平D 心理文化正确的答案是:D;考生答案:D;试题分数:2;考生得分:29. 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各种自然条件的综合是指()a 自然地理环境B 经济社会环境C 政治法律环境D 文化环境正确的答案是:a;考生答案:a;试题分数:2;考生得分:210. 完成政策执行的基础手段是()a 政策目标B 政策效果C 政策效率D 政策工具正确的答案是:D;考生答案:a;试题分数:2;考生得分:011. 《公共管理导论》这本书的作者是()a 欧文·E·休斯B 萨拉蒙C 亚瑟·林格林D 林布隆(林德布洛姆)正确的答案是:a;考生答案:D;试题分数:2;考生得分:012. 到目前为止,对政策议程确立过程描述得最全面的是约翰·W·金登的()a 外在创始模型B 多源流分析模型C 内在提出模型D 动员模型正确的答案是:B;考生答案:B;试题分数:2;考生得分:213. 由政府的决策机构做出的论证是()a 功能论证B 小论证C 二级论证D 一级论证正确的答案是:C;考生答案:C;试题分数:2;考生得分:214. 完全理性决策模型的理论前提是决策者是()。

国家开放大学《公共政策概论》机考(第九套)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公共政策概论》机考(第九套)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公共政策概论》机考(第九套)参考答案客观题单选题(共20题,共40分)1. 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不包括()。

A 整体性B 系统性C 层次性D 超前性2. 美国学者戴维·伊斯顿认为()A 公共政策是由政治家,即具有立法权者制定的,而由行政人员执行的法律和法规。

B 公共政策是一种具有目标、价值与策略的大型计划。

C 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做权威性的分配。

D 凡是政府决定做的或者不做的事情就是公共政策。

3. 在我国,政策过程的特点是()。

A 党政二元结构B 两党制C 议会负责制D 总统负责制4. ()是公共政策主体的核心力量。

A 立法机关B 行政机关C 司法机关D 执政党5. 那些受公共政策规范、管制、调节和制约的社会成员被称为()A 公共政策客体B 目标群体C 思想库D 政策目标6. 公共政策的直接客体是()A 社会问题B 目标群体C 个人问题D 集体问题7. 社会的实际状态与社会期望之间的差距就形成了()A 社会问题B 公共问题C 集体问题D 个人问题8. 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各种自然条件的综合是指()A 自然地理环境B 经济社会环境C 政治法律环境D 文化环境9. ()可以视为处于特定公共政策系统边界之外,能够对该系统的存在、运行与发展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系统外部各种因素的总和。

A 公共政策主体B 政策环境C 公共政策客体D 公共政策主体能力10. 《公共管理导论》这本书的作者是()A 欧文·E·休斯B 萨拉蒙C 亚瑟·林格林D 林布隆(林德布洛姆)11. 进行政府重塑的核心要点是()A 政策目标B 政策效果C 政策效率D 政策工具12. 公共政策问题的论证中政策问题的()是政策问题的最低层次。

A 功能论证B 小论证C 二级论证D 一级论证13. 由负责政策制定的具体组织来进行的是()A 功能论证B 小论证C 二级论证D 一级论证14. 政策方案评估的重点内容是()A 价值评估B 效果评估C 可行性评估D 风险评估15. 选择优化方案是政策方案规划中的()A 基础B 关键C 枢纽D 前提16. 萨巴蒂尔认为( )是宣传联盟能够形成的关键要素。

公共政策概论期末机考题(打印)

公共政策概论期末机考题(打印)

《公共政策概论》网考自测题王援朝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公共政策是( A)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所制定的政策。

A.政府B.企业C.个人D.社会组织2.公共政策的强制性经常与( B )措施相联系, 若缺乏这种措施就将失去权威性。

A.奖励性 B.惩罚性C.温和性 D.权威性3、政策的调控功能常常表现出特有的( D),即鲜明地强调政府工作的侧重点。

A.权威性 B.合法性C.系统性 D.倾斜性4、"政策科学"的概念是由美国政治学家( C )最早提出的。

A.伊斯顿B.西蒙C.拉斯韦尔 D.史密斯5、( C )是公共政策主体中最核心、并发挥独特作用的部分。

A.非政府组织B.非营利组织C.政府主体D.社会公众6、新型的公共政策理念视政策对象——公众为( D )。

A.被管理者 B.对立者C.被统治者 D.伙伴7、决策权力角逐的核心问题是( A ),因为政治权力是实现经济利益的手段。

A. 权力B. 利益C. 关系D. 制度8、个人决策模式包括个人专断式和( B )两种具体形式。

A. 个人不负责制B. 个人负责制C. 个人与集体共同负责制D. 集权者9、决策中的各种智囊组织经常被称为决策者的( D )。

A. 秘书B. 助手C.领导者D. 外脑10、决策权力的横向分化反映在政治结构中立法、司法、(C )权力的分化,以及行政部门的分化。

A. 利益群体B. 压力集团C. 行政D. 社会团体11.在拟定公共决策方案时,要求各备选方案之间互相(D )。

A. 补充B. 协调C. 一致D. 排斥12.政策目标的有效性取决于不同的参与者对它的( C )。

A. 基本掌握B.选择C. 共识D.互动13.在政策方案执行过程中,偶然失效是指执行过程进入(C )的失效。

A.终结状态 B.特殊状态C.正常状态 D.起始状态14、(B )提出了著名的政策执行模型。

A.克朗 B.史密斯C.西蒙 D.拉斯韦尔15、人们把分析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失效现象所描述的曲线称为(C )。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公共政策概论》机考2套真题题库及答案2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公共政策概论》机考2套真题题库及答案2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公共政策概论》机考2套真题题库及答案2A强制性B权威性C限制性D利益性2.公共政策的本质是()的集中反映。

A公共权力B社会需求C集体利益D社会利益3.由专业人员组成的跨学科、跨领域的综合性政策研究组织被称为()。

A思想库B幕僚C官方决策主体D非官方决策主体4.由专业人员组成的跨学科、跨领域的综合性政策研究组织被称为()。

A思想库B幕僚C官方决策主体D非官方决策主体5.公共政策的直接客体是()A社会问题B目标群体C个人问题D集体问题6.社会问题的新特点不包括()A全球性B突发性C多样性D复杂动态性7.认为政治文化主要有地区型、依附型和参与型三中类型的是学者()。

A古德诺B德罗尔C托马斯·戴伊D阿尔蒙德8.一个国家的社会状况和自然状况是指()A国际政策环境B国内政策环境C经济社会环境D 政治法律环境9.从系统论角度看,()可看做政策主体、政策客体和政策环境三者不断进行物质、信息和能量交换,由信息、咨询、决断、执行和监控等子系统构成的有机整体。

A管理B强制C管制D限制12.卡尔.帕顿和大卫.沙维奇在()一书中提出了确定问题边界的便捷计算方法。

A《公共政策分析和规划的初步方法》B《公共政策分析导论》C 《理解公共政策》D《政策分析中的问题界定》13.()的建立是社会问题转化为政策问题的关键一步。

A政策问题B政策议程C政策目标D政策对象14.政策方案制定在整个政策过程中居于()地位。

A权威B重要C次要D枢纽15.选择优化方案是政策方案规划中的()A基础B关键C枢纽D前提16.政策执行研究作为一种新的现象兴起是以1973年的普雷斯曼和韦达夫斯基写的()出版作为标志。

A《执行》B《政策执行与评估》C《奥兰克计划》D《公共政策学》17.在自上而下研究途径中政策被视为高层决策者的()。

A财产B工具C权威D手段18.()既是公共政策过程的结束,也是公共政策过程的开始。

A政策执行B政策终止C政策评估D政策制定19.政策评估工作的基础和起点是()A评估准备B评估实施C评估总结D评估完成20.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A伟大人物的推动B生产关系C战争D生产力多选题(共5题,共20分) 1.公共政策的导向功能的作用形式包括()A客观引导B直接引导C间接引导D主观引导2.国际政策环境包括()A全球化B信息化C知识化D动荡化3.综摄法的运用中分析者可以进行的类比有()A个人类比B直接类比C符号类比D想象类比4.经济学从稀缺性角度看待人类行为,主要包括()A生产什么,即总量为既定的生产资源用来生产哪些产品和生产多少。

最新公共政策概论期末机考答案(已整理)

最新公共政策概论期末机考答案(已整理)

最新公共政策概论期末机考答案单选题(共20题,共40分)1. 美国学者戴维·伊斯顿认为()A 公共政策是由政治家,即具有立法权者制定的,而由行政人员执行的法律和法规。

B 公共政策是一种具有目标、价值与策略的大型计划。

C 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做权威性的分配。

D 凡是政府决定做的或者不做的事情就是公共政策。

参考答案:C2. “政策科学”的概念是由美国政治学家()最早提出的。

A 伊斯顿B 西蒙C 拉斯韦尔D 史密斯参考答案:C3. 在西方,与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并列的“第四种权力”是指()A 公民B 非政府组织C 利益集团D 大众传媒参考答案:D4. 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公共政策过程的各个环节,对公共政策制定、执行、评估和监控等活动有影响或试图施加影响的个人、团体或组织是指()A 公共政策主体B 公共政策客体C 非官方决策主体D 执政党参考答案:A5. 根据受“问题”影响人数的多少及其关系将社会问题分为分配性问题、调节性问题和再分配问题的是美国公共政策学家()A 史密斯B 西奥多·罗威C 威廉·邓恩D 德罗尔参考答案:B6. 社会的实际状态与社会期望之间的差距就形成了()A 社会问题B 公共问题C 集体问题D 个人问题参考答案:A7. 公共政策的间接客体是()A 社会问题B 目标群体C 个人问题D 集体问题参考答案:B8. 从系统论角度看,()可看做政策主体、政策客体和政策环境三者不断进行物质、信息和能量交换,由信息、咨询、决断、执行和监控等子系统构成的有机整体。

A 公共政策B 公共政策主体C 公共政策客体D 公共政策主体能力参考答案:A9. 一个国家的社会状况和自然状况是指()A 国际政策环境B 国内政策环境C 经济社会环境D 政治法律环境参考答案:B10. 完成政策执行的基础手段是()A 政策目标B 政策效果C 政策效率D 政策工具参考答案:D11. 政策制定者希望通过政策实施所达到的效果指的是()A 政策效率B 政策社会效益C 政策目标D 政策经济效益参考答案:C12. 由负责政策制定的具体组织来进行的是()A 功能论证B 小论证C 二级论证D 一级论证参考答案:A13. 所有的政策问题都源于()A 个人问题B 突发事件C 领导者的需求D 大众传媒的传播参考答案:A14. 成本效益分析以( )为测量标准A 货币价值B 公众的满意度C 领导的满意度D 环境影响度参考答案:A15. 拟定政策方案是政策方案规划过程中的()A 基础B 关键C 枢纽D 前提参考答案:A16. 政策执行研究作为一种新的现象兴起是以1973年的普雷斯曼和韦达夫斯基写的()出版作为标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共政策概论机考试题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公共政策概论》B本特利和杜鲁门在分析美国政府过程中以利益集团为分析单位所使用的(B.利益主体分析法)奠定了现代意义上的利益分析法C从系统论角度看,(A.公共政策)可看做政策主体、政策客体和政策环境三者不断进行物质、信息和能量交换,由信息、咨询、决断、执行和监控等子系统构成有机整体D第三部门研究的一个核心课题是(A.公共责任)D(B.政策议程)的建立是社会问题转化为政策问题的关键一步D定量分析方法的方法论基础是(A实证主义哲学)D对公共政策效果进行评估时所遵循的客观尺度和准则是(C.公共政策评估标准)F福利经济学之父是(B.庇古)G公共政策评估在本质上是一种(B.价值判断)G公共政策的宏观目标是(A. 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G公共政策是(A.政府)对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G公共政策问题的论证中政策问题的(B小论证是政策问题的最低层次G公共权力机关针对特定的政策问题,依据一定的程序和原则确定政策目标、设计政策方案并进行优选抉择的过程是(C.政策方案规划)G 《公共管理导论》这本书作者是 (A.欧文·E.休斯)G公共政策的核心要素是(A.利益)G 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利益做(B.权威性)的分配G公共政策的本质是(D.社会利益)的集中反映G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不包括(B、系统性)G根据受“问题”影响人数的多少及其关系将社会问题分为分配性问题、调节性问题和再分配问题的是美国公共政策学家(B.西奥多·罗威)G公共政策的直接客体是(A.社会问题)G公共政策的间接客体是(B.目标群体)G公共政策环境的特征不包括(C.全球性)G 公共政策评估是对(A. 政策实施效果)所进行研究G公共政策评估过程包括评估准备、(B.评估实施)和评估总结三个阶段H荷兰经济学家(D、科臣)是最早试图对政策工具加以分类的学者J将公共政策分析称作“问题分析之学”的是学者(D、威廉·邓恩)J将公共政策主体划分为官方决策者和非官方决策者是学者(C.詹姆斯·E﹒安德森)J阶级斗争产生的物质根源是(A.资源)J 精英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B.托马斯·戴伊)K( B.公共政策环境)可以视为处于特定公共政策系统边界之外,能够对该系统的存在、运行与发展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系统外部各种因素的总和M美国学者戴维·伊斯顿认为(C.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做权威性的分配)M 美国政治学家杜鲁门于1971年出版的(A.《政府过程》)揭示了团体间的交互影响为政治活动的中心这一事实N那些受公共政策规范、管制、调节和制约的社会成员被称为(B.目标群体)Q确定政策目标是政策方案规划过程中的(D.前提)R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各种自然条件的综合是指(A.自然地理环境)R人类一切社会活动的动因是(A.利益)R认为政策执行研究分为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两种途径的是学者(B.保罗·A.萨巴蒂尔)R认为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做出有权威的分配是学者(C.戴维·伊斯顿)S(D.执政党)是公共政策主体的核心力量S(B.行政机关)是贯彻执行国家法律和政策,管理国家内政外交等行政事务的机关S社会的实际状态与社会期望之间的差距就形成了(A.社会问题)S社会问题的新特点不包括(C.多样性)S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D.生产力)S(C、管制)是指政府通过一系列行政管理过程(通常由特别指定的管制机构来执行),要求或者禁止个人和机构的大部分私人活动与行为的一个过程(或一种活动)S首选的政策工具是(B、自愿(自主)性工具)S(C. 政策价值观)是指公共政策主体对公共政策价值物、公共政策价值关系、公共政策价值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反应,以及由此形成的较为稳定的心理取向、评判标准和行为定势W文化环境不包括以下(B.政治文化)W “问题界定之父”是学者(B.德瑞)X学习理论最典型的理论类型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坎贝尔的(A.实验理论)Y研究个人权力和公共权力如何配置、权力资源如何分配的科学指的是(B.政治学)Y研究人类经济行为尤其是经济选择行为以及经济政策的学科是(A.经济学)Y与传统经济学不同,新制度经济学将(C.制度)看作经济运行过程的一个内生变量,在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中起着根本性作用Y一个国家的社会状况和自然状况是指(B.国内政策环境)Y拟定政策方案是政策方案规划过程中的(A.基础)Z政策过程的中介环节是指(C.政策执行)Z政策执行研究作为一种新的现象兴起是以1973年的普雷斯曼和韦达夫斯基写的(A.《执行》)出版作为标志Z在我国,政策过程的特点是(A党政二元结构)Z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公共政策过程的各个环节,对公共政策制定、执行、评估和监控等活动有影响或试图施加影响的个人、团Z在西方,与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并列的“第四种权力”是指(D.大众传媒)Z 自上而下模式是以(C.古典的行政模式)为基础的Z 在自上而下研究途径中政策被视为高层决策者(A财产)Z 自下而上研究途径以(A.组织中的个人)为出发点Z政策评估工作的基础和起点是(A. 评估准备)Z制度变迁理论的代表人物是(C.诺斯)Z 在经济学范畴中,正负效应的总和是(B.个人福利)Z政策制定者希望通过政策实施所达到的效果指的是(C、政策目标)Z政策方案制定在整个政策过程中居(D.枢纽)地位Z政策规划的基本精髓就在于(B.重视理性)公共政策概论多选题A按照政府内容的合法、合理程度,我们可以将政府利益分为(BCD)B.正常利益C.超常利益D. 失常利益C查尔斯·琼斯指出在政策执行的诸多行为活动中以(ABC)三者最为重要。

A.解释B组织C.实施C初步筛选常用的方法有(ABC)A.经验分析B.比较分析C.初步的预测分析C层次分析的技术可以帮助分析者分清楚的原因包括(ABC )A、可能的原因 B、似然的原因 C、受控的原因D定量分析方法的局限性表现在( ABCD )A.定量研究以数量分析来解释现象的特征,因之缺少背景和实践材料,对于说明社会现象的特征不够具体,不能给人们理解这些现象提供经验基础B.在现实社会中,自然界与社会都存在着大量的模糊现象,事物都具有精确性和模糊性所构成的二重性C. 定量分析方法在为社会问题建模时,往往只关注其中可以量化的变量,不考虑那些无法量化的关键因素。

D.定量方法的科学主义方法论基础遭到了历史主义、后现代主义的批判。

D对政策目标群体边界的界定一定要合乎(BCD)的要求B.政策环境C.政策资源D.政策问题F非官方决策主体包括(ABCD)A.利益集团B.政治党派C.大众传媒 D.思想库和公民G公共政策是政府在对全社会公共利益进行(ABCD)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A.选择 b.综合 C.分配 D.落实G公共政策的导向功能的作用形式包括( BC)B.直接引导C.间接引导G公共政策主体体系包括(BC)。

B.非官方决策者C.官方决策者G公共政策环境的特征包括(ABCDE)A.系统性B.互动性C.联动性与定向性D.复杂性和多样性E.稳定性与突发性G公共政策环境主要包括(AB )A.国内政策环境B.国际政策环境G公共政策评估过程包括的阶段( ABC)A. 评估准备B.评估实施C.评估总结G公共政策政治学分析模型主要包括(BC)B.精英分析模型C. 集团分析模型G公共政策问题构建的步骤包括(ABCD)A、以“问题感知”体悟“问题情境” B、以“问题搜索”认定“元问题”C、以“问题界定”发现“实质问题”D、以“问题陈述”建立“正式问题”G公共利益的重要作用体现在(ABCD)A.政治领域的合法性功能B.经济领域的意识形态功能C.社会领域的凝聚性功能 D.法G公共选择理论的特征有( ABC)A.个人主义的方法论B.理性经济人假设C.交易政治学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进行分析G公共选择理论是研究集体决策的科学,它的含义包括( AD)A. 集体性 D.规则性G公共选择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ABC)A. 政府源自个人间的社会契约B.政府职能 C. 政府失灵G国际政策环境包括(ABC)A,全球化 B.信息化C.知识化G国内政策环境包括(ABCD)A.自然地理环境 B.经济社会环境 C.政治法律环境D.文化环境J价值分析标准的类型分为(ABCD)A.义务论标准 B.目的论标准 C. 本质论标D.品德论标准J价值评价的一般原则(ABCD)A. 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B.社会选择与个人选择的统一 C. 兼顾与急需的统一D.择优与代价的统一J家庭与社区作为一种政策工具的缺点是(ABC)A、通常无法解决复杂的经济问题B规模经济效应要求由政府集中提供公共服务C依赖家庭与社区这类政策工具来解决问题是不公正、不公平的J集团分析模型的理论代表人物是(BCD)B.杜鲁门C. 本特利D.莱瑟姆J经济学从稀缺性角度看待人类行为,主要包括(ABCD)A.生产什么,即总量为既定的生产资源用来生产哪些产品和生产多少B.如何生产,即如何组织生产使生产要素得到最有效率的使用。

C.为谁生产,即生产出来的产品如何在消费者、企业、政府和其他经济组织之间进行分配D.既定的社会资源总量是否被充分利用以及如何得以充分利用。

J加拿大学者迈克尔·豪利特和M.拉米什根据在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的过程中政府介入程度的大小将公共政策工具分为( BCD)B、自愿(自主)性工具C、强制性工具 D、混合性工具L利益的动态性包括(ABCD)A.利益选择B.利益整合C.利益分配D.利益落实L利益集团的特征有(AB)A.共同的利益和主张B.影响而非主导公共政策的制定M麦克唐奈和艾莫尔根据政策工具所欲求的目标,将政策工具分为(ABCD)。

A、命令型工具B、激励型工具C、能力建设型工具D、系统变迁型工具M美国的卡尔·帕顿和大卫·沙维奇认为大部分评估标准可以分为的类型包括(ABCD)A.技术可行性B.经济和财政可行性M美国学者詹姆斯.E.安德森提出的推动社会问题加速进入政策议程的触发机制包括(ABCD)A,政治领导者 B、危机事件C、抗议活动D、传媒曝光M美国学者戴维·伊斯顿认为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做出有权威的分配其定义内容包括ABCD,A公共政策的实质是分配B分配的内容是价值C分配是面向全社会的D分配的行为与结果具有权威性M美国学者波齐曼提出目前存在的公共政策分析途径包括( BC)B.来自传统公共行政的“政策途径”,即P途径C. 产生于工商管理,由私营组织管理和经济理论相结合,介入到传统公共行政学之中的“商业途径”,即B途径。

M美国公共政策学家西奥多·罗威根据受“问题”影响人数的多少及其关系将社会问题分为(ABC)A.分配性问题B.调节性问题C.再分配问题P评估实施阶段的主要任务是(ABD)A. 采集评估信息B.分析评估信息D.得出评估结论P帕顿和沙维奇认为伦理学的基本理论包括(ABC)A. 描述性理论B.规范性理论C. 批判性理论S设定政策目标的基本原则(ABCD)A.实事求是,面向未来B.系统协调,具有针对性C.具体明确具有合理性 D.注重伦理考量保持相对稳S萨拉蒙认为第三部门(公益机构)志愿失灵的主要表现是( ABCD)A、慈善不足B、慈善活动的狭隘性C、慈善组织的家长作风D、慈善组织的业余性S社会利益的内容包括(ABC)A.社会分享性的公共利益B.组织分享性的共同利益C.私人独享性的个人利益W威廉.N.邓恩从政策问题的结构角度把政策问题划分为( BCD)B、结构优良C、结构适度D、结构不良W威廉姆森概括的新制度经济学的重要特征包括(ABCD)A. 新制度经济学充分假设制度有深刻的效率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