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理工大学能动油气10级培养计划
武汉理工大学车辆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

车辆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方案二。
—年十月一、专业基本情况 (1)二、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基础 (1)三、试点规模及学制 (6)四、合作培养依托单位 (7)五、本科阶段培养方案 (7)六、硕士阶段培养方案................................... 1.6七、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 1.8八、工程教育改革理论研究............................... 2.2附件1 车辆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行业标准附件2车辆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附件3 车辆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企业方案附件4师资队伍培养方案武汉理工大学车辆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方案一、专业基本情况武汉理工大学车辆工程专业始建于1958年,其前身是1958年在华中工学院成立的内燃机与拖拉机专业,是我国高校同类专业设立最早的专业之一,1960 年开始以拖拉机专业招生,后改为汽车拖拉机专业。
从1984年开始汽车工程专业逐步增加招生人数,目前保持每年6个学生班的规模。
1988年在国内首设专用汽车专业,1991年开设汽车工程(法语)方向,1998年统一调整、整合为车辆工程专业。
由于专业在国内具有悠久历史,为我国汽车及相关工业培养了大批人才,已成为湖北省乃至黄河以南地区汽车工业发展的重要人才培训基地。
除本科专业外,本专业还于1986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1998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并于1994年被评为湖北省省级重点学科,1995年被评为湖北省优秀硕士点,2002年成为学校“十五” “211工程”重点建设的专业学科,2003年再次被评为湖北省省级重点学科。
2008年与机械制造及自动化等专业一起,机械工程一级学科被评为湖北省省级重点学科。
同时,本专业2005年被学校确定为第一批“品牌专业”建设单位。
2007年被教育部确定为高等学校第一类特色专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工学院2023级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旳以能源动力产业发展为导向,以创新能力培养为关键,培养德才兼备,具有国际视野,掌握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知识与应用技能,同步具有较强团体领导才能和社会责任意识,适应现代能源行业需求旳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
本专业以清洁能源运用为特色培养方向,重要波及液化天然气、可再生能源与环境保护制冷空调。
毕业生能在大型石油天然气企业、制冷与空调设备企业、新能源企业等从事技术与管理工作,也可在科研院校进行深造或从事科研工作。
二、培养规格和规定1、具有良好旳思想品德、文化修养、心理素质和健康旳体魄。
2、通过高等数学、工程材料、工程热力学、传热学,工程流体力学、电工学与电子技术等专业关键课程旳学习和训练,掌握能源与动力领域广阔旳理论基础知识。
3、在液化天然气技术、制冷与空调技术、可再生能源运用技术、能源系统安全工程等专业课程中,培养能源与动力领域尤其清洁能源运用所必须旳理论分析能力和应用技能。
4、纯熟掌握一门外语,具有听、说、写、译旳基础,能顺利阅读本专业外文书刊;具有较强旳掌握计算机程序设计和应用能力。
5、具有国际视野,理解国际科研前沿,具有较强创新意识与研究开发能力、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
6、具有优良旳沟通能力和综合素质,具有一定旳组织管理和领导能力。
三、授予学位与修业年限按规定完毕学业者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修业年限:四年。
四、毕业总学分及课内总课时五、专业基础课程能源科学导论、工程热力学(1)、传热学、工程流体力学、热工基础试验、工程材料、电工学与电子技术、电工电子试验。
六、专业关键课程热质互换设备、燃烧原理与设备、制冷与低温技术、工程热力学(2)、流体机械与管网、一般化学、工程应用技能训练。
七、专业特色课程:如“双语教学课程”、“精品课程”等。
工程热力学(2)为双语课程。
八、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计划表(见附表一)九、专业学分课时分布状况表(见附表二)十、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一览表(见附表三)十一、辅修、双专业、双学位教学进程计划表(参照附表一)十二、独立开班旳留学生教学计划附表一: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计划1包括政治理论社会实践活动2个学分。
能源与动力工程人才培养方案

能源与动力工程人才培养方案以下是 6 条关于能源与动力工程人才培养方案:1. 咱要让能源与动力工程人才像树苗一样茁壮成长,怎么做到呢?那就要给他们提供充足的养分!就像给小树苗施肥浇水一样,课程设置得丰富多样,从基础理论到实践操作,一个都不能少!比如安排大量的实验课程,让他们亲手操作那些先进的仪器设备,这难道不是在助力他们快速成长嘛!2. 嘿,培养能源与动力工程人才不就像雕琢一件艺术品嘛!得精心、细致。
给他们提供各种学术交流的机会呀,让他们去和行业大牛碰撞思想火花,这就好比给艺术品精心打磨抛光呀。
像组织去参加大型学术会议,在那里他们能吸收到最前沿的知识和技术呢,想想就超棒的呀!3. 能源与动力工程人才培养,那得全方位呀!不仅要教他们专业知识,还要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呀!就像球队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和作用。
实习的时候安排小组任务,让他们在合作中学会沟通和配合,这多重要啊!难道不是这样才能打造出优秀的团队吗!4. 想把能源与动力工程人才培养成厉害的角色,就得给他们来点挑战性的呀!设置一些有难度的项目课题,不逼自己一把怎么知道自己潜力多大呢。
就好像爬山,只有不断攀登高峰,才能看到更美的风景,对吧!比如让他们去解决一些实际的能源利用难题,他们肯定会从中收获巨大呀!5. 能源与动力工程人才培养可不能千篇一律呀!每个人都是独特的,要根据他们的特点和兴趣来引导。
这不跟玩拼图似的嘛,找到合适的那一块才能拼出完美的画面呀。
鼓励他们发展自己的专长领域,有人对新能源感兴趣那就重点培养那方面,多酷啊!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才更有竞争力嘛,不是吗!6. 要想能源与动力工程人才出彩,就得给他们创造好的环境呀!就好比鱼儿得有干净的水才能畅游。
提供良好的学习场所和设施,还有优秀的教师指导。
想象一下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跟着厉害的老师学习,那得多带劲呀!这就是培养优秀人才的基础呀!我的观点结论:能源与动力工程人才培养方案需要综合各方面因素,因材施教、提供丰富资源和挑战性任务,创造良好环境,这样才能培养出优秀且有特色的人才,推动能源与动力工程领域的不断发展。
武汉理工大学培养计划表

4.5 5.0 1.0 4.5 4.0
船体强度与结构设 乐京霞 计课程设计 4140112021 理论力学B 体育918 4140111021 流体力学A 体育918 4140067031 轨道交通 4140436061 郭志勇
01-10 01-14 01-14 01-17
2.5 2.5 2.5 17
罗薇 谭金华 张航 付军 胡幼常 唐小兵 罗亮 邓育林 邓育林 罗美清 汪敏 汪国相 王林
01-08 22-26 01-03 17-17 03-17 01-18 22-26 11-17 22-26 01-10 22-26 22-26 01-08 19-20 01-18 01-03 01-15 01-16 01-17 10-17 18-18
01-16 16-16 16-16 03-17 01-17 04-18 01-08
4.0 1.0 1.0 2.0 4.0 4.0 3.0
4140233021 船舶运动学 4140451061 基础工程A 4140359021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 交通控制试验与设 4140445061 计 4140384061 基础强化训练 4140001001 中国造船史(GX) 道路交通规划课程 4140526071 设计
交通运输地理与布 张矢宇 局 毛筱菲
4140233021 船舶运动学
4140233021 船舶运动学
毛筱菲
09-16
3.0
4140455061 桥梁工程下 4140258021 毕业设计 4140258021 毕业设计 4140207021 运输经济学 4140362031 工程地质A
陈小佳 李月光 李月光 徐燕 欧湘萍
船舶与海洋工程振 吴卫国 动学 张少雄 郑绍春 郑绍春 宋春节 谢奇 周增国 罗薇
武汉理工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

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方案二零一零年三月目录1 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基本情况 (1)1.1 办学历史与学科优势 (1)1.2 师资队伍 (1)1.3 学生培养质量 (2)1.4 科学研究与教学研究 (3)1.4.1 科学研究 (3)1.4.2 教学研究 (3)1.5 实践教学基地 (4)2 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总体架构 (6)2.1 指导思想 (6)2.2 培养目标与要求 (6)2.2.1 培养目标 (6)2.2.2 知识、能力与素质要求 (6)2.3 培养模式 (7)2.4 培养规模与学制 (7)2.5 组织管理体系 (8)3 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标准 (9)3.1 知识能力培养大纲 (9)3.1.1 科学理论和产品开发理论基础知识模块 (9)3.1.2 工程领域关键技术研究与问题解决能力模块 (10)3.1.3 参与大型项目及复杂工程管理实践能力模块 (11)3.1.4 有效沟通与交流能力模块 (13)3.1.5 职业道德、职业素养与社会责任模块 (14)3.2 课程体系设计及学分要求 (15)3.2.1 本科培养阶段(3+1模式) (15)3.2.2 工程硕士阶段(1+1模式) (22)3.3 本科培养阶段标准实现矩阵 (24)3.4 硕士培养阶段标准实现矩阵 (24)4 企业合作培养方案 (33)4.1 专业建设委员会 (33)4.2 合作培养依托单位及合作内容 (33)4.3 企业学习安排 (34)4.4 教师工程经历要求及实现途径 (36)5 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 (37)5.1 学校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保障体系 (37)5.2 学习过程的质量监控 (38)5.2.1 校内学习阶段 (38)5.2.2 企业学习阶段 (39)5.3 学生校外学习期间相关要求及建议 (39)6 工程教育改革理论研究 (41)附件1 本专业已签署的实习基地协议(部分) (43)附件2 本专业签署的卓越工程师校企联合培养协议(5份) (43)附件3 企业学习阶段主要实践环节教学大纲 (44)1 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基本情况1.1 办学历史与学科优势武汉理工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始建于1946年。
武汉理工大学本科课外培养计划实施细则

武汉理工大学本科课外培养计划实施细则
(经2005年第5次校长办公会审定通过)
根据《武汉理工大学本科课外培养计划实施办法》,为落实本科课外培养计划,协调发展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制订本实施细则,以指导学院实施课外培养活动,考核和管理学生课外学分。
课外培养被分为科技活动、文化活动、技能培训、实践活动等四个方面,要求学生在至少两个方面共计取得8个学分方可毕业。
本科课外培养计划由各学院(部)教学办、学工办负责组织,各系(室、所)配合实施。
学校根据各学院实施情况,在每年年终考核时按学生人数和实施质量计算相应教学工作量。
学院教学办在每学期开学初对所有本科学生取得的课外学分情况予以通报,学工办就相关工作予以布置、动员。
学院教学办、学工办在放假前两周对所有本科学生取得的课外学分、相应的考核依据进行统计、存档,并由教学办对取得的课外学分进行汇总。
有关本科课外培养计划的具体要求见下表。
1.科技活动
2.文化活动
3.技能培训
4.实践活动
5.其它未定的课外活动,由学生本人申请,组织单位审核,教务处认定学分,各学院负责记载。
武汉理工大学能源动力系统及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

武汉理工大学能源动力系统及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一、专业背景与目标我们要明确武汉理工大学能源动力系统及自动化专业的背景和目标。
这个专业培养的学生,不仅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要掌握实际工程技能,能够适应未来能源领域的发展需求。
1.培养目标理论基础:让学生掌握能源动力系统及自动化领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具备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能够进行项目设计、施工和管理。
创新精神: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二、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1.课程设置基础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学物理、大学化学等。
专业课程:能源动力系统原理、自动化技术、热力学与流体力学、电力系统自动化等。
实践课程:工程制图、计算机辅助设计、工程测量、工程实践等。
2.教学方法理论教学:采用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实践教学:增加实验、实习、实训等环节,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技能。
创新教育: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创新竞赛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实践教学与产学研结合1.实践教学实验室建设:加强实验室建设,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验设备和学习资源。
校企合作:与相关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实训机会。
国际交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
2.产学研结合项目研究:鼓励教师和学生参与实际工程项目的研究与开发。
产学研基地:建立产学研基地,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
企业导师:聘请企业专家担任学生导师,指导学生的学术和职业发展。
四、学生素质拓展与就业指导1.学生素质拓展社团活动:鼓励学生参加社团活动,培养团队协作和领导能力。
志愿服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职业规划:为学生提供职业规划指导,帮助学生明确职业发展方向。
2.就业指导就业政策:宣传国家和学校的就业政策,为学生提供就业信息。
就业培训:开展就业培训,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武汉理工大学车辆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一、业务培养目标 Ⅰ Educational Objectives 本专业培养具有机械工程、车辆工程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汽车工程领域内从事汽车理论研究、 汽车产品开发、汽车设计制造、汽车生产管理方面工作的富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的高级工 程技术人才。 This major aims at training high-ranking specialists, which would have the foundation knowledge and application ability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nd automotive engineering, and which would have the innovation spirit, practice capability and international view. They also would specialize on the automobile theory research, product design, product experiment, product manufacturing and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the automotive engineering realm.
Courses
48
10
个性课程 Personalize
d Course
\
10
集中性实践 Practice Courses
课外学分 Study Credit after Class
24.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仔细阅读,出错概不负责10级油气储运工程专业本科培养计划Undergraduate Program for Specialty in Oil and Gas Storage and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武汉理工大学能动学院一、业务培养目标ⅠEducational Objectives本专业培养具备工程流体力学、物理化学、油气储运工程等方面知识,能在国家与省、市的发展计划部门、交通运输规划与设计部门、油气储运管理部门及国防部门等从事油气储运工程的规划、勘查设计、施工项目管理和研究、开发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The target of education is to train students who possess the knowledge of Engineering Fluid Mechanics,Physical chemistry,Oil & gas storage &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etc. to be high-class technologists that are able to work in the development planning section, Management section of Oil & gas storage & transportation & shipping section and Defense department etc.二、业务培养要求ⅡEducational Requirement主要学习油气储运工艺、设备与设施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识图制图、工程测量、工程概预算的基本训练,具有进行油气储运系统的规划、设计与运行管理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与能力:1.掌握工程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传热学、物理化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2.掌握油气质量检测、油气储运设备的防腐与安全保障技术;3.具有油气储运系统的规划、设计与运输管理的初步能力;4.熟悉国家关于油气储运行业的方针、政策和法规;5.了解油气储运工程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6.具有计算机和先进技术应用的能力及正确管理先进技术设备的能力;7.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实际工作能力。
Mainly study on the basic theory and knowledge of techniques, equipment and establishment for oil and gas storage and transportation, and get the basic trainings, containing drawing, operating in the computer, engineering measuring, engineering budget estimating, and have the basic abilities to planning, designing and operation administrating the oil and gas storage and transportation system.The graduate should get the following knowledge and abilities.1. Master the fundamental theories and basic knowledge of engineering fluid mechanics, engineering thermodynamics, and heat transfer and physics chemistry.2. Master oil and gas Quality testing technology, oil and gas equipments maintenance and safeguard technology.3. Have the elementary ability of Oil and gas storage and transportation system Planning, Design and Management.4. Know the theory foreland of Oil and gas storage and transportation and its developments and trends.5. Master the basic methods of literature searching and have the primary scientific research ability.6. Acquaint with the national guideline, policy and laws concerning oil and gas industry.7. Have the ability of using computer and advanced techniques and managing advanced equipment rightly.三、主干学科与主要课程ⅢMajor Disciplines & Major Courses主干学科:石油工程、交通运输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Major Disciplines: Petroleum engineering,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Ship and ocean engineering主要课程:工程力学、工程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及传热学、物理化学、泵和压缩机、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油气管道设计与管理、油气集输、油库设计与管理、油气储运工程最优化、技术经济学、燃气输配、油气运输船舶等Major Courses: Engineering Mechanics, Fluid Mechanics, Thermodynamics for Engineering and Heat Transfer, Physical chemistry, Pumps and Compressors, Fundamentals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 Electric Technology, Design and Management of Oil/Gas Pipelines, Oil and Gas Gathering and Transportation, Oil Depot Design and Management, Oil and Gas Storage and Transportation Optimization Engineering, Technology economics, Urban Fuel Gas Transportation & Distribution, Oil or Gas Transport Tanker etc.四、特色课程ⅣCharacteristic Courses油气集输、油库设计与管理、燃气输配、油气管道设计与管理、油气运输船舶、水上油运管理Oil and Gas Gathering and Transportation, Oil Depot Design and Management, Urban Fuel Gas Transportation & Distribution, Design and Management of Oil/Gas Pipelines, Oil or Gas Transport Tanker, Oil and Natural Gas Shipping Management五、学制与学位ⅤLength of School and Degree修业年限:四年Duration:Four Years授予学位:工学学士Degree Granted: Bachelor of Engineer六、最低毕业学分规定ⅥGraduation Credit CriteriaCredit Criteria of Different Kinds of CoursesTotal 总学分Required Courses必修课学分Selective Courses选修课学分Practice Courses集中性实践课学分Study Credit after Class课外学分190 119.5 25 35.5 10 七、课程修读指导建议ⅦRecommendations on Course Studies1、考研学生建议选修概率论与数理统计B;2、在进行油气管道设计与管理、油气集输、油库设计与管理、油气储运工程最优化、燃气输配、油气运输船舶等课程学习前,应先修工程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及传热学、泵和压缩机;3、辅修第二专业必须修满50学分以上,毕业设计为6个学分。
1.The student for participating in Graduate Entrance Examination should choose Probability and Mathematics Statistic B.2.The student should study Fluid Mechanics, Thermodynamics for Engineering and Heat Transfer, Pumps and Compressors, then Design and Management of Oil/Gas Pipelines, Oil and Gas Gathering and Transportation, Oil Depot Design and Management, Oil Depot Design and Management, Oil and Gas Storage and Transportation Optimization Engineering, Urban Fuel Gas Transportation & Distribution, Oil or Gas Transport Tanker etc.3.The Sec-Professional student needs to obtain more than 50 credits. Design for Graduation is 50 credits.八、理论教学进程表Ⅷ Theory Course Schedule课程类别Courses Classifi-ed课程性质CoursesNature课程名称Course Name学分Crs学时分配Including建议修读学期ProposedCourses Term第二专业Sec-Professional总学时Tot hrs.实验Exp.上机Operation实践Practice课外Extra-cur.通识课程Public Basic Courses 必修课RequiredCourses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orals, Ethics and Fundamentals of Law3 48 8错误!未找到引用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