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最新】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第一学期期中家长会PPT课件

合集下载

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后家长会-PPT

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后家长会-PPT
蒙,老师讲过的一错再错 • 抄作业现象 • 自认为某一学科简单,从而不屑写作业
班级存在问题(成绩背后的问题)
• 三、效率产生差距 • 学习效率不高,无法迅速进入学习状态; • 自习时间 自觉自律性差,懒散 • 周末假期过于放松,看电视或打游戏上网导致作业马马虎虎完成
班级存在问题(成绩背后的问题)
尊敬的家长们:
• 周末好!非常感谢您能在百忙之中抽空来参加 我校举行的家长会,希望我们能在今天有个愉快良 好的沟通和交流!
班主任原则:
•我们的班规采用“小组划分奖惩制”促 进班级学生之间的竞争与合作。 •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孩子,不放弃每一 名学生。 •希望孩子们能健康成长,不断进步, 成人成才。
本次家长会内容:
班级前十名:
• 第一名:赵可鑫 759.5 • 第二名:杨亚萌 753 • 第三名:李之畅 752 • 第四名:郭蕾 748.5 • 第五名:张新乐 747.5 • 第六名:郑建欣 745.5 • 第七名:燕芳政 735,5 • 第八名:李佳琪 701 • 第九名:霍如欣 698 • 第十名:冯雪月 682
初二重要性的另一方面——生物、地理会考
•过完年六月份生物、地理两个学科将 进行毕业考试,分数都计入初三毕业 考试的总分,作为考高中的依据
“初二现象”——心理
• 初二阶段的学生刚好是处于人生心理断乳期 • 生理特征进入青春期,在心理上自我感觉已是成年人 • 但由于知识、生活实际能力欠缺,所以这个阶段的孩子最容易出现问题,
• 四、其他方面 • 迟到现象 • 课堂趴在桌上 • 零食吃个不停 • 把教室当成生活场所(照镜子擦油油梳头发) • 身上没有中学生的朝气,学习没有目标,过一天算一天,得过且过混日子
学习成功进步的秘诀

初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家长会PPT课件:家校合作,齐抓共管

初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家长会PPT课件:家校合作,齐抓共管

第二部分
透过成绩找问题
一、上课质量决定成绩
有些学生学习没有预习,经常忘带东 西、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做小动作、 讲小话,看窗外不愿意做笔记,课堂
效率低。
二、效率产生差距
在学校里,有些学生自觉性比较差, 没有充分利用午休时间和自习课时间 学习。放学之后,没有及时回家,在 外游荡,很晚才进入学习状态。做完
青春期学生变化
独立性开始增强
孩子的独立性增强了,总想摆脱对教师和家长的依赖,总认为自己不 是孩子了,有事不愿和父母及师长交流。所以希望各位家长能因势利 导的为学生安排一些学生力所能及的家务事,一方面满足学生要求独 立的心理变化,另外一方面又能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一个人责任感的 培养将在他未来的一生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第三名
第四名
觅知 650分
觅知 650分
觅知 650分
5
第五名
觅知 650分
6
第六名
觅知 650分
本次班级前十名及总分
7
8
9
第七名
第八名
第九名
觅知 650分
觅知 650分
觅知 650分
10
第十名
觅知 650分
进步之星
名次上升较大
某某某 小觅觅 觅知
觅知 小觅 实习觅知
各科成绩前三名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作业后没有复习预习。
透过成绩找问题
三、作业质量值得重视
有些学生作业马虎,作业差错多,选择题乱猜,计算题只有 答案没有过程;老师讲评过的练习始终没有及时订正的习惯, 导致已做过的练习屡做屡错。到考试时遇到难题不是去思考, 而是乱猜。
四、家庭配合很关键
学校教育离不开正确家庭教育的配合,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倘若没有良好,正确合理的家庭教育配合,再好的师资和学 校都不可能产生好的教育效果。 希望家长主动监督、检查作 业、预习、复习工作。

八年级期中家长会(共32页PPT)

八年级期中家长会(共32页PPT)
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无论是培养良好习惯、改正缺点,还是实现目标, 都需要确保这些要求是可操作的。"操作"意味着孩子清楚每一步骤该做什么,以 及如何达成。如果对孩子的期望仅仅是一个理论上的计划,那么孩子很难按照 你的意愿去行动。因此,在设定目标时,应确保其具有明确的步骤和可操作性。
第四
部分
招数六:保护孩子的自尊心
第三
部分
青春期学生变化(逆反心理增强) 在这个阶段,学生们的逆反心理尤为明显。这种心理的增强源于学生独
立性的提升,同时也因为学生们需要承担的任务越来越多。随着学习任务的 加重,学生们的娱乐时间逐渐减少,心理的不满情绪逐渐累积。因此,从这 个时期开始,家长们的教育方式应该从命令式转变为讨论式,让学生们自己 说出他们的错误之处,并让他们自己设定接受惩罚的方式。我建议家长们可 以与子女就某些问题达成共识,共同制定一些家庭规则。
勤 奋学 习
开 拓进 取
第四部分
家庭教育指南
Basic information of the class
携 手 同 行 ·家 校 共 育
第四
40%
01 学生的自身努力
20%
02 教师的教育力
部分
30%
03 家长的推动力
10%
04 社会的影响力
第四
部分
如果没有整个社会首先是家庭的高度教育素养,那么不管老师付出多 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美的效果,学校里的一切问题都会在家庭里折射出来, 而学校复杂的教育过程产生困难的根源也都可以追溯到家庭。
1、过分保护,给学生造成心理压力, 影响学生们的正常学习。 2、期望值过高,超过了孩子实际水平,这样容易挫伤孩子的自信心。 3、对孩子的身体倍加呵护,却忽视了孩子的心理健康。 4、不注重言传身教,不要孩子做的事情,自己却做了。

八年级上期中考试家长会-PPT

八年级上期中考试家长会-PPT

• 9.请给孩子适当的压力。
对于学习,我认为不是人人都有天分,量力而行。 不要给孩 子过大的 压力,这 样会适得 其反。也 不能一点 压力也没 有,这样 孩子就不 会努力。 有时家长 还会给孩 子许愿, 考好就奖 励,考不 好就打骂 。孩子的 意识中, 学习就是 应付父母 ,是件很 无趣的事 情,不是 他必须做 的。要让 孩子明 白在校学 习只是过 程,不是 结果。
2、良好习惯的养成非常重要,包括学习 习惯、思维习惯、生活习惯、饮食习惯、 卫生习惯等,这些都有助于孩子的成长。
给家长们的几点参考:
3、要尽量控制孩子的零用钱和上学、 回家的时间,教育孩子少与社会上 的或其他学校的人搭朋友。
4、工作再忙也要抽点时间来多了解 孩子在校的表现和学习成绩情况。 因为我们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孩子 将来的美好前途!
12、尽量表扬孩子,孩子具有一定的自信心, 才会肯去学习要使孩子每天都感觉到他在学 习上取得了一定进步,哪怕是改正一个缺点。
13、多关心孩子的学习内容和实际进步程度, 家长要多询问孩子最近学习了什么掌握得如 何等。
14、经常给孩子制订几个容易达到的小目标, 这样可以使孩子感觉到能够做到,树立孩子自 信心,从而有利于孩子发挥出潜能。
• 5.请使孩子明白父母的辛苦 • 让孩子学会爱父母。
对于很多孩子,父母在他们的 心目中就是那个必须给他钱的人。他 们从来不知道家长挣钱不容易,我想 很多家长常对孩子说这样的话:“只 要你好好学习,花多少钱我都愿意。” 孩子就会觉得自己花钱心安理得,学 不学习都一样。反正需要什么就有人 送来。助长孩子不劳而获的思想。
• 8.请帮解决孩子思想上的实际问 题。
初二学生思想正处于波动时期,学业加深, 功课增加,作业量猛增,很多学生都感到吃力。 加之周围环境的影响,孩子厌学情绪滋生,与 社会闲杂人员接触,孩子对社会抱有一定的幻 想,认为学校是一种束缚,在校学习是一种折 磨。在此,我诚恳希望各位家长别让孩子过早 进入成人化的世界,这对孩子来说是悲哀的。 看不到纯真,只有尔虞我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逆反心理严重 老师们分析,初二学生的另一特点 是“不服管教”。一些同学对老师﹑家 长的批评不再虚心接受,开始反驳﹑顶 撞,甚至嘲笑师长,越是父母﹑老师不 让做的事,他们越起劲,一定要和师长 “对着干”。
3、交友不慎。 初二学生自我意识逐渐发展,他们有了 一定的评价能力,一些行为与做法,希望 得到老师和同学的理解。但由于他们的思 维独立性和批判性还处于萌芽阶段,容易 受外界影响。如有些学生有点成绩就盲目 自满,认为高人一等,遇挫折时则盲目自 卑,垂头丧气,而且他们彼此之间情绪感 染性极强,做好事和做坏事都有从众心理, 甚至拉帮结派等现象。
2016年:
2017年分数线
三、关注青春期的学生
1﹑学习成绩下降
在学习上,初二是一个分水岭,一部 分同学在初二进步很快,由成绩中等上 升为优秀,但也有一部分学生存在畏难 情绪,将心思用在学习之外,成绩迅速 下降,对学习失去兴趣,自暴自弃,从 此一蹶不振。这样的同学到了初三往往 很难有所突破,中孝的失利难以避免。
十问: 1、在外留宿。 2、回家很迟。 3、带同学住宿。 4、打电话时间长,次数多。 5、受伤回家。 6、超消费要问。 7、超出友谊关系的异性朋友。 8、成绩突然下降。 9、穿奇装异服,爱好打扮, 10、沉默寡言。
五关注: 1.关注孩子的理想、目标和要求 2.关注孩子的学习习惯、作业完成情况 3.关注孩子的细微变化,帮助孩子度过 “危险”时期 4.关注孩子的伙伴群 5.关注孩子书包的内容
家校同心, 师生同行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八年级(1)班家长会
尊敬的各位家长: 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抽空来参加 家长会,协助并参与我们的教 育教学工作。关心、帮助、督 促贵子女学习是我们共同的心 愿!使您的孩子得到全面发展 和提高是我们共同的目标!
明年的这个时候孩子就已经进入初 三的关键时期,我们召开了这次家长会, 应该说意义是深远的,既是期中试后的 总结,又是期末考试的动员,更是展望 初三的一个预备会。要使教师家长进一 步达成共识,形成教育的最大合力,把 初二的基础打的更加坚实,为初三的学 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为孩子在未来的竞 争中准备实力。
(3) 加强与老师的联系。个别学生 不愿意与家长交流,尤其不想和家 长说学校里的情况,这样一来,家 长往往不能从孩子那里知道他们最 近的表现和变化,这就需要家长能 够经常和老师联系,了解孩子的全 面情况,就一些问题和老师沟通, 双方合作,为孩子保驾护航。
给家长的建议
1.要尽量控制孩子的零用钱和上学、回家的 时间,时刻了解学生的动向。 2 希望家长在假期、周六、周日这段时间内督 促孩子多看书,少看电视,尽量不要上网打 游戏。 3、 不要把手机、MP3等东西给子女带 来学校。
2014年的: 十五中(公助生):542分(择校生):468分 二十四中(公助生):577分(择校生)547分 师大附中(公助生):548分(择校生)511分 四中(公助生):497分(择校生):413分 九中(公助生):502分(择校生):440分 十七中(公助生):544分(择校生)503分 二十三中(公助生):509分(择校生)442分 二十七中(公助生):535分(择校生)488分 四十一中(公助生):482分(择校生)446分 四十二中(公助生):564分(择校生)513分 四十三中(公助生):604分(择校生)582分
4.很多学生有抄作业现象,而且非常 严重
• 二、探讨今后学生的教育问 题,树立切实可行的学习目 标。
没有目标, 就没有动力!
哈佛大学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关于目标对人生影响的跟踪调查。调查 的对象是一群智力、学历、环境等条件都差不多的大学毕业生。结 果是这样的: 27%的人,没有目标; 60%的人,目标模糊; 10%的人,有清晰但比较短期的目标; 3%的人,有清晰而长远的目标。 以后的25年,他们开始了自己的职业生涯 …… 25年后,哈佛再次对这群学生进行了跟踪调查。结果是这样的: 27%的人,他们的生活没有目标,浑浑噩噩过日子,过得很不如意, 生活没有激情,并且常常抱怨自己的命运不好。 60%的人,他们安稳的生活与工作,但都没有什么特别的成绩,几 乎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 10%的人,他们的短期目标不断的实现,成为各个领域中的专业人 士,大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 剩下3%的人,25年间他们朝着一个方向不懈努力,几乎都成为各 界的成功人士,其中不乏行业领袖、社会精英;
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1.有些学生学习没有动力,上课 注意力不集中,不愿意做笔记,课 堂效率低.
2.在学校里,有些学生自觉性比较 差,没有充分利用自习课时间学习。
放学之后,没有及时回家,在外 游荡,作业又未完成。做完作业后 没有复习预习。 周末、假期时间过于放松。
3. 有些学生作业马虎,字迹太差, 作业差错多;老师讲评过的练习始 终没有及时订正的习惯,导致已做 过的练习屡做屡错。到考试时遇到 难题不是去思考,而是乱猜。
让我们相信明 天会更好!
2015年的: 十五中公助生542分,择校生468分; 二十四中公助生569分,择校生547分; 师大附中公助生548分,择校生511分; 四中公助生497分,择校生413分; 九中公助生502分,择校生440分; 十七中公助生544分,择校生503分; 二十三中公助生509分,择校生442分; 二十七中公助生535分,择校生488分; 四十一中公助生482分,择校生446分; 四十二中公助生564分,择校生513分; 四十三中公助生604分,择校生582分
4、 学习方面,关心学生每一天的学习情况,检 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
5 每天给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多鼓励 孩子,多与孩子一同学习。
家长们,我们的目标是统一的, 我们的任务是一致的,愿我们相 互合作,把我们的学生,您的孩 子,培养成学习勤奋,品质优良 的优秀人才,为将来学生的升学、 就业、乃至整个人生的发展打下 坚实的良好的基础。
对家长的建议
(1)对孩子的变化应早有心理 准备。如果家长对初二学生心理 的发展充分了解,就会对孩子的 行为多一分理解,即使孩子出现 问题,也会用比较科学的态度来 解决。
(2)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应该 用平等的态度与孩子交流,而不 是简单的说教。比如发现孩子迷 恋网络﹑染头发等问题。家长们 一定要放下架子,跟孩子就这一 问题进行沟通,了解孩子的想法, 和这样做的原因,然后再对孩子 进行合理的引导,而不是强硬的 说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