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 焦耳定律
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第十八章第四节18.4焦耳定律图文课件 (共18张PPT)

三、电能和电热关系
1.当电流通过导体时,如果电能全部转化为 内能,而没有同时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量,那么电 流产生的热量Q 就等于消耗的电能W,即
Q = W = UIt =I2Rt=
U R
2
t
如:电暖器,电饭锅,电炉子等。 2.当电扇工作时,消耗的电能主要转化为电 机的机械能: 电能 内能+机械能
W> Q 热
1.内容: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 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 2.公式:Q = I2Rt I——安(A)
3.单位:焦耳(J)
R——欧(Ω) t——秒(s)
4、推导公式:Q = W = UIt =I2Rt=
U
2
R
t
当电流通过导体时,如果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以上公式 通用,当电能转化为内能以外的能量时,W = UIt只能用来 计算电功,Q = I2Rt 只能用来计算电热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学习外语并不难,学习外语就像交朋友一样,朋友是越交越熟的,天天见面,朋友之间就亲密无间了。——高士其 2、对世界上的一切学问与知识的掌握也并非难事,只要持之以恒地学习,努力掌握规律,达到熟悉的境地,就能融会贯通,运用自如了。 ——高士其 3、学和行本来是有联系着的,学了必须要想,想通了就要行,要在行的当中才能看出自己是否真正学到了手。否则读书虽多,只是成为一座死书库。 ——谢觉哉 4、教学必须从学习者已有的经验开始。——杜威 5、构成我们学习最大障碍的是已知的东西,而不是未知的东西。—— 贝尔纳 6、学习要注意到细处,不是粗枝大叶的,这样可以逐步学习摸索,找到客观规律。 ——徐特立 7、学习文学而懒于记诵是不成的,特别是诗。一个高中文科的学生,与其囫囵吞枣或走马观花地读十部诗集,不如仔仔细细地背诵三百首诗。——朱自清 8、一般青年的任务,尤其是共产主义青年团及其他一切组织的任务,可以用一句话来表示,就是要学习。—— 列宁 9、学习和研究好比爬梯子,要一步一步地往上爬,企图一脚跨上四五步,平地登天,那就必须会摔跤了。—— 华罗庚 10、儿童的心灵是敏感的,它是为着接受一切好的东西而敞开的。如果教师诱导儿童学习好榜样,鼓励仿效一切好的行为,那末,儿童身上的所有缺点就会没有痛苦和创伤地不觉得难受地逐渐消失。 ——苏霍姆林斯基 11、学会学习的人,是非常幸福的人。 ——米南德 12、你们要学习思考,然后再来写作。 ——布瓦罗 13、在寻求真理的长河中,唯有学习,不断地学习,勤奋地学习,有创造性地学习,才能越重山跨峻岭。 ——华罗庚 14、许多年轻人在学习音乐时学会了爱。—— 莱杰 1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 ——乌申斯基 16、我们一定要给自己提出这样的任务:第一,学习,第二是学习,第三还是学习。 ——列宁 17、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对自己,“学而不厌”,对人家,“诲人不倦”,我们应取这种态度。 ——毛泽东 18、只要愿意学习,就一定能够学会。 ——列宁 19、如果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结果是使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他的一生永远是模仿和抄袭。—— 列夫· 托尔斯泰 20、对所学知识内容的兴趣可能成为学习动机。—— 赞科夫 21、游手好闲地学习,并不比学习游手好闲好。—— 约翰 · 贝勒斯 22、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自然哲学使人精邃,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学使人善辩。——培根 23、我们在我们的劳动过程中学习思考,劳动的结果,我们认识了世界的奥妙,于是我们就真正来改变生活了。 ——高尔基 24、我们要振作精神,下苦功学习。下苦功,三个字,一个叫下,一个叫苦,一个叫功,一定要振作精神,下苦功。——毛泽东 25、我学习了一生,现在我还在学习,而将来,只要我还有精力,我还要学习下去。 ——别林斯基
18.4焦耳定律

二、焦耳定律 1.内容: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 跟 电流的二次方 成正比, 跟 导体的电阻 成正比, 跟 通电时间 成正比。
2.公式: Q = I 2 R t
J A Ωs
《一课一练》P77 【例2】
训练1.某导体的电阻是 2Ω,通过 2A 的电流时, 1min 产生多少焦耳的热量?
解:Q =I 2 R t =(2A)2×2Ω×60s =480J
训练2.一根 60Ω 的电热丝接在 36V 的电源两端, 在 5min 内共产生多少热量?
解:I
=
U R
=
36V 60Ω
=0.6A
Q =I 2 R t =(0.6A)2×60Ω×5×60s =6480J
训练3.一个额定功率是 440W 的电饭锅,
在额定电压下使用 20 min,求:
(1)这个电饭锅产生多少电热。
小结
★电热的计算★
1.焦耳定律: Q = I 2 R t 2.电 热 器: Q = W = P t
《一课一练》P77 【例3】
电热的防止
非电热器工作时产生的电热是 有害 的, 所以要及时 散热 。 如: 散热窗 、 散热片 、 散热风扇 。
三、电热的利用和防止
1.电热与电能
电 热 器:Q = W 非电热器:Q > W
2.电 热 器是利用电流的 热 效应来工作。
3.非电热器工作时产生的电热是 有害 的, 因此非电热器要及时 散热 。 如: 散热窗 、 散热片 、 散热风扇 等。
解:I
=
P U
=
440W 220V
=2A
电热:Q =5.28×105J
R
=
U I
=
220V 2A
=110Ω
课件3:18.4 焦耳定律

实验探究电热Q与I、R、t的关系:
设计实验
①研究方法
控制变量法
Q1:怎样研究通电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阻的关系?
☆实验中应控制哪些因素相同? 电流I和通电时间t ☆怎样控制电流 I 相同? 将阻值不同的电阻串联在电路中
Q2:怎样研究通电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关系? ☆实验中应控制哪些因素相同?
电阻R和通电时间t ☆怎样改变电路中的电流 I 呢? 接入电压不同的2个电路 Q3:如何比较通电导体产生热量的多少?
第十八章 电功率
4 焦耳定律
下列用电器有什么共同之处?
一、电流的热效应
导体中有电流通过的时候,导体要发热,这种现象叫做电 流的热效应。 注意:电流具有热效应的主要原因是导体有电阻。
二、电热器
1.定义: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的装置,称之为电热器。
2.电热器的主要组成部分: 发热体 注意:发热体是由电阻大,熔点高的合金材料制成的。
Q1的 ( B )
A、2倍
B、4倍
C、0.25倍
D、0.5倍
问题2
1、课文前面“?” 中为什么“觉察不出和灯相连的电线发 热”?
2、课文前面“?”中的和电炉相连的电线为什么显著发热?
3、从第四节的例题知道,额定电压相同的灯泡,额定功率越 大,电阻越小,单位时间内产生的热量越多。可是按照焦耳定 律,电阻越大,单位时间内产生的热量越多。二者似乎有矛盾, 这是怎么回事?
三、焦耳定律
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平方成正比,与导体的 电阻成正比,与通电时间成正比.
公式:Q = I2 R t
单位: I-A, R-Ω, t-s, Q-J
纯电阻电路 ---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
Q热= I2Rt Q热 = W = UIt
18.4 焦耳定律

焦耳定律适用于任何用电器的热量计算。
对只存在电流热效应的电路均可用这些公式来计算热量。
电功与电热的区别与联系
①电功与电热的区别
电功是指电流通过一段电路所做的功,它的大小表示电路
消耗电能的多少,也表示有多少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电热是指电流通过一段电路做功时,电能转化为内能的
那一部分。
两者表示的意义不同,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例如:当电扇工作时,消耗的电能主要
转化为电机的机械能,有少部分转化为内能发热。
W总=UIt =W机械能+Q热量
电能>内能
总结:电功与电热的联系
① 在纯电阻电路,电流所做的功只转化为内能,电路消耗
的电能和生成的内能在数值上是相等的,即W=Q,如电炉、电
热器、电熨斗等.
② 在非纯电阻电路中,如含有电动机等,电流做的功一部
②影响电功大小的因素
电流所做的功与 电压、电流、通电时间 成正比。
③公式:
W = UIt
④国际单位:焦耳(J)
1焦 =1伏·1安·1秒
思考:生活中,利用电能转化为内能的用电器有哪些?
通电后产生热量取暖
通电后可以烧开水
电热水壶
电热扇
电能转化内能
能转化为能的现象
:
电饭锅
通电后产生热量煮饭
电热毯
通电后电热毯发热
想一想:
导线和电熨斗串联,为什么电熨斗很热而导线并不很热?
猜想:
可能与电阻有关;
可能与电流有关;
可能与通电时间有关;
研究方法:
控制变量法
视频讲解《探究实验—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通电时间的关系》
实验探究
实验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置
1804 焦耳定律

物理
九年级
全册
第十八章
电功率
§18.4 焦耳定律
生活中,许多用电器通电后,都伴有热现象产 生。请举例说明。
一、电流的热效应
电流通过导体时电能转化成内能,这个现象叫 做电流的热效应。
想想议议
电炉丝和导线通过电流相同,为什么电炉丝热
得发红,而导线却几乎不发热? 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的多少跟什么因素有关?
火线
供 电 站 零线 小 明 家
电池的充、放电计算
蓄电池、手机用锂电池可多次使用,充电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放电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通常手机上标有“3.7V 780mA·h”表示电池的额定电压为3.7V,容量为780mA·h 则 电池能储存的电能 W=3.7V×780mA·h=3.7V×0.78A×3600s=10389.6J
二次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
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
2.公式:Q = I2Rt
3.单位:焦耳(J)
三、电能和电热关系
1.当电流通过导体时,如果电能全部转化为 内能,而没有同时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量,那么电 流产生的热量Q 就等于消耗的电能W,即
Q = W = UIt = I2Rt 如:电暖器,电饭锅,电炉子等。 2.当电扇工作时,消耗的电能主要转化为电 机的机械输送与线损
(2)在保证输送功率不变的情况下,为什么采用高压送电?
(3)若使用相同的输电线,输送相同的电功率,从减少输电 线的电能损失,确保供电来看,在500kV和110kV高压输电方案 中,应选用哪种输电方案?所选方案的输电损失为另一方案的 百分之几?
小明学了家庭电路知识后,利用电能表和秒表测量家中电热水 器的实际功率。他的做法是:打开标有“220V 1210W”的热水 器,关掉家里的其他用电器,测得电能表(标有“1800r/kWh”) 的铝盘转过200转所用的时间是400s。(热水器电热丝的阻值不 变),求: (1)热水器的实际功率; (2)通过热水器的电流; (3)下图是小明家的供电线路。已知此时供电站输出的电压是 220V,则供电站距他家多远?(已知每1km导线的电阻为5欧)
18.4焦耳定律-知识点梳理

3.电热的利用和控制
利用:制造电热器,发热体是由电阻率大、 熔点高的合金丝绕在绝缘材料上做成的。 其优点是:一是清洁卫生,没有环境污染; 二是热效率高;三是可以方便地控制和调 节温度。 控制:装风扇和安散热窗等加快散热,防 止电热危害电器。
谢谢观赏
让我们一起来互动吧!
/xiangshangba 订阅号:xiangshangbawlzx
第十八章 电功率
四、焦耳定律
目录
电流的热效应
焦耳定律
电热的利用和控制
1.电流的热效应
定义:电流通过导体时电能转化成热。 能量转化:电能转化为内能。 应用:电炉、电熨斗、电饭煲、电热毯等。
2.焦耳定律
探究方法:控制变量法 实验装置: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焦耳定律
内容: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 次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 间成正比。 公式:Q=I2Rt。 Q-热量-J、I-电流-A、R-电阻-Ω、t-通电时间-s 注意:在电路中接入的是电炉、电烙铁等“纯 电阻性”的用电器,当电流通过时,消耗的电 能全部转化为内能,此时消耗的电能与电热相 等,即W=Q,可以用计算电能的公式计算电热。 当电路中接入的是电动机,则消耗的电能中大 部分转化为机械能,电热只占小部分,W>Q, 只能用焦耳定律求电热了。
思创教育--18.4焦耳定律

越多。二者似乎有矛盾,这是怎么回事?
答:前者说电阻越小,正常工作时单位时间内
产生的热量越多,前提条件是电压相同;而后者说,
电阻越大,单位时间内产生的热量越多,前提条件
是电流相同,两者并不矛盾。所以我们在应用公式
时应该特别注意条件。
讨论
前面现象的解释 电炉丝和导线通过电流相同,为什么电炉丝热
得发红,而导线却几乎不发热?
答:略
额 1210W 解: (1)根据P额=U额I额,得: I额= = =5.5A 2 U 220V U额 2 额 2 U P = (2)根据 额 R 得:R= 额 = (220V) =40Ω P 1210W 额
(3)m=ρV=1千克/升 1升=1千克 5 ×10 ∴Q=CmΔt =4200J/(Kg. ℃) × 1Kg ×(100℃-20℃) =3.36 5 2 2 10 3.36 U 实 (210V) Q Q= * = =0.87=87% ∴ η = =1102.5W (4) P实= = 1102.5W 350S W P t 40Ω 实 R *
(4)爱探究的小强用另一只电流表A2和一个5W的 定值电阻R,连接了如图14 所示的电路,同样测 出了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具体操作是:闭合开关 ,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流表A2的示数为 0.5 A,小灯泡正常发光。此时电流表A1的示数 如图15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1 W。
6.在家庭电路中,有时导线长度不够,需 要把两根连接起来,而连接处往往比别处 更容易发热,加速老化,甚至引起火灾。 这是为什么?
答: 根据公式P=I2R可知,在电流相等时,电阻越大, 电功率越大。导线相互连接的位置接触电阻比较 大,因而电能转化为热的功率也较大,造成此处 比别处更容易发热,加速老化甚至引起火灾 。
18.4《焦耳定律》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九年级物理人教版全一册

18.4《焦耳定律》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九年级物理人教版全一册在进行《焦耳定律》这一节的教学设计时,我思考的是如何让学生在理解能量转换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到能量转换过程中的能量损失,从而引入焦耳定律的概念。
一、设计意图在设计这一节课的时候,我采用了从实践到理论的思路。
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能量转换的过程,然后引导学生思考能量转换中的损失问题,引入焦耳定律。
这样的设计方式旨在让学生能够从实践中感受到理论知识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能量转换的概念。
2. 让学生了解焦耳定律的内容及其应用。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焦耳定律的公式及其含义。
难点:焦耳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实验仪器、投影仪、电脑。
学具:实验报告册、笔记本。
五、活动过程1. 实验观察: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能量转换的过程,记录下实验数据。
2. 思考讨论:引导学生思考能量转换中的损失问题,让学生尝试解释损失的原因。
3. 引入焦耳定律:在学生对能量转换损失问题有一定理解的基础上,引入焦耳定律的概念,解释其含义。
4. 公式推导:让学生通过实验数据,推导出焦耳定律的公式。
5. 应用讨论:让学生运用焦耳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焦耳定律的公式及其含义。
难点:焦耳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让学生写了实验报告,并对自己在实验中的表现进行了反思。
同时,我布置了一道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焦耳定律解决。
在课后拓展延伸中,我鼓励学生查阅相关资料,深入了解焦耳定律在现代科技领域的应用。
通过这一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对能量转换和焦耳定律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在实验操作和实际问题解决中,学生的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但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部分学生在推导焦耳定律公式时,存在一定的困难。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关注这部分学生的学习情况,寻找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线
新知探究
探究一 研究电热与电阻关系
R1 = 2 Ω R2 =6 Ω
A
2Ω
6Ω
在电流相同、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电阻越大,这个电阻产生的热量越多。
新知探究
探究二 研究电热与电流关系
R=5Ω
R=5Ω I1 R=5Ω I = 2I 1
I
A 在电阻相同、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通过一个电阻的电流越
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成正 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 Q=I²Rt
3、电热的利用和防止
作业布置
1. 完成导学与演练《焦耳定律》对应习题 2. 复习本章内容
随堂测试
定律应用
3.一根100Ω 的电阻丝通过的电流是2A,它的电功率是 400 通电1min时产生的热量是 24000 J。 2:3 。 4.电阻R1、R2串联在电路中,R1=4,R2=6,则P1:P2=_____ Q1:Q2=______ 2:3 。 W
课堂小结
小
1、电流的热效应: 2、焦耳定律: 公 式:
电热的利用和防止
随堂测试
定律应用
1.电炉丝和导线通过的电流相同。为什么 电炉丝热的发红,而导线却几乎不发热?
原因:导线电阻远小于电炉丝电阻,产生的热量少。
随堂测试
定律应用
2.一根60Ω 的电阻丝接在36V的电源两端,在5min内共产生多少热量?
解: 通过电阻丝的电流为:
I=
U 36V = =0.6A R 60Ω
W>Q
新知探究
应用1
1.电热的利用
电热器的优点: 清洁卫生,没有环境 污染,热效率高,还 可以方便地控制和调 利用电热孵化器孵小鸡 节温度。 用来加热
电热的利用和防止
新知探究
应用2
2.电热的防止
很多情况下我们并不希望用电器的温度过高。如:电视机的后盖有 很多孔,为了通风散热;电脑运行时要用微型风扇及时散热等等。
新知探究
探究三 研究电热与通电时间的关系
观察分析
在电阻相同、电流相同的情况下,通时间越长,这个电阻产生的热量 越多。
新知探究
结论 实验结论
结论1. 在通电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的条件下
电阻越大,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 结论2. 在电阻和通电时间相同的条件下 电流越大,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 结论3. 在通电电流和电阻相同的条件下 通电时间越长,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
人物
焦 耳
焦耳(James Prescott Joule,
1818—889),英国物理学家。用
近 40 年的时间做了 400 多次实验, 研究热和功的关系。通过大量的实 验,于1840 年最先精确地确定了 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电阻和通 电时间的关系。
新知探究
定律 焦耳定律
内容: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 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 公式: Q = I²Rt 意义:热量 电流 电阻 时间 单位: J A Ω S
自主学习反馈
完成导学与演练 第4节 焦耳定律 课前导学 要点 1
1.电热水器、电熨斗、电饭煲等这些用电器有什么共同特点?
都是用电来工作,都能发热
2. 电流通过导体时电能转化成内能,这咱现象叫做电流的热效应。
情境导入
电阻丝
电炉丝和导线通过电流相同,为什么 电炉丝热得发红,而导线却几乎不发热? 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的多少跟什么 因素有关?
电流产生的热量为: Q=I2Rt=(0.6A)2×60Ω×5×60s=6480J
随堂测试
定律应用
3.额定电压相同的灯泡,额定功率越大,电阻越小,正常工作时单位时间内产 生的热量越多。可是按照焦耳定律,电阻越大,单位时间内产生的热量越多。二者
似乎有矛盾,这是怎么回事?
答:前者说电阻越小,正常工作时单位时间内产生的热量越多,前提条件 是电压相同;而后者说,电阻越大,单位时间内产生的热量越多,前提条件是
第十八章 电功率
第4节 焦耳定律
学习目标
1.通过生活实例,认识电流的热效应。 2.能在实验的基础上引出焦耳定律,会用焦耳定律进行计算。 3.通过电热的利用和防止,学会辩证地看待问题。
自主学习
请自主学习p99页的内容,解决以下问题:
1.电热水器、电熨斗、电饭煲等这些用电器有什么共同特点?
2.根据课本图18.4-1思考:使用这些用电器时,热量是从哪里来的?
电流相同,两者并不矛盾。所以我们在应用公式时应该特别注意条件。
随堂测试
定律应用
1. 两个电热器的电阻之比为4︰3,通过相同的电流,在相等的时间里产生的热 量之比为_____ 4︰3 ;若两个电热器的电阻相同,通过的电流强度为1︰3,在相等的 时间里产生的热量之比为______ 1︰9 。 2.当0.2安的电流通过一金属线时产生的热量为Q1,若使通过的电流增加到 0.4安时,在相同的时间内产生的热量为Q2,那么Q2是Q1的( B ) A. 2倍 B. 4倍 C. 0.25倍 D. 0.5倍
新知探究
电能 电热
电能与电热的关系
1.当电流通过导体时,如果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而没有同时转 化成其他形式的能量,那么电流产生的热量Q 就等于消耗的电能W,即
Q =W =UIt =I 2 Rt
(纯电阻电路)
如:电暖器,电饭锅,电炉子等。 2.当电扇工作时,消耗的电能主要转化为电机的机械能: 电能 内能+机械能 (非纯电阻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