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人教版A选修2-1导学案第二章 圆锥曲线与方程--§2.1.1 曲线与方程(1)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2-1 教案目录

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2-1 教案目录

学科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2-1编写组责任人序号知识模块教案标题编写人1人教版 选修2-1第一章 常用逻辑语 同步复习教案1( 基础)小榄校区(关潮辉)2人教版 选修2-1第一章 常用逻辑语 同步复习教案1( 提高)小榄校区(关潮辉)7人教版 选修2-1第一章 常用逻辑语 同步复习教案2( 基础)小榄校区(温艺铭)8人教版 选修2-1第一章 常用逻辑语 同步复习教案2( 提高)小榄校区(温艺铭)9人教版 选修2-1第一章单元复习教案(基础)小榄校区(泰龙、马俊)10人教版 选修2-1第一章单元复习教案(提高)小榄校区(泰龙、马俊)11第一章单元测试卷(基础)小榄校区(泰龙、马俊)12第一章单元测试卷(提高)小榄校区(泰龙、马俊)13人教版 选修2-1 第二章 2.1曲线与方程 同步教案(基础)石岐(基础)贺丽春起湾(提高)郑狄苗14人教版 选修2-1 第二章 2.1曲线与方程同步教案(提高)石岐(基础)贺丽春起湾(提高)郑狄苗15人教版 选修2-1 第二章 2.1椭圆同步教案(基础)石岐(基础)何善庆起湾(提高)郑狄苗16人教版 选修2-1 第二章 2.1椭圆同步教案(提高)石岐(基础)何善庆起湾(提高)郑狄苗17人教版 选修2-1 第二章 2.2双曲线同步教案(基础)石岐(基础)刘冬有起湾(提高)郑狄苗18人教版 选修2-1 第二章 2.2双曲线同步教案(提高)石岐(基础)刘冬有起湾(提高)郑狄苗19人教版 选修2-1 第二章 2.3抛物线同步教案(基础)石岐(基础)肖爱 起湾(提高)郑狄苗20人教版 选修2-1 第二章 2.3抛物线同步教案(提高)石岐(基础)肖爱 起湾(提高)郑狄苗星火教育高中标准教案目录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单元复习单元测试卷第二章圆锥曲线与方程刘冬有。

(新课程)高中数学《第二章 圆锥曲线与方程》导学案 新人教A版选修21

(新课程)高中数学《第二章 圆锥曲线与方程》导学案 新人教A版选修21

1.掌握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定义及标准方程;2.掌握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几何性质;3.能解决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一些问题.7881,文P 66~ P 69找出疑惑之处)复习2:① 若椭圆221x my +=,则它的长半轴长为__________;②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20x y ±=,焦距为10,则双曲线的方程为 ;③以椭圆2212516x y +=的右焦点为焦点的抛物线方程为 .二、新课导学※ 典型例题例1 当α从0到180变化时,方程22cos 1x y α+=表示的曲线的形状怎样变化?变式:若曲线2211x y k k+=+表示椭圆,则k 的取值范围是 .小结:掌握好每类标准方程的形式.例2设1F ,2F 分别为椭圆C :2222x y a b+ =1 (0)a b >>的左、右两个焦点.⑴若椭圆C 上的点A (1,32)到F 1、F 2两点的距离之和等于4,写出椭圆C 的方程和焦点坐标; ⑵设点K 是(1)中所得椭圆上的动点,求线段1F K 的中点的轨迹方程.变式:双曲线与椭圆2212736x y +=有相同焦点,且经过点4),求双曲线的方程.※ 动手试试练1.已知ABC ∆的两个顶点A ,B 坐标分别是(5,0)-,(5,0),且AC ,BC 所在直线的斜率之积等于m (0)m ≠,试探求顶点C 的轨迹.练2.斜率为2的直线l与双曲线22132x y-=交于A,B两点,且4AB=,求直线l的方程.三、总结提升※学习小结1.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定义及标准方程;2.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几何性质;3.直线与圆锥曲线.※知识拓展圆锥曲线具有统一性:⑴它们都是平面截圆锥得到的截口曲线;⑵它们都是平面内到一个定点的距离和到一条定直线(不经过定点)距离的比值是一个常数的点的轨迹,比值的取值范围不同形成了不同的曲线;⑶它们的方程都是关于x,y的二次方程.※自我评价你完成本节导学案的情况为().A. 很好B. 较好C. 一般D. 较差※当堂检测(时量:5分钟满分:10分)计分:1.曲线221259x y +=与曲线221259x y k k+=-- (9)k <的( ). A .长轴长相等 B .短轴长相等C .离心率相等D .焦距相等2.与圆221x y +=及圆228120x y x +-+=都外切的圆的圆心在( ) .A .一个椭圆上B .双曲线的一支上C .一条抛物线上D .一个圆上3.过抛物线28y x =的焦点作直线l ,交抛物线于A ,B 两点,若线段AB 中点的横坐标为3,则AB 等于( ).A .10B .8C .6D .44.直线1y kx =-与双曲线224x y -=没有公共点,则k 的取值范围 .5.到直线3y x =+的距离最短的抛物线24y x =上的点的坐标是 .1.就m 的不同取值,指出方程22(1)(3)(1)(3)m x m y m m -+-=--所表示的曲线的形状.2. 抛物线22x y =-与过点(0,1)M -的直线l 相交于A ,B 两点,O 为原点,若OA 和OB 的斜率之和为1,求直线l 的方程.。

2016-2017学年高二数学人教版A版选修2-1课件:第二章 圆锥曲线与方程 2.2.1(一)

2016-2017学年高二数学人教版A版选修2-1课件:第二章 圆锥曲线与方程 2.2.1(一)

解析答案
1
2 3 4 5
3.已知|AB|=2 5, M 是线段 AB 的中点, 点 P 在平面内运动且|PA|+|PB|=6, 则|PM|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是( B ) A.3, 5 B.3,2 C.3, 3 D.4,2
解析 由题意,知点P的轨迹是以点A,B为焦点的椭圆,
其长轴长为 6,焦距为 2 5,
答案
梳理
(1)标准方程的两种形式
x2 y2 形式一:a2+b2=1(a>b>0),表示中心在原点,焦点在 x 轴上的椭圆的标准 方程,其中 b2=a2-c2. y x 形式二:a2+b2=1(a>b>0),表示中心在原点,焦点在 y 轴上的椭圆的标准 方程,其中 b2=a2-c2.
2 2
(2)椭圆的标准方程与其在坐标系中的位置的对应关系
解析答案
类型三
例3
椭圆中的焦点三角形问题 y2 x2 已知点 P 是椭圆 + =1 上的一点, F 1, F2 分别是椭圆的两个焦点, 5 4
且∠F1PF2=30° ,求△F1PF2 的面积.
反思与感悟
解析答案
跟踪训练 3
x2 y2 已知椭圆的方程为 + =1,椭圆上有一点 P 满足∠PF1F2= 4 3
第二章 §2.2 椭圆
2.2.1 椭圆及其标准方程(一)
学习目标
1.了解椭圆的实际背景,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椭圆的过程、椭
圆标准方程的推导与化简过程.
2.掌握椭圆的定义、标准方程及几何图形.
问题导学
题型探究
当堂训练
问题导学
知识点一
思考1 答案
椭圆的定义
给你两个图钉、一根无弹性的细绳、一张纸板,一支铅笔,如何 在纸板上固定两个图钉,绳子的两端固定在图钉上,绳长大于两

高中数学人教A版选修(2-1)第二章《圆锥曲线的方程与性质》word导学案

高中数学人教A版选修(2-1)第二章《圆锥曲线的方程与性质》word导学案

圆锥曲线的方程与性质【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先自学课本,理解概念,完成导学提纲;2.小组合作,动手实践。

【学习目标】1.掌握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定义及标准方程;2.掌握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几何性质;【重点】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定义、标准方程及几何性质【难点】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定义、标准方程及几何性质一、自主学习预习教材P 76- P 79, 找出疑惑之处2.(1)若椭圆221x my +=,则它的长半轴长为__________; (2)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20x y ±=,焦距为10,则双曲线的方程为 ; (3)以椭圆2212516x y +=的右焦点为焦点的抛物线方程为 . 二、典型例题1.方程22520x x -+=的两个根可分别作为( )A.一椭圆和一双曲线的离心率 B.两抛物线的离心率C.一椭圆和一抛物线的离心率 D.两椭圆的离心率2.以双曲线116922=-y x 的右焦点为圆心,且与其渐近线相切的圆的方程是( ) A . B. C . D.3.双曲线)0(122≠=-mn ny m x 离心率为2,有一个焦点与抛物线x y 42=的焦点重合,则mn 的值为( )A .163 B .83 C .316 D .38 4.已知椭圆1532222=+n y m x 和双曲线1322222=-n y m x 有公共的焦点,那么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是( )A .y x 215±= B .x y 215±= C .y x 43±= D .x y 43±= 5.以椭圆的右焦点F 2为圆心的圆恰好过椭圆的中心,交椭圆于点M 、N ,椭圆的左焦点为F 1,且直线MF1与此圆相切,则椭圆的离心率e为 ( D )A .22 B .23 C .2-3 D .3-1 6.以双曲线15422=-y x 的中心为顶点,且以该双曲线的右焦点为焦点的抛物线方程是 .7. 当α从0 到180 变化时,方程22cos 1x y α+=表示的曲线的形状怎样变化?变式:若曲线2211x y k k+=+表示椭圆,则k 的取值范围是 .三、拓展探究8.已知双曲线22221(0,0)x y a b a b -=>>的两条渐近线方程为y x =, 若顶点到渐近线的距离为1,则双曲线方程为 .9..已知圆C 的圆心与抛物线x y 42=的焦点关于直线x y =对称.直线0234=--y x 与圆C 相交于B A ,两点,且6=AB ,则圆C 的方程为 .10.教材80页12题四、课堂小结1.知识:2.数学思想、方法:五、课后巩固1.教材80页3题2.教材80页2题3.教材81页2题4.教材81页3题。

人教新课标版数学高二选修2-1讲义 2.1曲线与方程

人教新课标版数学高二选修2-1讲义 2.1曲线与方程

2.1 曲线与方程2.1.1 曲线与方程2.1.2 求曲线的方程1.结合已学过的曲线与方程的实例,了解曲线与方程的对应关系.(了解)2.理解“曲线的方程”与“方程的曲线”的概念.(重点)3.通过具体的实例掌握求曲线方程的一般步骤,会求曲线的方程.(难点)[基础·初探]教材整理1曲线的方程与方程的曲线阅读教材P34~P35例1以上部分内容,完成下列问题.一般地,在直角坐标系中,如果某曲线C上的点与一个二元方程f(x,y)=0的实数解建立了如下的关系:(1)曲线上点的坐标都是____________;(2)以这个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是__________,那么,这个方程叫做________,这条曲线叫做方程的曲线.【答案】这个方程的解曲线上的点曲线的方程设方程f(x,y)=0的解集非空,如果命题“坐标满足方程f(x,y)=0的点都在曲线C上”是不正确的,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A.坐标满足方程f(x,y)=0的点都不在曲线C上B.曲线C上的点的坐标都不满足方程f(x,y)=0C.坐标满足方程f(x,y)=0的点有些在曲线C上,有些不在曲线C上D.一定有不在曲线C上的点,其坐标满足f(x,y)=0【解析】本题考查命题形式的等价转换,所给命题不正确,即“坐标满足方程f(x,y)=0的点不都在曲线C上”是正确的.“不都在”包括“都不在”和“有的在,有的不在”两种情况,故选项A、C错,选项B显然错.【答案】 D教材整理2求曲线方程的步骤阅读教材P36“例3”以上部分,完成下列问题.已知M(-2,0),N(2,0),则以MN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的直角顶点P的轨迹方程是____________.【解析】设P(x,y),∵△MPN为直角三角形,∴MP2+NP2=MN2,∴(x+2)2+y2+(x-2)2+y2=16,即x2+y2=4.∵M,N,P不共线,∴x≠±2,∴轨迹方程为x2+y2=4(x≠±2).【答案】x2+y2=4(x≠±2)[小组合作型]对曲线的方程和方程的曲线的定义的理解(1)过点A(2,0)平行于y轴的直线与方程|x|=2之间的关系;(2)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的积等于5的点与方程xy=5之间的关系;(3)第二、四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与方程x+y=0之间的关系.【导学号:37792038】【精彩点拨】曲线上点的坐标都是方程的解吗?以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是否都在曲线上?【自主解答】(1)过点A(2,0)平行于y轴的直线上的点的坐标都是方程|x|=2的解,但以方程|x|=2的解为坐标的点不一定都在过点A(2,0)且平行于y轴的直线上.因此|x|=2不是过点A(2,0)平行于y轴的直线的方程.(2)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的积等于5的点的坐标不一定满足方程xy=5,但以方程xy=5的解为坐标的点与两坐标轴的距离之积一定等于5.因此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的积等于5的点的轨迹方程不是xy=5.(3)第二、四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的坐标都满足x+y=0,反之,以方程x+y =0的解为坐标的点都在第二、四象限角平分线上.因此第二、四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的轨迹方程是x+y=0.1.分析此类问题要严格按照曲线的方程与方程的曲线的定义.2.定义中有两个条件,这两个条件必须同时满足,缺一不可.条件(1)保证了曲线上所有的点都适合条件f (x ,y )=0;条件(2)保证了适合条件的所有点都在曲线上,前者是说这样的轨迹具有纯粹性,后者是说轨迹具有完备性.两个条件同时成立说明曲线上符合条件的点既不多也不少,才能保证曲线与方程间的相互转化.[再练一题]1.已知方程x 2+(y -1)2=10.(1)判断点P (1,-2),Q (2,3)是否在此方程表示的曲线上;(2)若点M ⎝ ⎛⎭⎪⎫m 2,-m 在此方程表示的曲线上,求实数m 的值. 【解】 (1)因为12+(-2-1)2=10,(2)2+(3-1)2=6≠10,所以点P (1,-2)在方程x 2+(y -1)2=10表示的曲线上,点Q (2,3)不在方程x 2+(y -1)2=10表示的曲线上.(2)因为点M ⎝ ⎛⎭⎪⎫m 2,-m 在方程x 2+(y -1)2=10表示的曲线上, 所以x =m 2,y =-m 适合方程x 2+(y -1)2=10,即⎝ ⎛⎭⎪⎫m 22+(-m -1)2=10. 解得m =2或m =-185.故实数m 的值为2或-185.由方程研究曲线(1)(x +y -1)x -1=0;(2)2x 2+y 2-4x +2y +3=0;(3)(x -2)2+y 2-4=0.【精彩点拨】 (1)方程(x +y -1)x -1=0中“x +y -1”与“x -1”两式相乘为0可作怎样的等价变形?(2)在研究形如Ax 2+By 2+Cx +Dy +E =0的方程时常采用什么方法?(3)由两个非负数的和为零,我们会想到什么?【自主解答】 (1)由方程(x +y -1)x -1=0可得 ⎩⎪⎨⎪⎧ x -1≥0,x +y -1=0或x -1=0, 即x +y -1=0(x ≥1)或x =1.故方程表示一条射线x +y -1=0(x ≥1)和一条直线x =1.(2)对方程左边配方得2(x -1)2+(y +1)2=0.∵2(x -1)2≥0,(y +1)2≥0,∴⎩⎪⎨⎪⎧ 2(x -1)2=0,(y +1)2=0,解得⎩⎪⎨⎪⎧x =1,y =-1. 从而方程表示的图形是一个点(1,-1).(3)由(x -2)2+y 2-4=0,得⎩⎪⎨⎪⎧ x -2=0,y 2-4=0,∴⎩⎪⎨⎪⎧ x =2,y =2或⎩⎪⎨⎪⎧x =2,y =-2.因此,原方程表示两个点(2,2)和(2,-2).1.判断方程表示什么曲线,就要把方程进行同解变形,常用的方法有:配方法、因式分解或化为我们熟悉的曲线方程的形式,然后根据方程、等式的性质作出准确判定.2.方程变形前后应保持等价,否则,变形后的方程表示的曲线不是原方程代表的曲线,另外,当方程中含有绝对值时,常借助分类讨论的思想.[再练一题]2.方程xy2-x2y=2x所表示的曲线()A.关于x轴对称B.关于y轴对称C.关于原点对称D.关于x-y=0对称【解析】同时以-x代替x,以-y代替y,方程不变,所以方程xy2-x2y=2x所表示的曲线关于原点对称.【答案】 C[探究共研型]求曲线的方程探究1【提示】建立坐标系的基本原则:(1)让尽量多的点落在坐标轴上;(2)尽可能地利用图形的对称性,使对称轴为坐标轴.建立适当的坐标系是求曲线方程的首要一步,应充分利用图形的几何性质,如中心对称图形,可利用对称中心为原点建系;轴对称图形以对称轴为坐标轴建系;条件中有直角,可将两直角边作为坐标轴建系等.探究2求曲线方程时,有些点的条件比较明显,也有些点的条件要通过变形或转化才能看清,有些点的运动依赖于另外的动点,请你归纳一下求曲线方程的常用方法?【提示】一般有三种方法:一直接法;二定义法;三相关点法,又称为代入法.在解题中,我们可以根据实际题目选择最合适的方法.求解曲线方程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题目内在的限制条件.在Rt△ABC中,斜边长是定长2a(a>0),求直角顶点C的轨迹方程.【导学号:37792039】【精彩点拨】(1)如何建立坐标系?(2)根据题意列出怎样的等量关系?(3)化简出的方程是否为所求轨迹方程?【自主解答】取AB边所在的直线为x轴,AB的中点O为坐标原点,过O与AB垂直的直线为y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则A(-a,0),B(a,0),设动点C为(x,y).由于|AC|2+|BC|2=|AB|2,所以((x+a)2+y2)2+((x-a)2+y2)2=4a2,整理得x2+y2=a2.由于当x=±a时,点C与A或B重合,故x≠±a.所以所求的点C的轨迹方程为x2+y2=a2(x≠±a).1.求曲线方程的一般步骤(1)建系设点;(2)写几何点集;(3)翻译列式;(4)化简方程;(5)查漏排杂:即证明以化简后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是曲线上的点.2.一般情况下,化简前后方程的解集是相同的,步骤(5)可以省略不写,如有特殊情况,可适当予以说明,另外,根据情况,也可以省略步骤(2),直接列出曲线方程.3.没有确定的坐标系时,要求方程首先必须建立适当的坐标系,由于建立的坐标系不同,同一曲线在坐标系的位置不同,其对应的方程也不同,因此要建立适当的坐标系.[再练一题]3.已知一曲线在x轴上方,它上面的每一点到点A(0,2)的距离减去它到x轴的距离的差都是2,求这条曲线的方程.【解】设曲线上任一点的坐标为M(x,y),作MB⊥x轴,B为垂足,则点M属于集合P={M||MA|-|MB|=2}.由距离公式,点M适合的条件可表示为x2+(y-2)2-y=2.化简得x2=8y.∵曲线在x轴上方,∴y>0.∴(0,0)是这个方程的解,但不属于已知曲线.∴所求曲线的方程为x2=8y(y≠0).1.已知直线l:x+y-3=0及曲线C:(x-3)2+(y-2)2=2,则点M(2,1)()A.在直线l上,但不在曲线C上B.在直线l上,也在曲线C上C.不在直线l上,也不在曲线C上D.不在直线l上,但在曲线C上【解析】将M(2,1)代入直线l和曲线C的方程,由于2+1-3=0,(2-3)2+(1-2)2=2,所以点M既在直线l上,又在曲线C上.【答案】 B2.在直角坐标系中,方程|x|·y=1的曲线是()【解析】 当x >0时,方程为xy =1,∴y >0,故在第一象限有一支图象;当x <0时,方程为-xy =1,∴y >0,故在第二象限有一支图象.【答案】 C3.已知两点M (-2,0),N (2,0),点P 满足PM →·PN →=4,则点P 的轨迹方程为________.【解析】 设点P 的坐标为P (x ,y ),由PM →·PN →=(-2-x ,-y )·(2-x ,-y )=x 2-4+y 2=4,得x 2+y 2=8,则点P 的轨迹方程为x 2+y 2=8.【答案】 x 2+y 2=84.设圆C :(x -1)2+y 2=1,过原点O 作圆的任意弦,求所作弦的中点的轨迹方程.【导学号:37792040】【解】 法一:如图所示,设OQ 为过O 的一条弦,P (x ,y )为其中点,连接CP ,则CP ⊥OQ .OC 的中点为M ⎝ ⎛⎭⎪⎫12,0,连接MP ,则|MP |=12|OC |=12,得方程⎝ ⎛⎭⎪⎫x -122+y 2=14. 由圆的范围,知0<x ≤1.即所求弦中点的轨迹方程为⎝ ⎛⎭⎪⎫x -122+y 2=14,0<x ≤1.法二:如图所示,由垂径定理,知∠OPC =90°,所以动点P 在以M ⎝ ⎛⎭⎪⎫12,0为圆心,OC 为直径的圆上. 由圆的方程,得⎝ ⎛⎭⎪⎫x -122+y 2=14, 由圆的范围,知0<x ≤1.即所求弦中点的轨迹方程为⎝ ⎛⎭⎪⎫x -122+y 2=14,0<x ≤1.。

高考数学二轮复习章节概述(人教版选修2-1)第二章

高考数学二轮复习章节概述(人教版选修2-1)第二章

数学·选修2-1(人教A版)
圆锥曲线与方程
本章知识概述
课程导航
在探究圆锥曲线几何特征的基础上,建立它们的方程,通过方程研究它们的简单性质,并用坐标法解决一些与圆锥曲线有关的简单几何问题和实际问题,进一步感受数形结合的基本思想.
学习内容
1.圆锥曲线.
(1)了解圆锥曲线的实际背景,了解圆锥曲线在刻画现实世界和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
(2)掌握椭圆、抛物线的定义、几何图形、标准方程及简单性质;
(3)了解双曲线的定义、几何图形和标准方程,知道它的简单几何性质;
(4)了解圆锥曲线的简单应用;
(5)理解数形结合的思想.
2.曲线与方程.
了解方程的曲线与曲线的方程的对应关系.
网络构建。

高中数学 第二章《圆锥曲线与方程》2.1圆锥曲线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2-1

高中数学 第二章《圆锥曲线与方程》2.1圆锥曲线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2-1

第2章圆锥曲线与方程2.1 圆锥曲线二、预习指导1.预习目标(1)认识用平面截圆锥面得到的各种曲线;(2)掌握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定义;(3)会根据不同的已知条件,利用圆锥曲线的定义判断动点的轨迹.2.预习提纲(1)查找有关轨迹的概念,回答下列问题:①平面内到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____________;②平面内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是____________;③空间中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是____________.(2)阅读教材选修4-1的71页到78页,教材选修2-1的25页到27页写下列空格:①一个平面截一个圆锥面,改变平面的位置,可得到如下图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平面内到两个定点F1,F2的距离_____等于常数(__________)的点的轨迹叫做椭圆,两个定点叫做椭圆的焦点,两焦点间的距离叫做椭圆的__________;③平面内到两个定点F1,F2的距离____________等于常数(______________)的点的轨迹叫做双曲线,两个定点叫做双曲线的焦点,两焦点间的距离叫做双曲线的焦距;④平面内到一个定点F和一条定直线l(________________)的距离________的点的轨迹叫做抛物线,定点F叫做抛物线的焦点,定直线l叫做抛物线的_________.(3)阅读课本例1,动手实践借助细绳画椭圆,结合课本27页习题2.1第3题,动手实践借助拉链画双曲线,并说明理由,以此加深对椭圆、双曲线定义的认识.3.典型例题例1 动点P(x,y)与两个定点A(-2,0)、B(2,0)构成的三角形周长为10.(1)试证:动点P在一个椭圆上运动;(2)写出这个椭圆的焦点坐标.分析:找动点P满足的条件,利用圆锥曲线的定义.解:(1)由题意得:PA+PB+AB=10,AB=4,故PA+PB=6>4.由椭圆的定义得:动点P在以A(-2,0)、B(2,0)为焦点的椭圆上运动.(2)由(1)得:这个椭圆的两个焦点坐标为A(-2,0)、B(2,0).点评:在圆锥曲线(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定义中,条件都有特定的限制,如在具体问题中不加以判断,会造成错解.如本题中PA+PB=6>4是十分必要的.在椭圆的定义中,PF1+PF2等于常数,常数大于F1F2的判断是必不可少的.若常数等于F 1F 2,则轨迹是线段F 1F 2;若常数小于F 1F 2,则不表示任何图形.在双曲线的定义中,注意两个限制:一是常数小于F 1F 2,二是差的绝对值,两者缺一不可.若PF 1-PF 2是正常数且常数小于F 1F 2,则点的轨迹是双曲线以F 2为焦点的一支;若PF 2-PF 1是正常数且常数小于F 1F 2,则点的轨迹是双曲线以F 1为焦点的一支;若|PF 1-PF 2|是常数且等于F 1F 2,则点的轨迹是两条射线;若PF 1-PF 2是常数且等于F 1F 2,则点的轨迹是以F 2为端点与F 1F 2同向的射线;若PF 2-PF 1是常数且等于F 1F 2,则点的轨迹是以F 1为端点与F 1F 2反向的射线. 在抛物线的定义中,当点F 在直线l 上时,则点P 的轨迹是过点F 与直线l 垂直的直线.例2 已知圆()221:31C x y ++=和圆()222:39C x y -+=,动圆M 同时与圆C 1及圆C 2相外切,试问动圆圆心M 在怎样的曲线上运动?分析:两圆外切,则圆心距等于半径之和.解: 设动圆的半径为R ,则由动圆M 同时与圆C 1及圆C 2相外切得:1213MC R MC R =+⎧⎨=+⎩ 消去R 得:MC 2-MC 1=2,故可知动点M 到两定点C 1,C 2的距离之差是常数2.由双曲线的定义得:动圆圆心M 在双曲线的一支(左边的一支)上运动.点评:本题由于动点M 到两定点C 1,C 2的距离之差是常数,而不是差的绝对值为常数,因此其轨迹只能是双曲线的一支.这一点在应用过程中要特别注意.4.自我检测(1)已知点A (1,0)、B (-1,0),动点P 满足:PA +PB =4,则动点P 的轨迹是__ .(2)已知点A (-2,0)、B (2,0),动点M 满足:|MA -MB |=2,则动点M 的轨迹是 ____ ,其两个焦点分别为 .(3)已知定点A (1,0)和定直线l :x = -3,若点N 到定点A 与到定直线l 的距离相等,则点N 的轨迹是 ,其焦点为 ,准线为 .(4)已知点A (-2,0)、B (2,0),动点M 满足:|MA -MB |=4,则动点M 的轨迹是 _.(5)在△ABC 中,B (0,-3),C (0,3),且AB ,BC ,AC 成等差数列,试证:点A 在以B 、C 为焦点的椭圆上运动.三、课后巩固练习A 组1.用合适的选项填写下列轨迹 ( 要求只填写序号 )①直线;②圆;③椭圆;④双曲线;⑤双曲线的一支;⑥抛物线;⑦线段(1)动点P 到两定点F 1(-4,0)、F 2(4,0)的距离和是8,则动点P 的轨迹为_______; (2)已知椭圆的焦点为F 1、F 2,P 是椭圆上的一个动点,如果延长F 1P 到Q ,使得PQ =PF 2,那么动点Q 的轨迹是_________;(3)动点P 到直线x +4=0的距离减去它到M (2,0)的距离之差等于2,则动点P 的轨迹是___________;(4)经过定圆外一定点,并且与定圆外切的动圆圆心的轨迹是__________.2.已知O (0,0)、A0)为平面内两个定点,动点P 满足:PO +PA =2,求动点P 的轨迹.3.在△ABC 中,a ,b ,c 分别是内角A ,B ,C 的对边,且b ,a ,c 成等差数列,b ≥c .已知顶点B 、C 的坐标为B (-1,0),C (-1,0).试证:点A 在以B 、C 为焦点的左半椭圆上运动.4.在△ABC 中,A 为动点,(,0)(,0)(0)22a a B C a ->、为定点,且满足:1s i n s i n s i n 2C B A -=,试问动点A 在怎样的曲线上运动?B 组5.圆O 1与圆O 2的半径分别为1和2,O 1O 2=4,动圆与圆O 1内切而与圆O 2外切,则动圆圆心的轨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6.已知定点A (-3,3)和定直线l :x =-3,若点N 到定点A 与到定直线l 的距离相等,则点N 的轨迹是 .7.已知圆的方程为22100x y +=,点A 的坐标为(-6,0),M 是圆O 上的任意一点,AM 的垂直平分线交OM 于点P ,试证明:点P 在以A 、O 为焦点的椭圆上运动.C 组8.已知A(0,7)、B(0,-7)、C(12,2),以C 为一个焦点作过A 、B 的椭圆,记椭圆的另一个焦点为F ,证明:点F 在以A(0,7)、B(0,-7)为焦点的双曲线的一支上运动.9.已知两个同心圆,其半径分别为R ,r (R >r ),AB 为小圆的一条定直径,求证:以大圆切线为准线,且过A 、B 两点的抛物线的焦点F 在以A 、B 为焦点的椭圆上.10.若一个动点P (x ,y )到定点F 1(-1,0),F 2(1,0)距离之和为定值m (m ≥0),试讨论点P 的轨迹.题号我们身边的圆锥曲线圆锥曲线的发现确实是一个伟大的发现.在笛卡尔直角坐标系中,这些曲线的方程是二次方程,所以圆锥曲线又叫做二次曲线.对于二次曲线的价值大概还没有人会估计得过高.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处处都有圆锥曲线.例如,我们的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是椭圆,太阳系的其他行星的运行轨道都是椭圆.这个事实是由开普勒第一定律确定的,之所以沿着椭圆轨道运动,是因为每一个行星在每一个瞬间都有不超过某一个值的速度.事实证明,假如这个速度过大了,运动就会沿着抛物线或双曲线轨道运行.相对于一个静止的物体,并按照万有引力定律受它吸引的物体运动,不可能有任何其他的轨道.因此,二次曲线实际上是以我们的宇宙为基础的.又如,如果让抛物线绕其轴旋转,就得到一个叫做旋转抛物面的曲面.在抛物面的轴上,有一个具有美妙性质的焦点,任何一条通过该点的直线由抛物面上反射出来之后,在指向上都平行于抛物面的轴.而这意味着如果把探照灯做成抛物面的形状,并且把灯泡放在焦点上,那么从抛物面上反射回来的所有光线就形成一束平行光束.这显然是一个很大的优点,因为正是这样一束光线在空间中,甚至于在离光源距离相当大的情况下,很少扩散.当然,实际上我们得不到理想的平行光束,因为灯泡不是一个点,但对于实用的目的来说,只要接近于这样的光束就够了.天文望远镜上的反射镜也是利用抛物面的形状制作的.它的作用刚好和探照灯的作用相反:探照灯的反射镜把光线反射到空间,天文望远镜的反射面则把来自宇宙的光线聚焦到自己的焦点上.只要用放大镜组瞄准这个焦点就行了,这样,我们就会得到聚焦到其光线的那个星球的信息,这比肉眼观察所能提供的信息要多得多.那条不穿过双曲线的对称轴叫做双曲线的虚轴.如果使双曲线绕这条轴旋转,那么,形成的曲面(这样的曲面称为单叶双曲面)也有许多实际用处.单叶双曲面是直纹曲面.上面有两组母直线族,各组内母线彼此不相交,而与另一组母线永远相交.正是这种性质在技术中得到了应用.例如,用直立木杆造水塔,如果把这些杆垂直地放置,那就只能得到一个很不牢固的建筑物,他会因为非常小的负荷而损坏.如果立杆时,使他们构成一个单叶双曲面(就是两组母线族),并使他们的交点处连接在一起,就会得到一个非常轻巧而又非常坚固的建筑物.许多化工厂或热电厂的冷却塔就是利用了这个原理.在尝试解决古代名题的过程中,所发现的各种美妙曲线远不限于螺线,蚌线和圆锥曲线.可是,不管找到了多少美妙的曲线,他们还是解决不了古代名题.要知道,正像我们还记得的那样,要求不只是解出这些名题,而是除了直尺和圆规外,不准利用其他任何工具.而仅仅利用这两种工具能否解决其中任何一个问题呢?这个问题该如何回答呢?如果这个答案存在的话,对这个问题给与肯定的回答,原则上显得比给与否定的回答更容易,只不过需要尝试才能找到这个答案.经过或多或少接连不断的寻找,这种题解通常可以找到.在题解不存在的情况下,事情则难办的多.这时,只停留在普通的几何直观上,几乎不可能得到所需要的答案.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对问题进行精确的代数分析,以便归结为完成某些代数方程的不可能性证明解答这个问题的不可能性.这样,就要求助于代数!2.1 圆锥曲线自我检测(1)以A,B为焦点的椭圆 (2) 以A,B为焦点的双曲线,A(-2,0)、B(2,0) (3)抛物线,A(1,0) ,l:x= -3 (4) 以A,B为端点的两条射线(5)因为AB,BC,AC成等差数列,所以AB+AC =2BC=12>BC,因此点A在以B、C为焦点的椭圆上运动.课后巩固练习A组1.(1)⑦;(2)②;(3)⑥;(4)⑤ 2.以O,A为焦点的椭圆3.证明略 4.点A在以B,C为焦点的双曲线的右支上B组5.以O1,O2为焦点的双曲线的一支 6.过点A且垂直于l的直线7.8.证明略C组9.证明略10.当m<2时,轨迹不存在;当m=2是,轨迹是以F1F2为端点的线段;当m>2时,轨迹是以F1F2为焦点的椭圆。

人教版高中选修2-1第二章圆锥曲线与方程课程设计

人教版高中选修2-1第二章圆锥曲线与方程课程设计

人教版高中选修2-1第二章圆锥曲线与方程课程设计前言圆锥曲线和方程是高中数学中比较重要的内容,也是大学数学的基础概念之一。

掌握圆锥曲线和方程的知识对于学习高中数学和后续的学习都非常重要。

因此,在高中选修2-1第二章中,我们将对圆锥曲线和方程进行深入学习。

本文将介绍高中选修2-1第二章圆锥曲线与方程的课程设计,包括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以及课程总结。

课程目标本课程的主要目标是帮助学生:1.掌握圆锥曲线的基本定义,了解圆锥曲线的种类和性质;2.熟悉圆锥曲线的一般方程及其图形;3.掌握圆锥曲线双曲线、抛物线、椭圆的解析式,并能应用解析式解决相关问题。

了解圆锥曲线的应用。

教学内容1.圆锥曲线的基本知识•圆锥面、焦点、准线、二次曲线的定义;•二次曲线的种类和一般式;•二次曲线的图形,以及曲线的变换(平移、旋转、缩放)。

2.圆锥曲线的特殊曲线•椭圆曲线:标准方程、图像、离心率、长轴、短轴、焦距等;•双曲线曲线:标准方程、图像、离心率、渐进线等;•抛物线曲线:标准方程、图像、焦点、准线等。

3.圆锥曲线的应用•圆锥曲线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抛物线的反射原理、椭圆的轨道等;•初步认识轨迹的概念和轨迹的应用。

教学方法本课程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互动、实例演练、小组讨论等,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圆锥曲线和方程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讲授:通过讲解基本概念和性质,让学生快速掌握圆锥曲线的基本定义和分类,以及它们的特点和性质;•互动:通过互动,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圆锥曲线的基本概念和性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实例演练:通过演示一些实例,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圆锥曲线的应用;•小组讨论:通过小组讨论,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交流,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评价为了评价学生对圆锥曲线和方程的掌握程度,我们将采取以下方式进行教学评价:1.期中考试:期中考试是对学生第一学期学习成绩的考核,旨在检验学生对圆锥曲线和方程的基本概念掌握情况,并对学生进行及时反馈;2.作业:教师提供多种类型的作业形式,如作图、计算题和简答题等,以检验学生对圆锥曲线和方程不同方面的掌握情况;3.小组讨论:小组讨论活动是一种合作学习方式,通过小组内的交流和互动,来评估学生的沟通和交流技能;4.期末考试:期末考试是对学生第二学期学习成绩的考核,考试范围包括圆锥曲线和方程的全面知识,考察学生对圆锥曲线和方程的应用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 圆锥曲线与方程
§2.1.1 曲线与方程(1)
学习目标
1.理解曲线的方程、方程的曲线;
2.求曲线的方程.
学习过程
一、课前准备
(预习教材理P 34~ P 36,找出疑惑之处)
复习1:画出函数22y x = (12)x -≤≤的图象.
复习2:画出两坐标轴所成的角在第一、三象限的平分线,并写出其方程.
二、新课导学
※ 学习探究
探究任务一:
到两坐标轴距离相等的点的集合是什么?写出它的方程.
问题:能否写成y x =,为什么?
新知:曲线与方程的关系:一般地,在坐标平面内的一条曲线C 与一个二元方程(,)0F x y =之间,
如果具有以下两个关系:
1.曲线C 上的点的坐标,都是 的解;
2.以方程(,)0F x y =的解为坐标的点,都是
的点,
那么,方程(,)0F x y =叫做这条曲线C 的方程;
曲线C 叫做这个方程(,)0F x y =的曲线.
注意:1︒ 如果……,那么……;
2︒ “点”与“解”的两个关系,缺一不可;
3︒ 曲线的方程和方程的曲线是同一个概念,相对不同角度的两种说法;
4︒ 曲线与方程的这种对应关系,是通过坐标平面建立的.
试试:
1.点(1,)P a 在曲线2250x xy y +-=上,则a =___ .
2.曲线220x xy by +-=上有点(1,2)Q ,则b = .
新知:根据已知条件,求出表示曲线的方程.
※ 典型例题
例1 证明与两条坐标轴的距离的积是常数(0)k k >的点的轨迹方程式是xy k =±.
变式:到x 轴距离等于5的点所组成的曲线的方程是50y -=吗?
例2设,A B 两点的坐标分别是(1,1)--,(3,7),求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的方程.
变式:已知等腰三角形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是(0,3)A ,(2,0)B -,(2,0)C .中线AO (O 为原点)所在直线的方程是0x =吗?为什么?
反思:BC 边的中线的方程是0x =吗?
小结:求曲线的方程的步骤:
①建立适当的坐标系,用(,)M x y 表示曲线上的任意一点的坐标;
②写出适合条件P 的点M 的集合{|()}P M p M =;
③用坐标表示条件P,列出方程(,)0
f x y=;
④将方程(,)0
f x y=化为最简形式;
⑤说明以化简后的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在曲线上.※动手试试
练1.下列方程的曲线分别是什么?
(1)
2
x
y
x
=(2)
2
2
2
x
y
x x
-
=
-
(3) log a x
y a
=
练2.离原点距离为2的点的轨迹是什么?它的方程是什么?为什么?
三、总结提升
※学习小结
1.曲线的方程、方程的曲线;
2.求曲线的方程的步骤:
①建系,设点;
②写出点的集合;
③列出方程;
④化简方程;
⑤验证.
※知识拓展
求轨迹方程的常用方法有:直接法,定义法,待定系数法,参数法,相关点法(代入法),交轨法等.
学习评价
※自我评价你完成本节导学案的情况为().
A. 很好
B. 较好
C. 一般
D. 较差
※ 当堂检测(时量:5分钟 满分:10分)计分:
1. 与曲线y x =相同的曲线方程是( ).
A .2
x y x
= B .2y x = C .33y x = D .2log 2x y =
2.直角坐标系中,已知两点(3,1)A ,(1,3)B -,若点C 满足OC =αOA +βOB ,其中α,
β∈R ,α+β=1, 则点C 的轨迹为 ( ) .
A .射线
B .直线
C .圆
D .线段 3.(1,0)A ,(0,1)B ,线段AB 的方程是( ).
A .10x y -+=
B .10x y -+=(01)x ≤≤
C .10x y +-=
D .10x y -+=(01)x ≤≤
4.已知方程222ax by +=的曲线经过点5(0,)3
A 和点(1,1)
B ,则a = ,b = . 5.已知两定点(1,0)A -,(2,0)B ,动点p 满足12
PA PB =,则点p 的轨迹方程是 .
课后作业
1. 点(1,2)A -,(2,3)B -,(3,10)C 是否在方程 2210x xy y -++=表示的曲线上?为什么?
2 求和点(0,0)O ,(,0)A c 距离的平方差为常数c 的点的轨迹方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