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料】山东鱼台一中2017-2018学年度高二年级5月晶体的结构与性质练习题学习专用
山东省济宁市鱼台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附答案解析

山东省济宁市鱼台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一、选择题(本题共18道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C5H11Cl有8种同分异构体B. 甲烷和Cl2的反应与乙烯和Br2的反应属于同一类型的反应C. 聚氯乙烯与乙烯性质相似,可使溴水褪色D. 相同条件下,熔沸点:正丁烷<异丁烷2. 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 分子式为C3H6Cl2的有机物有4种同分异构体(不考虑立体异构)B. 和互为同系物C. 乙炔和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生成1,2-二溴乙D. 甲苯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3. 现有如图所示的两种分子模型,其中“●”为碳原子,“⊙”为氧原子,“o”为氢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式相同,是同种物质B. 两者互为同系物C. 两者互为同分异构体D. 分子中都含有羟基4. 下列有机物中不属于卤代烃的是()A.乙苯B.全氟丙烷C.氯乙烷D.氟里昂5. 有机物甲的分子式为C7H14O2,在酸性条件下甲水解为乙和丙两种有机物,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同质量的乙和丙的蒸气所占体积相同,则甲的可能结构有A.6种B.5种C.4种D.3种6.我国提取中草药有效成分的常用溶剂有:水;或亲水性溶剂(如乙醇,与水互溶);或亲脂性溶剂(如乙醚,与水不互溶)。
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及其团队在提取青蒿素治疗疟疾过程中,记录如下:青蒿素的水煎剂无效;乙醇提取物的效用为30%~40%;乙醚提取物的效用为95%。
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A.青蒿素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B.青蒿素含有亲脂的官能团C. 在低温下提取青蒿素,效果会更好D.乙二醇提取青蒿素的能力强于乙醚7. 双酚A(也称BPA)常用作塑料制品添加剂,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双酚A的叙述正确的是()A.双酚A分子的核磁共振氢谱有4组峰B.双酚A分子中所有的碳原子可能共平面C.1mol双酚A最多可与2molBr2反应D.双酚A与足量H2反应的产物属于芳香醇8.当乙酸分子中的O都是18O,乙醇分子中的O都是16O,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所生成物中的水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 16B. 18C. 20D. 229. 为提纯下列物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的除杂试剂和分离方法都正确的是()10. 有机物M、N、Q之间的转化关系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M的同分异构体有3种(不考虑立体异构)B.N分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C.Q的名称为异丙烷D.M、N、Q均能与Br2水反应11.“瘦肉精”又称克伦特罗,其结构简式如图.下列有关“瘦肉精”的说法不正确的()A.它的分子式为C12H18N2Cl2OB.它含有氨基、氯原子等官能团C.1mol克伦特罗最多能和3 molH2发生加成反应D.一定条件下它能发生水解反应、酯化反应、消去反应、氧化反应、加聚反应等12. 下列说法不符合事实的是()A. 苯酚的水溶液呈酸性,说明苯环对羟基有影响,使得羟基变得活泼B. 甲苯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说明苯环活化了侧链上的甲基C. 苯酚和浓溴水发生反应产生沉淀,说明苯环对酚羟基产生影响D. 甲苯和浓硝酸、浓硫酸发生反应,说明侧链上的甲基活化了苯环的邻、对位13. 有机物X是合成二氢荆芥内酯的重要原料,其结构简式为下列检验X中既含碳碳双键又含醛基的试剂和顺序正确的是()A.先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后加银氨溶液,加热B.先加溴水,后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C.先加银氨溶液,加热,再加入溴水D.先加入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取清液酸化后再加溴水14. 居室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是人们使用的装饰材料、胶合板、内墙涂料会释放出一种刺激性气味气体。
山东省鱼台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检测化学试卷 Word版含答案

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选修4)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54分)1.i从如图所示的某气体反应的能量变化分析,以下判断错误的是A.这是一个放热反应B.该反应可能需要加热C.生成物的总能量低于反应物的总能量D.反应物比生成物更稳定2.下列反应中旧化学键断裂吸收的总能量大于新化学键形成放出总能量的是()A.电解水制取H2和O2B.甲烷燃烧C.铝粉与氧化铁粉末反应D.油脂在人体内完全氧化生成CO2和H2O3.未来新能源的特点是资源丰富,在使用时对环境无污染或污染很小,且可以再生。
下列属于未来新能源标准的是()①天然气②煤③核能④石油⑤太阳能⑥生物质能⑦风能⑧氢能A.①②③④ B.⑤⑥⑦⑧C.③⑤⑥⑦⑧ D.③④⑤⑥⑦⑧4.已知:H2(g)+F2(g) === 2HF(g) △H=-270kJ∕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个氢气分子与1个氟气分子反应生成2个氟化氢分子放出270kJ热量B.1mol氢气与1mol氟气反应生成2mol液态氟化氢放出的热量小于270kJ C.相同条件下,1mol氢气与1mol氟气的能量总和大于2mol氟化氢气体的能量D.2mol氟化氢气体分解成1mol的氢气和1mol的氟气放出270kJ热量5.已知热化学方程式:①CO(g) + 12O2(g)=CO2(g)ΔH=-283.0kJ·mol-1②H2(g) +12O2(g)=H2O(g);ΔH=-241.8 kJ·mol-1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H 2的燃烧热为241.8kJ ·mol -1B .由反应①、②可知右图所示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O (g )+H 2O (g )=CO 2(g )+H 2(g ) ΔH=-41.2 kJ ·mol -1C .H 2(g )转变成H 2O (g )的化学反应一定要释放能量D .根据②推知反应H 2(g ) +12O 2 (g )=H 2O (l ); ΔH >-241.8 kJ ·mol -16.如图所示是101 kPa 时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气体的能量变化,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1 mol H 2中的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436 kJ 能量B .2 mol HCl 分子中的化学键形成时要释放862 kJ 能量C .此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 2(g)+Cl 2(g)===2HCl(g) ΔH =+183 kJ·mol -1 D .此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12H 2(g)+12Cl 2(g)===HCl(g) ΔH =-91.5 kJ·mol -17.已知H2(g)+Cl2(g)=2HCl(g) △H=―184.6kJ·mol-1,则反应HCl(g)=12H2(g)+12Cl2(g)的△H为A.+184.6kJ·mol-1 B.―92.3kJ·mol-1 C.―369.2kJ·mol-1 D.+92.3kJ·mol-18.已知红磷通常要比白磷稳定,下列两个反应:①P4(白磷,s)+5O2(g)===2P2O5(s) ΔH1②4P(红磷,s)+5O2(g)===2P2O5(s) ΔH2则ΔH1和ΔH2的关系是A.ΔH1=ΔH2 B.ΔH1>ΔH2 C.ΔH1<ΔH2 D.无法确定9.已知:CH4(g)+2O2(g)==CO2(g)+2H2O(1) △H = ―Q1 KJ/mol2H2(g)+O2(g)==2H2O(g) △H = ―Q2 KJ/mol2H2(g)+O2(g)==2H2O(1) △H = ―Q3KJ/mol常温下,取体积比为4:1的甲烷和氢气的混合气体11.2L(已折合成标准状况),经完全燃烧后恢复至常温,则放出的热量为多少KJA. 0.4Q1+0.05Q3 B. 0.4Q1+0.05Q2C. 0.4Q1+0.1Q3 D. 0.4Q1+0.1Q210.根据以下3个热化学方程式:2H2S(g)+3O2(g)=2SO2(g)+2H2O(l) △H=―Q1 kJ/mol2H2S(g)+O2(g)=2S (s)+2H2O(l) △H=―Q2 kJ/mol2H2S(g)+O2(g)=2S (s)+2H2O(g) △H=―Q3 kJ/mol判断Q1、Q2、Q3三者关系正确的是A. Q1>Q2>Q3B. Q1>Q3>Q2C . Q 3>Q 2>Q 1D . Q 2>Q 1>Q 311.在36 g 碳不完全燃烧所得气体中,CO 占31体积,CO 2占32体积,且C(s) + 12O 2(g) = CO(g) △H = -110.5 kJ/molCO(g) + 12O 2(g) = CO 2(g) △H = -283 kJ/mol与这些碳完全燃烧相比,损失的热量是A .172.5 kJB . 1149 kJC .283kJD .517.5 kJ 12.完全燃烧一定质量的无水乙醇,放出的热量为Q ,为完全吸收生成的CO 2,并使之生成正盐Na 2CO 3,消耗掉0.8mol /L NaOH 溶液500mL ,则燃烧1mol 酒精放出的热量是A . 0.2QB . 0.1QC . 5QD . 10Q 13.已知两个学方程式:C(s)+O 2(g)==CO 2(g) △H = ―393.5kJ/mol 2H 2(g)+O 2(g)==2H 2O(g) △H = ―483.6kJ/mol 现有炭粉和H 2组成的悬浮气共0.2mol ,使其在O 2中完全燃烧,共放出63.53kJ 的热量,则炭粉与H 2的物质的量之比是A .1︰1B .1︰2C .2︰3D .3︰2 14.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1) CH 3COOH(l)+2O 2(g)===2CO 2(g)+2H 2O(l) ΔH 1=-870.3 kJ/mol (2) C(s)+O 2(g)===CO 2(g) ΔH 2=-393.5 kJ/mol (3) H 2(g)+12O 2(g)===H 2O(l) ΔH 3=-285.8 kJ/mol则反应2C(s)+2H2(g)+O2(g)===CH3COOH(l)的焓变为()A.-488.3 kJ/mol B.-244.15 kJ/molC.488.3 kJ/mol D.244.15 kJ/mol15. 原电池的反应通常是放热反应,在理论上可设计成原电池的化学反应的是A.C(s)+H2O(g)=CO(g)+ H2(g) ;△H>0B.Ba(OH)2•8H2O(s)+2NH4Cl(s)= BaCl2(aq)+ 2NH3•H2O(l)+ 8H2O(l) ;△H>0C.CaC2(s)+2H2O(l)→Ca(OH)2(s)+C2H2(g) ;△H<0D.CH4(g)+2O2(g)→CO2(g)+2H2O(l) ;△H<016.在可逆反应中,改变下列条件一定能加快反应速率的是()A.增大反应物的量 B.升高温度 C.增大压强 D.使用催化剂17.在密闭容器里,A与B反应生成C,其反应速率分别用V A、V B、V C表示,已知2V B=3V A、3V C=2V B,则此反应可表示为 ( ) A.2A+3B=2C B.A+3B=2C C.3A+B=2C D.A+B=C18.反应C(s)+H2O(g)=CO(g)+H2(g),在可变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条件的改变对其反应速率几乎无影响的是( )A. 保持体积不变,充入H2O蒸气使体系压强增大B.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C.保持体积不变,充入N2使体系压强增大D.保持压强不变,充入N2使容器体积变大二、填空题(本小题包括5小题,共46分)19.(8分)用50mL0.50mol/L盐酸与50mL0.55mol/L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第3讲 晶体结构与性质 鲁科版化学选修3

精选版ppt
1
热点定位
1.根据晶胞的结构确定物质的化学式以及 判断特定微粒周围微粒的个数。
2.晶体的空间结构与物质性质之间的关系。 3.晶体中微粒间的相互作用力以及物理性
质的比较。
精选版ppt
2
一、晶体与晶胞 1.晶体 (1)结构特性:结构微粒周期性有序排列。 (2)性质特性:有自范性、固定熔点、对称性、各向异性。 2.晶胞 (1)晶胞是描述晶体结构的基本单元。晶胞在晶体中的排列呈“无隙 并置”。 (2)晶胞中粒子数的计算方法——分摊法
精选版ppt
8
某离子晶体晶胞的结构如图所示。
X(●)位于立方体顶点,Y(○)位于立方体中心。试分析:
(1)晶体中每个Y同时吸引着
个X,每个X同时吸引着
个Y
,该晶体的化学式为
。
(2)晶体中每个X周围与它最接近且距离相等的X共有
个。
(3)晶体中距离最近的2个X与1个Y形成的夹角∠XYX是 。
(4)设该晶体的摩尔质量为M g/mol,晶体密度为ρ g/cm3,阿伏加德罗
二氧化 碳晶体
每8个CO2构成立方体,且在6个面的中心又各
占据1个CO2。在每个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O2周围等距离(
,
a为立方体棱长)的最近的CO2有12个(同层4个、
上层4个、下层4个)
精选版ppt
13
晶体 金刚石
晶体
SiO2 晶体
晶体结构示意图
晶体中粒子分布详解 金刚石晶体是一种空间网状结构——每个C与另外4个C 以共价键结合,前者位于正四面体的中心。晶体中所有 C—C键键长相等,键角相等(均为109°28′);晶体中 最小碳环由6个C组成且六者不在同一平面内;晶体中每 个C参与了4个C—C键的形成,C原子数与C—C键数之
2017_2018学年高中化学第3章物质的聚集状态与物质性质3.1认识晶体教案鲁科版选修3

物质结构与性质第三章第一节认识晶体在必修2中,学生已初步了解了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离子键、共价键、分子间作用力等微粒间作用力的知识,又初步了解了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和原子晶体等结构知识。
本专题内容是在学生学习必修2和从原子、分子水平上认识物质构成的基础上,以微粒之间不同的作用力为线索,侧重研究不同类型物质的有关性质,使学生能更深层次上认识物质的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
在金属键的基础上,简单介绍了金属晶体中晶胞的几种常见的堆积模型。
让学生对晶体结构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通过本专题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晶体的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也可使学生进一步深化“结构决定性质”的认识。
【教学设计】【知识与技能】1、了解晶体与非晶体的本质差异2、掌握晶体的基本性质3、理解金属晶体的概念、构成;了解金属晶体中晶胞的堆积方式。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晶体结构示意图和晶体模型的观察认识,教会学生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力,提高思维的全面性、严密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晶体内部微观结构的分析,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务实严谨的学习作风和学习化学的兴趣2、通过“内部有序造就了外部有序”的事实,培养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
【教学重点】:对晶体结构示意图和晶体模型的观察认识【教学难点】:晶体的空间堆积方式。
【教学过程设计】【引入】展示:雪花、石英、食盐、铝的晶体结构图,大多数的金属及其合金也是晶体,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
【阅读】课本P70-71晶体的特征。
问题:1、食盐、冰、金属、宝石、水晶大部分矿石等都是晶体,那么什么样的物质才能称为晶体?2、晶体与玻璃、橡胶等非晶体有什么不同?3、为什么晶体具有明显不同于非晶体的特性?【板书】一、晶体的特性1、有规则的几何外形2、各向异性(强度、导热性、光学性质等)3对称性:晶体的外形和内部结构都具有特有的对称性。
4、有固定的熔沸点二、晶体与非晶体晶体:具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非晶体:没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三、晶体的分类(依据:构成晶体的粒子种类及粒子之间的作用)分为:金属晶体、离子晶体、原子晶体、分子晶体。
山东省鱼台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Word版含答案

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选修四、三、五)高二化学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为必考内容,第Ⅱ卷为选考内容。
考试时间为90分钟,满分100分。
2. 答I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将姓名、考号、科目代号填涂清楚。
3.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改涂其他答案标号,答在试卷上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_1 C_12 N_14 O_16 Na_23 S_32 K_39 Fe_56 Cu_64 I_127第Ⅰ卷 (选择题共48分)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与能源及能量变化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铝热剂焊接钢轨主要利用的是光能B.动物体内葡萄糖被氧化成CO2是热能转变成化学能的过程C.1 g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的热量为142.9 kJ,故氢气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为:H2(g)+12O2(g)===H2O(g) ΔH=-285.8 kJ/molD.在温度、压强一定的条件下,自发反应总是向△H-T△S<0的方向进行2.下列关于滴定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中和滴定实验中,锥形瓶须用待测液润洗B.用广泛pH试纸测得某溶液的pH为2.3C.用标准盐酸溶液滴定未知浓度NaOH溶液时,若滴定前滴定管尖嘴处有气泡未排出而滴定后消失,则能使所测结果偏高D.滴定时可将KMnO4溶液装在碱式滴定管中3.某温度下,体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可逆反应:X(g)+Y(g) Z(g)+W(s);△H>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当容器中气体压强不变时,反应达到平衡 B.加入少量W,逆反应速率增大C.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 D.平衡后加入X,上述反应的△H增大4.已知25℃、101kPa下,如右图所示,石墨的燃烧热为393.5kJ/mol,金刚石的燃烧热为395.0kJ/mol,下列说法或表达正确的是 ( )A.金刚石比石墨稳定B.C(s、石墨)=C(s、金刚石) △H =+1.5kJ/molC.△H1<△H2D.如果使用催化剂,△H1和△H2都变小5.下列常数表达式不正确的是 ( )A.ClO -水解平衡常数表达式为B.NH3·H2O的电离平衡常数表达式为C.PbI2溶度积常数表达式为D. SO2(g)+ 12O2(g) SO3(g)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6.根据碘与氢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ⅰ)I 2(g)+H2(g) 2HI(g) ΔH=-9.48 kJ/mol(ⅱ)I 2(s)+H2(g) 2HI(g) ΔH=+26.48 kJ/mol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254 g I2(g)中通入2 g H2(g),反应放热9.48 kJB.1 mol固态碘与1 mol气态碘所含的能量相差17.00 kJC.反应(ⅱ)的反应物总能量比反应(ⅰ)的反应物总能量低D.反应(ⅰ)的产物比反应(ⅱ)的产物稳定7.对室温下100 mL pH=2的醋酸和盐酸两种溶液分别采取下列措施,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加水稀释至溶液体积为200 mL,醋酸溶液的pH变为4 B.温度都升高20 ℃后,两溶液的pH不再相等C.加水稀释至溶液体积为200 mL后,两种溶液中c(OH-)都减小D.加足量的锌充分反应后,两溶液中产生的氢气体积可用右图表示8. 在25℃时,将pH=11的NaOH溶液与pH=3的CH3CO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A.c(Na+)=c(CH3COO-)+c(CH3COOH) B.c(H+)=c(CH3COO-)+c(OH-) C.c(Na+)>c(CH3COO-)>c(OH-)>c(H+) D.c(CH3COO-)>c(Na+)>c(H+)>c(OH-)9.利用右图所示装置,当X、Y选用不同材料时,可将电解原理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
山东省济宁市鱼台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

鱼台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物理期中考试试题一:选择题(1—8题为单选题9—12为多选题,每小题4分,选不全得3分不选和选错不得分)共48分。
1.如图1所示的情况中,a、b两点的电场强度和电势均相同的是( B ).图1A.甲图:离点电荷等距的a、b两点B.乙图:两个等量异种点电荷连线的中垂线上,与连线中点等距的a、b两点C.丙图:两个等量同种点电荷连线上,与连线中点等距的a、b 两点D.丁图:带电平行金属板两板间分别靠近两板的a、b两点2。
在图2所示的闭合电路中,当滑片P向右移动时,两电表读数的变化是( A ).图2A..变小,变大B 变大,变大C.变大,变小D.变小,变小3.如图3所示,三条平行等间距的虚线表示电场中的三个等势面,电势值分别为10 V、20 V、30 V,实线是一带电粒子(不计重力)在该区域内的运动轨迹,a、b、c是轨迹上的三个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3A.粒子在三点的电势能大小关系为E p c〈E p a〈E p bB.粒子在三点所受的电场力不相等C.粒子必先过a,再到b,然后到cD.粒子在三点所具有的动能大小关系为E k b>E k a〉E k c4.如图4所示,水平放置的平行金属板a、b分别与电源的两极相连,带电液滴P在金属板a、b间保持静止,现设法使P固定,再使两金属板a、b分别绕中心点O、O′垂直于纸面的轴顺时针转相同的小角度α,然后释放P,则P在电场内将做( C ).A.匀速直线运动B.斜向右下方的匀加速直线运动C.水平向右的匀加速直线运动D.曲线运动图4 5.如图5所示,两平行金属板间有一匀强电场,板长为L,板间距离为d,在距板右端L处有一竖直放置的光屏M.一电荷量为q、质量为m的质点从两板中央射入板间,最后垂直打在M屏上,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C).A.板间的电场强度大小为mg/qB.质点在板间运动时动能的增加量等于电场力做的功C.板间的电场强度大小为2mg/q图5D.质点在板间的运动时间大于它从板的右端运动到光屏的时间6.在研究微型电动机的性能时,应用如图6所示的实验电路。
山东省济宁市鱼台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化学3月月考试题

山东省济宁市鱼台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化学月月考试题考试时间:分钟;分注意事项:.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卷(选择题)一、单选题(共分).下列晶体分类中正确的是一组是离子晶体原子晶体分子晶体石墨水晶()金刚石玻璃.....有关晶体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在晶体中,距最近的形成正八面体.在晶体中,每个晶胞平均占有个.在金刚石晶体中,碳原子与碳碳键个数的比为:.该气态团簇分子的分子式为或.下列数据是对应物质的熔点表,有关的判断正确的是 ( ).只要含有金属阳离子的晶体就一定是离子晶体.在共价化合物分子中各原子都形成电子结构.同族元素的氧化物不可能形成不同类型的晶体.金属晶体的熔点不一定比分子晶体的高.下列各组物质的沸点,按由低到高顺序排列的是 ( ).、、、.、、、.、、、.、、、、.下面有关晶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金刚石为网状结构,由共价键形成的碳原子环中,最小的环上有个碳原子.氯化钠晶体中,每个+周围距离相等的+共有个.氯化铯晶体中,每个+周围紧邻个-.干冰晶体中,每个分子周围紧邻个分子.下列有关晶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晶体中分子间作用力越大,分子越稳定.原子晶体中共价键越强,熔点越高.冰融化时水分子中共价键发生断裂.氯化钠熔化时离子键未被破坏.氯化硼的熔点为℃,沸点为℃。
在氯化硼分子中,氯—硼—氯键角为°,它可以水解,水解产物之一是氯化氢。
下列对氯化硼的叙述中正确的是.氯化硼是原子晶体.熔化时,氯化硼能导电.氯化硼分子是一种极性分子.水解方程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一种金属元素和一种非金属元素一定能形成离子化合物.离子键只存在于离子化合物中.共价键只存在于共价化合物中.离子化合物中必定含有金属元素.下列各组物质的晶体中,化学键类型相同,晶体类型也相同的是 ( ) .和.和.和.和.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乙酸的结构简式:.的球棍模型:.甲基丁烯的结构简式:().醛基的电子式:.下列有机化合物的分类不正确的是( ).,苯的同系物.,芳香化合物.,不饱和烃.,醇.将(易溶于水,沸点为℃的液体)和分离的正确方法是 ( ).加热蒸馏.加入溶液后,通过萃取的方法分离.先加入烧碱溶液之后蒸出乙醛,再加入浓,蒸出乙酸.和反应后进行分离.已知甲醛()分子中的个原子是共平面的,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同时存在于同一平面的是( ).下列各组物质中,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与.与.——与—.萜品油烯()可用作香料的原料,它可由合成得到如下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有机物的分子式为.有机物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一定共面.有机物中含有×个双键.有机物的同分异构体中不可能有芳香化合物.根据下表中烃的分子式排列规律,判断方框中烃的同分异构体的数目是( )组别分子式~、~、~、~、.....下列有机物命名正确的是( ).三甲苯.氯丙烷.甲基丙醇.甲基丁炔.金刚烷()的结构如图所示,它可以看成四个等同的六元环组成的空间构型。
山东省鱼台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检测生物试卷 Word版含答案

2017-2018学年高二年级上学期生物月考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下列对基因型与表现型关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B.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C.在不同生活环境中,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D.在相同生活环境中,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2.下列有关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孟德尔在研究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时,都用到了假说—演绎法B.二者揭示的都是生物细胞核遗传物质的遗传规律C.在生物性状遗传中,两个定律各自发生D.基因分离定律是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3.自由组合定律中的“自由组合”是指( )A.带有不同遗传因子的雌雄配子间的组合B.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的组合C.两亲本间的组合D.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组合4.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原因提出了假说,下列不属于该假说内容的是( )A.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B.基因在体细胞染色体上成对存在C.配子只含有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D.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5.用纯种高茎黄子叶(DDYY)和纯种矮茎绿子叶(ddyy)为亲本进行杂交实植株及其上结出的种子中能统计出的数据是( )验,在F1A.高茎黄子叶占3/4B.矮茎绿子叶占1/4C.高茎黄子叶占9/16D.矮茎绿子叶占1/166.采用下列哪一组方法,可以依次解决①~④中的遗传学问题()①鉴定一只白羊是否纯种②在一对相对性状中区分显隐性③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合度④检验杂种F1的基因型A. 杂交,自交,测交,测交B. 测交,杂交,自交,测交C. 测交,测交,杂交,自交D. 杂交,杂交,杂交,测交7.一株纯种黄粒玉米与一株纯种白粒玉米相互授粉杂交,比较这两个植株种子发育中的胚和胚乳细胞的基因型,结论是( )A.胚的不同,胚乳细胞的相同B.胚的相同,胚乳细胞的不同C.胚和胚乳细胞的基因型都相同D.胚和胚乳细胞的基因型都不相同8.已知某闭花受粉植物高茎对矮茎为显性,红花对白花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19学年度5月晶体结构与性质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1.二氧化硅晶体是空间立体网状结构,如图所示。
下列关于二氧化硅晶体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1 mol SiO2晶体中含2 mol Si—O键B. 晶体中Si、O原子个数比为1:2C. 晶体中Si、O原子最外电子层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D. 晶体中最小环上的原子数为122.有关晶体的结构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在NaCl晶体中Na+最近的Cl-形成正八面体B. 在CaF2晶体中,每个晶胞平均占有4个Ca2+C. 在金刚石晶体中,碳原子数与碳碳键个数的比为1 : 4D. 铜晶体为面心立方最密堆积,铜原子的配位数为123.金属晶体中金属原子有三种常见的堆积方式,a、b、c分别代表这三种晶胞的结构,其晶胞a、b、c内金属原子个数比为( )A. 11∶8∶4B. 3∶2∶1C. 9∶8∶4D. 21∶14∶94.金属钠晶体为体心立方晶胞如图,晶胞的边长为a。
假定金属钠原子为等径的刚性球,且晶胞中处于体对角线上的三个球相切。
则钠原子的半径r为( )A. B.C. D. 2a5.如下图所示,铁有δ、γ、α三种同素异形体,三种晶体在不同温度下能发生转化。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γ-Fe晶体中与每个铁原子距离相等且最近的铁原子有6个B. α-Fe晶体中与每个铁原子距离相等且最近的铁原子有6个C. 将铁加热到1 500 ℃分别急速冷却和缓慢冷却,得到的晶体类型相同D. 三种同素异形体的性质相同6.下列图象是从NaCl或CsCl晶体结构图中分割出来的部分结构图,试判断属于CsCl 晶体结构的图象是( )A. 图(1)和图(3)B. 只有图(3)C. 图(2)和图(3)D. 图(1)和图(4)7.下列关于晶体的说法一定正确的是()A. 分子晶体中都存在共价键B. 右图CaTiO3晶体中每个Ti4+与12个O2-相紧邻C. SiO2晶体中每个硅原子与两个氧原子以共价键相结合D. 在二氧化硅晶体中,最小环上的原子个数是六8.有关晶体的结构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在NaCl晶体中,距Na+最近的Cl-形成正八面体B. 在CaF2晶体中,每个晶胞平均占有4个Ca2+C. 在金刚石晶体中,碳原子数与碳碳键个数的比为1:4D. 铜晶体为面心立方最密堆积,铜原子的配位数为129.石墨能与熔融金属钾作用,形成石墨间隙化合物,钾原子填充在石墨各层碳原子中,其化学式可写C X K其平面图形见图,则X值为()A. 24B. 12C. 8D. 0.7510.下图分别代表NaCl、金刚石、干冰、石墨结构的一部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NaCl晶体只有在熔融状态下离子键被完全破坏,才能形成自由移动的离子B. 金刚石中存在的化学键只有共价键,不能导电C. 干冰中的化学键只需吸收很少的热量就可以破坏,所以干冰容易升华D. 石墨中碳原子的最外层电子都参与了共价键的形成,故熔点很高、硬度很大。
11.下列图象是从NaCl或CsCl晶体结构图中分割出来的部分结构图,试判断属于NaCl 晶体结构的图象是 ( )A. 只有图⑴B. 图⑴和图⑶C. 图⑴和图⑷D. 图⑵和图⑶第II卷(非选择题)二、填空题12.如下图所示表示一些晶体中的某些结构,它们分别是NaCl、CsCl、干冰、金刚石、石墨晶体结构中的某一种的某一部分。
(1)其中代表金刚石的是(填编号字母,下同)________,其中每个碳原子与________个碳原子最接近且距离相等。
金刚石属于________晶体。
(2)其中代表石墨的是_______,其中每个正六边形占有碳原子数平均为________个。
(3)其中代表NaCl晶体的是________,每个Na+周围与它最接近且距离相等的Na+有________个。
(4)代表CsCl晶体的是________,它属于________晶体,每个Cs+与________个Cl-紧邻。
(5)代表干冰的是________,它属于________晶体,每个CO2分子与________个CO2分子紧邻。
(6)上述五种物质熔点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为________。
13.太阳能电池是通过光电效应或者光化学效应直接把光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
其材料有单晶硅,还有铜、锗、镓、硒等化合物。
(1)亚铜离子(Cu+)基态时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
,其电子占据的原子轨道数目为___________个。
(2)左下图表示碳、硅和磷元素的四级电离能变化趋势,其中表示磷的曲线是_______________(填标号a,b,c)。
(3)单晶硅可由二氧化硅制得,二氧化硅晶体结构如上图所示,在二氧化硅晶体中,Si、 O原子所连接的最小环为十二元环,则每个Si原子连接_________个十二元环。
(4)氮化镓(GaN)的晶体结构如右图所示。
常压下,该晶体熔点1700℃,故其晶体类型为_______;判断该晶体结构中存在配位键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
(5)与镓元素处于同一主族的硼元素具有缺电子性,因而硼酸(H3BO3)在水溶液中能与水反应生成[B(OH)4]-。
[B(OH)4]-中B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不考虑空间构型,[B(OH)4]-中原子的成键方式用结构简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某光电材料由锗的氧化物与铜的氧化物按一定比例熔合而成,其中锗的氧化物晶胞结构如右图所示,该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
已知该晶体密度为ρg.cm-3,晶胞边长为a pm。
则锗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____(用含ρ和a的关系式表示)。
14.Ⅰ.铂(Pt)单质晶体中原子的堆积方式如下图甲所示,其晶胞特征如下图乙所示,原子之间相互位置关系的平面图如下图丙所示:(1)由图可知,金属晶体铂的堆积方式为_________,一个晶胞中含有___个铂原子,距离每个铂原子最近且等距离的铂原子有_______个。
Ⅱ.铂元素的一种化合物:PtCl2(NH3)2可以形成两种固体,一种为淡黄色,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另一种为黄绿色,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大,请回答下列问题:(2)PtCl2(NH3)2立体结构是______________;(3)黄绿色固体物质是由___________组成(填“极性分子”或“非极性分子”);(4)两种固体在水中的溶解性差异,可以用____________原理来解释;Ⅲ.碳铂是1,1-环丁二羧酸二氨合铂(Ⅱ)的简称,是第二代铂族抗癌药物,碳铂的结构为:(5)化学键种类很多,如:①极性共价键、②非极性共价键、③配位键、④离子键、⑤金属键、⑥σ键、⑦π键,碳铂中含有的作用力有____(填字母);A.①②③⑥⑦ B.①②④⑥ C.①③⑤⑦ D.④⑤ (6)在碳铂分子中,C原子的杂化方式有_____ 种。
15.研究物质的微观结构,有助于人们理解物质变化的本质。
请回答下列问题:(1)O、Si、N元素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
C60和金刚石都是碳的同素异形体,二者中熔点较高的是____________。
(2)化合物 A (H3BNH3)是一种潜在的储氢材料,它可由六元环状化合物(HB=NH)3通过3CH4+2(HB=NH)3+ 6H2O→3C O2+6H3BNH3制得。
下列有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_______。
(填标号)A.反应前后碳原子的轨道杂化类型不变B.CH4、H2O、C O2分子空间构型分别是:正四面体形、V形、直线形C.第一电离能:N>O>C>BD.化合物A中存在配位键(3)过渡金属离子与水分子形成的配合物是否有颜色,与其d轨道的电子排布有关。
一般地,若为 d 0或d10排布时无颜色;若为d1~d9排布时有颜色;如[Cu(H2O)4]2+显蓝色。
据此判断25号元素Mn形成的络合离子[Mn(H2O)6]2+ ________(填“有”或“无”)颜色。
(4)H-C≡C-C OOH分子内含有的σ键、π键的个数依次为_________,其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
(5)C O可以与金属铁形成配合物分子Fe(CO)5。
Fe(CO)5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Fe(CO)5(s)=Fe(s)+5C O(g),反应过程中,断裂的化学键只有配位键,则形成的化学键类型是_______。
(6)某元素的原子的M能层为全充满状态,且N层电子只有一种运动状态,其单质晶体中微粒的堆积方式是下图中________(选填“甲”、“乙”或“丙”);若该晶体中晶胞的边长为acm,则该晶体的密度为_____g /cm3(写出含a的表达式,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
16.物质的组成与结构决定了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请回答下列问题:(1)C、H、N、O四种元素中电负性最大的是____(填元素符号),写出Fe2+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____。
(2)根据等电子原理,写出CN-的电子式___,CNO-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_。
(3)MgO、CaO两种晶体的结构与NaCl晶体结构相似,则两种离子晶体的熔点由高到低顺序是___(用化学式表示),的沸点比____(填“高”或“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4)铁有δ、γ、α三种同素异形体,如下图所示。
γ-Fe晶体的一个晶胞中所含有的铁原子数为____,δ一Fe、α- Fe两种晶胞中铁原子的配位数之比为____。
已知δ-Fe晶体的密度为dg/cm3,N 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数值,则Fe原子半径为____pm(列表达式)。
17.硫和碳及其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并被人们广泛利用。
回答下列问题:(1)当基态原子的电子吸收能量后,电子会发生____,某处于激发态的S原子,其中1个3s电子跃迁到3p轨道中,该激发态S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
硫所在周期中,第一电离能最大的元素是___________。
(填元素符号)(2)写出一个与CO2具有相同空间结构和键合形式的分子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__。
(3)H2S中S原子的杂化类型是__________;H2S的VSEPR模型名称为_________;H2S 的键角约为94°,H2O的键角为105°,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科学家通过X射线推测胆矾结构示意图1如下:其中含有________个配位键,___________个氢键。
(5)已知Zn和Hg同属IIB族元素,火山喷出的岩浆是一种复杂的混合物,冷却时,许多矿物相继析出,其中所含的ZnS矿物先于HgS矿物析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