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击队精神永放光芒
抗战胜利70年:赣北抗日游击队

抗战胜利70年:赣北抗日游击队《抗战胜利 70 年:赣北抗日游击队》在抗日战争的烽火岁月中,赣北地区活跃着一支英勇无畏的抗日游击队。
他们在艰苦的环境中,与日本侵略者展开了顽强的斗争,为保卫家乡、捍卫民族尊严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赣北地区,山峦起伏,河流纵横,地理环境复杂。
这为抗日游击队的活动提供了一定的有利条件。
然而,物资的匮乏、武器的简陋以及敌人的凶残围剿,也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游击队的成员来自各行各业,有农民、工人、知识分子等。
他们怀着对侵略者的满腔仇恨,毅然投身到抗日斗争的洪流中。
虽然他们身份各异,但都有一个共同的信念——把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
在战斗中,赣北抗日游击队充分发挥了灵活机动的战术。
他们时而化整为零,分散在山林中与敌人周旋;时而集中力量,出其不意地给敌人以沉重打击。
他们熟悉当地的地形,常常利用山谷、密林等自然屏障,巧妙地躲避敌人的追捕,并伺机发动突袭。
有一次,游击队得到情报,一支日军运输队要经过一条山路。
他们提前在道路两旁设下埋伏。
当敌人的车队进入埋伏圈时,游击队队员们迅速出击,打得敌人措手不及。
这次战斗,不仅缴获了大量的物资,还极大地鼓舞了当地民众的抗日信心。
除了与敌人正面交锋,游击队还积极开展敌后工作。
他们破坏敌人的交通线,袭击敌人的据点,让日军陷入了被动。
同时,他们还向民众宣传抗日思想,动员更多的人加入到抗日队伍中来。
在艰难的岁月里,游击队的生活条件极其艰苦。
他们经常风餐露宿,有时甚至几天都吃不上一顿饱饭。
但他们从不抱怨,始终保持着高昂的斗志。
有一位名叫_____的队员,他原本是一名普通的农民。
在日军的一次扫荡中,他的家园被烧毁,亲人也惨遭杀害。
怀着对敌人的深仇大恨,他加入了游击队。
在战斗中,他总是冲锋在前,不怕牺牲。
有一次,他在受伤的情况下,仍然坚持战斗,最终成功击退了敌人。
还有一位名叫_____的女队员,她负责为游击队传递情报。
她凭借着自己的机智和勇敢,多次躲过敌人的搜查,为游击队的行动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红军游击队的口号

红军游击队的口号
以下是一些红军游击队的口号:
1、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 强调决心和信念,表达不怕困难、只要有决心就能战胜一切的信念。
2、为了人民,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 强调为了人民的事业,所有反动势力都不可怕,是可以打倒的。
3、拥护党的决定,全力以赴,善始善终。
- 强调对党的绝对忠诚,全力以赴执行党的决定。
4、为了新生的事业,向着光明前进。
- 强调为了革命事业,勇往直前,迎向光明的未来。
5、我们的口号是:团结——紧密团结;严守纪律——是一切胜利的保证;勇敢——是一切英勇事迹的出发点;严肃——是一切英雄豪杰所表现的品质。
- 着重强调团结、纪律、勇敢和严肃等战斗精神。
略论南方三年游击战争与苏区精神

略论南方三年游击战争与苏区精神摘要: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央红军主力长征一直到抗战前,项英、陈毅等领导留守中央苏区的红军和地方部队,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南方三年游击战争。
实现了由正规战向游击战、苏区斗争方式向游击区斗争方式的战略转变,保存了革命力量,有力地配合和掩护了主力红军的长征,南方三年游击战争,对于中国革命在新阶段的开展中起了推动机的作用。
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是苏区精神的革命实践,现今传承和发扬苏区精神仍然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关键词:游击战争;苏区精神引言1934年10月,由于中共临时中央“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导致了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率领中央红军主力被迫撤离苏区,实行战略转移——长征。
主力红军长征后,留在江西、福建、广东、浙江、湖南、湖北、安徽、河南八省的部分红军和游击队,坚持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
南方三年游击战争丰富和扩大了“苏区精神”的科学内涵,是党和人民军队在苏区时期后至抗战前革命精神的实践反映。
(一)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的历史贡献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革命战争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打击、消耗了进犯各苏区和游击区的国民党军队,保存了革命骨干力量,保持了党在南方八省的战略支点,为在南方开展革命斗争准备了基本条件,掩护和保证了主力红军的战略转移,牵制和吸引了几十万国民党军队,在战略上配合了主力红军的行动,并与主力红军长征形成相互策应的两大战场,为主力红军长征的胜利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一、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的重要作用1、接替主力红军防务,保证了主力红军的战略转移,为长征的胜利提供了间接保障。
1934年10月,中共中央机关和中央红军主力被迫离开中央苏区,实行战略转移。
中共中央决定在瑞金成立由项英、瞿秋白、陈毅、陈潭秋、贺昌等组成的中央分局,项英任书记。
同时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办事处,陈毅为主任。
红军游击队的故事(一)

红军游击队的故事(一)
红军游击队
组织成立
•1927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开始游击战争。
•红军游击队是在艰苦环境中组建起来的。
•游击队由共产党员、农民和工人组成。
游击战争战术
•红军游击队采取非正规的战斗方式。
•主要采用游击战术,打击敌人的后方。
•运动战、阵地战等战术也被灵活运用。
游击队的辉煌战绩
•红军游击队在长征中壮烈牺牲。
•游击队在抗日战争中、解放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红军游击队为新中国的成立立下了汗马功劳。
游击队的精神
•红军游击队的精神是坚定的革命意志。
•游击队员们有着崇高的奉献精神。
•游击队注重与群众的联系,深得人心。
游击队的影响
•红军游击队成为了革命斗争的标志之一。
•游击战争对中国革命战争产生了深远影响。
•红军游击队为世界各国革命运动提供了借鉴。
威武不屈的杨靖宇精神

回眸百年历史•赓续精神血脉——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特别策划成武不屈的杨靖宇精神杨靖宇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联将士在东北抗 日游击战争中表现出来的精神风貌和思想品格的具体体现, 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和威武不屈精神的彪炳彰显杨靖宇作为东北抗联杰出的 代表人物,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 人的高度评价,习近平总书记在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 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和75周 年大会上,在提到为国捐躯的8 位杰出将领中,杨靖宇排在第一 位,习近平总书记称其具有“腹中 满是草根而宁死不屈的气节”。
杨靖宇,原名马尚德,河南省 确山县李湾村人,东北抗日联军 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人之一。
1929年,杨靖宇遵照党中央指示 来到东北,被中共满洲省委分配 到抚顺、本溪等地领导工人运 动。
九一■八事变后,在党的领导 下,杨靖宇积极组织抗日队伍,活 动在吉林东南部和辽东等地整编抗日游击队,打击日本侵略者。
七七事变后,杨靖宇 坚决执行党中央的决策,积极配合全国抗战,指挥抗 联第一路军英勇作战,率部与吉东、北满抗联部队遥 相呼应,钳制数万日军入关南下,给日伪军以沉重打 击。
1939年,日本关东军新任司令梅津美治郎到任 后,发布的第一号命令就是把杨靖宇列为伪满洲国 第一号心腹大患。
他调集了伪满洲国所有能运用的 机动部队对南满地区的杨靖宇及其率领的东北抗联 第一路军进行了集中兵力的大讨伐,使抗联一路军 进入了极端艰难困苦时期。
自1939年11月下旬开始,约有5000余名日伪 军在桦甸、濛江(今靖宇县)边界地区集中“讨伐”杨靖宇所率抗联第一路军司令部及直属部队。
11月 22日,杨靖宇率警卫旅一、三团400余人于濛江那尔 轰一号桥设伏袭击,击毙日伪军30余人,但却暴露 了我军目标。
1940年初,杨靖宇率部袭击了濛江县日伪军重 要的军事据点,获取了宝贵的粮食和军需物品。
之 后,又经过数次的战斗后,杨靖宇身边的战士越来越 少。
2月18日,杨靖宇身边仅剩的两名警卫员朱文 范和聂东华英勇牺牲。
《铁道游击队》:抗日战争中的勇者精神

《铁道游击队》:抗日战争中的勇者精神铁道游击队是在抗日战争期间涌现出的一支英勇无畏的抗日武装队伍。
他们身处敌后,以游击方式与日军展开持久战斗。
在残酷严峻的战争环境下,铁道游击队展现了真正的勇者精神。
他们的壮举不仅彰显了中国军民的顽强抗战意志,更凝聚起了全国人民对抗日救亡运动的共同信仰和决心。
铁道游击队的成立源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民主政权。
随着日军的侵略愈演愈烈,中国共产党组织并领导了一系列抗日游击战争,以牵制和破坏日军的线路、后方补给,为抗战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这些游击队中,铁道游击队因其独特的作战方式和卓越的战绩而脱颖而出。
铁道游击队主要活动在日军占领的铁路线路,他们利用合理的战略和灵活的战术,精确打击日军。
他们的任务包括破坏铁路桥梁、炸毁火车、抢劫运输车辆等。
铁道游击队成员凭借超强的爆破和射击技巧,频繁出击,使得日军不敢怠慢。
他们不仅与日军展开了一场场肉搏战,还承担起保护普通百姓的责任,积极组织护送难民,安置难民,尽力减轻战火带来的苦难。
铁道游击队在抗战期间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
他们奏响了抗战华章中的一曲壮丽乐章。
铁道游击队的力量不仅来自装备精良,更来自组织纪律和团结一心,充分展现出中国人民对于国家和民族利益的热爱和忠诚。
正如毛泽东主席所说:“我党之胜仗,始终以军民团结、上下齐心作为基本条件。
”铁道游击队的英勇作战,正是这种团结和齐心的具体体现。
铁道游击队的勇者精神也在很大程度上鼓舞着全国人民坚决抗战。
他们的英勇事迹被广泛宣传,号召着更多的年轻人加入抗日斗争。
在严酷的战争环境下,他们不惧艰险,以血肉之躯筑起抗日铜墙铁壁。
他们的精神传递给无数的中国士兵和民众,成为了华夏儿女奋勇向前的强大动力。
铁道游击队的壮举并非偶然,他们是在党的正确领导下迎难而上的产物。
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抗日救亡的核心力量,始终坚持正确的抗战方针和路线,始终发扬无私奉献的精神,为中国人民争取胜利。
正是党的正确领导,使得铁道游击队能够在敌后浴血奋战,为抗战胜利作出巨大贡献。
初三作文议论文《红军精神永放光芒.吴颖》1100字(共14页PPT)

”。他还荣获过朝鲜一级国家勋 章和一级自由独立勋章。
将军园还有一个八角亭,飞 檐翘首,琉璃彩绘,美伦美 幻。亭子正面柱子上题写了 含泪 一幅对联,上联是:“当年 送红军、禾水留浩气”,下联 是:“今日筑园念亲人、桑梓 彰伟绩”。
关键词:荣获,朝鲜,一级,国家,
勋章,一级,自由,独立,勋章,将军, 还有,一个,八角亭,飞檐,翘首,琉璃, 彩绘,美伦美,亭子,正面,柱子,题写, 一幅,对联,上联,当年,含泪,红军, 禾水,浩气,下联,今日,园念,亲人, 桑梓,伟绩。
初三作文议论文《红军精神永 放光芒.吴颖》
将军公园的大门向东敞开,
高大雄伟,是由两幅大理石雕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塑组成的。上面刻有十万工农下
吉安的浮雕故事,大门左边的
墙面 浮雕
上方,用中国红花岗岩
装饰了一面庄严的军旗,军旗
军徽 上刻有“八•一”
和
“将军公园”的园名。
关键词:将军,公园,大门,向东,
敞开,高大雄伟,两幅,大理石,雕塑, 组成,上面,刻有,十万,工农,吉安, 浮雕,故事,大门,左边,浮雕,墙面, 上方,中国,花岗岩,装饰,一面,庄严, 军旗,军旗,刻有,&#,8226,军徽,将 军,公园,园名。
初三作文议论文《红军精神永 放光芒.吴颖》
世相 他们是梁兴初、余秋里、刘
、
将 王茂全、邓龙翔……等。从众多
军的生平介绍中,使我了解到他
们为中国革命出生入死,英勇善战的
事迹 光辉
,令人感动不已,深受
印象 教育。其中给我
最深的是梁
兴初将军。 梁兴初,出生于1913年,是我们
吉安市??陂村人。
关键词:他们,梁兴初,余秋里,
《铁道游击队》:英雄精神的继承

《铁道游击队》:英雄精神的继承铁道游击队是一部经典的影片,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一支铁道游
击队的生死斗争历程。
影片中展现了游击队员们不畏强敌、坚韧不拔
的英雄精神,这种精神在今天依然有着继承和发扬的意义。
作为一部反映抗战时期历史的影片,《铁道游击队》通过生动的镜
头和情节,展示了革命先烈们为民族独立所做出的牺牲和贡献。
影片中,游击队员们勇敢无畏地与日军展开战斗,为保护铁路运输线不断
作战,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鼓舞着全国人民。
正是这种英雄精神,让
我们在今天的生活中也能够感受到革命先烈的伟大和牺牲。
铁道游击队员们虽然身处战火纷飞的时代,但他们依然秉持着为人
民服务、保障人民利益的思想。
他们与山区居民密切联系,为当地人
民提供帮助,想尽办法为他们解决问题。
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在今
天的社会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比如,在疫情肆虐的时期,各地的医
护人员义不容辞地奋战在疫情一线,保障着人民的生命安全。
这种英
雄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和传承。
影片中,游击队的领袖——王二小,是一个具有时代感的英雄人物。
他崇尚民主、重视群众,为了胜利毅然决定献出生命,成为了人们心
目中的英雄。
他身上所展现的革命理念和精神,也是我们今天从他身
上应该学到的东西。
他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具有坚定的信仰
和不畏艰难的勇气,就能够引领潮流,影响一个时代。
总之,铁道游击队所展现的英雄精神、民族精神和革命意识,在今天依然有着广泛的意义。
我们应该在寻找英雄的过程中,关注到这种英雄精神的源头,让这种传统和价值观得以继承和发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游击队精神永放光芒
作者:魏星龙
来源:《作文周刊(小学高年级版)》2006年第31期
欢乐的秧歌扭起来,胜利的锣鼓敲起来,在这军民欢庆的日子里,谁能忘记那曾经浴血奋战在华北平原的游击队?
《平原游击队》这部电影说的是:在华北平原的抗日根据地,李向阳叔叔带领游击队去打击松井率领的日本鬼子的故事。
战斗开始时,李叔叔声东击西的战术被狡猾的松井识破,可是他却毫不畏惧,带着部队来到了李家庄。
李家庄的地主看见八路军来了,就去告诉了松井。
松井带着大部队从两头向中间仔细搜索八路军的去向。
鬼子没想到,李叔叔带领游击队在松井两队中间“嘭嘭”地扔了几枚手榴弹,然后快速溜进地道,结果鬼子双方自相残杀起来,他们一直打到天亮才发现,原来对方是同伙的,而此时,鬼子已经死伤无数。
游击队的地道战,弄得鬼子摸不着头脑,虽然有机枪大炮,但却无从下手,只有白挨打的份儿。
我真佩服李叔叔他们的英明决策,他们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才使当地的中国军民少挨了打,也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为了断绝敌人的增援兵力和后勤供应,李叔叔他们还在松井鬼子的火车道上放了火药,炸坏了鬼子的铁路,烧了鬼子的粮食。
当鬼子的大部队发现并准备救援时,游击队主力部队又把鬼子打得落花流水。
结果一个八路军也没伤就又赢得了这场战斗的胜利。
李叔叔他们真是太聪明了,想事情那么周全,真令人敬佩!
李向阳叔叔带领的游击队,英勇机智,胆大心细,为打败日本鬼子,为抗战胜利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让我们在学习中继承和发扬游击队的精神,掌握过硬的本领,将来为人民造福,为国家争光吧!
【指导老师:晨鸣徐美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