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炎和牙周炎患者龈沟液内一氧化氮水平变化

合集下载

牙周炎患者龈沟液中细胞因子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牙周炎患者龈沟液中细胞因子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换算体积。将滤纸条 取 出用 10 洗脱 液浸泡后 0 离心 , 收集洗脱液 , 反复 5次 。用 E I LS A双抗 体夹
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洗脱液中 P E 、N 一 、 一 G :T F0 I 【 L 1 、L B I- 6水平 , 作按说 明书进 行 , 剂 均 由美 国 操 试 R D公司生产。治疗 6 & 周后复查 , 对照组依照上述
牙周 袋深 度 >5n', 龈 指 数 ( I ≥1 附着 丧 失 M 牙 n G) ,
( 0 0 )治疗后 上述细胞因子水 平明显下降 ( P< . 1 ; P
< . 1 , 对 照组 无 明显差 异 ( 0 0 ) 00 )与 P> .5 。
表 1 观察组治 疗前后及对照组龈沟液 中各细胞 因子
周中华牙周炎患者龈沟液中p物质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变化期刊论文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031312weilizhongyingxueyi活动期与静止期牙周炎患牙龈沟液中骨桥蛋白含量测定期刊论文武警医学2009204yalichenxizhangsuliliulifengzhaoliang牙龈炎牙周炎患者龈沟液和血清中白细胞介素8的含量及其与牙周指数的相关性期刊论文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283weiqiulibinliushuowanglin活动期与静止期牙周炎患者牙龈沟液中骨粘连蛋白含量测定期刊论文武警医学院学报2010191010
疗前用滤纸条法收集龈沟液 , 体操作 : 具 刮除牙石、 菌 斑后 清水 漱 口, 用气 枪 吹干 牙 面 , 卷 纸将 患牙 隔 棉
开, 采用 滤 纸条 2mn×8m 在 电子 天 平 称 重 后 插 l m 入 牙周 袋 2mn 取 出 , 沾有 血则 弃 去不 要 , i, 如 再用 电

牙周炎龈沟液中HMGB1、2的表达及意义

牙周炎龈沟液中HMGB1、2的表达及意义

牙周炎龈沟液中HMGB1、2的表达及意义目的:探讨HMGB1、HMGB2与NO在牙周炎发病中的相关性,以了解HMGB1、HMGB2在牙周炎发病中可能的生物学作用。

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本院牙科收治的106例牙周炎患者作为试验组,另外选取本院牙齿健康体检者58例作为对照组。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HMGB1、HMGB2及硝酸还原法测定NO在龈沟液中的含量,分析HMGB1、HMGB2与NO在牙周炎龈沟液中的相关性。

结果:两组HMGB1、HMGB2和NO三个指标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示HMGB1、HMGB2和NO三个指标在牙周炎龈沟液中的表达与正常人比较异常增高。

HMGB1和HMGB2与NO的水平作Spearman相关分析,相关系数分别为r=0.875、0.848(P<0.05),均呈正相关。

结论:HMGB1、HMGB2可能是牙周炎中的重要炎因子之一。

标签:牙周炎;龈沟液;高迁移率蛋白;一氧化氮牙周炎是患者牙周部位受到感染时,机体免疫系统产生抗感染作用时导致牙周炎症介质及毒性自由基聚集所引起的一系列炎症感染症状。

牙周炎通常为慢性炎症逐渐发展为急性炎症,也就是牙周炎的活跃期[1-2]。

牙周炎可侵犯牙周组织,造成炎症破坏性疾病,主要为牙周袋及袋壁的炎症,从而导致牙槽骨吸收及牙齿逐渐松动甚至脱落,牙周炎是导致成年人缺牙的主要原因,其主要的炎症反应是过度的机体免疫反应所造成的自我破坏[3-4]。

研究牙周炎的炎症因子HMGB1、HMGB2与NO发病中的作用有重要的意义。

故本文通过ELISA检测牙周炎患者龈沟液中HMGB1、HMGB2与NO的表达量,可通过相关回归曲线分析它们的关系,了解其与牙周炎发病进展中可能存在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本院牙科收治的106例牙周炎患者作为试验组,患者牙颈部无龋损、无充填体,平均年龄(42±12)岁。

牙周基础治疗对体内一氧化氮水平和血压的影响

牙周基础治疗对体内一氧化氮水平和血压的影响

牙周基础治疗对体内一氧化氮水平和血压的影响曹羡梓;付子波;陈佳璐;孙颖【期刊名称】《口腔生物医学》【年(卷),期】2022(13)1【摘要】目的:探讨牙周基础治疗对一氧化氮(NO)代谢和血压的影响。

方法:纳入45名血压正常的中、重度牙周炎患者,记录牙周基础治疗前及治疗后1月患者的菌斑指数、牙龈指数、探诊深度、临床附着丧失(CAL)及血压,采用Griess法测量治疗前后唾液及血浆NO氧化产物亚硝酸钠(NaNO_(2))水平,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治疗前后龈下菌斑中牙龈卟啉单胞菌(P.gingivalis)、中间普氏菌(P.intermedia)及总菌水平,ELISA法检测治疗前后龈沟液(GCF)和血清中的白介素(IL)-6水平,以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并对治疗前血压、牙周临床指标、细菌数量、NaNO_(2)、CRP、IL-6水平间的关系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牙周基础治疗后1月,患者各牙周临床指标、血压、唾液及血浆NaNO_(2)水平、龈下菌斑中的P.gingivalis、P.intermedia及总菌水平、血清及GCF中的IL-6及CRP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

治疗前收缩压与GCF中IL-6水平、唾液NaNO_(2)水平、CAL 均存在中度相关性;舒张压与总菌水平、P.intermedia存在中度相关性(P<0.05)。

结论:牙周基础治疗能降低唾液及血浆NO水平,同时改善全身炎症状态,为伴高血压的牙周炎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

【总页数】5页(P30-34)【关键词】牙周基础治疗;牙周炎;高血压;一氧化氮;牙龈卟啉单胞菌;中间普氏菌【作者】曹羡梓;付子波;陈佳璐;孙颖【作者单位】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牙周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81.4【相关文献】1.牙周基础治疗对重度牙周炎患者松动牙临床牙周指标与咬合能力的影响2.2型糖尿病伴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对体内代谢的影响3.牙周基础治疗联合根管治疗对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者牙周健康指标及炎症状态的影响4.清热凉血中药煎剂含漱联合牙周基础治疗对种植牙患者牙周指标、白细胞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水平的影响5.牙周基础治疗联合根管治疗对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者牙周健康指标及炎症状态的影响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牙龈组织中内皮素-1及一氧化氮合成酶的表达与牙周病的相关性研究的开题报告

牙龈组织中内皮素-1及一氧化氮合成酶的表达与牙周病的相关性研究的开题报告

牙龈组织中内皮素-1及一氧化氮合成酶的表达与牙周病的相关性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及意义:牙周病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病变过程涉及到牙周组织,主要包括牙齿周围的牙龈、牙槽骨、牙根周膜和牙槽黏膜等。

研究表明,在牙周炎和牙周病患者中,存在着一系列炎症因子和生物分子的异常表达,这些分子通过不同的信号途径参与调控病变的进程。

内皮素-1(Endothelin-1,ET-1)是一种由内皮细胞产生的多肽类激素,在血管紧张素的产生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同时,内皮素-1也能够促进炎症反应的发生和维持,参与炎症细胞的浸润和炎症因子的释放等过程。

一氧化氮合成酶(NO synthase,NOS)是一种关键的酶类分子,参与一氧化氮的合成和释放。

研究发现,在牙周炎和牙周病患者中,内皮素-1和NOS的表达与活性均发生了改变,但其在疾病进程中的作用机制尚不完全清楚。

本研究旨在探讨牙龈组织中内皮素-1及NOS的表达与牙周病的相关性,为深入了解牙周病的发生、发展及预防提供理论依据。

二、研究内容:1. 收集人类牙周病患者的牙周组织标本和健康对照组的牙龈组织标本。

2. 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和实时荧光定量PCR等方法,检测并比较牙龈组织中内皮素-1和NOS的表达和活性。

3. 分析和探讨内皮素-1和NOS的异常表达与牙周病的相关性,探究内皮素-1和NOS在牙周炎和牙周病发生的机制。

三、预期结果:1. 通过检测牙龈组织中内皮素-1和NOS的表达和活性,发现其在牙周病患者中发生了显著的改变。

2. 通过对比健康对照组和牙周病患者组的数据,探究内皮素-1和NOS的异常表达与牙周病的相关性,并尝试揭示其所涉及的生物学机制。

3. 为深入了解牙周病的发生和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为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突破口。

血浆一氧化氮水平与牙周炎相关性的研究

血浆一氧化氮水平与牙周炎相关性的研究

血浆一氧化氮水平与牙周炎相关性的研究王爱芹;戚向敏【期刊名称】《滨州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09(032)002【摘要】目的研究慢性牙周炎和牙周健康者血浆一氧化氮(NO)的水平差异,以及NO水平与牙周炎症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慢性牙周炎患者22人作为实验组,牙周健康者40人作为对照组.分别采集清晨空腹静脉血,分离血浆样本,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其中NO水平.结果牙周健康者和慢性牙周炎患者血浆NO含量分别为(86.65±40.45) μmol/L和(145±48.9) μmol/L,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慢性牙周炎患者血浆NO水平明显升高,经基础治疗后NO含量显著下降.血浆NO 水平与牙周炎症程度具有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慢性牙周炎患者血浆NO水平显著高于牙周健康者,并与牙周炎严重程度相关.【总页数】2页(P114-115)【作者】王爱芹;戚向敏【作者单位】山东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内科济南市,250012;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口腔内科;山东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内科济南市,25001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81.4【相关文献】1.肝硬化患者血浆内毒素、内皮素-1和一氧化氮水平变化及相关性研究 [J], 张艳;雷鸣;孙庆芳2.血浆一氧化氮水平评估牙周炎的治效果 [J], 聂建芳3.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患者血浆一氧化氮合酶和一氧化氮水平相关性研究[J], 孔宏亮;齐国先;姚宇;郝塋;赵雅琳4.血浆内皮素、一氧化氮水平与牙周炎相关性的研究 [J], 王爱芹;崔秀英;孙继军;舒静媛5.吸烟对牙周炎病人血浆内皮素和一氧化氮水平的影响 [J], 王爱芹;孙继军;高艳;舒静媛;崔秀英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龈沟液中IL-1 β的监测和临床意义

龈沟液中IL-1 β的监测和临床意义

瓷作为修复材料 , 表面光滑, 与水的浸润角小。 不利于细菌的粘附。 提示瓷 没有金属离子析出, 对牙龈的刺激性很小 , 以性能优 良, Zn j 1 所 O e t 的研 究证明瓷对培养的细胞没有不良影响。 柳云 1 的研究显示镍铬合金烤瓷
冠引起龈 沟液 中I L—IO分泌的明显增 加, 明显高于金合金烤瓷冠和 IP mpes全瓷冠, S E rs2 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而贵金属烤瓷冠造成龈沟液中 1— L1 0水平有所升高, 但没有统计学意义, P Ip I En 全瓷冠在修复前后 s 龈沟液中I— 未见明显变化。 LI D 沈磊等在铸造陶瓷全冠修复前后发现龈沟 液中 - I D无显著眭变化, 对患牙牙周组织没有明显的不利影响。 目前国内
20 7
《 求医问药 》 下半月刊 Se Me i l n s T e d ie 02 ek dc A dA k h Me in 2 1 年第 l 卷 第 3 a c 0 期
《 求医问药 》 下半月刊 S e ekMe i l n s T e d ie 02 dc A dA k h Mein 2 1 年第 1 卷 第 3 a c 0 期
29 6
龈沟液 中 I一 L 1p的监 测和临床 意义
赵 丽凤 王新革。 黄 纪美
(. 1 广西桂林市第二人 民医院 口腔 科
要 因子 。 1 I一 生物 活性 L1 B的
量仪测定法 C 电子天平称重法 d. . 龈沟液测量仪测量。 3 I- . LI 2 1 3的检 测 采用双抗 体 夹心E IA对 龈沟 液 中I—1 Ls L 0的水 平进 行检测, 监测龈沟液中I— 动态变化在 口腔正畸及全冠修复中的I LI D 临床意
【 关键词 】 牙周炎 龈沟液 I一 L 1B 【 中图分类号 】 7 1 + R 8. 2 4 ( 文献标识 码 】 B 【 文章 编号 】62 22( 02 0- 2 90 17 —5 32 1 ) 3 0 6- 2

慢性牙周炎经微波治疗后龈沟液中弹性蛋白酶水平的变化

慢性牙周炎经微波治疗后龈沟液中弹性蛋白酶水平的变化
Au 2 7 g. 00
慢性牙周炎经微波治疗后龈沟液中 弹性蛋 白酶水平 的变化
胥爱 文 谢 丽 娟 张 利
( 河北 北 方 学 院 附属 第一 医院 口腔 科 , 北 张 家 口 0 5 0 ) 河 70 0
【 要】 目的 : 摘 观察 龈 沟 液 ( ig a eei lr u , C ) 弹 性 蛋 白酶 (ls s , )在 牙 周 基 础 治 疗 + 微 gn i l rve a i G F 中 v u f d l eat eEA a
E 水 平 , 牙周 炎 有 确 切 的 治 疗 作 用 , 以 在 临 床 中推 广 应 用 。 A 对 可
【 键 词】 龈 沟 液 ; 关 弹性 蛋 白酶 ; 性 牙 周 炎 慢 【 图 分 类 号] 7 1 4 中 R 8. 2 【 文献 标 识 码 】 B 【 章 编号 ] 6 3 4 4 2 0 )4 0 4 -0 文 17 —1 8 (0 7 0 - 0 1 2
经牙 周 基 础 治 疗 后 临 床 指 标 显 著 改 善 , A 水 平 下 E
降[ 。微 波 作用 于机体某 一部 位 , 热局 限 , 1 ] 产 热分 布均
供应 对面 神经功 能具 有 非 常重 要 的 作用 , 路 动 脉 为 迷 小脑 下前 动脉 的分支 , 为靠 近 管 内段 的 面神 经 提供 血 液, 该动脉 在术 中最易 损伤 , 重损 伤时 将导致永 久性 严 面瘫 。另外 在桥 脑小 脑 角 区 听神 经 瘤 的手 术 中 , 面神 经形 态及其 血液供 应关 系常 常受肿 瘤 的压 迫或侵 袭而 发生 改变 。如果小脑下前 动脉走 行于两神经之间 , 瘤 肿 会抬起前庭 耳蜗神经而使其 向前 移位 ; 如果 小脑下前 动 脉位于神经 的上 方 , 瘤则 使 小脑 下 前 动 脉 向上方 移 肿 位。从小脑下前 动脉发 出的迷路 动脉 、 回返穿 通支和 弓 下动脉常被肿 瘤拉 长 。术 中应 仔细识 别 和分 离小 脑下 前 动脉 、 小脑上 动脉 和小 脑后下 动 脉及 其分 支 , 存瘤 保 周血管主干 与迷路动脉 , 注意保护脑干 的供血 动脉 。 总之 , 究 面神 经 颅 内段 与周 围神经 、 管 、 池 研 血 脑 的解 剖关 系 , 悉此 处 的正 常 解 剖 和面 神经 的病 理解 熟

慢性牙周炎患者龈沟液EA、COL-Ⅱ和KGF-1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

慢性牙周炎患者龈沟液EA、COL-Ⅱ和KGF-1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
do e n i t i f s a s s o c i a t e d i n t e r l e u l d n - ・ 1 c o mp o s i t e g e n o t y pe i n i n d i v i d u ls a o f C h i - -
C I M— me di a t e d g r it — v e r s u s - h o s t d i s e se[ a J ] .B l e d, e 2 0 0 9,1 1 3( 4):
9 4 5. 9 5 2.
本文作者仍 因该为机 体重要 的细 胞免疫 学 因子而 坚持肯 定 它的临床价值而建议推广应用 。
放射免疫学杂志 2 0 1 3年 第 2 6卷 第 5期 J o f R a d i o i mm u n o l o g y 2 O 1 3, 2 6 ( 5

— -

64 5 - — —
为判断牙 周 组 织 炎症 活 动 期 重要 体 液 标 志。虽 然 其 测 定
l 2 81 — 1 2 8 2.
[ D O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8 - 9 8 1 0 . 2 0 1 3 . 0 5 . 0 5 2


著 ・
慢 性 牙周 炎 患者 龈 沟液 E A、 C O L - I I 和 KG F - 1水 平 的 变化 及 其意 义
扬 州大 学第 五 临床 医学 院常熟市 第二 人 民医 院 口腔科 ( 2 1 5 5 0 0 ) 周 敏
在牙周 炎 发展 中 的变 化 [ J ] . 中华 口腔 医 学杂 志 , 2 0 1 1 , 4 6 ( 1 0 )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0牙周病是一种菌斑感染导致的牙齿支持组织慢性炎症性病变,包括牙龈炎、牙周炎等,以牙周支持组织破坏为主要表现[1]。

作为一种化学性质极其活泼的自由基,一氧化氮(NO )不仅参与了循环、消化、神经、免疫等多个生理过程,也在牙周组织病理改变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2]。

龈沟液为牙龈结缔组织渗入到龈沟内的体液,检测牙龈炎和牙周炎患者龈沟液内NO 水平变化,了解其引发牙周病的机制,对于疾病的诊断、评估与治疗均具有价值[3]。

为此,本研究进行了对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随机抽取2012年3月—2015年3月41例牙龈炎和57例慢性牙周炎患者,入组前6个月内无牙周病治疗史、抗生素使用史;选取同期35名健康体检者,均经全面检查排除口腔粘膜与全身代谢性疾病[4],纳入正常组。

本临床研究已征得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受试者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第一作者:周燕平,硕士研究,主治医师,研究方向:牙周病,Email:yanping1738@。

牙龈炎和牙周炎患者龈沟液内一氧化氮水平变化周燕平 覃沅华 曲晓东(柳州市人民医院口腔科,广西柳州 545002)[摘 要] 目的:观察牙龈炎和牙周炎患者龈沟液内一氧化氮(NO )水平变化。

方法:随机抽取牙龈炎组、牙周炎组及正常组。

使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3组受试者龈沟液内NO 水平,并检测牙龈炎组、牙周炎组患者治疗前后牙周临床指标、龈沟液内NO 水平变化。

结果:正常组龈沟液NO 水平低于牙龈炎组,牙龈炎组龈沟液NO 水平低于牙周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两组患者治疗后龈沟液内NO 水平有所下降仍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牙龈炎组、牙周炎组患者牙周临床指标均较治疗前降低,牙龈炎组治疗后牙周探诊深度、附着丧失低于牙周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健康人群龈沟液内亦可检出NO ,但水平较低,NO 水平的上升伴随着牙周疾病的发生、发展,且与牙周疾病炎症程度具有一定关联。

[关键词] 牙龈炎;牙周炎;龈沟液;一氧化氮中图分类号:R781.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200(2017)03-090-03DOI:10.11876/mimt201703037Changes of nitric oxide levels in gingival crevicular fluid in patients with gingivitis and periodontitis ZHOU Yanping,QIN Yuanhua,QU Xiaodong. (Department of stomatology,Liuzhou General Hospital,Liuzhou,545002,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observe the changes of nitric oxide (NO) level in gingival crevicular fluid of patients with gingivitis and periodontitis. Methods: Gingivitis group, periodontitis group and normal group were randomly selected. The levels of NO in gingival crevicular fluid of all patients in the three groups were measured by nitric acid reductase method. The changes of NO level in gingival crevicular fluid were observe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in gingivitis group and periodontitis group. Results: The NO levels of the normal group in the gingival crevicular fluid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gingivitis group, and the NO levels of gingivitis group in gingival crevicular fluid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periodontitis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NO levels in gingival crevicular fluid of gingivitis group and periodontitis group were decreased after treatment, but were still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norma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periodontal clinical indexes of gingivitis group and periodontitis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treatment, and periodontal probing depth and detachment loss in periodontitis group were both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periodontitis group (P<0.05). Conclusions: NO can be detected in the gingival crevicular fluid of healthy people, but the levels of NO is related to 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periodontal disease, and it is related to the degree of inflammation of periodontal disease.[Key words] gingivitis; periodontitis; gingival crevicular fluid; nitric oxide911.2 检测方法1.2.1 龈沟液内NO 检测 取受试者双侧上下前后牙各1颗,其中前牙取中切牙(若缺失则取侧切牙),后牙取第一恒磨牙(若缺失则取第二恒磨牙),清除牙垢、牙石,漱口,干燥牙面,覆盖棉卷隔湿,采用袋底法提取龈沟液[5],取样部位包括颊、腭舌侧近中、远中牙周袋内,各取样部位留置30 s ,确保吸潮纸未受血液或唾液污染,立即将其置于EP 管内,3 min 后重复上次操作,相同部位吸潮纸置于同一EP 管内,-70℃液氮保存,待测。

检测时将标本取出,4℃解冻,以300 μL 蒸馏水浸没,3000 r/min 离心5 min ,留取上清液,以硝酸酶还原法实施NO 检测[6]。

1.2.2 相关牙周检查及指标记录 记录3组受试者牙龈指数、出血指数、牙周探诊深度,按照文献[7] 进行评分。

若探诊深度超过3 mm 且袋底位于牙周袋根部则判断发生附着丧失,若牙龈无退缩,附着丧失=牙周探诊深度-釉牙骨质界到龈缘距离,若牙龈存在退缩,则附着丧失=牙周探诊深度+釉牙骨质界到龈缘距离。

检测区域包括舌侧边缘龈、颊侧近中龈乳头、颊侧边缘龈及颊侧远中龈乳头,各区域检查结果平均值为最终结果。

1.3 治疗方案牙龈炎、牙周炎患者均接受相关治疗,包括菌斑控制、龈上洁治、龈下刮治、咬合调整、牙周袋处理等[8],并于治疗后再次检测龈沟液内NO 、相关牙周指标,观察患者上述指标变化情况。

2 结果2.1 NO 检测结果正常组、牙龈炎组、牙周炎组受试者龈沟液内NO 水平分别为(0.63±0.14)μmol/L 、(5.19±1.33)μmol/L 、 (7.26±2.08)μmol/L ,正常组龈沟液NO 水平低于牙龈炎组,牙龈炎组龈沟液NO 水平低于牙周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牙龈炎组治疗后龈沟液内NO 水平为(2.87±0.45)μmol/L ,低于牙周炎组患者治疗后的(4.68±1.24)μmol/L ,但两组患者治疗后龈沟液内NO 水平仍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2.2 牙周临床指标正常组牙龈指数、出血指数、牙周探诊深度、附着丧失均低于牙龈炎组,牙龈炎组上述牙周临床指标均低于牙周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牙龈炎组、牙周炎组患者牙周临床指标均较治疗前降低,牙龈炎组治疗后牙周探诊深度、附着丧失低于牙周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见表1。

3 讨论NO 是左型精氨酸在一氧化氮合酶作用下生成的小分子气体自由基,具有极其活泼的化学性质,可参与机体循环、消化、免疫等多种系统病理生理过程[9]。

自国外学者首次于唾液中检出NO 存在以来,NO 在牙周组织疾病中作用时有报道 [10]。

本研究健康人群龈沟液亦可检出NO ,但水平较低,说明NO 主要来源于龈沟液,并可参与牙周微循环调节、维持牙周正常菌群平衡、抗微生物感染等作用环节[11-12]。

而牙龈炎和牙周炎患者龈沟液内NO 水平明显上升,考虑与患者牙周组织均存在明显炎症有关,此时大量聚集的炎症细胞可增强诱导型NO (iNO )表达,进而引发NO 水平上升[13]。

既往研究也表明,随着炎症程度的加剧,牙周组织疾病患者龈沟液内NO 水平呈上升趋势[14]。

在牙周指标的观察中,可以发现,NO 与牙周指标的变化趋势相同,即随着龈沟液内NO 水平的上升,患者牙龈指数、出血指数、牙周探诊深度、附着丧失逐渐增加,说明过量的NO 主要扮演细胞毒效应分子和炎性产物,从而造成内环境稳态调节障碍、血管内皮破坏、微循环异常,引发疾病的进一步发展[15],其机制是炎症诱导的NO 大量生成可导致自然杀伤细胞活化,发挥病原微生物和肿瘤细胞杀伤作用,但过量NO 可造成扩血管因子与缩血管因子间平衡被打破,进而造成多重级联信号活化、引发炎症瀑布级联反应,扩大信号范围,加剧炎症进展[16];龈沟液内NO 主要来自于巨噬细胞、淋巴细胞、中性粒白细胞等,而大量生成的NO 可诱导上述细胞自身凋亡加剧,从而造成机体调控炎症反应能力下降、抗微生物防御能力不足,故牙龈炎和牙周炎均不存在自愈性,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患者症状逐渐加重[1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